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草原景色动态图片
扩展阅读
丽江特产有哪些图片 2025-05-16 22:40:54

草原景色动态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6-14 07:43:44

❶ 草原风景

一、草原概述

草原就是平原,可以是低平原、高平原或高原,有平原地貌的一切特色,例如地势平坦或微有起伏,辽阔空旷,一望无际,河流多为曲流,如彩带飘舞。草原是披上低矮绿装的平原,与平原森林,特别是雨林截然不同。森林荫翳,浓荫如盖,遮天蔽日,视野极短,是幽深的美;草原开阔,极目千里,是明快的美、辽阔空旷的美。草的种类不同,疏密高低不同,又带来不同的美,“风吹草低见牛羊”和“春草没马蹄”的情趣大不相同。因而在已经介绍了平原地貌的前提下,再介绍一下不同草原的特点。

在广阔的欧亚大陆上有一条宽阔的欧亚草原带,自欧洲多瑙河下游经罗马尼亚、蒙古至我国东北,绵延21000多千米。我国的草原位于这个草原带的东端,横亘于北纬80°~50°之间,从西部的新疆至东北三省,面积约355×104m2 ,占全国面积的37。长期的自然选择,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草原类型,在我国主要有如下几大类:

(1)美丽的疏林草原,分布在森林与草原接壤的地区,森林稀疏散生或呈岛状分布,林间发育为草地,并可与草甸、沼泽共存。大兴安岭西侧有桦林、栎林草原,东北北部平原有榆林疏林草原,最典型的是呼伦贝尔草原和乌珠穆沁草原,在这里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草原、牛羊和茂密的大兴安岭林海。

(2)水草丰美的草甸草原,是疏林草原与干草原的过渡类型,草高60~80cm,覆盖度60~85 ,主要分布在平坦的洼地和北向的坡地上,可以是单纯的草甸草原,也可以是沼泽草甸和盐生植被的复合体。草甸草原产草量高,每至仲夏,阳光灿烂,轻风荡漾,淡紫色的飞燕草花、火红的山丹花、粉艳的凤毛菊、金色的小黄花,簇簇丛丛,汇成了花的海洋,把草地点缀得五彩斑斓。

(3)辽阔的干草原是典型的草原,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在丘陵起伏的内蒙古高原上广阔发育,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8.3。初春,“草色遥看近却无”,娇嫩鲜艳的鹅黄小叶锦鸡花朵,成为草原上的报春使者。夏季,百草丛生,蓬勃葱郁,疾风中碧波荡漾、汹涌澎湃,风静时万绿丛中还有一束两束粉紫相间的草花。深秋,阳光朗照,草原一派耀眼的金黄,针茅的果实,吐出缕缕雪白的长须,随风颤颤飘动。

(4)干旱的荒漠草原,为稀疏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混生大量小灌木组成的植被,是干草原和沙漠之间的过渡类型,占草原总面积的22.6。牧草稀疏矮小,草高20~30cm,覆盖度不足30 ,在一些低湿滩地,芨芨草等生长茂密,成为荒漠草原中的绿洲。荒漠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中北部、鄂尔多斯草原的中西部至新疆的低山坡麓,整个荒漠草原呈现灰绿色,一片片绿草滩、小灌木丛点缀其间。

由上可知,从东北的林海,经疏林草原、草甸草原、干草草原,再向西的荒漠草原,直至西北的荒漠区,是一个降水逐渐减少的自然分带,水资源是决定这一变化的根本因素。

(5)高寒草原,在4500m以上的高原上,以寒旱生的多年生丛生禾草为主,并有垫状植物和高原灌丛所组成的植被,称为高寒草原,一般草高15~20cm,覆盖度30~50。这种地区尚有碧绿如茵的高寒草甸,它们分布于青藏高原和新疆的高山之顶。

此外尚有山地草原、山地草丛、山地草甸等,因不属于平原,或面积不大,均不赘述。

二、草原风景(40)

