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花闺女”指的什么样的女子,什么年龄段的,为什么叫黄花而不是其他的什么花
黄花闺女,是指还没婚嫁的女孩子,而且能保持贞节。古时未婚女子在梳妆打扮时,喜爱“贴黄花”,就是妇女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用黄颜色在额上或脸部脸两颊上画成各种花纹;也有用黄纸剪成各种花样贴上的。
其实所谓“黄花”,指的是古时妇女额前的一种装饰,又称“花黄”。当时的妇女喜欢用黄颜色的粉在额头上画出各种花鸟形状,或是用金黄色纸剪成花鸟形状贴在额头。
2. 唐朝女诗人的诗歌特点
唐代四大比较盛名的女诗人 李冶、薛涛、鱼幼薇、刘彩春
以下的资料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官方论坛
刘彩春的诗文无从查考,只知她约比薛涛小十五岁左右,当薛涛四十一岁时在蜀地与元稹交往密切,几年后元稹移官浙东便抛弃“女校书”与当地绝色歌妓二十五岁的新欢刘彩春好上了。前三位是煌煌唐朝诗坛上的极富才情的女子,所作诗篇比之须眉毫不逊色。她们容貌绝伦,但性情为后世不解甚至不齿,在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的唐朝也是惹得众人议论纷纷。
李冶
(?---公元784年)一作裕,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被德宗处死。
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颇有文才。六岁时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她父亲认为不详,“架却”谐音“嫁却”,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失妇德。
出嫁为女道士后,她又与许多诗人鸿儒交游,酬咏甚多。她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鸿渐)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着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诗歌《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千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天宝年间,玄宗闻知她的诗才,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那时,她已进入暮年,正栖身着名的花都广陵。接旨后,只得应命北上。她有七律《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其详词意,不类冶作”,似乎缺乏根据。)诗一首。
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李季兰的诗才应该是唐朝女诗人中最好的。她有一首诗把夫妻关系一语道破: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还有一首《相思》,赋尽天下相思苦!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陆羽只是她的蓝颜知己,她应该更喜欢他们的另一朋友诗僧皎然,不管她和陆羽好到什么程度,但两人绝不仅是场面上的交情,而是真的惺惺相惜。有一次李妹妹生了重病,陆羽闻讯后连忙赶去探望,李妹妹对此十分感激还写了一首诗。再说这个皎然,有人说他是谢灵运的十世孙,但陈郡谢氏在东晋末年就被灭族了的。反正李妹妹最初还常写诗给他暗示柔情,奈何皎然道行已深,不为所动,写了个“答李季兰”诗表达自己的心意:“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李妹妹还和很多诗人相交,俺不怎么认识就不写他们了。关于刘长卿,有一个黄段子:有一次朋友聚会,诗人刘长卿得了种不好意思说的怪病——“阴重之疾”,也就是当代医学说的疝气。李季兰竟然莞尔一笑,当着众人的面,用陶渊明的名句款款询问:“我听说,你‘山气日夕佳’?”刘长卿嘻嘻一笑,用布兜托起肿胀下垂的下腹,同样念着陶渊明的诗,答道:“是啊,我这是‘众鸟欣有托’了。”三十过后,李妹妹交际愈加广泛,上通王公贵族,下至僧道隐士。连唐玄宗也有所耳闻了,诏她进见,君臣见她虽是迟暮之年尤是动人,于是大家敬称她一声:“俊媪(漂亮老太婆)”。不幸的是后来在战乱中站错了队伍,被唐德宗下令扑杀了,盛名所累!
