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人工瓣膜动态图片
扩展阅读
电脑可以恢复图片吗 2025-07-27 14:25:58
思考动态图片 2025-07-27 14:06:13
图片上画半径的软件 2025-07-27 14:00:20

人工瓣膜动态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7-03 00:01:15

⑴ 请问换了机械瓣膜后能活多少

更换机械心脏瓣膜后,不确定机械心脏瓣膜在更换后还能活多少年。这也是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决定的。

机械瓣是由碳材料、金属及人造织物制造的,可持久使用,体外试验时机械瓣可以承受超过100年的磨损。另外,小口径(19毫米及以下)的机械瓣,其几何瓣口面积相对较大,适用于小主动脉瓣环的病人;机械瓣膜的高度低,适合主动脉瓣置换时冠状动脉开口低的情况。但是,机械瓣的缺点也非常突出。

1、病人终身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在瓣膜上形成;定期复查。

2、抗凝治疗可增加全身不同部位出血和栓塞的危险。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出血的比例较高,每年有一定比例的病人因为抗凝治疗的并发症而致死、致残。

3、植入机械瓣膜后的病人,抗凝药华法林使得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用药很复杂,而且增加手术或其他侵入性治疗的风险。

4、女性病人还可能有月经增多的问题,怀孕妇女有时需要阶段性肝素替代华法林治疗。

5、人工瓣膜机械障碍。这是因为植入的人工瓣膜周围的组织增生过度,干扰到了瓣叶的活动,使瓣叶启闭异常,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1)人工瓣膜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中国风湿性心脏病患病率达0.183%,是中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换瓣手术仍然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中国,换瓣手术中应用最多的是人工机械瓣膜,占90%以上。自1960年以来,人工机械瓣膜历经笼球瓣、笼碟瓣、侧倾碟瓣及双叶瓣4代的发展,先后有近80余种人工机械瓣膜问世及临床应用,换瓣手术成为治疗患有严重心脏瓣膜病变人的有效治疗手段。

