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甘岭战役中舍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人名)
上甘岭战役黄继光舍身堵枪眼_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93年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的海协会会长是 汪道涵
‘贰’ 照片上的人是当年老山“硬骨头排”的排长,姓名已被遗忘。 当年他的一个排的战友在一场老山守卫战役中全部
中国对越反击战英雄——史光柱
1984年4月28日凌晨,在边境作战中, 史光柱油画形象
史光柱同志在4次负伤、8处重伤、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带领全排收复了两个高地,胜利完成了战斗任务,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但他并没有以功臣自居,没有以英雄的称号作为资本向人民伸手要什么,而是用他那伤残而又壮实的身躯,在生命的制高点上,不断地超越着自己。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史光柱依靠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盲文,1986年,史光柱进入深圳大学中文系,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读完了深圳大学本科学业,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在和平年代,史光柱坚持文学创作,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出版了《眼睛》、《黑色的河流》等6部诗文集,在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诗歌散文540多篇,17次获国家级文学奖,许多作品被俄、法、英等国翻译并广为传播。2000年在国家有关部门举行的对中华民族千年思想文化有卓越影响的人物评选中唯一入选的新中国英模,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二十多年来,史光柱一面搞创作,一面到全国各地演讲,他行程十多万公里,足迹遍及祖国各地,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弘扬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和平环境中树立了一个军人的光辉形象。
PS:楼主那不是照片,是油画
‘叁’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百战百胜的将军,主要战役是什么呢
一、白起
商鞅变法后推行军功封爵制,就是按照秦国士兵斩获敌方首级数量的多少来奖赏,杀的敌人越多,所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举个例子,一个秦国士兵如果在战场上斩获一个敌人首级,就可以获得公士爵位,还有良田一顷,一处住宅和一个仆人。让平民有了晋升的通道,白起就是凭此从一个平民,步步高升做到了将军的位置。
大家可以想象白起杀了多少人,他的能力有多强。稍微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白起一生经历了七十多场战役,但却从来没有输过,被称为战神确实是名副其实。
在白起的所有战争中,最出名的战役便是长平之战,堪称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一战。
图片:老妇人送大饼给韩信剧照
‘肆’ 我要战争中的悲惨人们的图片
德国突袭波兰 “二战”爆发
斯大林格勒大会战 05-08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突然出动58个师,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和6000门大炮,向波兰发起“闪电式进攻”。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波兰是当时英法在欧洲诸盟国中军事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德国在吞并奥地利和捷克后,下一步侵略的目标就定在波兰。
希特勒
从1938年10月起,德国向波兰接二连三地提出领土要求,要波兰交出“波兰走廊”和但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这些要求遭到波兰政府的严辞拒绝,于是德国决定用武力迫使波兰就范。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波兰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
1939年8月31日晚,一支身穿波兰军装的德国党卫军,冒充波军,袭击了德国边境的格莱维茨电台,在广播里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几具身穿波兰军服、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全德各电台都广播了“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
波兰与英法两国曾订有盟约,德波战争爆发后,9月3日,英法政府对德宣战,并表示要履行保护波兰独立的诺言。但实际上英法政府宣而不战,没有认真援助波兰。波兰当局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仓促应战,结果在德军的进攻下防线迅速瓦解。波兰政府于9月16日逃往国外。
尽管波兰政府临阵脱逃,但波兰人民还是与波兰军队一起,跟德军展开殊死战斗。在华沙保卫战中,华沙军民坚持了二十多天的激战,最后弹尽粮绝,华沙陷落。波兰政府把本国的安全寄托在英法身上,没有认真做好反侵略的准备,结果在危急时刻被英法出卖,成为帝国主义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9月2日结束,历时6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编辑:李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伍’ 美国珍珠港战役约翰·查尔斯·英格兰少尉的照片,谢谢!
