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潘国梁在眉户戏表演方面有什么成就
潘国梁出生于一个农村家里。在那时,听眉户戏、唱眉户戏、演眉户戏,是这里老百姓茶余饭后、农闲休息之时的一大乐事、快事。
潘国梁曾经打趣说,在他们那个地方,攥一把泥土,都流淌着眉户戏的浓汁。因此,生长在这方水土之中的潘国梁,从小就和眉户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很小的时候,潘国梁就已表现出过人的演戏天赋。在学校里演样板戏不过瘾,回到家里还常常沉浸在戏中。
他常常偷穿家里的雨衣,戴上爷爷的花镜,拿玉米缨子当胡子,把好好的草帽剪破了当道具,就这样全副武装地为左邻右舍演唱眉户戏,成为当年村子里颇为有名的明星式人物。
潘国梁13岁那年进入专业剧团。15岁时,他考进临汾市艺术学校,专修戏剧表演,主要学习小生表演。
4年后,他以门门功课名列第一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眉户剧团工作,在真正的舞台上,开始追随他心中的戏剧梦想。
从20岁至45岁,潘国梁成为眉户剧团小生行当中,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
当时,在眉户戏迷中,他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每到一处,老百姓总是抢着点他的戏。他是团里最让人放心的演员,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做到了不闹情绪,不撂挑子,不误场子。
他视演戏为生命,痴迷到近乎犯傻的程度。为此,他曾经说:“我爱戏曲,戏曲是我的全部生活,为了演戏,让我付出什么都行,包括生命。”
有一次,潘国梁练功时摔伤了膝盖,缝了7针,不满一周,他就出现在演出现场。在舞台上,每一个动作他都认真去做,力求完美,缝好的伤口又裂开了,鲜血直流,他吃了几片镇痛药,强忍着剧痛坚持演完。全台演员看在眼里,无不为他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潘国梁在其2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先后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40多个时代层次不同、性格情态各异、独具神韵、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其中,他主演了5部戏曲电视剧,一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故事片,获取大奖无数。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唱腔雄浑、圆润、内功旺盛,他的扮相朴实、厚道、定力十足,整体表演个性鲜明、独树一帜、成熟老练,已呈厚积薄发、炉火纯青之势。
㈡ 潘国梁的艺术成就
“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潘国梁从艺20多年来,先后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40多个时代层次不同、性格情态各异、独具神韵、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其中,主演5部戏曲电视剧,一部电视剧和一部电影故事片,赢得掌声雷动,获取大奖无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唱腔雄浑、圆润、内功旺盛,他的扮相朴实、厚道、定力十足,整体表演个性鲜明、独树一帜、成熟老练,已呈厚积薄发、炉火纯青之势。
潘国梁说:“到这个年龄我才真正会演戏了。我还要再演30年!”
1986年创作主演现代戏《在是非面前》,获山西省主演金牌奖;1988年在现代戏《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中,扮演男主角孙旺泉,获全国现代戏第七届年会“优秀表演奖”;1991年创作现代戏《帮工与主人》,扮演男主角憨牛,获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优秀青年演员奖”;1993年参加拍摄的戏曲电视剧《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扮演男主角孙旺泉,获全国“飞天奖”单本电视剧一等奖;1995年参加拍摄戏曲电视剧《山凹人家》,出演男主角,获华北区“国际杯”二等奖;1997年在现代戏《月好妈妈》中扮演来福,获山西省现代戏调演“优秀表演奖”;1999年在现代戏《凤凰岭》中扮演男主角高万成,获省建国50周年调演“优秀表演奖”、导演奖”、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奖(广厦杯)戏曲优秀奖;2002年在创作现代戏《村官》,扮演男主角高秀民,获省“三小”调演“表演一等奖”、导演一等奖”。村官》被国家广电总局列为十六大献礼片,在中央电视台及省台、市台各个频道进行播放,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和赞扬,荣获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电视剧“飞天二等奖”和“兰花奖”;2003年,主演电视剧《梁世奎》,获全国电视剧“金鹰奖”;在《祥林嫂》中扮演贺老六,主演电影故事片《情系故乡》获省第九届“杏花表演奖”;2004年《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在全国现代戏优秀保留剧目展演获“优秀主角奖”;2007年创作剧目《父亲》,并主演父亲牛耕田,获山西省第十一届“二度杏花表演奖”和“导演奖”。2009年获得24届“梅花奖”!
