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卡通图片 » 毒品的卡通图片
扩展阅读
手印画创意图片它像什么 2025-05-17 14:48:59
杨州有什么塔图片 2025-05-17 14:38:27

毒品的卡通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4-27 00:18:49

1. 简单的禁毒漫画怎么画

第一幅图画一个强壮的男人,在吸食毒品;第二幅图中,这个男人正在为自己注射毒品,但是已经没有第一幅图里面那么强壮了;第三幅图画这个男人已经瘦骨嶙峋了,但他仍然在使用毒品,脸上的表情非常地颓废;最后一幅图画这个男人变成了一具骨架,并在那副图显眼的位置写上: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2. 搜一部动漫,上图如下

出自动画:空之境界


网络:http://ke..com/view/693746.htm


空之境界(罗马音karanokyoukai,),是日本作家奈须きのこ于1998年10月至1999年5月间在同人社团“竹帚”的网页上每月连载一回的奇幻小说/轻小说。2001年以同人志形式刊行,而后于2004年由讲谈社商业出版。故事内容围绕着拥有着直死之魔眼的少女两仪式以及许多魔术师之间的纠葛。另外有同名动画。


画师————椎香贞正


原图地址:

http://www.pixiv.net/member_illust.php?mode=medium&illust_id=1913047

3.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漫画创意

图片:

4. 这张图片 出自哪里

这个杀手不太冷又叫The Professional/杀手莱昂 / 终极追杀令(台) / 杀手里昂

剧情简介
里昂(让·雷诺饰)是意大利裔的顶尖职业杀手,一直孤独的住在纽约小意大利,只有一株盆栽是他最好的朋友。他形容:“他比人友善多了。他跟我一样沉默,从来不会问问题,也不会想杀我。他也跟我一样,没有根。”他虽然身怀绝技,但内心非常缺乏安全感。他甚至从不敢睡在床上,而是坐在椅子上睡,并把枪放在手边。
一天,12岁的邻居女孩玛蒂达(娜塔丽·波特曼饰)从外归家,路过走廊时看清了被血洗的一家大小,机灵地不动声色忍痛直接走往邻居里昂敲开他的房门,要求在他家暂避杀身之祸。原来,玛蒂达当毒贩的父亲因私吞了一包缉毒局警察黑吃黑的毒品,而遭恶警诺曼·史丹菲尔(加里·奥德曼饰)诛杀全家。玛蒂达因为出门帮里昂买牛奶逃过一劫,当下只好不动声色向里昂求救收留。在得到里昂的收留后,开始帮里昂管家并教他识字,里昂则教她杀手的技能,两人渐渐生起似父女又似恋人的复杂情愫。
之后玛蒂达跟踪史丹菲尔,贸然去报仇反倒被抓。里昂及时赶到,将她救回。他们再次搬家,但玛蒂达还是落入史丹菲尔之手。这次史丹菲尔调动了超过200名警力与火箭炮等重装备包围公寓,决心致里昂于死地。但里昂击倒大量警察,再次救出玛蒂达,并让她和那株盆栽通过通风管道逃生,并嘱咐她去把他积攒的钱取出来。由于管道太小,只有体型较小的玛蒂达能通过。里昂化装成受伤的警察混出包围圈,但最终仍被埋伏在背后的史丹菲尔识破,中枪倒地。最后一刻,濒死的里昂引爆身上所有手榴弹,和史丹菲尔同归于尽。
里昂死后,玛蒂达将里昂生前唯一的朋友——那株盆栽,移出了窄小的盆子并栽种在大地,让里昂终于得以“落地生根”。

5. 禁毒手抄报

现实中,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来自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数字表明,我国最近几年青少年吸毒的比例始终在吸毒人口中占80%左右。据不完全统计,16岁以下的少年吸毒人数有所增加,青少年已成为最易受到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

目前,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一是怕学生知道毒品。认为禁毒教育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冒险尝试;二是认为禁毒教育是公安部门的事,与学校无关。这些认识误区的一个前提,就是目前在校学生吸毒者罕见。事实上,毒品蔓延的速度相当快,若等到毒品在校园时再来教育,则为时已晚。由此可见加强禁毒教育,做好超前预防工作,是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路。

