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小白鸽动态图片
扩展阅读
年轻人微信背景图片文字 2025-07-30 05:22:11
下雪图片搞笑图片 2025-07-30 05:15:52
卡通游乐场地图图片 2025-07-30 05:05:43

小白鸽动态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7-09 04:37:45

1. 东东不死传说出招表

↓→↓→重拳:小白鸽死亡回旋
↓→↓→重拳:玫瑰拥抱
注意:不要按太快,也不要太慢,否则放不出招式!

2. 白敬亭为什么不喜欢发微博

我记得小白之前在一个采访中说过的,他喜欢把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在微博上和大家一起分享,但不喜欢什么小事都发微博,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他更爱用ins嘛,怎么说,我觉得每个人还有会保留一个属于自己的相对私密的空间吧,不想让太多人看见,但又想抒发一些小情绪呀啥的,更何况微博和ins相比就太,emmm大家都懂,总之我们不是因为更博频繁才喜欢一个人,多关注他的作品,就算他一年只更几次,我们还是要默默支持他呀。

3. S.H.E图片

http://imgnews..com/i?ct=520093696&z=0&tn=imagenewsdetail&word=she&in=5&cl=3&lm=-1&pn=4&rn=1

4. 什么p图软件有小白鸽

所谓P图是的是用PS软件对图片进行修改,而PS就是PhotoShop软件的缩写,所以,用PhotoShop软件打开图片,自行添加小白鸽的图片即可实现。

5. 我想知道多点林海音的资料

林海音(1918.3.18-2001.12.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回答者:哈利波特33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9-3 20:32

林海音女士创作相关资料

以下资料录自儿童文学研究所研究生杨绚之硕士论文《林海音与儿童文学》

表2-1:创作类

童话

《林海音童话集动物篇》部分:

1<小快乐回家> 2<我们都长大了>

故事

《林海音童话集故事篇》部分:

1<金桥> 2<蔡家老屋> 3<迟到> 4<三盏灯>

5<哈哈哈> 6<爸爸的花椒糖> 7<骆驼队来了>

8<童年乐事>

散文

《林海音童话集动物篇》部分:<不怕冷的鸟—企鹅>

《林海音童话集故事篇》部分:<请到我的家乡来>

《奶奶的傻瓜相机》

小说

《冬青树》部分:

1<会唱的球> 2<母亲是好榜样> 3<妈妈说不行>

4<窃毒记> 5<谢谢你小姑娘> 6<爸爸不在家>

《绿藻与咸蛋》部分:

1<两粒芝麻> 2<周记本> 3<玫瑰> 4<萝卜干的滋味>

5<贫非罪> 6<穷汉养娇儿>

《城南旧事》部分:

1<惠安馆> 2<我们看海去> 3<兰姨娘> 4<驴打滚儿>

5<爸爸的花儿落了>

剧本类

《薇薇的周记》三个广播剧:

1<薇薇的周记> 2<林夫人时间> 3<绿藻与咸蛋>

表2-2《林海音童话集》详细篇名及写作日期

《林海音童话集故事篇》1987.3
《林海音童话集动物篇》1987.3

1
<哈哈哈>页97~112

写作日期:1950.4
<六趾儿>页69~84

写作日期:1949.7

2
<爸爸的花椒糖>页116~125

写作日期:1965.9
<不怕冷的企鹅>页100~111

写作日期:1965.12

源自省教育厅出版中华儿童丛书1965.12

3
<金桥>页128~140

写作日期:1965.9

源自省教育厅出版中华儿童丛书1965.9
<小快乐回家>页49~64

写作日期:1966.4

源自小学生画刊316期1966.4

4
<三盏灯>页84~93

写作日期:1967.11
<我们都长大了>页29~45

写作日期:1972.12

源自省教育厅出版中华儿童丛书1972.12

5
<骆驼队来了>页144~149

写作日期:1975.4

源自<冬阳童年骆驼队>,《城南旧事》
<井底蛙>页88~97

写作日期:1973.3

源自国语日报出版社《世界儿童文学名着》第一辑

6
<迟到>页73~81

节自<爸爸的花儿落了>

写作日期:1975.4
<蔡家老屋>页152~169

写作日期:1966.9

源自省教育厅出版中华儿童丛书1966.9

7
<童年乐事>页172~175

节自<后记>,《城南旧事》

写作日期:1975.4

8
<请到我的家乡来>页28~69

写作日期:1976.10

源自省教育厅出版中华儿童丛书1976.10

表2-3:《城南旧事》版本与篇名比较

出版社
光启出版社
尔雅/纯文学出版社
格林文化出版社

出版年月
1960.7
1983.5
1994.7

详细篇名
1. 城南旧事代序

2. 惠安馆传奇

3. 我们看海去

4. 兰姨娘

5. 驴打滚儿

6. 爸爸的花儿落了
1. 超越悲欢的童年

2. 冬阳童年骆驼队

3. 城南旧事重排前言(附插图16页)

