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对你动了心的中年男人,通常会有哪些反常举动呢
对你动了心的中年男人,通常会有哪些反常举动呢?
真正美好的感情,是两人可以互相依偎,互相支撑,彼此关照。倘若你最爱的人开始渐渐疏远和冷落你,你们之间不再心心相印,也不再产生感情上的交融,表明你们的感情已经走入绝境。爱上一个人是幸福的事情,爱上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很不幸的事情。如果你最爱的人一样深爱着你,这是既幸福又好运的事情。感情的动人之处取决于,谁也不知道这一段感情何时会嘎然而止,唯一可以掌握的只有时下。
如果你发觉这份爱已经给错了人,就不要再苦苦纠缠,反而是应当尽早放开手、坚决放弃。那么,一个对你动了心的中年男人,通常会出现怎样的反常行为呢?
1、目不转睛地盯着你看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一个中年男人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你看,十有八九表明他对你动了心。分辨一个中年男人是否有心动,你只必须看他的神情就知道。当他望着你的时候,目光里充斥着诚挚的感情,眼圈中蕴含深情,那么很显着,他是真的很爱你。越发放不下你的中年男人,越会对你魂牵梦萦,他的眼光会牢牢地跟随你的脚步。
男生到了四十岁以后,他也许没有很多的时长和活力应收一个根本不最爱的人。倘若他并没有对你心动,他是不会随便给你消耗时间和感情的。由于他内心没有你,因此他在你眼前很有可能会胡说八道,不会给自己曾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负任何责任。
越发深爱你的中年男人,在你眼前通常越会留意细节,会谦虚谨慎,提心吊胆地维护你们的感情。由于他爱着你,因此他不想失去你。为了更好地不失去了你,他会对你格外专一和负责,达到你在感情中的归属感、信任感和满足感。
总而言之,一个男人心动了,多多少少有一些反常的举止和表现。例如,他会对你格外温柔体贴、专一负责,会全情投入、慷慨大方,也有可能会目不转睛地盯着你看,每一次想到你的时候嘴巴都是会忍不住上扬。爱一个人是瞒不住的。无论他平常看起来有那么低沉和沉稳,一旦他对你动了心,便会曝露他对你的一片真心和痴情。
‘贰’ 为什么中年男人微信头像多是蓝天白云大海绿植,这是什么心理呢
所谓中年男人一般指的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顶梁柱,他们背负着个人事业的重任,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职责,在单位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员工,或者是是一个好领导,在家又要是一个体贴疼爱妻儿的好丈夫,好父亲,还必须是孝敬父母的好儿子,他的累和苦,能向谁诉说,所以只有偶尔的偷闲,玩玩手机来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
他们的微信头像多半是蓝天白云大海绿植可能与他们的社会的家庭的角色有关吧,在广袤无垠的大自然中来释放一下自己,生活中往往不仅是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有许多不为人知的阴云密布,沟沟坎坎,会有很多的不如意。
更多时候,如果你想更深层的去了解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心理,多掌握信息,与那个人多接触。
‘叁’ 麻烦给我一些关于“珍爱生命”内容的班会稿
珍惜时间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珍惜时光,认识拖拉的危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2、认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能好好抓住机会,认真学习
教学过程
开幕词
甲: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甲:燕子飞了,有再来的时候。
乙:然而有一样东西却是一去不复返。
甲:它能给勤奋者留下智慧和力量,给懒惰者留下空虚和懊悔。它能像海绵
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
乙:它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甲:它是衡量重量的标准。
合:它就是——齐(时间)
(钟表滴答声)
甲:同学们,现在请闭上你们的眼睛,仔细听一下,你们听见了吗?这是时间的声音。
甲:接下来,请汤维炜为我们朗诵诗歌《时间》。
节目一:
朗诵诗歌《时间》
乙:不经意间,时间正一分一秒地从我们身边流逝。
甲:时间是不等人的。
乙:想挤出时间不容易,但失去时间却很容易。
乙:无论迎着多少无奈,无论听着多少感慨,它从不因势而变,因人而异。
甲: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珍惜时间的典范。
乙:现在请有收集关于《珍惜时间》故事的同学为我们讲述一下他们所收集的故事。
节目二:
故事1讲述《爱迪生的故事》
过渡:故事都是关于珍惜时间的典范。那我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时间的故事呢?
