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奥运会的标志是什么有图片吗
奥运会的标志是奥运五环
奥运五环从左至右依次是蓝、黄、黑、绿、红,代表奥林匹克运动、五大洲和参加奥运会而相聚在一起的各国运动员.奥林匹克官方网站提示,“每个环代表相应的一个大洲”的说法是错误的.
五环旗的诞生
1914年6月,国际奥委会在巴黎召开第十六届全会.全会闭幕的日子——6月23日,正好是顾拜旦在巴黎索邦第一次召集奥林匹克会议建议振兴古代奥运会的20周年纪念日.在奥林匹克运动诞生20年的喜庆之际,国际奥委会主席顾拜旦男爵向与会的委员们献上了自己的杰作——国际奥委会会旗,它由洁白的底色和蓝、黄、黑、绿、红的五色圆环组成的五环旗.
顾拜旦阐述了这面会旗的象征意义:“蓝、黄、黑、绿、红五环代表以奥林匹克精神参赛的五大洲.此外,这6种颜色(包括白的底色)毫无例外地包含了世界各国的国旗颜色.黄色和蓝色代表瑞典,黑色、蓝色和白色代表希腊、法国,英国、美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匈牙利的三色尽在其中;黄色和红色代表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的颜色也包括在其中.它显然是一种国际性的标志.”全会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会者对这面会旗的形式、颜色和所蕴涵的意义赞叹不已,欣喜不已.
后来又将5 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解释奥运五环
也称为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为天蓝、黄、黑、绿、红五色.这个标志是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由顾拜旦提议设计的,起初的设计理念是它能够概括会员国国旗的颜色,但以后对这五种颜色又有其他的解释.1979年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第四十期)强调,五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为五大洲的象征.
奥运五环的来历故事:
说起五环的来历,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第一次举行火炬传递活动,火炬的传递路线自奥林匹亚开始,从希腊北部出境,沿多瑙河穿过奥地利,最后进入德国.为了烘托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卡尔·迪姆及其同事几乎完全按照古奥运会的情景来布置沿途经过的古希腊遗址.火炬到达德尔菲帕那萨斯山的古代运动场时要举行一个特别仪式,这时,迪姆突发奇想,在一个高约3英尺的长方形石头的四面设计并刻上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放在了古运动场的起跑线一端.仪式结束后,火炬继续北上,而这块作为道具的石头却被留在了古运动场.
由于极少有人知道这块刻有五环标志石头(后被称做“迪姆之石”)的真实身份,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它被当做了“有3000年历史的古代奥运会遗迹”.这个以讹传讹的错误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德尔菲的希腊官员指出.1972年5月,这个假文物被送到德尔菲的另一个地方——古罗马广场入口处.
事实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有自己的标志,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盘桓已久.1913年,他终于构思设计了五环标志和以白色为底印有五环的奥林匹克旗,打算在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之际推出这个标志.
1979 年6 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了会旗和五环的含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旗帜和5 个圆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奥运五环标志含义和五环标志图片
奥运五环也称为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为天蓝、黄、黑、绿、红五色.这个标志是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由顾拜旦提议设计的,起初的设计理念是它能够概括会员国国旗的颜色,但以后对这五种颜色又有其他的解释.1979年国际奥委会出版的《奥林匹克评论》(第四十期)强调,五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
五环之舞(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博物馆前的雕塑)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系列独特而鲜明的象征性标志,如奥林匹克标志、格言、奥运会会旗、会歌、会徽、奖牌、吉祥物等.这些标志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形象地体现了奥林匹克理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今天,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发展壮大,奥林匹克标志也已经在全世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奥林匹克五环
《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标志、奥林匹克旗、奥林匹克格言和奥林匹克会歌的产权属于国际奥委会专有.国际奥委会可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使奥林匹克标志、旗、格言和会歌在各国和国际上获得法律保护.为了加强对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和奥林匹克标志的保护,保障和维护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人和奥林匹克标志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颁布了《北京市奥林匹克知识产权保护规定》(2001年10月11日北京市政府令第85号发布)和《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2002年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5号发布).
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的标志要数奥林匹克五环了,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它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的形象代表,五环“转”到哪里,奥林匹克运动就在哪里生根开花.
1914年6月15日~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索邦学院举行代表大会,同时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顾拜旦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设计的五环标志和一面印着五环的旗帜向大家展示,并建议将它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听了顾拜旦对五环标志的说明后,会议确定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最初的解释是五种颜色代表各国国旗的颜色,后来又将5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解释为五大洲的象征. 国际奥委会选择五个相连的圆环作为其标志,并选择了相应的色彩.五个圆环代表五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更深一层的意思是代表着全世界的运动员都聚集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
朴素的白色背景寓意着和平.
奥运五环的意义,奥运五环的含义,奥运五环图片和颜色
奥运五环意义和含义:标志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主题.
