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卡通漫画:阿罗房间要挂画连载(一)
阿罗是一个可爱的男孩,脑海里有总有天马行空的想象,于是阿罗拿出一支彩笔,在他的世界里尽情的绘画!
作 者:(美)约翰逊 着,孙晓娜 译
图片数量:117张
出 版 社:接力出版社
绘本内容介绍:
在美国,有一位小男孩阿罗,在他天马行空的世界里,凭借着一枝彩色笔,画出了自己的无数梦想。阿罗随心所欲,阿罗心想事成,阿罗在他的世界里涂涂抹抹,描绘着他自己的各种故事。
作者巧妙地运用孩子的逻辑和语言,真切地描画出他们自由想象的历程。作品简洁生动,充满奇异幻想。简单的线条,引领儿童走入奇异的世界,有益于拓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健全儿童情感世界。阿罗梦笔生花的奇妙故事让无数读者着迷,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学龄前儿童及家长几乎都读过阿罗。美国《出版商周刊》将该书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绘本在线阅读:阿罗房间要挂画连载(一)
⑵ Jamie Hewlett:绘画,就是把线条放在它该放的地方
2001年,一支绝无仅有的乐队让全世界看到了他们的第一首单曲MV《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他们就是Gorillaz乐队——音乐人Damon Albarn(Blur乐队主唱)和视觉艺术家Jamie Hewlett合作的创意产物——由4位虚拟乐手组成,各有自己的个性与风格,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也细节生动。这几个卡通人物迅速牢牢抓住了粉丝们的想象力,直到今天。
Jamie是如何画出Gorillaz这四个人物的?这个项目对他有怎样的吸引力?绘画的痴迷为什么能变成数百张松树手绘(对,你没看错)呢?来听听Joe Zadeh跟Jamie聊了之后,知道了怎样的故事。
所有图片 © Jamie Hewlett版权所有
5点15分是早晨一个美妙的时刻。柔蓝色的晨曦主要供鸟儿们专享;人类还没高谈阔论,Email还在沉睡,iPhone们也还没有噪声大作。英国插画家Jamie Hewlett喜欢在这时起床。他睁开眼睛,滑动手指浏览一下新闻,然后走出他在巴黎十一区的公寓,开始一天的散步。
巴黎绿荫步道(The Promenade Plantée)是一条空中步道,1993年由一座废弃的19世纪高架桥为基础改建成,凌驾于巴黎街道十米上空。这里步满绿树、草植、花朵和小型方游泳池。Jamie会步行走完全程4.7公里,直达它尽头的森林,然后再走回来。
8点30分左右,他端一杯咖啡、拿一只牛角面包,悠哉游哉穿墙进到他的工作室(一间隔壁的小单间,从以前的租客手里买下来的)。
这里乱七八糟扔了很多他多年积攒的书、明信片、杂志剪报、作品和其他东西,其中很打眼的有纽约警察局的头盔、一把汤普森冲锋枪复制品和一位僧侣头骨。‘这些东西某种程度上,都被画到作品里去了’,他微笑着说。
坐下来工作时,他喜欢打开BBC广播四台的节目听着,因为“整天都盯着一页纸,能同时感觉自己也在吸收信息就更好了”。他把自己调节到创作状态,在这个当下,创意开始流淌,笔下的意义开始显现出来,整个身心都渐入佳境。
“这个当下”,他说,“能真正在你眼前浮现出来时,感觉真是完美,你画在纸上的每一根线条都恰到好处。真的,绘画就是把线条放在它该放的地方。用应该用的线条,许多应该的颜色,然后你会发现不可思议的好。”
至少,这就是他的工作日的理想状态。“我从来都不可能做一件要做五个星期的事,”他承认说,“我是那种一下走到死胡同的类型。”( “I haven’t been able to do anything decent for about five weeks,” he admits. “I’ve sort of hit a dead end.”)
