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脖子疼摸又不知道是那个地方 一弯脖子往左就有点疼
你的症状,是非常典型的颈椎病的表现
你先按照以下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如果还是没有任何改变的话,及时的到医院做检查吧!
我只能告诉你,由于颈椎病引起的脖子疼痛的原因和治疗的方法
颈椎病的特征是 :颈部僵硬、不舒服、疼痛、有酸胀感,以及脖子活动不灵活
转动脖子时,有咔咔响的声音,不进行调理,进行下去会颈椎增生
有颈椎病时:神经会受到刺激或压迫后会有这些症状 :
颈部、肩部、背部或胸部疼痛或麻木,不及时的治疗、颈椎病就进一步加重,会有持续性或阵发性并向肩部、上肢、胳膊、及手指放射传导,可以伴有针刺样(针刺痛)或过电样串麻感、麻痛、酸痛、胀痛和蚁爬麻感,当颈部活动或咳嗽、打喷嚏或用力稍大时疼痛及串麻感可加重
颈椎病加重时也可以有上肢肌肉萎缩、发沉、酸痛无力、动作不灵活等现象,在夜间颈肩背部及上肢可能痛得更厉害,可以翻来覆去睡不着。
由于颈脊髓受到刺激压迫后,使脊髓血液供应不足,可以促使多个部位疼痛:
会头痛:因为颈脊髓受到压迫刺激后,会使血液不能上达到头部,使头部供血不足,而使大脑缺氧,就导致了头痛
还会有肩膀、胳膊、和手指的疼痛、酸痛以及发麻的感觉
再严重的话,会继续向下、向腰部蔓延:腰部酸痛、腰无力、腰膝酸软等
当腰椎受损了,就患上腰椎病,而腰椎病会继续向下发展
向臀部:坐骨神经痛、不敢久坐、有麻痛感,睡觉时明显
向腿部和小腿蔓延:腿部有发麻现象,活动后症状会减轻些
向足部:足部怕凉,怕冷、会导致末梢神经循环差
如果经过稍微的活动后,血液循环的快些了,症状会有所减轻,因为压迫颈椎病会压迫神经血管,使血脉不通畅、是经络受阻的缘故
以下是缓解、治疗颈椎疼痛的锻炼方法:
颈椎病还与睡眠的不良姿势有关:(总睡过高、过硬的枕头),因其持续时间长,会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失调,加速颈椎退变。
颈椎病要注意睡觉时的枕头: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16cm,颈部应枕在枕头上,不能悬空,使头部保持略后仰。习惯侧卧位者,应将使枕头与肩同高。睡觉时,不要躺着看书,也不要长时间将双手放在头上方。
颈椎病与生活、学习、工作的姿势不当有关 :处于坐位,尤其是低头工作的,虽工作量不大,强度不高,但颈椎病发病率很高。(比如:长时间的上网,打字、生活中长时间打麻将,长时间的看电视也可以造成颈椎病。)
不适当的体育锻炼:超过颈部耐量的活动或运动,可加重颈椎负荷
无论是睡眠、休息.还是生活、学习、工作,甚至日常一些动作,都要保持良好的习惯,时刻不忘颈椎的保护。同时加强颈肌的锻炼
缓解颈椎病的方法:
平时要注意少低头,工作一两个小时至少休息一次,休息时头向后仰,或平卧,让颈椎得到休息。颈椎病患者要注意不要来回突然的猛然的转头,更不能旋转颈椎,使劲斜搬按摩颈部
多坐耸肩、和扩胸动作:对颈椎病造成的肩膀、后背、胳膊、和手部麻痛有非常好的效果
多游泳。因为游泳的时候头总是向上抬,颈部肌肉、肩部、背肌、胸肌、腰肌都得到锻炼,而且人在水中没有任何负担,也不会对椎间盘造成任何的损伤
也可以在家,做旱地游泳的动作(假的游泳),做各种游泳的姿势:(自由泳、仰泳、蛙泳、蝶泳)
做用下巴向前的画圈动作(就像,鹅探颈的姿势)方向是:从下向上的画圈
需要注意的是:在做颈椎部的运动时,速度千万不能过快、过猛,一定要缓慢的进行
还可以做:双手十指互相交叉,放到脑后,双手向前方使劲,头部颈部向后用力,可以使颈部、肩背部减少僵硬、麻痛、酸痛的症状
休息时,经常的用热水袋,敷在脖子下面,热敷对缓解颈椎病的效果很好
放风筝:放风筝时,挺胸抬头,左顾右盼,可以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有利于增强骨质代谢,既不损伤椎体,又可预防椎骨和韧带的退化。
做颈椎部体操的方法 :
1. 基本姿势:每次做各项训练动作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全身放松。
2. 前俯后仰:双手叉腰,先抬头后仰,同时吸气,双眼望天,停留片刻;然后缓慢向前胸部位低头,同时呼气,双眼看地。做此动作时,要闭口,使下颌尽量紧贴前胸,停留片刻后,再上下反复做4次。
3. 左右旋转:双手叉腰,先将头部缓慢转向左侧,同时吸气于胸,让右侧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再缓慢转向右侧,同时呼气,让左边颈部伸直后,停留片刻。这样反复交替做4次。