是他。
‘陆’ 给六个关于战争的人物形象的分析
巴顿将军
被称为“热血与豪胆”的巴顿将军于1885年11月11日出生在加尼福尼亚,他成为世界闻名的将军不光是因为他的象牙柄手枪和他的性格,他是人们公认的最能打胜仗的将军,他军事生涯的顶峰是靠他不断努力来换取的。
一个为战争而生、视和平为地狱的男人,他有幸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一个士兵的天才领袖,在战斗中勇猛而残酷无情;用他那极富特性的粗俗语言激发士兵的斗志,屡建奇功。
一个“美军中的匪徒”,对他的妻子却有着另一种深情。
粟裕
他是典型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并最终赢得战争的杰出将领。他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培训,他接受最早的军事术语就是可能就是毛主席着名的16字诀;因此,怎么褒扬这个天才的将军也不过分。
粟裕一生身经百战,他打过各式各样的仗,什么游击战、运动战、攻坚战;他用过各种各样的战术手段,并最擅长打险仗,并屡屡创造以少胜多的战例。如脍炙人口的黄桥决战,如粟裕三次上书,改变了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淮海战役等。可以说,粟裕一生经历的凶险是最多的。
但是我们对粟裕的战略战术艺术研究的远远不够。这是因为粟裕虚怀若谷的原因。历史上,他曾四让司令,因此,他指挥的战争往往也就张冠李戴了。
林彪
参加过红军的长征,抗日的时候的平型关大捷是其领导的,后受伤去了苏联治疗。伤好回国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解放后是毛泽东的接班人。后发动政变逃亡坠机死亡。
总的来说他 是功大于过。
戴高乐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法国沦陷时,戴高乐坚决要求抵抗德国侵略者,但在当时的法国政府中,他孤立无援。同年6月6日任国防部副国务秘书,主张抵抗纳粹德国的进攻,后拒绝在德法停战协定上签字。德军占领巴黎后出走英国。贝当政府对戴高乐将军“叛国”进行缺席审判,徒刑从4年直至死刑。 从敦刻尔克撤退的法军,从德国占领区逃离出来的法国人组成了自由法国运动,继续抗争德国法西斯. 戴高乐成为法国抵抗运动的核心。
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节,清晨,戴高乐将军检阅了首批“自由法国”的战士。一周以后,首批“自由法国”飞行员参加了对鲁尔区的轰炸,戴高乐将军组织了这次行动并发表了有关这次轰炸取得胜利的消息
艾森豪威尔
出身于着名的西点军校,艾森豪威尔属下的英国将领不少都具有比他丰富的战场指挥经验,同时他还要同一个喜欢直接干预战场指挥的英国首相打交道。这给他带来了相当的困难。然而他恰当地处理了同英国人的合作关系,又成功地保持了作为联军统帅的权威。人们说,他获得成功的秘诀首先在于他是位兼具政治家眼光的军人。
麦克阿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晨,日本代表团登上美国密苏 里号战列舰,签署投降书。代表同盟国在受降仪式上签字的是身穿开领衬衫,斜戴镶金边军帽的美国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发生了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的事件后,麦克阿瑟以他的勇气和才能,奔波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华盛顿之间,为恢复美军元气做了不懈的努力。他在战争中从不考虑个人安全,曾经数十次进入日军的火力封锁区.
‘柒’ 战争到底有多残酷有哪些战争中的照片,看了会让人心疼
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战争电影《大决战》的三部作品。
“大决战.辽沈战”的场景是锦州战炊事班的老班长,团长问他要不要为参加配池战的战士准备好吃的东西。但是,旧班长却选择了热馒头和炖猪肉,高高兴兴地送到前线慰劳士兵,阵地上到处都是尸体。我看到了士兵们的血肉模糊的地方。
另外,不管是多么厉害的指挥官,无论权威有多大,即使一个密码能让成千上万的人直立向你敬礼,也没有权利给一个战士造成无谓的牺牲。战争只是胜利,牺牲士兵是有意义的。
战争如此残酷,如此冰冷,如果战争不能从正义的一方迅速结束,那么就会死那么多人。
‘捌’ 这个图上的男人 是张丰毅不赤壁的
不是张
是侯勇
生日:1967年2 月23 日 农历正月十五
星座:双鱼座
身高:1.78米
体重:70 KG
血型:B
籍贯:江苏连云港赣榆县
学历:1989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话剧表演专业
任职: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
个人官方网站:www.houyong.org
幸运数字:9
最喜欢的电影作品:《莆田进行曲》《美国往事》
电视处女作:《军营少男少女》
电影处女作:《英雄血案》
最初担任主角:电视剧《野狐峪》饰 亢二