25年来,Jamie早已经是一个屡获奖项的插画家、艺术家和MV导演,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唾手可及。
1988年他才20岁,和朋友Alan Martin一起创作了cult系列漫画《坦克女孩》( Tank Girl )。坦克女孩,是一个飙脏话、喝烈酒、爱暴力、要在性关系中占主导位置的女性角色。当时女性漫画人物的风格,普遍都还是“穿披风的色情女星”,但这一次来了一个真正让男性感到威胁和害怕的角色。
她成为当时漫画售卖点的一个标志性偶像,激励了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反对者,也影响了一批像Vivienne Westwood这样的设计师,甚至直接开启了90年代早期狂热的坏女孩时尚风潮。
《坦克女孩》是Jamie事业的跳板,十年后的1998年,世界上最大的虚拟乐团Gorillaz,成为他的下一个合作计划。
Jamie Hewlett 和 Damon Albarn 都出生于1968年,生日仅相差11天,都属猴。30岁的时候,两人发现彼此都住在伦敦西一家地毯店楼上的公寓里。两人都刚经历生活剧变,告别了一段多年的感情,正寻找新的人生方向。
Damon买了一台等离子电视,两人一起看了很多部MTV,为熊熊燃烧的流行文化所困惑。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假,那么商品化,一看就是人工制作的,还不是手工纯熟的制作。
他们用新作品Gorillaz对此进行回应。四个二维人物形象,组成一个虚拟乐队,有着套路化的乐队成员的个性,还安上了荒谬的个人背景。每个人有自己的发挥空间,比如能按自己的性格接受采访。
他们有四个成员——阿D(2-D)、魔头(Murdoc)、小面(Noodle)和洛胖(Russel)。Jamie的说法是“所有优秀的乐队都是四个人,三个太少,五个又太多”。
“阿D有点无邪天使的角色,长得可爱,站在最前面,不需要太聪明,但会唱歌;魔头的原型是Keith Richards(滚石乐队吉他手),是撒旦般的人物;洛胖是个套路配置,有生活历练的hip-hop的家伙。
“小面本来的设计是个白种女孩,20岁,但觉得有点无聊。要她,是想在乐队里安排一个弹得一手好吉他的小女孩,应该更好玩一点,所以她就成了日本人——干嘛不呢?”
20年过去了,Gorillaz发行了6张专辑,各位成员也经历了变化。小面长大了,有女人味了(“卡通人物一般可不会长大的”,Jamie评价说),阿D也从一个精致的墙花男变成一个极度自信的男人。
他们最新的专辑《The Now Now》(发行于2018年6月)中,阿D的自信心简直成了一种可质疑的傲慢。今年他还在采访中充当主讲,充满激情地发表意味模糊的见解,仔细看更是毫无意义。
“我有看透事物核心本质的能力,”他接受《Noisey》采访时说,“就像机场的X光机器,能看穿你的裤子。”
“我猜我们可以从这里汲取一个教训,”Jamie解释说,“有时不那么自信是一件好事。没有太满的自信,你就会谦逊,就会专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那就是你的工作和艺术。你应该专注在这些上,而不是在你自己身上。”
“这就是我画画的原因,你知道吗?”他继续说,“人们可以看我的画,我想说出来或表现出来的一切,都已经在里面了。我不可能每晚登台作秀,像Damon他们一样,那不是我。我很惊讶别人能做到这些——在公众视野下,赫赫有名,但不能让你内心的自我来控场,否则你就会失控。”
为了Gorillaz的世界保持鲜活,每张专辑都会呈现乐队成员的故事线,他们的动态和计划。
每次故事线的成型过程都是一样的。音乐做出来以后,Jamie、Damon和Remi Kabaka Jr.(2000年后加入的鼓手)就凑在一起反复研究主题和其他想法,无止尽地谈着“什么是我们喜欢的,什么是我们不喜欢的,这个操蛋的世界怎么了,什么是我们想表达的,bla bla bla,畅所欲言,无拘无束””,Jamie觉得。
这些谈话将促使他为专辑画出第一批宣传画稿,然后再交到文案团队手里,形成故事结构,用细节丰满。
一旦专辑宣传开始启动,Jamie就要一直淹没于画稿之中了。新设计稿,成稿,分镜头本,MV创意,商品,调整,设计,改稿。
2017年,他为单曲《Saturnz Barz》帮助创意了一部VR视频,在里面他们创造出了超现实360°鬼屋体验,供粉丝们去探险。这部视频在YouTube上的VR视频首映刷新了纪录,前48小时内有300万次观看。Jamie对那段时间的记忆就是“电脑崩溃”和“直挠头”。
“做一部视频也需要数不清的画稿,通常你看不见画稿,因为它们直接变成了动画视频,”他解释说。