1.呼伦贝尔大草原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内蒙古最大的草原,也是世界闻名的天然牧场,是蒙古族最早的发祥地。它风光绮丽,水草丰茂,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民风淳朴,是草原旅游的好去处。这里有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植物品种多达1300余种,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观。每至夏季,草原上绿草茵茵,一碧千里,野花点点,姹紫嫣红,马群、牛群、羊群来去游移,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炊烟袅袅,天空高远辽阔,白云如絮如雪,悠悠飘动,一派令人向往的草原风光。

素有“中国第一曲水”之称的莫尔格勒河,宛如一条玉带,延伸在呼伦贝尔草原上,河流两岸草浪滚滚,鲜花盛开,牛羊成群,骏马奔驰。呼伦湖位于满洲里东南,是中国第五大内湖,内蒙古第一大湖。贝尔湖是中蒙两国的界湖,以其苍茫浩渺的水域扬名,有30余种鱼类和极其丰富的水生动植物。湖区沼泽湿地连绵,水域宽广,是一个巨大的鸟类博物馆,计有241种鸟类,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五分之一。贝尔湖以鲤鱼跳龙门的景观最着名。每当冰雪消融、鱼汛来临之际,鱼儿沿乌尔逊河来到呼伦湖产卵,中途遇拦河鱼栅的阻隔,便钻出水面,飞腾跳跃,起起落落,水花飞溅,蔚为壮观。

2.乌珠穆沁草原

乌珠穆沁草原山地连绵,林木苍郁,原野坦荡,牧草丰茂,湖泊罗布,润泽清亮。盛夏,蓝天白云下,远山含黛,近水耀金,雪白的蒙古包斑斑点点地散落在如茵的草地上,红色的马群,黄色的牛群,白色的羊群,显得亲切可爱,银白色的骆驼扬起脖子向游人致敬。在葱郁的草地上,天鹅、大鸨、黄羊、羚羊、旱獭、獾子时常出没,让人感到如同走进了动物世界。

草原景区内到处洋溢着民族风情,坐勒勒车、祭敖包、骑马、乘驼、狩猎、观赏蒙古族歌舞、吃手扒肉、饮马奶酒、参加篝火晚会、住蒙古包,都可畅怀尽兴。

3.藏北大草原

出拉萨市往北150km左右,便进入辽阔壮美的藏北大草原。在这里,人们可以领略到西藏的四季风光。草原上的远山终年冰封雪舞,山下绿草茵茵,牛羊遍地。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星星点点的帐篷散落其间,站在藏北大草原上四处遥望,天地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4.巴音布鲁克草原

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新疆和静县西北地区的开都河上游,是天山山脉中少有的大面积牧场。海拔3300多米的查汗诺尔达坂处的敖包,是进出草原必经之地,在此极目所至,群山叠翠,风吹经幡呼呼作响,令人感到庄严、神秘、苍凉。草原中心的塔格楞山山顶,有一巨大敖包,登顶眺望,碧草连绵,羊群点点,骏马奔驰,天鹅翱翔。草原地形平缓,开都河左右回流,如飘舞的彩带,形成不少半沼半湖的地区,即由芦苇丛分割成的小块沼泽。此地设立了天鹅保护区,连绵的雪岭,耸入云霄的冰峰,构成了天鹅湖的天然屏障。

5.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位于伊犁河谷地区,那拉提意谓“见到太阳的地方”。群山环抱着绿色的大草原,巩乃斯河从草原中穿流而过,将草原分割成若干块,又形成许多流动的湖泊。草原上布满了蒲公英和不知名的小花,雪山脚下的绿地上遍布羊群,草地边缘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伸向远方,再配上蓝天,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6.扎兰屯

享有“塞外苏杭”美誉的扎兰屯风景名胜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南端,是从东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的门户。它背依大兴安岭,面眺松嫩平原,总面积16926km2 ,是一处以山地、丘陵、平原和谷地4种地貌形态为主体,汇原始森林、广袤草原、田园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大兴安岭上的明珠”。扎兰屯群山叠嶂,河流密布,山清水秀,四季分明,以山险、石怪、水秀、树茂、兽奇、鸟异着称,分为吊桥公园、秀水山庄、柴河、巴林喇嘛山、浩饶山、红光民俗村等风景区。吊桥公园位于市区北部,始建于1905年,占地面积68km2。园内亭台楼阁建筑风格各异,别具风姿,既有东方特色又具欧式风格,融我国南北方园林之长和民族特色为一体。现如今,吊桥公园几经修葺,已经成为拥有水上娱乐、花卉欣赏等观光游乐项目的综合景区。柴河景区在市区西南端,属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带。这里的火山湖、瀑布、清泉等是我国东北极为罕见的自然景观。群山环抱,怪石嶙峋,蓝天、白云倒映水面,如诗如画。汹涌的柴河、绰尔河潆绕碧山,奔流不息。