故事2讲述《浪费时间的故事》
乙:恩,这个例子的确非常典型。我相信这是存在于各位同学身边的现象吧。希望同学们
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开始学会提醒自己:珍惜时间。
过渡:甲:一个人的青春能有几年?莫等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乙:在这大好的时光中,我们应该珍惜每分每秒,努力学习,而不是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事上,下面请欣赏小品《遗憾》
节目三:小品《遗憾》
乙:看完这个故事后,想必同学们都会有一些感想,现在我们就来听听同学们的感想。
节目四:谈感受
过渡:甲:同学们,时间赋予我们每个人是非常公平的。
乙:不会多给你一分,也不会少给你一秒。
甲:珍惜不珍惜它。
乙:抓紧不抓紧它。
合:就看我们自己。
甲:记住: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
乙:对!
甲: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乙:对!你说的没错!
甲:这哪是我说的,这是裴斯泰洛齐和卢梭说的。
乙:他们说的真好,你还知道什么?
甲:我只知道一点,还是问问同学们知道什么吧。请问哪位同学知道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请发表下,让同学们扩展知识面
节目五:名人名言
乙:名人名言伴随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成长,我希望刚才同学们说的名人名言也能够成为同学们今后人生路上的指路明灯,指引我们不但前进。接下来我们欣赏歌曲《隐形的翅膀》
节目六:歌曲《隐形的翅膀》
甲:伴随着优美的歌声,我们这次主题班会也接近了尾声,我想同学们在这次班会中应该学到了不少。
乙:下面请班主任对这次班会进行点评。
节目七讨论:组织全班同学讨论珍惜时间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办任何事都要只争朝夕,不要养成拖拉的作风,当天的事当天完成,绝不放到明天。
节目八:请学生对照自己,写出自己拖拉的表现及如何克服。
节目九:集体朗诵<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山可其多。合生持明日,终生成酸风”
老师点评
结束语:
甲:同学们,请你们仔细想一想,难道对于我们这些处于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时期而言,读书就只是混时间而已吗?难道上网、进游戏厅才是我们擅长的事情吗?难道我们就只想现在的自己会快乐,没有对未来的渴望吗?
乙:同学们,请赶快珍惜时间吧!暂时放弃进游戏厅所做的无聊事情,多看看书藉,努力学习,考虑一下未来。
甲乙:同学们,请珍惜时间吧!
甲:这次班会课到此结束,谢谢!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链接: https://pan..com/s/1aBhA3O7t90WnfRF7i6INfA
x
‘肆’ 求中年男人脚底图片!
你的图片就是啊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记得好评和采纳,答题不易,互相帮助,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伍’ 送给中年男人最暖心的生日祝福语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祝你:天天娃哈哈,岁岁乐百事,笑脸美如花,青春惹人夸!生日欢乐!
岁月如火点亮你青春的笑颜,时光如歌般唱出我衷心的祝愿,当流星划过一道流彩,生日烛光里,烛语快乐平安将记载你生命的流年!生日快乐!
烛光闪闪,快乐幸福,生日快乐,心想事成,幸运之日,吉祥之日,愿愿顺心,事事如意,祝君生日快乐,开心幸福!
祝你平安喜乐,愿你万事胜意,一切都比你想象中的好一点!做你想做的事!生日快乐!
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领略鲜花的娇艳,只有懂得爱的人,才能领略到心中芬芳,祝你有一个特殊的生日!生日快乐!
送你一份温馨,两份问候,三份完美,四份懵懂,五份高贵,六份前程,七份典雅,八份柔情,九份财运,十份真诚。生日快乐!
让我为你祝福,让我为你欢笑,因为在你生日的今天,我的内心也跟你一样地欢腾、喜悦。祝你快乐!
阳光洒满了你前进的道路,愿花儿开满你生活的旅途,愿我最真诚的祝福,带给你无尽的喜悦,愿你这个生日过得开心,愿你今后每一天都过得幸福!
今天是你的生日,愿所有的幸福都围绕着你,左边是甜蜜,右边是满足;愿所有的如意都围绕着你,前边是平安,后面是健康;祝你生日快乐!