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着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刘长卿对李冶的诗极其赞赏,称她为“女中诗豪”。高仲武评论说:“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器既雌,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又说她“上方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薛涛
(770-832),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薛涛15,16岁时已经芳名远播,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垂青她的才华,召令赋诗侑酒。虽说她做的是歌妓——好像唐朝的这种官妓主要是出卖才艺,比起李季兰鱼玄机之辈倒更添一份庄重。后不知缘何惹怒了韦皋,被流放到四川边陲松州。那里偏远荒凉,聪明的薛涛在途中写下了十首诗差人送给韦皋。这十首诗是用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来比自己,而把韦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着的主、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只因为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尽、名驹惊玉郎、鹦鹉乱开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鱼戏折芙蓉、鹰窜入青云、竹笋钻破墙、镜面被尘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厌弃。这就是着名的“十离诗”。韦皋到底还是舍不得,很快又把她调回来了。但是经历了这一遭的薛涛看清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一回来就出钱把自己从乐籍中赎了出来,搬到了浣花溪边住,开始施展另一项她的绝世才华--造纸。她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红色的彩笺,上有松花纹路,她就专门用来誊写自己的诗作。世谓“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少陵诗、达摩画、屈子离骚”,乃古今绝艺。
韦皋后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每一位上任必定都要拜访薛涛,已成官场惯例。当时与薛涛诗文酬唱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据说因为有薛涛的存在,诗人们每写出一首诗,第一个想给皇帝看,第二个就想给薛涛看。因为皇帝是男性权威的化身,而薛涛是女性品味的代言人。但是,薛涛42岁的时候却偏偏爱上了31岁的元稹--就是那位抛弃了自己表妹还把这段写成会真记大肆宣扬的无耻文人。这场华丽丽的姐弟恋(不晓得那个时候有米有引起8卦小炒漫天飞,一千多年后的锋菲恋还是那么的轰动)维持了一年直到元稹离开成都返京,离别时薛涛写了一首《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当薛涛刻骨铭心的思念着元稹时,他却正和年轻貌美的刘彩春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个mm后来被害得更惨。难得是薛涛保持了她一贯聪明机警的作风,看到与元稹白首无望,也不再做纠缠,安然地继续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真正冰雪聪明的女子,能审时度势,独善其身。
薛涛诗选:
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父郧句)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涛句)
鸳鸯草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王建有诗赞其才: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鱼幼薇即鱼玄机
(约844——约871年)字幼薇,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市民家女,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十五岁被李亿补阙(掌讽谏之官)纳为妾,与李情意甚笃、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咸通时,李亿遣其出家,在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但她对李却一往情深,写下许多怀念他的诗。她曾漫游江陵、汉阳、武昌、鄂川、九江等地以遣怀;亦曾放纵情怀以求知己。
少时以才气称于世,温庭筠特意来到穷街陋巷中拜见这位年未及十三步的诗童。他出了道“江边柳”的考题,而幼薇挥笔写就“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的五律应答。温庭筠既惊艳不已,又隐隐地看透了这个小妮子的命运:“系客舟”,也许意味着她终将难免以色事人。
在唐代,与鱼玄机齐名的两位才女李治和薛涛都以诗着名。李治五六岁时,在庭院里作诗咏蔷薇:“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她父亲生气地说:“此必为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薛涛的故事更有名,她八九岁就知声律,其父指着井里梧桐咏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小薜涛应声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也让她父亲黯然了许久。这三个女人最终都成了形态不同的妓女。早年的诗果然都成为她们命运终局的谶语。事实上,史上有名的女诗人几乎只剩李清照是良家妇女了。
