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猪身上各个部位都叫什么名字
如图:
1、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肉中无筋,是猪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丝、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一般可代替里脊肉,多用于炸、熘、炒。
3、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为瘦肉,但向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
4、五花肉为肋条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夹起的,适于红烧、白炖和粉蒸肉等用。
5、夹心肉位于前腿上部,质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较强,适于制馅,制肉丸子。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适宜作糖 醋排骨,或煮汤。
6、前排肉又叫上脑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内夹肥,肉质较嫩,适于作米粉肉、炖肉用。
‘贰’ 五花肉是哪个部位的肉
五花肉位于猪的腹部,即是在猪肋排上的肉。猪腹部脂肪组织很多,其中又夹带着肌肉组织,肥瘦间隔,故称“五花肉”。这部分的瘦肉也最嫩且最多汁。
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如济南把子肉、梅菜扣肉、南乳扣肉、东坡肉、回锅肉、卤肉饭、瓜仔肉、粉蒸肉等等。它的肥肉遇热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
五花肉的结构是一层瘦肉一层肥肉的间隔着,而它的肥肉遇热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做红烧肉或扣肉都非它莫属,传说中的极品五花肉是10层。
(2)五花肉在猪的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营养价值
肉类中脂肪含量平均在10-30%左右,主要是各种脂肪酸和甘油三脂。还有少量卵磷脂、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及脂溶性色素。肉类脂肪可提供较多的热量,如100克肥猪肉可提供热量830千卡。
肉类还有较多的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如猪肉(肥瘦)每100克含维生素B1 0.53毫克、B2 0.12毫克、尼克酸4.2毫克。
肉类中含糖量较低,平均只有1-5%。按照中医的理论,猪肉性能微寒、有解热功能,补肾气虚弱。肉类经烹调后,可制成多种多样的美味佳肴,又有浓郁的香味和鲜美的味道,可大大提高食欲。
猪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并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叁’ 猪的五花、后肩、前肩都是什么意思
1. 五花指的是猪的腹部部位,该部位的肉横切面呈现出两层瘦肉和三层肥肉,因此被称为五花肉。
2. 前肩是指猪前腿之前的部位,这里的瘦肉相对较少,通常用于制作菜肴时需要更多的调味品来提升口感。
3. 后肩与前肩类似,也是指猪后腿之前的部位,这里的瘦肉同样不多,烹饪时通常需要添加额外的调料来增加风味。
‘肆’ 猪的五花肉部位图解
猪的五花肉部位图解如下
五花肉(又称肋条肉、三层肉)位于猪的腹部,猪腹部脂肪组织很多,其中又夹带着肌肉组织,肥瘦间隔,故称“五花肉”。
五花肉一直是一些代表性中菜的最佳主角,如济南把子肉、梅菜扣肉、南乳扣肉、东坡肉、回锅肉、卤肉饭、瓜仔肉、粉蒸肉等等。它的肥肉遇热容易化,瘦肉久煮也不柴。
