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和尚念佛干吗要敲木鱼呢
木鱼”是佛教的重要“法器”之一,古时候称为它为“木鱼鼓”、“鱼鼓”,或者是“鱼板”。 “木鱼”的由来,有一种传说,据说:从前有一位比丘,因为他违背了师父的教诫,下一世便转生为鱼类。那条鱼在背上生了一棵树,于风涛激荡的时候,痛苦难忍,一至于流血。后来他的师父从海上经过,怜悯他所受的痛苦,就为他启建了一场水陆法会。所谓“水陆法会”,就是供养“四圣”、施济“六凡”的“无遮法会”。那位有罪的比丘仰仗那一场“水陆法会”的功德利益,才得以脱离了鱼身。他的师父依照罪僧的遗言,把他身上的那一棵树,刻成了鱼的形状,悬挂在寺院里,用以警示僧众们。——(此说存疑。) 另外,据百丈清规注和佛教仪式须知这两种典籍说:“相传:鱼类目不阖睛,昼夜常醒;所以佛门中,就用木料雕刻成鱼的‘木鱼’,在赞诵时敲击它,以便警惕大众不要昏沉懈怠。” 又据释氏要览(又名佛学备要)说:“五分比丘问佛:用什么木料作犍槌(“犍槌”亦作“犍椎”)?佛回答说:除了漆树,其他的木料只要能够响的,都可以用它去做。” “木鱼”的雕制方法,是先把一块木料雕成木鱼的粗略形状(毛坯),然后把内部挖空,再把外形刻出头尾和麟甲。外表涂上经漆,再用金、黑两色,点睛画麟。它的体积,比较小的口径只有两、三寸,比较大的口径有一尺甚至于两、三尺。 “木鱼”的形状,最初的一种是挺直的长鱼形,这种“木鱼”,通常都称它为“梆子”。这种梆子悬挂在寺院的齐堂,或者是库房的走廊下,在集合大众时敲击它。后来又演变出一种圆形的“木鱼”,这种“木鱼”被放置在寺院的殿堂里,在赞诵时敲叩它,以便节制声调,并提醒心神。 在圆形的“木鱼”中,不仅有首尾相接的单鱼形和双鱼形,后来更出现了一身二头的龙形木鱼。据说这是取乎“鱼化成龙”,以表“转凡成圣”的意义! 大形的“木鱼”,放在桌垫上敲击。小形的“木鱼”则拿在手里敲叩。 执持“木鱼”的姿式是:不敲时,双手扶持;鱼椎在“木鱼”之外,两食指与两大指挟住,其馀六指托之。 敲击“木鱼”的姿式是:左手拿鱼,右手拿椎。执鱼是以母指、食指、中指拿住。执椎也是以母指、食指、中指拿住。鱼椎头与木鱼头向上相对。两手好像合掌的样子。这叫做“合掌鱼子”。 敲击“木鱼”,要用力平稳,不可忽轻忽重,忽缓忽急。如果须要快敲,应该由缓入急,渐渐加速。 木鱼是为了警醒,假如一个人常自警醒,木鱼就没有什么用处了。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经典,其实在讲心灵的种种尘垢和种种磨洗的方法,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恢复人本心里明澈朗照的功能,磨洗成一面镜子,使对人生宇宙的真理能了了分明。 佛教刚刚传入中国时,其他仪式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只要剃掉头发,披上类似袈裟的粗布衣服就可以当和尚了。 问:“为什么庙里要敲木鱼?”长老讲:“用它警示僧众。”“那为什么要刻成鱼的样子呢?”“水里的鱼整日整夜从不合眼。众僧如果以鱼为榜样,日夜不睡,专心学佛,一定能成正果。可是,众僧身在寺内,看不到水中的游鱼,因此就用梆木制成鱼,悬挂在寺中,让他们时刻看到鱼,并在念经时,不停的敲打鱼头。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他们打瞌睡,还可以调和众僧念经的节奏呢
B. 我急需要一个卡通的小尼姑敲木鱼的图片,THANK YOU
小妮古在灯下一手敲木鱼一手竖掌在胸前照!