最喜欢的角色:徐茶根
最满意的作品:《向阳理发店》
最想演的角色:小人物
最大的愿望:旅游
最喜欢的书:人物传记
最喜欢的音乐:英格玛(engma)
最喜欢的歌手:惠特尼·休斯顿
最喜欢的男演员:罗伯特·德尼罗 马龙·白兰度
喜欢的女演员:松板庆子
喜欢的作家: 冯骥才
最难忘的经验:第一次在电影中跑龙套 (第一个次拍戏)
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无忧无虑
最喜欢的休闲活动:和朋友闲聊
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健身
最喜欢的球类:网球
最喜欢的颜色:黑色
最想去的地方:西藏
最喜欢的地方:云南丽江
最喜欢的季节:秋天
最难忘的人:四奶奶
最尊敬的人:老师
最难忘的事:第一次去做火车,出远门去徐州参加戏剧学校的考试。
最高兴的事:每天拍完戏回去
最大的优点:替别人着想
最大的缺点:替别人着想
最喜欢的饰品:帽子
最喜欢的发型:长发时喜欢短发,短发时喜欢长发
最喜欢的食物:农家菜
最喜欢的饮料:茶
最喜欢收藏的物品:帽子、烟斗
最尴尬的事:不会上网
最喜欢的车型:路虎
最大的爱好:聊天
[编辑本段]电影作品
2001年《冲出亚马逊》 饰王晖
2001年《声震长空》 饰苏志豪
2002年《直接伤害》 饰周子健
2006年《缉毒警》 饰 吴光林
2007年《八月一日》 饰演 贺龙
2007年《公仆》饰演 县长王进
2008年《赤壁》饰演 鲁肃
[编辑本段]电视作品
1994年《乡亲》八集 饰赵广仁
1994年《血的旋律》(六集)
1996年《野狐峪》(二十集)饰亢二
1998年《三个姑娘一个兵》(上下集) 饰赵三碗
1998年《济南战役》(八集) 饰赵长亮
1999年《我的儿子是警察》(上下集)饰王建峰
1999年《江湖笑面人》(二十集)饰何尚喜
1999年《生死同行/与你同行》(二十集)饰宋根旺
2000年《情感的意外》(单本剧) 饰连长
2001年《向阳理发店》(八十集 室内剧)饰徐茶根
2001年《蓦然回首》(二十集)饰郭志鹏
2002年《DA师》(二十二集)饰高达 合作演员:王志文 许晴
2003年《无愧苍生》又名《北方警察》(二十集)饰任福祥
2003年《末代皇妃》( 三十集) 饰张铁
2003年《大染坊》(二十四集)饰陈寿亭 合作演员:孙俪 萨日娜
2003年《白银谷》(四十八集)饰康三爷
2003年《天高地厚》(二十四集) 饰梁双牙
2004年《追日》 (二十六集) 饰肖九天
2004年《铁色高原》(二十二集) 饰秦群
2004年《陈赓大将》(二十集)饰陈赓 合作演员:郭柯宇 杨雨婷 刘劲
2004年《浪子燕青》(四十集) 饰宋徽宗
2004年《开创盛世》(四十集) 饰魏征
2005年《不能没有你》(二十四集) 饰沈阳
2005年《沙场点兵》(三十二集)饰康凯
2005年《真情年代》(三十集) 饰 赵鹏辉
2006年《肇事追踪》(二十集) 饰刘 博
2006年《大秦帝国》(四十集) 饰秦孝公
2007年《狂花凋落》(二十五集)饰林国学 合作演员:田海蓉 孙松
‘玖’ 求这个系列的图
很甜的故事,满意请采纳哦
1.悟空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直到唐僧揭开封印救他出来,才终于能一展拳脚。
取经路上,唐僧每隔几天,就要乱跑出去,每次出去,都惹些祸事。孙悟空不止一次地跑去救他,降妖除魔。
又一次,孙悟空将白骨精毙于棍下,转身离开。
待悟空走远,白骨精重新聚成人形。
“真是不好意思呀。”唐僧不断地拜谢,“没想到这一路遇到的妖精都这么善良,之后到了佛祖那里,我一定会如实禀报你们的善行。”
“都是些举手之劳,能做些善事自然是好的。我不求回报,长老真的不要费心了!”白骨精急忙摆手,然后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只是不知道您耗费这么大力气,是为了什么。”
“听说那猴子以前是齐天大圣,要强得很。可他压在山下那么多年,法力又怎么可能不退步,若是被他知道真相,大概会很伤心吧。”唐僧道,“只好拜托你们陪我演这出戏,除了一开始遇到的那几只妖精,居然都愿意帮我。”
孙悟空远远望着这一幕,扛着棍子,一个筋斗远去。
“这傻和尚。”孙悟空笑着摇头,敲响了面前的山门。
“你谁啊?”妖精开门,皱起眉头。
“你孙爷爷。”孙悟空棒子一甩,顶住妖精额头,“过会儿有个小和尚要来,你演出戏,让他以为世界充满善意。”
“不干就打死你。”
2.大侠与魔王
大侠与魔王争斗了很多年。
魔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每次路过人类居住的地方都会引发一场灾难。而大侠从小的梦想,便是打倒魔王,成年之后的他终于武功大成。自那天起,魔王去哪里,大侠便会追到哪里。
两者每次争斗都是平手,这种情况持续了整整三十余年。魔王一次又一次受其牵制,三十多年没能作恶,气的牙根痒痒却无奈无法摆脱。
直到大侠所在的国家敌国开战,大侠参军,上了战场。一次战役中,他被重兵包围,乱刀伏杀。
葬礼上,所有人肃穆而立。大侠的家人捧着花环,缓缓放在墓碑之前。
轰的一声巨响,魔王落在空地中央。他冷哼一声,环视了一圈。
所有的人都被魔王的气势压迫,下意识退后一步。魔王看到不屑地一笑,向墓碑走去。
大侠的家人这才反应过来,急忙上前阻拦。
“他即便死了,你也要来闹这么一场吗!”