‘陆’ 男人在悬崖峭壁上,下面是大海,他双手抓住那三角形峭壁,意境是这情况我能放手吗求一张图片
拜佛为何要五体投地呢?如果大家能了解拜佛可以健康长寿,使我们大脑得到运动,有助于开智慧的话,自然都会愿意去拜佛。所以拜佛的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开智慧,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安详,是福慧双修的好方法。
只有了解其中的道理之后,才易于起信,知识分子尤其如是,否则便会误会拜佛是迷信,以为拜佛的人自己不知努力而终日祈求。其实,拜佛若有所求,也只是求自己。明白了这个道理,便无论他的学问多大,社会地位多高,也会在佛前心甘情愿五体投地了。
小孩子不了解这当中的道理,所以,当你带他到了道场的时候,不要勉强他跪,不要勉强他拜,除非事先跟他沟通过。有时,我们发现东方人,身为长辈者,有强烈的支配欲,非要别人听从他的命令不可。所以老人家带着小孩到了道场,他自己拜下去了,若发现小孩子仍傻楞楞地站着,就急切地催促他‘跪下!跪下!’他跪是跪了,拜也拜了,但嘴巴同时念念有词,不知在骂人,还是骂菩萨?
佛菩萨当然不会计较,因为他们心中已无我相。如果用这个样子顶礼法师呢?有时却会使法师起了烦恼,因为看到那个小孩一脸的不高兴,嘴里又念念有词,法师的心里就难过了。所以,不要勉强别人,佛菩萨和法师都不会在乎有没有人拜他。法师是佛的弟子,佛怎么做,他就怎么学。修行人并不希求人家向他拜,只是传统已经形成,只好让人家运动、运动,开开智慧罢了。
一般喜欢爬山的人,不只爬小山,还要爬大山、高山,甚至很危险的悬崖峭壁都要去爬,爬过了,他就很有成就感,站在山顶上,志得意满,顾盼自豪。但是,有一座山很难爬,天下没有几个人能超越它,那就是我们心里的‘我慢山’,甚至于大修行人,也往往在此败落,留下‘千年道行一朝丧’的遗憾。名利永远是人心的腐蚀剂。所以,信徒的礼拜,可以算是对修行人的考验;别人拜他的时候,自己心里有没有飘飘然的感觉?有的话,那就糟了。因此,修行就是在‘修心’。
很多人常到寺院拜三昧水忏,其中有多少人了解三昧水忏的典故呢?悟达法师当年做了国师,连皇帝都要向他顶礼,并特别用檀香木做了一张高高大大的座椅供养他。当皇帝率领文武百官礼拜国师的时候,不免使他洋洋得意起来;心想‘哈哈!皇帝都拜我,我师父都没得过这种殊荣呢!我比师父还了不起!’国师平常小考、中考都考得很好,偏偏这个大考出了问题。他平常爬山是逢山过山,什么悬崖峭壁都经历过了,就是跨不过这座‘我慢山’。护法神看到,摇头三叹,离他而去。护法神一走,那个在他身边跟了十辈子的冤鬼,终于等到机会了,立即钻进他的膝盖,变成人面疮。这个故事还记得吧?
在佛教里,拜的学问是很大的!拜的人要有学问,受拜者更要有学问,希望从今以后,人家拜佛要心无挂碍。有的人皈依了佛教,但他拜不下去,为什么?不愿意拜木头呀!佛是不需要我们拜的,佛要是需要我们拜的话,就不能称佛。为什么拜佛的功德很大?因为拜佛能使身体健康,开智慧,那是千金难买的,这不是功德无量是什么?
