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子宫长什么样子图片
你好,: 子宫位于骨盆中央,前面有膀胱,后面有直肠,外观呈倒置的梨形,前后略扁。成年女性的子宫长约7~8厘米,宽约4~5厘米,厚2~3厘米,上部较宽,呈三角形,即子宫体。子宫体的顶部有膨出,称为子宫底,它的两侧与输卵管相通,称子宫角。子宫的下部呈圆柱形或棱形,即子宫颈。子宫颈的内腔为子宫颈管,上端为宫颈内口,与子宫腔相通,下端为宫颈外口,与阴道相通,祝你健康
② 女性的子宫从怀孕到分娩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改变
子宫是女性的标志,也是生命的摇篮!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以后,会吸收女性体内的营养与血液,慢慢的发育,经历9个多月的漫长时间,孕育成一个鲜活的生命,呱呱落地!这个阶段,女性的子宫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一张图片告诉你变化有多大,看完以后心疼女性!
正常来说,分娩后第1天,子宫底在脐下1-2横指处,重约100克,每天子宫会下降1.2厘米左右,慢慢缩小缩入盆腔。大约在产后10-14天,子宫能够缩入盆腔,从下腹部就摸不到子宫了;产后42天左右,子宫基本恢复到孕前。
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产后子宫都需要一个时间的恢复,这个恢复的时间就是我们说的 “坐月子”,只要护理得当,子宫很快就会恢复到孕前的!
③ 女人的子宫是什么样子的
给你张图片自己看吧上图为从阴道看到的图片,下图为子宫构造图片。
④ 什么是子宫,什么是附件图片
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子宫大小与年龄及生育有关,未产者约长7.5cm、宽5cm、厚3cm,子宫可分为底、体与颈三个部分。宫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约6cm,上方两角为“子宫角”,通向输卵管。
下端狭窄为“峡部”,长约1cm。峡部在妊娠期逐渐扩展,临产时形成子宫下段。
子宫由上到下可分为子宫底、子宫体、峡部与子宫颈:
1、子宫底:输卵管水平线以上的部分。
2、子宫体:子宫中间较细的部分。
3、峡部:连接子宫体与子宫颈的部分。长度只有1公分。
4、子宫颈:子宫底部狭窄的开口。连接阴道。
子宫由外到内可分为三层:子宫外膜,子宫肌层,子宫内膜。
子宫的外面有一层大致围绕子宫的外衬,称为子宫外膜,是腹膜的一部分,并没有盖住整个子宫。
子宫大部分由肌肉组成,称为子宫肌层。这些肌肉是平滑肌。子宫肌层的最内层是连接带,也是子宫肌腺症之中增厚的部位。
子宫的内衬称为子宫内膜。是黏膜组织。大部分的哺乳类(包括人类)在未怀孕时,子宫内膜会定期增生、剥落或吸收。人类的子宫内膜会在有生育能力的时期,以大约一个月为周期剥落,造成月经。其他动物的周期则不一定是一个月。
(4)女人子宫内图片真人扩展阅读:
功能
女性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地方,在性爱过程中,这里也会产生一系列显着变化。成年妇女的子宫约长7—8厘米,底部宽约4—5厘米,厚约2—3厘米,重约40—50克,下端与阴道相连,在性爱时会有复杂的反应,带给女性奇妙的感受。
位置
人类子宫位于骨盆之中,位置是膀胱后方与直肠前方。形状是倒置的梨形。血液由子宫动脉供应。子宫稍微向前倾斜弯曲,但是也有向后倾斜的子宫。在未怀孕时,直径只有几公分。上端左右两侧连接两条输卵管,下连接阴道。在子宫上还有两条韧带连接卵巢。
⑤ 子宫长什么样子图片
子宫长什么样?子宫可分为底、体与颈三个部分。宫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约6cm,上方两角为“子宫角”,通向输卵管。下端狭窄为“峡部”,长约1cm。峡部在妊娠期逐渐扩展,临产时形成子宫下段。
子宫是以肌肉为主而组成的器官。子宫壁有3层,外面一层由腹膜覆盖为浆膜层;中间为肌层,是主要的也是最厚的一层;最里面的一层是内膜层。成年妇女的子宫约长7—8厘米,底部宽约4—5厘米,厚约2—3厘米,重约40—50克,下端与阴道相连。
子宫内膜为粉红色的粘膜组织,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形成月经。子宫肌层为最厚的一层,非孕时只有0.8厘米厚;妊娠后肌纤维增生,子宫壁增厚,可达2~2.5 厘米。子宫肌肉有3层,外层纵形,内层环形。中间一层呈交织状;肌肉中间有血管,子宫收缩时,血管压缩,就可制止产后出血。子宫浆膜层就是覆责在子宫表面的腹膜,在子宫下部与膀优、直肠连续,形成膀胱子宫反折腹膜和子宫直肠陷凹,后者在诊断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子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亦含有肌肉和血管。子宫颈管粘膜有许多腺体,能分泌粘液,为碱性,这种粘液形成粘液栓,有防御疾病的作用。
子宫位于盆腔中央,膀胱和直肠之间。正常成年未孕女子子宫呈前倾前屈位,子宫的固定装置主要是盆膈和阴道的承托和韧带的牵引固定。四对韧带是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骶子宫韧带。