魔王不耐烦的甩了甩头,一把将人扇到一边。
“一群废物,都他妈滚。连他讨厌什么都不知道,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他的家人。”魔王啐道,“他就是死了,也不需要花这种东西摆在墓碑前面。”
魔王走到墓碑旁边,坐了下来。他拧开一瓶酒,洒在坟前。
“你也是废物...”魔王喃喃道,“不是和我打了那么多场吗,却连这种人都处理不了。”
他松开了手中拎的包裹,敌军元帅的头颅自其中滚了出来。
3.小人鱼
男人救起被渔网缠住的小人鱼,将其放归海中。
他是远近闻名的航海家,出海数十次甚至环绕过世界,但人鱼,还是第一次见。
船后的浪花里,纤弱的小人鱼艰难的跟着。
“不要跟着我们了!”男人冲船后的小人鱼喊道。小人鱼却是充耳不闻,一点离开的意思都没有。
船员说:“据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每隔七秒,就会忘记自己做过的事情。或许就是因为这样,她才始终跟着。”
男人这才恍然大悟。
小人鱼成了航船的常客,只要出海,必定随从。她不言不语,跟着船只远航。每到饭时男人也会分她一份食物。男人时常倾诉心中的话,尽管她只是聆听,从不回应。
又一次出海,男人仍是志得意满。谁也不曾想到,狂风暴雨中船只会触了礁石。
再睁开眼时,男人躺在沙滩之上,旁边是小人鱼。每隔一会儿,小人鱼就要重新游到男人的身边,轻轻吻一下他的唇,吐出一口气。
“你救了我。”男人摸了摸小人鱼的头,“你陪在我身边有五年了吧,小女孩都长成大姑娘了。”
“如果我向你表白的话...”男人苦笑着摇了摇头,“只可惜鱼的记忆只有七秒。”
“我可从来没承认过哦。”小人鱼第一次出声,脸蛋通红。
“我只是一直在学人类的语言,还有....”
“看不够你而已。”
4.酒
男人最好饮酒,每天晚上,都一定要去村子尽头的小酒馆买上几两米酒。
他心思仗义,又武艺高强,每次酒馆中有人闹事,都出手平定。一来二去,酒馆老板的小女儿,倒是倾心于他。
“我要嫁给你。”那天男人填了参军的榜后,女孩把他堵在酒馆。
“别扯了。”男人笑着摆手,“我马上要去参军,上了战场能不能回来都是两说,你怎么嫁?”
小姑娘倔的要死:“我不管!”
男人无奈,半开玩笑的安抚:“要是能活着回来,我就娶你。”
女孩倒是当真,煞有介事的与他拉钩。
七年后,男人终于衣锦还乡。他在家呆了近半个月,也没下定决心去小酒馆。明明当初自己是当玩笑,此时反而却又有点怕那姑娘把自己忘得一干二净。
纠结再三,男人终于还是去了。他如七年前般点了坛酒。女孩见了他,却没有任何特别的反应。
“她果然已经忘了我了。”男人有些落寞地自嘲,“想想也是,谁能等一个杳无音讯的人七年。”
他叹了口气,把酒坛中的酒仰头倒进嘴中。男人砸了咂嘴,口中酒香四溢。一坛酒下肚,本就心情有些压抑的男人已经有了七分醉意。
“姑娘!”男人叫道,“这酒好喝,再给我来一坛!”