所以,他为每张专辑所投入的创作都堪称里程碑。也就不难理解,当Gorillaz在音乐领域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艺术领域也同样难以磨灭。在视觉社交网站DeviantArt搜索“Gorillaz”,你会得到133,120条以Hewlett作品为灵感的结果。
几十年来,他在工作中不断刻意训练,保持着对创作的兴奋度。以每一张专辑为周期,他会变换各种全新的插画风格。比如,《Humanz》期间专注抽象拼贴,《The Now Now》期间就变成黑色线条和扁平化色彩。
利用每一个专辑宣传周期,他试图把那一种风格把玩纯熟。应该说,这个过程几乎是始终愉悦的。但到了最后几个月(Gorillaz在最近18个月内出了两张双碟专辑)时,他就变得“也不能说厌倦,因为我超爱Gorillaz,但刚开始的巅峰状态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
他马上就厌恶对着电脑了。那让他感到头疼,而且他觉得会变瞎。他越来越渴望远离屏幕。现在,他已经从绘画器材店买回来两块大画布和一盒新颜料,打算尝试新的离线创作方式,即使他也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
2017年Taschen出版社推出了他的作品回顾全集,426页。这是他作品的首次结集成册。翻看下来,不难看出形成他独特风格的图案元素。
Hewlett的宇宙,通常是一个肮脏的反面乌托邦,唯一普通文明的遗迹,就是空气中飘荡的幼稚但令人安慰的幽默感。在他的人物身上,有翘翘的鼻子或前凸的嘴,猴子或大猩猩的影子挥之不去。他用锐利的眼光看待事物,所以总是画出嶙峋不平或棱角分明的牙齿、手指和关节,而且穿着新潮。
对细节的刻画也几近疯狂,从夹克外套上别具一格的纽扣位置,到袜子刻意围绕脚踝的方式。他既朋克又卡通,又或者,两者都不是。
在内心深处,他是一个怀旧的瘾君子。到现在对他影响最深刻的,是美国20世纪50~60年代的讽刺性幽默杂志《疯狂》(Mad Magazine)。他超爱Norman Rochwell的讲故事油画,也很喜欢《疯狂》杂志对这位画家的讽刺。
我采访他的前一天,他还在YouTube上看了一下午的达菲鸭(Daffy Duck)。“还是让我笑个不停”,Jamie说,“他是一个自私的小混蛋,我爱死了。”
Jamie对过去视觉作品的兴趣并不影响他对新事物的接纳。他第一次遇见他的妻子,法国女演员Emma de Caunes,她就提出要为他算一下塔罗牌。
“我想象出007电影里的一幕,她翻开一张死神牌,然后响起了雷声。”他笑着说,‘但实际上没有。’现在只要遇到问题,他还说会求助妻子用塔罗牌看看。
有一天他遇到一本书《塔罗的方式》(The Way of Tarot),有神秘气息的先锋电影人Alejandro Jodorowsky写的。被Jodorowsky对马赛塔罗牌的研究所启发,Jamie决定自己画一套22张奥秘主牌面。
“我想要完全根据他的解读,来重新画一套。”他说,“不可自拔了。我没有用电脑,是用水彩、水粉和印度墨水手绘的。花了很长时间,因为如果中途出了一点错,就不得不重新来过。全部完成花了我三年。”
Jamie对塔罗牌的看法有点梦幻且荒诞。他倾向于形式的神秘主义——在战车牌上,他画的马看上去充满了神圣的电力;主教牌上,主教仿佛是银河系的霸主。但其中也浮现出他的智慧:恋人牌上,爱人们冷淡、心不在焉地互相摸索;愚者牌上,愚者的屁股上放着一只猴子的手。
Jamie每天早晨去买咖啡和牛角面包时,有时会看见Jodorowsky也在那家咖啡店里面。89岁的导演也住在同一个街区,他有时还会给陌生人算一把塔罗牌。在某个派对上,Jamie碰巧遇见了导演的女儿。“你应该给他看看你画的塔罗牌,”她说道,“我敢肯定他会很喜欢的。”
但Jamie没有这么做,也许未来也不会。“我认为最好不要跟你仰慕的人见面,保持原样就好。我觉得见人很累。就希望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画我的画。
“当我没画的时候,我的思考里也是画。如果画到一半不太顺利,我不得不停下去做点别的事情,然后一直想着这个画和接下来怎么解决。不管去哪里,去见什么人,我都只想赶快结束,好回去工作。我上瘾了,做梦都是这个。”
如此沉迷,以致会被意外的事物,以意外的方式击中。比如有次去法国西岸旅行,Jamie被度假屋外面的松树迷住了,它们被来自北大西洋上的风蹂躏得变形。
一天傍晚,太阳西下,树木在周围拉出长长的影子,他坐下来画它们(他总是带着黑色毡头笔和记事本度假)。感觉好极了。所以,他骑上单车,转遍整座半岛,好找到其他的松树去画。
