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胆的反射区在手部哪个位置图片

胆的反射区在手部哪个位置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7-17 05:20:31

A. 激发反射区潜能的疗法是什么

一般来说,全息反射区的手法与我们的经络按摩类似,只不过比它更简便一些,共分为按、揉、推、刮4种手法。我们知道,反射区不像穴位那么小,也不像经络那么长,它是一小块,比如子宫的反射区,就是内踝里侧一片梨形的区域。不过,也有特别的,如小脑脑干反射区,就是大脚趾内侧的一个点,跟穴位差不多。那么,在具体治疗的时候,区域比较大的,比如足底或者面部的反射区,我们就可以用大拇指去按揉,或者用手掌去推刮。然而,如果是区域比较小的,如手部的反射区,用手掌和大拇指按揉可能就不太方便,那就直接用手指的指肚来点按。而如果是更加小的,如耳部反射区,它总共就那么一块,那么就可以借助米粒来按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采用传统中医使用的王不留行籽。
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身体是不是有问题呢?其实很简单,用以上4种按摩手法就可以判断出反射区是不是酸痛或有疙瘩,从而可以判断其所对应的器官是不是有毛病。一般作为平时的保健或者针对比较轻的病,都可以用这个四位一体基础法来做,不要太死板,怎么方便怎么快就怎么来。这个方法非常有效,也比较容易坚持下来。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手法都是起到一个以指代针的作用,即用按摩来代替针灸,虽然针没有进去,但是那个力度进去了,或者说那种治疗效果进去了。可以说是殊途同归,都达到了一个调节的目的。
不过,虽然以指代针非常方便,但时间长了就会感觉非常累,不信你看那些按摩师傅的手指大部分都是变形的。这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使用按摩棒,相对来说它比手指头更省力,还更准确。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以石代针”,也就是用砭石作为工具。
砭石是中医的两大医疗器械之一。中医认为,砭石有安神、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测,砭石可以发出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促进微循环、调理新陈代谢,相当于远红外治疗仪加对声波治疗仪。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只是4种反射区按摩的最基本的手法,而对于不同部位的反射区按摩,还应相应地采用一些其他手法,下文将会详细介绍这些方法。手到病自除,了解手部反射区全息图手是人体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显示着人体气血的枯荣、正邪交争的消长、疾病演变过程中的预后判断等。在中医理论中,对双手非常重视,并做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手部是独立的全息胚,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四肢孔窍在手部均有其对应的部位。当脏腑器官出现病理改变时,手部的同名全息穴区也会出现气色形态的相应改变。手部全息按摩法,是通过对手部的脏腑器官全息穴区,施以特定的、有效的按摩刺激以疏通局部气血,调整脏腑虚实,达到治病防病、养生、健体目的的方法。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手部相对应人体各个器官的反射区分别在什么部位:
(1)心脏区:在拇指根横纹下部。主治各种心血管疾病等。
(2)肝脏区:在掌侧拇指与掌相交的上部。主治肝胆疾病。
(3)脾脏区:在小鱼际中上部。主治皮肤病、脾胃疾病。
(4)肺脏区:在环指(无名指)近指关节内侧,环指下横纹下为左胸肺部,小指根下横纹下为右胸肺部。主治肺部疾病,如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5)肾脏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部横纹连线之下部。主治肾病、生殖系统疾病。
(6)胃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掌心位置。主治胃炎、胃神经官能症。
(7)食道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胃反射区之下。主治食道炎等。
(8)膈肌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食道之下。主治膈肌疾病。
(9)胆囊区:位于次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掌心偏右。主治胆囊炎、胆结石。
(10)胰腺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部偏下。主治胰腺炎。
(11)肾上腺区:位于中指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之中偏下部。主治风湿性关节炎、心律不齐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
(12)十二指肠区:位于胃部位置之下方。主治十二指肠溃疡及小肠疾病。
(13)小肠大肠区:在中指下横纹至腕横纹连线中下部肾区之上。主治便秘、腹泻等消化道疾病。
(14)阑尾区:位于腕横纹尺侧之上方。主治阑尾炎。
(15)升结肠区:位于手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主治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便秘等。
(16)横结肠区:位于手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接升结肠的上部。主治消化系统疾患,如腹泻、腹痛、肠炎、便秘等。
(17)降结肠区:位于手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接横结肠的下部。主治便秘、腹泻、腹痛、肠炎等。
(18)乙状结肠区:位于手掌侧,腕横纹尺侧上部,接降结肠的下部。主治乙状结肠及直肠疾患,如炎症、息肉、腹泻和便秘等。
(19)膀胱区:位于手掌心肾区桡侧部。主治膀胱炎、尿道炎和泌尿系结石等。
(20)生殖器区:位于手腕关节横纹之中央上方。主治生殖系统疾病。
(21)头区:位于中指指关节腹部,左为头左部,右为头右部。主治头部疾病。
(22)眼区:位于中指根横纹下,左为左眼,右为右眼。主治近视、远视、花眼等眼部疾病。
(23)鼻区:在头部反射区之下即为鼻部。主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上呼吸道疾病。
(24)耳区:在鼻部反射区位置之两侧,左为左耳,右为右耳。主治耳鸣、耳聋等耳部疾病。
(25)脑区:位于中指末节横纹下,头部反射区两侧。主治脑部疾病。
(26)口腔区:鼻部反射区位置之下部位。主治口角炎等。
(27)支气管区:在两肺部位之间。主治肺部及支气管疾患,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
(28)颈椎区:位于大拇指末节赤白肉际内侧处。主治落枕、颈项强硬酸痛、颈椎骨质增生以及因颈椎病引起的手麻、臂痛等。
(29)胸椎区:在大拇指指间关节与掌指关节之间赤白肉际内侧处,颈椎位置之下。主治肩背酸痛、胸椎骨刺和其他胸椎疾患及胸腹腔内脏病症等。
(30)腰椎区:在大拇指掌指关节与腕关节桡侧之间赤白肉际内侧处,胸椎之下。主治枕背酸痛、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其他疾患及腹腔脏器病等。
(31)骶骨区:在大拇指掌指关节与腕关节桡侧之间赤白肉际内侧处,腰椎之下。主治骶骨骨质增生、骶骨受伤、骶髂关节伤痛、坐骨神经痛、盆腔脏器疾患等。
(32)尾骨区:在骶骨部位之下。主治坐骨神经痛、尾骨受伤后遗症和生殖系统疾患等。
(33)肩部区:在食指掌指关节横纹桡侧为左肩,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尺侧为右肩。主治肩部疾病。
(34)肘区:位于食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桡侧及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尺侧。主治肘关节受伤、酸痛、肘关节炎和网球肘等。
(35)腕区:位于食指末节横纹桡侧及小指末节横纹尺侧。主治腕部疾病。