⑵ 如何选择人工心脏瓣膜

人的血液,在血管和心脏里流动时接触的是血管内皮细胞,血液不会凝固。一旦血液接触到除血管内皮细胞外的几乎其他任何异物,血液的血凝系统都会被激活,产生血块。人工瓣膜是人造的,植入心脏后肯定属于异物,一定会激活血凝系统。血块生成后,可能阻挡人工瓣膜瓣叶的活动,也可能被血流冲离瓣膜,随血液的流动,堵在小一些的血管里(医学上称之为栓塞)。想解决这个问题,方法是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服用抗凝药物。 现在,被正式批准大规模用于临床的人工瓣膜,按其制造材料分,有两种,机械瓣和生物瓣。 机械瓣是由碳材料、金属及人造织物制造的。它的优点有几个。第一是结实,就是耐久性好,不会因磨损而损坏。在试验台上模拟工作,机械瓣可以承受超过 100 年的磨损。第二是小口径(19 毫米及以下)的机械瓣,其几何瓣口面积相对较大,尤其是新一代的机械瓣,在某些主动脉根部细小的病人,其应用是不易被取代的。第三是瓣膜的高度低,适合某些特殊情况。 但是,机械瓣膜需要病人终身接受抗凝治疗,有抗凝治疗禁忌症的病人不能使用。抗凝治疗有发生致死性并发症的危险,包括出血和栓塞。在中国汉族人群,出血的比例较高。另外,植入机械瓣膜后的病人,在怀孕、接受其他手术上有一定的麻烦,需要阶段性的肝素替代华法林治疗,很多地方的医院目前无此类情况的处治经验。女性病人还可能有月经增多的问题。尽管医生强调规范抗凝治疗的重要性,病人也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了,但是,总体上看,总会有一定比例的病人因为抗凝治疗的并发症而致死、致残。另一个麻烦是非瓣膜结构性人工瓣膜功能障碍,简单地说就是人工瓣膜机械障碍。这是因为植入的人工瓣膜周围的组织增生过度,干扰到了瓣叶的活动,使瓣叶启闭异常。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是瓣膜病人进行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物瓣是用其他动物的心包或主动脉瓣加上一些人工支架和织物制成的。其中又分支架生物瓣和无支架生物瓣。这种生物瓣膜是没有生物活性的,也就是说,它在人体内是没有新陈代谢的死东西,不会自我更新、修复和生长。说得通俗一点儿,生物瓣在人体内像是一个在良好环境下工作的、高级的、精细皮革制品。生物瓣被植入人体后,时间长了(一般半年左右),由于制造材料的特性,其表面会被沉积的纤维蛋白和血管内皮等组织覆盖,如同在它的上面刷了一层油漆。这样,其表面就不与血液接触,避免了激活血液的凝血反应。 基于上述原因,生物瓣的优点是手术后只需要抗凝半年即可,以后不需要持续抗凝治疗。这里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人工瓣膜植入手术后持续房颤的病人,必须抗凝治疗。美国心脏病协会的指南建议,对于无瓣膜疾病、仅仅是单纯持续房颤的病人,都建议华法林抗凝治疗。单纯房颤如此,何况你还有人工瓣膜呢。当然,生物瓣缺点显而易见,就是耐久性不好,使用时间长了会坏,医学上称为损毁。支架生物瓣膜主动脉瓣位十二年的免损毁率在百分之九十左右,二尖瓣位在百分之八十左右。十五年之后,此数值迅速下降。 生物瓣的使用寿命与几个因素有关。第一个是瓣膜的受力大小。压力越高,瓣膜越大,总的瓣膜受力就越大,损坏就越早。这就是为什么二尖瓣位比主动脉瓣位坏得快的原因。第二个是心率的快慢,这个好理解。瓣膜单位时间内工作次数多,肯定总的工作时间会减少。第三个是血钙代谢的情况,高血钙代谢或异常血钙代谢都会导致生物瓣膜的钙化。儿童期骨骼处于生长阶段,血钙代谢活跃,所以儿童及青少年使用生物瓣时,瓣膜容易损坏。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血钙及血磷代谢异常,故生物瓣膜容易损坏,不宜使用。生物材料的不均一性也是影响瓣膜耐久性的因素之一,而且这一因素很难完全避免。以牛心包为例,动物个体间的体质差异造成其心包质量的差异,如果在选材过程中不能减小这一差异,则最终的成品瓣膜的耐久性会受到影响。 目前的资料证明,妊娠过程不会加速生物瓣的损毁。生物瓣坏了只能再换新的。再次手术时的风险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使用生物瓣后,当其中的任何一个瓣膜损坏(不是在手术后早期),除非有非常明确的手术技术原因,一般均得将心脏内的全部生物瓣同期进行更换。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再次手术替换两个或三个人工瓣膜,其手术风险都是很大的。所以,病人预计需植入两个或三个人工瓣膜时,如果其预期寿命还较长,这个因素很值得考虑。 小直径的支架生物瓣,其有效瓣口面积较同直径的新型机械瓣小,植入后血流动力学效果不好,所以只有少数厂家生产 19 毫米直径的生物瓣,多数厂家的产品最小的人工瓣膜直径是 21 毫米。无支架生物瓣的优点有两个,一是瓣膜有效瓣口面积是最大的,二是瓣叶受力合理,瓣膜耐久性更好。它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手术技术复杂,二是价钱太贵,三是目前商品化的无支架生物瓣只能用在主动脉瓣位。 基于上述道理,病人年龄较大(特别是 65 岁以上)、窦性心律、单瓣膜疾病、经济情况好、有抗凝治疗禁忌症、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情况时,倾向于选择生物瓣膜。手术后想生孩子的女性病人也可以考虑生物瓣。年轻病人、术前持续房颤、多瓣膜病变、主动脉根部细小等情况更支 持机械瓣膜的使用。

