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什么叫筋骨花图片
扩展阅读
儿童创意书架唯美图片 2025-07-20 03:50:04
女人隐思给男人看图片 2025-07-20 03:47:30
什么是半挂车图片大全 2025-07-20 03:41:30

什么叫筋骨花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07 09:48:37

① 这是什么药材有何功效

你图片上的是:筋骨草。

② 请问这是什么草

你这个应该是——筋骨草

筋骨草(拉丁学名:Ajuga ciliata Bunge)为唇形科、筋骨草属植物。

多年生草本,根部膨大,直立,无匍匐茎。茎高25-40厘米,四棱形,基部略木质化,紫红色或绿紫色,通常无毛,幼嫩部分被灰白色长柔毛。

功效

1、止咳作用:筋骨草各种提取物,如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结晶Ⅰ及皂甙,给小鼠灌胃都有一定止咳作用,除去黄酮的总酸酚则无止咳作用,黄酮甙止咳作用较好,2.5毫克/只腹腔注射的止咳作用与可待因0.4毫克/只者相似。

2、祛痰作用:筋骨草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总生物碱及结晶Ⅰ给小鼠灌胃均有一定的祛痰作用(酚红法),皂甙的祛痰作用不显着。

3、平喘作用:筋骨草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以及总生物碱给豚鼠腹腔注射时,均有一定平喘作用(组织胺与乙酰胆碱混合液喷雾法),而以黄酮甙的作用最好,250毫克/千克时相当于氨茶碱125毫克/千克的效果。

4、抑菌作用:筋骨草煎剂或醇一乙醚提取液在试管内有一定抑菌作用,提取物中以铅盐去杂质后的酸醚提出液抑菌作用最强,主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茵。




③ 植物筋骨宁长什么样

【中文名】筋骨草别名白毛苦菜

【类别】全草类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毛缘筋骨草的全草。

【采集】全年可采,以花期采收为好。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寒,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退热消肿。

【主治】咽喉肿痛;肺热咯血;跌打肿痛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40-1800m的草地、林下或山谷溪旁。

【采收和储藏】5-8月花开时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多生于水边湿地或草地、林下。分布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四川、浙江等地。

筋骨草 - 动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成株 株高25-40厘米,茎直立,通常无毛,幼嫩部分被灰白色长柔毛。叶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基部楔形,下延,先端钝或急尖,边缘具不整齐的双重牙齿,具缘毛,两面被糙伏毛或疏柔毛。穗状聚伞花序顶生,由多花的轮伞花序密聚排列组成,一般长5-10厘米;苞片大,叶状,有时呈紫红色,卵形,长1-1.5厘米;花萼漏斗状钟形,萼齿5,被毛,整齐;花冠紫色,具蓝色条纹,冠筒较长于花萼,筒近基部具一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短,直立,先端圆形,微缺,下唇大,伸长,3裂;雄蕊4,2强,稍超出花冠;花柱先端2浅裂。子实小坚果长圆状或卵状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腹部中间隆起,果脐大,几占整个腹面。幼苗子叶阔卵形,先端微凹,叶基圆形,具长柄;下胚轴极发达,粉红色,上胚轴不发育,初生叶对生,倒卵形,先端钝尖,叶基渐窄,叶缘微波状,腹面密被短柔毛,具叶柄,后生叶与初生叶相似,幼苗除下胚轴和子叶外,均被短柔毛。花期4—8月,果期7—9月。种子繁殖。

筋骨草 - 备注

(1)对咽喉红肿疼痛,甚至有发热者,单用本品一两,煎服,即有良好的功效;用治肺热咳嗽,咯痰黄稠,可与化痰止咳药如前胡、佛耳草、枇杷叶等配伍应用。用治热疖痈肿等症,除煎汤内服外,亦可用鲜草捣烂外敷。对于外伤出血,可用干草研粉,撒布包扎;用治血瘀肿痛,以鲜草适量,捣烂外敷。

