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带鸟的图片长什么样子
扩展阅读
屎图动态图片 2025-07-20 05:40:48
iphone到哪里找图片 2025-07-20 05:34:09

带鸟的图片长什么样子

发布时间: 2022-08-08 08:21:55

① 小鸟长什么样子 小鸟样子是什么

1、小鸟是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身体呈流线型,长羽毛,能维持身体的恒温,胸肌发达,通常前肢变成翼,后肢行走,多数能飞行,角质喙,没有牙齿,活动范围广泛。而也有小鸟的翼退化,因此不能飞行,活动区域相对较小。

2、鸟:又称作鸟儿。鸟类的大脑、小脑、中脑都很发达。大脑半球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底部纹状体的增大。在鸟类,纹状体是管理运动的高级部位,也和一些复杂的生活习性相关。鸟类的大脑皮层并不发达,小脑很发达,这与鸟类飞翔运动的协调和平衡相关。中脑在背部构成一对发达的视叶。

② 小鸟长什么样子呢

鸟的外貌形态特征为:两足脊椎动物,身体呈仿锤形,全身覆盖羽毛,绒羽生在正羽下面,有喙无齿。

大多数飞翔生活。胸肌发达,直肠短,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有助于减轻体重,利于飞行。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心搏次数快。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卵生,体温较高,通常为42℃。鸟的体型大小不一,既有很小的蜂鸟也有巨大的鸵鸟。

小鸟的习性

小鸟的生活习性:小鸟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较强。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

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除冬季外,麻雀几乎总处在繁殖期,每次产卵六枚左右,孵化期约14天,幼鸟一个月左右离巢。

③ 布谷鸟长什么样(发图片说明)

大杜鹃(布谷鸟)额浅灰褐色,头顶、枕至后颈暗银灰色,背暗灰色,腰及尾上覆羽蓝灰色,中央尾羽黑褐色,羽轴纹褐色,沿羽轴两侧缀白色细斑点,且多成对分布。

末端具白色先端,两侧尾羽浅黑褐色,羽干两侧也具白色斑点,且白斑较大,内侧边缘也具一系列白斑和白色端斑。两翅内侧覆羽暗灰色,外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

幼鸟头顶、后颈、背及翅黑褐色,各羽均具白色端缘,形成鳞状斑,以头、颈、上背为细密,下背和两翅较疏阔。


(3)带鸟的图片长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生活习性

主要为夏候鸟,部分旅鸟。春季于4-5月份迁来,9-10月份迁走。

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

有时晚上也鸣叫或边飞边鸣叫,叫声凄厉宏亮,很远便能听到它“布谷-布谷”的粗犷而单调的声音,每分钟可反复叫20次。鸣声响亮,二声一度,像“KUK-KU”。

主要以松毛虫、舞毒蛾、松针枯叶蛾,以及其它鳞翅目幼虫为食。也吃蝗虫、步行甲、叩头虫、蜂等其它昆虫。

④ 小鸟是长什么样的

鸟的外貌形态特征为:

一、小鸟属于卵生脊椎动物,体表长满羽毛,翅膀由前肢演化而成,嘴长有喙,长有双腿。

二、小鸟体型呈流线型,大多数的鸟儿能够飞翔。

三、小鸟胸肌能发出强大的动力,带动翅膀扇动。

四、小鸟羽毛分为正羽和绒羽。正羽在体表形成一层防风外壳;绒羽羽轴纤弱,有保温的作用。

鸟类的生活习性:

1、走禽类:这类鸟嘴的形状扁短;都在沙漠和草地上生活;胸部不突起,没有龙骨突;翅膀几乎完全退化,因此下会飞翔;双脚强大有力,善于奔跑,而且行动迅速,比如鸵鸟、食火鸡等。

2、涉禽类:适应在沼泽和岸边生活,脚和脚趾特别长,适应涉水行走;因为腿长,势必要低头啄食,所以生有较长的脖子,如丹顶鹤、白鹭等。

3、游禽类:这类鸟大多在水上生活。脚短,趾间有蹼;嘴阔而且扁平,适合在水中索取食物。如雁、鸭、天鹅等。

4、鹑鸡类:它们大多数是定居的鸟类。身体健壮;有坚硬的嘴和强有力的腿,并生有适合挖土的钩爪;翅膀短小,不善于长距离飞行;雄鸟性好争斗,腿上生有距,是争斗时的“武器”;雌雄羽色多数不同,如鹧鸪、马鸡、环颈雉等。

