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图片 » 老男人在田里辛苦种田的图片
扩展阅读
cad如何保存高清图片 2025-05-18 03:12:33
点赞最多的图片有哪些 2025-05-18 03:07:35

老男人在田里辛苦种田的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7-26 16:47:46

㈠ 你知道农民种田是很辛苦的,为何还有人要浪费粮食

农民种田很辛苦,确实每个人从嘴里说出来很轻松,但是没亲身体验的永远不明白到底有多辛苦!

我是一名三农的作者,我能深感农民种地不容易,虽然我没有亲自下田种田,但是我经历了整个过程,从犁田到收稻谷,每天跟着老伯去田里,不管晴天还是下雨,农民都坚持干完!

先说插秧,我这里还是弯腰这样插一天,那个腰酸背痛腿抽筋,不是能想象的出来!插完秧苗,以为插了秧苗就坐等收稻谷了吗?并没有,还要定期手动拔草,还要防野猪,野兔糟蹋!

秋天收稻谷同样的弯腰割稻谷,天气好还算好,最怕天气不好,下雨,稻谷收不回去,或者收回去了没太阳晒,容易发霉!各种头疼烦恼!

㈡ 中国“首善”陈光标,捐20亿后销声匿迹,如今为何在田里割麦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

这句话不仅是儒家思想核心,更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核心。孟子成名后效仿孔子周游列国,但提倡的“仁政”思想不被国君所接受,退隐后跟弟子一起着书,《孟子》传承下来的精神影响后世深远。

后来有人拍到他回老家种田了,他一身农民打扮割着草,他一向提倡环保,清洁能源,种田似乎也是他的事业之一,当然了,他本就是农民出身,帮父母种田也无可厚非。

对于自己的高调捐款,陈光标曾说:高调是为了唤醒更多的人做慈善。

陈光标的评价众多评价莫衷一是,但他也确实是拿钱出来做慈善,对于那些受过他帮助的人来说,他还是一个好人。如果你们也认可陈光标,可以看看这本《高调的中国首善:陈光标传》,原价108,现在活动期只要58元。

㈢ 体现农民"繁忙辛苦"的诗句有哪些

1、《锄禾》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的辛苦。

2、《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3、《悯农二首(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4、《田上》

唐代: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译文: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水。农夫披着草衣半夜就去耕地了。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还没有亮。

5、《农家》

唐代: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着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着犁在田里艰难地走着,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㈣ 在田里干活的农民伯伯怎么画

每当我在吃白米饭的时候,不由得会想起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大意是: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里干活,一滴滴的汗水掉在了土里。又有谁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我们所吃的每一粒米,每一棵菜,都是由农民伯伯那辛勤的汗水凝结而成的。
这些食物都是生长在一块普普通通的土地里,从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手里出生的',农民,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可是,如果没有了他们,哪来的庄稼?哪来的粮食?你又吃什么?
他们为了粮食有好的收成,每天都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些粮食真是来之不易啊!所以,我保证,我不会浪费一点粮食,一定会珍惜每一粒米。
我们的健康成长,除了应按感谢悉心照料的父母和老师还应该感谢农民伯伯们,是他们种出了美味的食物,让我们有美味的享受。农民伯伯,希望你们以后不要太操劳了,多注意身体,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收获。闲暇时多看书看报,学习别人先进的种田技术,让粮食增产,这样,你们就不用再那么辛苦了。我真想对农民们说:“感谢你们。”

㈤ 六七十本应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为什么这些老人在农村还要下地干活

众所周知,在农村,农民的辛勤劳动是伟大的。他们每天早出晚归。他们已经习惯了。但奇怪的是,农村老人60岁时还得干农活。城里的老人们60岁就退休了。与农村老人相比,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60岁的时候,我在野外努力工作。他们都是被迫的吗?


而且城里的老人都60岁了,养老金很高,孩子大多在身边,生活有保障。你认为乡下的老人能和城里的老人相比吗?60岁到田里干活,确实是农村劳动力生产的主力军。可以说,农村老人60岁就被迫到地里干活。

㈥ 在田里干活的农民多大岁数算老了原因是什么呢

在田里干活的农民只要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好一点,每天都要干活,年纪小点的农民干点重一点的活,多干点就多挣点,年纪大一点的农民每天也不能闲着,干点力所能及的轻快活,少挣点也能给家里增块砖、添一块瓦,家庭的负担就轻一点。在田里干活的农民干到干不动活为止,也就到了够老的年龄了。农村的老人就是这样,辛苦一辈子才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