(2)筋骨草别名叫白毛夏枯草。简称白夏枯草,这是由于在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上有这样一段话:“叶梗同夏枯草,惟叶上有白毛。”因此而得名。筋骨草味甚苦,而清热解毒的作用很强,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体会,用本品治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及急性支气管炎,都有良好的疗效。

筋骨草 - 选方

①治肺热咯血: 筋骨草五钱,白茅根一两,冰糖一两。水煎服。

②治扁桃体炎,咽炎,喉炎: 筋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用筋骨草鲜草四至五株,加豆腐共煮,吃豆腐并饮汤。

③治跌打伤,扭伤: 鲜筋骨草加少量生姜、大葱,捣烂外敷。

小鼠致咳法表明,筋骨草酸醇提取物112、黄酮甙、总酸酚、总生物碱、结晶(I)及皂甙,均有一定的止咳作用,其中黄酮甙(2.5mg/只)与可待因(0.4mg/只)的止咳作用强度相近;其作用为直接抑制咳嗽中枢。用小鼠酚红法证明酸醇提取物112、黄酮甙、总酸酚、生物碱及结晶(I)均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其作用为直接刺激呼吸道粘膜分泌细胞,使分泌增加,对痰内酸性粘多糖纤维也具有一定的溶解作用,并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说明其黄酮甙能降低发炎时气管的渗透性,从而起消炎祛痰作用。酸醇提取物、黄酮甙及生物碱对实验性动物哮喘具有不同程度的平喘作用,其中250mg/kg的黄酮甙等于125mg/kg氨茶碱的平喘效果;平喘作用是由于直接扩张支气管平滑肌和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所致。筋骨草有效成分木犀草素50mg/kg灌胃、25mg/kg腹腔注射,对氨雾引咳小鼠均有镇咳作用,30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猫刺激喉上神经引咳也有抑制作用;100mg/kg灌胃,对小鼠酚红排泌法表明有祛痰作用,100mg/kg静脉注射,可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2.抗炎免疫作用:

木犀草素肌内注射,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ED50为106mg/kg。木犀草素80、160mg/kg肌内注射,对角叉菜胶,酵母诱发的大鼠踝关节胀肿及巴豆油诱发有大鼠肉芽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30、60mg/kg肌内注射,连续30天,能增加豚鼠的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的发病率,提示有免疫增强作用。木犀草素80、120、160mg/kg肌内注射,对醋酸诱发的大鼠胸膜炎,可使其渗出液减少,而对渗出液中白细胞总数无明显改变。木犀草素180mg/kg灌胃,对正常小鼠溶血素抗体生成及特异玫瑰花结形成率无明显影响,但提高环磷酰胺抑制兔疫小鼠的免疫功能,使这项两项指标均提高。木犀草素终浓度为1.09×10-4mol/L时,能抑制致敏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过敏性收缩反应,对SRS-A引起的豚鼠回肠收缩,也有抑制作用,其IC50为2.76×10-5mol/L。木犀草素4×10-4浓度对卵蛋白致敏豚鼠肺鼠组织释放组胺及SRS-A也有抑制作用。

3.抗菌、抗病毒作用:

醇-醚提取物对甲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黄酮甙(10mg/ml)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甲型链球菌、卡他球菌及肺炎球菌均有抑制作用;10%筋骨草浸剂、10%糖衣片及黄酮均有明显的鸡胚内抑制68-l流感病毒的作用。木犀草素10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700mg/kg灌胃,对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有抗感染作用,明显降低死亡率。

筋骨草 -栽培管理

药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人们对药用部位需求不同,其栽培管理工作有很大差别,要努力做到及时而充分满足各种药用植物不同生育阶段中对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养分的要求,综合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克服自然灾害,以确保优质高产。

(一)灌溉

1.灌溉原则灌溉量、灌溉次数和时间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2.灌溉种类 主要有播种前灌水、催苗灌水、生长期灌水及冬季灌水等。