我们的一切烦恼痛苦起因于太执着。现在学佛了,以后要放下执着、放弃不好的习气。但是突然间要改也很不容易,要有技巧,必须婉转。尤其劝说别人时,更要如此。因为一执着,心里就没有光明,现在学佛皈依了,拜佛就要面向光明。可是要有技巧,要婉转,所以拜佛时,五体投地之后,接着手要提起来转一个弯,再张开,这是象征得到光明。在双掌着地时,手掌向里边不是黑暗的吗?当很婉转地张开就得到光明了,这表示接受到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摩诃萨的慈悲智慧。然后握拳,这时不叫执着,叫做把握。你‘把握’了就不要只放在自己的口袋,你还要很婉转有技巧的还诸大地,因为大地培育了众生及一切生命形态。
在顶礼拜佛时,要将我们的无明烦恼等执着,很婉转,很善巧地放下,同时把握慈悲智慧;除自己受用外,还要回向在大地生长的一切众生。然后就用手指尖撑起上半身。
为什么要向内转?因为从心里面向内心求,向内心去反省。你有了智慧光明、慈悲喜舍,你便要向外宏扬。除了这表法,它还有另外一种意思:我们手的内侧有三条经络,第一条是肺脏跟淋巴系统,中间的一条是血管跟神经系统,第三条是心脏系统跟小肠消化吸收系统。惟有这样提起来转一个圈,才能完全发挥两面肌肉的运动。
为什么有的人平常做早晚课时,或参加法会诵经持咒拜忏时,会喘气?因为不懂技巧。无论念佛、诵经、唱赞都有一定的技巧与方法,这是让我们训练呼吸。人的一生过程与呼吸有极密切的关系。譬如持名念佛,就是称念阿弥陀佛,执持佛的名号。持名念佛法门也有很多种方法;有一口气念十句佛号的,因为他的横膈膜运动量很充足,即丹田之力很充足,而且很有经验,可以一口气念十声,甚至二十声、至三十声以上,不急不缓、不喘。所以持名念佛法门有一口气多念,有多口气(换气)多念,有用上气念,也有用下气念;不懂的人就上气不接下气地念,因此就会喘。为何容易喘呢?原因就是没有拜佛,就算有拜佛,也不懂要领。如果能用正确的姿势来拜佛,能量场就会扩大,呼吸就会顺畅,气血就容易流通。
有一位老太太觉得佛教很好,所以希望她的女儿也能接触佛法,亲近法师。但是因为她女儿和婆家的眷属都是很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成为障碍。她女儿十七年来鼻子一直过敏,屡医不愈,现在已届中年了,所以她很希望我能帮她的女儿结个善缘。但因女儿心有疑虑,自认并非佛教徒,所以不太愿意来亲近法师;她也担心法师不喜欢她,因此总不肯听从母亲的劝导。后来,我对她说:‘你不要叫她来寺院亲近法师,不要跟她讲结什么缘,做什么功德;只要告诉她来看医生,这样就好了。’
提供学习的场所是学校,用来治病的场所就是医院,所以道场不一定叫它道场。《金刚经》上说的:‘所谓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以此类推,‘所谓寺院,即非寺院,是名寺院。’因此我告诉老太太不要执着这些名称,回去只要告诉女儿,叫她来医院给医生看一看就可以了。
果然她照法师的话告诉她女儿,第二天,她女儿就来了,但她保持她的原则,一进门就说:‘医生你好!’那倒无妨,反正‘所谓医生,即非医生,是名医生。’
她四肢发达,肌肉很有弹性,为她诊断之后就告诉她:‘你虽然很喜欢运动,尤其是游泳,但是,因为你皮肤不好,很干燥,又有香港脚。现在又有身孕,平常容易喉咙痛,中耳炎等,所以游泳对你不太适合。’
既然游泳不能解决鼻子过敏的问题,可见这种间接运动不适合。所以又告诉她:‘你不如直接地运动内脏吧!’尤其她已有孕在身,有些运动容易导致流产,于是教她拜佛。但一听到拜佛,她就心有顾忌,说:‘我们天主教没有这样拜呢!’我说:‘你不要想那是拜佛,只是运动。不过你的运动有别于你妈妈的运动,你拜的时候,就面向着你的圣母玛莉亚五体投地好了。’
‘还有当你五体投地拜下以后,手要做翻掌、握拳后再翻掌的动作,并且要连续做三十六次才可以起身。’她说:‘坐着做不可以吗?’我说:‘不可以,因为这个时候,你足趾的闸门没有打开,手臂的闸门也没有打开,所以不行。圣母玛莉亚是慈悲的,何况你是在拜她。为了你的健康,免得你妈妈担心,还有你婆婆等着抱孙子,为了这些人,你就应该做这个运动。’