B. 人体足底一共有多少个反射区

脚和人体是息息相关的,人体一共有12条重经,其中有6条都是和脚有关,一只脚上就有33个穴位,有60多个反射区,代表着人体的各个部位。这里有先天的肾经,后天的脾经、胃经,所为足对人体是息息相关的。

C. 手部腹腔神经反射区位置在哪里

大脑(头部)
[位 置]双手掌侧,拇指指腹全部,左半脑反射区在右手上,右半脑反射区在左手上(图2—78)。

[主 治]头痛、头晕、头昏、失眠、高血压、卒中、脑血管病变、神经衰弱等病症。
[手 法]用拇指由上向下推按10—20次,力度以产生酸痛为度。
(2)额窦
[位 置]位于双手掌10个指头顶端约1厘米范围。左侧额窦反射区在右手上,右侧额窦反射区在左手上(图2—79)。

[主 治]鼻窦炎,头痛,头晕,头重,失眠,发热,卒中,脑震荡,眼、耳、鼻、口疾患。
[手 法]用拇指或指甲尖端在反射区上点按5次以上。
(3)垂体
[位 置]位于双手拇指指腹中点,大脑反射区深处(图2—80)。

[主 治]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小儿生长发育不良、骨质疏松、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甲状腺肿瘤、甲亢、前列腺炎等病症。
[手 法]以拇指尖端在反射区上,点压或点揉5—10次,力度以产生酸痛为度。
(4)眼
[位 置]位于双手手掌和手背第2、3指指根部之间。左眼反射区在右手上,右眼反射区在左手上(图2—81)。

[主 治]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近视等眼疾和眼底病变。
[手 法]寻找敏感点掐按5—10次,或由桡侧向尺侧推按,掌面、背面各10-20次。
(5)耳
[位 置]位于双手掌第4、5指指根部。左耳反射区在右手上,右耳反射区在左手上(图2—81)。
[主 治]耳聋、耳鸣、中耳炎、梅尼埃病、重听、腮腺炎、鼻咽癌。
[手 法]寻找敏感点掐揉或点按,每侧5—10次。
(6)鼻
[位 置]位于双手掌侧拇指末节指腹桡侧面,第1指骨远节指骨体中部。右鼻反射区在左手上,左鼻反射区在右手上(图2—82)。