“有棵松树看上去像两个人在做爱,”他说,“还有一棵,像要跟旁边的松树打一架。他们都有故事要讲。我想象他们真的可以动,只是因为过于缓慢,我们肉眼难以觉察。你可能要花十年来记录它们的动作,才能搞明白他们演的哑剧。”
像画了四年干草堆的莫奈一样,Jamie花了好几个月,只画松树。这成了他最享受的工作;仅仅只是因为他想画。对着松树画了又画又画。
这很疯狂,很牛逼,他感到必须驱散某些东西。夜晚,他开始梦见树皮的质地。终于有一天,在BBC广播四台的节目声中,他放下了笔,“可以了,我再也不要画松树了。”于是就结束了。
Jamie的松树原始粗犷但充满感情。凝视它们,仿佛能把你带入无人之境。它们有一种格林兄弟童话般的暗黑感,就像《糖果屋》里的兄妹在遭遇吃小孩的女巫之前,尚对未来一无所知,那时曾凝视过这样的树。
这里有对树的研究,同样也是对光线的研究。一棵树可以如此面貌不同,取决于它沐浴在光线里还是隐藏在黑暗中。
Jamie在卧室里挂了一幅松树。这是他妻子特别喜欢的一张,所以他们给它做了个框,挂在墙上。有时早晨,他们躺在床上喝咖啡,意识到自己盯着这张画在看。直到现在,他们发誓说依然能发现之前完全没有注意过的细节,隐藏在阴影或树皮的形状里。细节藏于底下。画中的画中的画。
⑶ 法国的孩子喜欢什么样子的卡通
总之不要是喜YY那种吧... 法国有很多有意思的漫画.小孩子一般都喜欢色彩丰富.造型不协调的吧
⑷ 世界十大抽象派画家
有:康定斯基(W.Kandinsky,1866~1944俄罗斯画家)、蒙德里安(P.Mondrian,1872~1944荷兰画家)、霍夫曼(Hans Hofmann,1880~1966年美国画家)。
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1983西班牙画家)、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1915~1991美国画家)。
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1904~1997年,荷兰籍美国画家)、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美国画家)。
赵无极(zhaowuji,1921~2013,中国籍法国画家)、朱德群(zhudequn,1920~2014,中国籍法国画家)、汪京元(wangjingyuan,1959年,中国画家)。
1、胡安·米罗(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和毕加索、达利齐名的20世纪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之一。
2、威廉·德·库宁,简称德·库宁,荷兰籍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的灵魂人物之一,新行动画派的大师之一。在他创作生涯中,人体成为其绘画创作的主体,加以风景及书写的符号来发展他的抽象世界。
3、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1912-1956),美国画家,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也被公认为是美国现代绘画摆脱欧洲标准,在国际艺坛建立领导地位的第一功臣。
4、罗伯特·马瑟韦尔(伯恩斯)(Robert Motherwell,1915-1991年),美国画家。他以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以及有关现代艺术的论着而着名。
5、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英文: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世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与德士堡等创立了“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
⑸ 这个卡通人物叫什么
他叫 POKOYO
只要是经常用QQ表情的人,都应该对这个穿着蓝色衣服、干劲十足的小男孩很熟悉了。他是日本黏土动画《POKOYO》的主人公。不管是和朋友们出外玩耍,还是在家里玩耍;对于POKOYO来说,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大冒险!