这里还有一望无际、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有绿草如茵、野花烂漫的广阔草原;有波光荡漾、纵横交错的托欣河、浩饶河;有奇峰林立、姿态万千的巴林喇嘛山石林;有名贵稀少、营养丰富的哲罗鱼、细鳞鱼、重唇鱼等冷水鱼;还有甘洌的山泉,碧绿的湖泊,飞翔的百鸟,烂漫的山花,飘香的野果……。

扎兰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金刚寺规模宏大,建筑古朴,香烟缭绕,其建筑规模居周边地区汉佛教建筑之首。扎兰屯居住着蒙、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朝鲜等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

7.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莫尔道戛镇,大兴安岭西北麓保存着寒温带明亮的针叶原始林景观,具有鲜明的北国特色,在全国森林公园中独树一帜。此地位处呼伦贝尔大草原,北依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山峦起伏,古木参天,植被种类丰富多样,溪流蜿蜒密布林中,处处展现幽、野、秀、奇的风采。夏季以林海、松风、蓝天、白云为特色;冬季以冰峰、雪岭、严寒、雾凇为风致。故人称:“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拥有龙岩山成吉思汗公园、大兴安岭生态展示园、激流河水上娱乐场、苍狼白麓岛休闲度假村四大景区,可让游客充分感受原始森林的静谧神秘和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

三、草原动物风景(41)

1.塞伦盖蒂草原

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草原,是野生动物集中的天然动物园,是非洲唯一仍有众多动物栖息、迁移的地区。塞伦盖蒂国家野生动物园,自维多利亚湖东南岸向东及东南伸展,长达160km2 ,这里有150万头非洲大羚羊、20万匹斑马及同样众多的羚羊和其他经此迁徙的动物。每年12月到次年5月兽群在公园东部栖息,随后西移,再北上,并于11月折回公园东南草原。塞伦盖蒂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角马一年一度的大迁徙。每年6 月牧草稀疏、河流干涸时,上百万头的角马汇成浩浩荡荡的大军向北部和西北部进发,直到11月雨季才重返故乡。角马迁徙之时,速度由慢到快,然后飞奔,所到之处黄尘滚滚,吼声隆隆,蔚为壮观。在3000km的旅程中,要遭到狮子、豹子、鬣狗、鳄鱼的袭击,有数万头角马将死在路上,也有数十万头小角马在路上出生。塞伦盖蒂是野生动物的王国,狮、豹、犀牛、河马、长颈鹿、狒狒等数量众多,已记录的鸟类有200多种,近来大象也迁入园内。

2.卡盖拉国家公园

卡盖拉国家公园,位于卢旺达东北部,占地2500km2 ,海拔在1250~1825m之间。园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有湖泊25个,其中伊海马湖最大,面积75km2。园内有动物和鸟类多种。大象、河马、野牛最值得观赏,而羚羊数量最多,麋鹿得到很好的豢养。由于保护措施有效,动物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濒于绝灭的动物,在此避免了灭绝的厄运。

四、草原文化风景(42)

1.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鄂尔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境内,陵园的主体建筑是门庭和3个互相连通的蒙古包式大殿,分为正殿、东西配殿、东西走廊、后殿。正殿迎面是一尊成吉思汗白玉雕像。整个陵园,雍容大方,嵯峨耸立,格外壮观。正殿高26m,平面为八角形,上设重檐,以蓝色琉璃瓦覆盖,上承蒙古包式的穹庐顶。成吉思汗塑像背后的正墙上,绘制着当年成吉思汗势力所及的欧亚大地图。在灵堂的西厅,陈列着成吉思汗当年用过的战矛、弓箭和马鞍等。