3.灌溉方法 分沟灌、畦灌、喷灌、滴灌、渗灌、浇灌等。

(1)沟灌法 即在垄间行间开沟灌水,灌水沟的距离、宽度应根据植物的行距和土壤质地确定。沟灌适用于条播行距宽的药用植物,如颠茄、紫苏、白芷等。沟灌的优点是侧向浸润土壤,土壤结构破坏小,表层疏松不板结,水的利用率高。

(2)畦灌法 本法是将灌溉水引入畦沟内,使水流逐渐渗入土中。畦灌法适用于密植及采用平畦栽种的药用植物,如红花、北沙参等。缺点是灌水欠匀,灌后蒸发量大,容易破坏表层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板层,空气不流通,影响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因此,灌后要结合中耕松土。

(3)喷灌、滴灌法 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灌溉方式,优点较多,如喷灌,雾点小,均匀,土表不易板结,节水和节约劳力。滴灌,是使灌溉水缓缓滴出,浸润作物的根系土壤,能适应复杂地形,尤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

(4)浇灌法 用喷壶或皮管浇水,仅适用栽培小面积药材使用,但阳畦育苗时使用广泛。

(二)排水

排水是以人工的方法排除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和地面积水,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加强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作用,促进植物残体矿物化,避免涝害。

1.明沟排水 即在田间地面挖沟排水。此法简单易行,但占耕地较多,肥料易流失,沟边杂草丛生,容易发生病虫害,影响机械化操作。

2.暗沟排水 即挖暗沟或装排水管排水。暗沟排水可节省耕地,在大面积生产时可采用。

(三)中耕、除草、培土

中耕除草是药用植物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工作,其目的是:消灭杂草,减少养分损耗;防止病虫的滋生蔓延;疏松土壤,流通空气,加强保墒;早春中耕可提高地温;可结合除蘖或切断一些浅根以控制植物生长。中耕除草一般在封垄前、土壤湿度不大时进行。中耕深度要看根部生长情况而定。根群多分布于土壤表层的宜浅耕,根群深的可适当深耕。中耕次数根据气候、土壤和植物生长情况而定。苗期杂草易滋生,土壤易板结,中耕宜勤;成株期枝叶繁茂,中耕次数宜少,以免损伤植物。此外,气候干旱或土质粘重板结,应多中耕;而后或灌水后,为避免土壤板结,待地表稍干时中耕。

培土能保护植物越冬过夏,避免根部裸露,防止倒伏,保护芽苞,促进生根。培土时间视不同植物而定,一、二年生植物,在生长中后期可结合中耕进行,多年生草本和木本植物,一般在入冬结合越冬防冻进行。

(四)间苗、定苗

凡采用种子或块根、根茎繁殖的药用,为避免幼苗、幼芽拥挤、争夺养分,要拔除部分幼苗,选留壮苗。如发现杂苗和生有病虫害的幼苗,也要及时拔除,这些均称间苗,间苗宜早不宜迟。间苗的次数应根据药用植物种类而定,小粒种子间苗次数一般可多些。最后一次间苗后即为定苗。

(五)覆盖

利用枝叶、稻草、麦秆、谷糠、土壤等撒辅在地面上,叫覆盖。覆盖可改善畦面生态环境,防止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不易板结,改善土壤肥力,并有保温防冻防止鸟害和杂草等作用,有利于出苗、移植后的植株成活和生长。

(六)遮荫与支架

对阴生植物如西洋参、人参、三七等和苗期喜阴的植物,为避免高温和强光危害,需要搭棚遮荫。由于药用植物种类不同及不同发育时期对光的要求不一,因此还必须根据不同种类和生长发育时期对棚内透光度进行合理的调剂。至于棚的高度和方向,则应根据地形、气候和药用植物生长习性而定。荫棚材料应就地取材,做到经济耐用。有些药用植物具有缠绕茎、攀援茎或茎卷须,不能直立,栽培时需给以支架,以利植物正常生长。