那女孩坐在男人对面的椅子上,用手撑着下巴。她露着小小的酒窝,甜甜笑道:“客官,没有酒了。”
男人眉毛一竖:“你这是酒馆,怎么可能没有酒?”
“因为你傻。”女孩气鼓鼓的嘟起了嘴,“藏了二十多年的女儿红,当然只有这一坛。”
5.麋鹿
麋鹿羡慕地看着大树,上面有很多鸟窝,一只只小鸟叽叽喳喳,飞上飞下。
麋鹿在树下绕了很久。
“怎么才能吸引到小鸟呢?”它望着树梢,默默想着,“是因为树上的鲜花吗?”
麋鹿撒开蹄子,跑到森林深处。他捡了很多很多叶子和花瓣,把它们歪歪扭扭粘在头顶。
麋鹿小心翼翼地藏在树后,伸出一对长角。
一只小鸟落在上面。
“哇,好美的花!”
无数小鸟飞了下来,叽叽喳喳。
最初的小鸟啄了啄麋鹿的耳朵。
“你伪装的好差呢。”
6.斑马线
周末,孩子们都放了假。大街小巷,尽是欢声笑语。
男孩也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他刚从捉迷藏的地方出来,他的朋友便已经跑了很远。
“喂!不要跑!”男孩叫道,急忙追赶自己的朋友。
跑到马路旁边时,红灯刚过。男孩焦急地冲了出去,一辆车转弯,直向他撞来。
司机大惊失色,急忙踩下刹车。男孩脚下不稳,朝后退了两步,跌坐在地,险险避开,只是轻微擦伤。
“哎呦,胸口好痛。”男孩摸着胸口呲牙咧嘴,“明明没被车碰到的。”
藏在斑马线中间的黑白无常收回同时抬起的腿,擦了擦汗。
“妈的,这是今天第六个了,这群小兔崽子就不能看着点车吗?”
‘拾’ 求罗马角斗士战斗中的图片急!!!
我来回答;“当天地还没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混沌,仅有一处无底深渊,其两旁分成冰寒和焦热两个世界,有一天,从焦热世界刮起一阵热风,把冰寒世界溶化,生成水气和云雾,不久出现巨魔伊米尔。又过了很久,天神欧丁和弟弟杀死巨魔,进入深渊,于是世界起了变化,天神欧丁的肌肉成为大地,骨头成为山脉,鲜血成为江海,毛发成为草木,牙齿变成岩石,脑浆成为白云。”
这古老的日耳曼神话好象正是这个民族苦难历史的一种象征,积淀着刚猛和桀傲、毁灭和再生。 日耳曼人兴起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直至今天,挪威和瑞典地区主要的居民仍是以纯种的日耳曼人为主。例如在瑞典,日耳曼族人占总人口的90%以上,在挪威日耳曼族人约占总人口的95%,而在丹麦人日耳曼族人占总人口的96%。他们与他们的祖先一脉相承。公元前,日耳曼人大部分向南迁至波罗的海南岸维斯瓦河附近。此后他们在这一地区繁衍生息,部落和人口增多,势力逐渐向南、向西扩展。公元一世纪,日耳曼人已经占据了东起维斯瓦河、西至莱茵河、南达多瑙河、北抵波罗的海的广大地区,他们在森林里,在冰原上,在高山中,在河湖畔生活,罗马人把这片广袤的大地称之为日耳曼尼亚。 历史上的日耳曼人,长相酷似他们今天的后代——北欧人、德国人和奥地利人,他们身躯高大,皮肤白皙,金发碧眼,性情暴躁,缺乏耐心。他们惯于冰天雪地的北方生活,却不喜炎热潮湿的海洋气候。早期日耳曼人的部落成员一般以粗麻为衣,以动物的肉奶为食。那时的日耳曼人比起罗马来,性情更为憨厚、质朴,身体更为强悍有力,但是知识显得较为匮乏,有点象现在的城里人跟乡下人。但这却是个崇尚武力的民族,男人们不会无所事事,他们要不是去打仗,要么是去狩猎,平日以赌博和角力为乐,这点与罗马人绝然不同。
日耳曼人作战非常勇敢,他们视死如归,很少临阵逃脱,连丢掉盾牌或是遗弃伤员都被认为是奇耻大辱。罗马一直视日耳曼人为劲敌,公元100年前后,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命帝国大军进犯日耳曼尼亚,罗马军团渡过莱茵河和多瑙河,企图把永远地征服和奴役日耳曼人。然而,他们遇到了强有力的抵抗,罗马的三支精锐部队约两万名士兵被日耳曼人击败,此后,为了避免日耳曼人乘胜反攻,罗马军队在莱茵河和多瑙河边界,修筑了长达550公里的“长城”。该长城虽然长度上与中国长城有天壤之别,但质量却远远胜之,从现在残存遗迹的图片来看,古罗马长城在高度和厚度上远远超过中国长城。有点跑题了,但总之一句话:罗马人从来就没有征服过日耳曼人,这一点证明了电影《角斗士》的情节纯属虚构。
