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东人不仅酒量大,喝酒时还有哪些规矩
山东省,全国最能喝的一个省!山东省,全国最讲究酒桌礼仪的一个省!
据说,在酒桌上,只有山东人吃不完的菜,没有山东人喝不完的酒!
当三十九画生那段名言里加入更多酒:我走过的山路是徐霞客曾喝土酒而留宿过的,我走过的关隘是岳飞当年掷酒杯而高颂“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我驻足远眺的城楼是豪饮浊酒的大唐铁骑曾经坚定守卫过的,我现在能驰骋由缰的西北草原是饮过枸酱酒的霍去病曾经为之而奋战过的,我还能喝到苏轼当年亲手创新的松醪酒,我还能饮到太白当年举杯邀月的花间美酒,我还能在众多浩劫后读到前人藏着酒令里的筋骨血肉,我还能在大喜大悲后脱口而背出一句他们曾经用来形容自己爱恨离愁的浸着酒香的诗句。
这片土地留给我们后人最大的礼物应该就是这么两件了吧,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
消费君认为,山东人酒桌排座和敬酒的酒桌礼仪是山东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流传下去,但在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中,让人反感的花式劝酒陋习会渐渐消失!
未来,山东人的酒桌礼仪会更文明、更尊重个人意愿!耿直的山东人就是不劝酒也一样能醉倒你!
❷ 站在喝酒鄙视链最顶端的山东人,到底有多能喝
站在喝酒鄙视链最顶端的山东人是非常能喝的,他们不仅喝酒的礼数很多,而且酒桌上面也有很多的讲究。其实中国的酒文化要追溯到很久以前,那个时候还没有蒸馏酒和洋酒,所以大部分老百姓和权贵们喝的都是黄米酒。通过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中国的酒也越来越香醇,因为中国实在是太辽阔了,因此不同地区就会有不同的饮酒习惯,所以在酒量上面也有所差别,在大家的印象当中东北人喝酒是非常猛的,而南方人只适合品酒。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具体的话还得到酒厂上面进行pk才知道。今天的主角就是山东,他不仅是一个粮食大省,更是一个喝酒很厉害的省份,接下来就在家好好的讲解一下山东人有多能喝。对于这件事情你要是有什么好的想法,欢迎写在评论下方,我们一起讨论吧。
❸ 山东人喝酒的有什么讲究
先说座次,尊者在上(或者客人为上但以尊为先)上菜的方向为席口就是最下的坐位,尊者面向这个方向;或者一般北为上,尊者坐北朝南。看看你的身份,你可尽量下坐,他们会把你让到该坐的地方的。再说菜的摆法,每上一道菜,要先向尊者的面前摆,旧菜往下拉,当桌上的菜很多是,菜往四周拉,新菜放当中;有整鱼,鱼头向东,鱼脊向尊者。说说敬酒,(太多了说一点)这桌饭菜为什么吃,大家先同时为这个喝喝,祝福了或者感谢了,然后从尊者开始依次敬酒,切记保持量,别喝多;如果你是客人,别人会敬你,可同饮或者回敬,也可敬主人。最后,山东都
山东人素善饮,天下皆知。但本人作为一个山东人,浪迹酒桌十余年,发现山东人其实论酒量比不上蒙古人,论饮酒的猛烈程度比不上东北人。但是,山东人酒桌上的风俗和礼节多,喝法也多。这些东西好坏搀杂,有些增进气氛,而有些则让人不喜欢,这里给各位说个一二。
先说入座。山东自古是礼仪之帮,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酒桌上,一般冲门口的位置是主人或者东家的(就是买单请客的人),酒桌上有时戏称为“庄主”;
