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掀盖头的棍子叫什么图片
扩展阅读
iphone到哪里找图片 2025-07-20 05:34:09
什么是旺夫线图片 2025-07-20 05:27:25

掀盖头的棍子叫什么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08 09:50:31

Ⅰ 为何古人成亲都要用秤杆掀盖头

入洞房后,新郎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取意“称心如意”。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只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不废,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为了表示喜庆,新娘的盖头都选用红色的。盖头多在发嫁前由娘家人给蒙在头上,到婆家拜天地、入洞房后挑去。挑盖头者以新郎为多,但也不尽然,由于地域不同而有着极大的差别。有的地方习俗是由公公用秤挑盖头,取公平之意,表示儿媳对公婆、公婆对儿媳都要公平;挑盖头时也不忘将盖头揣进婆婆的怀里,以表示希望婆媳一条心。挑盖头还有另外一种含义:秤杆在传统中象征龙,而新娘佩戴的凤冠霞帔则是凤,所以挑红盖头意思就是——龙挑凤,所以用秤杆。

Ⅱ 古代男女拜堂成亲“揭红盖头”,用秤杆好还是筷子好

红盖头。古时候婚礼时,新娘头上都会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是民间迎亲途中的礼仪之一。

但是掀红盖头并不是用手揭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由一个有福气的妇人用秤杆挑起新娘的红盖头,寓意“称心如意”。还有一种说法是暗示新娘要好好侍候丈夫,对待丈夫要有分寸。另一种是由新娘的母亲用筷子揭开新娘的红盖头,寓意“快快生子”。因为用秤杆体现了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所以还是用筷子更好。

Ⅲ 以前农村结婚的时候为什么用秤杆来掀新娘的红盖头有什么讲究

完婚做为一种人生道路当中最关键的事儿,无论以往也是如今,都是有很多种多样的规定和注重,在过去的还确实很时兴应用秤杆来掀起新娘子的盖头,富有的富贵人家则会挑选应用玉如意来掀起盖头,玉如意在过去的并不是咱普通百姓可以具有的,许多情况下在农村全是应用秤杆来掀起新娘子的盖头,这里边也是具备颇多的要求和观点,实际上是一种针对幸福生活的寄予和喻意。

换句话说古时候的情况下十六两是今儿的一斤,它也有丰富多彩的含意。古代人那样设定是依据天象奇观而成的,在其中十六两进位制主要包含了北斗七星,南斗六星,随后再再加上福禄寿三星,恰好便是十六星。而用那样的秤去看不上盖头,不但蕴意着幸福,并且还主要表现了那时候大家针对婚姻生活的关注水平。如同如今很多人说生活需要新意一样,而这一也是古代人的一种新意,是她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憧憬

Ⅳ 在古代的婚礼中,要用什么东西挑起新娘的盖头

在古代婚礼中,新郎要用什么东西挑起新娘的盖头?答案当然是秤杆了,因为它有着特殊的含义,也代表着这一对新人的祝福

除此以外,新郎用秤秆挑去新娘的红盖头,还有着”称心如意”的意思,但是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婚之夜新郎给新娘挑盖头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就是“龙挑凤”,有着“龙凤呈祥”的意思。秤杆在传统中象征着龙,而新娘当天打扮的漂漂亮亮,新娘所佩戴的凤冠霞帔,进一步的意思就是代表着风,然后进一步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龙挑凤” ,多么美好的寓意啊!

所以,新郎用双钩子挑起新娘的盖头还是有浓浓的文化内涵的哦。

Ⅳ 古代接盖头的棍子叫什么

正确的应该叫“喜秤”
掀红盖头之“喜秤”
掀新娘“盖头”为何用秤杆来挑的讲究:据说秤杆上标明斤两的星星,由天干地支配合而成,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上福、禄、寿三星,恰合十六之数(旧制十六两为一斤),用以挑盖头则大吉大利。
《古禾杂识》载:“人日俗喜秤人,谓秤则可免灾...”。

Ⅵ 在古代,新郎掀开新娘红盖头时用的那根棒子叫什么名字

正确的叫法的确是 :喜秤

传统的中式婚礼用红色营造了一种喜庆而热烈的婚礼气氛,许多新人尤其是一些外国新人格外钟情于此种形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现场布置:不适宜特别的装饰,只摆中国节、灯笼、鞭炮、红蜡烛、大红喜字、开得很

旺的杜鹃花等即可。

2、 新人服装:凤冠霞帔,长袍马褂,新娘蒙红盖头。

3、 时间安排:

8:00 新娘开始化妆,新郎准备更衣;

9:00 新郎乘坐花车迎接新娘,花轿等已准备完毕;

9:30 新郎到达新娘家,新娘蒙红盖头,在伴娘的伴随下,由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牵着,慢慢地登上花车;

10:00花车到达花轿位置。婚礼行列已经准备好:两面开道锣在前,前面是舞狮表演,后面是8位吹鼓手,紧接着是手举冠盖的8为执事,最后是披红挂彩的8抬大轿;

10:05新人改乘花轿,轿夫起轿。新郎手扶花轿而行。在鼓乐喧天的乐曲声中,浩浩荡荡向婚礼地点进发;

10:30中途颠轿;

11:00新娘下轿:轿帘打开,新娘在女傧相的搀扶下,走下轿子;

11:03迈火盆,寓意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

11:05进门:狮子封门,讨要红包;

11:15射箭: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未来的生活美满幸福;

11:18拜天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

11:20掀盖头:用喜秤挑下新娘的盖头;

