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沔阳民歌的内容
亦称劳动号子。先秦《吕氏春秋·审应览》:“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讠雩,后亦应之。”便是劳动号子的最早记载。宋代高承《事物经原》:“今人举重出力者,一人倡则为号头,众皆和之曰打号”,说明号子是一人领唱,众人齐声应和。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农事劳动有栽秧号子、车水号子、打场号子等;建筑劳动有打夯号子、打硪号子等;搬运劳动有装卸号子、挑担号子等;水上劳动有摇撸号子、拉纤号子、捕鱼号子等;作坊劳动有榨油号子榨油号子等。
车水号子为劳动号子的一种,流行于长江流域栽种水稻各省。车水的形式多样,如脚踏水车、手推水车、风车、牛拉水车等。号子的曲调也有多种,也有数首曲子联在一起,构成一个较大的多段曲式。节奏有的自由,有的较规整,音乐比较粗犷。如果在田中急着等水栽秧时,节奏更为急促,歌声更为热烈。歌词多即兴创作,比较固定的有“数麻雀”、“数猫”、“数蛤蟆”、“数水筹”等。也有全曲只唱衬词的,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并常用锣鼓伴奏。
榨油号子为劳动号子的一种,亦名打油号子、打榨号子,是油坊工人在榨植物油时喊唱的号子。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榨油方法:“撞榨”、“压榨”和“锤榨”,号子也因榨法与地区而异。“撞榨号子”,撞榨时,悬一根长约两丈的粗大撞木,由数人推动撞击油筒中的大木楔而榨油。撞一次喊一次号子,撞榨的步伐、动作均以号子作统一指挥,情绪比较紧张。“板绞号子”,以螺旋形板绞压榨油,数人操作板绞榨油机,动作要齐,边喊边操作。“锤榨号子”,一般由二人操作,锤打木楔榨油。二人对唱号子,边操作边唱。
沔阳号子尤以打硪号子最为普遍。沔阳位于江汉平原中带,境内有东荆河、通顺河、通州河、西流河、排湖(古时叫沔阳河)、沙湖、鲫鱼湖、芦林湖等大小湖泊十多个。由于地势低洼,湖多河多,因此常常出现十年九水,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民众为了生计,经常和洪水作斗争,年年修堤筑坝。在艰苦的劳动中,沔阳人民创造了无数的打硪号子,沔阳硪歌因此应运而生。
打硪号子亦称硪歌,声调高亢,节奏性强,一唱众和,边打边唱,群众在修堤筑坝时,用以协调动作,缓解疲劳。句式一般是七字、十字,也有用五字句的。建筑工地打硪时唱,与打夯号子近似。打硪又有抬硪与飞硪之分。打硪用四人、八人、十人不等,领唱时不打硪,众唱时打硪。
打硪使用的工具通常有三种:
第一种为是石磙硪。它是农家在禾场上压谷子用的石磙,绑上四根木杠,由八人提打。
第二种是片硪,又称方石硪或飞硪。它是由一块重百余斤的大方石,四角凿有孔绳,由八人持绳抛打,时高时低,起落如飞,情绪高昂,场面壮观。
第三种是木硪。木硪有两种,一种是方柱形的,一种是圆柱形的,只需要一个人、最多两个人就能提打。
歌词多即兴创作,也有唱历史故事的,曲调常吸收当地小调。沔阳硪歌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合。领唱者有唱词,合唱者起衬托作用,没有实际内容,只唱一些感叹词,如嗨、呀、杨、花等等。领唱者都是喊号子的高手,声音洪亮,方圆数里都可听得非常清楚。听到的人真的是如雷灌耳,精神为之一振。有一人领唱的,也有两人对领的,还有一种《抛球硪歌》,要求更高,一副硪八个人轮流领唱,边打边唱,饶有兴趣。
沔阳硪歌所唱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也有通俗唱词和诗词小品,更多来自于沔阳花鼓戏的脚本唱词,如《站花墙》、《白扇记》、《秦香莲》、《劝姑》、《吵嫁》等。还有一种更考验领唱人的水平,完全是即兴创作,随唱随编,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哪里唱到哪里,语言朴实搞笑,生活气息十分浓郁。曲调有慢硪调、急硪调、郎当调、海扬花、也嗬也、咳哟嗬等10多种。根据打硪的速度可分为最慢的“四平调”;慢速的“高腔”;中速的“四块皮”;快速的“海扬花”、“郎当调”;最快的“划龙船调”等,其中以中速的用得最多。 