自1997年国家教委规定把禁毒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正式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教学大纲以来,六年来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青春期专题讲座”、“青年志愿者宣传队”、赴禁毒教育基地参观等多条渠道对家长、学生、社区居民广泛开展了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宣传教育活动,还组织教师面向市、区专家开了一节“美丽的罂粟花”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学校对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性得到家长、社区及区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学校优良的校风带动着周边小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对所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提升具有明显推动作用。学校2001、2002年连续两次评为“石泉社区教育先进学校”、2002年被授予“创精神文明特殊贡献奖”。

至于如何搞好学校禁毒教育,还有待于大家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目前毒品虽尚未在学校出现,但“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为好。加强毒品预防教育仍然是学校德育工作一个方面,今后学校将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禁毒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开展预防毒品犯罪宣传教育工作。

把禁毒教育列为学校教育工作计划中,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法制教育结合起来;与培养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道德观结合起来,要做到教育工作常抓不懈。

二.领导到位,加强对学校禁毒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1、成立毒品预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政工教导任副组长,组员由年级组长、家长委员会代表、青保教师、校长助理等成员组成。

2、制定有关学校防毒、禁毒的制度和措施。领导小组指导学生开展禁毒知识宣传、自护教育、志愿帮教等工作,并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三.加强教育,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能力。

1、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禁毒氛围。

(1)多层面、多渠道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学校领导、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可以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宣传栏、开展 “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主题班队会、演讲、征文等形式宣传毒品的种类、性能、危害以及远离毒品的方法和知识,使100%的中小学生都能深刻认识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自觉抵制、远离毒品,从而使广大青少年自觉增强防毒的意识和决心。

抓好“国际禁毒日”宣传。每年的“国际禁毒日”,学校可以通过升旗仪式,校班会课,及主题黑板报、电脑小报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剧目,开展禁毒教育知识竞赛,禁毒教育有奖征文,阅读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禁毒卡通连环画口袋书,参观禁毒教育图片展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禁毒宣传预防教育工作。

(2)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学校的法制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从生活知识、生活规则、生活礼节这样一些初级生活准则的教育入手,来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的基础。这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最重要的第一步。青少年吸毒犯罪,并非都是有意要藐视法律,而主要是缺乏生活准则的修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合乎生活准则的判断。第二层次,是加强青少年生活准则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修养的教育。这是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关键,也是青少年自我防范的一道最直接的屏障。许多青少年在这方面的修养,大大低于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懂得和不遵守社会生活准则,没有和缺乏社会的公德修养,就会在客观行为上出现偏差。

学校将通过思想政治课中的法制教育、法律知识竞赛、通过请区公安分局负责禁毒教育的警官到学校做报告,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自我互动教育、体验教育、亲子双向教育、集中授课等形式,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在体验中增强法制观念。

