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柯达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柯达:员工创建公司文化
柯达公司创建于1880年,现有员工96000余人,公司业务遍及世界各地,产品涉及影像、医疗、资料存储等领域。,公司除了生产闻名于世的柯达胶卷外,还有照相纸、专业摄影器材,冲印器材、冲晒设备、影印机、印前制版产品、文件处理系统、航 天高科技产品及影像产品器材。
柯达:员工创建公司文化
(一)工人建议书
早在1989年前,柯达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收到一份普通1人的建议书。建议书呼吁生产部门将玻璃窗擦干净,这虽然是不能再小的一件事情,伊斯曼却看出了其中的意义所在,他认为这是员工积极性的表现,立即公开表彰,发给奖金,从此建立起一个“柯达建议制度”。
或许,伊斯曼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偶发的玻璃窗事件所引进的建议制度会一直坚持到现在并得到了不断的改善。伊斯曼也许不会意识到,他所建立的“柯达建议制度”会成为其他各大企业纷纷效仿的对象。在柯达公司的走廊里,每个员工随手都能取到建议表,丢人任何一个信箱,都能送到专职的“建议秘书”手中,专职秘书负责及时将建议送到有关部门审议,作出评鉴,建议者随时可以直接打电话询问建议的下落;公司设有专门委员会,负责审核、批准、发奖。
对不采纳的建议,也要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提出理由,如果建议人要求试验,可由厂方协助进行试验,以鉴明该建议有无价值。迄今,该公司员工已提出建议180万个,其中被公司采纳的有60万个以上。目前,该公司员工因提出建议而得到的奖金,每年在150万美元以上。1983、1984两年,该公司因采纳合理建议而节约资金1850万美元,公司拿出370万美元奖励建议者。对公司来说,这种建议制度在降低产品成本核算,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制造方法和保障生产安全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柯达公司认为,这种制度起了沟通上下级关系的作用,因为每个职工提出一个建议时,即使他的建议未被采纳,也会达到两个目的:
①管理人员了解到这个职工在想什么。②建议人在得知他的建议得到重视时,会产生满足感。 ,
柯达公司在实行职工建议制度时,注意了以下几方面:
1.所有管理人员,特别是第一线的领班,必须重视这一制度。如果第一线的领班们对下属职工提出的建议表示冷淡,那么这种建议制度就不能得到职工们的支持。
2.必须建立专门的机构来实行这一制度。柯达公司办公室和专职秘书必须及时地处理职工的建议,公平地解决奖金的数额,耐心地向建议人解释建议不能被采纳的原因和定期公布该制度的实施情况。
3.简化建议制度的程序。每当该公司职工想出一个建议时,他们随手就可以拿到建议表,并填上自己的建议。职工们可以将建议表投到工厂的信箱中,也可以投到工厂特设的建议收集箱内,如果职工不愿披露姓名,他们也可以采取匿名方式提出建议,然后用建议表上的号码与厂方进行联系,可用电话查询该号码的建议是否已被采纳。建议办公室把所采纳的建议都一一列成表格,定期在公司出版的报纸上公布,或张贴在公司的布告栏上。
4.对每项建议都要进行认真处理。负责建议的秘书及时把各项建议提交给各有关管理人员和科室,必要时,可把建议付诸实施。有关管理人员和科室对建议作出采纳或不采纳的决议后,必须将决议后的材料送进建议办公室,由负责建议工作的秘书提交本部门的建议委员会审批。
对未被采纳的建议,必须向建议人送一份详细的材料,说明该建议未被采纳的原因。如果建议人仍认为他的建议有采用的价值,他可向建议办公室提供更多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未被采纳的建议,最后可能会被采纳。
5.重视对职工建议制度的宣传和对建议人的奖励。在柯达公司,每一位新职工都会领到一本关于职工建议制度及其奖励办法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能很快使职工熟悉建议制度的内容。每周的职工周报辟有专栏对建议被采纳的情况进行报道。
该公司根据长期的经验,制定了一套标准的方法,用以确定所采纳的建议的价值及建议人应得到的奖金数额。发奖金的办法是,由负责建议工作的秘书将奖金支票分发给各单位主管,单位主管要把奖金支票授给得奖人。
(二)柯达经验的总结
柯达的建议制度现在已经被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企业广泛采用,同时也成为企业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像日本、美国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十分重视企业的科学管理。他们认为,企业的管理可大略地分为对人、财、物的管理,其中对人的管理最重要。他们总结了柯达的经验,并把企业的科学管理分为下列七个要素:
1.人事(删):包括职工的招聘、培育、考核、奖惩、晋升、任免。
2.资金(H()mcY):奖金来源、预算编制、成本核算、财膏分析。
3.方法(删叮U()D):生产计划、质量管理、工艺研究。
4.机器(MACHINE):机器配置、厂房布局、设备维修,拆旧核算。
5.材料(MA9置RIA工):材料收购、运输、储存、验收。
6.市场(MARKlCr):市场需求、生产方向、产品价格、销售策略。
7.精神(MORALE):职工的兴趣、爱好、志向、情绪。
