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意思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出自:《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
赏析
第一首诗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
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
“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
2. 热转印夜光杯图案怎样印上去
夜光杯上的图案是和正常做热转印杯子时的方法是一样做上去的,只是杯子上有夜光涂层,不知道您是需要具体的制作方法还是。。所以给你具体说一下,先是根据夜光杯夜光部分的尺寸做图,用专用的热转印墨水打印到涂层纸上以后,用烤杯机将图案烤制在杯子上就可以了
3. 王翰凉州词的诗意
《凉州词》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将士们正准备畅饮夜光杯里的葡萄美酒,马背上传来催促出征的琵琶声。
请不要笑话我们醉卧沙场,自古以来出征打仗有几个人能回来?
[注释]
1.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2.卧:躺。
[简析]
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酿造成的美酒;“夜光杯”,指一种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此句以奇丽的彩笔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琵琶是西域盛行的乐器,诗人用来渲染西域色彩。“马上催”的“催”字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是催饮,有的说是催人出征,或解释为急促弹奏之意。从全诗风格来看,还是以催饮为宜。
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在酣醉时的劝酒词,是说,醉就醉吧,醉卧在沙场上有什么呢,请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这两句历来颇多分歧,有的认为是极为悲痛之词,有的认为是略带悲凉之意,但从盛唐时期将士们的豪情及全诗的风格来看,似不宜有忧伤情绪的。
4. 古文葡萄美酒夜光杯中的夜光杯是什么样子的
“葡萄美酒夜光杯”,相信这句诗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可夜光杯究竟长什么样子,估计见过的人却不多。一位藏友带来一只墨绿色的玉杯,与唐代的夜光杯是同一种玉石。其实夜光杯并不是晚上能发光,而是它盛满美酒,在月光下波光粼粼,与酒色相映成辉。
酒泉玉玉杯
薄如蛋壳,颜色墨绿,这是一位藏友带来的玉石杯子,她说家里有一套,都是一样的料,为了方便就只带了两只小杯子过来,有的朋友说像碧玉,有的说像岫玉。
“
‘葡萄美酒夜光杯’,听过这句诗吧,这就是传说中的夜光杯。”商报鉴宝专家高德亮说。这种玉石产自甘肃祁边山麓,又叫酒泉玉,质地细腻,纹理非常好看,从绿色到墨绿色。这种材料做成杯子,要巧磨细琢,将杯壁做得薄如蛋壳,滑润透明,迎着光线看,就会发现它光泽照人,深浅相间的绿色中交织着半透明的花纹。如果用夜光杯盛满酒,放在清澈如水的月光下,据传会闪烁出异样的光彩,给人以一种神秘感。
唐代诗人王翰在他的《凉州词》中,那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从而使夜光杯名扬千古。不过这只杯子是现代人用酒泉玉仿制的,并不是唐代流传下来的夜光杯。
专家点评
高德亮(河南商报鉴宝专家、高级经济师、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师、珠宝首饰司法鉴定人)
酒泉玉因产地得名,有时候也称祁连玉。这种玉颜色暗绿,有较多的黑色斑点,地质学鉴定其矿物是蛇纹石,从这个角度说,它与岫岩玉相同,认作是岫岩玉也情有可原。
早在西周时,夜光杯已成为西域向朝廷进献的贡品,将酒泉玉磨制成玉杯,运往长安、洛阳等。夜光杯不仅作为贡品东运到内地,而且很大一部分作为商品向西经过丝绸之路,远销西亚各国。
虽叫夜光杯,但并不是说这种玉石晚上会发光,这里说的夜光是指月光可以在酒杯中映出月影,波光粼粼,与酒色相映成辉。更传奇的是,用夜光杯盛酒会香味四溢且甘美,估计这是人们在微醺时的美好诉求。于是,有人用网上流行的“热死体”来形容酒泉玉夜光杯历史境遇:从前有个杯子叫“夜光常满杯”,后来杯子丢失了,却香气四溢,香死了。
5. 《凉州词》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的画面。
出自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凉州词二首》中的第一首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全诗如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该诗描写边塞将士们很难得的一次欢聚的酒宴,表现出激昂兴奋的情绪、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边地荒凉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的写照,具有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5)夜光杯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开篇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
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
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
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习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
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
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
“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
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
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
“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6. 酒泉夜光杯喝茶对身体有影响吗
没影响,酒泉的夜光杯都是纯天然的祁连墨玉做的,无毒无害!
7. 《凉州词》的意思
《凉州词》白话释义: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原文:唐·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7)夜光杯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王翰登进士第,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日与才士豪侠饮乐游畋,坐贬道州司马,卒。
其诗题材大多吟咏沙场少年、玲珑女子以及欢歌饮宴等,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旷达情怀。词语似云铺绮丽,霞叠瑰秀;诗音如仙笙瑶瑟,妙不可言。
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古蛾眉怨》等,其中以《凉州词二首》(一)最负盛名。诗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透露出来的那种豪迈和悲凉真是有回肠荡气,洗心涤魄的感染力,令人三日犹闻其音。
《古蛾眉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瑰丽奇崛的想象和珠玑满盆的秀词不禁令人联想到李白和屈原的作品,真不愧余音绕梁之仙作也。
王翰少时就聪颖过人,才智超群,举止豪放,不拘礼节。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中进士。张嘉贞任并州刺史时,十分赞赏王翰的才能,常以很好的礼遇相待,王翰则自做歌并于之舞,神气轩昂,气度不凡。
王翰性格豪爽,无拘无束,常与文人志士结交,杜甫诗中以“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之句赞叹王翰。
他的诗多豪放壮丽之句,可惜很多已散失,传世之作中最负盛名的是他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流露出作者厌战的情绪,也表现了一种豪纵的意兴。
8.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啥意思
意思是: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出处:《凉州词二首·其一》
原文:
《凉州词二首·其一》
【作者】王翰【朝代】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8)夜光杯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
创作背景: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
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这组七绝正是一组优美的边塞诗。
9. 谁知道关于嘉峪关夜光杯的介绍,谢谢!
嘉峪关夜光杯厂在新华北路新华书店旁边,里面有好多的夜光杯精品,他的生产车间和销售店面在一起,你可以过去详细了解一下,不过价钱涨了,并且比酒泉的贵一些。
10. 唐代安史之乱时的酒具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器的制作技术,材料,酒器的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可分为:商周的陶,青铜酒器,汉代的漆制酒器和后期的瓷制酒器,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还有一些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器,如金、银、象牙、玉石、夜光杯.唐代诗人王翰有一句名诗曰:“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为玉石所制的酒杯,但不很普及.从以上可以看出,李白旅行时最可能用的是“偏提”,这样”举杯邀明月”才比较方便.还有唐宋诗词中常提到的鹦鹉杯,在唐时期应该颇得嗜酒者的喜爱。
李白《襄阳歌》诗:“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