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图片 » 女人阳沟流呢的图片
扩展阅读
怎么看图片是多少k手机 2025-09-10 22:39:18
哭泣的人物图片素材 2025-09-10 22:33:25
紫菱一剪梅高清图片 2025-09-10 21:35:55

女人阳沟流呢的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5-17 18:51:08

① 农村阳沟如何留

就是在院墙上面开排水的洞口时,开得太宽太高了。农村人称这个洞口为“阳沟”,因为它是在地面以上、院墙的最下端留出的洞口,并不是誉游搭隐藏在地下,属阳不属阴,所以叫“阳沟”磨乱。
“阳沟”主要是用来排水的。大多设在南边的院墙上,靠近左边一角的地方,不能放在中间的位置,防止与房门庆拿口对着,犯冲。下雨以后,院子里的积水,要通过“阳沟”排出去,避免淹了院子里放置的各种物件,甚至倒流到房间里去,也方便雨后人在院子里活动。

② 阳沟什么意思

阳沟是露出地面的排水沟。

房屋前慎滚猜面的排水沟称为阴沟。不是有句话叫“阴沟里翻船”,“阴沟”本身也有“指古民宅里排水的水沟”一意,因此,理解为在自家屋子门口翻了船,也是说得通的。当然这句是玩笑话。关于这条沟渠,一般会在一年结束的时候打扫一次,平时很少对它进行清理。选择这个时间,主要是和它平时的功能有关。

这条沟渠主要做的是引流的作用,无论是附近的宽型水流或者下雨天带来的雨水,都能够从这条沟渠分流走,而不会导致积蓄甚至延伸到屋内。选在一年结束的时候打扫,因为正好是冬季,除了冬季相对来说备高会干燥一些外,很多野生植物也在这个时候都枯萎了,清理起来方便很多,也不会清理的时候突然下雨,搞得措手不及。

如果在其他季节清理,时间上不好选择,而且在潮湿的土壤里,很难保证没有其他的动物生存,再加上潮湿的土壤里也可能会埋有一些腐烂的东西,清理起来不方便也不安全。

其实除了明沟外,以前还有很多讲究,或许因为不重视,很多都没有保留下来。而保留至今的明沟,也随着现在人的审美不断提升从而得到提升,有的还会用混泥土砌好,甚至贴上瓷砖。

③ 重庆方言歇后语

【歇后语】

耗子爬秤钩——自称

头肥大耳朵,身上嘎嘎多——越看越像猪

解放碑的钟——不摆老

矮子过河——安(淹)了心的

岚垭上的茅草——风吹两面倒

螃铠夹豌豆——滚滚滚

哑巴吃汤圆——心头有数

滚到漂白粉水头——彻底洗白

蚊子拿称砣——操练手脚

王二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锤子个锤,嘴巴头吐地雷!

手板心抬菩萨——抬神

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鸭儿插到屁眼头——日本人

半天云挂口袋——装疯

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

癞膈宝打呵欠——口气大

屎不带纸——想不开(擦)

较场口的旗杆——光棍一条

牙刷脱毛——板眼儿多

丰都城拉二胡——鬼扯

对倒墙壁窝死——粪(愤)发图墙(强)

花椒树下跳舞——拽麻老

鸭子死到田坎上——嘴壳子硬

耗儿肯菜刀——死路一条

虾米过河——谦虚(牵须)

吃竹子喔筲箕——肚儿头编勒

别以为自己是许仙——要日蛇

赖格宝吃豇豆——悬吊吊

高台跳水——栽得深

脱了裤子打屁——多余的圈圈;

夜明珠bèn酱油——宝得有盐有味的

一早晨杀一百二十个鸭子——nia嘴壳子

机儿上梆篾块——半边硬

半空中挂口袋——装风

大阳沟的白鲢——死的多,活的少

厕所里插秤杆——过愤

豌豆滚屁眼——遇缘

窝屎不带草纸——想不开呀

别以为自己逗是许仙——要日蛇

好吃街的板栗——现炒现卖

麻雀跳进糠萝筐——空欢喜

锭子滚到裤裆头——打卵

青菜煮豆腐——一(青)二白

蚊子咬菩萨——认错人了

茅厕砍载香葱——屎(死)冲屎(死)冲地;

两斤花椒炒二两肉——肉麻

月亮坝儿耍弯刀——明砍(明说)

毛斯坎坎栽菜——将就屎(使) 用:将就用

罗广文的队伍——垮杆垮杆的

耗子进风箱——两头受气

你还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你娃是乌龟吃煤炭——屁眼越来越黑!