⑶ 瓣膜的人造瓣膜

人造心脏瓣膜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机械瓣,二是生物瓣。
前者是采用高级合成材料制成的,而后者是同时采用人工合成的高级材料和经过复杂化学处理的生物组织膜而制成。各有其优缺点。机械瓣的优点是耐久性好,其缺点是需终生抗凝,血栓栓塞率较生物瓣高,国外最新研究也提出,如果长期使用,机械瓣的表现可能优于生物瓣。生物瓣的优点是术后不必终生抗凝,血栓栓塞率较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有出血因素而不能接受抗凝患者以及农村与边远地区抗凝不便者可选用生物瓣,其缺点是耐久性不如机械瓣,瓣膜的寿命约在十年左右,如损坏则需第二次换瓣。至于您适合那种瓣膜,医生会根据病情向您推荐。 目前临床可以选用的各种人工心脏瓣膜简介如下:
一、生物瓣生物瓣包括自体肺动脉瓣,同种异体主动脉瓣,异种主动脉瓣及牛心包异种生物瓣。自体肺动脉瓣乃将病人自身的肺动脉瓣切下立即替换已经病毁的主动脉瓣,而肺动脉瓣位置上以其他同种瓣替换,以保证主动脉的正常功能,此种手术复杂尚未广泛采用。同种异体主动脉瓣乃取自其他原因死亡的新鲜尸体,效果也较好,现在用液氮深低温保存法可将同种瓣长期保存备用,但由于来源的限制以及无支架的特点,只能用于主动脉瓣替换。目前同种生物瓣的应用还不及异种生物瓣之多。异种生物瓣又包括猪生物瓣、牛心包瓣和马心包瓣等。其中,猪生物瓣应用较广,但其临床效果明显不及牛心包生物瓣。目前,国外生物瓣最新研究方向是使用微创技术,经皮植入生物瓣(如Sorin Percival),从而使换瓣手术更为简单,减少患者创伤并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常见生物瓣简介如下:
1、Hancock瓣用0.2%戊二醛处理后的猪主动脉瓣镶在金属支架上,瓣架无弹性,座环为园形,右叶附着一部分肌组织影响瓣口有效面积。随后改用无肌组织的三叶组合瓣(CompositeTrileaflet)。Hancock的改良型Model250即为组合瓣并使用弹性架,有效瓣口明显扩大。
2、Carpentier-Edwards瓣:这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生物瓣,瓣架弹性合金钢丝制成包以稀疏的涤纶布,座环非正圆形使之紧贴瓣叶之附着缘,并减小右瓣叶下肌组织在瓣口所占的空间,有效瓣口面积也较大。
3、Intact瓣:其特点是用戊二醛处理过程中使瓣叶不受任何张力,在药物固定后瓣叶内的弹力结构仍保持致密与波浪式排列而未被拉直。这称之为无张力固定法以此增加瓣叶的耐久性。此外,还采用了防钙化的处理措施。自1983年开始至1987年已临床植入930枚,效果尚好。
4、Ionescu-Shiley瓣:Ionescu氏首先于1971年创用。此瓣是采用6月-18月的小牛心包。戊二醛溶液固定,选取厚度均匀的整条牛心包片包绕于支架上,制成三个等大的瓣叶。弹性低瓣架,流体力学测试及疲劳试验均优于猪主动脉瓣。北京BN瓣:阜外医院自制的牛心包瓣与标准的Ionescu瓣相似,于1976年用于临床。至1987年此瓣临床植入已800余枚。十年随诊瓣完好率74.5%。目前国际市场上还有Mitroflow,Edwards,Sorin等牛心包瓣,在防钙化等方面均明显改进。
⒌ Sorin Mitroflow瓣及Solo瓣:1985年第一代Sorin牛心包生物瓣膜推出应用于临床,使用戊二醛处理。经过国外15年的临床研究,其血液动力学表现令人满意。最新的Mitroflow及Solo瓣膜均经过去毒处理,避免了戊二醛对心脏组织的毒性,同时有效防止瓣膜钙化,明显提高了瓣膜的耐久性。其中,Mitroflow为有瓣架设计,植入更为容易。而Solo为无瓣架瓣膜,血液动力学和术后临床效果更好。
二、机械瓣目前有单叶瓣及双叶瓣两大类。由于双叶瓣血流动力学表现明显优于单叶瓣,目前单叶瓣也基本退出临床使用。有代表的有:
1、St.Jude双叶式机械瓣:叶片为菲薄的长方形,由热解碳为基本材料,叶片的两端在瓣环的斜形槽沟内滑动。在瓣口开放时,叶片达到80℃以上几乎与血流平行。因此也可以认为是中心血流式机械瓣。其流体力学性能优于斜片式机械瓣。
2、Medtronic ATS双叶机械瓣:采用瓣架突出球轴设计,该设计源于原Carbomedics公司(现Sorin公司)。临床表现类似于St. Jude机械瓣。但由于其球轴设计,血栓发生率可能高于其他同类瓣膜。
3、Sorin双叶机械瓣:有Carbomedics和Bicarbon两个系列。Carbomedics在临床上使用超过25年,全球植入量已超过600,000例,无1例出现结构相关故障。Bicarbon系列采用流线型瓣叶及瓣架设计,有效减少瓣口阻力,提高术后效果。同时由于使用专利镀碳技术,提高了瓣膜耐久性。10余年临床资料显示其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同类产品。
4、On-X双叶机械瓣:该产品是一种纯的非合金的热解碳制造的,石墨酶解物覆盖表面,瓣叶的酶解物是用10%的钨灌注,外环为钛合金制成,缝合环材料为聚四氟乙烯。On-X瓣膜的设计独特,纯的热解碳生物相容好、表面更加光滑,具有更强的抗血栓作用,叶片打开90℃与血流平行,增加有效瓣口面积,减少湍流,瓣轴全面冲刷,阻止血栓形成,大大提高了临床效果,由FDA统计数据显示:相对于其他瓣膜,On-X瓣膜能降低50-60%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此,On-X作为首个及唯一的心脏瓣膜产品,2006年6月美国FDA批准进行人工心脏瓣膜具有抗凝作用的多中心(40个中心)临床试验:简称PROACT研究。On-X瓣膜是Jack Bokros 博士和他的团队经过40多年的潜心研究,应用热解碳研究制作的成果。Jack Bokros博士,热解碳的发现者,荣获生物材料表面科学基金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在推动各向同性热解碳材料发展的贡献。