4. 提肩缩颈: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自然下垂。动作时双肩慢慢提起,颈部尽量往下缩,停留片刻后,双肩慢慢放松地放下,头颈自然伸出,还原自然,然后再将双肩用力往下沉,头颈部向上拔伸,停留片刻后,双肩放松,并自然呼气。
5. 左右摆动:做操前,先自然站立,双目平视,双脚略分开,与肩平行,双手叉腰。动作时头部缓缓向左侧倾斜,使左耳贴于左肩,停留片刻后,头部返回中位;然后再向右肩倾斜,同样右耳要贴近右肩,停留片刻后,再回到中位。这样左右摆动反复做4次
这是治疗颈椎病的保健操
http://v.youku.com/v_show/id_co00XNjE1MjUyNA==.html
http://v.ku6.com/show/OxRA3X4Bm3Mxc5dA.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2BwSdXgdWgo/
这是因颈椎病引起头痛、头晕、头胀的治疗方法:
1.多用手指肚,按摩头皮,做按洗头的动作
2.用指肚,轻轻敲打头部各个部位
3.多按摩头顶部的百会穴、脑后的风池穴、脑户穴、天柱穴、哑门穴、后顶穴、强间穴、等头部穴位
4.可以用刮痧板(有牛角的、有玉石的(现在卖的玉石刮痧板价钱不贵,最便宜的有5元左右的),刮痧板以头顶部的百会穴为中心,从上向下的,分别向各个方向刮,不能随意的乱刮一气
这是具体的穴位图,你参考一下
http://www.mifang.org/am/pic/
肩部锻炼对治疗你的颈椎病带动的头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以下这些是肩部的运动
按摩肩部的方法:
穴位按摩 :按摩手三里。用左手拇指腹按住右手三里穴 ,揉动 1分钟 ,换左手 ,每日 3次。按摩印堂穴。用食、拇指按住该穴 ,旋转揉动 ,每次 1分钟 ,每日 3次。
捏压患处 :用右手拇、食指捏住压痛点 ,用力深压 ,并向前后左右揉动 1分钟 ,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捏右肩。每日 2次
肩膀锻炼方法:
一 、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二 、手指爬墙 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三 、体后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四 、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五 、后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六 、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七 、头枕双手: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八 、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以上几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根据你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
多揉、多按摩颈部和肩部肌肉,按摩大椎穴、肩井穴、风池穴、百会穴、脑户穴、中府穴、云门穴等
多按摩肩胛骨内圆(肩胛骨的骨缝处),天宗穴、肩贞穴、肩后穴、肩外俞穴
没事多搓搓手,多跺跺脚,不仅促进末梢神经循环,还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对治疗颈椎病,和头痛有辅助的疗效
要减少久躺久坐的坏习惯、多运动(久躺、久坐都会伤及颈椎、肩膀、腰椎和坐骨神经)
注意风湿:根据季节,适时的添加衣服、保暖好颈部和肩膀,防止受寒、受风
在平时的坐姿上,尽量的常做到挺胸收腹,坐姿挺拔,(这个姿势一般人,很难持续下去,可以坐直一会儿、歇一会,然后再做)
祝你早日康复!
祝你情人节快乐!
愿你享有期望中的全部喜悦,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能带给你甜美的感受和无穷的快乐!
祝你心想事成!!!!!!!!!!!
祝你身体健康!心情愉悦每一天!
