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图片 » 甲亢病人男人图片
扩展阅读
修改图片下载啥软件 2025-05-21 22:01:09
腾讯文档下载图片在哪里 2025-05-21 21:34:59

甲亢病人男人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09 08:22:16

A. 甲亢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甲亢伴发肌肉病变称为甲亢肌病。1835年Graves首次描述甲亢肌病,此后发现本病临床颇为常见,有人报告在54例未加选择的甲亢病人中有44例存在肌病,足证其发病率之高。本病有急性发病,有慢性发病,病情上有轻重之不同,有时肌病可以为甲亢的重要表现或首发症状。临床上依据其发病特点和病变涉及的部位不同分为急性甲亢性肌病、慢性甲亢性肌病、甲亢性周期麻痹、甲亢性眼肌麻痹和甲亢伴重症性肌无力等五种。

急性甲亢性肌病
急性甲亢性肌病比较罕见,发病机理不清,发病迅速,表现为进行性严重肌无力,病人在数周内可见说话、吞咽困难,发音障碍,复视及四肢无力,表情淡漠,抑郁,也可合并甲亢危象,引起呼吸肌麻痹时可见呼吸困难,甚或呼吸衰竭,病势凶险。

慢性甲亢性肌病
本病多数为中年男性,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和肌萎缩,病变涉及的部位以手部大小鱼际、肩胛肌、骨盆肌、臀肌较为明显,甚可影响全身肌肉,以致患者出现站立、蹲位起立、走路、登楼、提物等均感到困难,可见肌纤维颤动,肌电图示非特异性肌病改变,血尿肌酸增高。肌病的严重程度大多数与甲亢的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甲亢控制后,肌病即好转。

甲亢性周期麻痹
本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为3.8%~6%,年轻男性发病率较高。发作前,多无明显前驱症状,常在一定诱因如饱餐、疲劳、精神紧张、高糖饮食、寒冷、注射葡萄糖及胰岛素等情况下发作,发作时双下肢或四肢瘫痪,严重者可致呼吸肌麻痹。本病不仅和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症状相似,而且和周期性麻痹一样,补钾后症状亦可迅速缓解,因此可以认为本病的发病与机体的钾代谢和分布异常有关。
甲亢性周期麻痹的发作时间呈多样性,短者数十分钟,长者可数天,发作频率可一天数次,也可数年一次。发作时肌肉麻痹轻重因人而异,轻者肢体只能移动,不能坐起或站立,重者则肢体完全不能活动。体检时患者神志清晰,无感觉障碍和颅神经受累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化验血钾多降低,心电图可见低血钾改变。甲亢治愈后,病情不再发作,少数患者仍有发作者,可能是同时存在着甲亢和周期性麻痹两种病变。

甲亢伴重症肌无力
甲亢和重症肌无力均为和遗传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两者可同时发病,也可先后发病,因果关系不清,发病率约为1%~5%。甲亢伴重症肌无力和通常所说的重症肌无力两者的临床表现相同,受累肌肉以眼肌、面部肌肉及吞咽肌肉最常见,其次为颈、躯干和四肢肌肉。主要临床表现为:单眼睑下垂,偶见双眼睑下垂,复视,眼外肌活动受限,语言欠清,咀嚼无力,饮水咳呛,吞咽困难,头部沉重,颈项疲软,两臂上举无力,上楼困难,下楼易跌,起立困难,甚或因呼吸肌受累而见呼吸困难,紫绀,严重病人可致呼吸停止。其特点是一做肌肉运动,肌肉很快出现无力。

甲亢性眼肌麻痹
甲亢性眼肌麻痹是和免疫功能障碍有关的眼部组织损害性病症,常与突眼并存,主要临床表现为眼外肌麻痹所致的眼球活动受限、复视、斜视、视物不清等。

甲亢并周期性麻痹
周期性麻痹血钾可增高、正常或降低,但甲亢周期性麻痹者血钾多降低,周期性麻痹可发生于甲亢之前、甲亢症状明显时或甲亢缓解之后。男性比女性多,一般在使用抗甲亢药物和对症治疗后,病情可以缓解。甲亢并周期性麻痹的发生与甲状腺素的合成和释放过多有关,是由于甲亢患者的糖负荷或饱餐后的血糖水平升高,随着糖氧化、分解、利用过程加快,细胞外K+迅速移向细胞内,血钾分布异常所致。部分患者在情绪激动以后发生,其原因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大量释放,血糖升高,同样致血钾分布异常。
其诊断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有甲亢的临床表现。
(2)急性起病的四肢弛缓性瘫痪,瘫痪特点是近端重,远端轻,下肢重,上肢轻。
(3)摄131I率、T3、T4值高于正常。
(4)血清钾低,心电图有低钾改变。
(5)补钾治疗瘫痪迅速恢复。

