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脾肾两虚气血不足敲打哪些穴位
脾肾两虚气血不足之症,并且跟肝气郁结直接有关。
意见建议:
要从疏肝解郁开始,疏通肝、胆和三焦经,并配合敲带脉和推腹法排三浊。
然后按摩脾经在小腿和脚上的穴位,健脾祛湿,尤其是阴陵泉,三阴交,公孙穴,太白穴等。
在肾经仔细找痛点按摩,在按摩太溪穴和复溜的同时,在二个肾俞拔罐十分钟。
山药薏米粥,是最适合您目前体质,并且配合经络调治培补气血的食疗方子。
2. 补气血的穴位
怎样调理气血不足,阴阳皆虚的病人(看完一定让你受益匪浅)
虚证指的是脏腑亏损,元气虚弱而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
本病症虽繁,较复杂,但总不离五脏,而五脏之伤不外乎阴 阳 气 血。归纳来,有阴虚,阳虚,阴阳皆虚;
有气虚,血虚,气血双虚。
虚劳之病,临床较为多见,只要使用辩证论治,整体治疗,善于掌握补益虚劳的穴位和补虚的方法及时机,确能收到
较满意的理想效果。
根据五脏常见虚劳症候现归纳如下:
气虚:主指肺气,脾气虚。
血虚:主指心血,肝血虚。
阳虚:主指,心阳,脾阳,肾阳虚。
阴虚:肺阴,脾阴,心阴,肾阴虚.
以上四类病症临床多相互出现,例如:肺肾阴虚,心肝血虚,脾肾阳虚等在诊病时一定要细心判别。
1,气虚
肺气虚:
主证:气短自汗,易感冒,面白舌淡。
治则:补肺益气
取穴:太渊 肺输 太溪;(太渊,肺输,合谷 中府都是肺经补气要穴,太渊主补肺气兼滋肺阴,合谷补肺气兼理肠气,中府补肺气更擅长宽胸理肺气,肺输纯补肺气少兼理气。太溪补肾气兼滋肾阴,取太溪目的是因肺气根于肾。)
脾气虚:
主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适,易疲倦,大便溏薄,面黄。
治则:健脾益气
取穴:足三里 阴陵泉 合谷;(足三里是健脾和胃最重要的穴位,擅长补益肠虚 胃 脾虚证,不宜大泄。阴陵泉,擅长健脾治血证除湿兼通下焦水道所以消肿减肥也常用它。合谷和气海功能相似善补全身之气。)当然伴大便稀证可加灸脾输,因为脾输善长纯补脾脏。
血虚:
心血虚:
主证:心悸 多梦 面色不华 舌质淡
治则:养血安神
取穴:神门 心俞 三阴交 (神门为心经原穴擅长安神可补可泄,补,可补心气,泄可清心火。心俞多用来补心气补心血,不宜泄之。三阴交脾经之穴但却是肝经肾经脾经的交通要道,所以非常擅长养血,补血,活血而且可滋养治疗全身之阴证。像阴虚火旺的病症均可取之。)
肝血虚:头晕目眩 心神不安 耳鸣 妇女月经少或停经 面色苍白
治则:补血养肝
取穴:三阴交 曲泉 肝俞 间使 (又用到三阴交了,凡血症都要用啊!血症一般都会牵扯到脾经 肝经 心经的穴位。曲泉作用养肝兼泄肝阳上亢。间使主要用来行气通络,如果伴头痛头晕还应加太冲,太冲穴生下来就是扮演输泄 疏导肝气的角色。所以宜泄不宜补,太冲临床上要比行间穴好用。
阳虚:
心阳虚:
主证:心悸自汗 心胸憋闷疼痛 形寒肢冷 舌淡或紫暗
治则:温通心阳
取穴:心俞 神门 关元 (心俞可直接补充能量,本穴可大补心气心血,但不宜泄,想泄心热燥最好取神门。神门我讲过它是心经原穴可补可泄,心阳虚可在此灸之。关元人体最大阳气汇聚之地,想振奋阳气应首选关元。)如果患者心闷憋痛可配上间使,理气通络止痛。配上膈腧穴可以活血化瘀。膈腧和三阴交比较,膈腧擅长治理上身血症,三阴交擅长治理下身血症。
脾阳虚:
主证:饮食减少,形寒, 腹中冷痛 肠鸣泄泻 甚至完谷不化
治则:温中健脾
取穴:神阙 关元 足三里 阴陵泉 脾俞 (脾俞,以最短的距离直补脾之各种虚证。神阙通补下焦 暖阳散寒,关元,刚才说过主要用来振奋阳气 培元固本。足三里为大补脾胃要穴,我们知道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常用它来提高人体免疫效果是很不错的。阴陵泉强脾健胃。)你一定会问我为什么不用天枢穴?天枢其实也可以用,不过要先泄后补,不然容易腹中涨满,因为天枢生下来偏泄不宜补。如果用来治理便秘效果会更好。
3. 足三里穴的准确位置图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小腿里面的骨头叫胫骨,外面的骨头叫腓骨。小腿前面能摸得到的有一点棱角的,像家里面菜刀刀背一样的骨头叫胫骨。摸到这个骨头之后。
用大拇指的指肚从下往上推,当感觉到推不动的时候,拇指所在的地房就是足三里。