(七)整枝

整枝是通过修剪植株枝叶来控制植物生长的一种管理措施。整枝后,可以改善通风条件,加强同化作用,调节养分和水分的运转,减少养分的无益消耗,提高植物的生理活性,从而增加植物的产量和改善药材品质。

筋骨草 - 中药材种植处理种子新方法

药用植物种子播种前进行简易播前处理,可以提高种子的品质,防治病虫害,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处理种子的方法除了选种、晒种、消毒、浸种、擦伤处理、沙藏层积处理、拌种等常用的方法外,还有以下新方法。

一、种子包衣。就是在药材种子外面包裹一层"外衣"(种衣剂)。播种后吸水膨胀,种衣剂内有效成分迅速被药材种子吸收,可对药种消毒并防治苗期病、虫、鸟、鼠害,提高出苗率。加工包衣药种的程序如下:

药种精选→种子消毒→种子用粘着剂浸湿→种子在搅拌机中与肥料、农药、菌剂等混合搅拌→逐渐加入填充剂继续搅拌→包衣种子成型后过筛→干燥→质量检查→包装。少量种子可以自行加工,按照合适的配方直接在容器中加入种衣剂,搅拌成型。

二、药种磁场处理。就是以强磁场短期作用于药材种子,以激发种子酶的活性,打破种子休眠,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经过处理的种子,抗逆性强,结果以后其挥发油、多糖等有效成分含量大幅度提高,且可使药材增产20%左右。药农只要投资几十元购买GY-1型家用磁场处理种子机,将种子放入其中,几分钟后取出即可催芽播种。

三、蒸汽处理。国内外利用蒸汽处理黄连、红花、三七等药材种子,获得较好的效果。利用温度为70℃的蒸汽处理地黄、玄参、党参等种子1-5天,可以减少真菌性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采用蒸汽处理药材种子,一定要保持比较稳定的温度和一定的湿度,防止种子过干或过湿,且要勤检查,经常翻动,使种子受热均匀,促进气体交换。

四、催芽剂处理。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徐本美副研究员研制出的种子催芽剂,主要成分是植物生长促进剂、营养元素、渗透调节剂及抗寒剂等。用催芽剂处理,可打破药材种子休眠,增强种子活力,加速发芽和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尤其对隔年陈种子催芽效果更明显。

五、植物基因表达诱导剂处理。植物基因表达(那氏778)诱导剂(GPTT)系我国生态农业专家那中之启动研究的无公害植物细胞激活剂。药材种子用该诱导剂浸种,或植株喷灌施用后,能集聚植物界抗冻、抗旱、耐水、耐寒、抗光、抗氧化基因于一体,使植株根深矮化、抗病抗寒、耐虫避虫、抗倒伏。使用方法:根据种子多少及吸水量决定用水总量。先将所需总水量的2/3烧开,倒入浸种容器里冷至60℃,将诱导剂倒入搅匀,浸泡2-3小时。然后把剩下1/3的水烧开倒入诱导剂溶液中搅拌。当诱导剂溶液冷至下种初始温度(45-60℃)时,将种子倒入,充分拌匀。浸种时不必保持恒温,浸种过程中要上下翻动种子,确保浸透浸匀,以防闷种。

六、早春电热毯催芽。先铺电热毯,将塑料薄膜(薄膜面积是电热毯面积的2倍以上)铺在电热毯上,将毛巾在清水中搓洗干净拧干,平铺于薄膜表面。将经过处理后的种子沥干,均匀铺在湿毛巾上,折叠毛巾或用其他湿毛巾轻轻盖于种子表面,用另一半薄膜折叠铺在毛巾上,薄膜上再加盖毛巾被、毛毯或毛草等覆盖物保温,然后通电。每天早晚用毛巾包裹好种子进行淘洗,沥干后继续进行电热毯催芽。待种子发芽露白达50%以上时及时拣出播种。操作时要先断电,完毕后再行通电。