温庭筠终究没有娶鱼幼薇。这位才情非凡的“丑钟馗”没有勇气接受一位年未及笄的女孩的感情。从此,他们一直坚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16岁时,鱼幼薇嫁与吏部补阙李亿为妾。可惜李亿的老婆裴氏出身望族,眼里容不下小鱼,硬把幼薇扫出家门、踢进长安咸宜观作道姑,起道号为玄机。那时,鱼玄机才17岁。
在以前的小说话本中,一般寺院道观,都是专门收容看破红尘之人的,尼姑庵女道观更是专供痴情女逃情或避难的。不过唐代的道观寺院却发挥了另一种功能:偷情。像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就建起自己的道观,因为出家可以更自由地交纳风流才子,从此,这里青楼不似青楼、庵堂不象庵堂,武则天、杨玉环干脆以出家为幌子,重新入宫了。这些公主、嫔妃入道修真,带动了一拨知识女性,像李冶道、卢媚娘、卓英英、杨监真、郭修真都在这里写下不少好诗,同时也撩起了道观里的无边春色。性学专家潘绥铭在他的《存在与荒谬》一书中说:“尼姑一般不会跟男人有什么瓜葛,但是恰恰因此,她们实际上只是男性社会里的贞节花瓶,以便让男人们觉得,这个世界多么圆满啊,毕竟还有一些守身如玉的圣女供我们崇拜,有时候,还让我们有的可偷。”换上道袍,道观里的女郎,成为男人最后的性幻想对象。
鱼玄机并非没有爱过李亿,奈何李亿虽是状元,人品才华都不过尔尔,心也就死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句诗是她人生的分水岭:从自恋自怜,到自戕自毁。及时行乐吧,没有谁值得留恋。
艳帜高张的咸宜观写下“鱼玄机诗文候教”的广告,确是吸引了不少心存挑畔的才子。曾和鱼玄机交游的文士有:李郢、温庭筠、李近仁、李骘等。鱼玄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自由自在:她可以以盛宴和狂欢来招待客人,看谁不顺眼也可以一脚就把人家踢出门去。鱼玄机的生动、鲜活、泼辣、才华,迷倒了整个长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听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欲世界的女皇。谁都知道鱼玄机是出了名的荡妇。可是,她的道观门前,还不是排成了长队?无怪乎她纵声大笑,要把天下无行的男人都视为脚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从自己的诗和文字里,照见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失去了追求者和爱慕者,她将无处可逃。外表依然美艳绝伦的鱼玄机,内心却开始生出霉斑,开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这点。就像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儿的下场一样,鱼玄机24岁的时候,人人都看出来,她人老珠黄了。
因为和丫环绿翘争宠,鱼玄机把绿翘打死了。而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被扫出门去的裴澄。鱼玄机被斩首了,终年24岁。“一个会写诗的卖笑的道姑,最后卷入一件普通刑事案件。”历史最终对她竟然用了这样一句评价。只有在王小波的《寻找无双》里,还残留着她的一缕香魂,还有她那一大把水草一样茂盛而动人的长发。
伊人如水
不了解我的安慰我,了解我的说不出话来。
喜欢我的心照不宣,不喜欢我的喋喋不休。
3. 古代女子和男子的服饰名称
漫谈古代服饰名称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仪之邦,古人对服饰的不同部份有相关的名称,不同身份、社会地位的人的着装也有区别,渐渐地,人们就用一些服饰的名词代替各种社会身份的人。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个称呼叫元服,夏朝时的冠称为“弁”,又指缁布冠,商朝时称为“冔”,而周朝则叫做“冕”。“簪”指插在发髻或头冠上的长针,“簪缨”是结冠的带子。
上身的服装是“衣”,下身的服装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后幅称“裾”;“缝掖”指宽袖单衣。破烂的衣服叫“褴褛”,华丽的服饰称“华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背负小儿的背带和布兜;“弁髦”是保护婴儿前额的一种头发的装饰。
“左衽”指小襟在左边的衣服,东夷和北狄人的服饰就是这个样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长后短的,“短后”便成为武夫衣服的名称了。
古代朝廷位列至尊的三公,用的是皇帝钦命的九种器物,即车马、衣服、乐具、朱户、纳陛、虎贲、弓矢、斧钺、秬鬯。士庶之人,年满20加冠有三加的礼仪,即初次加缁布冠,二次加皮弁,三次加爵弁。“布衣”指还没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所穿的衣服,后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时也是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缙绅和簪缨都是对仕宦人家的称呼,章甫和缝掖是对儒生的称呼。
在古代,黄色的衣服是贵人的服装,绿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绿色的面料做衣,而里子却是黄色的,则被人们认为是颠倒了贵贱的伦序了。
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的妇女服装款式是襦裙,其特征为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长裙。历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变,主要是下身裙长有变化。