日耳曼人的武器是一种短矛,短矛的铁头极为锋利,短兵相接时用于肉搏,远距离交战时可以作标枪投掷。此外,日耳曼的骑兵都配备有盾牌,而步兵则背负标枪。没有人穿护胸甲,连头盔也极少有人戴。作战时一般是步兵在前,骑兵在后,成楔型阵。其战术却显得较为简单,一般是列好阵势,首领向前举起兵刃一声号令,然后所有人跟随着一拥而上。日耳曼人的首领或国王主要是选举产生。这是一种完全的民主选举。作战英勇、贵族出身的部落成员更有希望成为首领或国王。打仗时国王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奋勇冲杀,至于权力则较为有限,许多事务都要由部落会议决定。首领或国王的职位虽然光荣,但却要牺牲在前、享乐在后,体现着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史载有许多日耳曼国王战死杀场。
另外,妇女在日耳曼人的社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日常的生产生活很多是由妇女操持,所以使得妇女在部落事务中有很大的发言权。和古代中国人相反,森林中的日耳曼人奉行一夫一妻制。西方一夫一妻制的传统、尊重妇女的传统、女子可以当继承人的传统,大概都是从日耳曼人这里流传下来的。他们相信妇女有一种神奇的预见力,因此遇事也愿意听取她们的意见。日耳曼的女人们在战时上鼓舞士气的方式比较特别,她们来到战场上,全体裸露上身,大声祈祷,以唤起男人们保卫自己的女人不遭受敌方蹂躏的勇气和决心,因此将士们常爆发出非常的战斗力。传说很多战役都是因为妇女的出现转败为胜的。
日耳曼人的许多战斗,双方作战的总人数不过数百人,有几千人参加的战役不多,几万人参战的决战更为罕见,但是,在公元初,在东方,汉武帝却命卫青、霍去病,统率着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令所有日耳曼人甚至罗马人都难以想象的数十万装备精良、勇猛骁悍的中原铁骑,向长期为之忍辱负重的敌国——匈奴发动了大举进攻,经过一连串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终于“却匈奴七百余里……封狼居胥”,其后,匈奴人在内忧外患下分裂成漠南、漠北两部,南匈奴举众内迁,逐渐为汉人同化,北匈奴地处荒僻偏远的苦寒之地,生存条件恶劣,“望长城而泣”是他们心情的真实写照。一世纪末,内外交困的北匈奴在汉朝和南匈奴联军的追击下,难以立足,不得不离开他们世代栖息的故乡——漠北草原,全族向西迁徙,以求避开以长城为基地的中国军队的打击。这艰苦漫长的跋涉历经了数代人,经乌孙、康居等国,终于在公元四世纪来到了日耳曼尼亚。而在他们的南面,是腐朽富庶的千年帝国——罗马——流奶与流蜜之地,按《圣经》的话来讲:“杀戮开始”。 长期的迁徙、游牧生活,不仅能把人们训练得能征惯战,而且使他们组织严密,治理有方。因为没有周密的计划和近乎严酷的纪律,人们就无法在草原上生活下去。而与世界上最强大帝国汉朝作战的经历,则使匈奴人在战争经验上要更胜一筹。反观日耳曼人,不是像东方民族那样生活在大河流域,也不是像古代希腊人那样集中地生活在狭小的河谷,而是分散地生活在北欧和中欧广袤的森林地带,由于地广人稀,所以日耳曼人没有建立起象汉朝那样的中央集权专制大国,也没有形成类似于古希腊、罗马那种紧凑强固的城邦,而是演变成为氏族公社形式。这种组织松散的公社不可能与斯巴达和雅典那样坚强的城市军事组织相提并论,所以也就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奴隶制国家,这就注定了等待他们的只有是被个个击破。
公元375年,匈奴大军袭击了居住在伏尔加河与顿河之间讲伊朗语的阿兰人,逼近第聂伯河流域的日耳曼东哥特王国,东哥特人是日耳曼人中较强大的一支,他们奋起迎击侵略者,然而长期安逸稳定的生活使日耳曼人久疏战阵,他们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陌生的敌人一无所知,在决战中,日耳曼人虽然拼死抵抗,但仍遭到惨败,国王爱尔曼那利赫自杀身亡,东哥特王国覆灭了。