5、鸠鸽类:嘴比较短,基部柔软;主要营树栖生活;特别擅长飞行;吃植物性食物;它们的嗉囔能分泌乳汁用来哺育雏鸟:如岩鸽.山斑鸠等。

⑤ 蜂鸟长什么样子,有图片没

蜂鸟的羽毛一般为蓝色或绿色,下体较淡,有的雄鸟具有羽冠或修长的尾羽。雄鸟中,绝大多数为蓝绿色,也有的为紫色、红色或黄色。雌鸟体羽较为暗淡。蜂鸟科有两个亚科,隐蜂鸟亚科和蜂鸟亚科。隐蜂鸟一般呈褐色、灰色和红色,无虹彩色泽。

蜂鸟亚科有呈红、橙、蓝、绿金属光泽的虹彩羽毛。虹彩主要集中于雄鸟的头部、上体和下体。一些雄鸟还有如鲜明喉斑、羽冠、细长尾羽等靓丽羽饰。

蜂鸟具有性二型的特点,雌鸟一般比雄鸟大,雄鸟通常有更多的羽色和羽饰;雌鸟的隐蔽色很可能比雄鸟多,所以雌鸟不易在孵卵和育雏期将天敌引至鸟巢。亚成鸟的羽毛类似雌鸟。

(5)带鸟的图片长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生活习性

蜂鸟可在各种陆生生境中觅食和筑巢。主要的栖地选择是有量产花蜜的花卉,满足这一条件的栖地包括干旱的灌木丛林、沙漠绿洲、沿海低地、热带雨林、新北界松林和高山苔原。

蜂鸟的居地海拔差异巨大,从高达4876米的安第斯山脉一直到低于海平面的内陆沙漠。由于鸟类饲养和种植园的兴起,蜂鸟有时也出现在城市和有天然食物来源的郊区。

蜂鸟和其他鸟类一样,没有发达的嗅觉系统,而主要依赖视觉,也不同于大多数脊椎动物,蜂鸟对325-360纳米的紫外光敏感,方便它们寻找一些有紫外色谱的花朵。雄鸟的羽毛色彩可被雌鸟和同种竞争者用来评估其领导力、地位以及辨别种类。

蜂鸟为独栖性动物,仅在繁殖季结对。许多种类的雄性蜂鸟具有领域性,该领域以食源地为中心,由雄鸟竭力守护。雄鸟通常栖息于醒目位置四处观察,如果有入侵者进犯领地,雄鸟会发出警告,并悬停半空闪动虹彩羽毛,必要时驱赶入侵者,冲突偶尔会逐步升级,演变为以嘴作武器的互斗。

当食物稀缺时,领主会减少费力驱赶入侵者的行为。雌鸟也会环绕鸟巢建立领域。没有领域性的蜂鸟主要是放夹路线觅食者,它们穿行一地吸食大片花卉。

雄鸟通常聚集在老旧求偶地炫耀求偶,雌鸟也来此地选择配偶。求爱时,雄鸟会在雌鸟面前表演精彩的飞行技能,飞行高度可升至30多米,然后向雌鸟俯冲,俯冲到底后再次升起。

由于较高的新陈代谢率和主动飞行的消耗,蜂鸟要用70%的时间栖居休息。强烈的好奇心会驱使它们把色彩鲜亮的物体当作食物一探究竟。蜂鸟为昼行性鸟类,白天寻觅食物,觅食高峰在黎明和黄昏。

⑥ 珍珠鸟中的成鸟是什么样子的,要带图片的。

形态特征:

成鸟体重10~13克, 体长10~11厘米,尾与别的草雀比起来显得较短,常被长长的尾上覆羽所遮盖,喙短而钝。

雌雄身上羽毛的颜色不同,雄鸟前额至颈后及颈侧灰色或浅灰色,从嘴基到眼下的眼先部位为白色,被两条黑色纵纹所勾勒出来,颊和耳羽暖棕或橙红色,下颏、喉和胸浅灰色有很细的整齐黑色横纹,颏部至胸部平行渐粗,以至在下缘融合成黑斑,胸部下方的两侧及两胁红褐色,并缀有白色小斑点,肩背及翅灰棕色,飞羽深灰色,腰部中段和下段的中间白色。