2.草原古长城

内蒙古是全国古长城遗址最多的地方,全国古长城有10 万多里,而内蒙古就有3万多里。在内蒙古境内,鄂尔多斯市有秦长城分布。赵武灵王修筑的长城西起狼山,沿大青山南麓而下,东至化德,其遗址最为清晰的一段在包头境内。西汉的外长城,起于武川,经固阳、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入蒙古国境内。金长城又称“金界壕”,结构不同于秦、汉长城,它是挖土为沟,屯土沟南,呈堑壕状。金长城东起呼伦贝东盟,西至大青山,全长5000km。在内蒙古与山西的交界处,是南面的一条明长城,北面的一条长城全在内蒙古境内,通称“旧边墙”遗址。从马口市到黄河东岸的大部分明长城蜿蜒起伏在群山之背,势若飞龙,风格与北京八达岭长城相近。

内蒙古的长城上还有许多着名的关塞烽燧,汉时着名的长城七大要塞,以鸡鹿塞和光禄塞最为着名。今日鸡鹿塞尚存一座方方正正的石城。光禄塞,地势险要,是汉代在长城沿线修建的第一座城池,称“光禄城”,昭君出塞,便自光禄塞而出。

3.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处在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交汇处,是森林、草原相接的地带,既可观赏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奇峰林立、怪石嶙峋的雄伟峻峭之美,又可领略草原的博大广阔、茫茫林海、翠绿无垠的寥廓景观,而且在山上观赏平原,视野更广,气势更加宏大。园内有森林6.7×104km2 ,其中人工林海松柏整齐,苍翠茂盛,浩瀚无垠;天然林古木参天,遮天蔽日,枝缠蔓垂,密叶荫翳。春夏,百花争艳;金秋,层林尽染,斑驳陆离;隆冬,云杉、樟子松、白桦等耐寒树木傲霜斗雪,生机勃勃。公园北、西部被广袤的草原环抱,绿草如茵,牛羊成群,骏马奔驰,极目远眺,蓝天、白云、草原、羊群连成一片,令人心旷神怡。西部沙丘延绵,起伏跌宕,雄浑壮丽。在此可以同时领略山脉、高原、丘陵、低地等不同地貌的风韵。

4.山丹军马场

山丹县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南北依山的峡谷走道,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地位。这里的马场,也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每年七八月间草原的景色最美,冰雪覆盖着的祁连山银装素裹,草原上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却是金灿灿的一片,微风吹来,花涛汹涌,蓝天白云下的一群群马牛羊点缀其间……群山环拥的西大河水库,像一块明镜镶嵌在翠绿的草原上,皑皑雪山倒映水中,在水库上荡舟,如梦如幻。

❷ 有好景色的图片,发过来几张看看

http://www.3lian.com/gif/more/05/0501.html 这里有好多,你自己选吧。。 如: 香格里拉风景 竹林 雪山 梯田 手绘风景 春天背景 秋天风景 月色 夕阳美景 绿色草地风景 田园 雪中树 森林公园 蓬莱阁 冬雪 美丽雪景 雪 绿色草原 草原风光 大自然 夕阳 秀丽山川 森林树木 江河湖泊 天空美景 城市夜景 国外风情 日本风光 台湾风情 德国风光 加拿大风情 欧洲风景 海岛日出 树木花草 草原风情 草地 冰雪世界 奥地利风光 香港夜景 自然特写 草原草地 比利时风光 爱尔兰风光 田园风光 秋天 台湾风景 亚洲 香港 上海外滩 自然风景 动态风景 瀑布 风景名胜 美丽风景 世界美丽风景 绿意景色 北京立交桥 三清山 田野风光 东方明珠 北京香山 三亚风景 天山天池 瀑布风景 古树 冬天雪景 树林 蓝天白云 田野风景 彩虹 森林背景 北京夜景 水中倒影 草原风景 天安门 北京故宫 夏威夷风景 九寨沟 挪威风景 澳大利亚风景 西藏风景 澳门风景 夜景 迪斯尼乐园 万里长城 浙江海宁盐官 香港风景 黄河风景 农村风景 名山 中国名山 海滨 海南旅游风景 山峰风景 九寨沟风景 九寨沟风景 苏州园林 旅游风景 旅游风景 风景欣赏