《父亲》
昨晚(2009.4.23),在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北方片)上,由山西省临汾市眉户剧团推荐的参评演员潘国梁表演的眉户现代戏《父亲》在平声影剧院上演。演员唱做俱佳的精彩表演,剧组人员配合默契、浑然一体的整体效果,倾倒了鹰城观众。
山西省临汾市眉户剧团成立于1952年,剧团演员阵容强大,设备先进,团风过硬,是山西省着名表演艺术团体。多年来,该剧团既演古装戏又创作演出现代戏,尤以编演现代戏而名噪全国。剧团创作的剧目《在是非面前》《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帮工与主人》《山凹人家》《月好妈妈》《凤凰岭》《祥林嫂》《村官》《情系故乡》《父亲》等作品深入人心、深受欢迎。
《父亲》以农民工牛耕田的家庭生活为背景,以养女牛小春的命运为主线,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故事。该剧以百姓的眼光平实的笔调,把着眼点放在小人物、城市边缘人物身上,通过发生在养父、养女之间的几件事,演绎出一段人间真情。厚重的父爱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一曲团结和谐、真善美的颂歌。该剧导演手法独特,使人耳目一新。这出戏通过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常故事,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迅速而深刻的变化,以及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揭示出在当今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精神定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生价值取向,仍然是我们所追求的崇高境界,永远是一种奋发向上、凝聚社会的道德力量。
该剧那优美动听的乐曲、自然流畅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一次次将演出推向高潮。演出热烈欢快,气势恢宏,台上台下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戏演完后,观众争相议论,久久不肯离场。一位观众说:“好多年都没看过这么感人的好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既教育人,又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心声,戏演得好,我们看得过瘾,真是太棒了!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更好的眉户剧。”(记者卢晓兵)
本报讯(记者王春生)昨晚,由山西省临汾市眉户剧团带来的眉户现代戏《父亲》在市平声影剧院上演。该剧展现了一位养父为抚育养女甘愿付出一切的情怀,朴实感人的人间真情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不少观众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父亲》的剧情是:小春出生时母亲离世,父亲在监狱服刑,农民牛耕田抱养了小春。18年后,小春同牛耕田的亲儿子小强一起考上大学,牛耕田家里的经济状况只负担得起一个孩子去上大学。几经艰难抉择,牛耕田让小强与他外出打工,供小春上大学。小春得了尿毒症,牛耕田不惜卖血为她治病。小春需要换肾,小强执意要为姐姐捐肾。奶奶说出实情,小春痛不欲生。郊外河边,牛耕田对小春诉说18年父女深情,用深沉父爱救回了小春的生命。最后,牛耕田的肾和小春配型成功。小春康复出院,得知为自己捐肾的竟是养父牛耕田。
眉户又称“迷糊”、“小曲”、“曲子戏”,据传最早源自陕西眉县、户县、周至、武功一带的情歌小调。与秦腔高昂激扬、豪放粗犷的演唱风格不同的是,眉户的唱腔委婉细腻,唱调幽悱、深沉、凄楚、悲痛。表演动作真实、生活化。
昨晚上演的《父亲》将眉户的艺术风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剧情太感人了,这是一出温暖人心的难得的好戏。”一位观众在观看该戏时对记者说。
该故事发生在90年代中期,晋南某农村,庄户人家牛耕田(剧中由潘国梁饰演)家庭贫寒,但养女小春和亲生儿子小强同时考上了大学,做为父亲的牛耕田又是高兴又是愁,高兴的是两个孩子很争气,考上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大学,愁的是上学的钱从哪里来呀?牛耕田左右为难,思前想后,决定让养女小春先上大学,但这个想法怎么向儿子说呢?这个想法母亲肯定也不会同意的。为了消除养女心中的疑虑,同时也能向全家人有个比较合理的交待,他想出了抓 “阄”办法,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儿子先抓“阄”,其实两个“阄”他都写的是“留”,当谎言被儿子戳穿时,他那种对儿子愧疚的心情用世间最美丽的语言也难以表达,但最终儿子还是理解了父亲,大家一致同意让小春先上大学。小春(剧中由王倩饰演)上大学后,非常珍惜这难得的上学机会,勤工俭学,贴补家用,时刻不忘父亲及全家对自已的养育之恩。而弟弟小强(剧中由张健饰演)是边打工边学习。牛耕田和儿子小强在建筑工地打工省吃俭用,甚至多长时间也舍不得吃上一块肉,高强度的劳用,再加上营养不良,他晕倒在工地上。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这当口,儿子小强又接到了姐姐病倒的电话,经医院检查诊断为尿毒症。这个消息对这个本来就困难的家庭来说简直是晴天劈雳,对他们家来说是当头一棒。医生明确告诉老孟,如果想治好女儿的病,必须进行肾移植,而医药费对老孟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他首先做了配型,在小强要为姐姐做肾移植供体时,父亲这才告诉了儿子实情,小春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只是为了朋友高大伯妻子的一生嘱托。