参考资料:
甲亢并周期性麻痹与周期性麻痹如何区别?
周期性麻痹为肌肉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上下肢及躯干软瘫发作,伴随电兴奋性和反射的消失。多次发作时麻痹程度不一定相同,严重时所有的骨骼肌包括呼吸肌均陷入麻痹,而面肌、咀嚼肌、吞咽肌及动眼肌常侵犯较轻,平滑肌不受影响,心功能很少受累。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数日,劳累,精神紧张、寒冷、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注射胰岛素及葡萄糖等均能诱发。不少病例发作时血钾减低,钾盐可以预防或终止麻痹发生。
当周期性麻痹症状较重而甲亢症状不典型时,由于病人常多诉周期性麻痹症状,而临床上亦有典型的周期性麻痹体征,故对甲亢易造成漏诊。因此提示临床上出现原因不明的肢体瘫痪,尤其是在高糖饮食或情绪激动后症状明显者,必须详细询问有否甲亢的其它表现及病史,并作相应的有关甲亢的辅助检查,以此来区别二者。

甲亢伴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在临床上甲亢病人可发生肌无力和肌萎缩,其原因可能是大量甲状腺素使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过程加速,大量热能消耗,于是肌肉收缩和维持张力所必须的高能磷酸键供给不足;且甲状腺素过多,直接影响能量代谢。临床上根据病变涉及的不同部位,分为:单纯眼肌型、延髓肌型、单纯脊髓肌型和全分型四种。
本病的诊断依据:
①有甲亢的主要临床表现:如怕热多汗,多肌善食,体重减轻,头晕手颤,心慌急躁,大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和突眼。
②有典型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疲劳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等特点。
③新斯的明或腾喜龙试验阳性。
④摄131I率、T3、T4值高于正常。
⑤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滴度增高。
⑥肌电图主要出现渐减波现象,即开始电位正常,以后波幅或频率渐减低。
⑦按甲亢和重症肌无力治疗均有明显效果。
(本文录自《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贝政平主编 科学出版社 1996年)

甲亢伴重症肌无力与重症肌无力如何鉴别?
甲亢可伴发重症肌无力,甲亢和重症肌无力可同时发病,也可先后发生,关于此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两者都是和遗传有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存在胸腺肥大,血液中均可查出抗甲状腺抗体和抗肌纤维抗体。甲亢伴重症肌无力和一般的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相同,最常受累的肌肉为眼肌、延髓肌,其次为颈、躯干和四肢肌肉。其临床表现的共同特征为:①受累骨骼肌极易疲劳,经休息或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症状好转;②肌无力病程和症状有波动,时好时坏,朝轻夕重;③患者无感觉障碍,无明显肌肉萎缩。这二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不存在甲亢的症状、体征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的改变。

慢性甲亢性肌病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甲亢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肌无力和肌肉萎缩,只有当病人肌无力、肌肉萎缩和体重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时才称为慢性甲亢性肌病。其诊断依据有:
(1)有甲亢和肌病两方面的症状。
(2)血清摄131I率、T3和T4值高于正常。
(3)肌电图和肌活检符合肌原性疾病。
(4)针对甲亢治疗效果显着。
(5)患者多为中年男性,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加重。

怎样治疗甲亢性肌病?
甲亢性肌病包括慢性甲亢性肌病、急性甲亢性肌病、突眼性眼肌麻痹、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和甲亢伴发重症肌无力五种。
对于甲亢性肌病的治疗应分轻重缓急。一般情况下,急性甲亢性肌病病势急剧,需进行监护抢救,治疗与甲亢危象同,参见171问。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但多数患者在1~2周内死亡。慢性甲亢性肌病因病情轻重大多与甲亢的严重程度有关,所以只要甲亢得以控制,肌病即好转,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突眼性眼肌麻痹是恶性突眼的组成部分,治疗方面详见172问。甲亢性周期麻痹,临床上较为常见,发作时,应立即补钾,可口服氯化钾3克,每6~8小时一次;或氯化钾1~2克加入生理盐水500毫升内静滴,有时可用到3~5克/天,以每小时不超过 1克为宜。通常1~5小时后肌体的活动恢复。抗甲亢治疗,病情控制后周期性麻痹发作可消失。在甲亢的治疗过程中,心得安20~40毫克,每6小时一次口服,能减轻或防止甲亢性周期麻痹的发作。但这时测患者血钾仍低,提示甲亢性周期麻痹和β受体有关,且心得安的作用是在低血钾的环节之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应在积极控制甲亢的原则下进行,关于甲亢对重症肌无力的影响,目前意见尚不一致。对肌无力的治疗可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轻症者选用新斯的明每日5~15毫克,或吡啶斯的明每日60~120毫克,酶抑宁每日10~20毫克,分次口服。重症者可用酶抑宁每日30~50毫克,吡啶斯的明每日180~300毫克,分次口服,或新斯的明0.5~1 毫克肌肉注射,每4~6小时一次。对严重的全身型、延髓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每日100单位,肌注或静滴;强的松30~140毫克口服,每日或隔日一次,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药。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使重症肌无力症状一过性加重,严重者诱发肌无力危象,因此应在作好气管切开和人工呼吸的准备下给予治疗。对病程较长,肌无力严重,药物疗效不佳者,可考虑胸腺放射治疗或胸腺切除,但疗效不一,各家报道差异较大。