奥林匹克标志最早是根据1913年顾拜旦的提议设计的,起初国际奥委会采用蓝、黄、黑、绿、红色作为五环的颜色,是因为它能代表当时国际奥委会成员国国旗的颜色.1914年在巴黎召开的庆祝奥运会复兴20周年的奥林匹克全会上,顾拜旦先生解释了他对标志的设计思想:“五环———蓝、黄、绿、红和黑环,象征世界上承认奥林匹克运动,并准备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五大洲第六种颜色白色———旗帜的底色,意指所有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能在自己的旗帜下参加比赛.”因此,作为奥运会象征、相互环扣一起的5个圆环,便体现了顾拜旦提出的可以吸收殖民地民族参加奥运会,为各民族间的和平事业服务的思想.
奥运五环的颜色:蓝、黄、黑、绿和红色开始成为五大洲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变化,对奥林匹克标志的阐释也出现了变化.根据1991年的最新版的《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标志”词条的附则补充解释,奥林匹克旗和五环的含义,不仅象征五大洲的团结,而且强调所有参赛运动员应以公正、坦诚的运动员精神在比赛场上相见.
奥运会五环旗的含义 : 在每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时,运动场中间都要高高地悬挂一面奥林匹克旗帜,这面白色无边旗中间有五个圆环组成的图案.这是根据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的建议和构思制作的.
奥林匹克旗帜五个不同颜色的圆环(天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草绿色代表大洋洲,红色代表美洲)连接在一起象征五大洲的团结,象征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友好相处,欢聚一堂,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贰’ 东京奥运会这对篮球姐妹火了,超级养眼!她们是中国的哪两位运动员
东京奥运会上出现了很多高颜值的运动员,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讨论,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中杨舒予实在是太帅了,还和姐姐一同参加了本届奥运会,这对篮球姐妹爆火于网络,十分的养眼。
一:杨舒予和杨力维
杨舒予和杨力维虽然参加的都是篮球相关的运动,但是在奥运会中分属于不同的项目,这次奥运会中两姐妹因为高颜值频繁登上热搜,杨舒予留着短发看起来非常的帅气,气质一点都不输给明星,还有着186厘米的身高,同时网上还爆出了杨舒予长发的照片,看起来非常的甜美,真是可盐可甜超级养眼。
现在运动员们都在积极的参加参加比赛,东京的比赛环境不容乐观,运动员们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不过有一个好消息就是中国的金牌数位于榜首,祝愿运动员在比赛中再创佳绩。
‘叁’ 中国奥运会运动员的事迹有哪些
中国奥运会运动员的事迹有:
1、邓亚萍,1973年出生于郑州,身高仅1米5多,15岁进入国家队。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邓亚萍一共获得4枚金牌,成为中国首名获得4枚奥运金牌的选手。邓亚萍在14年的乒乓球生涯中,一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最辉煌的时期曾经占据世界第一的宝座长达8年。
‘肆’ 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故事
1.奥运故事:刘长春第一个走进奥运赛场
1932年7月31日15时,美国洛杉矶市,第10届奥运会的第二天,男子100米短跑预赛正在田径场上进行。起跑线前,在那些高大魁梧的欧美运动员中间,突然出现了一个身材矮小、肤色黝黑的中国选手,吸引了众人好奇的目光。他就是第一位走进奥运赛场的中国人,也是代表当时4亿中国人单刀赴会的——刘长春。此时,他的家乡东北已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达10个月之久。
发令枪响。仅仅11秒钟之后,这个陌生的中国青年,便被淘汰出局。在6名参赛者中,他只取得了第5名的成绩。历史将这瞬间永久地铭刻下来。赛后,刘长春靠华侨资助才回到祖国。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每当有人要回顾中国参加奥运会的艰辛历程,便一定会提及这个名字:刘长春。
2.奥运故事:郑凤荣在女子跳高创造奇迹
当万千“翔迷”争相向创造12秒88的刘翔献上数不尽的鲜花和掌声时,他们是否知道,一个名叫郑凤荣的女孩曾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条件更艰苦的条件下,就创造了不亚于刘翔的奇迹? 1957年,郑凤荣曾在一年内七次跳过1.70米,成绩直逼当时世界纪录——1米76,受到世界瞩目。1957年金秋十月,周恩来总理陪同外宾观看郑凤荣的表演,结果她没跳好,难过地流下了眼泪。总理鼓励她:“你还年轻,以后时间还长着呢,要继续努力创造好成绩。”过后27天,郑凤荣跃过了1.77米的世界新高度。当时,评论界称她为“宣布中国体育运动春天降临的一只燕子”。
3.奥运故事:奥运会女子80米栏铜牌纪政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上,来自中国台北的女选手纪政在女子80米栏比赛中,凭借东方女性特有的灵巧和坚韧,将身边一干强壮的欧美选手甩在身后,以10秒4的成绩获得铜牌,成为“炎黄子孙”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奥运奖牌。外国媒体用“东方羚羊”来叹服她的速度和灵巧。到1970年,纪政创造了7项世界纪录,风头甚至压倒了当年夺得世界杯的球王贝利。国际体育新闻界把那一年称做“纪政年”。
