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承山穴的准确位置在哪
标准定位:承山穴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角形凹陷处。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腓肠肌两肌腹交界处下端,当踝关节伸展时呈“人”字形凹陷处;或于委中直下8寸处取穴。
取穴方法:
俯卧位,下肢伸直,足趾挺而向上,其腓肠肌部出现人字陷纹,于其尖下取穴。或者直立,两手上举按着墙壁,足尖着地,在腓肠下部出现人字陷纹,当人字尖下取穴。
承山穴位于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俯卧取穴。
穴位解剖:
承山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腿三头肌、(踇)长屈肌、胫骨后肌。血管、神经分布同承筋(有小隐静脉,深层为胫后动、静脉。分布着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皮肤由腓肠神经和股后皮神经重迭分布。
前神经由胫神经发出的腓肠内侧皮神经,走在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的沟内,约在小腿中部穿出深筋膜,接受来自腓总神经发出的腓肠外侧皮神经的交通支,组成腓肠神经。腓肠神经伴随小隐静脉,经外踝与跟骨之间,行于足背外侧缘。腓肠肌的内、外侧头汇合,向下形成腱膜。腱膜处皮肤表面形成一凹陷,作为取穴的体表标志。
❷ 请问小腿上为什么有这条线,是凹进去的,图片上的白线代表那条,那是因为有肌肉吗还是一根筋
楼主,这个一般是左右腿对称的,两侧都有。
一种原因是由于皮肤收缩纹导致的,一般是由于急剧增肥或是消瘦导致的,不要担心的,会逐渐淡化。
另一种原因是由于脾胃虚弱导致的,在脾胃虚弱的情况下,有时在其经脉巡行路线上会出现一条凹陷,这是经脉症候的外在表现,不用过于担心。应该注意调养脾胃。
楼主结合自身情况研判。
❸ 人身体上麻筋的地方(要图)
麻筋部位
人体各筋络所司之运动,既如上述,每一筋点被拿,皆足影响关节之活动,自不待言,此外有数筋点,尤适擒拿,且影响人体极巨,中有九点,即三十六要穴之九麻穴也,详述如后:
手部麻筋
手部麻筋,共有三支,第一支位于食指与中指之间。属伸筋,邻附神经,拿之伸而不曲,极为麻痛,影响全臂活动。每支有二筋点,拿之尤易制敌,一在手背中间,一在指之围端,骨节陷入处。
此外另有“虎口”一穴,位于拇指与食指之间手背处,属曲筋,邻附神经,拿之曲而不伸,麻痛难当,影响全臂活动,穴点位于拇指与食指*口处至腕的中间,轻拿敌即失抗,重拿可致昏晕倒。
臂部麻筋
臂部麻筋,以肘节麻筋为主,肘节乃联络大小臂,使之连接,而司其转动,实为大小臂间的重要关键,此节被拿,直接影响全臂活动能力,其部位在上臂骨下面末端,与尺桡二骨上面一端结合之中间,肘曲时,骨即外突,臂直时,则其处有小线窝,名曰曲尺穴,属要穴,拿之足制止肘部活动;此外曲尺外侧有一筋点,属伸筋,拿之敌臂不但麻痛,且影响其全臂伸而不屈;曲尺内侧又有一筋点,属曲筋,拿之则影响其全臂曲而不伸,麻痛自不待言。此三穴点,轻拿足使敌麻痛被制,重拿可使敌痛极而晕倒。
肩部麻筋
肩部麻筋,可分三部述之:第一部为前肩部,位于扁肩胛骨与锁骨相接处的中间,有一凹陷处如臼状,名曰“肩井穴”,即俗称肩窝,此筋点位两臂联络躯干之重要关键,在人体各要穴中亦为大穴,如气血流行,正达此穴,而被点拿,虽不足以致人死命,但亦足以戕害其肢体而成残疾。即使拿之轻,亦可使被拿者臂部,受其影响,发生巨痛,而失去原有活动能力。
第二部为后肩部,位于扁肩胛骨,附于背部上部的两侧,实为肩部最要之主骨,而司全肩活动,其形如蝶翅,较宽之部分,接近脊骨,而较狭之部分,则与锁骨相衔接而构成肩膀,即俗称反匙骨,其筋点属前锯肌,斜方肌之腹及尾部,与肩胛骨狭端下面之骨缝。此部名为“凤尾穴”,一说属肾经,实肺部之末稍,故此部位被拿,不但酸麻,而使其臂肩完全失去活动能力,不能反抗,如用力过甚,伤及正穴点,足以影响内脏,而成内伤。
第三部为外肩部(即肩尖突出之处)为肩胛骨、锁骨及上臂骨等三骨相衔接之各筋点。骨缝参差,筋络包附,即俗称大臂。此部为肩臂两部之重要关键,司臂部屈伸转动之总枢。此部如受伤,则全臂完全失去活动能力,惟此关键,密接吻合,构造巧妙,无以复加,但机关愈巧妙,损坏愈容易,故肩臂关节,一受外界震动,易脱臼而出,擒拿法对此特别注意,可利用此弱点。至此部位之筋点,则以腋下中央之筋点为目的,此筋点被拿,酸麻巨痛影响肩臂活动尚在其次,用劲稍重足使敌晕倒。
颈部麻筋
颈部可分为左右即后三部,唯此部下手多在前后两部,以前颈项言,完全为软骨,并无骨骼支撑,多系皮肉与筋络所组成,其内部则气管与食管相附,皆为重要部分,人之所以生存,全在呼吸、饮食,呼吸必经气管,饮食则全靠食管,两者若受伤,足以使人丧失性命,故前颈一部,非常重要,在擒拿法中,是致命要部。然拿法可分数种,如拿喉结、闭气管、拿筋等等,颈筋最易拿,而影响大者,为耳部垂斜接胸前锁乳突肌,经左右皆有,此处被拿,虽不至死,但极易昏晕,因此筋附有神经直达大脑。虽未扼其气食二管,势必受到压迫,气运不舒,神经受压迫而昏倒。