(4)五花肉在猪的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吃五花肉的好处
一、补肾养血
五花肉味甘咸、性平,入脾、胃、肾经;滋阴润燥,补肾养血;
二、润燥
五花肉煮汤饮下可急补由于津液不足引起的烦燥、干咳、便秘和难产;
三、补充蛋白质
五花肉提供优质蛋白质和必需的脂肪酸。猪肉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
四、美容养肤
五花肉可以食疗热病伤津、产后血虚、消渴羸瘦、便秘、补虚、肾虚体弱、润燥、滋肝阴,燥咳、润肌肤,滋阴、利二便和止消渴。
‘伍’ 如何区分猪肉的不同部位的肉
如图所示
1、猪头肉:包括上下牙颌、耳朵、上下嘴尖、眼眶、核桃肉等。猪头肉皮厚、质地老、胶质重。适宜凉拌、卤、腌、熏、酱腊等。
2、凤头皮肉:肉皮薄,微脆,瘦中夹肥,肉质较嫩。适宜卤、蒸、烧和做汤,回锅肉等。 3、槽头肉(又称颈肉):肉质老、肥瘦不分。宜于做包子、饺子馅,或红烧、粉蒸等。 4、前腿肉:半肥半瘦,肉质较老。适宜凉拌、卤、烧、腌、酱腊、咸烧白(芽菜扣肉)等。 5、前肘(又称前蹄膀):皮厚、筋多、胶质重。适宜凉拌、烧、制汤、炖、卤、煨等。 6、前脚(又称前蹄):质量比后蹄好,胶质重。适宜作烧、炖、卤、煨等。
7、里脊皮肉:肉质嫩、肥瘦相连。适宜卤、凉拌、腌、酱腊或回锅肉,肥膘部位可做甜烧白。 8、正宝肋:肉皮薄,有肥有瘦,肉质较好。适宜蒸、卤、烧、煨、腌,可烹制甜烧白、粉蒸肉、红烧肉等。
9、五花肉:因一层肥一层瘦,共有五层,所以叫五花肉。其肉质较嫩,肥瘦相间,皮薄。量适宜烧、蒸、咸烧白、红烧肉、东坡肉等。
10
、奶脯肉(又称下五花肉、拖泥肉等)
:位于猪腹部,肉质差,多泡泡肉,肥多瘦少。一般
做烧、炖、炸酥肉等。
11
、后腿肉:肉好、质嫩,有肥有瘦,肥瘦相连,皮薄。适宜做白肉(凉拌)
、卤、腌、做汤,
或回锅肉等。
12
、后肘(又称后蹄膀)
: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3
、后脚(又称后蹄)
:质量较前蹄差,其用途相同。
14
、臀尖:肉质嫩、肥多瘦少。适宜凉拌(白肉)
、卤、腌,做汤或回锅肉。
15
、猪尾:皮多、脂肪少、胶质重。适宜作烧、卤、凉拌等。
猪的肌肉部位图:
1、凤头肉 2、里脊肉 3、眉毛肉 4、夹心肉 5、门板肉 6、秤砣肉 7、盖板肉 8、黄瓜条 9、腰柳肉。
来源于网络文库
‘陆’ 五花肉怎么分上下图片
五花肉人们很喜欢吃的一部分猪肉,它主要分布在猪肋骨、腹部还有后臀尖的地方。不同部位的五花肉,肥瘦程度,还有口感都是不一样的,它们适合的烹饪方法也有区别。五花肉主要有上五花和下五花的区分,在猪肋骨的地方剔出的肉是上五花,腹部的则是下五花。那么具体要怎么区分呢?
一、五花肉怎么分上下图片
我们可以通过五花肉肥瘦的程度来判断是上五花还是下五花。上五花主要是在肋骨的地方,当切猪肉并去除肋骨时,剔出来的这部分肉就是上五花。相对比较厚,肥肉多,瘦肉少。去除第五根肋骨到腰椎内部肌肉的后,就可以看到三层肉也就是五花肉。从侧面看,肌肉和脂肪分层并重叠,因此被称为三层肉,这部分是所有猪肉中脂肪含量最高的,适用于红烧肉。
下五花则是在猪腹部,这里肉质紧实,层次鲜明、肥瘦均匀,通常由三层瘦肉和两层肥肉组成,吃起来不腻。
二、上五花肉和下五花肉在猪身上示意图
五花肉的第一层是猪肉皮,第二层是脂肪,第三层是瘦肉,肥瘦相间共有五层,因此得名“五花肉”。 一些好的五花肉甚至可以达到七层到十层,稍微差一点的就是三层了。上五花指的是猪肋骨外面的肉,也就是排骨剔除后的带皮五花;下五花则是猪腹部的肉,肥瘦层次较多,肉质更细腻,是我们常说的“三层肉”。
三、上五花和下五花哪个好吃
上五花在肋骨位置,肥肉比较多,吃起来会比较油腻一些,适合做饺子、包子等的肉馅儿,但不适合炒菜,会显得特别油腻。下五花肉在腹部位置,颜色会偏深,肉纤维也会较粗,脂肪和瘦肉分布更均匀。适合炒菜、红烧肉以及东坡肉,吃起来肥而不腻,而且非常的香。猪后臀尖部位是中五花,肉比较厚,肥瘦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