这七个要素的英文都是用M开头的,故有“现代企业管理七个M”之称。企业家们认为,这七个M都是很重要的,缺一不可。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人事是第1位的。
美国管理学家、目标管理理论的创始人德鲁克认为,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重要的是使职工能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乐趣和价值,能从工作的完成中享受到一种满足感。这样职工个人的目标和欲望达到了,作业与人性两个方面就得到了统一。
柯达事业的每一步发展中,都有员工与公司的决策、管理和经营事宜。在国内外的不少企业中,强化职工参与,提合理化建议只是流于形式,得不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
企业应该发挥每一个职工的特长与潜力,实现管理中的民主化,真正使好的建议落到实处。这样,不仅能减少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失误,还能增强主人翁意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三)立意进取,不断创新
立意进取,不断创新是柯达公司的座右铭,柯达的创始人伊斯曼本人就是一个立意进取、不断创新的人。他有一个不幸的童年,14岁父亲去世后不得不辍学到一家保险公司当杂工,后又到罗彻斯特储蓄银行当书记员,在这个时期,他的工作经历和人生努力为以后创建自己的公司打下了理财的基础。由于对摄影的爱好和着迷,他辞去了银行的工作,从事胶片的研制。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明了一种新的胶片,这一成功为他的创业迈开了关键性的一步。于1881年1月,柯达公司成立,并不遗余力地发展海外业务。伊斯曼研究出第一片干片底片,引起了摄影界的一场革命;是他制作出了第一台柯达盒式相机,实现了人人都能“按快门”的愿望;也是伊斯曼生产出人类摄影史上的第一卷透明胶片。伊斯曼还发明了柯达的第一台袖珍相机和19毫米电影胶片,从而实现了他的“拍摄彩色片和黑白片一样容易”的预言。伊斯曼的后继者们继承了开拓者的优良传统,不断地用创新来丰富柯达和系列产品。
1942年,彩色柯达胶卷又来到人世,使真实地拍摄有颜色的世界的梦想得以实现。在此之后的半个世纪内,柯达公司又推出了实惠、便捷的“连镜胶卷相机系列”,供摄影爱好者选用。今天,柯达公司再突破50多年来照相胶卷的旧技术,隆重推出较市面同类产品闪光性更强,色彩艳丽的全新柯达00、200、400胶卷,并配合推出创新发展、体积小巧的柯达相机系列——柯达ameo。它那上扬式的闪光系统,可避免人物照相时“红眼病”的出现,很受市场欢迎。另外,柯达公司的先进照片镭射影碟系统,通过先进的冲晒科技,能将35厘米底片内的影像,全部转移到一片镭射影碟上,然后通过柯达照片镭射影碟机,在电视荧幕上即时显现,让人们声画并赏,难忘的时刻随时呈现眼前。
不断更新产品是柯达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柯达是靠开发新产品起家的,同时也是靠不断地开发新产晶而发展,因此柯达公司非常重视新品种的开发,柯达现在每年花在科研上的经费近6亿美元,平均每3天就有一项新发明问世。
在今天的摄影王国中,柯达的彩色胶片,如幻灯片用的“柯达铬”和“百铬”,立即印刷用的“柯达彩色”,都是质量上乘的胶片,尤其是“柯达铬no,品质举世公认。
柯达公司的科学家以比人的头发更薄的软片感光剂为上层,使片比过去薄了1/3,感光更为敏锐。这一改良曾迫使当时雄心勃勃的世界化工王国杜邦公司中止产销计划,暂时放弃向柯达挑战。
柯达加速开发新产品的成功做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根据市场需求,将产品功能明确化。要从无形的市场资讯中,归结出产品可具备的功能,是一件困难的工作,但却也是增加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不过,收集方法必须正确,否则’,不但会导致开发出来的产品无人问津,更浪费公司宝贵的资源。柯达为了确保市场资讯的正确,特别订立了一套作业流程,包括收集市场资讯、消费资讯,用以开发产品。
2,将产品开发过程明确化。专案小组制定一套产品开发作业系统,不但详细列出各项开发步骤,同时详列检查步骤,以确保开发工作顺利进行。这套新产品开发作业系统,适用于柯达每条营业线、部门,而这系统被命名为“制造能力确保系统”。
3.以专案管理的方式,成立专案小组,用以从事各项新产品的开发工作。柯达认为任何一项产品的开发,都必须先成立专案小组,而专案小组的成员则包括研究开发、生产、行销等部门的有关人员。不过,小组的成员与组长,将随着产品开发工作的进行而有所改变。
4.鼓励人员在各部门间流通。柯达特别成立专门委员会,以加薪与奖励的方式鼓励在公司内部转换工作,以确保各部门的活力,并充分运用人力资源。
5.充分利用时间。柯达在刚开始成立营业线时,授权各营业线自行购买所需设备,结果设备重复的情况层出不穷,现在柯达要求各营业线共用部分设备,而营业线为确保自己使用设备的时间与其他营业线不产生冲突,必须事先规划整个工作流程并利用等待设备的空闲时间训练,或从事新产品测试工作。
6.建立少量生产的生产线。柯达的开发工作接近尾声时,会先少量生产,以测试市场反应,作为改良的依据。尽管建立少量生产的生产线,必须大笔投资,不过却可以免除暂停一般生产线的浪费。
㈡ 哪种柯达相纸最好
一为所谓的皇家,应该是最好的。但背文不是这样的。
二为无品牌标识的假帽柯达。实际上是乐凯圣莱相纸。