耗子给猫当三陪——挣钱不要命了

老太婆打呵嗨——一望无涯(牙)

猪八戒照镜子——当面献丑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看倒菩萨喔屎——鬼扯

厕所里点灯——找死

蒋介石看地图——完了

毛斯坎栽菜——将就屎(使)用

半夜吃桃子——只到耙的捏

黄泥巴滚裤裆——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相当于“有口难辩”)

毛斯板上dá扑爬——隔死不远

磅称称屎——过分

水仙花不开花——装蒜;

狗戴眼镜——装斯文

动物园的熊猫——是他妈个国宝

糠壳揩屁股——倒爬一坨

解放碑的钟——不摆了

大阳沟的鲫壳——死的多活的少

冠生园的麻饼——点子多

茅厕砍打扑爬——离屎(死)不远;

黄泥巴滚裤裆——不是屎(死)也是屎(死)

夜明珠放屁——宝气

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猫翻甑子——替狗丧德

驼背滚阳沟——七拱八撬

月亮坝儿耍弯刀——明砍

死鱼的尾巴——不摆了

夜明珠拌酱油——宝得有盐有味

成都到华阳——现过现

猪八戒过火炎山——倒打一钉耙

尖脑壳达凳凳桩——栽得深

脱了裤子打屁——多此一举

茅私里的石板——又臭又硬

十处打锣——九处有你

夜明珠打飞机——宝上了天

头放屁——熏爷爷来了

坟山上洒花椒——麻鬼

耗子zhuan风箱——两头受气

解放碑的钟——群众观点

赖格宝打豁害——好大的口气;

瞎子打婆娘——丢不到手

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夜明珠lui到盐巴罐头——宝得有盐有味的

牙儿喝酒——醉(最)锤子

砍竹子遇节——遇缘

厕所里游泳,奋(粪)勇前进

关于重庆方言歇后语大全


重庆是一个古老的山城,历史悠久,文明久远,流传了许多的历史文化,那么,你知道重庆方言版本的歇后语吗?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重庆方言歇后语:

1.别以为自己逗是许仙——要日蛇

2.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

3.锭子滚到裤裆头——打卵

4.头放屁——熏爷爷来了

5.黄泥巴滚裤裆----不是屎(死)也是屎(死)

6.丰都城拉二胡-------鬼扯

7.看倒菩萨喔屎-------鬼扯

8.解放碑的钟-------群众观点

9.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10.夜明珠拌酱油----宝得有盐有味

11.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12.滚到漂白粉水头——彻底洗白

13.月亮坝儿耍弯刀——明砍

14.头肥大耳朵,身上嘎嘎多——越看越像猪

15.十处打锣——九处有你

16.你还老黄瓜刷绿漆——装嫩

17.赖格宝吃豇豆——悬吊吊

18.解放碑的钟——不摆老

19.鸭子死到田坎上——嘴壳子硬

20.吃竹子喔筲箕----肚儿头编勒

21.锤子个锤,嘴巴头吐地雷!

22.毛斯坎坎栽菜——将就屎(使) 用:将就用

23.驼背滚阳沟——七拱八撬

24.滚到漂白粉水头——彻底洗白

25.高台跳水——栽得深

26.半夜吃桃子——只到耙的捏

27.耗子进风箱——两头受气

28.牙刷脱毛——板眼儿多

29.袍哥人家——决不拉稀摆带

30.夜明珠放屁------宝气

31.坟山上洒花椒------麻鬼

32.半空中挂口袋--装风

33.厕所里点灯--------找死

34.厕所里插秤杆------过愤

35.屎不带纸------想不开(擦)

36.瞎子打婆娘--------丢不到手

37.花椒树下跳舞-------拽麻老

38.水仙花不开花-----装蒜;

39.脱了裤子打屁-----多余的圈圈;

40.茅厕砍载香葱-----屎(死)冲屎(死)冲地;

41.茅厕砍打扑爬-----离屎(死)不远;

42.赖格宝打豁害-----好大的口气;

43.手板心抬菩萨-----抬神;

44.对倒墙壁窝死-----粪(愤)发图墙(强)

45.机儿上梆篾块——半边硬

46.厕所里游泳,奋(粪)勇前进

47.磅称称屎 ——过分

48.解放碑的钟 ——不摆了

49.鸭儿插到屁眼头 ——日本人

50.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51.冠生园的麻饼——点子多

52.好吃街的板栗——现炒现卖

53.青菜煮豆腐——一(青)二白

54.老太婆打呵嗨——一望无涯(牙)

55.茅私里的石板——又臭又硬

56.牙儿喝酒---醉(最)锤子

57.大阳沟的白鲢---死的多,活的少

58.猪八戒照镜子-----当面献丑

59.豌豆滚屁眼 ——遇缘

60.砍竹子遇节 ——遇缘

61.螃铠夹豌豆 ——滚滚滚

62.你娃是乌龟吃煤炭--屁眼越来越黑!!! 耗子给猫当三陪----挣钱不要命了

63.窝屎不带草纸----想不开呀

64.较场口的旗杆------光棍一条

65.丰都城拉二胡-------鬼扯

66.两斤花椒炒二两肉-------肉麻

67.麻雀跳进糠萝筐-------空欢喜

68.癞膈宝打呵欠------口气大

69.耗儿肯菜刀--------死路一条

70.狗戴眼镜-------装斯文 动物园的熊猫-------是他妈个国宝

71.蚊子拿称砣--------操练手脚

72.死鱼的尾巴-------不摆了

73.耗子爬秤钩-------自称

74.解放碑的钟-------群众观点

75.哑巴吃汤圆-------心头有数

76.蚊子咬菩萨-------认错人了

77.虾米过河---------谦虚(牵须)