❸ 谁有草原动态桌面

网络搜>动态梦幻桌面草原白云1280

第二个就是,看看是不是你需要的,

❹ 关于内蒙古草原的资料和图片

内蒙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蓝蓝的天下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动人歌声即是其生动写照。尤其是以北部海拉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我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

内蒙古草原是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内蒙古人民正从过去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向现代化牧业生产发展。我国的内蒙古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不过,这里的草场是广阔无垠的大草原。

位置:内蒙古草原位于我国北部并与俄罗斯和蒙古相邻。

内蒙古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我国的蒙古族同胞就生活在这片大草原上。

蒙古包--适于游牧生活

马--适于草原上的行走

蒙古袍、蒙古靴--适于骑马

牛羊肉奶茶奶酒

可以看出内蒙古牧民的住、行、衣、食都在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去适应自然才能不断发展。牧民合理利用草场,进行轮流放牧,合理利用牧草资源。别外,他们还进行了畜牧产品的深加工,鄂尔多斯品牌的服装闻名全球。牧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内蒙古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我们来看一看这里有什么矿产资源,适合发展哪些工业。

矿产丰富:煤、铁、稀土等

钢铁、电力、还有纺织等

湛蓝的天,洁白的云,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星星点点的蒙古包点缀其中。这就是世上少有的未被污染的内蒙古大草原。
在内蒙古,你可以零距离接触草原民族,体验草原文化,感受民族风情。在这个成吉思汗曾驰骋过的地方,还有更多令人神往的古老传说,以及许许多多神秘的地方。
欧洲人的“东方神话”——元上都
七百多年前,蒙古贵族在大草原上建立了一座都城,它就是后来的元朝陪都——元上都。几经扩建,元上都逐渐成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每年从初夏到深秋,元朝皇帝都来此消暑、狩猎、处理政务,前来朝觐的各国使节、王公大臣、巨商大贾云集上都,使其成为一个影响亚、欧两大洲的国际性大都会。马可·波罗父子就曾在这里受到忽必烈的召见。
《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上都是忽必烈大汗建造的都城,大理石和各种美丽的石头建造的宫殿设计精巧,装饰豪华,令人叹为观止。该宫殿的所有殿堂和房间里都镀了金,装饰得富丽堂皇。”元上都也因此被欧洲人称为“东方神话”。
中原汉文化、北方蒙古族文化,在这里做到了完美结合。汉人设计的这座都城,布局合理、选址绝佳、守备设计合理。一个专门研究元上都遗址的专家称,它在总体布局上即体现了汉族传统的城市布局观念,又考虑了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点,是富有游牧文化特色的草原都市。
罕见的冰川石林
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时候,岩浆活动、冰川运动以及自然风蚀,最终就形成了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石林——克什克腾旗的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
还没看够银白色的白桦树和杂花片片的草地构成的景色,平坦的草地上就突然巍峨高耸起许多石柱。或是三五成群,或是独柱擎天。卧驼、箭石、拴马柱、秀女望月,天然造化加上后人的想象,便成了种种独特景观。
这里的石林通体为坚硬的花岗岩石,远看恰似千层饼。石林顶部有冰臼分布,这在海内外尚属首次发现。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的同时,它也已成为研究古地质和古地貌变迁难得的科研资料。
因为人迹稀少,森林面积大,这里的人说,他们现在还能经常看到野生的狍子、黄羊、鹿、狼。雨后,在树林中采摘蘑菇,或者寻找野鹿角也是很有情趣的事。话音末了,当地人指着远出的一片片山脉说,那边就是着名的大兴安岭。
成吉思汗的“天赐之石”
巴林石是巴林右旗的特产,质地纯净而湿润,色泽丰富而艳丽,被称为“中国四大印石”之一。其中,巴林鸡血石算的上是其中的极品,质地温润坚实,石上“血迹”斑斑,聚散有致,光彩照人,犹如红霞映月,锦上添花。它更是难得的欣赏、雕刻、收藏用石。
相传,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的庆功宴上,属下献上一只巴林石碗,大汗用它盛满美酒,频频举杯,不住地称赞,“天赐之石!”。
如果有兴致,在内蒙古,你还可以沙漠悠闲乘驼,也可以草原纵情奔马。内蒙古大草原没有都市的喧嚣,有的只是草原的辽阔和些许安详。
这里还有太多关于成吉思汗的传说故事,更有许多值得人们留恋的地方。

