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外耳廓是指哪个位置图片
扩展阅读
手机分期手写海报图片 2025-07-27 14:36:01
电脑可以恢复图片吗 2025-07-27 14:25:58

外耳廓是指哪个位置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4-30 18:46:14

⑴ 耳的分部,形态结构和功能

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外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位于头颅两侧,状如贝壳,有前后两面,前面凸凹不平,耳廓以软骨为支架,外覆皮肤,具有较好的形变性,耳廓主要起着收集声音的作用。耳朵结构图

外耳道连接耳廓和中耳,由外向内呈"S"状弯曲,外1/3为软骨部,内2/3为骨部,在成人全长约2.5-3.5 cm,小儿外耳道的长度依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外耳道对3000 Hz左右频率的声音有共振作用,并可使这些频率的声音提高10 dB左右。由于外耳道呈弯曲状,并且小儿外耳道未完全发育,因此在窥视成人鼓膜时,必须将耳廓向后上提起,观察小儿鼓膜时,应将耳廓向后下牵拉。

中耳: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构成。

鼓室:为一骨性腔体,三块听小骨包含其中。鼓室可被看成一个六面体,各面结构功能如下:

鼓室的外壁主要由鼓膜构成,鼓膜是很薄的膜性组织,在声音的推动下可以产生振动,并将这种振动传递到与之相连的听骨链(锤骨、砧骨和镫骨),后者又通过位于中耳内壁上的前庭窗与内耳相连,声音的能量就通过这种方式传到内耳,刺激毛细胞产生生物电,再向听觉中枢传播 。

内壁的正中有一突出的结构叫鼓岬,在鼓岬的后上方有前庭窗(卵圆窗),是听骨链将声能传入内耳的通道,在骨岬的后下方有圆窗(蜗窗),被一层薄膜封闭,对于完成声能在内耳的传递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鼓室的前壁有一开口,叫咽鼓管咽口,向内下通向咽鼓管,咽鼓管连接鼓室和咽部,在成人全长约3.5-4.0cm,具有调节中耳和外界大气压力的功能,如果出现狭窄或阻塞,也会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

小儿的咽鼓管短、直、管径宽,更趋于水平,咽部的感染更容易向中耳蔓延,因此小儿容易患中耳炎。

由于鼓膜的有效振动面积比镫骨底板的面积大17倍,听骨链又具有杠杆的作用,其长臂位于鼓膜一端,因此使得声音从鼓膜传到内耳淋巴液时,能量增加了将近30dB,弥补了声音由空气传入液体时的损失。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耳主要起着传导和扩大声音的作用。

内耳:结构非常复杂,由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组成。
前两部分负责平衡感觉,而后者与听觉有关。

耳蜗的外型像一个蜗牛的壳,中间有一骨性的轴称蜗轴,螺旋状的骨管围着蜗轴由下向上盘旋,共有两周半或两周半多一点,分别叫底周、中周和顶周,全长约30mm。在中空的骨性螺旋管又被骨组织和膜结构分成三个管腔,分别叫前庭阶、中阶(蜗管)和鼓阶。

前庭阶通过前庭窗与听骨链联系;鼓阶隔着圆窗膜与鼓室相邻;前庭阶和鼓阶中充满着外淋巴。中阶是一膜性结构的盲管,内部有内淋巴液,其中有与感受声音有关的重要结构--螺旋器,我们常说的毛细胞就位于这个部位。

当声音传到内耳时,首先引起外淋巴的波动,继而影响到中阶和其中的内淋巴,从而刺激毛细胞产生生物电,后者沿着听神经和听觉传导路向听觉中枢传导,听觉中枢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产生"听"的感觉。

⑵ 外耳包含哪些部分

外耳是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的。

(1)耳廓动物的耳廓相当大,而且通过活动,耳廓的肌肉便可灵活地活动以发挥搜集外部声音的作用。但是人类的耳廓,集音的功能已经退化,现在只是起到一种装饰作用。由于耳廓露于体表,容易患冻伤、外伤等。

(2)外耳道是一条由耳穴至鼓膜长约3.5厘米的细管,为集音的入口。外耳道呈“S”型,稍弯曲,在入口附近丛生耳毛,并有皮脂腺和耳垢腺等,可分泌含脂肪的分泌物。这种分泌物的淤积,便成为耳垢。

⑶ 耳朵结构图

耳朵结构图如下: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3)外耳廓是指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听觉是由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耳是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外周感觉器官。耳由外耳、中耳构成的传音器和内耳感音、平衡器所组成。

外耳露于体表,中耳和内耳埋藏在颞骨岩部内,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传导器官,内耳有感受声音和位觉的感受器,是听、位觉器官的主要部分。声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传到内耳,使内耳的感音器官(柯蒂氏器官)发生兴奋,将声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听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