78.大阳沟的鲫壳——死的多活的少

79.半天云挂口袋----装疯

80.夜明珠打飞机----宝上了天

81.矮子过河----安(淹)了心的

82.一早晨杀一百二十个鸭子——nia嘴壳子

83.岚垭上的茅草----风吹两面倒

84.耗子zhuan风箱----两头受气

85.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86.夜明珠lui到盐巴罐头----宝得有盐有味的

87.夜明珠bèn酱油----宝得有盐有味的

88.王二娘的裹脚----又长又臭

89.毛斯板上dá扑爬----隔死不远

90.猫翻甑子----替狗丧德

91.猪八戒过火炎山----倒打一钉耙

92.脱了裤子打屁----多此一举

93.猫抓糍粑----脱不了爪爪

94.糠壳揩屁股----倒爬一坨

95.黄泥巴滚裤裆----是屎也是屎、不是屎也是屎(相当于“有口难辩”)

96.罗广文的队伍----垮杆垮杆的

97.蒋介石看地图----完了

98.成都到华阳----现过现

99.尖脑壳达凳凳桩----栽得深

100.毛斯坎栽菜——将就屎(使)用

101.驼背滚阳沟——七拱八撬

重庆搞笑歇后语大全


1.老太婆坐拖拉机——钭死你

2.桌子上摆夜壶——莫水平

3.赖哈蟆穿奔奔裤——轻视忙哒

4.肚子里怀娃儿——装纯

5.老母猪绷内裤儿——装处

6.你妈带你去上班——看你妈卖批

7.裤子脱了打屁——格外吆圆儿

8.喝米汤用筷子——咆个锤子

9.光巴子打领带——直冲

10.保鸡母下楼——栽鸡儿日的

11.乌老二翻田坎——找黑打

12.太行山的夜游者——偷人生的

13.沙漠开轮船——干咆

14.女人生娃儿——血口喷人

15.厕所门口达扑爬——离死不远

16.妓女罢工——抗日

17.床铺底下放风筝——屁眼风发了

18.窝屎不带纸——想不开

19.砂布揩沟子——刮毒

20.厕所头打架——往死里整

21.屁股朝天——有眼无珠

22.肩膀扛灶——捞火

23.告花子打手冲——穷鸡吧叫唤

24.蚂蚁夹牙儿——扯皮

25.麻子跳伞——天花乱坠

26.拖拉机下河坎——一般拉沙

27.黑人的爸爸跳高——黑老子一跳

28.妓院头放火——烧婊子

29.大肚皮过独木桥——挺儿走险

30.酒坛子泡鸡儿——最锤子

31.尖脑壳栽密头——栽得深

32.丰都人赶场——闯鬼

33.张飞洗摇裤——恶搓

34.豌豆滚屁眼——遇老圆

35.锤子上挂火炮——震动全球

36.太监嫖婆娘——没得搞头

37.火葬场开后门——专整熟人

38.黄泥巴进裤裆——不是死也是死

39.耗子啃菜刀——死路一条

40.小娃儿穿西装——大套

41.十字路口迷了路——不识东西

42.母耗子陪公猫睡觉——又不要脸又不要命

43.玉皇大帝的鸡鸡——天棒

44.茅屎头拣帕子不好揩口

45.如来佛祖的雀儿——天棒

46.爆鸡婆打摆子——又婆又颤

47.茅师坎上打电筒——找死(照屎)

48.茅师头划船——奋(粪)勇向前

49.赖疙宝翻门坎——显屁儿白

50.重庆驴子学马叫——洋二盘

51.朝茅师头丢石头——引起公愤(粪)

52.老呼爷上拔鸡毛——扯拐

53.屁斑虫戴眼镜——臭甲不完

54.老鹰扯隔登子——鸡儿吃多了

55.牛圈门上挂秤砣——过份(粪)

56.麦子田里种豌豆——杂种

57.厕所搭扑爬——离死不远

58.茅师头长笋子——冲死(屎)棒

59.洋辣子赶场——活该

60.茅师坎上磕烧鸡——历史(沥屎)

搞笑的广东方言歇后语


铁拐李打足球——一脚踢

头壳顶生疮,脚皮底流脓——坏到透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头

石屎楼梯——冇丁(钉)有板

老公拨扇——凄——(妻)凉

老婆担遮——阴功——(公)

倒挂腊鸭——满咀油

东莞佬卖席——你生定死?

湿水棉胎——冇得弹

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

白玉涂白漆——装贱

公鸡头上一块肉——大小是个官——(冠)

和尚下山——出事——(寺)——了

阎罗王探病——睇你死得未

冰掉进醋缸里——寒酸

猪肉浸醋——肉酸

叁夹板上雕花——刻薄

芋头点糖——心淡

凉瓜煮鸭——苦过‘弟弟’

阿茂整饼——有?样整?样

阿崩养狗——转性

阿崩叫狗——越叫越走

正式生草药——?得就?——(?是借音,?是外敷)

一叁五七九——无双——(无伤)

二打六——未够斤?