❺ 想看看内蒙古的草原,谁有图片发过来,要真实的

辉腾锡勒草原,离集宁市不远。旁边还有黄花沟,有山有水景色宜人。 春坤山,包头固阳县境内,世界上最大的草甸草原,夏季草原上会开满各种不知名的小花,还生长着很多中草药。春坤山有山,有小溪,有白桦林,还有神秘山洞。风光十分不错。

❻ 求草原图片,好看的,用来做QQ场景,最好是动态的(如是,追加分数!)

可以直接搜索啊

❼ 草原的图片,和诗歌

古诗歌——乐府·(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早低见牛羊。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 ,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

草原 文 / 王卫科

你起伏成一种姿势
嫩绿的表情细腻的肌肤
迎接着生命的呼唤和腾格里
上天的眷顾和收殓
这博大宽阔一望无垠的地理
让自由的血液融入躯体

洁净的身心奔放的灵魂
我在压抑虚空的都市里
感受和向往着你的自尊
你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我多么希望有一天
你的四肢能够向四面八方
努力地铺展
让生命的希望能够吞噬那些
沙尘暴造成的恶劣影响

辽阔的疆域矫健的马匹
清澈的泉水野花的美丽
摇曳的芦苇飞翔的天鹅
肥大的羊群朴实的牧民
浓郁的马奶可口的肉食
原始的状态在这里延续
纯洁的心田在这里繁衍

你是上帝对善良的赏赐
罪孽的人类无知地荼毒着你
你是迷茫人眼中的天堂
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毁灭着你
你的泉源已经浑浊肮脏
你的容颜变的憔悴枯黄
是谁把你的美丽愚昧地埋葬
你如今在我的眼中一片迷茫

哀伤的眼神只能守望
旧日的想象
麻木的人类丧尽了天良
欲壑难填的人类呀
你真的希望有朝一日
被滚滚的黄沙悄悄地掩埋
你的遭遇让我感伤。

❽ 关于描写羊群在草原上吃草。把画面写具体,突出景物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1、草原美景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悠扬的马头琴声,喷香的奶茶,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骏马在奔驰,牧民在歌唱,那草原上的小花、牛羊、骏马、牧人,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描写草原的优美句子。

2、夏天的草原绿草如茵,深呼吸一口,清香的草木味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牛、马和羊漫游在草原上,风吹草动,形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正如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骑在马背上,悠哉游哉,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

3、这时,草原上笼罩着金色的寂静,远处山峦披上晚霞的彩衣,那天边牛乳般洁白的云朵,也变得火焰一般鲜红,草浪平息了,牧归的牛羊群从远方草原走来;只有那些夜间也不回返的骆驼群,还在柳林附近的湖边上游荡着,整个大草原一副安宁的样子。

4、刚刚步入草原,我就深深爱上了这美丽的大草原,这里空气清新,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汽笛声。放眼望去,绿色的草原,膘肥体壮的牛羊,小马在地上吃草,牧人挥舞着鞭子,唱着悠扬的蒙古长调,听着听着,使我进入了美妙的遐想中……等我回过神来,眼前便是一个个蒙古包,它像星星一样点缀在广阔的草原上。

5、牛群慢悠悠地走着,仿佛绿色海里的一队小船。小牛犊的两只圆眼睛,就像两盏灯。鞭子似的牛尾,有力地、悠闲地甩着。

6、咩,一只长着漂亮长角的羊突然抬起头来,神气地对着天空叫了一声,之后又在原地兴奋地转了好几圈。其他羊见它叫得这么欢,也不甘示弱,纷纷效仿,就连还在喝奶的小羊羔也稚声稚气地叫了几声咩咩。顿时,羊群的叫声划破蓝天,回荡在草原上,震耳欲聋,就连在远处觅食的鸟儿也受到惊吓,拍着翅膀扑棱棱地飞上云端。