柯达相纸不是最好的。现在很难找到真的。原来的柯达都是中国乐凯给代工的,后来,因为乐凯盗用了柯达技术,生产出乐凯圣莱,两家闹上法庭。最终美国判乐凯赔350亿美元。两家合作分手。柯达相纸至此退出中国市场。甩了八千多家中国的彩扩店。咱不知道这些柯达纸是怎么来的。过去柯达=乐凯。乐凯圣莱系列相纸是国内最好的,但它出于不可说的目的,背文没有任何商标。只有彩色专业数码相纸的英文字母。多数商家用这个来说是柯达。
柯达纸并不怎么地。一是它对红色表现的比较好,不适合中国人及亚州人的肤色和色彩习惯。二是它全是用再生短纤维生产的纸基,酸碱不平衡,保存时间短。
目前冲印效果最好的是富士魔术手彩扩机+富士纸。
富士纸感觉起来薄,因为它用的是原浆细纤生产,纸基酸碱度平衡,利用长时间保存。厂家说可保存六十年不变色。这俺没看出来。不过十七年前给女儿白的照片,放在普通相册里,到目前色彩无任何变货。还是鲜嫩如初。
另外,不管什么好纸,冲印工艺最重要。现在商家为降低成本,有一半儿以上的彩扩图片社,把最后一道工艺的稳定液,换成了清水,这样出来的照片,一是光泽度一般,二是残留药液会与空气发生反应,相片色彩变暗变浑。
㈢ 柯达破产的原因在哪里
柯达公司申请破产的原因有:
1、市场领域的激烈的价格竞争。
胶卷市场的激烈竞争增加了柯达公司运营的压力,在东欧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上,价格便宜的胶卷也给柯达造成极大的威胁,因为低收入水平的人更注意价格而非品牌和质量。柯达实施了一系列价格反击策略,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仍无法彻底清除价格战带来的恶劣影响。
2、数字成像技术对传统成像技术造成的冲击。
高昂的成本、笨重的设备、严重的污染是底片与相纸生产和冲印过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体积大、不能永久保存、查找困难是使用底片和相纸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3、经济危机的影响
自2007年以来,柯达实施第二次战略重组,裁员达2.8万人,幅度高达50%。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需求减弱,市场萎缩,其第四季报显示,柯达亏损1.33亿美元,连续第三年出现年度营收下滑,靠出售资产勉强盈利的柯达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
(3)柯达搞笑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柯达公司申请破产之前的成就和辉煌之处:
1、1975年柯达公司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
2、1975年,美国柯达实验室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但由于担心胶卷销量受到影响,柯达一直未敢大力发展数码业务。2003年,柯达最终选择了从传统影像业务向数码业务转型。
3、1964年,立即自动相机上市,当年销售750万架,创下了照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纪录。
4、1990年、1996年,在品牌顾问公司排名的10大品牌中,柯达位居第4,是感光界当之无愧的霸主。
5、在巅峰时期,柯达的全球员工达到14.5万。它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工程师、博士和科学家前往其纽约州罗彻斯特市的总部工作,很多专业人士都以在该公司工作为荣。
㈣ 富士还是柯达冲洗照片用什么相纸好
淘洗坊同时与顶级的富士冲印图片社和顶级的柯达冲印图片社合作,无论您选择富士还是柯达,淘洗坊均保证冲印质量达到行业内的高端水平。 从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多多少少有一些体会,同样一张照片,我们分别冲印了富士和柯达照片,对比如下: 1、清晰度方面,两者都表现出了完美的品质;如果数码文件的原片图像质量不高,富士及柯达光面均表现不好,能明显的看到颗粒甚至马赛克,这倒是不是冲印的问题,反而要怪机器档次高,解晰度高造成的颗粒感明显,而柯达绒面反而能降低颗粒感,原因是绒面的表面本身就是有颗粒的,照片效果要好于光面。 2、色彩方面,同样表现优秀;但相对来说,富士的锐度要高一点。 3、亮度方面,富士光面的照片显得光亮,明度高于柯达光面,柯达绒面因为表面有颗粒,其亮度要明显的不如光面的照片。 4、保存方面,因为都是新技术,我们无法判断50年后到底哪一种保存更好一点,柯达绒面由于纸张特性使得留下的指纹印不明显,如果照片需要传阅或研究用,还是柯达绒面好一点。 5、厚度方面,富士的相纸纸基要明显的薄于柯达,对相纸厚度有要求的,还是选择柯达为好。 6、从技术方面,富士的技术要优于柯达,对于普通客户来说,柯达的名气要远远的高于富士。 清晰的照片,特别是风景照可以尝试冲印富士光面,模糊的照片可以冲印柯达绒面。 附:富士纸张介绍 富士数码冲印专用的称为富士晶彩相纸(Fujicolor Crystal Archive photographic paper)。其表面涂有保护层的晶彩相纸具有无与伦比的防褪色特性,被认为是最佳的彩色相纸之一,也是众多专业摄影师的最好选择。 Wilhelm Imaging Research(一个着名的输出耗材测试组织)的独立研究表明,富士晶彩相纸是较耐褪色的照片相纸,与柯达皇家相纸同样是领先其他主要品牌的相纸,在通常的条件下,晶彩相纸可以保存60年而不褪色。
㈤ 柯达胶卷的发展史谁知道,越详细越好!!!!!!!!