6. 求此图的动漫名字~

是clamp的作品之一片名叫《叛逆的鲁鲁修》,左边的是主人公叫鲁鲁修·兰佩路基和右边那个叫枢木朱雀的可以说是最好的朋友,有很深的羁绊

现在第二部都出来了的,但是主角不是鲁鲁了(顺便说说鲁鲁最后死了的)是另一个男孩

这张图是放大的

7. 禁毒教育漫画的图片

8. 有一幅卡通图是一个人戴着帽子眼镜,有胡子,叼着烟,下面还写着hipster的英文,这人叫什么

这个图片的特征可以套用很多形象上,更多的是表示一种装扮,所以应该不是一个具体的人
HIPSTER翻译过来就是:嬉皮士。这个词指代的是一个群体。嬉皮士起初的角色其实是具有正面、积极意义的,只是宣传方式上很“特别”。嬉皮士(英语Hippie或Hippy的音意译)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时下政治的年轻人。
Hipster的真实面目其实是怀念简单原始的群居生活,在乌托邦中寻找心灵的归属,在头上插上象征爱与和平的花朵,崇尚纯精神、热爱生命和大自然、与人为善的本性,所以当时他们也有“花童”的别称。
1980年代发生了转折,如今,美国已经没有真正的嬉皮士;而国内,大人们永远不希望嬉皮士的出现。在各国政府的丑化下,吸毒者、同性恋者、特立独行者、社会败类成为常人对他们的形象判定。
总结一下Hipster的一些特征吧:
1、长发,大胡子。许多人觉得长发是一种冒犯,因为它代表不整洁或女性。
2、色彩鲜艳的衣着或不寻常的衣饰。
3、听一定的音乐,比如杰米·亨得里克斯和杰菲逊飞艇的幻觉性的摇滚乐、詹妮斯·乔普林的布鲁斯、斯莱和斯通家族、ZZ顶级乐队、死之民乐队等的音乐。
4、偶尔自己演奏音乐,一般吉他,一般在家里与朋友一起,或在公共绿地上或节日上。自由恋爱,公社式的生活。
求采纳

9. 江苏警方查获的新型邮票毒品其实是什么

江苏警方查获的新型邮票毒品实为“LSD致幻剂”

鸦片、海洛因、大麻,是大家熟知的毒品名称。然而近期,无锡警方查获了一批新型毒品,它们经过乔装打扮,极具隐蔽性和诱惑性,危害性更大。

在执法现场,面对民警的询问,嫌疑人郑某对非法持有毒品一事供认不讳,而案件的起因还要从一单快递说起。无锡市南站派出所民警王治平介绍,前段时间,厦门海关在海关查处过程中发现一批来自香港的俗称“邮票”的LSD毒品,其中一单是寄往无锡新吴区某小区的。

警方根据邮件地址顺藤摸瓜,抓获嫌疑人郑某,并在其家中找到了5片邮票毒品。这种新型毒品,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液体,属于半合成的生物碱类物质,它的造型花样繁多,包括邮票、动画图片、纹身花纹等。

民警表示,这种毒品会让人产生强烈的致幻性,产生幻觉,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伤害他人、伤害自己。目前,犯罪嫌疑人郑某因非法持有毒品被行政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9)毒品的卡通图片扩展阅读

类似事件——浙江警方查获一新型毒品形似“邮票”:

一种模样形似卡通邮票的新型毒品,贴在舌头上,可以让人产生各种幻觉长达12个小时。2020年4月9日,记者从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公安分局获悉,因为长相酷似邮票,这种新型毒品被俗称为“邮票”,而它实际是一种叫作麦角酸二乙酰胺的致幻剂,简称LSD毒品。

21岁的蒋某,是江苏泰州一家酒店的员工,3月中旬,蒋某在微信群里加了一个好友,并给其备注为“光年”。两人在闲聊时,“光年”告诉蒋某:“我这里有LSD邮票和大麻可以卖一点给你。”

蒋某之前就在说唱歌里听过对LSD邮票这种毒品的描述,一听“光年”这里有的卖,就想着买一点试试。当即,就向“光年”买了5贴LSD邮票。LSD邮票寄到后,蒋某立即试了试,的确产生了幻觉和刺激,让蒋某欲罢不能。

没几天,这5贴LSD邮票就用完了,蒋某决定再去找“光年”买一些。这次,蒋某一次性买了25贴LSD邮票。

收到了这么多的LSD邮票,蒋某就想在朋友圈炫耀一下,顺便赚点零花钱。于是,蒋某在自己的微信小号“锤哥”的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信息:“票儿到了,先到先得”,并配上了LSD邮票的照片。

日前,一个叫“A哥”和蒋某闲聊:“你有没有搞到好玩的东西?”蒋某一听,就把自己的小号“锤哥”推给了他。在蒋某的推荐下,“A哥”购买了一贴LSD邮票。后蒋某又通过线上交易的方式,卖了1贴半的LSD邮票。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蒋某自以为通过网上进行交易就很隐蔽,殊不知,蒋某的贩毒行为早已被黄岩公安分局杨光大数据缉毒工作室侦查发现。

蒋某被黄岩公安分局新前派出所民警一举拿下,在蒋某身上当场缴获15贴LSD邮票。经过毛发检测,蒋某体内LSD呈阳性。目前,蒋某被黄岩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10.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漫画 海报