4.奥运故事:“乒乓王国”奠基人容国团
他是“乒乓王国”的奠基人,他是新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他的名字就是一个里程碑——容国团。
1937年,他出生在香港的一个工人家庭。1957年,同那个时代诸多海外、港澳爱国者一样,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回到了祖国大陆。1959年第25届世乒赛上,容国团运用自己独特的直拍快攻打法,在当时不可一世的日本、匈牙利强手的包围中连闯八关,“龙的传人”第一次站到了世乒赛、也是世界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从那时至今,新中国的体育成就史,都要从这个名字讲起。
5.奥运故事:世乒赛乒球男单冠军庄则栋
即使把他的名字放到世界乒乓球历史上难以计数的世界冠军群中比较,也是最闪耀的之一。连续三次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的辉煌,至今无人能够复制。更重要的是,他发展的“快、准、狠、变”的近台快攻打法,影响了几代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成为中国乒球几十年来的看家法宝。有点惋惜的只是,他活跃在了一个乒乓球还不是奥运项目的时代。
6.奥运故事: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邱钟惠
中国第一位男子世界冠军是容国团,而第一位女子世界冠军就是她——邱钟惠。她的辉煌创造于1961年4月14日晚的北京工人体育馆,当时是第26届世乒赛女子单打决赛。邱钟惠面对匈牙利名将高基安,决胜局0比4落后的情况下,沉着地将比分追成9比9。此后两人战至18平。关键时刻邱钟惠大胆发球抢攻,以21比19取得胜利,拉开了此后中国女子乒乓球长达四十余年长盛不衰的序幕。
7.奥运故事:男乒的“拼命三郎”郭跃华
这位六年内八次夺得世界冠军的乒乓球名将,不仅技术精湛,敢打敢拼的比赛作风更是令人称道。在一次训练中,郭跃华由于跳得过高,用力过猛,竟然把三寸厚的地板踹断,等教练和队友把他的腿拔出来时,早已是血肉模糊了。然而,还没等队医包扎好,他又一瘸一拐地投入了训练。正是凭着这股“踹断地板”的劲头,郭跃华迈进了国家队的大门并且创造了中国乒乓球的第二个高峰。后来这位拼命三郎先后五次被国家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勋章。
8.奥运故事:十项全能奥运会银牌杨传广
1960年罗马第17届奥运会上,十项全能是田径比赛中争夺最激烈的项目,参赛的有当时田坛世界十项全能“三杰”之称的美国选手拉"约翰逊、前苏联名将瓦"库兹和中国台北运动员杨传广。年轻气盛的杨传广当时虽然还没有与拉"约翰逊和瓦"库兹一较高下的绝对实力,但他对于两位名将而言也已是个很有威胁的人物。比赛开始,三人之间的竞争立即出现白热化。比赛中杨传广与约翰逊咬得很紧,最后,尽管杨传广在十个项目中的七个项目分数超过约翰逊,但约翰逊仍以总分8392分打破奥运会纪录并夺得金牌,杨传广获银牌,成绩是8334分,这是中国人所获得的第一个奥运会奖牌。
9.奥运故事:心胸阔达的女排名将孙晋芳
1979年夏天,中国女排访日比赛的最后一场,第三局中国队处于逆境,新手郎平的重磅扣杀屡不奏效。孙晋芳提醒她:“郎平,注意攻球线路!”郎平竟然毫无反应。过了一会儿,郎平冲着她说:“给球高一点!”孙晋芳心里掠过了一丝不悦的阴影。最终由于她与主攻手配合失调,中国队输掉了这场球。后来孙晋芳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当时比赛场内嘈杂,郎平没有听见她说什么。从那以后,孙晋芳开始磨练自己的心胸,并最终带领队友获得了世界冠军。
10.奥运故事: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陈肖霞
被美国《世界游泳》杂志誉为“跳水皇后”的陈肖霞在1978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成为中国第一个跳水世界冠军。可惜在奥运会上,她却成了悲剧人物。1980年的巅峰时期,中国没有参加奥运会。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她又因为心理紧张导致动作变形,只得了第四名,失去了最后一次奥运夺金的机会。好在,她的失利成就了当时19岁的周继红,冠军仍然没有跑出中国人的手心。
11.奥运故事:男足的“正面典型”容志行
在中国男子足球运动员里,容志行是不多的“正面典型”人物。他的“志行风格”,足球圈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1982年的新加坡附加赛是球迷心中永远的痛,但是那几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让人们看到了身为国家足球队队长的容志行的精彩表现: 4比2破朝鲜,4球中他助攻其3;3比0大败科威特,他拖着刚缝了十几针、被纱布裹得密密麻麻的小腿上阵,并首开纪录,下场时候全体观众起立鼓掌致敬,高呼“祖国感谢你,人民感谢你”。可惜,在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中,他领衔的中国队2胜2平1负小组赛遭淘汰。尤其最后一战不敌弱旅新加坡,大概开了中国足球“阴沟翻船”的先河。