# 1878 年:乔治·伊士曼先生高瞻远瞩地预见了明胶干版取代当时流行的笨重而庞大的湿版摄影的趋势。干版可由摄影师自行决定曝光和冲洗的时间,而湿版则必须立即涂布、曝光,并趁湿冲洗。
# 1879 年:伊士曼先生发明了一种乳胶涂布机,从此开始批量生产摄影干版。
# 1880 年:伊士曼先生在纽约州罗彻斯特的一间租来的楼房顶楼中开始了干版的商业生产。
# 1881 年:伊士曼先生与 Henry A. Strong (家族世交,无线电天线制造商)合伙成立伊曼干版公司。9 月,伊士曼先生辞掉银行职员的工作,全心从商。
# 1883 年:伊士曼干版公司的经营场所转移到一幢四层的楼房,即现在的纽约州罗彻斯特国家大街 (State Street) 343 号,公司的全球总部。
# 1884 年:伊士曼干版和胶片公司成立,公司从合伙企业改为拥有 200,000 美元资产、14 个股东的股份公司。 推出 EASTMAN 负片。伊士曼先生和同事威廉 H. 沃克发明了负片相纸*卷筒。
# 1885 年:推出 EASTMAN 美国胶片 — 第一片透明摄影“胶片”,这种胶片使用至今。 公司在英国伦敦开了一家批发办事处。
# 1960 年: 推出 KODAK ESTAR 片基(聚酯片基),用以改善 KODALITH 印刷胶片的尺寸性。推出 RECORDAK RELIANT 500 微缩胶片,能在一分钟内拍摄 500 张支票或 185 封信。Albert K. Chapman 博士成为董事会副主席,William S. Vaughn 成为总裁暨首席执行官。
# 1961 年:公司推出第一部极为成功的 KODAK CAROUSEL 投影仪,该投影仪的圆形托架可纳 80 张幻灯片。推出 KODACHROME II 胶片,在享誉已久的 KODACHROME 胶片基础上进行了重大改进。
# 1962 年:公司的美国综合销售额首次突破 10 亿美元,全球员工超过 7 万 5000 人。约翰·格林成为第一个环绕地球飞行的美国宇航员,柯达胶片记录了他以每小时 17400 英里的速度穿过太空的反应。Thomas J. Hargrave 逝世后,Albert K. Chapman 成为董事会主席。
# 1963 年:推出 KODAK INSTAMATIC 相机系列,这款相机采用易于使用的盒装式胶片,最终将业余摄影推向了新的流行高度。截止 1970 年,已生产 5000 多万部 INSTAMATIC 相机。
# 1964 年:纽约世界交易会上的柯达展览馆是国际展览会上的十大建筑物之一。“摄影塔”展示了有史以来展出的最大的户外彩色底片。
# 1965 年:柯达开发了 super 8 格式,并推出了使用新的盒装 KODACHROME II 胶片的 super 8 电影。KODAK INSTAMATIC 相机使照相者无需按更换闪光泡即可照出四张闪光照来。新的自动冲洗系统将 X 射线胶片的冲洗时间缩到短短 90 秒。
# 1966 年: KODAK 2620 彩色打印机加入了电子记忆体,每小时可打印 2000 到 3000 张。 “世纪照片,”一张由月球轨道飞船 II 号拍摄的月球上“哥白尼”陨石坑的特写,使用的是柯达提供的双镜头相机、胶片、处理器和读取设备。柯达全球所有产品的综合销售额超过 40 亿美元,而柯达全球员工超过了 10 万人。
# 1967 年: Camera Works 工厂开始迁址到纽约 Gates 镇 600 亩大的场地。在 2000 年售出之前,该场地 Elmgrove 工厂曾是美国设备生产中心。此后,其运作移至柯达的其它场所。William S. Vaughn 成为董事会主席,Louis K. Eilers 博士继其总裁职位。
# 1968 年:卡罗来纳伊士曼公司在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成立,生产 KODEL 聚酯纤维和纱线。
# 1969 年:柯达科罗拉多事业部开始在科罗拉多州的温萨镇兴建胶片和纸张生产基地。当宇航员奥尔德林和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时,他们携带了柯达制造的非常特殊的立体摄像机。柯达因开发供电视使用的快速彩色胶片冲洗而荣获“艾美”奖。推出柯达第一台为专业视听市场设计的幻灯片投影仪 — KODAK EKTAGRAPHIC 幻灯片投影仪。柯达股东人数超过 20 万。
# 1970 年:一个新的胶片生产工厂在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落成。公司的建议体系收到第 100 万个建议。 Louis K. Eilers 博士成为董事会主席,Gerald B. Zornow 继任为总裁。从 1963 年到 1970 年,共生产了 5000 多万部 KODAK INSTAMATIC 相机。
# 1971 年:柯达推出 KODAK EKTACHROME 160 电影胶片(A 型)和两款新的 super 8 电影摄像机,一起奠定了家庭使用的“现场光线”电影的基础。营销教育中心(也称 Riverwood 场地)成立,成为为使用柯达产品的专业人员提供各种教育服务的培训中心。
# 1972 年:柯达将流行的 INSTAMATIC 相机缩小为便携型,推出五款不同的使用新的 KODAK 110 胶片盒的柯达便携型 INSTAMATIC 相机。该产品系列如此受欢迎,以致于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就生产了 2500 万部。Walter A. Fallon 成为总裁暨首席执行官,Gerald B. Zornow 当选为董事会主席。
# 1973 年:随着两款 super 8 有声电影摄像机和盒装 super 8 胶片(用来录音的磁带)的推出,公司展示了有声家庭电影。全球员工超过 12 万人。
# 1975 年:柯达推出 KODAK EKTAPRINT 100 复印机,该产品立即因其高质量的复印和板载微机带来的用户方便性而获得行业的赞誉。
# 1976 年:KODAK EKTAPRINT 复印机系列扩展到六种不同的型号。