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房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二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3)气血虚按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不同人群按摩足三里的好处不同:
孩子可集中注意力。研究表明,一些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脾气差,是由于体内微量元素(锌、钙等)缺乏,或铅元素过高导致的。这时可通过刺激足三里来健脾,脾胃好有助于调节微量元素水平,纠正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现象。
老人按延缓衰老。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全身气血不和或阳气虚衰引起的病症都可以通过敲打足三里来调整。
女性按缓解痛经。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以感觉酸胀为宜;宫寒痛经还可用艾条来艾灸足三里。此法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的作用。
男性按缓解胃痛。工作压力大常导致胃病频发。
4. 脚上哪个穴位补气血的
补气血的最佳穴位是:1、少冲穴,其位于小指的尖端,经常按压此穴位有利于心脏健康,若是发生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也可以按压此穴位缓解。
5. 气虚艾灸哪个部位最好
由于大家的饮食搭配、睡眠质量习惯性等生活方式的不太好有很多的人会出现气血不足这类状况,出现有这类状况会对身体有很多的副作用,例如气短乏力、非常容易疲惫、抵抗能力减少、失眠盗汗这些。出现这种状况针对身体影响是较为大的,因而大家也会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调养,根据艾炙来医治便是很普遍的,那么气血不足艾炙哪一个位置呢?
气血两虚即中医药学中的气虚和气血两虚。气血两虚的结果会造成五脏六腑作用的减低,造成衰老的变病。
气血虚,是大家人体不健康气血两虚的主要表现。长期气血虚见面底人体抵抗能力易得病。气血虚中医学分成四种,气虚、气血两虚、肾阴虚、阳虚,主要表现为面白唇淡、神疲体倦、气短乏力、盗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舌嫩无苔、脉沉细乏力等病症。有关这四种气血虚的主要表现有什么,我们该挑选哪种用药治疗,网编干了详尽的详细介绍。
日常生活我们看到的很多病症,实际上全是由凉气造成的。也就是说,凉气是很多病的根子,通常去除凉气,就能做到看病标本兼治的目地。今日我们就和大伙儿共享身体7个关键穴道,艾炙他们就能使去寒事倍功半。
1、大椎穴
功效:此穴有补虚、散风、祛寒,通阳、通阳、净心、宁神、益脑、缓解疲劳、增强抵抗力、健壮全身的功效。
主冶病症为:儿童体质虚寒、哮喘、颈酸痛、肩部酸痛、手臂疼痛、胳膊麻木等。除此之外,大椎穴有显着的降烧功效,艾灸大椎穴,能预防发烧感冒、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以肺气肿、哮喘的预防。
2、足三里穴
穴道: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肚前两侧,当犊鼻下3寸,距踝关节外缘一横指,轻按有显着的酸涨感。
功效:足三里是人体经络穴位中应用数最多的穴道,是肠胃做为后天之本,血气生物化学之源的穴道意味着。
主冶病症为:头昏、耳鸣、失眠、瘫痪、便秘、胃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胃口不太好、胃溃疡、胃病、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阑尾炎、急慢性结肠炎等病症。足三里穴位可以增强免疫力,足三里具备双重缓冲作用。因此 从古时候起就被做为要穴来应用。除此之外,还能够用于避免 老花眼、中风、医治高脂血症等。
3、关元穴
穴道:关元穴在下腹,前正中间网上,当脐下三寸。四指闭拢,放置脐下横量,可在小指的外缘处选穴。
功效:关元穴具备温肾气、滋阴养血,补肾壮阳的功效。