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

大肚婆过独木桥——挺儿——(挺而)——走险

和尚坐岩洞——没寺——(事)

甩头笔——唔写——(舍)——得

冇底轿——唔乘——(成)——人

筲箕?鬼——一窝神

筲箕打水——一场空

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神仙屎——不嗅米气

阿茂整饼----无果样整果样

水瓜打狗----唔见紧桷

年三十晚谢灶──好做唔做

灶头抹布──咸湿

灶君上天──有果句讲果句

寿星公吊颈──嫌命长

陈年中草药──发烂渣

灶君跌落镬──精(蒸)神

阿崩叫狗──越叫越走

阿崩养猫──转性

卖鱼佬──有声气

卖鲩鱼尾──搭嘴

细佬哥剃头──就快就快

肥佬着笠衫──几大就几大

神台猫屎──神憎鬼厌

南无佬跌落粪坑──无晒符

屎忽窟生疮──无眼睇

咸蛋滚汤──心都实晒

瓦檐狮子──叻到满

跪地喂猪母──睇钱份上

床底破柴──撞晒大板

老婆担遮──阴功(公)

投石落屎坑──激起公愤(恭粪)

秀才手巾----包书(输)

十月蔗头-----甜到?

风吹皇帝裤浪--孤鸠寒

倒挂腊鸭-油嘴滑舌

抬棺材甩裤-失礼死人

雷公劈豆腐-稳软的来虾

鱼片粥-岩岩熟

火麒麟-周身瘾

生虫拐杖-靠吴住

阿超着裤-谷住来

豉油捞饭——整色整水

老公拨扇----妻凉

哑仔食黄连——有苦自己知

盲公食汤丸——心中有数

问和尚借蔬——多余

法国大餐——多旧鱼——和尚担姐——无法无天

生夹底——难食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老虎头上钉失拿——想死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皇帝女----晤忧嫁

食猪红苛黑屡——当堂见功

白鸽眼——体人低

市桥腊烛——假细心

床板夹罗柚——咧都无得咧

D打佬跌利是——白谷

单眼佬睇老婆——一眼体哂

湿水棉花——无得弹

佛山屡塔——口滑肚臭

波罗鸡——靠痴

铁公鸡——一毛不拔

潮州佬拉二胡——自已顾自己

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除裤苛庇——干净企理

半夜食黄瓜——唔知头定尾

男人靠得住——猪拿会上树

死人灯笼——报大数

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

屡坑公卖草纸——问心

黄皮树了哥----吾熟吾食

十月芥菜-----起心

老公担遮----凄凉

半塘龙船----借人威(仁威)

红肿脚------不消蹄(提)

黄肿脚——不消蹄(提)

屡坑关刀——文(闻)吾得武(舞)吾得

X头磨剃刀——有损无益

阿兰嫁阿瑞——累斗累

非洲和尚--乞人憎

猪八戒照镜----内外不是人

风吹皇帝裤浪--孤鸠寒

厕所点灯-找死(屎)

床下底破柴--撞板

处女上吊----死都唔穿

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钟----得过扯过

百米长跑——有始有终

神仙放屁____非同凡响

和尚的住处--妙(庙)

孔子搬家——净系输(书)

猪鼻子插葱-装相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屎坑关刀——文不得,武不得

和尚担遮——无发(法)无天

老婆担遮——阴公

老公泼扇——凄(妻)凉

阿妈打仔——天经地义

老婆打老公——天公地道

厕所看报---多见多闻

市桥蜡烛----假细心

飞机上喇叭筒----唱高调

姑娘嫁太监---死都吾去

④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最后有什么结局

在《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是他的结局却是十分的平庸。很多人读者都觉得,孙少平原本可以不这么平庸。

他在矿井下为救同事受伤之后,孙兰香的男朋友吴仲平要跟自己的父亲打招呼,希望能把孙少平调到省城里工作,但孙少平却毅然拒绝了。



更重要的是,在追逐的过程当中,你感受不到一点快乐,也感受不到人生价值被实现的满足,当你回头看着一生的时候,只会觉得自己的经历和青春都耗费在了虚无的追逐中。或许当你能够理解孙少平的结局时,你也就已经看清楚了生活的本质。

时光溯洄者说,人啊,最关键的是要面对自己的现实,谁不想锦衣玉食,谁不想鲜衣怒马?可是生活呢?生活不会按照人的意愿为转移,想到和得到,有时候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你不能坦然地面对属于你的现实,那么现实的冰冷会让你明白“锅是铁打的”!