⑷ 人工心脏及心脏瓣膜是什么

或许可以这样说,除了人的大脑之外,心脏是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它是“生命之源”。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总是不停地工作着,由于心脏的不断搏动,才将血液及血液中所包含的氧、营养物质及微量激素等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周身各处。因此,若心脏停止搏动,生命也就结束了。

研究人员正在对塑料心脏瓣膜进行测试人体的心脏如桃形,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近。它位于胸腔内,居于左右两肺之间,略偏于左侧。心脏分4个腔,分别称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接受回流的血液,心室则凭心肌收缩输出血液。不同的是,右心房和左心室所含的是静脉血,而左心房与右心室所含的是动脉血。血流运行的方向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左心房→左心室→身体各器官→右心房。在肺中二氧化碳被排除出,同时摄取了氧,这样静脉血便成了动脉血。因此,血液的这种运行方向是不可“倒行逆施”的,尤其在心房与心室之间不能倒流,为此在它们之间便天然地生成有“阀门”,这就是心脏瓣膜。在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的称为“二尖瓣”,在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的称为“三尖瓣”。

心脏可因疾病(如风湿病)、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器官疾病(如肺气肿)、或偶然事故(如车祸)等而失去功能,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用前面说过的心脏移植外,医生们会考虑用人工心脏来替换有病的心脏,或用人工瓣膜替换有病变的瓣膜。

1981年美国犹他大学心脏外科医生与生物工程师贾维克合作,最早研制出人工心脏,并命名为“贾维克7号人工心”,它由左右两个心室构成,心室底部安有气囊。当医生将它植入病人体内时,将气囊的导管与装在病人体外的气泵相连。因此,只要让气泵规律性地泵动,便会使气囊收缩与舒张,于是驱动了心脏的跳动。

人工心脏瓣膜的制作与应用远比人工心脏早,其发展大约已经有40多年。现可分为机械性心瓣膜和天然材料人工生物心瓣膜两大类。前者由人造材料所制成,后者由天然材料获取并制作而成,如牛心包瓣膜等。人造生物瓣膜由于材料来源广、制作简单、功能好,手术后无须抗凝(防止血液凝结,形成血栓)得到医生的青睐,发展很快。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医生们发现人造生物瓣膜耐久性差,因而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最近几年科学家们发现若在瓣膜表面包裹一层涤纶编织物,不但可使瓣膜经久耐用,而且可促使在其上面尽快地长上一层纤维蛋白膜,使瓣膜与血液不直接接触,这样可防止血凝发生,病人也因此得益。

⑸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

提供完整的诊断报告更好判断,瓣膜使用寿命一般都是终生的,进口瓣膜比国产瓣膜费用高些,选哪种瓣膜还是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决定。