12.奥运故事:中国球王自筹经费参加奥运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共派出69名运动员参赛,其中包括李惠堂率领的足球队。由于当时的国民政府财政困难,无法支付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费用,足球队不得不提前两个月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表演赛。在近两个月的27场比赛,取得24胜3平的不败战绩,共筹得近20万港币的收入,解决了经费问题。但是两个月的征战,也耗尽了球员体能,加上这两个月的食宿条件极其恶劣,到达柏林后,众多球员出现伤病和体力难支,首战对阵英格兰便以0比2失利,惨遭淘汰。但中国队的表现得到了整个欧洲的肯定,当时的法国职业足球强队巴黎红星队以及英国的阿森纳队都邀请李惠堂加盟,但被其拒绝。图为中国球王李惠堂。
13.奥运故事:中国田径的“神话”邹振先
还记得日本人说的“中国的白菜馒头战胜外国的黄油面包”这句话吗?创造这个“神话”的就是邹振先。1981年的第三届世界杯田径赛上,邹振先大放光彩,以0.03米的微弱差距获得三级跳远的亚军。在最后一跳中,邹振先跳出17.34米的新的亚洲纪录。这项纪录,直到26年后的今天,依然沉睡不醒。当时,邹振先每天的生活费是1元8角钱,此外没有任何营养补充,也没有多少现代化训练设施,只有“为国争光”的信念,支撑着他去战胜外国的“黄油面包”。
14.奥运故事:84年奥运会女篮铜牌宋晓波
她是中国女篮历史上第一位世界级球员,1976年,年仅17岁的宋晓波即入选国家队,在当年亚锦赛决赛中,在一场令人窒息的比赛中战胜了世界强队韩国队第一次站在亚洲之巅。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预选赛中,中国女篮在众多的欧洲中杀出重围获得预选赛冠军,宋晓波获得最佳球员称号。在奥运会决赛阶段比赛,是宋晓波作为球员最后一次参加世界大赛,一枚铜牌也划上了比较圆满的句号。
15.奥运故事:新中国首位游泳冠军吴传玉
吴传玉,中国男子游泳运动员,1928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沙拉笛加,原籍福建。是新中国第一个在国际比赛中获得金牌的运动员。
1951年吴传玉回到祖国,1952年作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参加第十五届奥运会游泳比赛。1953年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游泳比赛中,以1分8秒4的优异成绩夺得100米仰泳冠军,为新中国首次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得金牌,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国际比赛上升起。然而令人痛惜的是,1954年10月,在去匈牙利学习途中,吴传玉因飞机失事而罹难,年仅26岁。
16.奥运故事:陈镜开屡次破举重世界纪录
陈镜开是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6年6月7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苏联举重友谊赛中,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了美国运动员温奇保持的56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但在西方却认为陈镜开是中国人,不可能打破世界纪录,不予承认。陈镜开说,他当时很气愤,决定要到奥运会上与世界选手比一比,证明自己的实力。
1956年墨尔本第16届奥运会,中国政府决定正式组团参加。但当时国际奥委会一小撮人在奥运会上搞两个中国的阴谋,中国代表团退出奥运会,陈镜开的奥运金牌梦破灭了。之后,他又4次打破世界纪录,但始终没有踏进奥运会赛场。
17.奥运故事:中国奥运会零的突破许海峰
1984年7月29日,这是改写历史的一天,在男子手枪慢射50米比赛中,当许海峰的60发子弹全部打完,报靶员报出了566环成绩的时刻,多少中国人激动得热泪盈眶,人们记住了零的突破四个字,和创造这四个字的民族骄子许海峰。谁也没料到初次参赛的许海峰会一举夺魁,以致美国根本没有准备中国国旗,升旗仪式因找不到五星红旗而推迟了45分钟……如今那枚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的金牌,已被珍藏在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也珍藏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18.奥运故事:84年奥运会跳水皇后周继红
现在的许多人知道周继红,是缘于她与“跳水王子”田亮的恩恩怨怨。但是时光倒流23年,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上,周继红可以说是一位风采比之田亮有过之无不及的“跳水皇后”。在10米跳台比赛中,当世界冠军陈肖霞发挥失常时,是年仅19岁的周继红以撼人心魄的艺术美和妩媚的东方式微笑征服了裁判,征服了大洋彼岸的观众,拿下了金牌。这枚金牌,开了日后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先河。
19.奥运故事:中国女排“铁榔头”郎平
郎平至今清楚地记得,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开始前,她在运动员入口处看到的一个美国人事先制作的电视画面:画面上,美国队主教练塞林格和三大主力海曼、格林、克罗克特的头像已经挂上了奥运会金牌!当时郎平指着屏幕对身边的队友说,瞧她们多想拿金牌呀,咱们得把挂在她们脖子上的金牌摘下来!”果然,她们把金牌从美国人脖子上摘了下来。直到今天,郎平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字,都是1984。
20.奥运故事:奥运乒球女单首枚金牌陈静