⑤ 用简洁的语言说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

1.风雨桥的传说
进入侗乡,常常可以看到一座座很别致的风雨桥。说起风雨桥,可有一段神话传说。
古老的时候,还没有开辟平等大寨,侗家住在半山坡上,一个小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有个小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娶了个妻子,名叫培冠。夫妻两人十分恩爱,几乎形影不离。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这培冠长得十分美丽,夫妻两人过桥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
有一天早晨,河水突然猛涨。布卡夫妇急着去西山干活,也顾不了许多,同往寨前的小木桥走去。正当他们走到桥中心,忽然刮来一阵大风,刮得布卡睁不开眼睛,培冠“哎呀”一声跌落河中。布卡睁眼一看,妻子不见了,知道刮下河了,他就一头跳进水里,潜到河里。可是,来回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乡亲们知道了,也纷纷赶来帮助他寻找,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培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河湾深处有一个螃蟹精,把培冠卷进河底的岩洞里去了。一下子,螃蟹精变成一个漂亮的后生,要培冠做他的老婆,培冠不依,还打了他一巴掌。他马上露出凶相威胁培冠。培冠大哭大骂橘悔,哭骂的声音从河底传到上游的一条花龙耳朵里。
这时风雨交加,浪涛滚滚,只见浪头里一条花龙,昂首东张西望。龙头向左望,浪头就向左打,左边山崩,龙头向右看,浪头往右冲,右边岸裂。小木桥早已被浪涛卷走了。众人胆战心惊。可是龙头来到布卡的沙滩边,龙头连点几下浪涛就平静了。随后,花龙在水面上打了一个圈,向河底冲去。顿时,河底“骨碌碌骨碌碌”的响声不断传来,大漩涡一个接一个飞转不停。接着,从水里冒出一股黑烟,升到半空变成一团乌云,那花龙紧追冲向半空,翻腾着身子,把黑云压下来,终于压得它现出原形。原来是那只鼓楼顶那么大的黑螃蟹。黑螃蟹慌慌张张逃跑,爬到悬崖三丈高。花龙下到水里翻跟头,龙尾一摆,又把螃蟹横扫下水来。这样几个回合,把螃蟹弄得精疲力尽,摇摇摆摆爬向竹林,想借竹子挡住花龙。可是花龙一跃而起,张口喷水,喷得竹林一片片倒下去,螃蟹又跌落河中。花龙紧紧追到水底后,浪涛翻滚着便顺河而下,这时再也看不见黑螃蟹露面了。后来,在离河湾不远,露出一块螃蟹形的黑石头,就是花龙把螃蟹精镇住的地方。这块石头,后人称它为螃蟹石。
等到河面平静之后,听见对面河滩上有个女人的声音在叫唤。布卡一看,那正是自己的妻子。布卡叫了几个人马上游水过去。上岸以后,培冠对布卡说:“多亏花龙搭救啊!”大家这才知道是花龙救了她,都很感激花龙。这时,花龙往上游飞回去了,还不时向人们频频点头。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侗乡。大家把靠近水面的小木桥改建成空中长廊似的大木桥,还在大桥的四条中柱刻上花龙的图案,祝愿花龙常在。空中长廊式的大木桥建成以后,举行了隆重的庆贺典礼,非常热闹。这时,天空中彩云飘来,形如长龙,霞光万道,众人细看时,正是花龙回来看望大家。因此后人称这种桥为回龙桥。有的地方也叫花桥,又因桥上能避风躲雨,所以又叫风雨桥。

2.会仙桥的传说
会仙桥在渝中区民族路上,就在如今会仙楼前面那广场的中心。会仙桥消失得早,笔者伯父上个世纪20年代初就来到重庆做工,也没见过那桥。不过,会仙桥的地名却存在到上个世纪80年代。

古时,重庆城内人烟并不多,大梁子(今新华路)一带还是森林。从大梁子流下一条小溪,大约是顺如今的正阳街,经大阳沟,到洪崖洞,流入嘉陵江。会仙桥就是这条小溪上的一座桥,长可能不到10米。之所以叫会仙桥,是传说有人在此遇到过神仙。不过,传说有多种版本。

一种说法是:有个老头在那桥头开了个冷酒馆,经常有个南岸老君洞的道长来他馆里喝酒。那道长便邀请老头到老君洞去耍。老头去了,道长招待他吃豆花,端了一碗豆花出来,两个人总是吃不完。下午,老头回到酒馆,老婆子好惊奇,说:“你啷个好多年都不回来哟?”老头说:“你昏了哟,我才耍半天。”但一照镜子,竟然长出了雪白的长胡子。老头才明白,自己遇到的道长是个神仙。一传十键伍侍十传百,于是人们便把这酒馆门前的桥叫作会仙桥。

还有一种说法是:洪崖洞下稿吵面住了个姑娘,经常到嘉陵江边去洗衣服。有一回,她洗的衣服被江水冲跑了。江边有个单身的打鱼郎见了,划着渔船就去给她捡了回来。于是,二人就熟悉起来。有一天,姑娘的母亲生病去世,姑娘没得钱安葬,急得去跳河。打鱼郎把她救了起来,对她说:“我网到一挑金甲鲤鱼,马上挑去卖,卖了就去买寿衣和棺材。”哪知,他挑着鱼进了城,刚走到那桥上,那活蹦乱跳的金甲鲤鱼全都死得硬邦邦的,还卖啥子钱哟!急得打鱼郎在那桥上跳起脚哭。这时,他听见土地庙里传来一个声音:“快点让路,八洞神仙来了!”他抬头一看,来的却是八个叫花子,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跪下去就求神仙帮忙。领头的是个拄着根铁拐子的瘸子老头,说:“我们都是叫花子,自己都没吃的,哪里帮得了你的忙哟!”那身背宝剑的叫花子捡了一砣石头丢进打鱼郎的鱼箩筐里,说:“你的鱼全都活了,还不快点拿去卖?”打鱼郎一看,硬是的。把那石头丢进另一个箩筐,鱼也活了。再一看,叫花子全都不见了。于是,打鱼郎卖了个好价钱,安葬了姑娘的母亲,然后和姑娘结成夫妻,在这桥头安了家。这桥也就取名会仙桥。