4. 惠安馆

5. 爸爸的花儿落了

6. 后记
1. 惠安馆的小桂子

2. 我们看海去,兰姨娘

3. 驴儿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
(以上为绘本,附三卷录音带)

表2-4非创作类:

一、翻译部分

1《伊索寓言》 2《一只坏小兔的故事》 3《小兔班杰明的故事》 4《猛狗唐恩》 5《井底蛙》 6《鸽子泰勒的故事》 7《狡猾的老猫》 8《山中旧事》

9《有趣的小妇人》 10《铁丝网上的小花》 11《快乐的死刑犯》 12《爸爸》

13《太阳石》 14《生命之歌:在起点和终点之间轻轻唱起》

15《伊索寓言1:幽默二十五选》 16《伊索寓言2:智慧二十五选》

贴子相关图片:

作者: 218.28.4.* 2005-2-28 11:06 回复此发言

--------------------------------------------------------------------------------

2 林海音

17《伊索寓言3:机智二十五选》 18《刺猬温迪琪的故事》

19《母鸭杰玛的故事》 20《小猪柏朗的故事》 21《小兔彼得的故事》

22《一只坏小兔的故事》

二、改写部分

1《今古奇观》 2《林海音童话集动物篇》部分:<六趾儿> 3《寓言一》

4《寓言二》 5《寓言三》 6《寓言四》

表2-5:64年版国民小学低年级国语课本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一课
我起来了
长了一岁
带弟弟上学

源自57年版

第1课带弟弟上学
一粒种子

源自57年版

第1课一粒种子

第二课
妈妈早
院子里
新教室
小松树长高了

第三课
谁起得早
外婆来了
给爸爸的信

源自57年版

第4课给爸爸的信
树的医生

源自57年版

第2课树的医生

第四课
我的书包
春天来了

源自57年版

第5课春天来了
我的日记

源自57年版第5课

暑假生活日记(一)
时钟

源自57年版

第5课时钟

第五课
少了一个人
种树

源自57年版

第7课种树
钓鱼
爱惜光阴

源自57年版

第6课爱惜光阴

第六课
玩皮球
一朵小红花
乘凉说故事

源自57年版第7课

暑假生活日记(二)
守时

第七课
小小鸟儿
到海边去

源自57年版

第8课到海边
国庆日

源自57年版

第9课国庆日
春季旅行日记

第八课
小狗跟我来
山上

源自57年版

第9课山上
飞机表演
小小爬山专家

第九课
小白兔赛跑
我下回还要来
双十节的晚上
我爱钓鱼

第十课
我做一条船

源自57年版

第9课我做一条船
小花猫

源自57年版

第12课小花猫
国父小时后

浓缩自57年版

第10课国父的家乡

第11课国父小的时候
家家大扫除

第十一课
公园里
儿童节

源自57年版

第13课儿童节
先总统 蒋公小的时候

源自57年版第12课

总统 蒋公小的时候
人人吃粽子

第十二课
过山洞

源自57年版

第10课

过山洞
到竹山去玩
陈英士先生小的时候
年年赛龙船

第十三课

自己做的礼物

源自57年版第23课

我送给妈妈的礼物
小山羊长大了

源自57年版第13课

我长大了


源自57年版

第12课家

第十四课

送礼物给妈妈

源自57年版

第24课母亲节
鹅妈妈真漂亮

源自57年版第17课

鹅妈妈真漂亮
小乌鸦

源自57年版第3册(二上)小乌鸦

第十五课

写给妈妈的话
美丽的蝴蝶姑娘
蜗牛的家

源自57年版

第13课蜗牛的家

第十六课

小马长大了

浓缩自57年版

第18课小马长大了

第19课学跑路

第20课学拉车
我的爸爸是农夫

源自57年版

第19课我的爸爸是农夫
小水滴的旅行(1)

源自57年版

第26课小水滴的旅行(1)

第十七课

小蚂蚁

浓缩自57年版

第16课小蚂蚁(1)