推出新的 KODAK ORACLE 和 KODAK STARVUE 微缩胶片产品,提供高速、自动化的微缩胶片图像检索。推出新的 KODAK 即拍即得相机和自显影彩色照片的底片。
# 1977 年:伊士曼化学事业部的最新成员,阿肯萨斯伊士曼公司开始了有机化学品的商业生产。Walter A. Fallon 当选为董事会主席,Colby H. Chandler 成为总裁。
# 1978 年:伊士曼化学事业部推出用于生产饮料瓶的 EASTMAN KODAPAK 热塑聚酯。
# 1980 年:柯达庆祝成立 100 周年。公司推出利用干化学血清分析的 KODAK EKTACHEM 400 分析仪,宣布进入临床诊断市场。
# 1981 年:公司销售额超过 100 亿美元。柯达收购计算机出版系统生产商 Atex, Inc.。推出 KODAK EKTAFLEX PCT 彩色制版产品,为家庭暗室爱好者进行彩色放大提供了方便。
# 1982 年:柯达推出围绕胶片旋转光盘构建的微型“免决策”相机系列,启动“硬盘摄影”。推出利用新兴 T-GRAIN 乳胶技术的 KODACOLOR VR 100 胶片,该技术是卤化银乳胶技术的重要突破。柯达展览馆于弗罗里达州奥兰多附近迪斯尼乐园的新 EPCOT 中心开放。
# 1983 年: Colby H. Chandler 当选为主席暨首席执行官,Kay R.Whitmore 成为总裁KODAK KAR 4000 信息系统为计算机辅助存储和微缩胶片图像检索提供了高级功能。田纳西伊士曼开始运作美国唯一生产煤碳化工产品的商业工厂。KODAK EKTACHEM DT60 分析仪,一种台式设备,方便医生在办公室进行干化学血清分析。
# 1984 年:柯达凭借 KODAVISION 系列 2000 8 毫米录像系统进入录像市场,并推出 8 毫米、Beta 和 VHS 格式的柯达盒式录像带。公司推出用于个人电脑的全系列软盘。
# 1985 年:公司推出两个新的影像管理系统 —- KODAK EKTAPRINT 电子发布系统 (KEEPS) 和 KODAK 信息管理系统 (KIMS)。推出用于照片冲印的小型冲印机系统,为消费者提供特别快速的照片冲印服务。
# 1986 年:公司推出两款新的 KODACOLOR VR-G 35 胶片,并凭借两款新的柯达 VR 35 相机重返 35 毫米相机市场。公司推出世界首块 9 伏民用锂电池 — KODAK ULTRALIFE 锂电池,并凭借 KODAK SUPRALIFE 电池系列进入一般民用电池市场。随着伊士曼药品事业部的成立,柯达进入新的保健行业。
# 1987 年:公司凭借用来录音、存储、操作、传输和打印静态电子录像影像的七种产品进入静态电子录像市场。开始在纽约罗彻斯特建造一座一流的新感光工厂,负责涂布专业彩色胶片。柯达推出其第一部一次性相机 — KODAK FLING 相机,该相机采用 110 KODACOLOR 胶片盒。
# 1988 年:柯达收购 Sterling Drug Inc.,使柯达具备了成为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盈利参与者所需的基础和营销能力。1994 年,柯达最终售出其非影像的保健相关业务。柯达与 Fuqua Instries, Inc 成立合资企业 Qualex, Inc.,合并双方各自拥有的约 90 个照片冲洗实验室的经营。推出柯达 EKTAPRESS GOLD 胶片,这是专为摄影记者打造的第一个彩色负片系列。推出 KODAK T-MAX P3200 胶片,在黑白胶片技术上取得更大进步。KODAK CREATE-A-PRINT 35 毫米彩扩中心使消费者在几分钟内便可剪裁和制作自已的放大作品。
# 1989 年:柯达推出 EASTMAN EXR 彩色负片,庆祝电影诞生一百周年。推出能打印大幅热彩色照片的 KODAK XL 7700 数字连续色调打印机。一次性 KODAK STRETCH 35 相机产生 3 1/2 x 10 英寸(25 x 25.4 厘米)的全景照片。 KODAK WEEKEND 35 一次性相机是一款能够在 8 英尺的水底下拍摄的全天候相机。KODAK IMAGELINK 组件系列(用于文档拍摄)和 KODAK OPTISTAR 产品(用于计算机输出)为影像的微缩或数字捕捉提供了选择。 KODAK X-OMATIC RA 暗盒大大减少了儿童患者放射曝光的机率。KODAK FUN SAVER Panoramic 35 一次性相机
# 1990 年: Kay Whitmore 当选为柯达主席暨 CEO。柯达宣布开发用于在电视屏幕上播放影像的 Photo CD 系统,并提议为在计算机和计算机周边设备的数字环境中定义色彩,制订世界通用标准。通过结合卤化银与电子技术来扫描照片、数字化信息,然后输出到摄影胶片或相纸上,KODAK PREMIER 影像增强系统将商业和工业摄影实验室的质量和产量推向了新的高度。公司宣布推出新文档管理系统系列的拳头产品,为集中式复印部门提供高速打印能力。柯达开始一次性相机的回收计划,同时开始使用回收的纸板制作胶片盒。
# 1991 年: Sterling Drug Inc. 宣布与法国领先的药业公司 Sanofi 签定协议,拟以在两个公司之间建立多个合资企业。推出柯达专业数码相机系统 (DCS),使摄影记者能够使用装备柯达 130 万像素传感器的尼康 F-3 相机拍摄电子照片。柯达的新复印机提供了独特的数码功能,例如能够自定义原始文件的复印件。1986 年开始在纽约罗彻斯特兴建的用于为专业和电影市场涂布彩色胶片的新的一流感光工厂完工。
# 1992 年:柯达推出可重写光盘,其首个客户 MCI 采用其制作公司帐户的电话帐单。KODAK FUN SAVER Telephoto 35 相机加入了流行的一次性相机行列。柯达售出第 10 万部 1956 年首次推出的 X-OMAT X 射线胶片冲洗机。公司宣布与佳能、富士、美能达和尼康成立联合研发计划,开发先进摄影系统。新的数码产品包括了 KODAK Professional DCS 200 数码相机和 KODAK XLT 7720 数码连续调打印机。KODAK EKTAPRO 投影仪成为第一部与计算机连接的柯达幻灯片投影仪。 