3.赵州桥的传说
古时候的赵州,就是现在河北的赵县。赵州有两座石桥,一座在城南,一座在城西。城南的大石桥,看去象长虹架在河上,壮丽雄伟。民间传说,这座大石桥是鲁班修的;城西的小石桥,看去象浮游在水面上的一条小白龙,活灵活现,传说这座小石桥是鲁班的妹妹鲁姜修的。这两座桥修得可好啦!舞台上演《小放牛》,还有这样的唱词:“赵州石桥鲁班爷爷修,玉石的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里就唱到了鲁班修赵州桥的传说。
相传,鲁班和他的妹妹周游天下,走到赵州,一条白茫茫的洨河拦住了去路。河边上推车的,担担的,卖葱的,卖蒜的,骑马赶考的,拉驴赶会的,闹闹攘攘,争着过河进城。河里只有两只小船摆来摆去,半天也过不了几个人。鲁班看了,就问:“你们怎么不在河上修座桥呢?”人们都说:“这河又宽、水又深、浪又急,谁敢修呀,打着灯笼,也找不着这样的能工巧匠!”鲁班听了心里一动,和妹妹鲁姜商量好,要为来往的行人修两座桥。
鲁班对妹妹说:“咱先修大石桥后修小石桥吧!”
鲁姜说:“行!”
鲁班说;“修桥是苦差事,你可别怕吃苦啊!”
鲁姜说:“不怕!”
鲁班说:“不怕就好。你心又笨,手又拙,再怕吃苦就麻烦了。” 这一句话把鲁姜惹得不高兴了。她不服气地说:“你甭直嫌我心笨手拙,今个儿,咱俩分开修,你修大的,我修小的,和你赛
一赛,看谁修得快,修得好。”
鲁班说:“好,赛吧!啥时动工,啥时修完?”鲁姜说:“天黑出星星动工,鸡叫天明收工。”一言为定,兄妹分头准备。
鲁班不慌不忙溜溜达达往西向山里走去了。鲁姜到了城西,急急忙忙就动手。她一边修一边想:甭忙,非把你拉下不可。果然,三更没过,就把小石桥修好了。随后她悄悄地跑到城南,看看她哥哥修到什么样子了。来到城南一看,河上连个桥影儿也没有。鲁班也不在河边。她心想哥哥这回输定了。可扭头一看,西边太行山上,一个人赶着一群绵羊,蹦蹦窜窜地往山下来了。等走近了一看,原来赶羊的是她哥。 哪是赶的羊群呀,分明赶来的是一块块象雪花一样白、象玉石一样光润的石头,这些石头来到河边,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加工好的各种石料。有正方形的桥基石,长方形的桥面石,月牙形的拱圈石,还有漂亮的栏板。美丽的望柱,凡桥上用的,应有尽有。鲁姜一看心里一惊,这么好的石头造起桥来该有多结实呀!相比之下,自己造的那个不行,需要赶紧想法补救。重修来不及了,就在雕刻上下功夫盖过他吧!她悄悄地回到城西动起手来,在栏杆上刻了盘古开天、大禹治水,又刻了牛郎织女、丹凤朝阳。什么珍禽异兽、奇花异草,都刻得象真的一样。刻得鸟儿展翅能飞,刻得花儿香味扑鼻。她自己瞅着这精美的雕刻满意了,就又跑到城南去偷看鲁班。乍一看呀,不惊叫了一声。天上的长虹,怎么落到了河上?定神再仔细一瞅,原来哥哥把桥造好了,只差安好桥头上最后的一根望柱。她伯哥哥打赌赢了,就跟哥哥开了个玩笑。她闪身蹲在柳棵子后面,捏住嗓子伸着脖,“咕咕哏——”学了一声鸡叫。她这一叫,引得附近老百姓家里的鸡也都叫了起来。鲁班听见鸡叫,赶忙把最后一根望柱往桥上一安,桥也算修成了。
这两座桥,一大一小,都很精美。鲁班的大石桥,气势雄伟,坚固耐用;鲁姜修的小石桥,精巧玲瑰,秀丽喜人。 赵州一夜修起了两座桥,第二天就轰动了附近的州衙府县。人人看了,人人赞美。能工巧匠来这里学手艺,巧手姑娘来这里描花样。每天来参观的人,象流水一样。这件奇事很快就传到了蓬菜仙岛仙人张果老的耳朵里。张果老不信,他想鲁班哪有这么大的本领!使邀了柴王爷一块要去看个究竟。张果老骑着一头小黑毛驴,柴王爷推着一个独轮小推车,两人来到赵州大石桥,恰巧遇见鲁班正在桥头上站着,望着过往的行人笑哩!张果老问鲁班:“这桥是你修的吗?”鲁班说:“是呀,有什么不好吗?”张果老指了指小黑驴和柴王爷的独轮小推车说:“我们过桥,它经得住吗?”鲁班膘了他俩一眼,说:“大骡于大马,金车银辇都过得去,你们这小驴破车还过不去吗?”张果老一听,觉得他口气太大了,便施用法术聚来了太阳和月亮,放在驴背上的褡裢里,左边装上太阳,右边装上月亮。柴王爷也施用法术,聚来五岳名山,装在了车上。两人微微一笑,推车赶驴上桥。刚一上桥,眼瞅着大桥一忽悠。鲁班急忙跳到桥下,举起右手托住了桥身,保住了大桥。
两人过去了,张果老回头瞅了瞅大桥对柴王爷说:“不怪人称赞,鲁班修的这桥真是天下无双。”柴王爷连连点头称是,并对着才回到桥头上来的鲁班,伸出了大拇指,鲁班瞅着他俩的背影,心里说:“这俩人不简单啦!”
现在,赵州石桥桥面上,还留着张果老骑驴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车轧的一道沟。到赵州石桥去的人,都可以看到,桥下面原来还留有鲁班爷托桥的一只大手印,现在看不清了。
(附记:据史料载,赵州桥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建造的。)