襦裙作为中国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贵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区别在制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艺。从战国时期开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为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渐消失,前后近 2,000年。尽管襦裙长短宽窄有变化,但历代始终保持最初的款式。
原始时期并没有鞋的概念,人们采用兽皮包裹脚部便于采集狩猎等生产劳动。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利用皮革、丝、麻、草等材料制作鞋子。
古时履、屣、舄都是鞋子的名称,其中“履”是上朝穿的,“舄”是祭祀穿的,“屣”是家居时穿的。古人夏季穿葛草做的鞋,冬天则用皮屦,如果冬天仍用葛草做鞋,则会被人讥笑太吝啬。
古代有用不同材料制作鞋子,如汉代的青丝履、晋朝用丝线编织的鞋子、唐代的云头锦履,还有木制鞋——称木屐,在鞋底有二齿,可以在泥地上行走,也有用以制作木拖鞋的。古代另有一种加木底的鞋,称为“舄”,在鞋的前部有翘起的鞋头装饰。舄有不同颜色,以红色为上品,一般穿舄要与冕服搭配,是帝王参加大典活动时的必备服饰。
而清代妇女所穿的旗鞋则是最有特色的鞋子,也称花盆底鞋、马蹄底鞋,穿花盆底鞋者多为少女和中年妇女。
4. 古代女子内衣如何保护胸部不下垂
抹胸
抹胸是一种胸间贴身小衣,一般以方尺之布制成,紧束前胸,以防风之侵入。
古代男女多服之。抹胸的别名很多,古称奶头布、袜腹、衵服、肚兜等。
亦称“襕裙”、“合欢襕裙”、“诃子”等。
古代妇女的胸衣,自后向前围束,下面有线,可以同时围系裙腰。
5. 一女子把两个布兜翻过来的成语
你好!下面解答供你参考:
如果布兜没有掉下来东西,成语就是:
囊空如洗(或者是:囊中羞涩)
6. 有一位古代的青楼女子写的诗都是形容女子身体的,好像是唐朝的,她叫什么名字啊
唐代有名的女诗人有4个 不知道有没有你说的 具体是谁 我也没研究过 你自己慢慢欣赏 研究吧
唐代四大女诗人,指的是李冶、薛涛、鱼幼薇、刘彩春,但刘彩春的诗文无从查考,只知她约比薛涛小十五岁左右,当薛涛四十一岁时在蜀地与元稹交往密切,几年后元稹移官浙东便抛弃“女校书”与当地绝色歌妓二十五岁的新欢刘彩春好上了。前三位是煌煌唐朝诗坛上的极富才情的女子,所作诗篇比之须眉毫不逊色。她们容貌绝伦,但性情为后世不解甚至不齿,在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的唐朝也是惹得众人议论纷纷。
李冶(?---公元784年)一作裕,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被德宗处死。
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颇有文才。六岁时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其中有这样两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她父亲认为不详,“架却”谐音“嫁却”,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失妇德。
出嫁为女道士后,她又与许多诗人鸿儒交游,酬咏甚多。她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鸿渐)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着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诗歌《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千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天宝年间,玄宗闻知她的诗才,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那时,她已进入暮年,正栖身着名的花都广陵。接旨后,只得应命北上。她有七律《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其详词意,不类冶作”,似乎缺乏根据。)诗一首。
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李季兰的诗才应该是唐朝女诗人中最好的。她有一首诗把夫妻关系一语道破: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还有一首《相思》,赋尽天下相思苦!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陆羽只是她的蓝颜知己,她应该更喜欢他们的另一朋友诗僧皎然,不管她和陆羽好到什么程度,但两人绝不仅是场面上的交情,而是真的惺惺相惜。有一次李妹妹生了重病,陆羽闻讯后连忙赶去探望,李妹妹对此十分感激还写了一首诗。再说这个皎然,有人说他是谢灵运的十世孙,但陈郡谢氏在东晋末年就被灭族了的。反正李妹妹最初还常写诗给他暗示柔情,奈何皎然道行已深,不为所动,写了个“答李季兰”诗表达自己的心意:“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李妹妹还和很多诗人相交,俺不怎么认识就不写他们了。关于刘长卿,有一个黄段子:有一次朋友聚会,诗人刘长卿得了种不好意思说的怪病——“阴重之疾”,也就是当代医学说的疝气。李季兰竟然莞尔一笑,当着众人的面,用陶渊明的名句款款询问:“我听说,你‘山气日夕佳’?”刘长卿嘻嘻一笑,用布兜托起肿胀下垂的下腹,同样念着陶渊明的诗,答道:“是啊,我这是‘众鸟欣有托’了。”三十过后,李妹妹交际愈加广泛,上通王公贵族,下至僧道隐士。连唐玄宗也有所耳闻了,诏她进见,君臣见她虽是迟暮之年尤是动人,于是大家敬称她一声:“俊媪(漂亮老太婆)”。不幸的是后来在战乱中站错了队伍,被唐德宗下令扑杀了,盛名所累!