主冶病症为:原气亏本的症状如中风、脱肛、身体无力、易疲劳、畏冷;男性疾病如频繁遗精、勃起障碍、早泄、性功能低下等;妇科病如月经不调、闭经、经痛、分泌物病、子宫脱垂,多功能性子宫异常出血、等各种各样妇科病;下焦病症如痢疾、脱肛、疝气、便血小便滴沥不绝,尿急尿频、尿疼等。
4、命门穴
穴道:命门穴在腰部,当后正中间网上,正前方平神厥。
功效:因本穴在两肾中间,也和两边足太阳光膀胱经肾俞穴相平。因而有生命之门之称,也是我们身体的驱动力之源。
主冶病症为:四肢高冷、亏虚腰痛、或五更泄,小伙勃起障碍、早泄、频繁遗精,女人月经不调、月经疼痛、宫寒
6. 是不是气血虚,从身体的哪些部位能看出来
气血通常是相互扶持的状态,气虚血少,血少气虚。而人体气血不足会从体表表现出来,从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可以看出是否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症状
气血不足调养方法
注意保暖。尤其是下身,小腹,腰部,双脚,这些地方凉气很容易侵袭。
多运动。气血不足的人通常都不爱动弹,因为运动让他们胸闷,乏力,所以不爱运动。但是运动能够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足。
按摩脚部穴位。脚部的穴位是很多的,经常按摩可以疏通人体经络,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推荐按摩涌泉穴。
7. 气血不足按什么穴位,简单点的,最好有图示。
按脾俞,中脘,足三里,关元。要想看穴位最好到新华书店买一套针灸穴位挂图,很详细,有穴位定位方法,才20元
8. 气血虚的人,应该怎么进行正确的调理呢
气血不足的人怎么调理 五大方法改善症状核心提示:气血不足的人经常会感到头晕、失眠、疲倦、无力,四肢也是冰凉的,还畏寒怕冷。对于这类人来说,一定要及时调理,以达到补气血的目的,否则会给身体带来更多的伤害。那么,气血不足的人怎么调理呢?
气血不足的朋友也可以通过中医按摩的方法来达到补气血的目的,常见的按摩部位有脚底心、腋窝、前胸、脊柱、肚脐等。另外,也可以按摩相关的穴位,比如足三里、穴海、太溪、神门等。经常按摩这些部位可以起到补气血的作用。
以上就是关于气血不足的人怎么调理的相关介绍。很多气血不足的朋友都想知道相关的调理方法,上面为大家介绍了五种调理气血不足的方法,如果大家能坚持长期,补气血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气血不足的情况比较严重,建议通过中药来调理,效果会更加好。
9. 如果体内的气血不足,按摩哪个穴位是最有效果的
行间穴又被看作是火穴,我们知道肝属木,同时木又能生火,因此假如我们肝火太过旺盛的话,就需要泻火,而恰好行间穴就是泻心火的一个重要穴位。春天肝火旺盛,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指(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长期下来不仅肝胆火旺,还会使我们肝血亏虚。熬夜伤肾精,血的生存一般都有赖于肾精的气化的作用,所以如果熬夜会很耗气血,令我们气血亏虚。
百会穴具有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效。现代研究表明,按摩百会穴能够调整微血管的舒缩作用,解除小动脉痉挛,从而达到降压作用。人中穴,对于高热惊厥,中暑,昏迷,意识丧失,可以用手指用力按压人中穴,或者针刺放血,通常很快就可以恢复意识。在床上向左侧卧屈膝,重点要活动脚踝部位,先活动右脚; 二是,曲卷脚趾绷紧脚背上的筋,慢慢向下使劲伸展,拉伸小腿上的肌腱; 三是,再伸展脚趾向上勾起,绷紧脚后跟的大筋.
10. 气血虚针炙针哪些穴位
医生建议:你好!针灸少商穴,太渊穴,尺泽穴,中府穴和劳宫穴,内关穴,曲泽穴,天池穴补气血。建议到正规医院专科进行系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判断一下病情,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没有确诊前不要擅自用药要多休息避免劳累.要多喝水多食水果蔬菜.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浓茶、咖啡等。平时应多锻炼,增强抵抗力。祝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