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是哪里从卫星图像上看是怎样
庸置疑。从卫星图像上看它就好比地球上一道巨大的疤痕,当乘飞机穿越浩渺的印度洋进人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窗口向下望去,你会看到一个巨大的裂谷地带横亘在眼前,顿时会感觉到造物主的伟大和神奇。这就是着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这条峡谷长度相当于地球周长的1/6,气势异常宏伟,景色蔚为壮观,从过去到现在不知使多少人为此着迷。
维多利亚湖
维多利亚湖位于两大裂谷之间。该湖大部分在坦桑尼亚和乌干达境内,为两国与肯尼亚的分界湖。面积6.7万平方千米,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仅次于北美的苏必利尔湖。它还是尼罗河主要水源。1860 年,英国探险家斯皮克到此考察尼罗河的源头时,遂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名字命名该湖泊。
‘贰’ 为什么说图尔卡纳湖是“人类的‘摇篮’”
图尔卡纳湖虽然属于淡水湖,但湖水不能用于灌溉。三百万年前,该湖周边是早期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着名的图尔卡纳男孩(图尔卡纳男孩据说是发现的一具史前人类最完整的骨架)便发现于该湖岸边。
‘叁’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肯尼亚平脸人发现“肯尼亚平脸人”头骨化石是在肯尼亚北部图尔卡纳湖西岸的半沙漠地带发现的,珍藏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里。这批头骨化石年龄在320万年至360万年间,与南方古猿生活在同一时代。虽然化石已经变成碎片,但经拼合成为一个相当完整的头骨。由于它有着与南方古猿完全不同的特征,因此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着名古人类学家梅亚维·利基认为它属于一个新的原始人种。 在发现“肯尼亚平脸人”之前,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人类的脸是在200万年前才开始变平的。20世纪70年代,古生物学家曾经在图尔卡纳湖东岸发现一个古人类头骨化石,虽然其大脑很小,但却长着与现代人脸非常相似的平脸,而且牙齿也很小,后来测定他的年龄约为180万年。但这一次发现的“肯尼亚平脸人”的年龄几乎是他的两倍。
尽管利基认为“肯尼亚平脸人”属于一个新的原始人种,但也有专家认为“肯尼亚平脸人”可能只是“露茜种”的一个亚种,或者与“露茜”同属不同种。因为平脸人虽然具备了平脸、小牙等先进特征,但也有一些比“露茜”还原始的特征,例如他的耳道很小,脑容量仅与黑猩猩相当等。由于在附近发现的骨骼化石都不完整,因此还很难确定平脸人的确切属种。 直立猿人猜想,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国家博物馆里的几位主角互相并不认识-他们生活在一百万年前如今肯尼亚的图尔卡纳湖畔。他们属于两种早期猿人-直立猿人和能人。他们的骨骼化石在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展出。而让科学家激动的是这两种猿人的血亲关系。新的发现动摇了至今古人类学家公认的人类进化史的理论。 博物馆馆长伊德勒博士讲述了这个至今最令人科学家激动的发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小的一个直立猿人头盖骨。另一块化石是能人的上颚骨。这个能人大约生活在一百四十万年前,是目前能人化石中最年轻的一个。”
而这一考古发现的特别之处在于,那位直立猿人的年代比能人的还要久远。这就完全打乱了科学家的划分。因为科学家一直认为,直立猿人是由能人进化而来的。而科学家推测,能人和直立猿人有可能在地球上-即在如今的肯尼亚北部地区并存了很长一段时间。
此外,这个直立猿人的头骨很小,比迄今为止发现的同类头骨小得多。科学家对此的解释是,这块头骨是一位雌性直立猿人的。而雄性直立猿人的头骨要大得多。古人类学家姆布阿解释说,这种区别在猴子和大猩猩身上也能看到:“我们可以看看大猩猩。雄性就比雌性大得多。而我们现在获得了第一个证明直立猿人也是如此的证据。这一点的重要性在于,这是一种动物处于较原始状态的证明。”