[主 治]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鼻息肉、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头晕等病症。
[手 法]掐揉或点按10—20次。
(7)颈项
[位 置]位于双手拇指近节掌侧和背侧(图2—81)。
[主 治]颈项酸痛、僵硬、颈部伤筋、落枕、颈椎病、高血压、消化道疾病等病症。
[手 法]向指根方向全方位推按5—10次。
(8)斜方肌
[位 置]位于手掌侧面,在眼、耳反射区下方,呈一横带状区域(图2—83)。

[主 治]颈、肩、背部疼痛,落枕,颈椎病,手无力等病症。
[手 法]从尺侧向桡侧推按10—20次。

D. 手部反射区挂图的介绍

《手部反射区挂图》一书从疾病诊断、保健和治疗方面,对脏腑在手部的反射区进行全面地总结。读者可依据反向区的部位,寻找压痛点及反应点进行自我检查、诊断,并施以按摩、推拿进行自我康复及治疗,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目的。尤其是对一些慢性病、老年病、妇科病等,如果能够坚持长期的按摩,可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E. 哪个手指是心经的反射区

中指:

有心包经通过,对应心、肝脏和血液循环系统;

中指疼痛可能提示肝脏、心脏疾病,如同时伴有胸闷、心悸、心烦、烦躁易怒等症状,建议经常按压双手中指,有缓解之效。

F. 手上的脏腑反射区两手对称吗

据说,手上的脏腑反射区,基本是对称的……

这个问题,有其科学依据。

但是,在不同人嘴里,解读各有不同……

所以,真想进行这方面的调理,还应该去咨询名医……

G. 如何正确选配反射区

基本反射区逐一排泄系统肾、输尿管和膀胱三个反射区被称为基本反射区。因为它们代表排泄系统,负担排出体内有毒物质和代谢废物的重任,对其进行按摩是防治一切疾病和调整全身各器官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步骤。

足部按摩时,首先应检查心脏反射区,了解心脏功能的状态和承受刺激的能力,它是足部按摩的“安全门”。在检查心脏以后,常规先按摩基本反射区,并且一只脚按摩结束时,还要重复按摩基本反射区,以加强排泄系统功能,这是配区的一个重要步骤。

征候部位(直接)反射区机体发生病理变化时,与疾病的症状有直接关联的反射区,称之为病症部位反射,也叫直接反射区。这是配区的第二个步骤。

比如:

胃部疾患逐一胃反射区;胆囊不适逐一肝、胆反射区;头痛逐一额窦、三叉神经、大脑和小脑反射区;耳病逐一耳、内耳迷路反射区;咽喉痛逐一咽喉、扁桃腺反射区;痔疮逐一肛门反射区。

征候相关反射区足疗时,除对症反射区有压痛外,通常其他组织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也会有压痛和组织变异,这些反射区称为关联反射区。

比如,胃反射区是胃痛症状的“对症反射区”,倘若按摩胃反射区时发现胰、十二指肠、肝、胆等反射区也有压痛,虽然它们与胃痛症状没有直接关系,但若不加以按摩治疗,只能缓解胃痛而无法根治。

因为,疾病的形成通常是复杂的,且常常与其他器官和系统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选择与征候器官和系统相关的反射区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这是配区的第三个步骤。

怎样选择和组合这类反射区,与疾病的治疗关系密切,配组合理准确,其治疗效果就好。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关联反射区配组方法。

征候关联性选择1.疼痛。

比如牙痛,对症反射区是牙区、上颌和下颌。关联反射区可选择小脑、脑干和大脑。因为小脑、脑干中的网状结构能感知疼痛的传入,按摩刺激能阻断痛觉的传入。按摩大脑反射区,可促进内啡肽的分泌,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2.神经症状。

比如失眠、神经衰弱,其对症反射区是大脑、垂体。关联反射区可选择腹腔神经丛,因为腹腔神经丛是副交感神经激活阀,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人心平气和,神经症状易于消除。

病理关联性选择1.感染性疾病。

应着重刺激与提高人体抵抗力有关的免疫系统反射区,如脾、上下身淋巴腺、胸部淋巴腺、扁桃腺、阑尾等。

2.癌症和慢性消耗性疾病。

选配反射区时,应突出免疫系统反射区,还应加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反射区。

3.过敏性疾病。

应加强对肾上腺和甲状旁腺反射区的按摩,以加强抗过敏的能力,减轻过敏症状。

4.内分泌疾病。

如糖尿病、月经不调、生长发育迟缓等,应加强内分泌系统各反射区的按摩治疗,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生理解剖关联性选择根据人体解剖学原理,选择与对症反射区关系密切的反射区作为关联反射区进行按摩。

