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作家方方与台湾小品演员方方是同一个人吗
不是同一个人
方方,本名汪芳,女。汉族。 1955年5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成长于湖北省武汉市。曾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学创作系列高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
方芳,原名周正芳 ,1953年出生于台湾省,号称台湾综艺女丑界的开山始祖,传奇性秀场与电视界的天王演员。
㈡ 方方风景里描述的是哪几年的事
《风景》为我们呈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改革开放初期以来发生在汉口的一个码头工人家庭将近30年的岁月,介绍这样一个普通却离奇的家庭里面的每个人岁月变迁的故事。
《风景》是中国当代作家方方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当代作家》1987年第5期,被评论界认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
《风景》以已故且仅存人世15天的小八子为叙述者,描述了汉口“棚户区”一家十一口的亲情荒芜及不同人生的悲剧,人性的恶被残酷的环境完全激发出来,人性的自私、人与人关系的冷漠达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
小说以通俗冷漠之语叙写了生活在河南棚子里的人们的世俗人生,他们酗酒斗殴、打骂调情、挣扎与奋斗的情况,都在世俗人生的展示中透出了民俗色彩。
父亲的喝酒讲战史、母亲和邻居的调情、大儿子与父亲的扭打、二儿子的失恋自尽、五儿子的发财经过、七儿子的挨骂遭打、拾破烂捡莱叶、恋爱婚姻都展现出这些人物在生存挣扎中悲哀的奋斗历程,显现出作者讲究细节真实的现实主义精神。
2018年9月27日,《风景》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
㈢ 方方的风景七哥的形象是什么 以及造成七哥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从生存环境、个人性格、人性自私等几个方面揭示了七哥不择手段、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己卑微、屈辱的命运从而挤身上流社会的生存哲学,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人性自私的合理性
七哥是小说中一个最为重要的人物,整个文章是围绕七哥和父母的矛盾展开的。在某种意义上讲,七哥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这种现实得益于童年的受虐。这种受虐让七哥在心态上发生了畸形,深刻地说这不是七哥的悲剧,更应该是社会的悲剧,七哥的举动和言行都是拜那个特殊的社会环境所赐。另外一个人在七哥的一生当中起到的良师益友的身份。这个人就是苏北佬。在这个人一番深刻的教导下,七哥如灌顶般顿悟。开始了自己的发迹之路。七哥这个人物是一种物质至上的思想在指导着生活。从七哥的爱情上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为了自己的前途毅然抛弃深爱着自己的教授的女儿,投入一个无法生育毫无爱情却拥有强大的政治背景的女人怀抱。这是一中赤裸裸的交易,在文中有着一段对话就非常明显的证明了两人是个取所需,不存在爱情。这是作家对于生活深刻的观照后写出的,在那样一个物欲横流,斯文扫地的年代。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谁还愿意跟一个穷读书人在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七哥们是不愿意的。在这种情况下七哥们只有施展自己的手段去验证一位伟人所说的“不管是白猫还黑猫,能捉老鼠的是好猫”。通过自己的手段起谋求一席之位。文中的七哥正是通过这中潜规则下的交易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同时也得到父亲的承认。这就是造成七哥看似成功实是悲剧的原因。
七哥更是众多评论家热衷探讨的人物。他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人物形象:他很像是一个于连的“成功版”,他是某种意义上的自励自强者,然而他无法逃离世纪末情绪的感染。从够够得死开始,七个刚刚柔软的内心就开始死亡:在他大学毕业后不久,在他官运亨通时,他会坐在铁轨旁向够够倾诉他的孤独,那里寄托了他最初也是最后的温暖。得知二哥的死时,七哥的表情很淡薄,二哥的死无疑坚定了他看透世界的悲凉后,在绝望中张扬奋斗的内心出路,强者哲学已经在他心中播下了种子。而北大的苏北老不择手段的改变命运的“教导”更是促使他对理性价值观的彻底幻灭。与二哥不同的是,七哥用完全相反的叛逆与个人奋斗来回应他的世纪末情绪:对世界的荒谬感让他对一切荒谬都处之泰然,对前途的迷惘失落让他不惜践踏自己和他人的自尊人格去谋取权位。