C. 和尚为什么要敲木鱼
和尚敲木鱼”是句日常用语,然而倘问和尚为什么敲木鱼,则连和尚自己也说不清楚。《唐摭言》说:“有一白衣问天竺长老云:‘僧舍皆悬木鱼,何也?’答曰:‘用以警众’。白衣曰:‘必刻鱼何因?’长老不能答,以问卞悟师。师曰:‘鱼昼夜未尝合目,亦欲修行者昼夜忘寐,以至于道’”。这就算是自古至今最圆满的答案了。
其实,和尚敲木鱼原不是用以警戒自己,而是警醒木鱼。它的起源,与7千年前的一次海侵有关。
考古资料表明:距今7千年前,发生了一次叫做卷转虫式的海侵,使浙东平原成了浅海,杭嘉湖平原只剩下一小部分,太湖一线以东全被海水席卷,杭州市区是个海湾。海侵的结果,迫使原始居民一部分后退到会稽、四明、天台山,一部分迁散到浙西和江苏南部丘陵,一部分逃移到了海岛上。
当时的人们还不能科学地解释海侵,就用想象和借用想象去观察、说明它,并口口流布代代相传,到战国的时候,经过一个叫列御寇的人的综合熔裁和再创作,就产生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粒光彩闪烁的明珠 ——《列子·汤问》。《汤问》说:在渤海之东的海岸上,原有5座神山,都是仙圣居住的地方。因为神山无根连着,所以时常随波飘荡。仙圣们很是担忧,就向天帝禀告,天帝命禺强带15只巨鳌,用鳌头把神山顶住,这五山才固定不动。而龙伯国有个特别高大的人,他抬起脚来只要走几步,就能踏遍五山。他来到这里,一下子就钓走了6只鳌,于是岱舆、员峤这两山沉入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
古代的方位概念与今不同,《汤问》说的渤海之东,指的就是浙江海岸,所谓神山,就是会稽、四明、天台山以及由这些山脉自西南向东北倾斜、陡落东海而再起的舟山群岛、嵊泗列岛,“仙圣之播迁者”就是创造史前文化的原始居民。与列子同时代的庄子,也说过任公子“蹲乎会稽,投竿东海”钓鳌的寓言,他们两人说的都是同一个内涵,秦、汉、晋、唐的许多名流文人都到这里来寻神山,并自称是钓鳌客。可见这次海侵影响之深远了。
《汤问》是海侵的产物。人们既然把沧海横流归罪于鳌鱼的失职和禺强的管束不严,于是就仿鱼雕木,来象征鳌鱼,并请那谈空说无的和尚,朝朝暮暮地敲打它,使它常备不懈,防止被钓。这就是和尚敲木鱼的原始象征意义;而那脚踏鳌鱼背的观世音菩萨,则是木鱼的后起象征意义。她在印度,负的是观闻世间苦难之音,拯救众生普渡到极乐世界的使命,到中国以后,了解到民间对鳌鱼的关注,就多了管教鳌鱼的职务,没日没夜地站在鳌背之上。上面说的那位白衣,虽然开动脑筋好问,但没有追究到底,以致卞悟师的胡诌流传至今
D. 高分!!!以前我看到过一个卡通图片,是一个小和尚坐着敲木鱼的图片,
是这张么?如果不是再追问我
E. 和尚念经为何要敲打木鱼
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到达西天之后,拜过如来佛祖。佛祖因他们未带赠礼,不愿传经给他们,后来多亏观音菩萨说情,佛祖这才答应了下来,但要他们自己去抄经书。 唐僧师徒见佛祖不肯赐传经书,无奈,只好准备纸笔,跟随着引路的阿傩、伽叶来到一间小屋里。只见屋子里空空的,并没有经书,只是屋子中间有一只木做的鲤鱼,闭着嘴,放在一张书桌上,书桌前放着一张椅子。除此以外,别无他物。师徒四人暗自纳闷,阿傩、伽叶也不言语,只是笑嘻嘻地让唐僧对着木鱼坐好,摆好纸笔,然后对着鲤鱼轻轻吆喝一声,只见鲤鱼把口一张,经文便源源不断地从它口中吐了出来。 这下可忙坏了师徒四人,不停地轮流抄着,别看孙悟空降伏妖怪挺勤快,可要他抄经,却没这份心思,一篇经文没抄完,就嚷开了:“这还不如降妖快活。” 