柯达因其 INSIGHT 胸部成像系统荣获 R&D 100 奖,该系统在生成软组织 X 射线影像上取得了重大进展。 KODACOLOR 胶片问世 50 周年。
# 1993 年:柯达推出 20 种新摄影产品,包括简洁、小巧的 CAMEO 35 毫米相机系列;新 EKTACHROME LUMIERE 胶片;水底版 EKTACHROME 胶片;以及 KODAK FUN SAVER Portrait 35 一次性相机。公司推出便携式 Photo CD 播放机和一系列新的商用软件产品及 Photo CD 格式。柯达技术人员采用新的柯达 CINEON 技术以数字形式存储了 1937 年迪斯尼的经典之作“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前摩托罗拉 CEO George M.C. Fisher 成为柯达主席暨 CEO。当年年底,1920 年成立的伊士曼化学公司(包括蒸馏产品业务)转给股东,成为有其独立董事会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独立公司。
# 1994 年:柯达推出 30 种新产品,包括 KODAK ROYAL GOLD 胶片和新的数码影像产品及服务。数码产品包括能够将旧照片翻新成新照片的柯达底片复制工作站;能够消除“红眼”等瑕疵的 KODAK Digital Enhancement Station 100;以及能够从负片、幻灯片、照片和 Photo CD 图像制作数码照片的简易自助中心 KODAK Creation Station。 柯达剥离其非影像的保健业务——Sterling Winthrop、L&F Procts 和 Clinical Diagnostics,将公司的所有资源集中于核心的影像业务。出售这些业务的收入用来减少了大量债务。
# 1995 年:柯达推出互联网网站 kodak.com,为全球互联网用户提供进一步了解柯达人、产品、服务和历史的机会。 三月,凭借 KODAK DC40 傻瓜型数码相机和为从喷墨打印机打印出高质量影像配制的高级新相纸和透明胶片,柯达的数码影像业务取得巨大进步。九月,柯达宣布 Danka Business Systems PLC 将在整个美国和加拿大出售和提供柯达大型复印机。
# 1996 年:推出先进摄影系统 (APS) 格式。其功能包括落入式胶片盒装入、允许胶片在未完全曝光时中途回卷的更换功能,以及三种不同的图片格式(经典、群组和全景)。柯达为其相关产品推出 ADVANTIX 品牌。六月,公司向迅速增长的民用数码市场推出第一个便携式数码相机系列。柯达推出主题为“Take Pictures.Further.(开拓影像新天地)”的电视广告,为扩大柯达品牌吸引力进行宣传。公司向北卡罗莱纳杜罕的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发出公司第 1 万台医疗激光打印机。 Daniel A. Carp 被任命为柯达总裁和首席运营官。
# 1997 年:柯达将其办公影像业务和设备管理业务的销售、市场和设备服务(前称“柯达影像服务”)运营卖给 Danka Business Systems PLC。公司推出采用了 COLORSHARP 技术的四款新 GOLD 胶片(400、200 和 100 及最大 800 的感光度)。截止到二月,公司回收了自 1990 年开始回收计划以来的 1 亿多部一次性相机。推出 KODAK Picture Network,让人们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通过互联网查看照片、预订照片翻印以及与朋友和家人共享照片。 四月,公司推出第一部 1000 美元以下的傻瓜型百万像素数码相机 — KODAK DIGITAL SCIENCE DC120 Zoom 数码相机。柯达与 Sun 化学公司达成协议,成立合资企业柯达宝丽光图像公司,向印刷市场供应感光用品以及脱机直接制版和其它数码解决方案。高级柯达影像传感器使美国太空总署的火星历险能在探查该星球表面时“边走边看”。
# 1998 年:推出 KODAK PROFESSIONAL PORTRA 彩色负片和 KODAK PROFESSIONAL SUPRA III 彩色相纸。美国在线与柯达推出“You've Got Pictures!”照片服务,通过此服务,AOL 成员可在线传送冲洗的图片。柯达收购了 Imation Corporation 全球大部分医疗影像业务,包括 DRYVIEW 激光成像业务。宇航员约翰·格伦及其他 STS-95 成员使用 KODAK PROFESSIONAL DCS 460 数码相机在太空飞行期间捕捉高分辨率的图像,并实时传回地球。
# 1999 年:柯达将其数码打印机、复印机和辊筒装配的运营出售给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两家公司还扩大了 1998 年创立的合资企业 NexPress。公司推出 DURALIFE 相纸,这是一种革命性的快照新相纸。它实际创立了各个性能领域的新基准,包括抗撕性、耐用性、亮度与纯白度、图像清晰度以及抗卷曲性。柯达的商业及政府系统业务推出一款地球成像数码相机,能够显示小到一米长的表面物体。 柯达与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共同推出用于家庭数码影像打印的 KODAK Personal Picture Maker。 健康影像业务推出用于乳房造影的 KODAK DRYVIEW 8600 激光成像系统和三款用于捕捉 X 射线影像的一流的射线照相系统。柯达与 Sanyo Electric Co. 推出世界第一台全彩色、主动矩阵有机电致发光 (OLED) 显示器的商业模型。
# 2000 年: Dan Carp 兼任柯达 CEO 和总裁职务,柯达的医疗影像单位于该年度推出 45 种新产品,包括 KODAK InSight 口内牙科胶片 — 一种在产生卓越影像的同时帮助牙科医生降低病患接受射线的牙科射线照相胶片;以及两款新的数码射线照相系统:KODAK DirectView DR 9000 和 DirectViewDR 5000。