第17课小蚂蚁(2)
我的爸爸是军人

源自57年版

第20课我的爸爸是军人
小水滴的旅行(2)

源自57年版第27课小水滴的旅行(2)

第十八课

淘气的猴子
我的爸爸是老师

源自57年版第22课

我的爸爸是老师
小鹰学飞

第十九课

太阳

源自57年版第26课

暖和的太阳
妈祖的故事(1)
小白鸽的故事(1)

浓缩自57年版第17、18、19课

小白鸽(1)(2)(3)

第二十课

美丽的虹

源自57年版第27课

美丽的虹
妈祖的故事(2)
小白鸽的故事(2)

浓缩自57年版第17、18、19课

小白鸽(1)(2)(3)

第二十一课

小星星 亮晶晶

源自57年版

第28课月亮和星星
小白兔的嘴唇
我的好朋友

第二十二课

乌鸦喝水

源自57年版

第14课乌鸦喝水
小老鼠救狮子
枣树上的钱

第二十三课

球浮上来了

源自57年版

第30课聪明的孩子
拔萝卜(1)

源自57年版第29课

拔萝卜(1)
一块大石头(1)

源自57年版第28课一块大石头(1)

第二十四课

过桥

源自57年版第29课

过桥
拔萝卜(2)

源自57年版第30课

拔萝卜(2)
一块大石头(2)

源自57年版第29课一块大石头(2)
回答者:☆雪の77之风☆ - 试用期 一级 9-3 21:40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版,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林焕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城南厂甸小学、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不久与报社同事夏承楹结婚。1948年8月同丈夫带着三个孩子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并兼任《文星》杂志编辑和世界新闻学校教员,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以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

林海音的创作是丰厚的。讫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散见于台湾报刊。
参考资料:http://culture.163.com/edit/011203/011203_55645.html
回答者:匿名1234567891 - 试用期 一级 9-4 21:29