4.五里桥的传说
“五里桥”是一座石拱桥,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朱昌镇的朱昌村与五里村之间,当地布依族老百姓对桥的来历是这样传说的。
很久以前,朱昌有一条又宽又深的大河,河的两岸,各有一个村寨,为了互相往来方便,有一天,两村寨的人们组织了几十个强壮劳力在河面上架起了一座十多丈长、三尺多宽的木桥。可是,第二天木桥不见了。大家还以为是桥没有修牢固,被水冲垮了,于是,他们又重新选用最结实的木料,请来能工巧匠,架起了第二座桥。
当天晚上,奇怪的事情出现了。本来皓月当空的夜晚,突然间狂风四起,乌云滚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河面上恶浪滚滚,好像要把两岸的山崖都冲垮下来一样。一股黑浪散后,河面上出现了一个怪物,恶狠狠地说:“修桥,想从我的身上走过,哼,我看你们修!修好一座我冲垮一座,叫你们尝尝我老龙精的厉害。”说完,它将身子一摇,变成一条张牙舞爪的青龙,一头钻进水中,掀起几丈高的狂浪,只听“哗啦”一声,木桥顷刻间变成数不清的木块,顺着恶浪向下游飘去。
第二天一早,两寨的人们来到河边,发现木桥又不见了。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哪个良心不好的把桥弄垮了?”有的说:“恐怕是被大水冲毁的哟!”还有的说:“可能是被风吹垮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哪个也不能肯定桥是咋个垮的,修桥的事只好放了下来。
转眼一年过去了,两岸的人们吃尽了绕远路的苦头。他们经过多次商量,决定以石代木,修一座高大的石桥。
经过五个月的辛勤劳动,一座又高又大的石拱桥终于修成了。这座桥造型古朴,桥两头塑有一对怒目圆睁的狮子,远远望去,就像美丽的长虹。因为这座桥的北面村寨离东南面的村寨有五里路,人们就把这座桥叫做“五里桥”。
石桥修好不久的一天晚上,那个怪物————老龙精又来到河面上,当它掀起恶浪,准备把石桥冲垮时,忽然桥下放出了一圈圈金光,同时桥上发出了雷鸣般的吼声。老龙精吓了一跳,它正要钻进水中,突然飞来一个金圈子,一发势就将它的脑壳套住了。接着,又飞来一根大铁链,把它的身子紧紧捆住。老龙精痛得在水面上乱翻乱滚。这时,站在桥中央的一位老人手握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指着老龙精大声吼道:“孽龙,你还敢作恶?”老龙精吓得魂不附体,赶忙跪下求饶。
原来,老龙精掀翻木桥残害生灵的事,被一个仙人看见了,他就去禀告玉帝,玉帝命他来治服老龙精。他见老龙精已经服罪了,但又怕其它水妖另生事端,就用宝剑一指,让一对金鸭子衔着一根金扁担飞进桥墩里。然后,仙人就带着老龙精回天庭复旨去了。几百年来,这对金鸭子和这根金扁担一直护卫着这座石桥,使石桥至今还完好无损地横跨在河的两岸。