腰部麻筋
腰肋各部,要害分部极广,在擒拿法中,对于胸、肋、腰等部,可拿之处极少,以胸背所占之部位,因不易三指掂取。惟腰部、肋部,尚可施拿,但并不能制敌使其失去反抗,而出手即致人死命,故此部筋点,以不拿为佳,即万不得已而用时,落手亦亦从轻;以敌人受伤为度,切勿过份,擒拿 部位,在左右肋骨之最尾端之软腰处,俗名腰眼穴,又名笑腰穴。筋头为外斜肌,附有神经,拿之腰肌疼软,半身受影响,活动不灵,如重手伤及内部,可致刺激神经大笑不止,面唇青白,额出冷汗。因腰后两旁,乃肾脏所在,腰前上部,为右肝脏,左为胃脏,皆要害。
腿部麻筋
腿部麻筋,分胯节筋点,大腿筋点,腿弯筋点,小腿筋点,足腕筋点及足部筋数部。
胯节,即大腿骨与骨盆接合之处,此节在全身数骨介中, 为最巨之部分,因而拿此部位,实较拿别的关节为准,非指功精深者,不足以奏效。但拿此处筋点,则较为容易,因此骨节之衔接,有无数巨大之筋附有神经,缠络其外,尤其内侧一面,神经丛极密,探手可得。功效极大,非但一腿失力,且足使全身受其影响。
大腿,为一极大管骨所支柱,上起于腿介胯节,而下迄于膝盖的上部,其中间为一整骨,即无小骨歧出,又无骨缝可寻,惟腿骨之外,包被筋肉极厚,筋之要者,为转股筋,此筋骨有内中外三部,除中转股筋,无关于擒拿外。其内转股筋(在大腿之内侧,斜缠于全腿)及外转股筋(包于大腿上下的外部)皆可单拿,其效虽不如胯节之巨,然亦可制敌于一时。其筋骨点在膝盖上部五寸上下之内外侧。
❹ 人腿部的筋长在什么地方,图片
你好,你的右腿膝盖内侧有一条长半尽的青筋突出是静脉曲张,
意见建议:这是因为长期的站立,冷水等刺激物的刺激会导致静脉曲张。 你不要太担心,建议你以后不要经常站立,要多坐。避免用冷水等物质刺激。还可以穿紧点的袜子。
❺ 腿上有几条筋络,它们分别对应的位置
6条3阳3阴 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人体腿部常用穴位:
膝眼穴、血海穴、足三里、百里穴、委中穴、三阴交、阳陵泉、复溜穴、解溪穴、阴陵泉、阴谷穴、梁丘穴、承山穴。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穴位学名腧穴。也叫穴、穴道。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足部经过下肢内侧、腹部抵止于胸部。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头部经过躯干部、下肢外侧抵止于足部。以及奇经八脉中的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5)小腿后面那根筋在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经络学说是古老中国医学的一部分,在中医理论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该学说认为人体经络分为经脉、络脉,以及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经脉又分为正经(十二条,称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条,称为‘奇经八脉’)。
络脉又分为浮络(体表部位的脉络);别络(较大,共十五条,其中‘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各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共十五支,合称‘十五别络’);孙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医书中就有关于经络系统的详细记载,其中尤以《内经》为最。古代医学一般把经络看作运行血气通道,维系体表之间、内脏之间以及体表与内脏之间的枢纽,人体内外沟通的渠道。
但至于经络究竟是人体的什么结构,它的本质又是什么等问题,千百年来,尽管历代无数医家对此穷究细考,却始终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❻ 腿部有几条经络在什么位置上
腿上共有六条经络。分别为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肾经、脾经和肝经在腿内侧,胃经、胆经在腿外侧,膀胱经在后侧。 简单来说就是三阳在腿的外侧,三阴在腿的内侧。
1、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外文名Kidney Channel of Foot-Shaoyin,简称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 上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络膀胱。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足少阴肾经,流注时辰为下午五至七点,即酉时。若小孩身体不好,在三至五岁时,父母可轻轻指压其脊骨两侧,从头椎至腰椎,能引导虚热下降。肾阳不足,水肿病会加强于肾经。肾脏强者才能长寿。