http://..com/question/4960873.html
林海音个人资料
首先要谈的是她的编辑事业,这部分可以从她的三个编辑台来看,第一个编辑台是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三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她写过一篇文章“流水十年间”,就是她担任联副编辑十年的回忆。我们知道战后五○年代的国家文艺政策,对文坛掌控比较厉害,而林海音正是在这个时代主编“联合副刊”。她对联合副刊最大的改变是由比较综艺的性质,慢慢走向纯文学,这是她对台湾文坛发展第一个重要的影响。第二,她非常重视文学,她完全以文学的好坏作为取舍的标准。她知道很多台湾本土作家,经历了日本五十年统治,语言上较为吃亏,当她看到一些字句有很明显的日本味道,或比较不通顺的文章,会一个字一个字改好了才刊登出来,她鼓励了许多作家,对台湾的本土文坛有很大的影响。 五○年末、
船长事件
我也亲自走访北京、上海、南京。北京是林海音成长的地方,从五岁到三十岁离开,在那里居住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她最着名的作品《城南旧事》,就是以一个小女孩的眼睛看北京城南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女主角英子,就是林海音的第一个名字。到了城南我走遍了林海音成长的足迹,她一共住过七个家,大部分的家我都亲自拜访,她婚后住过两个家,一个是永光寺街的大家庭,一个是自组小家庭的南昌街我也去了。当我走在城南时,才知道原来林海音女士上学的时候,一定会经过文化街(琉璃厂也就是文化街),基本上城南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是比较民俗的。一九四八年林海音回到她的第一故乡台湾,也是住在城南,就是重庆南路三段植物园一带,并住了二十五年。在北京时,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触,其实林海音女士写《城南旧事》,她所怀念的那个北京城并不具任何的政治意义,它就是一座城,一座充满民俗的北京城,海音女士对那个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物、风俗都非常的怀念。
一九六七年林海音创办《纯文学月刊》,她认为当时没有一份较为严肃且有水准的刊物,明知办文学杂志会赔钱她却做了,从一九六七年起一共出版了六十五期。她并在月刊出刊的第二年便成立纯文学出版社,从一九六八年到一九九五年一共经营了二十六年之久。纯文学出版社对于六○年、七○年代台湾文学的出版有很大的影响,林先生把纯文学出版社经营的非常好,特别是带动整个文学出版。林先生可以称为女强人,她不只经营很好的出版事业,写了许多好的作品,更经营了一个很标准的幸福家庭,她几乎每一方面都兼顾到,她的能力真的很强。
阅读林海音
接下来要谈林先生的作品。我们知道她所有的出版事业和写作,都是到了台湾才开始,北京栽培了林海音,而台湾成就了林海音。一九五五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冬青树》,是家的文学,笔风让人感觉她是个非常开朗、快乐的家庭主妇,比如她提到台风天或下雨天地上积水,孩子兴奋得跑出去玩水,林海音的妈妈指责她不好好管小孩,但林海音却觉得小孩子就应该如此,而她自己也很想加入呢!她呈现了战后生活的面貌,虽然当时物质条件很差,却很有家的感觉,从文学史的研究角度,那个时期的写作内容非常狭窄,老是写一些身边琐事,可是我们却可以了解战后大陆来台的知识份子,如何在台湾开始生活,如何适应跟原来生长背景截然不同的环境。
城南旧事
小说《城南旧事》,也是她的经典名着。这一本书在台湾文学史上很重要,大陆也认为它是一部很重要的台湾作家作品。她生长在北京,她写北京怎么会是台湾文学?作为台湾文学为什么它那么重要?很多人把它列为怀乡作品,甚至把它列为代表作。北京城,透过一个外来的小女孩英子,以小孩子的眼光来看北京,比北京更北京,至今北京人很可能还没办法呈现出这样道地的北京的民俗、风光。林海音先生拥有很细腻很敏锐的眼光,特别是她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来看当时比较低阶层一些北京人的生活,其实它的经典性不只限制在台湾,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更大环境下一部很好的作品,因为它呈现了真实的人性。
《城南旧事》不论从那个角度阅读都是很好的作品,有人说它是女性作品,因为里面的主角,比如惠安馆里面的秀珍、宋妈,都是以女性为主角,特别整个小说的叙述者英子,她还没有受过社会的薰染,用纯洁的眼光看这世界,即使看到一个小偷,也不会有那种我们既定的眼光,直接判定小偷是坏人。有人认为它是一部成长小说,每段故事的最后都是别离,最后一段“爸爸的花儿落了”,写道:爸爸去世了,英子也长大了。整部小说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可以是青少年成长小说,也可以是儿童读物,或是成年读者对童年的回忆,它是有很多面向的,我想这是经典小说很重要的条件。
以同情之笔写女性
林海音可能是战后台湾文学,最早拥有女性意识的作家,一直到六○、七○年代以后的女性小说的成就,其女性意识要超越林海音其实还很不容易。林海音写《婚姻的故事》是一九六三年,《烛芯》是一九六五年重要的作品,它们背景是五四,就是比她早的那一代,可能她母亲、婆婆那一代的封建压抑之下的女性,你可以看到她在为她们讲话,这就是林海音。她曾说自己受过五四的洗礼,她已经跳过来了,可是她看到许多在传统之下,被压抑受痛苦的女性。比如说她写一位女性自小指腹为婚,她嫁过去不到两天丈夫就去世了,明知道嫁过去马上就要守寡,还是得嫁过去,我们试想这样女人的一生。林海音的笔也关注到这女性的情欲发展,就是她压抑这麼多年,她有一个很漂亮或者很健康的小叔,那种想象或对男性的向往,整个挣扎的心路历程都写出来,非常的动人。又如姨太太在旧时代里种种不公平的处境...等,《婚姻的故事》大都是女性在中国传统建制度之下,如何被压抑的故事,这也是为何她的作品到现在都还会被提起的原因。
一九六五年她访问美国四个月,她是战后第一个受到美国国务院邀请的女作家,她访问文学家像赛珍珠,了解儿童文学出版...等,带了很多资料和幻灯片回到台湾,并写下《做客美国》。

