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讲文明树新风手抄报内容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D0%A1%D1%A7%C9%FA%CA%D6%B3%AD%B1%A8&z=0&fm=rs1这是网站
提醒人们用过水后别忘记关紧水龙头。 (请为我抹去眼泪,别让我泪流不止)。 在银行里提醒人们遵守“1米线”的规定。 (信任与误会,只在1米间)。 在景区告诫人们不要攀爬危险的山石。 (石头虽是无情物,安全忌爬固在心)。 在校园围墙外贴一条关于不要攀爬围墙个告示。 (校园风景无限好,美中不足需记牢;一块污点何处寻,只在墙角鞋印滩)。 某施工队请周围居民支持他们工作,并提醒他们行路注意安全。 (今天给我们信任和配合,明天还你们安全与安心)。 以绿地的口吻向游客说一句话,提醒游客爱护它。 (请别踩我,我怕疼)。 在网吧里贴一条告示,提醒“网虫”不要沉溺于网络。 (网络世界真精彩,沉溺网络真可怜)。中学生文明守则 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努力学习,准备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二、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三、专心听讲,勤于思考,认真完成作业。 四、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有益的文娱活动。 五、积极参加劳动,爱惜劳动成果。 六、生活俭朴,讲究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 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国家法令。 八、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 九、热爱集体,爱护公物,不做对人民有害的事。 十、诚实谦虚,有错就改。
树立荣辱观,赤诚爱祖国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有着光辉的岁月。这巨大的财富使得我们亿万中华儿女能自豪而响亮地对其他国家的人说:“中华文明绵延数千载,从未间断!”。 中国是一个有上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他像一只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犹如金鸡报晓般,向全世界报晓;她像一颗明珠,光辉四溢地闪烁在世界的东方,使这个古老的国度更加光彩夺目。她那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回眸历史泽畔,问询历史人物,何为荣?流水滔滔,我听到一个个坚定的声音久久回响:荣,是诸葛亮忠诚不事二主,“鞠躬尽瘁,死而后矣”;荣,是文天祥在利诱威逼中仍不改色的一片丹心;荣,是刘胡兰在钢刀利刃前英勇就义;荣,是无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徒步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荣,是张思德为人民利益而死,死的重于泰山。他们高呼着“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兢兢业业地遵循着“宁可毁人,不可毁誉”的道德底线,用一身浩然正气,用血和身躯,书写了五千年华夏历史中万古留芳的道德篇章,树立了一座伟大的精神和道德丰碑。他们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照亮了我们前方的路。 !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写道: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渴望燃烧起来。”好一个“燃烧起来”,让生命之光燃烧起来!让明辨荣辱的智慧之光燃烧起来!让辨别真善美的心灵之光燃烧起来! 八荣八耻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主要是告诉我们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危害祖国是非常可耻的行为,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国的李四光爷爷就是个鲜活的榜样,他曾经为石油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需石油。许多外国专家断定我国没有石油,但李四光爷爷经过长期研究,认为我国一定有石油。根据他的研究成果,我国先后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反有些人却做出了危害祖国的行为,十分可耻。比如:那些贪官污吏、违法乱纪、不讲社会公德、背离人民的人……都是不可取的。 总之,不管在什么年代,八荣八耻的根本就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反之,那些遗臭万年的八耻类人物将会永远被人民和时代唾弃,踩在脚下!
这是内容~
望采纳~
㈡ 什么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事关国家未来。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是精准发力抓好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以创业带就业,实现比较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三、是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四、是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稳定器作用。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强化政策衔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五、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敬畏生命、生命至上、人命关天的理念。
六、是兜住民生底线。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是事物质变的临界点。就民生工作而言,底线是老百姓的生命线、安全线、希望线,是退无可退、必须捍卫的边界线。
㈢ 毛主席说过:"成千上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 出处
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
毛泽东同志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中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
《论联合政府》是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报告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人民民主革命的经验,特别是抗战以来国共两条抗战路线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党必须实行“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打败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政治路线。
(3)人民利益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内容:
《论联合政府》报告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针对国民党独裁政策,开宗明义地提出成立联合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第二部分,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原理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第三部分,全面科学地总结了抗战中的两条路线。
第四部分,全面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第五部分,号召全党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任务而斗争,并要求全党牢固树立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
㈣ 怎么理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一、理解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是民族的整体象征和对外的一体化体现,世界的竞争是国与国之间展开,不能以共同的意识形态去牺牲国家利益。
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应确立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并真正落实于行动之中!把全心全意地相信与依靠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作为执政的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做到人民支持的,就坚定不移地做好、做到位!真正把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二、关系
国家利益至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两者相辅相成。是否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是真正检验党和政府组织能否自觉遵守《党章》,“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最有效的试金石。
(4)人民利益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贯彻“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重要性:
从现实状况来看,要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执政理念真正贯彻到广大党员干部的心坎,并使之成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动并非易事。因为,思想观念的走向偏差、干部任用的“唯上”机制,以及干部任职的逆淘汰化现象非一朝一夕。
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对党员干部执政理念的宣传教育,并通过相应的组织保障,尤其是在干部选拔任用、考评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落实,从而使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切实做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干人民之所需”,逐步形成“人民心目中贴心”的好党员、好干部、好领导能得到更好地成长与重用。
㈤ 所谓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体现在哪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体现在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大胆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是党的生命根基和价值追求。因此,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具体表现为:
一、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思想文化交流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的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和繁重,面对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二、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当前,我们一方面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另一方面,要不失时机地加速发展有市场需求和前景的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用高新技术产业主导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全局。
三、必须大胆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
必须不断加强同世界各国在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作为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基础。
(5)人民利益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特点:
1、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最高利益。
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了这样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才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取信于民,并且勇于承担和修正自己的错误,就是因为它光明磊落,既勇于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又敢于为人民的利益修正错误。
2、忠实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党的根本立场。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党的每一个具体历史阶段的工作任务有所不同,为人民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是,党的根本宗旨始终没有变,而且贯穿于党的一切活动之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㈥ 共产党员应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
共产党员必须清楚地确定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之间的正确关系。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地方党组织的利益服从全党的利益,局部的利益服从整体 的利益,暂时的利益服从长远的利益,这是共产党员必须遵循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
毛泽东说:“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6)人民利益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党在实现自身利益和人民利益过程中的特点,认识和把握这些特点:
一、动态平衡性
党只有在不断满足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政党的利益。两者利益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从革命战争年代看党与人民处的地位看,党处于非法状态、秘密状况;人民政治无权、经济困窘,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两者处于社会中的低层,都有改变自身现状的强烈愿望。相同的现实遭遇使党和人民有共同的利益要求――推翻反动统治。
获取政治的自由与经济的解放。此时,作为中国社会最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的理论、纲领、政策,组织号召和动员群众起来进行斗争。共同的利益要求使党也容易与人民群众联成一片。
二、交叉重叠性
交叉重叠性不是否认党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而是在承认一致性的基础上,应该看到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党组织有它自己的特定利益规定,这是作为政党的一般规律。这部分利益与人民利益不能混为一谈,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它能忠实代表和反映人民利益。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是由具体的单个的人组成,他们有着作为普通人的利益需求,也可以称为私利,显然这些利益需求不属于党的利益。但由于其身份是党员,他们利益的实现与满足过程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相关联。
因此,中国共产党除了作为独立政治组织的整体利益外,组成这个整体的个体也有各自的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把个人利益统一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中
㈦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呢
原因:
一、 群众路线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结局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观点:一是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二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三是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四是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还必须有正确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7)人民利益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一个无限循环、永无止境的过程。客观世界是不断地变化着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不断地发展着的。
即使是正确的方针、政策,正确的领导意见,也要根据变化了情况和发展了实践不断地加以调整,加以发展,用适合新形势、新情况的新认识、新意见去替代那些已经过时的旧认识、旧意见,提出新任务、新方针。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㈧ 新时期人民利益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当代我国社会,人民利益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三个方面。不论哪个阶级,阶层或个人,总是希望社会能够满足他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利益要求。这种要求具体表现为现有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并进一步扩展现有利益;发展新的更广泛的利益;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对未来利益的预期三个层次。
对现有利益的有效保障是人民利益需求的底限,突破这一底限就必然出现社会动荡甚至政权的解体;现有的利益长期得不到发展,维持原地不动,人民就会对现政权失望,达到一定程度,也会导致社会的变革;对人民利益需求的满足程度与人民的预期相差太大,同样也会使人民失去信心。所以,掌握人民的利益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的现有利益并逐步扩展,创造条件发展人民新的利益,建立合理的利益预期并尽可能地实现这种预期,是任何一个政权的历史责任。不如此,现政权便难以长久地存在。
另外,人民的利益需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利益需求水平会不断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横向比较的范围会扩大,这样也会促使人民利益需求的变化;而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人民的利益的需求上,就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民利益需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人民利益从整体来说,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若按利益的性质来划分,可分为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两个层次;若按利益的涉及范围来划分,可分为整体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若按利益的紧迫程度划分,可分为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这些不同层次的利益不能说哪一种利益更重要。虽然作为国家来说,更应该强调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但绝不能忽视人民的具体利益、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后者是前者的基础,没有后者的实现,其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也不可能实现。作为国家应把着眼点放在前者上,而把着力点放在人民的具体的、局部的、眼前的、甚至个人的利益上,这样才能兼顾各个层次的利益,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对国家来说,个人利益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个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全部。
作为个人来说,其利益也是分为层次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个人的经济利益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可以把个人利益的层次按其重要性和紧迫程度划分为经济利益、文化利益、政治利益,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利益四个层次。我国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人阶级不论是经济利益、政治利益还是文化利益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他们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处于强势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人阶级整体利益和绝对利益都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由于工人阶级队伍本身的分化以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作为一个阶级,其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尤其表现在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利益的分化重组上。作为工人阶级主体的产业工人、农业工人、服务业工人虽然各方面利益都有很大发展,但相对来说,是几个得利较少的阶层:经济收入的增长相对较慢,与此相关联的政治利益受到了影响,同时波及他们的文化利益。