1988年奥运会上,陈静的金牌具有特殊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她拿到的是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枚女单金牌,也不仅仅在于这枚金牌在“兵败汉城”的大背景下显得犹为珍贵,更因为,陈静夺冠那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在领奖仪式上,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陈静哭了,她说:“这是献给国庆节最好的礼物。”
21.奥运故事:“跳水女皇”高敏所向披靡
从1986年开始,凡是有高敏参加的世界大赛,冠军几乎无一归属别人。汉城奥运会女子三米板,在其他战线中国选手纷纷折戟的严峻形势下,18岁的“跳水女皇”依旧傲然挺立。当她第八轮最后一个出场时,前面选手都完成八轮的情况下,仍没有一个人超过高敏前七轮的积分,即使最后一跳高敏不跳,也是冠军。到1992年,伤病缠身的高敏头一跳就砸了,一度排到12名运动员里的11名。但是,十轮比赛结束后,冠军依然是高敏的。在颁奖仪式上,被称为“笑冠军”的高敏哭了,因为自己这最后一枚金牌的艰难,也因为自己22年的艰辛付出。
22.奥运故事:中国体操“奥运神话”李宁
李宁在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体操单项决赛前的一天,不慎在练习中拉伤胸大肌,疼得连手都抬不起来,深夜两三点钟还合不上眼,可到了决赛场上,李宁决心拼死一搏,为国争光,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奥运会赛场上。比赛中,他全然忘记了伤痛,显露出一副生龙活虎的气势,跳越腾空、连翻带旋、动作惊美异常,夺得三枚金牌,让五星红旗多次飘扬在奥运会赛场上。领奖后,李宁在回答记者时说:“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报答全国人民,十亿人民会和我们一样欢笑的。”
23.奥运故事:力挽狂澜的“跳马王”楼云
汉城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遭到空前惨败,团体和个人全能比赛均跌出三甲。这种严峻时刻,是“跳马王”楼云力挽狂澜,以一枚跳马金牌捍卫了中国体操的颜面。当时,他的第一跳不很理想,第二跳必须要得到9.975以上的分数才能夺冠。巨大压力下,楼云镇定自若,助跑、起跳,用他独创的“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度”一举征服了所有的人,得到了9.975分,蝉联奥运会跳马冠军。刹时,中国体操队若干天来的所有耻辱,一扫而空。
24.奥运故事:84年奥运会花剑金牌栾菊杰
23年前,第23届奥运会女子花剑决赛的击剑台上,栾菊杰“扬眉剑出鞘”,从欧洲人的夹缝中抢走了一枚宝贵的花剑金牌,用血汗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23年后的今天,年以半百的老剑客再度拔剑出鞘,为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而奋战。如果说她精湛的技术感动了中国一代人,那么她执着的精神则感动了中国两代人。
25.奥运故事:马燕红带病夺体操奥运冠军
马燕红的金牌同样是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的,当时,她阑尾炎发作,是硬撑着被队友扶上了场。上场后的她依然如飞燕般穿梭在高杠、低杠之间,最终以自己独创的“马燕红下”完成了比赛,走上女子体操高低杠冠军领奖台。如今回忆当年的场景,马燕红说:“我现在都记不起来奖牌的样子了,只是记得当时我赢得了冠军”。
26.奥运故事:“世界第一副攻手”汪嘉伟
这位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世界第一副攻手”,似乎与奥运无缘。1980年,他带领中国男排杀进莫斯科奥运会决赛阶段,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最后抵制了那届奥运会;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中国男排在亚洲区预选赛上失利。就在男排将士懊悔不已的时候,天上掉下大馅饼——由于苏联等东欧国家抵制洛杉矶奥运会,中国男排搭上了末班车。可惜,当时汪嘉伟在预选赛失利后就退役出国,未入选奥运阵容,再次与奥运擦肩而过。而中国男排也只得了第八名。
27.奥运故事:84年奥运会举重冠军吴数德
洛杉矶奥运会举重56公斤级比赛金牌的争夺战是在两位中国选手之间进行的。赛前的吴数德一直在降体重,已经减了5公斤,比赛当天阴雨绵绵,他感觉身体轻飘飘的,力量不足,举了一把后身体开始发虚。吴数德在先输抓举的不利形势下,最终在挺举中超越了队友赖润明,以267.5公斤的总成绩,举起了奥运会的金牌,也举起了自己人生的一枚金牌。
28.奥运故事:女子奥运射击首金吴小璇
许海峰是中国第一位奥运冠军。他的队友、同样是射击选手的吴小璇则是中国第一位女子奥运会冠军。23年前洛杉矶奥运会射击赛场,在腰部剧烈疼痛干扰,拿手的气手枪发挥失常只获铜牌的情况下,她在弱项——小口径标准步枪比赛中以581环的总成绩获得第一名。
29.奥运故事:1984年奥运跳高铜牌朱建华
刘翔之前,中国男子田径选手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属于另一个上海人朱建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他夺得跳高铜牌。赛前,国人都认为他能够夺金牌,毕竟,在1983年6月到1984年6月整整一年时间里,朱建华三次打破跳高世界纪录。何况,洛杉矶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成绩是2米35,跟朱建华保持的2米39的世界纪录有相当差距。即使在20年后的雅典奥运会,男子跳高冠军也只跳过2米36,但朱建华当年只跳过了2米31。这次比赛不仅成了他终生的遗憾,也使得中国男子田径完全跌入低谷,直至20年后刘翔的横空出世。
