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简述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态特征
下颌第一磨牙的解剖形态特征为:
颊面:呈梯形,牙合缘长于颈缘,近中缘直,远中缘突。颊面可见两个颊尖和部分远中尖,有颊沟和远颊沟之间通过牙尖之间,颊沟的末端形成一个点形凹陷。
舌面:呈梯形、小于颊面而稍圆。牙合缘可见两个舌尖,舌沟从二牙尖之间通过。与牙体长轴平行,无明显的轴嵴。
邻面:呈四边形,近中面颊颈嵴角及舌牙合角较锐,牙合1/3处较突,近远中接触区多在牙合1/3偏颊侧。远中面小于近中面且较突,牙冠倾向舌侧。
牙合面:呈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颊边长于舌边,近中边较直,远中边短而突。可见有5个牙尖。
颊侧尖短而圆,舌侧尖长而尖,远中尖最小,位于颊面与远中交界的部位。远中颊尖的三角嵴最长,远中尖的三角嵴最短。
牙根:为扁形而厚的双根。近中根较远中根稍大,根尖弯向远中,远中根与近中根相似,有时分为颊舌两根,远舌根短小弯曲,变异很大。
(1)近中根是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在口腔门诊中不少患者因磨牙症而就诊,夜磨牙是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质颌骨运行区的部分脑细胞不正常兴奋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
三叉神经支配咀嚼肌发生强烈持续性非功能性收缩,使牙齿发生嘎嘎响声的咀嚼运动。一般分为3型:磨牙型、紧咬型和混合型。
人在6岁至13岁都处于换牙期,为适应上下牙齿磨合都会有磨牙现象。但是,过了换牙期的青少年和成人若常有磨牙的现象发生那就是一种病态。
磨牙有以下几种类型
1.磨牙型:常在夜间入睡以后磨牙,就是人们常说的夜磨牙,睡眠时患者做磨牙或紧咬牙动作,由于牙齿磨动时常伴有“咯吱咯吱”的声音,通常也叫“咬牙”。又因它多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又叫“夜磨牙”,患者本人多不知晓,常为别人所告知,因影响他人,特别是配偶,而比较受到重视。
2.紧咬型:常有白天注意力集中时不自觉地将牙咬紧,但没有上下牙磨动的现象
3.混合型:兼有夜磨牙和白天紧咬牙的现象。
口腔生理学与心理学认为,口腔是人体首先兴奋的源点,是与外界交流的渠道,且口腔具有表示紧张、悲观等情绪的功能。
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每一个人都试图驱散生活或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体力运动和精神转移,而有些人则表现为磨牙。
有研究者对80对磨牙患者和无磨牙症者做对照研究,为每个人做个性测定。结果表明:性格内向、压抑,特别是情绪不稳定、易紧张等个性是磨牙症发病的重要因素。
也就是说,磨牙症者与非磨牙症者相比悲观情绪更严重。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口腔疾病在磨牙症的发病原因中并不显得重要,心理因素占据了首要位置
Ⅱ 下颌磨牙的牙根大概在根长的什么位置分为近中根和远中根
你好,根据你的叙述可能是在根长的前三分之一可以分近远中根和腭侧根。
Ⅲ 这个残根如何拔除
超大的过程就刚才卡和刚才看见的高
Ⅳ 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根颊舌向双根管者约为
正确答案:E
解析:3
.上颌磨牙近中颊根分为颊舌两根管或单双管型,第一磨牙中约占63%,第二磨牙约占30%;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牙根约87%分成颊舌向双根管或单双管,远中根约40%分成颊舌向双根管或单双管
。下颌第二磨牙髓腔形态与第一磨牙相似,近中根中分成颊舌向双根管或单双管占64%在远中根中占18%
。
Ⅳ 前天刚刚根管治疗结束,现在还隐隐作痛,不敢咬合,希望帮忙看下这颗
近中根是没超充;远中根感觉在临界点。当时的主诊医师怎么说?如果确实不信任,可以找另外的医生帮忙查看一下。
治疗结束后,有些疼痛的情况也有,但比较多的是观察一段时间后就缓解、消除了。
Ⅵ 我是刚实习的口腔医学生,想问一下近中腭侧根怎么表示,远中根怎么表示
什么叫表示??是怎么分辨吗?还是用符号表示,这个没有特殊符号的
Ⅶ 什么是近中根和远中根
跟你通俗地讲:对着镜子把脸放正,以你的鼻尖,两眉毛连线的中点,这两个点连线应该是一条把你脸左右对等分开的线,也与两个门牙相交的连一条线,这个叫做中线。近远中只存在于两个牙的相邻的2个面,同一个牙靠近中线的是近中面,离中线远的是远中面,同理一个牙的牙根离近中面近就是近中根,离远中面近的就是远中根。
Ⅷ 单独一个远中根怎么表示
d。
对着镜子把脸放正,以你的鼻尖,两眉毛连线的中点,这两个点连线应该是一条把你脸左右对等分开的线,也与两个门牙相交的连一条线,这个叫做中线,近远中只存在于两个牙的相邻的2个面,同一个牙靠近中线的是近中面,离中线远的是远中面,同理一个牙的牙根离近中面近就是近中根,离远中面近的就是远中根。
Ⅸ 牙科问题:什么叫“远中”位置、“近中”位置
这个“中”指的是中线
先解释一下中线的定义
中线是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中线通过左右两眼之间、鼻尖和左右两中切牙的接触区。
牙齿靠近中线方向的就是近中 反之就是远中
简单点说 后牙靠前面的部分就是近中 后面就是远中
前牙靠中间的部分就是近中 反之是远中
希望解释对你有帮助~~~~~
Ⅹ 牙齿开髓的要点
1
恒牙髓腔解剖特点及开髓方法
1.