直立猿人与大猩猩的血缘关系可能比现代人的关系还要近,也包括他们的性行为。最大的区别在于,直立猿人属于滥交型,没有现代人的配偶现象。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肯尼亚博物馆珍藏了许多肯尼亚人过去用过的生活用品,从中可以知道肯尼亚人旧日主要以渔猎为生。而当中的铁路展览厅亦别具意义,因为奈罗比的历史与铁路大有关系。因为于1899年,英国人为了修筑全长1000公里,由蒙巴萨通往维多利亚湖的铁路时,铁路的其中一个总站就是如今的奈罗比,所以奈罗比可以说是由铁路发展出的城市。另外,馆内亦展出全世界第二古老的人头骨,及多种候鸟标本,值得游客仔细看。 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宣布,1984年2月23日一批科学家在巴林戈湖以西的塔巴林发现了500万年前的一块人科成员化石,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祖先的化石。这块化石是一块带有两个臼齿的下颌的碎片。它在形状和大小上同南方古猿阿法种相似,南方古猿阿法种距今约300万至400万年。发现这块化石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填补了约1700万年前至约370万年前人类起源化石记录的空白,这是人类从类人猿中分出来的时期。在这块人科成员下颌化石的附近还发现了羚羊、犀牛和象等动物的化石,这说明这块干旱的地区大约在500万年前雨水充足,草木茂盛.在肯尼亚发现的这块化石比在坦桑尼亚的拉埃托利和在埃塞俄比亚的哈达尔地区发现的化石约早100万年.肯尼亚、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因发现了对研究人类进化有价值的人科成员化石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人类的摇篮”。1984年10月18日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利基博士宣布,在肯尼亚北部图尔卡纳湖西岸发现了160万年前一具最完整的直立人骨骼化石.直立人是早期人类的祖先.发现的这具骨骼化石是一个12岁的男孩,高1.63米。这就证明直立人实际上同现代人一样高。直立人化石最早是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发现的,后来在中国发现北京猿人。北京猿人估计是在50万年到70万年前,而这次新发现的化石要早大约100万年。更重要的是,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直立人骨骼化石,只少左臂和右手、右臂肘关节以下部分以及双脚的大部分。除了直立人化石外,还发现了大量的动物化石,其中许多是现 在已经灭绝的动物,例如巨大的短脖子长颈鹿和长着锐利的长犬牙的老虎。
‘肆’ 为什么说图尔卡纳湖是人类诞生的摇篮
图尔卡纳湖形成于几千万年前,是一个咸水湖,不仅景色迷人,还以“人类的摇篮”着称于世。
图尔卡纳湖位于肯尼亚北部,与埃塞俄比亚边境相连,它是东非大裂谷和肯尼亚最大的内陆湖,长290千米,最宽处达56千米,面积6405平方千米,海拔375米。
在图尔卡纳湖周围地区居住着28个勇敢的部族,其中以图尔卡纳族人口最多,图尔卡纳湖就是以这个部族的名字命名的,他们至今仍保持着独特的生活习惯,过着游牧和渔猎生活。
‘伍’ 图尔卡纳荒原石柱未解之谜是什么
在非洲肯尼亚共和国北部,图尔卡纳湖以西,有一片广阔的荒原,在荒原上屹立着19根石柱,每根石柱的长短和大小各不相同,插入地下的角度也各不相同。石柱之间的间隔很小,一般距离不超过一米。石柱上刻有许多奇形怪状的花纹、左右对称的图案,其中有毒蛇和鳄鱼等动物形象,较多的是酷似字母“E”的图形,19根石柱全向北倾斜。
当地居民图尔卡纳族人把荒原石柱称为“纳穆拉图恩加”。在图尔卡纳族的语言中,“纳穆拉图恩加”的原意是“变成了石头的人”。关于这个名称的来历,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在遥远的古代,有19个人因触犯了天条,因而受到天神的惩罚,使他们变成了19根石柱,永远站立在荒原上,仰望着天空,祈求天神的怜悯和恩赐。直到现在,图尔卡纳族人还在石柱顶上用小石块堆成小金字塔形的锥体物,向天神诚心祭拜。