6. 挂满星星的小白鸽教案

活动目的:
1、了解白鸽的外形特征和本领。
2、学习歌曲《小白鸽》并能创编动作以躯体语言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录音带《小白鸽》 实物白鸽 白鸽图片
活动过程:
1、以白鸽的叫声导入课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谁来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动物?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动物,待会我们听一听他的叫声,猜一猜他是什么动物?(教师放白鸽叫声录音,幼儿猜一猜)
2、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观察白鸽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朋友,你们猜对了吗?我们数到三一起把这位动物朋友请出来,(随着数数声教师拿开布出示实物白鸽)
教师:你们见过白鸽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幼儿一起围到白鸽的面前来看一看)
(组织幼儿回位置做好教师拿出白鸽一边引导幼儿观察白鸽一边提问)
教师:小白鸽的嘴长的怎么样?(尖尖的)
小白鸽的头长的怎么样?(小小的、圆圆的)
小白鸽的眼睛是怎么样的?(圆圆的)告诉幼儿白鸽的眼睛是在头的两侧一边一个,眼睛没有眼睫毛。
小白鸽的羽毛是什么色的?(白白的、)(请幼儿摸一摸羽毛说说感觉怎么样?绒绒的 软软的 滑滑的 很温暖)小白鸽有一对翅膀,一对红色的爪子。
小白鸽是怎么叫?(咕咕)请幼儿学一学。
教师小结:小白鸽有一个小小的、圆圆的头,有一对圆圆的眼睛,眼睛没有眼睫毛,有一身白色的羽毛、还有一对有点红的爪子,鸽子的羽毛除了白色的,还有很多羽毛是其他颜色的鸽子。鸽子不仅长得漂亮,他还有很多本领呢,它会飞,它能飞很久的时间,它的记忆力很好,分辨方向的能力很强,归巢能力很强,就算飞到很远的地方也能认的回家的路,所以呀、它还能帮人们送信、它还是人们和平的象征。
3、学习歌曲《小白鸽》
教师:今天老师除了带来了小白鸽,还带来了一首关于小白鸽的歌曲,我们一起听听吧,听完了说一说歌曲里面唱了些什么?(放歌曲)
教师:你听到歌曲里面唱了些什么?(提问2到3个小朋友)(教师示范唱一次)
教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听的真清楚,歌曲里面唱了(教师念歌词)(请幼儿拍手跟着念歌词2次)下面我们跟着录音机学唱这首歌吧。(跟唱3次)
4、学编舞蹈
教师:小朋友的歌唱的真好听,如果我们给这首歌编上动作那就更棒了,我们一句一句编上动作好吗?(幼儿编动作)
小朋友编的动作真好看,老师把这些动作连起来变成了一个好看的舞蹈,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幼儿欣赏一次
跟跳一次
幼儿随音乐创编跳一次
男孩和女孩各跳一次 。
邀请老师跳一次