上颌前牙
髓腔解剖特点:一般为单根管,髓室与髓腔无明显界限,根管粗大,近远中纵剖面可见进远中髓角突向切方,唇舌向纵剖面可见髓室近舌隆突部膨大,根管在牙颈部横断面呈圆三角形.
开髓方法:在舌面舌隆突上方垂直与舌面钻入,逐层深入,钻针应向四周稍微扩展,以免折断.当有落空感时,调整车针方向与牙体长轴方向一致进入髓腔,改用提拉动作揭去髓室顶,形成一顶向根方的三角形窝洞.
2.下颌前牙
髓腔解剖特点:与上颌前牙基本相同,只是牙体积小,髓腔细小.
开随访法:开髓时车针一定要局限于舌隆突处,勿偏向近远中,开髓外形呈椭圆形,进入髓腔方向要与根管长轴一致,避免近远中侧穿.
3.上颌前磨牙
髓腔解剖特点:髓室呈立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有两个细而突的髓角分别伸入颊舌尖内,分
为颊舌两个根管,根分歧部比较接近根尖1/3部,从洞口很难看到髓室底.上颌第一前磨牙多为两个根管,上颌第二前磨牙可为一个根管,约40%为双根管.
开髓方法:在颌面作成颊舌向的椭圆形窝洞,先穿通颊舌两髓角,不要将刚穿通的两个髓角误认为根管口,插入裂钻向颊舌方向推磨,把颊舌两髓角连通,便可揭开髓室顶.
4.下颌前磨牙
髓腔解剖特点:单根管,髓室和根管的颊舌径较大,髓室和根管无明显界限,牙冠向舌侧倾斜,髓腔顶偏向颊侧.
开髓方法:在颌面偏颊尖处钻入,切勿磨穿近远中壁和颊舌侧壁,始终保持车针与牙体长轴一致.
5.上颌磨牙
髓腔解剖特点:髓腔形态与牙体外形相似,颊舌径宽,髓角突入相应牙尖内,其中近中颊髓角最高,颊侧有近远中2个根管,根管口距离较近.腭侧有一粗大的根管.上颌第二磨牙可出现2个颊根融合为一个较大的颊根.
开髓方法:开髓洞形要和牙根颈部横断面根管口连线一致,作成颊舌径长,近远中径短的圆三角形,三角形的顶在腭侧,底在颊侧,其中一边在斜嵴的近中侧与斜嵴平行,另一边与近中边缘嵴平行.
6.下颌磨牙
髓腔解剖特点:髓腔呈近远中大于颊舌径的长方体.牙冠向舌侧倾斜,髓室偏向颊侧.髓室在颈缘下2mm,髓室顶至底的距离为2mm,一般有近远中两根,下颌第一磨牙有时有三根,近中根分为颊舌两根管,远中根可为一粗大的根管,也可分为颊舌两根管.下颌第二磨牙有时近远中两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也在颊侧融合,根管横断面呈”C”形.
开髓方法:在颌面近远中径的中1/3偏颊侧钻入.开髓洞形为近远中边捎长,远中边捎短,颊侧洞缘在颊尖的舌斜面上,舌侧洞缘在中央沟处.开髓洞形的位置应在颊舌向中线的颊侧,可避免造成舌侧颈步部侧穿和髓底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