它的动画是用英日双语播出的,并曾于法国安西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荣获电视部门的最优秀奖。
⑹ 为什么说达浪是粉红顽皮豹的好朋友
粉红顽皮豹(The Pink Panther
小豹子本名:粉红豹又称顽皮豹或傻豹
家喻户晓的卡通人物,起初只是在1963年的真人电影《乌龙帮办》片头中出现,想不到观众竟马上爱上它。无心插柳的创作人Friz Freleng,翌年首度制作一段长达七分钟、名为《The Pink Pink》的动画短片,让这只原本寂寂无闻的粉红豹从此用“Pink Panther”之名行走江湖。 首次于1964年4月11日以电影形式出现,这是一部侦探电影,由华纳兄弟电影出身的大卫·迪帕达(David DePatie)设计。 傻豹不单只为《乌龙帮办》系列的真人电影作绿叶,更跳出独挑大梁,赢得1965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大奖。
粉红顽皮豹(The Pink Panther),这部1964年横空出世的法国动画片,其主角是一只身材细长的粉红色的豹 粉可爱的小豹子
喜欢粉红豹的理由
1.它很单纯
2.它很顽皮
3.羡慕它的粉红色身躯
《粉红豹》1
"它是粉红色的豹子,它要把全世界蓝色的豹子都变成粉红色。它穿着粉红色的睡衣就能入睡而其它豹子就做恶梦。没有人可以打扰它睡觉。在百货公司里我们做了像粉红色的豹子一样的图案。它能阻止夜贼来偷盗。它认为它是一位聪明的侦探。《顽皮豹》是一部经典卡通片,粉红色的身体永不褪色,极具喜感的表情,主角是一个蓝色的矮男人和一只粉红色的豹子 他们两个经常对着干,朗上口的逗趣配乐,使许多人对这只可……
《粉红豹》2
粉红色的身躯、贼贼的走路模样,再搭配吊诡的音乐节奏,看了令人忍不住要发笑的卡通人物 可爱顽皮豹——粉红豹(又名:顽皮豹、傻豹)粉红豹诞生在美国,由华纳兄弟电影出身的大卫·迪帕达 (Da.vid DePatie) 所创造,1964年由真人演出以粉红豹“PINK PANTHER”为名的同名喜剧电影上映,并赢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粉红豹以极具喜剧感的主题音乐系列电影共计九部,后来更制做成动画,在NBC电视台推出极受欢迎,成为家喻户晓的卡通影集。另外,粉红豹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主题曲,是由亨利·曼西尼 (Henry Mancini) 所作曲,曼西尼算是极成功的电影配乐者,在1958年到1964年之间,几乎主导了美国所有的电视、电影配乐。粉红豹的大紫大红,亨利·曼西尼可说是功不可没。2004年4月11日是粉红豹40岁生日,根据报导,影迷帮他出版CD、经典DVD,更举办演唱会等,而美国还会推出纪念邮票,可以想见这位充满喜感的卡通人物,早已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偶像。电影[主要演员] 史蒂夫·马丁 [导演] 肖恩·列维 [类别] 喜剧片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时隔多年,“粉红豹”再现江湖,而且这一次“粉红豹”钻石戴在了一位在国际足坛上享有名的教练手上。而就在他带队比赛的当天,却惨遭毒手身亡。自然,他手上的那枚天价的戒指也不翼而飞,必定是被杀手一并带走了。此时,最大的嫌疑也落在了足球教练女友——美丽的歌星夏尼娅(碧昂斯·诺里斯)的身上。绝不能熟视无睹的法国政府对此事重视异常,并勒令警察局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侦破此案,寻回那颗价值连城的“粉红豹”。