由于其他日耳曼部落没有象东哥特王国一样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他们相对弱小,零散地分布在中欧大地,相互之间缺乏组织联系,无法凝聚成一个完整有力的军事实体抗击匈奴人,因此东哥特王国的灭亡在日耳曼人中形成的恐慌是可想而知的。此时西哥特人在直接面临匈奴大军锋镝的情况下,为了生存,只能选择向南逃遁,他们聚集在多瑙河下游的南岸,在首领菲列德根的率领下,向看似永恒不朽的罗马帝国寻求避难。在日耳曼人交出所有男孩作为人质并上缴所有武器的情况下,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斯终于准许他们渡过了多瑙河,于是日耳曼难民潮水般涌入了帝国境内。 匈奴人似乎对貌似强大的罗马帝国心存敬畏,就象初次见到黔之驴的老虎,在不明虚实前,没有为了追赶奔逃的西哥特人而冒然与罗马为敌,他们选择在匈牙利大草原上安营扎寨,等待时机。
然而,那时的罗马已不再是凯撒和屋大维时代的罗马,就象一个已经完成所有工作累得精疲力尽的巨人,任何一点轻微的打击令其崩垮。几百年来,罗马人驱使着无数异族奴隶,使自己的后代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人们承平日久,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中,追求物质享受和精神刺激,他们不思进取,对治国安帮漠不关心,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一无所知。试想:世界上还有哪里比罗马更为广大?世界上还有哪里比罗马更为富庶?世界上还有哪里的人比罗马人的生活更为舒适?所有人都愿意相信:罗马的威势和财富会赋予这个国家无穷的力量,凭借祖先留下的这份基业,他们可以永远享乐下去。于是罗马人自视高贵,飞扬跋扈,在生活中奢靡放纵,在官场上腐败成风。一切都酝酿着可悲的毁灭,优越的生活环境会使人类丧失起码的生存技能,无休止的贪欲正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不久,负责向西哥特人供应粮食的罗马官吏贪赃枉法,强迫西哥特人出卖自己的子女换取粮食,西哥特人忍无可忍,便联合东哥特人的残部,伺机举事,不料罗马人却抢先动手,负责日耳曼人事务的罗马将军鲁西皮乌斯竟布下鸿门宴,杀死了日耳曼人的首领。劫后余生的菲列德根立即起兵,率领西哥特人发起暴动,杀死了鲁西皮乌斯,击溃了前来镇压的罗马军团。公元378年,西哥特人和罗马帝国在阿德里亚堡决战,在日耳曼人的车城战术面前,罗马军团遭到其战史上空前的惨败,6万名士兵有4万人阵亡,罗马皇帝瓦伦斯及许多高级将领被活活烧死在战场上的一间小屋中。两年后,日耳曼英雄菲列德根死去,罗马帝国新皇——一代英主狄奥多西,利用西哥特人群龙无首且内讧纷起之机,于公元382年在君士坦丁堡城下重创西哥特军,此后双方达成妥协:罗马在多瑙河畔划出一块区域给西哥特人居住,而西哥特人则向罗马帝国提供兵源。公元395年,皇帝狄奥多西去世,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哥特首领阿拉里克利用这一时机再次率领日耳曼人起兵,他不屈不挠,虽经波仑提亚惨败也毫不放弃,经过一系列征战,终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于410年8月24日攻克了罗马。此后,阿拉里克和其继任者鲁道夫相继死去,西哥特人在罗马的封锁下,因缺粮不得不转向北非移口就食,不料又遇风暴无法成行,走投无路,遂向罗马求和,双方再次达成和约:西哥特人作为罗马的同盟者,得到高卢西南和西班牙北部的土地,于公元419年建立了西哥特王国,这是罗马帝国版图内的第一个日耳曼人国家。