经济利益是一切利益的基础,经济地位的下降必然导致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受损。特别是大批工人下岗、失业,更加剧了产业工人,农业工人和服务业工人的失落感。但相对于农民和农民工来说,处境相对较好;知识分子阶层的利益相对发展较为平稳。他们在文化上一直就是一个强势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其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稳步提高,并且这种势还在进一步发展之中,可以说是一个在改革开放中获利较多,也较稳定的阶层。
但一些不发达地区的知识分子的利益有时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我国的干部阶层,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在政治上一直是一个强势群体,在文化上也处于相对较强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利益在稳步扩展,但经济地位的提高幅度不大,在目前的我国社会基本处于中等稍偏上的水平。这是我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受国家整体经济形势和企业效益的影响,其经济利益时好时坏,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非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经济收入较高,在经济上处于强势地位,其文化利益也能得到相应的保障,但从政治上来说,相对处于弱势;中介组织的从事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和非国有单位的管理人员的情况基本相同。
在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有两个群体值得特别关注:一个是下岗工人。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是改革成本的承担者,是工人阶级中经济利益严重受损的一个群体,如何保障他们的经济利益,实现再就业是一个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另一个是“农民工”。从身份上来说,他们属于农民,但其所从事的职业则大多属于工人的范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实际上已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或者是已经不再把农业生产作为主要职业,他们理应属于工人阶级的范畴,只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把他们置于非农非工的处境。目前每年这样的“农民工”有几千万之多,潜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一亿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从我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他们迟早要脱掉“农民”的帽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人。在工人阶级队伍中,这部分人处于最艰难的境地,他们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基本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事业的主要推动者,也是普遍的受益者。同时他们中的一部分尤其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群体,也是改革成本的最大承担者。相对来说,他们的利益从不同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损失。
我国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也正是这个占大多数的经济、政治、文化水平都很落后的阶级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从整个国家来说,能否走出这个令人尴尬的初级阶段,就看我们能不能尽快实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如果不能尽快改变我国农村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代表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纸上谈兵。
况且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问题将变得更加紧迫、更加突出、更加尖锐。对于我国的农民阶级,在其利益格局中,经济利益不能不居于首位,其次是文化利益,最后才能谈到政治利益。这是就其利益的紧迫程度来说的。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除以工农两大阶段的分化重组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外,还新形成了几个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中的一部分就其职业来说应属于工人阶级,只是其经济地位相对较高。值得特别关注的是私营企业主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我国社会利益大调整中最大的获利阶层。就个人而言,他们在经济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就整体而言,他们的经济实力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并在进一步发展之中。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其总体实力是不容忽视的。长期以来,他们的政治地位是不明确的。党的十四大把他们确定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他们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他们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扩张,他们已不满足于只做经济上的强势群体,其政治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参加政协、人大、民主党派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政治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是把他们长期拒于体制之外还是设法把他们纳入体制之内,就成为一个不能不慎重对待的问题。对此江泽民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应该把他们当中的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把他们培养成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优秀一员。这是一个正确的决策。一方面确立了他们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为他们之中的优秀分子参与政治生活创造了条件。
在这两个阶层中,具体情况也是有区别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整体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较高,且是在市场经济相对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对他们的政治诉求是应该得到满足的;而私营企业的发展较早,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区别对待。
总之这两个阶层的利益需求的层次大致是这样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侧面,难分孰轻孰重。从资本的本性来看,政治利益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文化利益居于次要地位。但有一点必须明确,这就是邓小平所说的,如果我们的改革开放出现了一个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的改革开放就算失败了。
㈨ 从此次抗疫中,你看到党和国家为保障人民利益做出的哪些努力
明确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税收优惠政策,聚焦疫情防控关键领域和重点行业,有效缓解防疫特殊时期企业经营困难,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更好发挥税收政策支持疫情防控的作用,帮助纳税人准确掌握和及时适用各项新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政策指引》,从支持防护救治、支持物资供应、鼓励公益捐赠、支持复工复产四个方面对12项政策逐一进行解读。
在支持防护救治方面,涉及个人所得税2项政策,即对取得政府规定标准的疫情防控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取得单位发放的预防新冠肺炎的医药防护用品等免征个人所得税。
(9)人民利益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疫情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沉着冷静、从容应对。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1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4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其他会议。党中央及时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挥协调作用,对抗击疫情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正是由于党的坚强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全国抗击疫情各项工作主攻方向明确、工作重点突出,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的战略格局。
我国抗击疫情的果断决策和强有力领导,与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决策混乱、措施不力,形成强烈对比。抗击疫情的特殊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驾驭复杂局面、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能力。
㈩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们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1、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国家安全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的复杂变化,必须时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有效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2、必须增强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3、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时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知危图安,尽职尽责,勇于担责,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化解各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