30.奥运故事:陈龙灿/韦晴光挽澜于极危
什么叫做英雄?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汉城奥运会上,陈龙灿和韦晴光力取男双金牌就是这句话的经典诠释。都直握球板,一个正胶一个反胶,一个把持近台一个负责中台,配合默契,球路灵活,势不可挡。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冠军,取得于中国“乒乓长城”开始坍塌的整体背景下,取得于中国男单选手无一进入奥运四强的危急之中。比之日后乒球鼎盛时期的金牌,能加弥足珍贵。
‘伍’ 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最小14岁,这位运动员究竟是谁
东京奥运会即将展开,而我们国家也派遣了非常多优秀的奥运健儿前往参加比赛,其中最小的运动员只有14岁,这位运动员真的非常厉害。他是跳水队的全红婵。而这一次他被选去参加东京奥运会,其实也是继承了我们中国跳水队的希望。中国跳水队一直以来都是在各种赛事上非常厉害的,而且也拿到了非常多的奖牌,而这一次我们派出了这么年轻的一个小将,其实也是想要再续辉煌。虽然他年轻,但是其实也经历了非常多场比赛,已经有过大赛的经验了。而且面对赛场,他不切唱,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天赋,这是一个小运动员很难得的一件事。
14岁的运动员都已经开始为我们国家争光,他们如此的努力,绽放属于自己的辉煌和运动天赋。非常值得我们鼓励,我们也要祝福这个小女孩在奥运赛场上获得好成绩。
‘陆’ 历届奥运会的吉祥物的详细介绍
历届奥运会的吉祥物的详细介绍如下
1、1972年德国慕尼黑夏季奥运会
吉祥物Waldi是一只短腿长身的德国猎犬,是夏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官方的奥运吉祥物,代表了运动员坚韧、坚持和敏捷的特性。Waldi被生产成为各种形式和尺寸的纪念品:长毛绒、塑料玩具、海报、纽扣等等。
2、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夏季奥运会
吉祥物已经成为奥运会的传统,被选为吉祥物的动物是海狸,命名为Amik,是加拿大阿尔贡金族印地安人语海狸的意思。
3、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
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吉祥物是一只名叫Misha的俄罗斯熊,由着名的儿童书籍插图画家维克多切兹可夫设计。Misha在1977年12月19日第一次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莫斯科奥运会期间被用在诸如毛绒玩具、瓷器、塑料制品、玻璃器皿等上百种纪念品上,而且还被印制成了邮票。
4、1984年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
名为Sam的老鹰以美国星条旗为背景,红白蓝颜色更是美国的代表色,以卡通造型的鹰穿着代表美国传奇人物“山姆大叔”的服装。由迪斯尼所设计的吉祥物,十足的美国风味,吉祥物被商业化利用也从此次开始。
5、1988年韩国汉城夏季奥运会
1988年汉城奥运会在东方举行,韩国人选择较具东方色彩的小老虎作为汉城奥运会的吉祥物,取名为 Hodori。
这个名叫“Hodori”的老虎被设计成为一只友善的动物,代表了韩国人热情好客的传统。吉祥物的名字是从2295个由公众提交的名字中挑选出来的。“Ho”来自于韩语的虎,而“Dori”是韩国人称呼小男孩常用的一种爱称。
6、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夏季奥运会
吉祥物是一只又像山羊又像狗的动物,取名为 Cobi。组委会为了宣传奥运会,在西班牙的电视里特地为它制作连续剧。
这个由西班牙当地漫画家扎维尔·玛瑞斯克设计的小狗Cobi一开始并未被西班牙人普遍接受,但随着奥运会的结束,Cobi慢慢的流行了起来,并且逐渐受到了西班牙人和世界的喜爱。
7、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
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吉祥物“Izzy” 是第一个用电脑制作出的吉祥物。它是一个幻想出来的生物,被起名叫做“izzy”。这个名字来源于“Whatizit”。
因为没有人能看出它到底像什么。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以后它改变了几次形象。最后它得到了一张嘴,并在眼睛上增加了闪亮的星星,同时原先细长的腿上增加了肌肉,脸上也长出了鼻子。
8、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夏季奥运会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吉祥物Ollie、Syd和Millie 设计者:马修 哈顿。吉祥物是三个澳洲本土动物,分别代表了土地、空气和水。
Ollie代表了奥林匹克的博大精深(来自于奥林匹克);Syd表现了澳洲和澳洲人民的精神与活力(来自于悉尼);Millie是一个信息领袖,在它的指尖上有资料和数据(来自千禧年)。
(6)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卡通长图片扩展阅读:
奥运会吉祥物是代表各届奥运的动物或人物。一般是当地独特有代表性的动物,或是可以代表当地文化特色的人物形象。
2004年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
1、2004年希腊雅典夏季奥运会吉祥物