缘为灰色或深灰色,尾巴黑棕色,尾上覆羽黑色有近似圆形的白斑,下体其余部分白色或奶白色。嘴呈朱红色至深红色,眼睛的颜色为深褐色,跗跖、趾肉红色。

雌鸟羽色发灰,无橙红色的颊斑、喉胸部黑色横纹和两胁的褐色羽毛及白点,其余部分与雄鸟相似。

(6)带鸟的图片长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生活习性:

栖息于干燥的稀疏林带、灌丛、开阔的农田、草地、盐沼、种植园、公园、庭院等。多成对或集群活动,特别是旱季,常在近水域的地方聚集成千万只以上的庞大鸟群。珍珠鸟的雄鸟鸣叫较为频繁,鸣声有单音或单音快速连鸣,连鸣时急促,鸣声不太悦耳动听,但也不使人感到烦躁不安,鸣声不高,鸣叫时鸟头。雌鸟一般很少鸣唱。

成年雌雄鸟,经常形影不离,相互理羽,接吻,点头,大有夫唱妇随之浓厚情谊。珍珠鸟对饮水和水浴等均不太严格,它还可以长时间不饮水,也可以从食物中获得生理活动必需的水分。喝水的时候,有点像鸽子一样地吮吸。对水浴的要求也不高,水浴时只要稍湿羽毛,以后雌雄鸟相互整羽即可。珍珠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如植物种子、嫩叶、嫩芽,多在地面上觅食,有时在空中飞捕一些小型昆虫。

⑦ 鸵鸟的外貌是什么样

鸵鸟体长约为183-300厘米,身高240-280厘米,体重130-150千克,雌鸟稍小。长相很奇特,像蛇一样细长的脖颈上支撑着一个很小的头部,上面有一张短而扁平的、由数片角质鞘所组成的三角形的嘴,上嘴沾黄色,下嘴略呈粉红色,还有两只如同青蛙眼一样的褐色大眼睛,炯炯有神。

躯干粗短,胸骨扁平,没有龙骨突起,上面生有一对显得与身体很不相称的短翅膀,已经退化,没有飞羽,不能飞翔。

尾羽蓬松而下垂,每个尾椎骨都呈分离状。腿很长,十分粗壮,有一部分裸露无羽,呈粉红色,脚也极为强大,趾的下面有角质的肉垫,富有弹性并能隔热,适于在沙地中行走或奔跑。



(7)带鸟的图片长什么样子扩展阅读

鸵鸟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喀麦隆、中非共和国、乍得、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

利比亚、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爾尔、尼日尔爾利亚、塞内加尔、索马里、南非、南苏丹、苏丹、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乌干达、西撒哈拉、赞比亚、津巴布韦。

地区灭绝:阿尔及利亚、巴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摩洛哥、阿曼、巴勒斯坦领土被占领、沙特阿拉伯、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突尼斯、也门。

⑧ 小鸟长什么样子的

小鸟的样子:小鸟长着尖尖的小嘴,黄黄的小脑袋上嵌着一双又机灵又调皮的黑眼睛,一身浅黄色的羽毛,一对儿嫩红的小脚,一条金黄色的尾巴翘得高高的。

每年春天和秋天,鸟类都成群结队,遮天蔽日地在天空中飞行,这种在不同季节要更换栖息地区,或是从营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从越冬地返回营巢地的季节性现象称为鸟类迁徙。每年大地回春,鸟类就开始进行求偶、生殖、营巢、孵卵和育雏等一连串的活动。


鸟的分布范围:

在大部分陆地的栖息地中都可以找到鸟类,鸟类分布在七大洲,连南极洲距海440公里的内陆都可以找到雪海燕,鸟的多样性在热带地区最为显着。

早期认为热带地区的高多样性是高度物种形成的结果,但近来的研究发现高纬度地区也有高度物种形成,但被较热带地区要高的灭绝速率所抵消。许多科的鸟类可以在陆地及海洋中生活,有些海鸟上岸只是为了繁殖,有些企鹅可以潜到300米深的海中。