柯达的娱乐影像单位与 Qualcomm Inc. 在创造高品质数码影院系统的核心技术测试方面展开初步合作。柯达推出新 PalmPix 相机,将 Palm m100 掌上机转为数码相机。年底,柯达完成收购台式数字射线照相系统和 X 射线胶片数字化仪供应商 Lumisys, Inc.。
# 2001 年: Dan Carp 兼任柯达主席、首席执行官和总裁职务 ,柯达与 Maytag Corporation、Maytag 的 Dixie-Narco 售货机事业部以及 e-Vend.net 联盟,利用售货机和互联网来增加消费者可购买胶片和一次性相机的地点。公司完成对 Bell & Howell Company 的影像业务的收购。柯达推出新的全球性广告活动“分享此刻, 分享生活。”推出 KODAK EASYSHARE 系统,这是一个设立了数码摄影易用性标准的数码相机和底座系统新系列。六月,公司收购了在线摄影服务的领头羊 Ofoto, Inc.。
# 2002 年:柯达完成对 Encad, Inc. 的收购,该公司是专门面向宽幅喷墨打印行业的柯达全资子公司。 推出 KODAK PERFECT TOUCH Processing(柯达添彩特技),标志着公司为消费者提供的数码照片处理服务的扩大。通过单独扫描和数码处理每张照片,柯达添彩特技可除去黑暗阴影,显示丰富的细节,提高透明度和对比度,并在照片中显示更生动的色彩。公司推出 KODAK 8500 数码照片打印机,这是一款照片质量的热升华台式打印机,它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比喷墨打印机更高的生产能力。 推出 KODAK i200 系列扫描仪;这是一款低容量文件扫描仪,包含公司最高速度的扫描仪的大部分技术以及市场第一个用来扫描需要特殊处理文件的可插接平台附件。柯达与三洋电器推出十五英寸平板显示器原型,这是基于柯达的专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技术的下一代全彩色显示器。公司推出 KODAK VISION2 电影彩色负片,这是其曾荣获奖项的电影胶片的下一代产品。KODAK VISION2 是1925 年推出并迅速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的电影胶片 VISION 胶片系列的后代。
# 2003 年:推出 KODAK EASYSHARE 多功能底座打印机 6000,这是一种能打印出耐用的 10 x 15 厘米柯达无边框照片的设备。公司推出几款数码相机,其中包括第一部具有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显示屏的 KODAK EASYSHARE LS633 变焦数码相机,以及供高级业余摄影者使用的 KODAK EASYSHARE DX6490。推出柯达的美国移动影像服务,帮助人们存储、分享、整理和打印他们的数码影像。推出 KODAK i80 扫描仪(其数字化纸张文件的速度比先前的型号快 40%)和新的文件影像产品组合。柯达进行了几次收购,包括牙科临床管理软件供应商 PracticeWorks, Inc.;总部位于中国的最大照相胶片制造商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 20% 的股份;图片存档与通信系统开发者 Algotec Systems Ltd.;以及 Applied Science Fiction 的数码 PIC 快速胶片冲洗技术。Antonio Perez 加盟,成为总裁暨首席运营官。九月,公司推出新的数码增长策略,加快拓展到一系列商业业务的增长速度。公司按照五个主要经营项目组织:商业打印、显示屏及组件、医疗影像、数码及胶片影像和商业影像。
# 2004 年: KODAK EASYSHARE 数码相机在 J.D. Power and Associates 2004 数码相机满意度调查中荣获 200-399 美元和 400-599 美元价位的最高客户满意度。柯达拓展了其图形通信业务,成为前合资企业 NexPress(高端、随需应变的彩色打印系统和黑白可变数据打印系统提供商)和 Scitex 数码打印(高速可变数据喷墨打印的领导者)的唯一所有者。后者改名为 Kodak Versamark, Inc。公司还购买了数码相机生产商 Chinon Instries 的剩余股份,收购了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成像传感器业务,并和 IBM 联盟生产 CMOS 影像传感器。为进一步专注于增长领域,柯达将为国防与太空客户提供的遥感系统业务卖给了 ITT Instries。柯达与七个其他相机生产商宣布新的 IMAGELINK 规范,允许各种相机连接到并使用 EASYSHARE 多功能底座打印机。柯达还推出可从数码相机、存储卡和无线传输打印照片的 EASYSHARE 多功能底座打印机增强版。开始在柯达的科罗拉多温萨场地兴建制造厂,扩展热介质生产能力。这将有助于满足柯达备受欢迎的 Picture Maker 数码照片速印系统、EASYSHARE 多功能底座打印机和专业 1400 数码照片打印机对高品质热升华打印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数码影像需求的增长,柯达剥离了胶片和相纸的生产经营,关闭了澳大利亚 Coburg 的工厂,并缩小了其它几个位置的经营规模。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批准了柯达的新型乳房造影术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该系统可帮助识别数字化的乳房照片上的可疑区域,在乳房癌的早期检测中为放射师提供帮助。推出采用 COLORLAST 技术的柯达皇家特级喷墨相纸。与最新的墨水配合使用时,在此喷墨相纸上打印的照片可在一般的家庭展示环境下保持 100 年以上。