高麦山(养女小春的亲生父亲,剧中由贾福林饰演)因为偷盗赌博进了监狱,其妻子病逝前把小春托咐给老孟,高麦山出狱后悔过自新,千里寻女,找到了女儿的养父家,为了能经常看到自已的女儿,高乐天搬到老孟家旁边做邻居,并在默默地关照老牛全家。耕田在工地的打工回来知道此事后,怕影响孩子,让高麦山远离他家。
为了能筹到这笔养女的救命钱,他不顾自已身体的虚弱,四处求人,在等待合适肾源,维持透析治疗的时候,老牛瞒着母亲和儿子卖血给小春看病。当双目失明的母亲(张云霞饰演)无意间听到儿子为给养女治病,竟然卖血,母亲又心疼儿子,更心疼孙女,她老人家决定卖掉家中仅有的祖产房子。在听说亲人间配型成功率大的情况下,老孟四处寻找高麦山。老天有眼,老牛与养女移植配型成功率仅有万分之一,而他就是那万分之一呀!
手术顺利完成,养女得到老牛的一个健康肾,身体很快康复,她又重新回到了亲生父亲的怀抱。
㈢ 许爱英在眉户戏表演方面有什么建树
许爱英出生在山西省襄汾古城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里。许爱英小时候就喜欢听戏,每逢镇上有戏唱,她总是围着戏台和演员转。
后来,山西省临汾地区艺术学校去襄汾县招生,许爱英过关斩将,为自己打开了走向艺术殿堂的大门。
在艺校学习期间,许爱英和同学们一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功吊唱,为她以后的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时,像踢腿、劈叉、拿顶、抢背等基本功的训练特别艰苦,一到晚上她躺在床上,浑身骨头就像散了架似的。但她非常坚强,从不喊苦叫累。
许爱英毕业分配进了眉户剧团。许爱英在艺校学的是蒲剧,毕业后改唱眉户戏,对她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许爱英坦然地接受了,并立志要唱好眉户戏。
许爱英在很短的时间里,她就掌握了眉户戏演唱的基本唱法。而且,她喜欢看别人的演唱,舞台两侧的幕条几乎成了她的专座。
许爱英在台上学了,台下赶紧悄悄练习,学老演员的演唱技巧,模仿他们的形体动作。功夫不负有心人,许爱英的演艺越来越成熟了。
她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英台、《三进士》中的白玉莲、《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李亚仙》中的李亚仙、《状元与乞丐》中的柳氏等角色,受到观众和有关专家的好评。
后来,许爱英在《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中成功地扮演了喜凤这个角色。这出剧以3个青年人的爱情纠葛为主线,讲述了发生在偏远山村的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
剧中的段喜凤是一名寡妇,在她身上既有中国传统妇女的美德又有封建礼教束缚。她渴望美满的婚姻,而现实带给她的却是痛苦,她经常处在怨和恨、忧和悲的感情矛盾中。
在表演中,许爱英力图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运用了内动外静的手法,不用语言却用眼睛、心来完成,并吸收了陕西眉碗剧团李瑞芳《杏花村》唱段里的气声唱法和抢板、拖板唱法,同时借鉴西北风的演唱特点,唱得缠绵深沉、忧郁凄凉,声泪俱下。这出戏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
几分耕耘,几多收获。热爱眉户戏表演艺术的许爱英将段喜凤这个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并因此摘取了中国戏剧最高奖项梅花奖。
㈣ 临汾眉户剧团副团长是谁
潘国梁,1963年出生,临汾市眉户剧团团长,工小生。1975年考入临猗县艺术学校学习,1976年考入临猗县眉户剧团工作,1980年又考入临汾地区戏校学习,1984年毕业分配至临汾眉户剧团。从艺30多年来,他塑造了40多个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表演自然细腻,朴实逼真,声音圆润浑厚,有感染力。1988年他凭借在现代戏《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中的出色表演,获全国现代戏第七届年会“优秀表演奖”,2007年在现代戏《父亲》中扮演的牛耕田形象获山西省“二度杏花表演奖”。
㈤ 晋南眉户戏起源于哪里