这19根石柱过去没有引起考古学家的注意,直到1975年才引起考古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从此以后,10多年来,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前往考察。经长期调查研究,大家一致肯定:这19根石柱,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特意建造的一座石头天文台。用放射性碳的分析法测定,这座石头天文台的年龄为2285年(±165年)。由此可知,这19根石柱大约是公元前300年竖立起来的。
石柱之间连结成的几何线条可以确定天空中一些星座的位置。西侧的第十五号和第十八号石柱,是观察天空中星座的基本石柱,观察者站在它们的背后,就能经过其他石柱的顶端划出一条条线指明星座出现的空间位置和这些星座在天空中移动的踪迹。这种观察,能达到精确的程度。
在这19根石柱中,最高的是第十一号石柱,最短的是第十九号石柱,似乎没有任何一根线要通过这两根石柱的顶端向天空延伸,这两根石柱组成的线条不指向任何一个星座。究竟第十一号和第十九号石柱的作用是什么呢?至今考古学家还无法弄清。
石柱上所刻的花纹图案究竟代表什么呢?例如:石柱上所刻酷似字母“E”的图形所包含的意思是什么呢?据调查,在肯尼亚共和国的蒙特·包尔山山麓居住的莱恩基列族人自古至今盛行这样一种风俗习惯:人们爱用小刀或其他锋利的器具在自己的手上划三个“E”形的伤口,在伤口上往往搽上盐,待伤口愈合后,“E”形的伤疤就更加突出显眼,引人注目,永不消失,他们还爱在家畜身上盖上“E”形图案作为戳记。究竟石柱上所刻的“E”图形与莱恩基列族人在自己手上所划的和在家畜身上所盖的“E”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总之,这19根石柱有一些奥秘,至今还没有被考古学家查明。
‘陆’ 图尔纳荒原的石柱代表了什么
在非洲肯尼亚共和国北部,图尔卡纳湖(以前称“鲁道夫湖”)以西,有一片广阔的荒原,在荒原上屹立着19根石柱,每根石柱的长短和大小各不相同,插入地下的角度也各不相同。石柱之间的间隔很小,一般距离不超过1米。石柱上刻有许多奇形怪状的花纹、左右对称的图案,其中有毒蛇和鳄鱼等动物形象,较多的是酷似字母“E”的图形。19根石柱全向北倾斜。当地居民“图尔卡纳族人”,把荒原石柱称为“纳穆拉图恩加”。在图尔卡纳族的语言中,“纳穆拉图恩加”的原意是“变成了石头的人”。关于这个名称的来历,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在遥远的古代,有19个人触犯了天条,因而受到天神的惩罚,使他们变成了19根石柱,永远站立在荒原上,仰望着天空,祈求天神的怜悯和恩赐。直到现在,图尔卡纳族人还在石柱顶上用小石块堆成小金字塔形的锥体物,向天神诚心祭拜。
这19根石柱过去没有引起考古学家的注意,直到1975年才引起考古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从此以后,10多年来,许多国家的学者纷纷前往考察。经长期调查研究,大家一致肯定:这19根石柱,是2000多年前古人特意建造的一座石头天文台。用放射性碳的分析法测定,这座石头天文台的年龄为(2285±165)年。由此可知,这19根石柱大约是公元前300年竖立起来的。石柱之间联结成的几何线条可以确定天空中一些星座的位置。西侧的第15号和第18号石柱,是观察天空中星座的基本石柱,观察者站在它们的背后,就能经过其他石柱的顶端划出一条条线指明星座出现的空间位置和这些星座在天空中移动的踪迹。这种观察,能达到精确的程度。
在这19根石柱中,最高的是第11号石柱,最短的是第19号石柱,似乎没有任何一根线要通过这两根石柱的顶端向天空延伸,这两根石柱组成的线条不指向任何一颗星座。那么,究竟第11号和第19号石柱的作用是什么呢?至今考古学家还无法弄清。
石柱上所刻的花纹图案究竟代表什么呢?例如:石柱上所刻酷似字母“E”的图形所包含的意思是什么呢?据调查,在肯尼亚共和国的蒙特·包尔山山麓居住的莱恩基列族人自古至今盛行这样一种风俗习惯:人们爱用小刀或其他锋利的器具在自己的手上划三个“E”字形的伤口,在伤口上往往搽上盐,待伤口愈合后,“E”形的伤疤就更加突出显眼,引人注目,永不消失,他们还爱在家畜身上盖上“E”字形图案作为戳记。究竟石柱上所刻的“E”字图形与莱恩基列族人在自己手上所划的和在家畜身上所盖的“E”字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总之,这19根石柱有一些奥秘,至今还没有被考古学家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