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着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刘长卿对李冶的诗极其赞赏,称她为“女中诗豪”。高仲武评论说:“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器既雌,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又说她“上方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薛涛(770-832),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年出生。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即对:“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薛涛15,16岁时已经芳名远播,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垂青她的才华,召令赋诗侑酒。虽说她做的是歌妓——好像唐朝的这种官妓主要是出卖才艺,比起李季兰鱼玄机之辈倒更添一份庄重。后不知缘何惹怒了韦皋,被流放到四川边陲松州。那里偏远荒凉,聪明的薛涛在途中写下了十首诗差人送给韦皋。这十首诗是用犬、笔、马、鹦鹉、燕、珠、鱼、鹰、竹、镜来比自己,而把韦皋比作是自己所依靠着的主、手、厩、笼、巢、掌、池、臂、亭、台。只因为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尽、名驹惊玉郎、鹦鹉乱开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鱼戏折芙蓉、鹰窜入青云、竹笋钻破墙、镜面被尘封,所以引起主人的不快而厌弃。这就是着名的“十离诗”。韦皋到底还是舍不得,很快又把她调回来了。但是经历了这一遭的薛涛看清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一回来就出钱把自己从乐籍中赎了出来,搬到了浣花溪边住,开始施展另一项她的绝世才华--造纸。她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红色的彩笺,上有松花纹路,她就专门用来誊写自己的诗作。世谓“南华经、相如赋、班固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少陵诗、达摩画、屈子离骚”,乃古今绝艺。
韦皋后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十一位,每一位上任必定都要拜访薛涛,已成官场惯例。当时与薛涛诗文酬唱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张籍、杜牧、刘禹锡、张祜等。据说因为有薛涛的存在,诗人们每写出一首诗,第一个想给皇帝看,第二个就想给薛涛看。因为皇帝是男性权威的化身,而薛涛是女性品味的代言人。但是,薛涛42岁的时候却偏偏爱上了31岁的元稹--就是那位抛弃了自己表妹还把这段写成会真记大肆宣扬的无耻文人。这场华丽丽的姐弟恋(不晓得那个时候有米有引起8卦小炒漫天飞,一千多年后的锋菲恋还是那么的轰动)维持了一年直到元稹离开成都返京,离别时薛涛写了一首《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当薛涛刻骨铭心的思念着元稹时,他却正和年轻貌美的刘彩春进行的如火如荼--这个mm后来被害得更惨。难得是薛涛保持了她一贯聪明机警的作风,看到与元稹白首无望,也不再做纠缠,安然地继续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真正冰雪聪明的女子,能审时度势,独善其身。
薛涛诗选:
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父郧句)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涛句)
鸳鸯草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
送友人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王建有诗赞其才: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
鱼幼薇即鱼玄机(约844——约871年)字幼薇,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市民家女,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十五岁被李亿补阙(掌讽谏之官)纳为妾,与李情意甚笃、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咸通时,李亿遣其出家,在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但她对李却一往情深,写下许多怀念他的诗。她曾漫游江陵、汉阳、武昌、鄂川、九江等地以遣怀;亦曾放纵情怀以求知己。