# 2005 年:柯达因其新款 EASYSHARE-ONE 数码相机获得许多行业荣誉,该相机前所未有地能够保存多达 1500 张照片进行即时播放,并能够以无线方式传输影像进行打印、用电子邮件进行发送或在线观看。其它新款 EASYSHARE 相机包括 V 系列和 P 系列型号。P 系列相机为高要求的摄影者提供了高级功能。V 系列相机比扑克牌面还小,却实现了照相和摄像功能的融合 — 能从录像中获取打印质量静态影像,或连续录制长达 80 分钟的有声电视录像。在柯达屡获殊荣的数码相机和多功能底座打印机系列的成功基础上,公司的 OFOTO 在线照片服务更名为 KODAK EASYSHARE Gallery。柯达收购以数字形式获取 X 射线影像的小型数字射线照相系统的领头羊 OREX Computed Radiography Ltd.。随着图形通信业务的持续增长,公司成为图形通信市场的领先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前合资企业柯达宝丽光图像公司的唯一所有者;并收购了全球商业打印机采用的印前及工作流系统的首要供应商 Creo Inc.。 柯达推出用于印刷行业的新产品 KODAK Enterprise Management Solution (EMS),这是一套完整的业务流程解决方案;以及 KODAK VERSAMARK VX5000e 打印系统,该系统的有效分辨率是前几代连续喷墨喷头的两倍。 Antonio M. Perez 兼任柯达 CEO 和总裁职务。柯达宣布推出与 IBM 联合制造的第一批 CMOS 影像传感器 (CIS) 设备。柯达推出分子成像系统,该系统通过一个非入侵性的过程,在极早阶段识别出有病变迹象的分子异常现象。此时该系统尚不供人体使用,但它们将在癌症研究等领域为实验室研究员提供帮助。柯达推出包括 EASYSHARE 照片打印机 500 在内的新款家庭打印产品,该产品实际上可用于任何品牌的数码相机和最新型号的拍照手机。柯达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将其品牌向数码世界转型。行动包括在美术馆进行广告宣传,描绘个人、历史和医疗影像的重要性并突出柯达创造、分享和保护这些影像的职责。推出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专业影像传感器 — 3900 万像素的 KODAK KAF-39000 影像传感器。 柯达推出 KODAK Picture Kiosk G4,提供更快的影像上传和打印的速度,巩固其在零售打印行业的领先地位。柯达的医疗组取得与 National Services Scotland 签定的最大的图片存档与通信系统 (PACS) 和信息管理解决方案 (IMS) 合同。
# 2006 年(四月):Antonio M. Perez 兼任柯达主席和 CEO 职务。推出世界上第一部双镜头静态数码相机 — 圆滑小巧的 KODAK EASYSHARE V570 变焦数码相机。随后,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 10 倍光学变焦的 KODAK EASYSHARE V610 双镜头数码相机。柯达更新其品牌口号,展现当今数码世界的全新现代风貌。柯达与摩托罗拉围绕移动影像结成全球产品、互惠特许和营销联盟。推出 KODAK Scan Station 100。该产品允许两个办公室人员在办公网络上同时扫描、存储和共享文件并发送到任何地方 — 而无需电脑。
柯达在中国
柯达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927年,柯达就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办事处。目前,柯达在中国已经设立了28家办事处并在上海、厦门、汕头、无锡和台湾建立了生产厂。柯达被誉为中国影像行业的领导者和模范的中国企业公民。
产品:"人人都会用"
1877年,照相机已被发明出来,但当时的照相设备极为庞杂,包括一个黑色的大帐篷,一个水箱,一个装着厚厚的玻璃感光板的容器……带它出去旅行就像带着一座实验室,必须单雇一匹马驮着才行。这还算简单,复杂的是操作,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谁也无法驾驭这个庞然大物。
柯达创始人乔治•伊斯曼,第一次接触到照相机时,就忍不住想:照相机能不能做得小一些呢?摄影艺术能否弄得像"用铅笔写字那么简单"?这些伟大的疑问加上伊斯曼坚持不懈的追求终于给感光业带来了一场划时代的革命。1886年,小型、轻便,"人人都会用"的照相机诞生了,伊斯曼为它起了一个字母不多,但读着响亮的名字:"柯达"。1888年,柯达打出了第一个广告,画面上一只手举着一架柯达相机,旁边是伊斯曼写的自信而自豪的承诺:"你压下按纽,其余由我负责。"柯达上市,一举获得成功。
从此,"人人都会用"这一思想贯彻了整个柯达的经营历程,如何方便消费者使用相机一直是柯达公司孜孜以求的目标。1964年,柯达经过10年的研究,推出了一种"立即自动"相机,这种相机机型更加简单轻便,易于携带;操作简便,无需测距对光,就能获得清晰的照片:底片装卸便利安全。这种"老少皆宜"的照相机上市之初就销掉了750万架,一举创下了相机销量的世界最高记录。同年,正值"立即自动"旺销之际,柯达了解到电子闪光灯设备不够完善,每照一张相片就得换一个灯泡,于是又于1965年推出使用方便的方型四闪镁光灯装置。1970年,柯达为弥补方型四闪镁光灯离不开电池的缺陷,进一步推出了"新奇X系列闪光灯"。1973年,超小型匣式柯达相机诞生,这种相机方便到可以放在口袋或手提袋里,而且照出的相片画面清晰。这种相机上市后仅3个月在美国一地就销售了100多万架,全世界销量达1000万架;在台湾,柯达相机的家庭普及率猛增到40%。人们亲眼地称它为"
㈥ photoshop cs3如何安装柯达磨皮滤镜
打开PS看看里面有插件吗,没有的话,准备好这次要安装的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