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谁知道数九歌和数九图
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图是一幅梅花图,也就是九九消寒图,图样如下图。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中国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逢壬日开始。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
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㈡ 九九歌怎么画九九歌怎么画
九九歌的画九用的就是“九九消寒图”。
消寒图主要有三种:圆圈,梅花图和九笔九字。
第三种“九字文”消寒图也受文人青睐,9个字,9笔画,每天写一笔。其中最最广为流传的,当属“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一句。
传闻这一句词,出自咸丰嫡母、道光帝全贵妃之手。另外还有“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雁南飞柳芽茂便是春”(当然有些字是繁体字才是九笔,小编这里全是简体字)。
九九歌原文: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是那首小时候我们就会背诵的《九九歌》,想来现在很多人还会记忆犹新。
“九九”是我国阴历用来计算冬天的,从冬至日开始,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依此类推,一直到"九九"。
“九九”过完,冬天就结束,春天也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