在他的对面的位置是主人一起来招待客人的,叫“主陪”。这两个位置各地叫法有点差异,但意思差不多。 外地的朋友若是弄不清除其中的原委,告诉你个简单的方法:只要看桌子上杯中餐巾的叠法就可以分辨出来。这两个位置的餐巾的叠法是与众不同的。主人的餐巾一般是折叠成圆筒形状,插在杯子里面的。而主陪的餐巾则是叠成扇面状的。其位置的餐巾则是一般的三折呈花瓣状。整个餐巾的布局有点象是展翅的凤凰。定好了这两个位子,别的位置就好确定了。坐在主人左面的是“主宾”,右面的是“次宾”;相对应的,左面挨着主宾的是“副主陪”,右面挨着次宾的叫“次陪”,但叫“三陪”的多。其余的位置宾主可以随便坐,酒桌上戏称这些人是“不三不四”,原因是酒桌上没有”三宾”、“四陪”的叫法。
宾主落座,开始倒酒。山东人喜欢喝酒,尤其喜欢大碗喝酒。这似乎有梁山好汉之遗风。如今虽然不用大碗了,但小杯是不用的。你若是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中看到山东人用那种三钱的小酒盅喝酒,那纯粹是在扯淡。山东时下的标准杯是三两三的高脚玻璃杯(究竟是什么人最先时兴起来的这种杯子无从考证,但一瓶白酒正好能倒三杯)。酒一般是白酒,度数一般是38度左右(山东人并不太喜欢喝高度酒)。当然也可以喝啤酒,但一般按照白酒、啤酒1:6的比例折算。
入席后每位先满上这样的一杯,叫门前杯。意思是让各位自扫门前雪。这杯酒是每位到场的人必喝的,不喝是对主人或者东家的不尊重。这第一杯酒当然要由主人带领大家喝。主人一般要有一个开场白,客套一番,然后定个标准。就是说这杯酒要分几次喝完。一般是6次,叫“六起”。“起”的意思包含有“发达”的意思,图个吉利。这样大家在主人的带领下,边喝、边吃、边说话。这个酒一般不碰杯,山东人叫“碰杯喝了不算”。但是在举杯的时候可以在桌子上点一下,叫“过电”。经常可以在饭店里面听到这样酒杯磕碰桌子的乒乓声。酒桌戏称“丐帮开会”。
等主人带领大家满饮此杯,该轮到主陪发言了。同样是客套一番,也带领大家喝一杯酒。一般情况下,两杯酒下肚就在半斤以上,主客面红耳赤、脚下升云。这个时候,主人宣布礼毕,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了。注意了,这个自由活动可不是真的让你出去活动一下醒醒酒,而是可以和任何人单独喝酒了,而且喝多喝少可以不加限制。一般这个时候,客人要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一下谢意,一般第一轮是主宾与主人,次宾与主陪,依此类推。在这期间,是酒桌上气氛最活跃的时候,宾主的关系一下子能拉近许多。但这个时候往往是比较头疼的时候。因为此时已经有半斤白酒下肚,期间劝酒的花样有多,特别容易喝醉。
比如有一种在酒席间斗酒的捉瓶子游戏本人就深恶痛绝。就是比赛双方一人一捆啤酒(10瓶),桌子中间放一瓶。比赛的人没喝完自己的那一捆啤酒以前,不能碰桌子中间的那瓶。等自己的啤酒喝完了,先抓取中间的啤酒喝的算胜利。这种玩法老狐狸只玩过3次,2胜1负。第二天别提有多难受了。还有喝日子的,就是一年12个月,必须说出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否则要喝酒,说的出别人喝。往往是还没说到10月份,人就开始胡说八道了。