毒品危害的严重,从公安部门最近的数据可以看出 2003年我国内地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3万人 其中74%吸用海洛因,同比上升了11%。在吸毒人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到72.2%以上。

青少年涉毒问题增多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目前毒品泛滥的大环境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据报导,去年我国警方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9.39万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6.37万名,缴获海洛因9535公斤、鸦片905公斤、冰毒5827公斤,以及易制毒化学品72吨。一些毒品贩子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采取多种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致使染上毒瘾,难以戒断,有些被送进劳教所劳教。据北京某劳教所统计,吸毒的成因,38%是好奇,12%是受亲友影响,26%是精神空虚、追逐时髦,24%是被引诱上钩。

二是社会、学校对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不够,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力。毒品对青少年的引诱力是相当大的。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往往采取在饮料、啤酒中放置冰毒或摇头丸的手段引诱青少年上钩。加上娱乐场所管理混乱,易为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薄弱,社区工作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单亲家庭的子女得不到亲情的关爱,因而造成青少年涉毒问题愈演愈烈。

三是受毒品暴利引诱,毒品犯罪分子猖獗。我国已处于毒品的四面包围之中。国内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与境外贩毒分子勾结,致使毒品犯罪呈现职业化、扩展化、武装化、国际化的趋势。毒品滥用多样化和制贩吸毒一体化,加大了禁毒工作的难度。如广东警方破获贩运冰毒一年竟达五吨之多,可见毒品犯罪何等猖狂。毒品犯罪分子的手段之一,是利用一些社会经验少、辨别能力差的青少年为他们走私贩运毒品,以他们年龄小,处于无刑事责任和只承担相对刑事责任及减轻刑事责任的年龄段,可以逃脱罪行为诱因,引诱他们参与犯罪活动。这样一来,一些青少年不仅仅自己成为毒品犯罪的受害者,同时也成为了毒品犯罪的“害人者”。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涉毒行为,进一步打击毒品犯罪,对于治国安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一项既紧迫、又艰巨,既重大、又长远的任务,必须发挥社会整体功能,开展社会综合治理,方能取得成效。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调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宣传毒品危害,杜绝毒品来源,组织青少年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引导青少年远离毒品场所,严防毒品侵害,提高青少年抵御毒品的能力,要求青少年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约束自己。

二、进一步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功能,在学生中大力加强毒品危害教育,严格要求学生远离吸毒人群;对于吸毒的学生,一律按照校规严肃处理。决不能允许毒品流入学校。

三、加大城市社区和农村居民委员会的禁毒工作力度。社区和居民委员会要关心青少年的成长,特别是对于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更要给予热情的关怀;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要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失足于毒品的青少年,要建立吸毒档案,开展帮教工作,组织定期尿检,发挥社区矫正的功能。

四、对于涉毒犯罪的青少年,要实行重教育、重感化、重挽救、轻惩罚的方针,尽可能少判、轻判、不判,少送监狱和劳动教养所,给予司法保护。实践证明,青少年犯罪送进监狱和劳动教养所后,易受服刑的惯犯和成年犯罪分子的影响,非但自身得不到改造,反而会学习一些新的犯罪手段,不如放在社区,通过社区帮教矫正,更有利于他们改去恶习。对于已经戒断的青年,社会要予以关心,帮助他们学会一技之长,政府要设法给他们安置就业。

五、加大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禁毒、防毒、拒毒氛围。建议在总结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禁毒的决定》

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加快制定《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加强缉毒专业队伍的建设,增加人、财、物的投入,政府每年用于强制戒毒和劳教戒毒的经费达30亿之多,应该保证经费、设施和装备都能适应当前缉毒工作的需要。对于收留毒犯的监狱、少管所、劳动教养所,应适当增加一线干警、教师的编制和经费,以适应当前劳改、劳教工作的需要。

六、政府应支持和帮助戒毒所、少管所、劳教所建立科学的戒毒模式和管理方式,培养戒毒方面的人才,鼓励和支持创办民间戒毒机构。医疗卫生部门应加快戒毒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尽快形成科学的戒毒理论和综合脱瘾方法体系,以便戒毒工作能够较快取得成效。(作者:黄景钧民盟中央法制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