❾ 草原是什么样的

草原,是以草本植物为主,可为家畜、野生动物提供生存场所的地区。由大气、土壤、生物等共同作用形成。其中,大气温度、降水量占主导地位。中国是世界上草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草原总面积将近4亿公顷,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

草原上的植被:

基本为地面芽植物,尤其丛生禾草,是群落的建造者。

地下芽植物,如根茎禾草、苔草,在不少草原(轻质土壤)上占优势。

双子叶的杂草,也很丰富。如菊科、豆科、蔷薇科的一些种,在靠近森林(水分较好)地段繁茂发育,与禾草共占优势,根系深,贮藏水、养分。干旱区一些杂草根系至地下分枝,深度达禾草的2倍。

地上芽植物(不高的半灌木)尤其在接近荒漠地区,有时达优势,如欧亚大陆草原的锦鸡儿、亚菊、蒿、地肤等属的一些种。

高位芽植物中的乔木,广布于热带稀树草原中,如非洲的阿当松氏金合欢、大洋洲的桉树等,具顶部平展的伞状树冠。

种子越冬的一年生植物,在地中海气候的草原地区,有一类短生植物,常在春季繁茂发育,如球茎早熟禾、二花郁金香等。

苔藓、地衣、藻类也是草原上常见类群,位于地表,只利用土面、土壤表层的水、养分。

(9)草原景色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分布

1、温带草原

发生在欧亚大陆内部,位于温带沙漠区的外缘,如中国蒙新诸省、中亚。欧俄南部及美国西部山麓平原等地。此内陆地区年中主赖夏季海洋季风及热力对流而降雨,欧俄乌克兰及中亚草原雨量冬期较多,乃受地中海气旋之赐。

2、热带草原

发生于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的两侧,环绕热带沙漠而分布,代表地区为北非撒哈拉沙漠的外缘、西南亚洲、北美西南部及南半球的澳洲。

其位向赤道一方者,夏季与热带莽原气候(Tropical Savanna Climate,Aw)相接,降雨量集中夏季,属于夏雨型热带草原(BShw)。位向极地一方者,冬期因西风带南移,与地中海型气候相连,降雨偏集在冬期,为冬雨型热带草原(BShs)。

