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断鼻梁的男人是哪位艺术家的作品
断鼻梁的男人是奥古斯特·罗丹的作品。
《断鼻梁的男人》这是一件直接来自生活的作品。由于请不起模特儿,罗丹只好请了一个叫毕比的乞丐,只要给饭吃就行。毕比看去是一个塌鼻且面容丑陋的老人,但罗丹却从一个雕塑家的角度发现了他的美,于是他在作品中极力强调他面部的起伏和扭曲感,似乎这里面就存在着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的愁苦和凄凉。
奥古斯特·罗丹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罗丹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罗丹的艺术理念
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以此而论,罗丹是最杰出的浪漫主义雕刻大师。
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动人之情,又启人之思,使我们得以神游于心灵的波涛,生命的奥义,宇宙的玄远,创造的神奇。由此观之,罗丹又超越了浪漫主义,超越了门户派别,超越了时代和区域,成为历史星河中一颗璀璨的巨星。
罗丹同情底层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祖国,将其毕生投入到对艺术执着追求和人生种种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
B. 荷犊者是谁的作品
荷犊者是阿海山纳的作品。
公元前560年希腊古风时期的大理石雕塑《荷犊者》,高 165厘米,收藏于希腊雅典阿克罗波利斯美术馆。
作品雕的是一位体格壮健的青年牧人,肩驮一只可爱的小牛犊,大概是奉献给神灵的,又也许是逗着玩的,这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能见到的题材。
人物发式还存有一点装饰性,眼睛是凹陷的洞,在光影下显得大而黑,很有神韵。
小牛绕着青年的颈项,亲密地伏于肩上,他用双手紧握小牛的前后两条腿,小牛像孩子一般听话温顺,这在古风时期的雕塑中,还是一种比较新的造型尝试。
《荷犊的男子》是出土于雅典卫城上的古希腊古风时期的雕像代表作。除了人体的雕塑之外,我们发现男子肩上的小牛犊被塑得极为生动。
《荷犊的男子》是出土于雅典卫城上的雕像。除了人体之外,我们发现男子肩上的小牛犊被塑得极为生动。荷犊男子的双手已毁,而两条胳臂却结实有力,胸腹部处理得也比较生动。
这尊石像高约168厘米,一定是神庙里的供养人像。这在古风时期的雕塑中,还是一种比较新的造型尝试。制作年代为公元前570年,现藏于雅典博物馆内。
这时期雕刻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略有上色,以使五官更为清晰,衣纹和头发刻画常具有装饰性的特点。后期雕刻开始出现新的元素,出现部分形象较为逼真的男性人体,这种男人雕像通称为“阿波罗”。
雕刻于西元前六世纪的《荷犊的男子》是古风时期的代表作,小牛的面部形象逼真,手举小牛的男子双臂也刻画强壮结实。
C. 一个男人扛起 地球的雕塑
希腊神话故事之阿特拉斯
古希腊众神的国王非常生巨神阿特拉斯的气。
他命令阿特拉斯扛着地球站着。
阿特拉斯扛着很重很重的地球站在一只海龟的背上。
阿特拉斯想摆脱掉这件苦差事,
当海格立斯前来请求他的帮助时,
阿特拉斯差一点就达到了这个目的。
海格立斯要到被一条龙守护的果园里去摘三个金苹果。
阿特拉斯答应:如果海格立斯愿意替他扛一会地球的话,
他就帮海格立斯去摘取金苹果。海格立斯答应了。
当阿特拉斯摘回金苹果时,他让海格立斯继续扛着地球。
海格立斯表示同意,但是要求阿特拉斯在他去找一副垫肩时,
也替他扛一会儿地球。
等阿特拉斯把地球刚举到自己的肩上时,
海格立斯拣起几个金苹果就跑掉了。在也没有回来过。
阿特拉斯将永远扛着地球站在那里,无法脱身。
D. 一个雕塑,它的样子是一个男人向两方双手张开,请各位解答。这个是巴西还是荷兰或者希腊,日本的标志
是这个吧?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语:Cristo Redentor)落成于1931年,总高38米,体积庞大,有1145吨重,左右手的指间距达到了23米。雕像中的耶稣基督身着长袍,
里约热内卢救世基督像
双臂平举,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约热内卢市的美丽全景,预示着博爱的精神和对独立的赞许。耶稣像面向着碧波荡漾的大西洋,张开着的双臂从远处望去,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显得庄重、威严。耶稣基督的身影与群山融为一体,一些云团不时飘浮在山峰之间,使耶稣像若隐若现,使他显得更加神秘圣洁。巨大的耶稣塑像建在这座高山的顶端,无论白天还是夜晚,从市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成为巴西名城里约热内卢最着名的标志。
是这个吧?
E. 有个站在山上张开双臂的雕塑 名字叫什么
叫做里约热内卢基督像。
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语:Cristo Redentor)也叫巴西基督像,是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大型耶稣基督雕像,位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基督山上,是该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闻名的纪念雕塑之一。
落成于1931年,总高38米,体积庞大,有1145吨重,左右手的指间距达到了23米。雕像中的耶稣基督身着长袍,双臂平举,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约热内卢市的美丽全景,预示着博爱的精神和对独立的赞许。
(5)男人雕塑细部图片扩展阅读:
建造背景
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于1850年代中期,那时一个天主教神父佩德罗·玛丽亚·博斯请求巴西帝国的伊莎贝尔公主筹措资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纪念物。
1921年,建一个宗教地标的设想又一次被提出,这一次是里约热内卢大主教亲自提议的。大主教组织了一个叫“纪念像周”的活动来吸引捐款,还在全世界范围内搞了一次基督像竞赛,看谁能设计出最好的基督像。
1931年10月12日在科科瓦多山上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巴西总统瓦加斯为塑像剪彩,这一天是巴西主保阿帕雷西达圣母的纪念日——圣母显灵日(又称守护神节)。
2006年10月12日,在塑像落成75周年庆典上,里约热内卢的总主教欧瑟比欧·奥斯卡·舍伊德枢机在塑像下为圣母显灵日做弥撒,并宣布这座基督像被列为朝圣圣地。
F. 一个长翅膀的男人抱着一个女人准备接吻的雕塑叫什么名字
这件雕塑是叫做《丘比特与赛姬》。雕塑中长着翅膀的是维纳斯女神最小的儿子丘比特,他和和赛姬是一对恋人。雕像表现了丘比特轻轻抱起赛姬亲吻的一刹那,两人柔滑的身躯相拥成X形,优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