11:25喝交杯酒;

11:28敬茶改口;

11:30进入洞房;

11:40新娘更换衣服,为来宾敬酒;

12:00民俗表演;

14:00婚宴结束。

Ⅶ 古代古人掀花轿时用的什么

一般是用称杆叫喜称
古时候婚礼时,新娘头上都会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是民间迎亲途中的礼仪之一。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只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传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不废,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为了表示喜庆,新娘的盖头都选用红色的。
新娘为什么要蒙盖头,还与神话传说有关。
一传是据唐朝李冗的《独异志》载,传说在宇宙初开的时候,天下只有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商议,要配为夫妻。但他俩又觉得害羞。于是兄妹俩上到山顶,向天祷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为夫妻,就让空中的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叫它们散开吧。”话一落音,那几个云团冉冉近移,终于聚合为一。于是,女娲就与兄成婚。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者,盖也。而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盖头蒙头代替了。
另有传说是在远古时期,百姓触怒了天帝,于是,天帝命风伯和雨师兴起铺天盖地的呼啸洪灾灭绝人类。天神却不忍心让勤劳善良的伏羲、女娲两兄妹无辜受难,便送给他们一只竹篮,让其以篮代舟躲过灾难。洪荒过去,人烟绝迹,唯有他们兄妹二人,为了繁衍生息后代,兄妹结为夫妻。出于遮羞,女娲“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娶妇执扇,象其事也”。后州相沿承袭,以避邪恶、求平安。因新娘旧身份的丧失和新身份的开始,容易被邪魔乘虚侵入。为了把新娘从旧身份、旧生活中分离出来,盖头便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措施。
及至近代,社会演变,风俗变迁,“指腹为婚”和“订娃娃亲”又相继出现。在男女双方结婚入洞房之前,均不许看清“庐山真面目”,所以盖头这种象征隔离的措施仍有利用价值。后来又扩展成为有帷的车、花轿等。唯一有权揭开遮盖物者为新婿,即新娘法定的性对象。
时至今日,婚育新风如春风拂面,各地已不断移风易俗,但盖头这种迎亲风俗,仍在少数地区作为迎亲礼仪相沿用。
红盖头,红色象征着喜庆,象征着鲜艳,盖头则遮盖了历史旧俗。掀起红盖头,那份彼此人生的心跳,那种新生活的开始,那种新人相视而脉脉含情的动人时刻,总是让人动心,令人难忘。
世界上许多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中,都有兄妹结婚的情节,而且都有用树叶、兽皮或编织物遮面避羞的描述。新娘蒙红盖头只是由其演变过来的。
挑去盖头常用玉如意或喜秤 新娘蒙盖巾,一定要在出阁上轿之前,人花轿内也不能揭去,要到婆家举行婚礼时,在拜完天地,入了洞房以后,再由新郎亲自挑去,也就是常说的挑盖头,又名“揭头纱”。挑去盖头常用玉如意或喜秤,取意“称心如意”。挑盖头者以新郎为多,但也不尽然,由于地域不同而有着极大的差别。

Ⅷ 古代新郎挑新娘头盖的那棍子叫什么

称。因为古人嫁娶时,是由媒婆介绍的,男女只有进了洞房才见第一面。用称就是希望双方能称心如意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嫁娶》:“[两新人]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古时中国新娘结婚时要带着红盖头女亲,以秤或用机杼挑盖头,方露花容。”

Ⅸ 古代结婚的时候,用棍子挑起新娘红头巾的那根棍子叫什么_

式婚礼上,用来挑盖头的可以用“秤杆”或者“如意”,取“称心如意”之意。

Ⅹ 古代揭盖头的小棍叫什么还有盖头的别称

古代挑去盖头常用玉如意或喜秤,取意“称心如意”。其实大部分情况下就是用秤杆,上面需要贴红花和喜字。

盖头有称作盖巾,又叫作红盖头。

巾以轻纱制成,稀薄不遮视线,或长或方,色用嫣红,取吉祥意。新娘出阁上轿前盖上,举行婚礼时,由新郎揭开,称揭头纱或挑头盖。盖巾之用意有两种解释:一是遮羞,二是辟邪。

新娘蒙盖巾,一定要在出阁上轿之前,人花轿内也不能揭去,要到婆家举行婚礼时,在拜完天地,入了洞房以后,再由新郎亲自挑去,也就是常说的挑盖头,又名“揭头纱”。

挑去盖头常用玉如意或喜秤,取意“称心如意”。挑盖头者以新郎为多,但也不尽然,由于地域不同而有着极大的差别。

(10)掀盖头的棍子叫什么图片扩展阅读:

盖头:

盖头,中国婚礼饰物。传统婚礼中,新娘头上都会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入洞房时由新郎揭开。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东汉末年,当时是纱制,是在战乱时期简化婚礼程序的产物,南北朝的宋齐以后这个风俗一度消失,唐代《通典》中曾斥责盖头违背古制,是“隳政教之大方,成容易之弊法”,并宣称当时已经不流行了。

但在宋代这一习俗又重新盛行,并且宋代婚礼中的男子也一度戴上遮脸的花胜。宋代以后我国女性出嫁带盖头的习俗一直延续,但这个习俗上升为礼制还是在清代,见《清史稿礼八嘉礼二》。

盖头其他解释:

1、旧时妇女结婚时用以蔽面之巾。

2、指妇女戴孝时用以蒙头的白布。

3、旧时妇女外出时,用以蔽尘的面巾披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