吉祥物是根据古希腊陶土雕塑玩偶“达伊达拉”为原型设计的两个被命名为雅典娜和费沃斯的娃娃。他们长着大脚丫,长长的脖子,小小的脑袋,一个穿着深黄色衣服,一个穿着深蓝色衣服,头和脚为金黄色,十分可爱。
根据希腊神话故事记载,雅典娜和费沃斯是兄妹俩。雅典娜是智慧女神,希腊首都雅典的名字由此而来。费沃斯则是光明与音乐之神。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北京奥运会是历届奥运会中吉祥物最多的,有五个。它们分别是:奥林匹克圣火形象的福娃欢欢、大熊猫形象的福娃晶晶、鱼形象的福娃贝贝、藏羚羊形象的福娃迎迎和燕子造型的福娃妮妮五个拟人化福娃。五种造型名字合在一起就意味着“北京欢迎你!”
‘柒’ 以我为祖国骄傲为主题的卡通画,帮我想想吧!!我好急的
底层为背景是中国地图。可以吧四大发明弄两三个上去,还有关于奥运的也可以画上去,载人航天也可以.......反正就是能让人感觉到我们很行的都可以弄上去。
‘捌’ 中国奥运史及图片
中国奥运史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并取得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894年筹备第一届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便向中国发出了邀请。当时的清王朝因对奥运会不了解,没有答复。1904年许多中国报刊曾报导过第三届奥运会消息。1906年,中国的一家杂志介绍了奥林匹克历史。1907年10月24日着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在天津学界运动会发奖仪式上,以奥林匹克为题发表了着名的演说。他指出:虽然许多欧洲国家获奖机会甚微,但仍然派出选手参加奥运会。他建议中国组队参加奥运会。1908年伦敦奥运会后,天津的一家报纸再次介绍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还提出了要争取这个盛会,举办了奥林匹克专题演讲会。1910年10月18日~22日,在“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和“争取早日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口号的鼓舞下,在南京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运动会——“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1913年开始举办的远东运动会(最初名为“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林匹克运动在亚洲的先驱,中国是发起者之一。在远东运动会上中国运动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表现了良好的体育道德。1915年国际奥委会致电远东运动会组委会,承认了远东体协,并邀请中国参加下届奥运会和奥委会会议。1922年,我国的王正延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后。中国陆续加入了田径、游泳、体操、网球、举重、拳击、足球、篮球等8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在第8届奥运会上,我国3名网球手参加了表演赛。1928年第9届奥运会上,我国派观察员宋如海参加。并进行了考察工作。1931年,当时的中华全国体育协参加奥运会的历史由此开始。
1932年,第10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我国本不想派选手参加,仅由全国体育协进会总干事沈嗣良前往观礼。而日本帝国主义扶持的伪满,为了骗取世界各国的承认。竟然电告国际奥委会:拟派刘长春、于希谓作为“满州国”选手参加奥运会。于是,全国一片哗然,刘长春也予以拒绝。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国民党政府决定,刘长春、于希谓不运动员,宋君复为教练员,沈嗣良为领队,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在开幕式上,刘长春为领队,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在开幕式上,刘长春执旗前导,沈嗣良、宋君复以及中国留学生和美籍华人刘雪松、申国权、托平等6人组成了中国代表团。于希渭因日方阻挠破坏、未能成行。刘长春在100米、200米预赛中位于小组长第五、六名,未能取得决赛权,但他以我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而留名于中国奥运史。
在第10届奥运会闭幕后,由国际奥委会奥地利委员史密特、瑞士委员马素理、李密3人组成的考察小组受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耶-拉图尔的委托来华访问。考察组首先到达北京(时称北平)、后启程去上海。在上海考察组遗责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争暴行。最早来中国访问的国际奥委会是日本人嘉纳治五朗,他是日本柔道的创始人,1909年被选为国际奥委会日本委员。1915年他率日本队来上海参加第2届远东运动会,1921年他又代表国际奥委会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第5届远东运动会。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派出了140人组成的代表团。其中运动员69人,参加篮球、足球、游泳、田径、举重、拳击、自行车等7个项目的比赛。另外,还有11人的武术表演队和34人组成的体育考察团。其中篮球比赛胜过法国队,撑杆跳选手符宝卢取得复赛权。中国武术队的多次表演轰动了欧洲。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的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体育家袁敦礼、董宋义等人提出请求第15届奥运会(1952年)在中国举行,引起了国人的兴奋。