1962年,省音协对沔阳硪歌进行搜集整理,在《湖北民间歌曲》上刊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修筑堤坝都由机械代替,优美动听的打硪歌再也听不到了。沔阳硪歌作为一项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储藏在传统的民间艺术宝库中。 为栽秧、扯秧、车水、薅草、打麦等田间耕作中唱的田歌。沔阳田歌种类较多,既有在水田耕作时所唱的秧田歌'等,又有在旱地耕作所唱的薅草歌,还有在禾场劳动时唱的打麦歌等。以薅草歌最有影响,主要流行在毛嘴、郑场、剅河、三伏潭等旱田较多的地区。薅草歌曲主腔和号子两种组成,演唱时有领有和,领唱的曲牌有高腔、悲腔、平腔和其他小调,众人和唱的号子有刮个阴阳火、么妹子笑嘻嘻、拗驴子过桥。流行在张沟一带的有簧声、赶字、引声、也声等。
曲调既具有山歌的抒情性,又有小调的优美性。用连枷打场所唱的打麦歌,一般有男女数人,面对面边打连枷边演唱。歌声高亢有力,节奏协调一致,气氛十分热烈,众人和唱的号子都是衬词,无具体内容,而领唱则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内容与当地花鼓或唱词相同,亦有即兴创作。 亦称小曲。一般是农村妇女在室内绣花做鞋时轻声低唱,也有在田头小憩或夏夜乘凉时唱小调的习惯。小调反映的生活面宽,爱情题材居多,常以四季(如四季相思、四季美人、四季歌、四季位、叹四季)、五更(如劝五更、叹五更、阔五更、叫五更)、十(如十辑、十想、十恨、十送、十杯酒、十把扇子)、十二(如十二月望郎、十二月看姐、十二月不得闲。(十二时辰)以及花鸟鱼虫为题,采用比兴手法表达情感。唱词通俗生动,顺口易记,曲调优美细腻,婉转动听,主要有十绣调、绣荷包调等。沔阳花鼓戏的曲牌,大多数由小调发展而成。 旧时,沔阳小调在灾荒之年,常伴随着配上丝弦的三棒鼓、敲碟子流向外地,成为人们卖艺谋生的一种手段。并得到了发展,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又称彩调,是配合民间舞蹈采莲船、狮子等演唱的民歌。歌词多含恭贺吉庆、视福道喜之意。曲调欢快活泼,气氛热烈,伴以锣鼓助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沔阳民歌形式多样,其气氛以灯歌最为热烈.这是城乡人民在节日中玩灯所唱的歌.沔阳人民有在逢年过节时都有玩灯的习惯,特别是阴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歌舞盛行,历年不衰。到处都是采莲般、蚌壳精、打莲湘、海马、狮子、龙灯、地花鼓等。有的还扮作一台一台的“故事”,如“八仙过海”、“老背少”、“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类,形式众多,因此灯歌也特别丰富。这类民歌的特点是歌词多数为吉祥的内容,有祝福庆贺之意;曲调欢快活泼,气氛喜庆。渲唱时一般带有各种道具,着艳丽的服装,载歌载舞,并有锣鼓、唢呐或丝弦伴奏,是广大农村最吸引人的节日文化活动。 有《士豪湖霸两重天》、《武装暴动歌》、《土牛歌》、<<少年先锋队歌》、《妇女解放歌》、《告白军士兵歌》、《水灾歌》、《当兵就要当红军》等。
这些红色歌谣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影,有鲜明的阶级捶识和阶级感情。1977年,由黄孝林、康大德搜集编写的《湘鄂西革命历史民歌》(杨雾青等编曲) ,参加省文艺会演,获创作演出等奖, 1982年,南国唱片社灌片发行。 它是反映人民群众新思想、新生活,新风尚的民歌。《哪有闲空回娘家》、《六姐爱的万能人》、《姑娘喜开机滚船》、《妹妹插秧我抛秧孙》、《想起我的哥》、《订亲只要歌一担》、《采莲要到九月八》等。但多出自业余作者之手。
沔阳新民歌是诞生在1958年,代表作是由仙桃钱沟村农民刘同兴作词、省群艺馆音乐家何良佑根据沔阳小曲改编的《哪有闲空回娘家》,唱的是因为集体生产很忙,“栽秧割麦两头忙,我哪有闲空回娘家”,还有个代表作是《喜坏我的妈妈也》,由沔阳人王玉珍演唱,唱的是生产队送喜报上门来了。总的说来就是反映“人民公社化”、“大跃进”那个时代的工作与生产、生活。‡
‘贰’ 你知道哪些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之前看到过一首现代诗。马上就抄在本子上,发现还挺长...