在七哥的成长史中,个性主义一旦冲破了旧道德的堤岸就演变为喧嚣的人欲——在父母面前成为人上人的快感,在兄弟姐妹前扬眉吐气的报复。七哥是一个从底层社会挣扎到上层社会的典型,他凭妻贵的道路选择是他信仰崩溃后的解脱,同时也宣告了他灵魂的腐烂,但他把自身的阴暗于绝望系统化后,又恢复了“正常”。尽管如此,作家还是给予了七哥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与同情。方方曾特别指出,“该责难的和痛恨的是生长七哥们的土壤”,“改变自身命运差不多是他这样家庭出生的人一生奋斗的目标。他们的吃苦能力比别人更强,对功名的追逐亦有超出常人的激情”。在极度贫苦的生活中充斥着呵斥,暴力和势力压榨的情况下,亲情与爱情都荡然无存,底层社会的人们麻木的生活其中,他们中有上进心的人即使摆脱了麻木的生活,常常也很难从根本上摆脱屈辱生活的阴影——七哥内心对自己的人生仍深感茫然:“像铁轨延伸不知何方”。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普通人从未产生过如此强烈的迷茫:为什么自己拼命想过上好的生活而不能,而有的人倚仗父母的权势就能一生锦衣玉食?在乌托邦破灭的年代,人世的冷酷使人的自我意识最大限度的膨胀:只要是为了自己,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有什么是不可以原谅的?在以晴川饭店为代表的现代物质文明走入武汉市民生活时,物质主义与实用主义借此压倒了人的本性。八十年代人文主义的时期过去了,九十年代拜金主义大潮汹涌而来,在爱被消解的同时,连生命的原始爆发力也在金钱与权利交织的社会网中退化了,以至于人们认为主流宣扬的积极的东西往往是虚无的,对现实容易悲观,内心颓废,沉溺在旁人难以理解的苦痛中。方方以批判现实主义的眼光审视着处于经济转型期内心躁动的人们,写出来的小说基调是黑色的,但它同时也凸显出世纪末情绪的另一个方面,即在绝望迷惘中不断求索:如果说二哥的死象征着传统道德的没落失败,那么七哥的发达就暗示着一种新的价值观的确立,这种价值观“不是一种标准是非的简单颠倒(即那种将原来的是与非改换成现在的非与是),而是将原有的价值标准另置一旁,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只是在另外的空间里重新树立一个价值标准”。风景中曾提到过七哥与一位才貌兼备的教授之女的恋爱,但七哥为了高干之女在结婚前抛弃了这位才女,这段爱情是方方在小说中写得最薄弱的一段,因为它称不上是爱情——七哥的爱早已随着够够的死埋葬在铁轨之下,与教授之女的恋情还是出于弥补七哥自身尊严的需要:他做到了他二哥做不到的事。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对比,它印证了现代经济社会中人们价值取向的功利化所取得的个体价值的实现。方方并没有对七哥与教授之女的恋情持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由此可见她对传统价值观抱一种惋惜的态度,传统固然可贵,却在世纪末的世俗中过早萎缩。然而正是在这种矛盾心态中,人们虽然迷惘失落,却从未停下过前进的脚步,这也就是世纪末情绪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消亡的原因所在,它也在潜层面上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七哥的故事还没完,他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河南棚子一家的生活充满无尽的荒凉和不可知的变数。
在1985年后,很多作家都一改先前温馨的风格写出了忧愤冷酷的文字,方方的风景也流露出了这种寒冷的世纪末情绪。二十年过去了,人们更加认同生活的现实性与物质性,人对自己处于物役处境的无能为力感到前所未有的悲哀,导致世纪末情绪在整个文坛弥漫,甚至到了泛滥的地步。
㈣ 9月1日新版高一历史书修改,方方为何这么开心
方方是谁?湖北省一名文学作家,但是她其实代表了广大恶意宣传负能量,故意歪曲历史,断章取义的一批人。武汉疫情期间,方方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了武汉封城时候她的所见所闻,表面上看记录真实事实,仗义执言,但是实际上给这个社会确是带来了大量的负能量。所谓人性本恶,其实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作为一个人,内心其实都是复杂的,会有不开心的时候,也有努力积极的一面,一味的宣传所谓真实情况,却又忽视广大医务工作人员辛苦工作的一面,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
㈤ 【观点】诗人柳忠秧去世,方方作何回应
㈥ 湖北作家方方的丈夫是谁
湖北作家方方的丈夫是孙越;孙越在1949年随青年军208师到台湾,并加入装甲兵水牛剧团,从此开始演艺生涯。中国台湾演员,第20届金马影帝。代表作品有《扬子江风云》、《搭错车》、《群龙戏凤》等。
2018年5月1日晚9点56分,孙越在台大医院病逝,享年88岁。
(6)作家方方搞笑图片扩展阅读:
孙越,台湾演员。先后从事军中话剧演出和电视节目主持。出演过几十部电视剧。1963年从影,早期专演反派配角,是台湾影坛知名的反派演员,后改演喜剧角色。1966年任国联影业公司演员,在影片《破晓时分》中扮演反派角色。1969年主演《扬子江风云》,获得第7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1970年出演张曾泽执导的《路客与刀客》。
1971年任台湾电视台演员。1979年出演大导演胡金铨的《空山灵雨》。1983年主演虞戡平导演的悲情歌舞片《搭错车》,饰男主角退伍老兵哑叔,获得第20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1984年主演《老莫的第二个春天》,饰莫占魁,再度大赚观众热泪;该片获第21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
㈦ 方方的人物事件
2015年4月18日,湖北省作协主席、着名作家方方在其个人微博上公开发出一篇6千多字的“我的一份质疑书。”方方在该质疑书中,落款为“湖北省作协主席、”,实名举报湖北某获鲁奖诗人职称晋升过程中涉嫌违规操作,并明确点名,我质疑的对象是湖北省人社厅。
该质疑书迅速在微博、微信上传播开来。方方的质疑内容清晰,逻辑明晰,很多读者读后表示认同,表示支持方方的不在少数,诸如“如此公开大胆的质疑,也是足够的勇气与自信!致敬方方”的评论,比比皆是。
㈧ 方方、梁艳萍这类人全都出自文化教育高层,为何在疫情间跳出来
支持国家严惩不贷。文化领域要整顿,加强爱国敎育。特别是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带坏了和教坏了意识形态领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一棵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坚决铲出,决不姑息。不懂的感恩的人,不知道爱国的人。不可教也,吃着国家和人民种的粮食,还骂自己的祖国,太没有良心了。正能量的人一定要站出来与之斗争。为什么这些写字的所谓作家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不像以前的一些爱国作家拿起笔杆子当武器怒对西方,而是关键时刻总是为自己的祖国抹黑,这个需要我们深思,如何整顿这些人!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最近方方的《武汉日记》在美国突然失宠。原因竟如此尴尬,因为美国人民发现方方所描述的内容在美国司空见惯。特别是方方描写的武汉初期悲惨的情境,在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普通美国人觉得再花27美金看这书,脑子肯定是被橄榄球撞坏了。如果说她们说的是实情,是心里话,就不能针对个人,而应该分析问题的起因,经过变化,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修改制定办法和行动,经过实践后,让社会和她们共同参与。
社会变化应该向好的一方面转化,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很重要的。不排除有些人被外国敌对分子俘虏,洗脑,这些不妨碍国家社会改进,只要关注,加强社会有机化联系,中国聪敏人,智慧的人多的很,多进行有理交流辩论,进行各项改革发展,社会的发展改善自然会回答她们的问题的,加强外部观察,分析,内外两不误,尤其是受到压力的时候。
美国要对他国发动攻击时是需要有内应的,攻击伊拉克前就花大价钱收买了很多伊拉克将军,攻打越南时就扶植南越。现在想利用疫情甩锅中国,就会策动美国内应代言人,什么方方、梁艳平之类跳出来为美国助阵明显有被策动迹象,国人要拎出打狗棍才能恶犬边叫边走开!这几个人也不代表有旧意识旧观念被社会陶汰的人而认为社会不象从前那样随心所欲而翻起心头的失落感,从而急不可待挑岀来争存在感!
一直在优越的环境里畅游惯的人到了退休了应该安分守己享受天伦之乐了,为什么不安分的那样不服老啊!还有与年轻的争些高低表现一下自己的老风采吗?
在国家抗疫危难时,你们更应该和政府人民站到一起,团结一致,献计献策,宣传正能量,共度难关。而方方这个不孝之孙确坐在家里,道听途说抹黑祖国,用意何在?今天看看美欧国家抗疫,我们全明白了,方,抗之流就是反华势力的走狗。决不能放过,必须严厉打击!
㈨ 方方的所获荣誉
1987年所发中篇小说《风景》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并因此而成为中国“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风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2009年6月,《小说月报》第十三届百花奖揭晓,方方的《万箭穿心》荣获本届百花奖优秀中篇小说奖。
2010年4月27日,任湖北省第二届“长江杯”网络小说大赛评委。
2010年10月19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揭晓。在7个门类125部备选作品中,方方的《琴断口》摘得中篇小说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