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跷跷板的杠杆在哪个位置图片
扩展阅读
动态背景图片变色 2025-05-26 01:42:31
韩国女生卡通图片 2025-05-26 01:35:58

跷跷板的杠杆在哪个位置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2-09 13:57:12

‘壹’ 跷跷板的支点、阻力点和用力点分别在哪

跷跷板的支点、阻力点和用力点如下图分析:

杠杆五要素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阻力点: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

动力点: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阻力臂皆用虚线表示。力臂的下角标随着力的下角标而改变。例:动力为F3,则动力臂为L3;阻力为F5,阻力臂为L5.)

(1)跷跷板的杠杆在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变形式,F1:F2=L2:L1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1、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相等的重量,它们将平衡。

2、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相等的距离处挂上不相等的重量,重的一端将下倾。

3、在无重量的杆的两端离支点不相等距离处挂上相等重量,距离远的一端将下倾。

4、一个重物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均匀分布的重物的作用来代替,只要重心的位置保持不变。

‘贰’ 跷跷板是什么杠杆

跷跷板为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叁’ 跷跷板如果是杠杆,那哪里是支点 阻力点 用力点

中间的转轴是支点,两边人坐的位置分别是阻力点、动力点

‘肆’ 跷跷板是等臂杠杆。图12都是水平位置的平衡状态。那图一中的球有没有可能实现图3中的状态呢怎样实现

只要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都可理解成“平衡状态”,不一定非得在“水平位置”平衡。
所以,1234都可能实现(大斑点表示质量大呗)。

‘伍’ 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它们三个点在什么位置

摘要 两个人坐的地方是两个点了,中间就是支撑点。

‘陆’ 跷跷板的受力示意图

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也就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表示为F1·L1=F2·L2。(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

下倾的跷跷板受力:(F1-F3)·L1=F2·L2,,这样旧可以满足”杠杆平衡条件“,我们常见的跷跷板力矩相等:L1=L2

‘柒’ 跷跷板是不是费力杠杆

A、撬棒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图示两孩子坐在跷跷板的两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C、小推车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故选D.

‘捌’ 分别画出剪刀,用钉锤撬钉子,跷跷板,钓鱼竿的杠杆示意图,要清晰图

‘玖’ 跷跷板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跷跷板利用的是杠杆原理。

杠杆又分称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9)跷跷板的杠杆在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杠杆受力有两种情况:

1、杠杆上只有两个力:

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即F1×L1=F2×L2

2、杠杆上有多个力:

所有使杠杆顺时针转动的力的大小与其对应力臂的乘积等于使杠杆逆时针转动的力的大小与其对应力臂的乘积。

这也叫作杠杆的顺逆原则,同样适用于只有两个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