“晋南的眉户原称‘迷胡’,又称‘曲子’、‘清曲’,因曲调婉转缠绵,使人听之入迷而得名,不仅当地群众喜欢,其它地方的群众也喜爱。”昨日下午5时,临猗县眉户剧团的闫慧芳在化妆间接受《山西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眉户已经是三次拍电影,六进北京,三进中南海,现在的演出邀约不断。我们的目标就是发扬眉户剧,把精品奉献给更多的观众。”这位年近50岁的艺术家是眉户剧的传承人之一,20余年来演绎了数不清的眉户角色,眉户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她的手中得到了很大的传承发展。 民歌曲调发展而来的眉户只要是晋南人,尤其是常年在外工作的老晋南,一提起 “迷胡”就走不动了,那是一种乡情,听一听“迷胡”,就像是回到了家乡。“‘迷胡’是以民歌连接而发展起来,由地摊说唱过渡到舞台演出的戏曲剧种。晋南眉户经过了民歌、说唱、家戏、职业班社四个阶段。”临猗县文化馆馆长张建军对《山西青年报》记者介绍起眉户剧的历史。“清干隆年间,所载的十二首民歌曲调中 “两头忙”“银纽丝”“醉太平”等都是晋南眉户保留下来的主要曲调。这些曲调被一些盲人和贫民以三弦伴奏、四页瓦击节,走街串巷,打地摊演唱,为人婚丧嫁娶助兴,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张建军说,“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年间,解州社东村段耀功与河南灵宝民间艺人组织了第一个眉户家戏班。民国十年(1921年)前后,晋南眉户得到了发展,形成了不少的职业班社。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晋南眉户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形成了南北两大派,南路以临猗为中心,北路以临汾为中心。”在此期间,眉户剧吸收了蒲州梆子的锣鼓经、念白、帽翅、鞭子、口条、靴子、水袖、椅子等表演技艺,并在当地群众中广为流传,成为各种庆典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㈥ 潘国梁的介绍
潘国梁,1963年出生,临汾市眉户剧团团长,工小生。1975年考入临猗县艺术学校学习,1976年考入临猗县眉户剧团工作,1980年又考入临汾地区戏校学习,1984年毕业分配至临汾眉户剧团。从艺30多年来,他塑造了40多个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表演自然细腻,朴实逼真,声音圆润浑厚,有感染力。1988年他凭借在现代戏《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中的出色表演,获全国现代戏第七届年会“优秀表演奖”,2007年在现代戏《父亲》中扮演的牛耕田形象获山西省“二度杏花表演奖”。
㈦ 求2007年太原市的劳模名单
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名单公示
现将初选的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名单予以公示,进一步征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如有意见,请向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办公室反映。
电话:(0351)8380549
传真:(0351)3085092
地址:太原市东缉虎营一号
邮编:030009
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
2007年4月20日
名单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
郭雷云 太原煤气化嘉乐泉煤矿采煤一队队长
牟寿德 太原市公交总公司汽车二公司一车队四路驾驶员
吉永业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厂喷煤作业区主管
党素珍(女)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杜儿坪矿矿工家属
石占山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太原第一热电厂生产技术部副主任
李学花(女) 山西省太原市动物检疫站站长
武润威 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东亮 太原田和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进书 太原钢铁?穴集团?雪不锈钢工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金元 太原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经理
张明智 太原市热力公司经理
张国奇 山西晋能集团新东方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复兴 太原钢铁?穴集团?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宋廷殿 山西晋能集团大同能源发展公司炭素分公司总工程师
胡开通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晋华宫矿综采一队队长
高宝霞(女) 大同市北岳中学教师
王 宏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工段长
苏 敏 阳高县自来水公司工人
赵九高 山西晋能集团大同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 波 大同齿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工程师
赵贵廷 大同宾馆有限公司厨师
李卫国 山西金地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 军 大同市南郊区马军营乡西水磨村党支部书记
蔡廷军 阳泉煤业集团三矿采煤项目总部综采一队工人
周拉柱 阳泉蔬菜副食有限公司经营部主任
李冬花(女) 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新华东街社区主任