⑷ 耳朵结构图与名称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图中,外耳包括①耳廓和②外耳道,它们分别有收集声波和传送声波的作用;中耳由③鼓膜、④鼓室和⑨听小骨组成,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鼓室内主要有三块听小骨,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内耳分为⑥耳蜗、⑦前庭和⑧半规管三部分管腔,三部分管腔分布有相应的感受器,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里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⑤是咽鼓管,是咽喉与中耳的通道,当吞咽食物和打呵欠时咽鼓管的管口开放,空气由此进入鼓室,可以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
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
故答案为:(1)耳廓;外耳道;鼓膜;鼓室;咽鼓管;耳蜗;前庭;半规管;听小骨;(2)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皮层.

什么是耳廓

耳廓一般指耳郭,即“耳廓”,外耳的一部分,是收集声波的装置。它的大部以弹性软骨为支架,覆以皮肤。皮下组织较少而紧密,富含血管神经,耳郭下端的下垂部分,无软骨,仅由皮肤、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叫做耳垂。

耳郭借韧带、耳郭肌、软骨和皮肤等附着于头颅两侧。耳郭的前外侧面凸凹不平,其向前卷曲的游离缘名为耳轮,以耳轮脚起于外耳门的上方。



(5)外耳廓是指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耳廓大部分由弹性软骨外覆皮肤构成。耳郭有几个凹陷,其中耳甲最深。耳垂(不含软骨)由纤维组织、脂肪和血管构成,易于穿孔取血样及挂耳环。

耳郭的血液主要来自耳后动脉及颞浅动脉;耳大神经及耳颞神经分布于耳郭皮肤:耳大神经分布于耳郭上部及外耳道以下耳郭外侧的皮肤;耳颞神经(三叉神经下颌支)分布于外耳道以上耳郭皮肤。

耳郭上半部外侧面的淋巴引流至腮腺浅淋巴结,颅侧(内侧)的淋巴则引流至耳后淋巴结及颈深上淋巴结。耳郭其余部分(包括耳垂)的淋巴引流至颈浅淋巴结。

⑹ 耳轮在耳朵上哪个部位

耳轮是耳廓的最外面向前卷曲的部分,从正面看,耳轮的前内方是一个凹陷,再向前就是一个突起,这个突起叫做对耳轮,对耳轮的最前端分成上下两部分,其间又是一个凹陷,这个凹陷就叫脚间窝。

耳郭的外面有一个大孔,叫外耳门,与外耳道相接。耳郭呈漏斗状,有收集外来声波的作用。它的大部分由位于皮下的弹性软骨作支架,下方的小部分在皮下只含有结缔组织和脂肪,这部分叫耳垂。耳郭在临床应用上是耳穴治疗和耳针麻醉的部位,而耳垂还常作临床采血的部位。

(6)外耳廓是指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中医学的有关资料中,几乎均将耳鸣耳聋作为肾虚辨证的重要指标。国内外不少学者对肾与耳的关系作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人们发现晚期肾功能不全患者每有耳鸣耳聋症状。作肾透析和肾移植治疗的病人常有听力损失。

临床和动物实验均证实,耳毒性抗菌素对肾脏有毒性作用,而抑制肾功能的利尿剂也可引起耳蜗损伤。有人在实验动物中比较卡那霉素对肾、耳、肝、脑等器官的毒性作用,发现该药对肾与耳蜗具有共同的特异性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耳

⑺ 求耳朵结构图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两部分。

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的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7)外耳廓是指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耳朵的听觉形成:

听觉是由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耳是听觉和位觉(平衡觉)的外周感觉器官。耳由外耳、中耳构成的传音器和内耳感音、平衡器所组成。

外耳露于体表,中耳和内耳埋藏在颞骨岩部内,外耳和中耳是声波的传导器官,内耳有感受声音和位觉的感受器,是听、位觉器官的主要部分。

声波通过外耳道、鼓膜和听小骨传到内耳,使内耳的感音器官(柯蒂氏器官)发生兴奋,将声能转变为神经冲动,再经过听神经传入中枢,产生听觉。

⑻ 人体耳朵结构图片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两部分。耳郭的外面有一个大孔,叫外耳门,与外耳道相接。耳郭呈漏斗状,有收集外来声波的作用。

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长约2.5~3.5 cm,其皮肤由耳廓延续而来。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软骨组成,内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质构成。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是一个含有气体的小腔,容积约为1 cm3。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组成部分。

(8)外耳廓是指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耳朵是五官其中一个重要器官,具有辨别振动的功能,能将振动发出的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然后传给大脑。在脑中,这些信号又被翻译成我们可以理解的词语、音乐和其他声音。它除了掌管听觉外,也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

耳朵体积虽小,但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容易散发,且“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给耳朵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