吃过晚饭,又轮着孙悟空抄经了。抄了一会儿,手就酸麻得抬不起来,小小的笔竿儿仿佛比呼噜声,懒劲儿就上来睡在地上的师徒三人,听着那甜甜的呼噜声,懒劲儿就上来了。可这该死的木鱼一会儿也不停,孙悟空真恨不得给它一棒才解气。他望着木鱼口中的经文,灵机一动,伸手就去掏,可木鱼嘴立即就闭上了,再也不愿开口了。孙悟空慌了神,赶忙学着阿傩、伽叶的样子吆喝了一声,可木鱼理也不理他。孙悟空更慌了,又跪下求拜了一番,木鱼儿还是不卖帐。这下可把个孙大圣惹恼了,耳后“嗖”地抽出金箍棒。天哪!三万多斤的东西,木鱼儿层了阵,赶忙张开了嘴。 孙悟空一见,早乐的跳起来。“哼!没想到你也怕打。”便越发地骄横起来,高声喝道:“慢点!我用笔竿敲你一下,你就吐点出来。否则,棒儿伺侯。”木鱼儿惧怕棒重,乖乖地照办了。 抄了一会,孙悟空嫌累。他想:我何苦抄它呢!只要把这木鱼儿偷回去,诵经时边敲边念,不是很好吗!他赶忙叫醒师父,说明原由。这唐僧也是就抄累了,八戒、沙僧更是叫妙,忙忙地收拾行李、带上木鱼,连夜逃出了灵山。 师徒四人回到大唐,消息震动了全国,太宗皇帝想试试他们有没有求到真经,便排回雁塔寺,要听他们诵上一段。 那天,雁塔寺里人山人海,人们都想听听圣僧取来的真经。只见孙悟空把个木鱼摆在师父面前,又取了一根小棍儿递给师父。唐僧把小棍儿往木鱼上一击,马上就口若悬河地念了起来。 各地和尚听说取经回来的和尚念经时边敲木鱼,于是争相效尤,不久,就传遍了所有寺庙。从此以后,这习惯便一直流传了下来。 第一、有精进的意义:我们看水里的鱼,不管游水或静止不动,它是不会闭上眼睛的。佛门以鱼的形象,来勉励大家在修行上,要像鱼一样精进不懈。甚至在鱼梆上会写着“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珍惜光阴,时不待人”,提醒大家惜时惜阴、努力用功。精进,可以改造自己懈怠因循的毛病;精进,是勉励自己向上最实际的方法,也是开发潜能的不二法门。因此,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效法木鱼精进的精神。 第二、有警惕的意义:我们的心经常处在妄念裡,幻想、乱想、白日梦,想一些不切实际的情境。这木鱼一敲,透过木鱼的声音,会给你有个警惕,可以把散乱的心、妄想的念头找回来,叫你不可以胡思乱想,不随便想入非非,所以它有警惕的作用。不要小看那一槌,历史上很多禅师,在修行的过程中,有时候,一槌磬声、一记鐘声、一棒鼓声、一槌木鱼,“哆!”就是在这麼一个声音下,一个警惕作用,他就豁然大悟了。 第三、有统一的意义:在诵经时,你念、他念、我也念,你念得快、他念得慢,念得七零八落、参差不齐,不仅不好听,也会让诵经的人心起动念,不能专心。这时候,木鱼就有统一的作用,它可以把大家的声音结合起来,随着木鱼的节拍进行,一样的快慢,好像流水一样潺潺有声,也像潮水一样,一波一波、一湧一湧,那诵经的声音,就会悦耳好听,让人仿佛置身在另一个清凉境界,也令人息下许多杂念。
F. 哪位知道像图中的和尚敲木鱼的动画是怎么做的用的什么软件,详细一点(用简单一点的),
这个手部没动啊…… 只是相对把人拉伸一点然后位置微微变动一下 最常见的ps都能搞定 懂点ps动态图制作就行
G. 弥勒佛收黄眉大王时,在孙悟空的手上写下了什么字,为何要写
写了个禁字,那个字是有法力的,可以收服黄眉大王。在取经的路上有很多很多很厉害的妖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最厉害的就是黄眉大王。可以说黄眉大王是整个取经路上最嚣张的那个妖怪,他原本是弥勒佛的小童子,整天敲木鱼,生活如此悠闲,没想到那么厉害。