5.枫桥的传说
一座寺院里只能有一个当家和尚,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在一座庙里,谁作主持好呢?两位高僧都很客气,推来推去,毫无结果。这座庙里只有他两个和尚的时候,还不要紧,等到陆陆续续招了一批小和尚进来,就有问题了。小和尚问:“老和尚,今天念哪本经呀,”寒山说:“应该先问拾得师父。”小和尚就去问拾得,拾得说:“还是应当问寒山师父。”他们互相尊重,却苦了小和尚,怎么招待香客呀,买多少香油,派谁去拾柴呀,等等。小和尚无所适从,有意见了,就难勉叭叭咕咕的。小和尚的话传到寒山、拾得的耳朵里,两个人又商量起来,推来推去,还是毫无结果。这时走来一个老农妇,说:“两位师父不要谦让了,我来给你们出个主意吧。你们比比本事,本事大的做当家和尚,这样最公平。”寒山、拾得一听,是个办法,不过,比什么呢,农妇指指庙前一条河,说,这条河上缺座桥,乡里乡亲来来往往靠渡河,又不方便又危险,请你们施展法术,变座桥出来,哪个变得出来就是哪个本事大。出家人不打逛言,所以,不怕寒山拾得隐瞒法术,果然拾得先施法术,把身上的僧衣一脱,往河面一抛,变做了一个桥面,可惜,没有桥架支撑,一阵,风吹来,眼看就要把它刮塌。寒山急忙将手中的禅杖往河边一插,运起法术,禅杖顿时变成一棵树,树朝对岸一铺,一座桥就稳稳当当卧在了河面上。老农妇一笑,说:“还是寒山本事大些。”说着把一块手帕朝脚前一抛,手帕化做一朵莲花,她踩着莲花就升到了空中,寒山拾得抬头一看,原来老农妇是观音变的。寒山只好做当家和尚了,那座庙也就叫做“寒山寺”了。寒山那根禅杖,是用枫树削成的,那座桥自然就被称作“枫桥”了。

6.双抛桥传说
双抛桥在今福州杨桥路中段。传说古时候这里就有河,河上有座无名的木桥,桥下水深流急。河附近分别住居着邱、何、胡三家。邱家有个儿子靠木工手艺为生,为人老实忠厚。何家亦不甚富裕,有个女儿长得花容月貌,且生性善良。邱、何两家素有往来,彼此一对男女自然也合得好。他俩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两家长辈视为合适,遂为他们定了亲,并择了迎娶的吉期。
不料,一日何小姐到河边漂洗衣裳,被胡家阔少看见。胡家为官,有钱有势。胡少爷见何小姐貌美,查明底细后便遣媒到何家说亲。何家把姑娘已定亲,且日内迎娶的话让媒母去回了。谁知胡恶少根本不理,暗地召集家丁打手,策划邱、何两家迎娶之日拦路抢亲。邱、何两家毫无防备,何小姐于迎亲路上被抢到胡府。
何小姐是个忠贞烈性姑娘,到了胡府宁死不从,并于夜间趁看守疏忽之机,偷偷逃出胡府,奔回邱家与新婚丈夫相聚,享洞房花烛之乐。然而,那胡恶少岂肯罢休,他喝动众恶奴,各持兇器奔赴邱家,将邱、何新婚夫妇捆绑后抓走。新婚夫妇一路反抗,大骂无耻恶少。胡恶少恼羞成怒,喝令众恶奴,将新婚夫妇双双抛入河中,并吩咐将两人尸体抛向南北两边,意在死了也不让他们在一起。这一对可怜的新婚夫妇,被活活地淹死在河中,并分尸两岸。后来河的南北两岸各长出一棵榕树,树根在河底互相交错,树枝在空中攀连,成为榕城的一道奇观。后人见了赞叹不已,便将跨河的这座桥叫双抛桥了。

7.蔡襄造洛阳桥的传说
传说真武大帝得道成仙时,拔剑剖腹,将肠肚抛落在洛阳江中。后来,这些肠肚变成了龟精蛇怪,不时兴风作浪,危害过往船只。
一日,一只渡船过江,龟蛇作怪,大风狂吼,浊浪翻滚,眼看渡船被弄得要翻过去。这时,天上传来了喊声:“蔡学士在船上,不得无礼!”龟蛇两怪听了,吓得钻入江底。只一会儿,江面又风平浪静。船上的客人很惊奇,相问谁是“蔡大人”,全船没有一个姓蔡的,只有一个怀孕妇女,丈夫姓蔡。那孕妇心里清楚,就对天暗暗许愿:“我这胎若能生下男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叫他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便利过往客人。”
那孕妇果然生个男孩,取名蔡襄,字君谟,号端。蔡襄从小聪明伶俐,二十岁那年中了进土,后来授封端明殿大学士,很受皇帝的器重。他在京城时,挂念着建造洛阳桥之事。但当时朝廷有规定:不准文武官员回原籍做官。
有一天,蔡襄要陪皇帝游玩御花园,事前,他暗中叫一个太监,预先在路边的芭蕉叶上,用毛笔蘸蜂蜜写了八个大字,蚂蚁嗅着香甜味,都围来叮蜜,排成了字阵。皇帝经过这里便顺口念了芭蕉叶上的字:“蔡端蔡端,本府作官。”蔡襄赶紧跪下谢恩。皇带笑着说:“朕只是念叶子上的字,并非当真!”蔡襄一直跪着不起来,说:“君无戏言,岂可失信于臣?”接着,又将母亲许愿造桥的事情对皇帝讲了一遍。皇帝也很感动,就派他到泉州府做太守了。后来,蔡襄就在洛阳江上修造一座大桥,这就是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