李书田 阳泉市交通局局长
田计罗 平定县东回镇西回村党总支书记
赵国祥 长治县荫城镇荆圪道村党支部书记
李生贵 长子县生贵大棚技术推广有限公司种植户
屈海清 潞安矿业集团公司漳村煤矿水电中心管道组长
殷秀珍(女) 长治市城区环卫处工人
袁秋梅(女) 长治市城区五马中心卫生院院长
秦跃中 长治壶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宽德 黎城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田 丹 阳城国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贾根柱 山西天泽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日东 晋煤集团寺河矿综采一队队长
卢保国 泽州县巴公镇巴公三村党总支书记
杨保忠 陵川县苏村煤矿开发部经理
杨月雷 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公司化肥分公司车间主任
刘建银 应县龙泉村党支部书记
安喜德 大同煤矿集团朔州朔煤王坪煤电公司综采一队副队长
乔 宇 平朔煤炭工业公司电动设备维修中心钻机车间副主任
白润生 经纬机械?穴集团?雪有限公司工具厂工人
杨茂林 山西焦煤汾西矿集团公司董事长
郭永平 平遥中学校长
杨晓隆 灵石县翠峰镇党委书记
李 猛 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王四小 山西省公路局晋中分局局长
董良利 山西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 树 山西煤炭运销总公司晋中分公司经理
智俊喜 山西金恒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人
马达卡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总经理
李明造 运城空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喜存 运城南风化工集团原料分公司四工段工人
孙民英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运城分公司总经理
王鲜朵(女) 运城市康杰中学物理教师
武建强 山西华圣铝业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王志忠 夏县庙前镇西村村委主任
程兆会 万荣县王显乡王显村党支部书记
王兵娟(女) 山西兵娟制衣有限公司经理
贾建民 运城环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处长
贺仙娥(女) 运城市慈善总会副会长
沙万里 繁峙县繁城镇北城街村农民
陈忠堂 大同煤矿集团轩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刘家梁矿综采队队长
姚俊祥 山西省定襄县晋昌镇城内村党支部书记
张启飞 山西省河曲县刘家塔镇冯家庄村党支部书记
连振兴 中国网通?穴集团?雪有限公司忻州市分公司维护助理
胡丽萍(女) 山西省五台县第一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杨三俊 洪洞县山头乡曹家沟村党支部书记
邢长林 襄汾县新城镇官滩村党支部书记
王秀敏(女) 山西励鑫钢铁有限?穴责任?雪公司车间主任
曹国刚 临汾市公安局尧都分局交警大队五中队中队长
潘国梁 临汾市眉户剧团演员
李 俊 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分公司变电一工区110KV
维尼仑变电站站长
王玲玲(女) 临汾第一中学教师
刘杨虎 霍州煤电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许锁子 临汾市环保局局长
李生贵 山西金晖煤焦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乔建平 山西省吕梁市中阳乔氏新生林场场长
薛今英 石楼县曹家垣乡李家庄村农民
杨博究 兴县蔚汾镇东关村党支部书记
武胜耀 汾阳市肖家庄供销合作社主任
范 秉 吕梁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主任科员
王宏伟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永旺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翁小绵 山西晚报总编辑
王奇英 山西省省级机关公务员住宅建设服务中心主任
刘克忠 山西省新康监狱政委
刘天生 中北大学教师
贾茂盛 山西省话剧院院长
魏 舒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中涧河信用社主任
张藕珠(女) 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副站长
柴久茂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金长福 山西柴油机工业有限公司396工程处电器维修工人
王德应 山西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高级工程师
杨大连 太原铁路局大同西供电段工长
聂川勤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桥隧工程分公司地铁一队领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