❿ 内蒙古大草原卡通图片

内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经纬度西起东经97°12′,东至东经126°04′,横跨经度28°52′,相隔2 400多公里;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 700公里;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第3位。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接壤,国境线长4221公里。
[地质]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层发育齐全,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以北42°为界,可分为两个I级大地构造单元。42°线以北为天山--内蒙古--兴安地槽区,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中、新生代时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内蒙古东部地区形成北北东向的构造火山岩带,即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蒙古存在着两个全国着名的Ⅱ级成矿带,就在这两大工级构造单元接触部轴和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上。前者为华北地台北缘金、铜多金属2级成矿带,后者为大兴安岭Ⅱ级铜多金属成矿带。
[地貌]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除东南部外,基本是高原,占总土地面积的50%左右,由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等高平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556米。高原四周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狼山、色尔腾山、大青山、灰腾梁)、贺兰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内蒙古高原西端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 15万平方公里。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 、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这里地势平坦、 土质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全区高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53.4%,山地占 20.9%,丘陵占16.4%,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边沿有山脉阻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海勃湾--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总的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降水集中,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 ,多寒潮天气。全年太阳辐射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增,降水量由东北向西南递减。年平均气温为 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年总降水量50~450毫米,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东部的鄂伦春自治旗降水量达486毫米,西部的阿拉善高原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额济纳旗为37毫米。蒸发量大部分地区都高于l200毫米,大兴安岭山地年蒸发量少于1 200毫米,巴彦淖尔高原地区达3200 毫米以上。内蒙古日照充足 ,光能资源非常丰富, 大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都大于2700小时,阿拉善高原的西部地区达 3400小时以上。全年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其中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高原达 50天以上;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一般在l0天以下。沙暴日数大部分地区为 5-20天,阿拉善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
[水文]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l000余条,祖国的第二大河--黄河,由宁夏石咀山附近进入内蒙古,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0多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有258条。有近千个大小湖泊。全区地表水资源为671亿立方米,除黄河过境水外,境内自产水源为37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水量的1.67%。地下水资源为300亿立方米,占全国地下水资源的2.9%。扣除重复水量,全区水资源总量为518亿立方米。年人均占有水量2 370立方米,耕地每公顷平均占有水量l万立方米,平均产水模数为4.4l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内蒙古水资源在地区、时程的分布上很不均匀,且与人口和耕地分布不相适应。东部地区黑龙江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区的27%,耕地面积占全区的20%,人口占全区的18%,而水资源总量占全区的65%,人均占有水量8420立方米,为全区均值的3.6倍。中西部地区的西辽河、海滦河、黄河 3个流域总面积占全区的26%,耕地占全区的30%,人口占全区的66%,但水资源仅占全区25%,其中除黄河沿岸可利用部分过境水外,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
地表水] 内蒙古自治区平均地表年径流量约291亿立方米,占河川径流总量的78%;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占河川径流总量的22%。由于河川径流受大气降水及下垫面因素的影响,年径流量地区分布不均,水资源也不平衡,局部地区水量富而有余,而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同时,河川径流年内分布 不均,年际间变化比较大。年降水集中在6~8月,汛期径流量占全区径流量的60~80% 。历年间径流量大小不匀,相差很大。年径流量最大与最小的比值,东部林区各河流为4~12;中部各河流为6~22;西部地区各河流高达26以上。此外,从区外流入自治区境内的河川径流量有330.6亿立方米,其中黄河入境的平均年径流量315亿立方米,额济纳河8.4 亿立方米。
[地下水] 内蒙古自治区地下水平均资源量为254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13亿立方米,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44%。其中河川径流量为80亿立方米,占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7l%。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为172亿立方米,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重复计算后,占全区地下水资源量的56%。自治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受大气降水、下垫面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平原多、山丘区少和内陆河流域更少的特点。自治区平原区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后的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在5.9~6.5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为山丘区地下水平均水资源模数的2.2~2.7倍。内陆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1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因而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只是在内陆闭合盆地的平原或沟谷洼地,地下水才比较富集。全区按自然条件和水系的不同,分为:大兴安岭西麓黑龙江水系地区;呼伦贝尔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大兴安岭东麓山地丘陵嫩江水系地区;西辽河平原辽河水系地区;阴山北麓内蒙古高平原内陆水系地区;阴山山地、海河、滦河水系地区;阴山南麓河套平原黄河水系地区;鄂尔多斯高平原水系地区;西部荒漠内陆水系地区。
[土壤]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土壤种类较多,其性质和生产性能也各不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土壤形成过程中钙积化强烈,有机质积累较多。根据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属性,分为9个土纲,22个土类。在9个土纲中,以钙层土分布最少。内蒙古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
[植被] 内蒙古境内植被由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等不同植物种类组成。植物种类较丰富,已搜集到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共计2351种,分属于133科,720属。其中引进栽培的有184种,野生植物有2 167种(种子植物2106种,蕨类植物61种)。植物种类分布不均衡,山区植物最丰富。东部大兴安岭拥有丰富的森林植物及草甸、沼泽与水生植物。中部阴山山脉及西部贺兰山兼有森林、草原植物和草甸、沼泽植物。高平原和平原地区以草原与荒漠旱生型植物为主,含有少数的草甸植物与盐生植物。内蒙古境内草原植被由东北的松辽平原,经大兴安岭南部山地和内蒙古高原到阴山山脉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与黄土高原,组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其中:草原植被包括世界着名的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等。荒漠植被主要分布于伊克昭盟西部、巴彦淖尔盟西部和阿拉善盟。主要由小半灌木盐柴类和矮灌木类组成,共有种子植物1000多种。植物种类虽不丰富,但地方特有种的优势作用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