⑹ 机械瓣和生物瓣的区别

就临床数据来说机械瓣膜的应用范围更广,主要原因有
1>机械瓣膜正常使用年限是生物瓣膜的3倍;
2>生物瓣临床时间和临床病例少,短时间再次换瓣风险大;
3>生物瓣损毁后再次换瓣,尤其是当病人预计植入两个或三个瓣膜的时候,如其预期寿命还长,手术风险极大。
4>多瓣膜病变患者、主动脉根部细小等情况适合使用机械瓣膜。
5>生物瓣价格高,很多病人经济能力无法承受;

⑺ 心脏瓣膜是怎样工作的,有动态图片吗或者视频也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S7w_O-_LChA/

⑻ 人工瓣膜的种类

人工瓣膜根据使用材料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部用人造材料制成的称机械瓣;另一类是全部或部分用生物组织制成的称生物瓣。不论是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其基本结构都包括金属瓣架、阻塞体和缝合环三部份。金属瓣架一般用不锈钢、钛、钴镍合金或其它超硬金属等制成;缝合环是将人工瓣膜缝到人体心脏瓣环的部分,由针织材料缝制而成,曾用聚丙烯、涤纶、聚四氟乙烯、近年还有用碳纤维。生物瓣膜一般是用猪主动脉瓣和牛心包瓣为原料。 机械瓣膜是全部由人工材料制成的,有球形瓣膜、倾斜圆板型瓣膜及两叶状瓣膜。球形瓣膜由球在支架中活动起到瓣膜的作用, 1952年Huf nagel最初应用于临床者即是球形瓣膜, 球形瓣膜构造简单,故障少,初期即可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所以,人工瓣膜的临床应用, 可以认为是以球形瓣膜为起始的。可是60年代的后期,由于开发了倾斜圆板型瓣膜,进而70年代后期开发了两叶状瓣膜,现在几乎已不使用球形瓣膜了。
目前临床上使用机械瓣有双叶瓣和单叶瓣两种,均为碟瓣。进口瓣膜一般为双叶瓣,国产瓣膜为单叶瓣,即倾斜圆板型瓣膜。倾斜圆板型瓣膜是一枚圆板呈门样开闭,比球形瓣膜可多获得中心主流,流体抵抗也小,圆板由不能脱落不锈的轴栓巧妙的支撑着而进行开闭运动。圆板是由在石墨上涂碳处理的热碳抗血栓性能优异的材料制成,在抗血栓方面比球形瓣膜优异。倾斜圆板型瓣膜的代表是Bjork-Shiley 瓣膜,从60年代后半开始使用,经数次的模型实验,现在Monostrut 瓣膜是其主要代表, 另外这种瓣膜还有Omnicarbon瓣膜和Medtronic-Hall瓣膜。
双叶瓣是两枚半圆形瓣膜由折叶支持而开闭的,比倾斜圆板型瓣膜进一步增加了开口面积。双叶瓣的血流为平流,有效开口面积相对更大些,单叶瓣为偏心血流,另外双叶瓣的杂音普遍比单叶瓣要小。为了获得更接近中心主流, 1977年开始设计使用的St-Jude Medical ( SJM ) 瓣膜是其代表,其后又开发Edwards Duromedieus瓣膜、Carbomedics瓣膜并进行临床应用。 生物膜有同种瓣膜、异种瓣膜和组织瓣膜三种。同种瓣膜是冷冻保存的人体大动脉瓣膜,现在认为其抗血栓性,抗感染性较好;异种瓣膜是把猪的主动脉瓣膜用戍二醛固定,70年代起进行临床应用。临床随诊已证实,生物瓣膜比机械瓣膜抗血栓性优秀,但容易导致钙化,机械强度方面不如机械瓣膜。因此采用低压固定法、改良瓣膜安装方法、抑制钙化等措施而开发的第2代生物瓣膜也已临床应用。另一方面,组织瓣膜是把牛心包膜缝合到移植片固定模(stent)上的异种瓣膜,可获得优异的瓣膜机能,可是已知在耐用时间、瓣膜钙化等方面比异种瓣膜性能要低。
目前,临床上人工心脏机械瓣具有较好的耐用性但其容易形成血栓,患者术后需终生抗凝;生物瓣的患者虽不需服用抗凝药,但由于生物瓣的钙化问题,所以其使用寿命较短。这些问题的症结也正是寻找一种既无需抗凝又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的心脏瓣膜制作材料,而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目前也仍仅处于动物实验过程当中其临床效果仍很难判定,所以对理想心脏瓣膜制作材料的研究仍有较长的路程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