⑨ 画眉鸟的图片,习性有哪些

雌雄羽色相似。额棕色,头顶至上背棕褐色,自额至上背具宽阔的黑褐色纵纹,纵纹前段色深后部色淡。眼圈白色,其上缘白色向后延伸成一窄线直至颈侧,状如眉纹,故有画眉之称(台湾亚种无眉纹)。头侧包括眼先和耳羽暗棕褐色,其余上体包括翅上覆羽棕橄榄褐色,两翅飞羽暗褐色,外侧飞羽,外翈羽缘缀以棕色,内翈基部亦具宽阔的棕缘。内侧飞羽外翈棕橄榄褐色,尾羽浓褐或暗褐色、具多道不甚明显的黑褐色横斑,尾末端较暗褐。颏、喉、上胸和胸侧棕黄色杂以黑褐色纵纹,其余下体亦为棕黄色,两胁较暗无纵纹,腹中部污灰色,肛周沾棕,翼下覆羽棕黄色。7月幼鸟上体淡棕褐色无纵纹,尾亦无横斑,下体绒羽棕白色亦无纵纹或横斑。9月幼鸟已和成鸟相似,但羽色稍暗,头顶至上背、喉至胸均有黑褐色纵纹。虹膜橙黄色或黄色,上嘴角色,下嘴橄榄黄色,跗蹠和趾黄褐色或浅角色。

栖息于丘陵及山地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等林下灌木层及次生林。常单独或结小群活动,性机敏胆怯,常立于树梢枝桠间鸣叫,鸣声委婉动听,繁殖期鸣叫更甚。杂食性,有时在树上取食,有时在地上翻动落叶,寻觅食物。植物性食物包括种子、果实、草籽、草莓等占46%;动物性食物主要为昆虫,有鞘翅目、直翅目、鳞翅目幼虫等占54%。

繁殖期4-7月,一年2次。营巢于茂密草丛、灌木丛间。巢呈杯状,主要由树叶、树枝、竹叶构成,内垫有细草。巢一般距地面0.3-0.5米。以树叶、竹叶、茎枝为巢材,内衬以细草等;巢外径一般为132-200x132-170毫米,深75-100毫米。产卵2-4枚,卵重5-8克,卵径24.6-29.0x19.2-22.6毫米,;卵天蓝色,光滑无斑点。孵卵温度在36.5-39℃。

为广州市市鸟。该鸟为普遍性普通留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公尺以下之山丘的浓密灌木林中,喜欢在晨昏时于枝头上鸣唱。画眉性格隐匿、属于胆子极小,领域性极强性情,雄鸟性凶好斗。平时只有在秋季才会三五成群的出现,叫声明亮悦耳,为鸣鸟中之佼佼者,常被捕捉饲养而成为笼鸟。由于画眉雄鸟好斗,不少地方都有人训练其打斗观赏,甚至赌博。画眉鸟食性杂,以水果、浆果、种子及昆虫为主食,笼养画眉的饲料主要是蛋炒米和适当的菜叶和昆虫。每年春夏季节开始繁衍后代,一窝约产3至6枚卵。画眉鸟在世界各地都广受爱鸟人士的喜爱。尤其是凯里画眉鸟更是画眉鸟中极品中的极品。由于凯里画眉鸟能唱善斗而受到全国画眉鸟爱好者的喜爱,画眉鸟爱好者都以拥有一只正宗凯里画眉鸟而自豪。