她又问:‘那么,一天要拜多少呢?’我说:‘既然你一天可以游泳一两个小时,那就拜一百零八拜吧!’于是她就照着这个方法去拜,结果拜了一个月以后,十七年的鼻子过敏就治好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我们拜佛不是迷信,如果佛菩萨要我们拜的话,那对她应该没有效才对。为什么还这么有效?就这一点可证明佛教的教主,不是要人向他礼拜的。可是,你单是去念佛号、诵经、持咒或打坐,缺少了拜佛,效果就不好。因为动静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因此一定要先拜佛,然后才开始诵经,持咒,这是有次第的。
记得,不可一到道场,看到人家在打坐,你也跟着打坐;人家在诵经,你也跟着诵经,但人家诵到那里,你却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念得太快了,跟不上怕不好意思,只好嘴巴跟念念有词。勉强地跟,到后来就容易喘气,有的人就生烦恼。有些太太很虔诚,惹得先生不高兴,就说:‘你呀!不拜佛都没事,你拜佛参加法会回来脸青嘴唇白,还喘气。不拜佛、不信佛就没有这些烦恼,看你,一信佛就这样。’
因此我们真的要好好自我反省;如同进一所学校,本来就要按部就班。依照着一定的课程、教法和修法来学习,怎能盲修瞎练呢?因此,诵经持咒不要跟别人比,他快是他的事,你跟不来就是跟不来,因为每个人的肺活量、横膈膜一上一下的活动范围有所不同。
学佛皈依后,第一件事就是好好的拜佛,能够一天拜一百零八拜,不气喘,不脸红,然后才开始打坐、诵经、持咒、念佛等等,这样效果就不一样了。有的人不明白,以为师父捉弄他;叫他拜佛,他就小声地跟人家说:‘你看他天天都这么忙,他自己都不晓得有没有天天拜呢!’你要了解,你还没饱,你只好继续吃,别人吃饱了,只是招待你,不一定要陪你吃。同一桌吃饭,各人吃饭各人饱,他不吃他饿肚皮,你吃你饱。别人有没有拜,是他的事,你为了身体健康,为了让大脑运动,开智慧,你便得老老实实地拜。
另外,还发现一个问题,有一位老太太,因为膝盖痛,来看病,问她痛多久了?‘一个月。’‘以前有没有痛过?’‘没有。’‘有没有摔过?’‘没有。’‘有没有出过车祸?’‘没有。’什么都没有。‘那么你一个月前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特别的一些活动或事情?好好想想!’‘啊!有啦,拜佛呀!’问她怎么拜,拜给我看看!她就在磁砖地板上‘喀’的一声跪下去,头也‘喀’的碰地,这么虔诚会有好报吗?
再问她:‘除了膝盖会痛,你还容易头昏,对吗?’她说:‘是啊!你怎么知道?好厉害喔!难怪人家说你有神通。’唉!有时想解释都很麻烦。拜佛,明明是为了健康,开智慧,怎么会拜到这般糊涂呢?不要说老人家,就是年轻人这样‘喀’地跪下去,膝盖也会受不了,头也如此用力碰撞地板,不但开不了智慧,还会长个包。所以刚学拜佛的人,要用一个软拜垫,尤其是身材肥胖的人,他拜下去就起不来,所以要用软拜垫,让肌肉、横膈膜、腰大肌强壮了,然后才拿开软垫。一俟功夫纯熟,连拜垫也不用了。
一般人常爱比快,所以拜佛也求快。拜佛不要比赛快慢,平常我们的心就难得静下来,最难修的,就是动中修。凡是一举一动都是修行,所以身体虽然在拜佛,但仍应练习保持心如止水。拜佛拜到肌肉骨骼都很放松以后,这时就可以更进一步专注的来修心。虽然要拜得非常慢,但不能像机器人一样,喀!喀!喀!要像打太极拳的样子,慢慢的,很柔和很连贯得拜。佛教的‘太极拳’仅有三招:九十度鞠躬、五体投地、脚趾用力提起臀部站起来,就这三招,全身统统都运动到了。
这时不必用软垫,因为跪得很慢,膝盖也不会受伤,一点都不痛。而且手指的力量也够,可用指尖把身体撑起来。功夫再好一点的人,就用三只手指,更好一点,就用两只,最好的只用一只。
在地毯上拜好不好?地毯有长毛,容易藏灰尘,有的人贪快,又给自己订了目标,十分钟要拜一百零八拜,所以拜得像风一样,一拜下去就起来,几次以后,地毯中的灰尘也跟着起来了,呼吸又很急促,所以拜下去就‘哈咻!哈咻!’,本来是很健康的,拜了一百零八拜后,就鼻子过敏。所以家里或道场要是铺地毯的话,要准备毛巾或垫布使用,以防灰尘。