B. 甲亢的早期症状究竟是什么样子

甲亢初期的症状不明显,比较简单的方法是,闭目,双臂水平伸直手心向下,在双手上托一张纸。看抖动情况来初步判断,甲亢患者纸会逗的很厉害。

C. 求甲亢病的图片!!! 谢谢

1.甲亢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因甲状腺激素(T3、T4)在血液中水平增高所导致的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的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以及高兴奋症状和眼部症状。临床上甲亢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甲状腺肿大呈对称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对称性肿大,甲状腺肿或肿大会随着吞咽上下移动,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状腺结节。甲亢时引起的眼部改变,一类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视或呈现惊恐眼神;另一种是恶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转变而成,恶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有异物感等,由于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烂等,甚至失明。也有的甲亢患者没有眼部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上述均是典型甲亢的临床表现,但是并非每位甲亢患所有的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类型的甲亢,临床表现也不同。 2. 在日常食用的食品中,海带、紫菜、海白菜、海鱼、虾、蟹、贝类含碘丰富。碘过量对病情不利,表现为: (1)加重甲亢:由于碘是制造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长期服用碘剂,可以加重甲亢,甚至可发生碘源性甲亢。 (2)对治疗不利:进食过多的碘,还可能使甲状腺组织硬化,造成病情迁延不愈,影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碘过量使搞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时间延长、治愈率下降、,过量补碘后甲亢用抗甲状腺药物的治愈药下降到20%~35%。 因此,甲亢患者应避免吃海带、紫菜、海鱼等含碘食物,而且含碘的中药如海藻、昆布等均要禁止食用。病人用盐应食用无碘盐。如为加碘盐应将加碘盐经高温炒一段时间后食用,让碘挥发。 3.甲亢病人在服药期间及饮食上应注意: (1)禁忌辛辣食物:辣子、生葱、生蒜; (2)禁忌海味:海带、海虾、带鱼; (3)禁忌浓茶、咖啡、烟酒; (4)保持心情平静、防劳累.

希望采纳

D. 我接触到医个患者。男,36岁,既往健康,突发心悸、无力,心电图表现为“心房纤颤”。

查一下甲状腺功能,很多甲亢患者是这样的,可以尝试β阻剂

E. 甲亢有什么症状图片

甲亢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

F. 甲亢的诊断标准

甲亢是全身性疾病,各个系统均可有异常。以弥漫性甲状腺肿为例,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概括起来有三方面:1.代谢增加及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的表现。如病人常有多食、易饿、消瘦、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也可有发热、腹泻、容易激动、好动、失眠、心跳增快,严重时出现心律失常、心脏增大,甚至心功能衰竭。

2.甲状腺表现为程度不等的弥漫性对称肿大。

3.眼部改变,表现为病人常有眼球突出。有少数病人的表现与上述不完全相同,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只有少数症状或体征,或者只突出表现某一系统的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症状和体征就很可能患了甲亢,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明确诊断。一般来说,经过相关检查就可以很快得出结果,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在内分泌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时应从足量开始,病情控制后逐渐减药,总的服药时间需1~2年。服药期间应避免妊娠,少摄入含碘量高的食物及药物。若能及时治疗,部分甲亢病人可以治愈。

G. 甲亢的早期症状图片

甲亢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甲状腺肿大呈对称性,也有的患者是非对称性肿大,甲状腺肿或肿大会随着吞咽上下移动,也有一部分甲亢患者有甲状腺结节。甲亢时引起的眼部改变,一类是良性突眼,患者眼球突出,眼睛凝视或呈现惊恐眼神;另一种是恶性突眼,可以由良性突眼转变而成,恶性突眼患者常有怕光、流泪、复视、视力减退、眼部肿痛、刺痛、有异物感等,由于眼球高度突出,使眼睛不能闭合,结膜、角膜外露而引起充血、水肿、角膜溃烂等,甚至失明。也有的甲亢患者没有眼部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上述均是典型甲亢的临床表现,提醒大家,并非每位甲亢患所有的临床症状都有,不同类型的甲亢,临床表现也不同。

H. 甲亢都有什么症状

甲亢的常见症状

症状一:体重下降

如果近段时间你没有刻意节食减肥但体重却急剧下降,首先需要警惕是甲亢引起的,这是因为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会出促进机体消耗更多的热量,患者因此容易产生饥饿感,虽然食欲大增但是消化也很快,仍不足以弥补消耗的热量,由于热量出现负平衡的情况而有体重减轻的问题。

症状五:心跳加快,心慌胸闷

分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容易刺激或兴奋甲亢患者的心脏,患者的心肌细胞耗氧量不断增加就会加大心脏的负担,并且甲亢患者通常会因为心跳加快而有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