画眉鸟是属于野生的鸟类,栖息在山野之中,接触范围大。一般饲养来源,是从鸟店购得或鸟市购买,由于价格便宜,所以养者较多。幼雏阶段的画眉,性较温顺,人工饲养起来也较容易,成鸟则因已习惯在山野,而性强难驯,但因其体格强壮,唱、打都较人工饲养长成者为佳,因此为玩家们所喜好。它的饲养与训练,如果不是很有经验和富有艰毅耐心的人,是难以成功的。画眉鸟家养以单笼饲养方式,不适合二只以上的同笼饲养。画眉鸟饲驯的成功与否,主要区分在于是否既能托又能唱,如果不能托在手上鸣啼,而只是善于鸣叫,那就不能算是好鸟,也就是说那只是一只没玩出来的鸟,如果仅躲在笼内贼头贼脑的模样,每次都需要人用辅助物逗鸣的话,只能证明这是只没有一文价值的废鸟了。托鸟是饲养画眉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种功夫。雏鸟的饲驯:玩家将雏鸟分为窝雏、软毛、齐毛三阶段,刚出世的幼鸟叫窝雏,羽毛已长成的叫软毛,齐毛则是已换毛之后称之。在这三个时期的鸟,性情最温和且不怕生人,容易饲养,跳过此三个时期,就不是初接触画眉者所能胜任。画眉鸟要如何训养?清代中叶有名为陈均者所写《画眉笔谈》一书,书中写着:养育之法,尤当谨防外患,且使其习于人,每之与偕出入,使猫狗习见,习与为邻,两不肆毒,则不生恐惧,饮食自安。又说:或当日晴之时,或值花荫之下,或闻它鸟之音,或遇人声调唤,即睨睨如环,矢音不已,不知其置身樊笼之内也。音轻亮,能歌调效人语,并能猫声狗声、笛声、鸡声及各鸟鸣声,皆教之自人,其教之始,于雏时置卧侧,每夜兮,棒击其笼令醒,度音令习之,久久即能曲肖。若未吐音之初,欲辨其可否,则先置山涧潺潺处,听其窃窃细语,即雄而能鸣者可教........这是我国饲养画眉的古法,其中已大略说明了要旨。幼雏取得后,可用小纸盒下垫棉布或碎纸条,让它居住,雏鸟吱吱鸣叫时,以细竹片,尖端磨成椭圆型,挑起饲料浆,就其口边拨动食,约二、三十分钟一次,且须注意它的排便情形,酌予增减时间,每次喂食时,清除其排便,直到其羽渐丰,且能自行啄食为止。成鸟的训练:出雏后的小鸟,在野外经过八、九个月的时间,羽翼丰满,已可以择偶迁居,过其独立之生活。这时候的小鸟,因常在枝头上跳来跳去,所以称此时的小鸟叫跳枝。事实上已是完全成熟的成鸟,经此以后愈老愈壮,鸣唱愈佳,但也愈性强难驯,每见生人,就决裂吻,蹦跳不已,虽然如此,但一般玩家都喜用这种鸟龄,来加以训练。因为驯养虽难,却非绝对没办法,一旦训练成功,绝大多数都是唱、斗俱佳的上乘极品。这一时期的鸟,初入饲笼,没有不惊慌乱蹦的,此时须先用竹条较密的矮身鸟笼饲养。初期将帷幔放下,不使其露面,放在人声嚣杂处,让它先习惯人声。习惯后,再将帷幔掀开一半,成人字型开口,让它露面看人,待其不畏人后,再置于群鸟之中,使之渐进叫唱,直至驯服熟练,方可高挂献唱,才不至前功尽弃。画眉俱有天赋的好嗓门,更具倔强好斗的个性,画眉鸟的训练,换句话说,既在消除其野性,使其适应人类生活环境,能悠然自得,善解人意,终日高歌,使人怡然惬意。要达到这种意境,可不像学电脑,努力就可学成,要将一只画眉,饲养的能婉转高歌,并骁勇善战,除了要用高度的耐心,和漫长的时间来饲养外,还必须依循鸟的本性,渐次养成,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训鸟三部曲

一般训练画眉的过程;分为遛鸟、靠鸟、打斗练习。遛鸟:本已驯服的鸟,在见到生人,或不同环境时,又野性大发,惊悸乱扑。这表示平常接触范围太小,才会既惊慌又怕生。消除这种现象的方法,最好在晨、昏提着鸟笼外出,至公园林地,将鸟笼挂在树上,让其鸣唱,使之习于更换新环境。行进时,需提笼并放下笼衣,随人行进时的两臂,自然的摆动,切记不可过于剧烈。遛鸟时,渐进式的掀起笼衣,直到全部掀起帷幔,不再跳动也毫无惧色,遛鸟的功夫,算到家了。靠鸟:画眉最善于模仿同类及其他鸟类鸣唱,为了让它学取更多鸟鸣声,我们需带它至鸟场,或鸟类众多的地方,让它领略、学习一下善鸣者的歌声,时间久了,自然它就会学习这些善鸣的鸟,高声鸣唱,而且更变化无穷、悦耳动听。要特别注意的是,画眉鸟好胜,如非有十足把握,决不可与善鸣的画眉鸟靠的太近,而且要放下笼衣,让它只能听到声音,不会照面,一发觉有不支的现象,要立刻提开,如果不这样做,一旦失败,有可能影响它,至终生不再鸣唱的程度。打斗练习:画眉鸟驯熟之后,才可学习打斗,以增进其战斗技能,初时只可小试不能大斗,更不可与雀坛称霸的鸟王相拼,否则一遭败北,士气难振,从此未战先馁,曳兵而逃,怎么也不划算。应选实力相当者练习,不待胜负分晓,在适当的时机,就要将它们分开,停止战斗,这样两鸟都会认为战胜对方,自鸣得意,振翅高鸣,意犹未尽。如此渐进练习,才能愈来愈勇,正式对垒时,自然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打个落花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