天上的电与地下的电,正负常常不一样,所以高楼屋顶上有避雷针,把上面的电导下来。电的产生,一定要形成一个循环才能导电,在我的《医缘说法》一书中,就谈到我们人类的电磁场,在印堂处的电磁场就与我们脚板脚背的电磁场不一样。因此,五体投地时,才能形成一个循环,如果不是五体投地,那个磁场就不能形成一个圆圈,因此就没有电磁场的变化,就不能与大地、大自然的电磁场打成一片,这会影响我们的健康与智慧的开发。
现代人常常穿皮鞋,与大地的电磁场都绝缘了。古代人常打赤脚,对身体多少都有好的影响。了解这一点,以后如果前后院花园有草地,大家看清楚没有蛇或昆虫蚂蚁的话,早上起来最好打赤脚在草地上走一走,对身体很有助益;尤其是患高血压的老人家,把你的注意力和感觉放在脚板底,常常如此,就能帮助血压下降,不用完全依靠药物了。
因此,佛教的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如果小孩子问你:‘妈妈,为什么佛菩萨都光脚丫?’你就知道怎么回答了。有时候小孩子问一些问题很有趣,也很实际。有一位妈妈居然回答小孩说:‘因为那个时候印度很穷,没有鞋子穿,所以佛菩萨都打赤脚。’所以有很多年轻人、知识分子不能接受佛教,我们身为佛教徒,要好好反省、检点与忏悔。
有居士问到,拜佛的时候,到底往东拜好?还是往西拜好?或往南还是往北?又有居士说,反正拜佛就应该向着佛菩萨圣像拜才对。这让我想起一件事,记得大概在五年前,美国某个很有名、很大很庄严的道场,举行三坛大戒。因为是新成立的道场,刚拿到使用执照,正是百事待举的时候,因此很多事情都未准备妥当。可是三坛大戒时间已迫在眉睫,工作人员只好全力以赴。因为准备工作未尽理想,报名参加受戒的人又很多,所以在大雄宝殿举行法会,当大家一起拜佛忏悔时,发生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有一位戒子站在第二排的外线道,倒数第一位。大众拜佛时,为求动作整齐画一,就一个命令一个动作,如同军队一般,只是用引磬代替口令而已。所以,‘叮!’的一声,大家就拜下去,地方本来很大,但受戒的人多,这时场地便显得小了,感觉很拥挤。因此当他拜下去时,发现前面已无余地,想往后退,又发现后有成排的脑袋,大家拜时,他总不能站着不拜,因此,拜下去时,很直觉的反应就是往空的地方拜。因此,前面三尊大佛他没拜,却朝向走道那边拜,但拜得很自在,没有起烦恼,他没想到什么虔诚不虔诚,或恭敬不恭敬等问题。
后来他一拜下去时,就听到后面的人在讲:‘胖又不知自己胖,还往后退!’另外一个人拜下去就回过头来说:‘谁叫你头这么大?’他听了也觉得好笑。再拜下去时,他又向空拜,这时身旁的一位同修心地很好,看他再拜下去时,就伸手一把抓住他说:‘这边才是佛,你是不是太感动、太虔诚,拜昏了头,佛在这边!’
他不想解释,也不适合在那种场合解释。在庄严的大雄宝殿中,除了维那的声音,及大众诵经、持咒、念佛声之外,不应该有其他声音,所以他就不讲话,继续往空拜下去。但旁边的人又抓住他:‘过来这边,你是不是没戴眼镜?’
拜佛到底要向那里拜?一定要向着佛像拜吗?像这种情况,知果向着佛像拜,势必推到前面的人;往后退,就会挤到后面的人,应该怎么办呢?
正在杂念纷纭时,他抬头看到了三团光。他是一位受过科学训练的知识分子,平常就不相信神通、奇迹等事情,当时虽已近傍晚,但不致于有如此鲜亮的光团出现。难道是拜时头叩得太重,眼花了?他揉揉眼睛,再仔细看,光团仍在,而且自远而近,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整整看了两分钟左右。这时候,他拜下也看,站起也看,显然不能专心。后来他生起了贪念,想一直看下去,当再抬头时,光团已消失无踪了。
事后他在想,大概是佛菩萨要告诉他,心里有光才是重要,否则只是在装模作样。本来法会是让大众忏悔的,怎么会有人说;‘胖不知胖?’‘头这么大?’等等。所以我们拜佛时,要是没有忏悔心,不知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话,那拜佛忏悔有何意义?