7.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白鸽的动态

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描写白鸽的动态。

第—段:(1)小白鸽的外形美丽极了。

第二段:(2—7)从小白鸽的外形特点和活动情况两方面描写了小白鸽的可爱。

第三段:(8)我真喜欢这只小白鸽。

8. 小班阅读欣赏活动中的几种形式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阅读欣赏活动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策略,以期获得教育成效。 一、小班幼儿在阅读欣赏活动中的特征分析 大多数幼儿对阅读欣赏活动兴趣不是很浓,缺少“读书”的经验往往欣赏一两遍就有些不耐烦了,出现了一些这样那样的倦怠行为,这与其年龄特征是息息相关的。 从认知方面看,幼儿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主要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和其他一些活动来传授知识,这符合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的喜欢和需要探索与学习,他们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仓库是其自身在与客观环境中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自我建构的。”所以,单一的阅读欣赏行为是不会唤起幼儿的兴趣。 从情感方面,小班幼儿活动的动力来自内在的需要,包括享受、自由娱乐的需要。因而,愉快性是幼儿活动的基本法则。从阅读欣赏角度看,幼儿对图书、汉字本身的兴趣不大,但对美丽的图画、动听的故事、恰当的模仿动作等确有浓厚的兴趣。幼儿无法忍受成人式的“读书方式”,他们对不同的活动方式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兴趣。因此,开展阅读欣赏活动时,如何针对幼儿心理特点加以引导,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小班阅读欣赏教学活动中的几种形式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完整结合。教学艺术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形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手段的巧妙结合。陶行知先生的“迷、悟、爱”育才三方针明确指出,只有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迷”进入“爱学、乐学”的境界。而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与教育与生活、游戏之中”。我们把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入手,创新了几种阅读方法。 1、词曲演唱法 运用音乐的教育手段,可帮助幼儿进一步体验儿歌中的情境,感受儿歌中表现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如,在学习儿歌《大苹果》中,教师首先让幼儿欣赏歌曲《大苹果》,孩子们在优美的音乐中学唱了歌曲,而且歌词是与儿歌中的词句是一样的,孩子们尽情的用自己的情感表现一个大苹果的样子,兴趣一直较浓。再如,在儿歌《小蚂蚁》的学习中,孩子们在欣赏了一两遍后,老师播放了《小蚂蚁》的歌曲,孩子们的兴趣一下高涨了许多,他们在生动的音乐中把自己刚欣赏的词句演唱了几遍,还想唱呢,让孩子们再将阅读活动穿插其中,边说边唱,孩子们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儿歌内容,欢快情绪贯穿始终。孩子们在优美的旋律里学习汉字、词语,进行阅读,真是妙趣横生。 2、故事情境法 欣赏文学作品是感知理解文学作品,并尝试艺术地建构语言方式的行为。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构成,它带有口头语言的特点,却不同于口头语言,而是艺术语言的集合体,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特别的意义。而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更是受到幼儿的喜爱,他们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语言、动作特点等,有着天然的喜好。教师充分利用了幼儿的这一特点,在儿童阅读欣赏中适当的加入了一些故事情节,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欣赏兴趣。如在欣赏儿歌《小蝌蚪》中,教师讲述了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孩子们一直跟随着故事情节,为小蝌蚪能不能找到妈妈而担心,最后终于找到了小蝌蚪的妈妈—青蛙妈妈,孩子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而此时,老师适时在引导幼儿欣赏儿歌《小蝌蚪》:小蝌蚪儿小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妈妈,妈妈,你在哪?”“来了,来了,我来啦。”来了一只大青蛙。孩子们用故事中的情趣语言阅读欣赏这首儿歌,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效果。 3、看图讲述法 看图讲述法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听读游戏识字中的图画色彩鲜艳,有较强的艺术性、科学性。幼儿观看图片,要把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创造性的表达出来,要通过说、讲来达到目的。说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调动幼儿参与看图说话的积极性,满足幼儿说话的需求,多给幼儿以鼓励,多给他们创造说话的机会。教师的提问设计也要讲究艺术,要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了如指掌,才能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如我们在欣赏儿歌《小白鸽》、《天上有个雷公公》等课文之前,先让幼儿观看课文中的图画,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各类型的提问。如描述性的提问:小朋友从《小白鸽》这幅图画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问题比较直观,一般的孩子都可以回答。如一个小朋友说:我看到了小哥哥、小妹妹,还有一只小白鸽,在哥哥的手上。也有个别幼儿只说出一两种,教师也应进行及时鼓励,从而培养幼儿的讲述兴趣和自信心。还可以进行一些想象性的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哥哥和小妹妹在干什么?这是画面以外的内容,幼儿必须通过设身处地的想象才能回答。这一过程可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想象与推理能力。如有的幼儿会回答:小妹妹想和小白鸽做朋友,她想喂喂它等。教师可以进行追踪似的提问:她应该用什么办法能和小白鸽交朋友?幼儿的想象进一步开阔,问题答案也较多。经过了这一过程,幼儿对画面内容有了比较完整地认识,在阅读欣赏时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 另外向幼儿展示的画面还包括投影、录像,它能生动地再现某一生动情节。利用媒体,化抽象为形象,化模糊为直观,把万事万物展现在小朋友面前。如学习《五只小松鼠》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内容,制作了五只小松鼠的幻灯片,把小松鼠调皮可爱的样子展现在小朋友面前。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学习儿歌,理解内容也就容易了。 4、肢体动作表演法 在幼儿的艺术教育中,幼儿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富有个性与创造性的表达。这在《纲要》中有所体现。在幼儿的阅读欣赏活动中,老师用艺术教育领域中的肢体动作表演与儿歌中的词句相结合,使幼儿在阅读欣赏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肢体动作来表达感受儿歌,让幼儿饶有兴趣的学习。这有别于音乐教学中的韵律活动,前者是根据词句来表达,后者是依据一定的音乐韵律。而二者的共同点都是能够自如的运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进行再创造和创造性表现。如在第一册《飞机》〉中,教师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儿歌中的内容,孩子们做自己的独特动作表现着儿歌内容,做得生动而形象,他们把小飞机的样子表现了出来,教师再把自己的动作让幼儿看,让一幼儿与老师共同表演“往下落,坐上去,往上抬,飞起来,飞到天上下不来。”在与幼儿的共同表演中,孩子们分享着共同的愉悦。孩子回到家中与自己的爸爸一起欣赏儿歌后再做这些动作,自然,欢乐的氛围萦绕着他们,而我们的欣赏活动也在其中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另外,在阅读欣赏活动中,相应的环境布置、教师的互动性指导、语言暗示等方式也发挥着不同的教育作用。 经过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教学为幼儿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幼儿的良好阅读习惯,教给了幼儿阅读的方法,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幼儿通过阅读,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走上了良性学习的习惯。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值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