七、简易暖水瓶催芽法。把经浸种处理的种子,用纱布或干净的袜子包好,用一根细线或绳子系紧,悬吊在装有半瓶40℃温水的暖水瓶中,以不淹水为准。盖上瓶塞,每隔5小时打开瓶塞通气,并将药材种子拿出,用温水冲去种子表面的黏液,重新包好,甩去多余的水分,同时向暖水瓶中加入适量热水或更换温水。

八、糖液浸选增产法。用糖液浸选药材种子,可增产20-30%。方法:按水:红糖=5:1的比例(重量比)配制糖液。配制时,将水加热到40℃,倒入红糖拌匀,使糖全部溶化。然后把配制好的糖液盛在盆里(勿用钢铁器皿),盆上做一个白纱布底的箩圈,使纱布浮在水面上。把种子摊在纱布上,种子一面浸在糖液里,另一面露在外面。再以温水浸过的布片把盆盖起来,放在温暖处催芽,温度保持18-25℃。每天翻拌2-3次。

九、强的纳米863生物助长器处理。用强的纳米863对药材浸种,浇水、施肥,能增产20-50%。使用方法:将强的纳米863放入桶内,倒入药材种子,加入事先经强的纳米863处理好的水淹没,浸泡1小时以上。不宜用水浸泡的种子,在播种之前,用强的纳米863有孔的那一面朝上放入容器内,把种子直接放在强的纳米863上面,用塑料薄膜盖好,处理一个晚上,就可以播种了。

十、超声波处理。超声波是频率高达2万赫兹以上的声波,用它对种子进行短暂处理(15秒至5分钟),具有促进发芽、加速幼苗生长、提早成熟和增产等作用。

④ 这草的名称叫什么,泡开水喝极苦,听说可去火

匍伏筋骨草(学名:Ajuga decumbens)为唇形科筋骨草属下的一个种。别名苦草,其功效是止咳,化痰,清热,凉血,消肿解毒。

⑤ 这是啥花

筋骨草,又叫白毛夏枯草、散血草、金创小草、青鱼胆草、苦草、苦地胆等,是一种很好的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中药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是唇形科、筋骨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膨大,直立,无匍匐茎。茎高可达40厘米,四棱形,紫红色或绿紫色,叶柄绿黄色,有时呈紫红色,基部抱茎,叶片纸质,卵状椭圆形至狭椭圆形,基部楔形,下延,上面被疏糙伏毛,下面被糙伏毛或疏柔毛,侧脉与中脉在上面下陷,下面隆起。穗状聚伞花序顶生,由多数轮伞花序密聚排列组成;苞叶大,叶状,有时呈紫红色,卵形,花梗短,无毛。花萼漏斗状钟形,萼齿长三角形或狭三角形,花冠紫色,具蓝色条纹,冠檐二唇形,上唇短,下唇增大,中裂片倒心形,侧裂片线状长圆形。雄蕊稍超出花冠,着生于冠筒喉部,花丝粗壮,挺直,无毛。花柱细弱,花盘环状,子房无毛。小坚果长圆状或卵状三棱形,果脐大,4-8月开花,7-9月结果。

筋骨草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疖疮疡,烧烫伤,毒蛇咬伤。

筋骨草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蛋烂敷。

筋骨草的附方

1、治肺热咯血: 筋骨草五钱,白茅根一两,冰糖一两。水煎服。

2、治扁桃体炎,咽炎,喉炎: 筋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用筋骨草鲜草四至五株,加豆腐共煮, 吃豆腐并饮汤。

3、治跌打伤,扭伤: 鲜筋骨草加少量生姜、大葱,捣烂外敷。

4、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筋骨草、大血藤各30克,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各15克,南五味子根、延胡索各3钱,水煎服。病重者每日剂。

⑥ 这是什么中药

筋骨草属(学名:Ajuga Linn.)隶属于唇形科筋骨草亚科。有40~50 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尤其是近东地区较多,极少数出现在热带山区,中国产18种,11 变种及5 个变型, 大多数分布于秦岭以南各地的高山和低丘森林、山谷林下和山坡阴处。属中国特有的有10种, 10 变种,其中,云南分布有10 种、2 变种,特有分布的为2 种。本属植物多为二年生至多年生草本,部分种如紫背金盘等具有克隆生长的特性。 筋骨草属植物作为药用植物有10多种,是传统的中草药,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江苏、甘肃、浙江、江西等地使用。