六祖惠能大师说过,‘礼本折慢幢’。本来一种礼貌,一种形式,是用来折服我们骄慢的‘幢’,如同礼拜、鞠躬、五体投地等,只是一种帮助你表达谦虚的仪式,以折服自己骄傲的心,如此而已。所以我们拜佛时,骄傲的心不能够折服、不能够减少,那我们拜什么佛呢!
有一个国家,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他的国民好像很有礼貌,他们一见到人就鞠躬,你鞠四十度,他就回六十度;你鞠六十度,他就回九十度。鞠躬本来是在提醒大家要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因此鞠躬的时候总是互相低头。但是这个民族,鞠躬了这么多年,他们的骄傲心、我慢心如果不改,这种仪式就变成一种没有效果的形式;可能越鞠躬就越骄傲、越狂妄。
因此,我们拜佛千万要小心,不可犯了这些毛病。要是越拜越骄傲的话,无论一天一百零八拜或两个一百零八拜,甚至更多,都变成毫无意义。不要以为拜佛拜久了,就有功夫;就算有功夫,那也只是做做体操,运动、运动而已。如果不了解拜佛的精神,那就不容易开智慧,顶多是稍为聪明一点而已,也不会具备慈悲喜舍。所以我们仍要感激这个民族,他给我们修行人一个很好的警惕与启示。
佛遍十方
至于拜佛要朝那个方向?其实,方向是出于我们人类的错觉。为什么有东方与西方?因为古代的人,眼见日出日没,便订立太阳升起的地方为东方,太阳下去的地方为西方。他们一直以为太阳是环绕着地球转,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这也是我们人类的傲慢心使然。
在《医缘说法》这本书中,谈到何处是西方?在地球上不同的地区,东南西北,就有不同的电磁场与能量场。譬如大气层里,上面的气层与下面的气层,压力不一样,因为压力不一样,就形成交换。上面的气压高就往下,下面的气压高就往上。
我们念过物理,有关电学,大家应该还记得,一个左旋定律,当电流通过,就会产生一个磁场,称为左旋定律。其实这个定律,在某一种情况下,不单可用在电磁场,连重力场都可适用。回家试试看,把浴缸放满水,然后把塞子拔起,水便往下漏,形成一个旋转的方向,也就是形成一个漩涡。
如果上面的气压与下面的气压,相差得太多,一上一下,它就形成了龙卷风。气流如此,液体、河流、大海也是如此;甚至地壳、地层都一样。地层并没有标准的厚度,有的地方薄,有的地方厚,有些地方压力较大,就形成火山,再大一些,火山就爆炸。地壳也是在移动,只是它移动得很慢,我们不太觉得。它的移动,有上下高低的变化,移动得太激烈,就造成地震。当它移动时,就会有不同的力量,尤其是上下移动时,就会有压力的变迁。
当下面的地层往上移时,所产生的力量,会形成往上旋转的变动,如果地层要下陷时,有股力量从上而下,就形成另一个方向的旋转。这就是古人所谓的‘风水龙穴所在’。本来这是一门符合科学的自然环境学,只因它太深奥,不容易抓到重点,它时而有形,时而无形,让人们只知其然,而不如其所以然。经过长远的年代,人心不古,居心不良的人,便借此学问来恐吓敛财,因此就形成风水的大迷信,误解了‘风水’,它原是很科学的。
成佛、成菩萨,必须要证悟《心经》中的四句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假使套上代数的一个方程式,以色就是物质,空就是能量来代替,则变成——‘物质即是能量,能量即是物质,物质不异能量,能量不异物质。’而物质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爱因斯坦发明了一个公式,E=MC2,E是能量,M是质量,C2是光的速度平方。如果他拿到诺贝尔奖金,应该分一点给释迦牟尼佛。所有成佛的人应该都知道E=MC2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爱因斯坦只是在想象,他是一位理论家,而非实验家,只是借着计算导出公式,并没有做实验!是后来的人经过实验,证明他的理论是对的。
所以佛菩萨都必须经历《心经》这四句经文的修证,然后才可以凭着自己的愿力,成就佛净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拜佛应该朝那个方向,真要考据的话,是有方向的。我们人体也是个电磁场,地球也有电磁场,人类彼此间有关系,但不会绝对的互相影响。同理,大气里边有电磁场、能量场的交换,它与我们虽有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影响到我们。液体、河流、大海也是如此。如佛经中便记载着人类是有电磁场的。