早在二千多年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知道人体皮肤上有着许多特殊的感觉点。公元前五至一世纪写下的着名医典《黄帝内经》就已指出,“气穴所发,各有处名“,并记载了160个穴位名称。晋代皇甫谧编纂了我国现存针灸专科的开山名作《针灸甲乙经》,对人体340个穴位的名称、别名、位置和主治一一论述。迨至宋代,王惟一重新厘定穴位,订正讹谬,撰着《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并且首创研铸专供针灸教学与考试用的两座针灸铜人,其造型之逼真,端刻之精确,令人叹服。可见,很早以前,我国古代医学家就知道依据腧穴治病,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腧穴学的完整理论体系。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 发际穴 阳白穴 印堂穴 攒竹穴 鱼腰穴 外明穴 睛明穴 丝竹空 瞳子髎 承泣穴 球后穴 四白穴 迎香穴 人中穴 地仓穴 承浆穴
补充:前顶 通天 上星 神庭 承光 当阳 五处 曲差 眉冲 素髎 兑端 龈交 上迎香
头部背面穴位图
百会穴 后顶穴 风府穴 风池穴 天柱穴 哑门穴 太阳穴 下关穴 客主人 耳门穴 听宫穴 翳风穴 颊车穴 大迎穴 人迎穴
补充:四神聪 强间 脑户 目窗 正营 率谷 承灵 脑空 头窍阴 完骨 天冲 颔厌 头临泣 悬颅 悬厘 听会 和髎 角孙 颅熄 玉枕
胸部腹部穴位图
天突 璇玑 华盖 紫宫 玉堂 膻中 中庭 鸠尾 巨阙 上脘 中脘 建里 下脘 水分 神阙 阴交 气海 石门 关元 中极 曲骨 会阴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步廊 神封 灵墟 神藏 或中 俞府 缺盆 气户 库房 屋翳 赝窗 乳中 乳根 不容 承满 梁门 关门 太乙 滑肉门 天枢 外陵 大巨 水道 归来 气冲 髀关 足五里 阴廉 急脉 冲门 府舍 腹结 大横 腹哀 日月 期门 天池 食窦 天溪 胸乡 周荣 中府 云门
人体背部穴位图
大椎 陶道 身柱 神道 灵台 至阳 中枢 脊中 悬枢 命门 腰阳关 肩中俞 肩外俞 附分 肩井 天髎 曲垣 秉风 天宗 臑俞 肩贞 大杼 风门 肺俞 厥阴俞 心俞 督俞 膈俞 肝俞 胆俞 脾俞 胃俞 三焦俞 肾俞 气海俞 大肠俞 关元俞 小肠俞 膀胱俞 上髎 次髎 中髎 下髎 腰俞 会阳 长强 魄户 膏肓 神堂 膈关 魂门 阳纲 意舍 胃仓 肓门 志室 胞肓 秩边 白环俞上肢内侧穴位图
天泉穴 天府穴 侠白穴 青灵穴 曲泽穴 尺泽穴 少海穴 孔最穴 郄门穴 间使穴 内关穴 列缺穴 经渠穴 太渊穴 大陵穴 灵道穴 通里穴 阴郄穴 神门穴 鱼际穴 少商穴 劳宫穴 少府穴 中冲穴 少冲穴
上肢外侧穴位图
曲垣 秉风 巨骨 肩髎 肩髃 臑俞 肩贞 臑会 臂臑 消泺 手五里 清冷渊 肘髎 天井 小海 曲池 手三里 上廉 下廉 四渎 支正 温溜 三阳络 支沟 会宗 偏历 外关 养老 阳谷 阳池 阳溪 腕骨 后溪 中渚 前谷 液门 少泽 关冲 商阳 二间 三间 合谷
下肢内侧穴位图
箕门穴 血海穴 阴包穴 曲泉穴 阴谷穴 阴陵泉 膝关穴 地机穴 中都穴 漏谷穴 筑宾穴 蠡沟穴 三阴交穴 交信穴 复溜穴 商丘穴 中封穴 太溪穴 大钟穴 水泉穴 照海穴 然谷穴 公孙穴 太白穴 大都穴 隐白穴下肢外侧穴位图
居髎 环跳 髀关 风市 中渎 伏兔 阴市 梁丘 膝阳关 犊鼻 阳陵泉 足三里 上巨虚 条口 丰隆 外丘 阳交 飞扬 光明 阳辅 悬钟 跗阳 解溪 冲阳 丘墟 太冲 陷谷 足临泣 第五地 内庭 行间 大敦 厉兑 足窍阴 至阴 侠溪 足通谷 束骨 京骨 金门 申脉 仆参 昆仑.