中文学名
筋骨草属
拉丁学名
Ajuga Lin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管状花目

唇形科
亚 科
筋骨草亚科

筋骨草属

⑦ 那个能告诉我这叫什么中药,我们老家叫筋骨草。想知道它真正的名字以及用途,谢谢。上面 结出来的不是虫子

就是
中文学名: 筋骨草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肺脓疡,胃肠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急性结膜炎,高血压;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痈疖疮疡,烧烫伤,毒蛇咬伤。该属植物的花冠无作为本科特征之一的上唇。一些匍匐种被广泛引种作为覆盖植物。地毯筋骨草(A. reptans,即匍匐筋骨草、普通筋骨草)叶广椭圆形,深绿色,丛生在潮湿草甸或林地;短穗状花序,长30公分(12吋),花蓝色、稀粉红色或白色。地松(A. chamaepitys)花黄色;叶三深裂,裂片针形,有松香味。 只供参考

⑧ 筋骨树是什么样的,有图片吗

一:筋骨树学名:“杜仲”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二类保护植物,也是优良的绿化观赏和经济树种,杜仲仅存活于中部地区,可人工栽培,其栽培管理主要分种子育苗和扦播育苗两个阶段,采摘树皮的最佳时间是6月中旬到7月末,可入药,叶可制作为杜仲茶,树干是良好的家具、农具、舟车和建筑材料,具有很高的经济开发价值。
二:什么是筋骨草
筋骨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部比较大在,茎部直立生长,长成后高度不超过四十厘米。
筋骨草的功效
筋骨草具有清热解毒和凉血平肝的作用,在生活中常常用来治疗人类的呼吸道疾病有胃肠炎以及外伤出血等病症,止咳平喘与抗菌消炎也是筋骨草的重要功效,人们使用筋骨草时数量多在二十五克到一百克之间,可以加水煎制后服用人,在外用筋骨草时没数量限制,适量就可以。
筋骨草的作用
1、筋骨草有治疗咽喉红历史上和退烧的作用,用法也很简单,大家只要取五十克筋骨草加水后煎制,然后服用药液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筋骨草对肺热咳嗽以及痰多和痰黄等病着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是单独使用筋骨草效果不明显,应该把它与前胡、佛耳草以及枇杷叶等中药材搭配后一起使用。
3、筋骨草对外伤出血有很好的止血功效,可以把干的筋骨草制成粉末,然后撒在伤品上,再用干净的纱布进么包扎就可以。用筋骨草治疗血瘀肿痛时,可以直接取用新鲜的筋骨,捣碎后敷在患处就可以。

⑨ 这是什么草

是匍匐筋骨草。

匍匐筋骨草 (Ajuga reptans cv.)是属于唇形科的一种植物。原产美国。生于路旁、溪边、草坡和丘陵山地的阴湿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被白色长柔毛。茎方形,基部匍匐生长。



叶对生;叶片椭圆状卵圆形,纸质,绿色。轮伞花序6朵以上,密集成顶生穗状花序,花淡红色或蓝色。

花长年零星开放,盛花期4~5月。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10~30cm,全株被白色长柔毛。茎方形,基部匍匐。叶对生,匙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3~11cm,宽0.8~3cm,边缘有不规则波状粗齿;叶柄具狭翅。轮伞花序有6~10朵花,排成间断的假穗状花序。

苞片叶状,花萼钟形,5齿裂;花冠唇形,淡蓝色、淡紫红色或白色,基部膨大,内有毛环,上唇短,直立,顶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灰黄色,具网状皱纹。花期3~7月,果期5~11月。

多年生常绿草本。铺地状。茎多而蔓生。叶丛莲座状,叶小,深古铜紫色。穗状花序短,花蓝色,春季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