二十年后,又有一位日耳曼领袖格西里克,领导另一支日耳曼人——汪达尔人攻入隶属西罗马帝国的北非,突袭了迦太基城,并以此为都城建立了汪达尔王国。455年,格西里克率军再度攻陷罗马,并放任部下烧杀抢掠了14天,宫殿、庙宇、议事厅堂、住宅和公共设施被洗劫一空,无数珍贵精美的艺术品被损毁,无数珍藏的书册典籍被付之一炬,花费几个世纪建造的美观实用的建筑被破坏,从此,“汪达尔行径”成为摧残文明野蛮行径的代名词,格西里克作为历史的罪人,为日耳曼人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笔。
与此同时,在匈牙利草原上蜇伏已久的匈奴人似乎感觉时机已到,于是开始蠢蠢欲动,其首领阿提拉兵锋直指西罗马帝国。把西罗马作为打击目标是失算的,但在阿提拉可能进攻的两个罗马目标中,这一个更为脆弱,况且师出有名,因为匈奴人和日耳曼人之间的战争还远没有结束,两个民族的恩怨还在继续,西罗马帝国境内就宦养着不甘臣服的对手——西哥特人。但是他对这一事实估计不足,即西哥特人期望西罗马政府允许他们在西南高卢居住,因而会极力防止匈奴人占领西哥特人从罗马得到的领土。公元451年,匈奴人进攻高卢,在奥尔良城下被西罗马和西哥特人联合击败。公元452年,阿提拉进攻北意大利,但尚未进军罗马城就撤退了。453年,阿提拉去世。被他降服的日耳曼人和撒马利亚人举行起义。匈奴人在西方的部族大举东撤,日耳曼人报仇雪恨的机会到了,他们从匈牙利大草原穷追猛打,一直将匈奴人赶到黑海北部。 因此,西罗马帝国没有成为匈奴人的战利品。相反,它成了日耳曼人的战利品。这些蛮族人逃避了匈奴的征服,或者虽被他们征服,但又在阿提拉死后举行了起义,大批哥特人、汪达尔人、阿兰人和勃艮第人,渡过莱茵河进入西罗马领土。
日耳曼人征服罗马,有好几股潮流。但是最初几股潮流,有的长久湮灭了 (例如征服北非以后的汪达尔人);有的留下了辉煌的史迹,却没有建立起持久的国家(如哥特人);唯一建立起国家并在近代现代欧洲还保留了它的传统的部族是法兰克人,那是查理曼大帝的功勋。
对于西罗马,还有一次也可以算是日耳曼式的征服——维京征服。维京(Vikings)是挪威、丹麦、瑞典这些更北地区的日耳曼海盗,他们是海上的征服者。其大胆勇敢、尚武、爱好冒险等等,不亚于骑在马上的征服者。这些人征服过英格兰,法国的诺曼底,地中海的西西里等西罗马的属地。
另外,日耳曼人的三个部落,盎格鲁人、萨克林人、朱特人,则从他们原先居住的威悉河、易北河流域出发,登上不列颠岛,征服了岛上的原有居民克尔特人(传说苏格兰着名歌星恩雅就是古克尔特人的后裔),建立了自己的文明。今天,英国人仍然是这三个日耳曼人部落成员的后代。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二战期间德国人对同样是雅利安人的斯拉夫人(例如俄国人)如此严酷,而对北欧人、荷兰人、奥地利人、英国人、法国人等等却都显得大度仁慈,而那些被侵略地区的人们并不象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极端反对德国的入侵,有的甚至自发举行盛大的欢迎式,欢迎德意志解放者的到来,究其原因,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归根到底他们都属于同一种族——日耳曼人,而这一点正是迎合了部分日耳曼人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同时为希特乐所利用,成为其建立“大日耳曼”帝国的理论基础.
至于匈奴人,他们最终在罗马帝国只获得不多的领土。公元681年,一支保加利亚游牧部族(阿提拉所率匈奴人后裔的一部分),在多瑙河下游和海缪斯(巴尔干)山脉南麓之间的东罗马领土上、为自己赢得了一块永久立足之地。
.
美国记者汉密尔顿曾为《独立日报》撰稿写道:“日耳曼的历史就是一部皇帝与诸侯和城邦之间的战争史,诸侯与城邦之间的战争史;强者横行,弱者受压的历史,外国侵犯和外国玩弄阴谋诡计的历史;对人力的征调和财富的征收置之不理或部分服从的历史;企图实行完全无效或伴随杀戳和破坏,包括无辜犯罪的强制征募的历史;也是一部普遍的无能、混乱和苦难的历史。”话虽偏颇,却耐人寻味,我虽不完全赞同其观点,但对于对日耳曼民族历史感兴趣的人,也许可以作个参考。 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