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孩发烧推拿哪些穴位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注意事项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Ⅱ 天河水到底怎么推取天河水啥意思看完这篇搞清楚了!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清天河水】,到底是什么情况?
在小儿推拿里面,最奇怪的一个现象就是:
都说离心推,为泻,向心推,为补,但是,天河水偏偏例外,说天河水向心推,也是泻。
张汉臣推拿的清法,都是指来回推,偏偏天河水例外,清天河水也是向心推,单方向。
有人说天河水,只能向心推,不能离心推!可是,这是为什么?说的对吗?
还有人总说“取天河水”,为什么叫“取”?什么意思?
先来看看张汉臣原着《实用小儿推拿》对天河水穴的介绍:
部位 :在前膊掌侧中线,由小天心穴至曲泽穴处(解剖部位在前臂掌侧由腕部至肘弯曲泽穴处,神经分布为前臂侧皮神经及肌神经的前臂外侧皮神经)。
功用 :性微凉,能清心热,除烦躁及燥痰。
主治:重舌,弄舌,舌送口外,鹅口疮,惊风,癫痫,痰喘咳嗽,烦躁,夜睡不宁,失语症,口吃(初期有效),口干口渴,小便赤涩等。(注:学习完辩证基础后,应该发现这些都属于热症的表现)
看完这个,再总结一下:
天河水这个穴,不管是离心推还是向心推,都是“清”的作用,从手腕开始向心推,是常用的清法,性微凉;
从劳宫开始推,其性更凉一些;
从肘窝推向劳宫穴,最凉。
这次,你学会了吗?
Ⅲ 小儿推拿穴位:天河水的作用机理探究
《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天河穴,在膀膊中,从坎宫小天心处,一直到手弯曲池。”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名清天河水;从掌心劳宫推至肘横纹,名大推天河水;由肘横纹下推至劳宫,名取天河水;…
1、清天河水: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另一手拇指或食中二指,从腕横纹推至肘横纹。
2、大推天河水:从内劳宫向上推至肘横纹。
3、取天河水:从曲泽向掌心方向推,推至掌心内劳宫处,向上一拂而起。
4、打马过天河:先运内劳宫数遍,后以一手拇指按于内劳宫,一手食、中二指交替并拢从腕横纹向上拍打至肘横纹。推3~5分钟,拍打至局部红赤。
功效
清热,泻火,除烦,
应用
1.清法代表。治疗各种热症,邪在卫分,见发热,恶风,汗出;邪在气分之高热、烦躁、大汗;阴虚火旺之潮热、盗汗、五心烦热。
2.推法不同,适应症不同。清天河水多用于外感,以透发为主;大推天河水清热力量,较前者强,但弱于打马过天河,打马过天河的清热效果是最强的,二者均用于气营热盛;取天河水用于虚热。
3功效:清热解表,安神除烦,泻心火,利小便。
4临床应用:本法性微凉,清热力平和,善清卫、气分热,清热而不伤阴。治一切热症,多用于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唇舌生疮,夜啼等症,常与清心经、退六腑同用。清天河水主治恶寒发热,流清鼻涕;取天河水主治阴虚低热等一切热症,取天河水是离心方向的。(网摘)
通过各位老师对天河水穴位作用和运用的探索。我们知道了,清天河水是向心的,是往外透发的,是清热解表的。取天河水,是离心的,是滋阴的。
熟悉经络的我们知道,天河水其实是处于手厥阴心包经的位置上。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灵枢》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心包经的常见问题和心中热有关。离心推拿之时,心包经内在的热能外泄,于是心中之热亦减。心火不亢,则肾水自养。向心推拿时,心火偏亢,脉气有余,循环增强,故可解表或者透发热度。
心包和三焦又是表里关系。心包气动则三焦随之。心中热取之三焦之气降之化水。假如三焦有虚热,则亦随之而去。假如三焦有实热,则上中二焦火势更旺!取天河水能清心火并降水于下焦。清天河水能补心气并升三焦气于上、中二焦以解表,透发!当外邪初袭击肺卫,尤其适宜。补心心生火,用之解表散寒可也!用之解表散热则有添心炎之游,注意透发的同时,滋阴凉血,方可。配合六腑,大清内热,再透发热毒或可。
一家之言,供大家参考!
中医许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