少时以才气称于世,温庭筠特意来到穷街陋巷中拜见这位年未及十三步的诗童。他出了道“江边柳”的考题,而幼薇挥笔写就“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的五律应答。温庭筠既惊艳不已,又隐隐地看透了这个小妮子的命运:“系客舟”,也许意味着她终将难免以色事人。
在唐代,与鱼玄机齐名的两位才女李治和薛涛都以诗着名。李治五六岁时,在庭院里作诗咏蔷薇:“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她父亲生气地说:“此必为失行妇也!”后竟如其言。薛涛的故事更有名,她八九岁就知声律,其父指着井里梧桐咏诗:“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小薜涛应声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也让她父亲黯然了许久。这三个女人最终都成了形态不同的妓女。早年的诗果然都成为她们命运终局的谶语。事实上,史上有名的女诗人几乎只剩李清照是良家妇女了。
温庭筠终究没有娶鱼幼薇。这位才情非凡的“丑钟馗”没有勇气接受一位年未及笄的女孩的感情。从此,他们一直坚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16岁时,鱼幼薇嫁与吏部补阙李亿为妾。可惜李亿的老婆裴氏出身望族,眼里容不下小鱼,硬把幼薇扫出家门、踢进长安咸宜观作道姑,起道号为玄机。那时,鱼玄机才17岁。
在以前的小说话本中,一般寺院道观,都是专门收容看破红尘之人的,尼姑庵女道观更是专供痴情女逃情或避难的。不过唐代的道观寺院却发挥了另一种功能:偷情。像唐玄宗的胞妹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就建起自己的道观,因为出家可以更自由地交纳风流才子,从此,这里青楼不似青楼、庵堂不象庵堂,武则天、杨玉环干脆以出家为幌子,重新入宫了。这些公主、嫔妃入道修真,带动了一拨知识女性,像李冶道、卢媚娘、卓英英、杨监真、郭修真都在这里写下不少好诗,同时也撩起了道观里的无边春色。性学专家潘绥铭在他的《存在与荒谬》一书中说:“尼姑一般不会跟男人有什么瓜葛,但是恰恰因此,她们实际上只是男性社会里的贞节花瓶,以便让男人们觉得,这个世界多么圆满啊,毕竟还有一些守身如玉的圣女供我们崇拜,有时候,还让我们有的可偷。”换上道袍,道观里的女郎,成为男人最后的性幻想对象。
鱼玄机并非没有爱过李亿,奈何李亿虽是状元,人品才华都不过尔尔,心也就死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这句诗是她人生的分水岭:从自恋自怜,到自戕自毁。及时行乐吧,没有谁值得留恋。
艳帜高张的咸宜观写下“鱼玄机诗文候教”的广告,确是吸引了不少心存挑畔的才子。曾和鱼玄机交游的文士有:李郢、温庭筠、李近仁、李骘等。鱼玄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自由自在:她可以以盛宴和狂欢来招待客人,看谁不顺眼也可以一脚就把人家踢出门去。鱼玄机的生动、鲜活、泼辣、才华,迷倒了整个长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听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欲世界的女皇。谁都知道鱼玄机是出了名的荡妇。可是,她的道观门前,还不是排成了长队?无怪乎她纵声大笑,要把天下无行的男人都视为脚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从自己的诗和文字里,照见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失去了追求者和爱慕者,她将无处可逃。外表依然美艳绝伦的鱼玄机,内心却开始生出霉斑,开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这点。就像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儿的下场一样,鱼玄机24岁的时候,人人都看出来,她人老珠黄了。
因为和丫环绿翘争宠,鱼玄机把绿翘打死了。而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被扫出门去的裴澄。鱼玄机被斩首了,终年24岁。“一个会写诗的卖笑的道姑,最后卷入一件普通刑事案件。”历史最终对她竟然用了这样一句评价。只有在王小波的《寻找无双》里,还残留着她的一缕香魂,还有她那一大把水草一样茂盛而动人的长发。
7. 女布兜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女兜布是古时候人类用于避免蚊虫叮咬,或处理经期产物的一种内穿衣物,现时主要用于相扑的衣物穿着上。日本兜裆布叫做裈,日本读做Fundoshi。字典解释为有裆的裤子。 一般服装设定上偏向和风/古风的角色有很大几率会穿着兜裆布。
8. 比较好奇中国古代女子穿什么样的内衣
现在从影视节目里面知道的是肚兜之类,即使男的也有穿的,在肚兜之前应该只是贴身一点的衣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