这个禁字大概就是一个信号吧,让黄眉撤退的信号。毕竟弥勒佛也不想黄眉就这样被杀掉了,如果弥勒佛是真心诚意来帮忙的话,不必费这么多周折,所以这一切应该都是串通好了的吧。
H. 收服黄眉时,孙悟空为何请了三次奇怪的救兵真是为了打击弥勒
收服黄眉大王的时候,孙悟空请了三次救兵,前两次都没成功,最后请了弥勒佛才降服妖怪,这不是打击弥勒佛,而是弥勒佛实在是来历太大,其他的神仙佛祖都不敢轻易去收这个黄眉大王,一是没资格,二是怕丢脸。原来这个弥勒佛是佛教排名第四的东来佛祖过去未来佛。他的弟子得他自己收。还有个原因可能是:可以救援的人,孙悟空曾经都让他们下不来台,不好意思再去求救了。
孙悟空为什么不像以前那么直接去找观音菩萨或者如来佛祖呢?玉帝那儿他可是连人家老家都抄了的,兴师问罪可以,请求帮忙那是没面子的。观音菩萨因为“真假孙悟空”让观音很是下不来台。无所不能的观音,也会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呢!如来佛肯定也不会自己出面收拾未来佛的弟子啊。
I. 我需要一个卡通小和尚盘腿敲木鱼的图片,拜托
http://images.google.com.tw/url?source=imgres&ct=img&q=http://203.72.196.48/asp/buddha/image/%25E6%2595%25B2%25E6%259C%25A8%25E9%25AD%259A1.gif&usg=AFQjCNE9ua36ffNPlG_4KUVwthGjobIA
http://www.geocities.com/cma2001hk/books/single3.jpg
http://farm1.static.flickr.com/51/134209957_abed938db2.jpg?v=0
http://images.google.com.tw/url?source=imgres&ct=img&q=http://bbs.cnad.com/uploads/13/55/13557/2004-10-18_142043_%25E6%2595%25B2%25E6%259C%25A8%25E9%25B1%25BC.gif&usg=AFQjCNGqjf_gzp2tj1Zn8YmHuHr58Cv39g
J. 求小时候看的一部很老的关于孙悟空的动画片,孙悟空要刷牙才会变。我只记得这个其它都忘了。
是《新编西游记》。
《新编西游记》是一部韩国的西游记,又名《百变孙悟空》、《二十一世纪孙悟空》等。这部韩国动画,依然是唐僧师徒的故事,由神话改为科幻。除了剧情的改变,在人物设定方面也做了很大改动。唐僧开小车,筋斗云变成超级滑板,悟空挥舞双节棍,八戒使用热兵器火箭筒。
(10)孙悟空敲木鱼卡通图片扩展阅读:
介绍
悟空:我们熟知的悟空都是脑袋上戴着紧箍圈,手持金箍棒,脚踩筋斗云。《百变》中紧箍圈变成了头盔,念紧箍咒变成了敲木鱼。金箍棒变成了双节棍(依然非常重),筋斗云变成了滑板。手脚都带着护手和护膝,悟空就像一个玩滑板的嘻哈少年。
八戒:八戒背改成了一个手持火箭筒,开着摩托车的火爆猪。沙僧:沙僧听力不太好(他的耳朵,长在皮下),一心想抢走悟空的超级滑板。使用把小锤子,打架的时候,边喊着一、二、三、四,边用锤子敲,然后会爆炸。沙僧的配音很有意思,是周星驰的御用配音石班瑜。
很多人把《百变孙悟空》称为牙刷版西游记,因为悟空变身时会念一段咒语,欺个欺个叉个叉个搓个搓个变。后来,悟空不知什么原因,失忆了,不记得怎么七十二变了。他们就给他把牙刷,悟空一刷牙,念咒语就变身了,真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