在经过了事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和激烈的争论之后,官方终于决定再次启用着名的“乌龙探长”杰奎斯·克鲁索(史蒂夫·马丁)。于是,乌龙探长的新冒险又开始了。同时,克鲁索又想到了和自己合作多年的那位呆头呆脑且忠实的老伙计波顿(让·雷诺),两人再次组合成“黄金搭档”共查此案。但是,当他们共同面对最大的被怀疑对象漂亮的女歌星夏尼娅的时候,这对黄金搭档却都表现出了神魂颠倒手足无措的低能状态,令人捧腹不禁。然而,当面对种种蛛丝马迹的时候二人也会毫不含糊地一查到底。一方面要揭开兇手的真面目,一方面又要小心他们的顶头上司德莱弗斯(凯文·克莱恩)的百般刁难…… [编辑本段]幕后花絮说到斯蒂夫·马丁,很多人会联想到他独特的主持风格和诙谐的台前表现。他是那种典型的由小 粉红豹荧屏走向大银幕的喜剧演员,虽然后期他的作品都不那么尽如人意,但03年的《房倒屋塌》再次将他推向事业的高峰。如今的他正处于最佳状态,加上他一张平易近人的脸十分符合电影的风格,也许由他来继续“粉红风潮”的势头并不会有太多的难度。而且,为了确保影片的人气和分量,还请来了大名鼎鼎的法国人让·雷诺出演乌龙侦探的老搭档。众人皆知,让·雷诺功底扎实,戏路多变,他的代表作品《杀手里昂》更是让人无法不记住这个充满魅力的男人,《绿芥警探》和《你丫闭嘴》更让人们看到了硬汉超强的幽默感。最初,斯蒂夫·马丁并非是制片公司对杰奎斯角色的最佳人选,凯文·史派西和迈克·梅尔斯都曾被考虑过来出演这位乌龙探长的角色,但经过几番权衡制片方还是选择了斯蒂夫·马丁来担纲此一角。而现在由让·雷诺出演的杰克助手一角更曾被考虑交到成龙手上,但最终也由于档期等问题没能达成。不只演员几经筛选,就连本片的导演最初也是被选定为《进化》的导演伊万·瑞特曼,但最终还是由现在的导演肖恩·里维接过导筒,而伊万·瑞特曼仍然作为本片的制片人留在剧组中。。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自1964年布莱克·爱德华兹成功执导了第一部喜剧片《粉红豹》后,至今已经有10部系列作 粉红豹品相继问世。这也创造了布莱克电影事业的传奇。而由当时的着名喜剧演员彼德·塞勒斯饰演的乌龙探长杰奎斯·克鲁索俨然成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电影人物之一。四十二年前,彼德·塞勒斯成功塑造了呆头呆脑的法国侦探杰奎斯·克鲁索的形象,而且一口气就成功出演四部,彼德俨然已经成了《粉红豹》的标志性人物。但自从1980年他逝世后,就一直没有人能超越他。这一次由好莱坞老牌谐星斯蒂夫·马丁挑战克鲁索侦探一角不知能否再创当年的辉煌。
事实上,“粉红豹”本是故事中那颗巨型钻石的名字,但每一集电影开头时的那段粉红色的豹子的动画片都会招致人们的喜爱。也因此使这只可爱特别的粉红豹最终脱离影片真正的演化成一个独立的动画人物。自成一派的《粉红豹》卡通系列也成为风靡一时的影视节目。以至于造成很多人误认为电影源自动画的局面。如今,老“粉红豹”彼得·塞勒斯已经辞世多年,人们依然怀念他大银幕上精湛的表现。八十年代时,老导演布莱克·爱德华兹更是为了纪念逝去的“老战友”而将《粉红豹》前四部放在一起重新进行了整合剪辑,拼成了第五部《粉红豹》。然而,伟大的演员无可取代。只能期待后继者再接再厉。
⑺ 90年代的动画片都有什么啊
《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蜡笔小新》、《葫芦兄弟》、《四驱兄弟》等。
1、《灌篮高手》
电视动画《灌篮高手》改编自日本漫画家井上雄彦创作的同名漫画作品,由东映动画制作,于1993年10月16日至1996年3月23日在朝日电视台首播,全101话。