一般山东人请客,酒桌上必定要有鱼。鱼在山东算“大菜”,酒桌上叫“大件”。别看什么山珍海味,和鱼相比也只能叫“小菜”。不是山东人稀罕鱼,主要是图个吉利,“年年有余”嘛。一般上鱼的时候,鱼头冲客人,表示对客人尊重。这个时候,客人要喝鱼头酒,尾巴方向的人要喝鱼尾酒,一般是“头三尾四”,然后大家一起吃鱼。剩下的鱼骨头一般不撤,等主人叫端走再用剩下的鱼骨头做个汤的时候,其实是在说:酒席进行的差不多了,该结束了。鱼骨头作的汤叫“杂鱼汤”,就是把鱼骨头和碎鱼肉加汤,加胡椒、醋再炖,味道很鲜美。没喝过的朋友可以自己做来尝尝,既好吃又不浪费。等汤上来了,大家喝掉个子的杯中酒,吃饭,然后筵席结束。
山东人喝酒时间一般比较长,除了一些礼仪性的筵席控制在一个小时左右外,一般酒席时间要超过3小时,而一些挚友之间的聚会则时间更长。老狐狸喝酒时间最长、最多的一次记录是从下午5点和两个哥们在大排档开喝啤酒,一直喝到凌晨5点,我们三个人一共喝了108瓶啤酒(为了凑梁山好汉108将的数)。大排档老板连连称赞我们好酒量,给我们每人加送一大扎啤酒(一升多量),结果哥三个喝完后吐了半条马路。所以在山东除了酒量小的,一般人一场酒要要喝个半斤八两吧?等酒席结束,大部分肯定是舌头大了、步子歪了。
山东人爱喝酒,喝酒也豪爽。不过酒喝多了毕竟不好。山东的朋友们是不是也应该整顿一下“酒风”了吧?
❹ 都说山东人特别能喝酒,你知道山东哪个城市的人最能喝酒吗
都说东北人和内蒙古人能喝酒,说这话的是因为没有看到过山东人喝酒。毫不客气地说,山东人能喝酒的系数在全国各省份中绝对是名列前茅的。山东人能喝酒,山东人也爱喝酒,吃饭不喝酒,食而无味呀。山东有很多城市,你知道哪个城市的山东人最能喝酒吗?
山东的东部和中西部去的时候比较多,所以也领教了这几个城市的酒文化,西部城市去得少,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喝酒。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认为山东的哪个城市的人最能喝酒?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不断更新的动力!
❺ 山东作为中国喝酒的排行第一,山东酒桌的文化与规矩你知道多少
凡是关于喝酒、酒量一类的新闻,一定少不了山东人,放眼全国,酒量最好的未必是山东,但喝酒最讲究、规矩最多的地方,毫无疑问是山东。在山东的酒场,喝酒规矩简直数都数不过来。山东自古是礼仪之邦,所以酒桌上的宾主、长幼之分是不能马虎的。所以,你要是在山东喝酒,必须先了解山东的酒文化。
在酒桌上,酒杯的端法大概各地大同小异。一般来说,碰杯的时候,职务低或年龄小的人的酒杯上沿不能超过职务高或年龄大的人的酒杯上沿,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外地人和山东人喝酒最好别叫阵,因为山东人最不怕碰硬,更不惧醉酒。不怕碰硬是梁山好汉风骨,不惧醉酒是“醉八仙”气度。当然了,和山东人喝酒叫板自有“英雄无畏”那种享受。
❻ “酒量最高的省市”排第一的山东,为什么这么能喝酒
因为山东人自古以来就能喝酒,不仅能喝酒,而且还会酿酒,还有丰富的酒文化,所以导致山东人至今也比较能喝酒。
❼ 站在中国喝酒“鄙视链”顶端的山东人,到底有多能喝
确实有能喝的。我们小区门口有个门头房超市,经常聚人打扑克,有个开挖掘机的胖子,那天晚上喝了8碗(那种2.5两的杯子),喝完来跟我们一起打牌。
单位有个领导,外号啤酒小王子,正常喝一箱(12瓶)不在话下,喝啤酒从来没醉过,据说他分解的要比喝的速度快,最牛的是中间不会一趟一趟的去厕所。😁
❽ 山东人和内蒙人喝酒,谁能撑到最后一秒
我东北出生,高寒地带,喝酒那是从小就培养的,作为四次胃出血的资深酒鬼,在山东和内蒙都是在酒桌上厮杀不知道多少回的了。我可以负责地告诉你,内蒙人最能喝,东北和山东人全方位完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