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我国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足球、田径、游泳和自行车等5个项目的比赛,但没有一人进入决赛。奥运会结束后,代表团在当地华侨总会的帮助下,解决了路费,运动员才得以返回祖国。
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中国接到正式邀请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团,可当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时,比赛已接近尾声。只有吴传玉参加了百米仰泳比赛。
1956年到1979年间,中国奥委会派代表参加奥运会,中国台北选手杨传广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夺取十项全能比赛的银牌。他是第一位获得奥运会奖牌的中国运动员。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台北女子选手纪政获80米栏铜牌,她是第一位获得奥运会奖牌的中国女子运动员。
1979年11月26日,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权利,并决定台湾以中国台北奥委会的名义参加。中国又回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中。1980年2月,首次参加了第13届冬季奥运会。
图片:网络搜索图片奥运会
‘玖’ 2008年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名单及资料
1、射击队
男运动员(15人):谭宗亮、邱健、庞伟、贾占波、林忠仔、张鹏辉、朱启南、曹逸飞、刘忠生、李亚军、李洋、胡斌渊、王楠、曲日东、金迪
女运动员(9人):赵颖慧、武柳希、任洁、费逢吉、杜丽、陈颖、郭文珺、刘英姿、魏宁
2、射箭队
男运动员(3人):薛海峰、李文全、姜林
女运动员(3人):张娟娟、陈玲、郭丹
3、击剑队
男运动员(10人):雷声、朱俊、王磊、尹练池、董国涛、黎国介、黄耀江、王敬之、仲满、周汉明
女运动员(10人):李娜、仲维萍、苏婉文、黄嘉玲、孙超、张蕾、黄海洋、谭雪、包盈盈、倪红
4、自行车队
男运动员(5人):张磊、冯永、李文浩、姬建华、张亮、
女运动员(7人):郭爽、李燕、刘颖、任成远、高敏、孟浪、马丽芸
5、现代五项队
男运动员(2人):钱震华、曹忠嵘
女运动员(2人):修秀、陈倩
6、铁人三项队
男运动员(1人):王大庆
女运动员(2人):邢琳、张一
7、马术队
男运动员(5人):华天、张滨、李振强、黄祖平、赵志文
女运动员(1人):刘丽娜
部分人员资料:
1、杜丽
杜丽,1982年3月5日生于山东省淄博市,中国女子射击队运动员。
1994年开始射击训练,1996年进入山东淄博市体校,1998年进入山东省队,2002年进入国家集训队。2004年雅典奥运会获得10米气步枪冠军,获得雅典奥运会中国首金 。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50米3X20金牌。2009年11月29日,杜丽与庞伟在保定举行婚礼,成为了新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对奥运冠军夫妇。
2、华天
华天,1989年10月2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中英混血儿,毕业于伊顿公学,中国国家马术队男运动员。
2008年,18岁的华天获得北京奥运会参赛资格,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正式亮相的马术三项运动员。2009年,华天被推举为国际马术联合会历史上第一位21岁年龄级别最佳骑手,还成为"着名老伊顿生"名单中的人物。
3、刘丽娜
刘丽娜,1979年2月20日出生于新疆,俄罗斯族运动员。个人最好成绩为2006年全国马术盛装舞步锦标赛个人赛冠军。
4、郭文珺
郭文珺,1984年6月22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女子射击队运动员。
郭文珺14岁开始射击训练;2005年入选了陕西省射击队;2006年9月进入国家队,专攻女子10米气手枪。2007年先后夺得世界杯德国站的冠军和总决赛亚军;2008年,郭文珺夺得北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金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成功卫冕女子10米气手枪金牌。
2014年9月,由郭文珺及张梦圆、周庆媛组成的中国女队获得仁川亚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团体决赛冠军,实现自2002年釜山亚运会以来的亚运首金“四连冠”。
5、谭宗亮
谭宗亮,1971年10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中国射击队队员,中国男子手枪的四朝元老之一,从事手枪慢射和气手枪项目。曾多次在射击世锦赛、世界杯总决赛、亚运会等比赛中获得这两个项目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