怀孕后母体为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现一系列变化,其中尤以子宫的变化显着。在怀孕前子宫只有小鸭梨大,重50克,体积约7厘米*4.5厘米*3.5厘米。到足月妊娠时,子宫重1000克,增加了20倍,可容纳胎儿、羊水等5000毫升内容物,足月子宫长35厘米,宽25厘米,厚22厘米左右,子宫随着胎儿增长的需要而增大,妊娠3个月(停经13周),在耻骨上2-3恒指处可摸到子宫底部;妊娠4个月(停经17周),子宫底部位于脐与耻骨的中间;妊娠5个月(停经21周),子宫底部平脐,这时从外观可见腹部隆起;妊娠31周,子宫底部在脐与胸骨剑突之间;足月时,子宫底在剑突下2-3横指;当胎儿头入骨盆后,子宫底可降低。
⑥ 宫口在哪里图片
开宫口,专业名称叫子宫颈口扩张。妇女子宫颈管是长约2公分的肌性管道,外连阴道,内联子宫腔。孕妇临产时子宫规律宫缩,牵拉子宫颈内口的子宫肌和周围纤维,加之胎儿先露部前羊水囊呈楔状,致使子宫颈内口向上向外扩张,子宫颈管逐渐变短直至消失。子宫颈外口平时仅容一指尖大小,随着产程进展子宫颈外口扩张至直径10公分,可以容许足月的胎头通过,这个过程称为开宫口。
宫口张开的过程比较缓慢,通常怀孕第9个月后的第2个星期宫颈才逐渐展平,也是宫颈成就的过程。你的宫颈在宝宝出生时会张开到10厘米,开始时比较慢,从临产到宫口开大3厘米平均需要8小时,从宫口开大3厘米到开大10厘米平均需要4小时。
一般情况下,直到在宫口张开到3厘米以后,才会针对疼痛使用一些药物。表明进入分娩的活跃期,宫口已经张开到3厘米,宫颈变软、变薄,并且富有弹性,每次宫缩间隔2-3厘米。临产后随着规律的宫缩,宫口会逐渐开大。
宫口开大的程度将第一产程分为两期,即潜伏期和活跃期。
潜伏期是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大3厘米,活跃期是指宫口开大3-10厘米的时期。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初产妇和经产妇的宫口开大速度是不同的。初产妇先有宫颈缩短到展平,然后宫口才扩张;而经产妇是宫颈缩短展平和扩张同时进行的。所以经产妇明显要快于初产妇,这也是初产妇和经产妇第一产程进展快慢不同的主要原因。在潜伏期宫口开大较慢。
活跃期则明显加快。初产妇的潜伏期约需8小时,经产妇的速度要比初产妇的快,但是个体之间差异较大,潜伏期长短因人而异,从数十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初产妇的活跃期约需4小时,经产妇进入活跃期后则要准备接生了,因为经产妇进入活跃期后一般很快就宫口开全了。
分娩开始 (阵痛间隔为5~10分钟) 不会感觉到很疼,子宫有规则的收缩,子宫口稍微打开。 最需要时间的一段 (阵痛间隔为大约4~5分钟) 强烈地感觉到子宫的收缩,也是最花费时间的时候,到这时子宫口打开一半。 想使劲却使不上劲 (阵痛间隔为大约2~3分钟) 阵痛变得越来越强烈,这是最辛苦的时期,无论怎么使劲儿都感觉使不上劲儿,但是不能放弃,不管怎样都要坚持用力。 宝宝快要出生了 (阵痛间隔为大约1分钟) 子宫口全部打开,从子宫口到阴道已经连成了一体,成为胎儿出生的通道,要保持用力,配合宝宝的出生,胜利就在眼前了。
⑦ 子宫被切除的女人与正常女人究竟会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介绍一下子宫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子宫大小与年龄及生育有关,未产者约长7.5cm、宽5cm、厚3cm,子宫可分为底、体与颈三个部分。宫腔呈倒置三角形,深约6cm,上方两角为“子宫角”,通向输卵管。下端狭窄为“峡部”,长约1cm。峡部在妊娠期逐渐扩展,临产时形成子宫下段。
子宫
需要切除子宫的手术第一、比如说有子宫肌瘤,但是不是所有存在子宫肌瘤的病人都需要做子宫的切除术,这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说子宫肌瘤比较大,并且伴有临床症状了,比如说贫血或者腹部的压迫感,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子宫切除术了。
第二、是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是临床也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疾病,症状主要是进行性加重性的痛经。当患者年龄偏大、没有生育,也要求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做子宫全切术。
第三、是妇科的各种癌症了,比如说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这几种恶性疾病都需要做子宫全切术。再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决定宫旁组织是否切除,或者是否做淋巴结的清扫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