胃病逐一选择上消化系统、小肠、横膈膜、腹腔神经丛反射区;胆囊炎逐一选择肝、十二指肠反射区;肝病逐一选择胆、胰、眼反射区;耳病逐一选择扁桃腺反射区;鼻病逐一选择上呼吸系统对应的反射区;心脏病逐一选择肺、甲状腺、胸椎、横膈膜等反射区;肾病逐一选择输尿管、膀胱反射区;甲状腺病逐一选择垂体、肾上腺反射区;子宫疾病逐一选择生殖腺、盆腔、尾骨、骶骨、输卵管、下腹部等反射区。

倘若有兴趣,还可以按西医基础知识和足部反射区作用原理为依据,进一步拓宽思路选择相关反射区,在实践中一定会摸索出更佳的方案。

因此,足部按摩治疗疾病时,应根据症状选配好上述三种反射区,并加以按摩,才算是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方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脏腑辨证先配法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疾征候状进行分析归纳,用来判断病位、病因、病性及正邪盛衰等情况的辨证方法,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中医学将人体分为五脏六腑,按中医学辨证论治方法,确定病变的脏腑后,即可选取该脏腑在手部的反射区(穴)作为治疗用区。

心痛辨证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主血脉与神明两方面。心主血脉,即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不息的作用;心主神明,即心为人体精神和意识思维活动的主宰者。

因此,心病常见的症状有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嬉笑没有常、谵语发狂、表情淡漠、昏迷、面色苍白没有华、唇甲紫暗。当辨证为心病时,可选用手部“心”区和“心”穴。

肝病辨证肝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即肝具有调畅全身气机、调节情志及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其病变主要表现为情志异常和气机不畅。

因此,当出现精神抑郁、急躁易怒、胸胁疼痛胀满、眩晕、头痛眼花、肢体震颤、关节不利、痉挛拘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睾丸疼痛等症状时,应辨为肝病,可选用手部“肝”区。

脾病辨证脾主运化水谷(即消化吸收),输布精微至全身,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另外,牌还能统摄血液,升清阳,以防血液溢出血管外,并使内脏维持在一定的空间位置。

倘若出现腹满或胀痛、食少便溏、黄疸、四肢倦怠、水肿乏力,或见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或有便血、崩漏、紫癜等征候时,当辨为脾病,可选用手部“脾”区。

肺病辨证肺主气、司呼吸,故称肺为“气之主”。肺又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参与津液在人体内的输布。其病变主要表现为呼吸功能活动减退与水液代谢输布失常等。

当出现咳嗽、喘促、胸闷、胸痛、咯血、音哑、自汗等症状时,应辨为肺病,可选用手部“肺”区和“肺”穴。

肾病辨证肾主骨、生髓,主藏精与生殖,为人体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有“先天之本”之称。肾病主要表现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等方面。

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女子经少、经闭不孕、耳鸣耳聋、齿摇发脱、健忘、头晕、水肿、小便不利、尿频、尿急、遗尿等。

小肠病辨证小肠主要生理功能为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其病变主要表现为消化与吸收功能的异常。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或呕吐(受盛失常)、食后腹胀(化物无法)、上吐下泻(泌别清浊失司)等。当辨为小肠病时,可选用手部“小肠”区和“小肠”穴。

胆病辨证胆主要生理功能是贮藏与排泄胆汁和主决断。

胆汁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若胆汁分泌排泄受阻,则会导致消化功能障碍,出现厌食、腹胀、腹泻等症状。若湿热蕴结肝胆,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发为黄疸。

胆主决断,在判断事物、做出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对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因素的不良刺激有重要意义。故而胆气虚怯之人,易出现胆怯易惊、失眠多梦等症状。

胃病辨证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胃气以降为顺,喜润恶燥。胃病多以胃失和降等消化功能障碍为主,表现为食少、脘胀或痛、呕恶、呃逆、嗳气等。

大肠病辨证大肠有传化糟粕与主津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对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进行吸收,形成粪块并排出体外。其病变主要表现为排便的异常,如大便干结,排出不畅,或大便次数增多,泻如水样,甚至下利脓血,并伴有里急后重等。

膀胱病辨证膀胱是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故而膀胱的功能失常主要表现在尿液的排泄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尿浊、遗尿、小便失禁等。

脏腑表里病辨证中医学认为,脏腑之间有相互表里、相互络属关系,脏属里(如心、脾、肺、肝、肾),腑属表(如胃、大小肠等)。其具体的表里关系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相表里的脏腑之间有经气相通,可互相影响。因而在治疗时亦可选取相表里的脏腑反射区。如辨证为肺病,可选取手部“大肠”区。若辨证为大肠病,可选取手部“肺”区。

H. 胆结石疼痛时它的直接反射区的位置在哪里部位

就在右侧肋弓下缘的,就是右侧肋弓下缘靠上的位置的。一般疼痛的时候就是这个位置比较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