❼ 腿筋到底在哪里
各种软组织损伤(扭伤、拉伤、挫伤、碰伤):直接使用接骨散外敷,它局部给药,使药能快速渗透到损伤的部位,快速止痛消肿,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达到治疗目的,而且安全可靠,有条件的理应首选.新伤2-3天止痛消肿,3-6天治愈.3个月以内的伤一般2-3副药就治愈了.严重的需要3-4副药.陈伤需要3-6副药。软组织损伤应急时治疗,以免发生神经粘连,肌肉萎缩等其它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出现
❽ 腿上的六条经络分别在什么什么位置
腿上6条经脉分别由行于大腿内侧的脾、肝、肾3条阴经,以及行于大腿外侧的从前向后依次为胃经、胆经、膀胱经3条阳经。需要注意的是,在足踝上8寸以下,肝经在前,脾经在中间,肾经在后。脾与胃经、肝与胆经,肾与膀胱经,两两经脉分别在足趾处交接。平时敲打大腿内外侧,有助于刺激6条经络上的穴位,不仅增加血液循环,更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腿上6条经络位置有:肾经、脾经和肝经在腿内侧,胃经、胆经在腿外侧,膀胱经在后侧。按摩腿上的经络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1、对减肥有非常好的效果
因为很多一些朋友的上半部分看上去十分的瘦,但是整个人的下半部分看起来却非常的臃肿,甚至可以说是胖。相信这个事情很多的妹子们都存在,并且也为此非常的苦恼。但是如果大家开始慢慢的注意到了自己腿部的经络疏通方面的问题的话,就会发现自己的下半部分的身体开始慢慢的有了一些变化,自己的大腿开始慢慢的变细变瘦了,所以经常做一些腿部经络疏通的工作室可以对大家的腿部减肥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特别是那些总是嫌弃自己的大腿非常的胖的女生,更应该多去关注一下自己的腿部经络疏通方面的事情,因为很有可能你的下半身肥胖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你的腿部经络不够畅通才引起的。
2、对治疗关节炎有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现在不管是年轻人还是长辈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关节炎,这种病看起来好像平时不会对我们大家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是如果一旦出现不舒服的情况的话,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个事情,因为他毕竟属于一种健康方面的问题,但是如果大家平时多去美容院做腿部经络疏通工作的话是可以对自己的关节炎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的。所以大家如果真的得了关节炎的话,就必须要多去做一做腿部经络疏通的护理。
❾ 为什么脚踝后面的那根筋有的人明显有的人不明显,可以练吗怎么练求解答!!
天生的,那个就是看天赋的地方。
越明显的证明弹跳力越好。
实际上也就是表明韧带越长。
这个不是练的,纯天生的。
在解剖学上,脚踝(拼音:jiǎo huái),或称踝关节是人类足部与腿相连的部位,组成包括7块跗骨加上足部的跖骨和小腿的骨骼。
脚部是人的第二心脏,而脚踝是左右脚部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人体下半身血液循环的畅通与否,对全身的气血流通影响很大。脚踝是左右脚部血液流经的重要部位,如果脚踝柔软有弹性,则回心的静脉血液就能顺利通过脚踝。
如果脚踝僵硬、老化,则回心血液就会淤滞在脚踝附近,使正常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因此,通过体操或按摩,使脚踝保持柔软灵活的状态,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脚踝柔软有弹性,那么回心的静脉血液就能顺利通过脚踝;如果脚踝老化僵硬,那么回心的静脉血液就会像“塞车”一样淤滞在脚踝附近,这样会使心脏的负担加重,长期下去就可增加患高血压的危险。
通过做体操或按摩,使脚踝由僵硬转化为柔软灵活状态,尤其对于老年人,不但可以使回心血液顺畅地通过脚踝,还可以缓解高血压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