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战国时期的人们,都是如何护理牙齿的
是古人常见的一个问题,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东晋时期,有一位名臣叫做温峤,他在平定叛乱返回武昌的途中,半路突然牙疼,闹得死去活来的。温峤实在是不堪忍受,于是找了个医生,把那颗牙齿给拔下来了。结果温峤拔完牙以后,伤口处理不当,造成感染,进而诱发了中风。没过几天,温峤就去世了,成为史上有记载以来第一个因为牙疼疼死的人。
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也是一位牙疼患者,"一点春寒入瓠悄,海棠花下独颦眉。内厨岁日无宣唤,不间君王索荔枝。"每当牙疼时杨玉环总是愁眉不展的,内侍端来的精美食物都没有胃口,连最喜爱的荔枝也提不起半点兴趣,后来还是靠口含玉鱼才治好了这牙疼病,这就是"含玉生津"的典故。
古人使用的刷牙子
宋元时期古人已经用药物刷牙,类似于今天我们使用的牙膏。宋代周守中写的养生书籍《养生类纂》中还记载了用马尾制作刷牙子的信息。而宋代王怀隐、王祐编撰的《太平圣惠方》一书中则出现了"牙膏",即药膏药齿法,用柳枝、槐枝、桑枝煎水熬膏,入姜汁、细辛等每用擦牙,这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用牙膏刷牙。
元代的医书中同样出现了药膏刷牙的记载,元朝宫廷医生许用故编撰的《御药院方》记录了元代人用药物刷牙的场景,用刷牙子蘸药,刷上下牙齿,次用温水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