⑶ 天宗肩贞尺泽穴在哪一个部位如题 谢谢了
天宗穴 属手太阳小肠经 .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指压手法】上半身保持直立,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贴在右肩膀二分之一处。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所碰触之处就是天宗穴。【主治】①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②气喘。③乳痈肩贞穴 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属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取法 :正坐垂肩位,在肩关节后下方,当上臂内收时,当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取穴。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耳鸣,齿疼,瘰疬,及肩关节周围炎等。尺泽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属手太阴肺经的合(水)穴.人体手太阴肺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尺泽穴 定位 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主治疾病为:喉咙疼痛、感冒、肘部疼痛、手臂疼痛、心悸等。
⑷ 肩膀上的穴位有哪些
病情分析:
您好,肩膀部位的穴位很多,但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功能
指导意见:
比如肩井穴,肩髃穴,肩贞穴,肩外俞,肩中俞,肩前穴,臑俞穴,秉风穴,天宗穴,云门穴,中府穴等等
⑸ 背部穴位图
背部主要有:大椎穴、至阳穴、曲垣穴、腰阳关穴、陶道穴、脊中穴、天宗穴、身柱穴、治喘穴、命门穴、神道穴、肩井穴、腰俞穴、风门穴、肝俞穴、肾俞穴、厥阴俞穴、 小肠俞穴、肺俞穴、胆俞穴、膏肓穴、三焦俞穴、心俞穴、脾俞穴、志室穴、大肠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肩外俞穴、关元俞穴、膀胱俞穴。
补:灵台穴、筋缩穴、中枢穴、悬枢穴、肩中俞穴、附分穴、天髎穴、秉风穴、臑俞穴、肩贞穴、大杼穴、督俞穴、气海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长强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胞肓穴、秩边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 以上穴位依次分布在督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等人体经络上 经典穴位推荐
八髎穴
位置:骶椎。又称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和下髎穴,左右共八个穴位,分别在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合称“八穴”。
主治:腰骶部疾病、下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痿痹、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小腹胀痛、盆腔炎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用推擦法可使局部发热并向小腹放散。
风门穴
定位: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常用于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颈项强痛、腰背痛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膏肓穴
定位:在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肩胛骨内缘,抱肘取穴。
主治:常用于咳嗽、气短、健忘、遗精、阳痿、盗汗及诸虚百损的治疗。
至阳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灵台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肾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补益脑髓,强壮腰肾,止咳定喘,聪耳明目。适用于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健忘失眠、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气喘、肾不纳气、小儿发育不良、诸虚百损等病症。有全身强壮作用,对肾虚、肾炎有一定的作用。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痛的感觉,用力不可过大,时间可稍长一些。
⑹ 肩贞的介绍
肩贞,经穴名。出《素问·气穴论》。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布有腋神经分支,深部上方为桡神经,并有旋肩胛动、静脉。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耳鸣,齿疼,瘰疬,及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1—1.5寸。
⑺ 背部有很多穴位,如何按摩缓解背部酸痛
面对日益繁重的压力很多人为了生活而疲于奔命,工作时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整天,时间一长身体难免会吃不消,腰酸背痛是困扰大多数在办公室工作者的问题,病犯的时候,让人坐立难安,无心工作,如何缓解这种“职业病”是人们热切关心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对病症进行缓解。
肩井穴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按摩方法:当背痛出现的时候,可以用两只手的拇指指腹按摩对应方向的肩井穴,各按摩50次,感觉到有酸胀感为止,可以很好地缓解背痛。
如果找不到确切的穴位,还可以通过背蹭门框法来刺激背部的各个穴位。先用背部正中的脊椎骨(即督脉)对准门棱,向门框上轻轻挤压,并上下轻度蹭动,每分钟大约做20下,尽量把整个脊柱都挤压一遍。在上下蹭动时如发现一处特别痛,可在此处做左右轻度晃动,并连续几天在此处由轻到重地按压。在脊柱两旁各1.5和3寸处重复上述动作。只要持之以恒,就将体现出一定的保健效果
⑻ 肩周炎疼痛的部位在哪里
你好,肩周炎疼痛的部位在肩膀,后面也就是肩胛骨的附近。如果有肩周炎的话,一定遵医嘱积极治疗。
⑼ 肩贞穴位在人体哪个位置
多元输入法(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输入dtdf 即见【肩贞穴】。
据上网搜索知:【肩贞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肩贞穴位于人体的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参见下图:
经常按摩肩贞穴的好处是:缓解治疗耳鸣、齿疼、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及肩关节周围炎、瘰疬等。有通经活络、清头聪耳之功效。
⑽ 阿是穴.手三里穴.肩贞穴.肩井穴分别在什么位置按摩这几个穴位能不能治疗受凉导致的胳膊疼
可以啊,如果是近治取穴的话,这三个穴都是在肩肘胳膊上,所以都可以治疗肩胳膊上的受凉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