《观无量寿佛经》和《无量寿佛经》中谈到,只要证悟到声闻乘,身体就会放光,放光的范围有八尺。证悟到菩萨的境界,他的电磁场就有几千里。所以,佛教仪轨中的一举一动,乃至任何法器佛像,都含藏大量讯息,包括知识、经验、智慧及宇宙的奥秘都在其中。我们拜佛时,常常看到佛像后面有圆光的表征,那是佛光,表法,也是电磁场。
因此,在不同地方拜佛,只要心很虔诚,便会有感应,所谓感应,就是和佛菩萨的电磁场重叠。两个电磁场、能量场碰在一起,通常只有两种情形出现,第一种是频率一样,互相重叠,互相增强;第二种是两者频率互相抵消。世间所谓好风水,其实就是能量很高的地方,有福报的人住在这个地方,身体会健康,心情愉快,想出来的主意非常高明,所以得人信赖,事事顺遂,就叫做‘福地福人居’。换个没有福报的人住进去,因为福报不够,自己的能量场很低,与它的频率不相应,于是非即得病,因为自己的能量场被抵消掉了。因此,为什么有的人住这个房子,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家庭和乐;换别人搬进去,便可能迥然不同,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风水’、‘方向’对我们是有关系的,但不是绝对的影响。我们不能否定古人的一切经验,完全否定别人的经验,就是我执。你说佛是这样子,那是‘佛执’。你又说法是这样子,那又是‘法执’。
真正的大修行人能舍,所谓‘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所以他知道风水这回事,但不迷信。只要自己有浩然正气,光明正大,到那里都是福地。菩萨所在的地方,连附近的电磁场都会改变。所以,一位阿罗汉住在那个村庄,那个村庄便太平无事。
广钦老和尚是当代的高僧,他在山洞中修行,老虎都来护法。本来只是公老虎来,后来还带着母老虎、小老虎一起来,何以致此?因为他能改变老虎的电磁场,使他们生起慈悲心,猴子也来献果,鸟也来献花。
我们不能否定大自然的环境科学,但是,千万不可迷信。已经拜佛的人,还一直找人来看风水,这不是笑话吗?自已是佛教徒,还要请外行人来帮你摆佛桌。看风水的说佛桌应该朝西,你便朝西,结果让佛像面向墙壁,这样如法吗?所以拜阿弥陀佛一定要向西拜吗?要知道佛的法性遍十方,无所不在。我们学佛修行,如果修到连常识都没有了,岂不太遗憾了吗?
‘柒’ 对感情专一的中年男人,会有什么样子的表现呢
3、会充分尊重你的意见,体谅你的难处
有的中年男人在感情里会显得特别地霸道,他可能不太懂得真正尊重女人的感受和心情。只有当一个中年男人真心爱你或在乎你,他对感情足够专一,他才会充分尊重你的意见,体谅你的难处。
一个对感情专一的中年男人,他在和你相处的过程中,凡事都会事先和你商量。他愿意随时随地和你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互动。
因为他真的很爱你,所以他从来不会过多地干预或干涉你的生活。就算你跟他在某些事情上产生意见分歧,他也不会刻意为难你,更不会将他的主观意愿强加于你。
真正对感情专一的中年男人,他对你会充满绅士风度,他从来不会对你咄咄逼人,更不会对你尖酸刻薄。
如果一个中年男人在感情中,总是独来独往,他无论做什么事情或决定,都不肯主动和你商量,他还喜欢替你做决定,一旦你不肯服从他的命令或安排,他就会对你摆出一副臭脸,那么说明他并非真心爱你,他随时都有可能和你翻脸。
总之,一个对感情专一的中年男人,从来不会跟前任各种藕断丝连,他也从来不会对你蛮横无理,他更不会对你咄咄逼人。
一个中年男人越是对感情专一,就越会死心塌地爱着你,他会给予你充分的爱与宽容。因为他对感情足够专一,所以他会特别舍得花时间陪伴你。
一个真正对感情专一的中年男人,会时刻把你捧在手上,放在心里。他看你的眼神里也会荡漾着满满的爱与深情。
因为他一心一意爱着你,所以他会处处替你着想,他会充分尊重你的意见,体谅你的难处,他也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应酬,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和关心你。
余生很短,女人要趁早远离身边那个对感情不够专一的中年男人。只有当一个中年男人对感情足够专一,你才能在和他相处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想要的安全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