故事讲述为了讨好同级暗恋对象赤木晴子的欢心,原来毫无篮球基础的樱木花道未及细想就参加了篮球队,而晴子却喜欢从初中开始就一直是明星球员的流川枫。
天生的潜质加上不服输的精神,使樱木飞速的进步,渐渐成为湘北篮球队不可缺的主力球员。同时,樱木花道所加入的湘北高中篮球队,在赤木刚宪等人的带领之下,自地区选拔赛开始,勇闯全国高中篮球联赛。
2、《美少女战士》
《美少女战士》是一部由东映动画制作的魔法少女变身类动画片,该片由佐藤顺一、几原邦彦等导演,富田佑弘、榎户洋司等编剧,该剧集于1992年3月7日在日本首播,由东映动画制作发行。
故事讲述美丽可爱的月野兔是一名就读初中的普通女孩,可学业平平、任性娇弱的她在遇到了一只会说话的小猫露娜之后,她的人生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月野兔的真实身份是拥有神奇能力的水手月亮。为了保卫地球、挫败黑暗势力的野心,月野兔和水野亚美、火野丽、木野真琴、爱野美奈子等人变身成为水手服美少女战士,与入侵地球的邪恶敌人展开了连番激战
3、《蜡笔小新》
《蜡笔小新》是一部于1992年出品的日本家庭搞笑动画片,该片主要由本乡满、原惠一、武藤裕治导演,日本朝日电视台于1992年4月13日播映了第一集。至今仍在播出。
故事讲述野原新之助是一个年仅5岁,正在幼儿园上学的小男孩。他家住在春日部的市郊,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一条名叫小白的小狗,随后又加入了新的成员妹妹野原葵。作者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叙述了野原新之助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野原新之助是一个有点调皮的小孩,他喜欢别出心裁、富于幻想。
4、《葫芦娃》
《葫芦兄弟》(又名:葫芦娃),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是中国动画第二个繁荣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至今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经典。
故事讲述传说葫芦山里关着蝎子精和蛇精。一只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两个妖精逃了出来,从此百姓遭难。穿山甲急忙去告诉一个老汉,只有种出七色葫芦,才能消灭这两个妖精。老汉种 出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大葫芦,却被妖精从如意镜中窥见 。
他们摧毁不了这七个葫芦,就把老汉和穿山甲抓去。七个葫芦成熟了, 相继落地变成七个光着脚的小男孩,穿着七种颜 色的服装。他们为了消灭妖精,救出老汉和穿山甲,一个接一个去与妖精搏斗
5、《四驱兄弟》
原名《爆走兄弟Let's&Go!!》,1996年1月8日~12月30日播出,共51话。本篇由于没有副标题,通称“无印篇”,也有因主题是JGC大赛而称为“JGC篇”。
内容是星马烈和星马豪兄弟俩从迷你四驱研究者土屋博士手中得到了赛车Saber,对赛车进行改造令其不断成长,在比赛中与许多迷你四驱车手竞争的故事。“烈”和“豪”这两个名字是和标题对应的,烈的日语发音为"Retsu",豪的日语发音为"go",连在一起读正是Let's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