作者:出城看花人
你在人群中拥挤着人群,
人群在拥挤中拥挤着你。(与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人,还是看灯?
看灯,还是看人?
人多,灯多。
灯多,人多。
灯映人,人映灯。
人在灯中,灯在人中。
灯美,还是人美?
人美,还是灯美?
恍惚中,那红衣女子在人群中一闪,(马上想到了紫萱与长卿相遇的这一眼万年)
转身,却又不见。
看人,还是看灯?
看灯,还是看人?
扭秧歌的队伍来了,
踩高跷的队伍来了。
舞龙灯的来了,
倒骑驴的来了。
跑旱船的来了,
玩杂耍的来了。
一辆辆彩车,
一幅幅标语。
喧天的锣鼓,
震得人耳朵都聋了,
看的人眼睛都花了。
看人,还是看灯?
看灯,还是看人?
看了别人也被别人看了,
踩了别人也被别人踩了。
灯啊灯,照亮别人,
也照亮自己的灯啊!
生命点亮的灯,
哪个不是为了续写自己生命的传奇?
而我,是否
已在寻找美丽的同时遗失了自己?
猛抬头,我就看到了天上
那轮又大又亮的圆月。
看人,还是看灯?
看灯,还是看人?
我是醒着来到了天上,
还是醉着摇晃在人间……
这首诗通过相同意象的不同的语序,营造出一种婉曲的美感,如婀娜多姿的女子。(其实我更想用弯弯曲曲)
最喜欢的是最后这一句,从作者的角度侧面烘托了街景之美,就像是来到了天上,又像是美的醉人的人间,但是醉人的是街景呢还是美人呢?
‘叁’ 元宵节怎么发朋友圈
元宵节发朋友圈的句子
一、唯美的现代句子
1、用我如火的热情煮一碗汤圆,温暖你正月的心情;把我的思念串成串挂在你心空,点缀你元宵夜的美梦!
2、因为缘分,我才有幸认识了你;因为有你,我才增加一份友情;因有友情,我才多了一份祝福;因有祝福,我才增加一份美好。祝朋友元宵节快乐!
3、元宵到,送你一个汤圆,幸福为主料,开心、浪漫、甜蜜、吉祥、健康、和睦是辅料,包裹一年的幸运,四季的平安,愿你吃出元宵的快乐。
4、盏盏花灯报元夜,岁岁瑞雪兆丰年,玉烛长调千户乐,花灯遍照万家春,祝我亲爱的朋友,元宵节快乐!
5、迎来春天的灿烂,世界随着季节变,思念却是更胜前,元宵佳节心情暖,给你祝福不会变,愿你生活比春花艳,愿你事业比月亮圆。
6、元宵节将至,送你几盏名贵的灯笼:橘灯、绢灯、五彩虎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灯灯照亮你的前程,祝你身体健康,事事顺风!
7、十五闹元宵,喜意不胜消,明月挂树梢,家人庭中笑,团圆夜美好,汤圆味道妙,暖意心间漂,此刻乐逍遥。
8、明月当空高高照,元宵祝福在微笑,十五汤圆别样甜,快乐常伴你身边,温馨给你发,此后你将大发达,正逢佳节,祝愿你心想事成,顺心如意。
9、吉祥是包厢,平安是路轨,快乐是路标,幸福是车站,好运是站台,成功是特快,货物就是我的祝福集装箱,请于元宵佳节签收,内有一年好运哦!
10、当你读这短讯,你已欠我一个拥抱;删除这短讯,欠我一个吻;要是回复,你欠我全部;要是不回复,你就是我的了。元宵节快乐!
11、你知道我多喜欢你吗?圆粉粉的小脸蛋,咧嘴就是那么甜美的笑脸。真的好想在你脸上狠狠地吻下去,让你融入我的身体。阿!香甜的元宵。
12、一声声锣鼓敲响元宵的幸福,一幕幕烟火点燃元宵的祝福,一盏盏彩灯照亮元宵的祈福,一阵阵沸腾煮熟元宵的财福,祝你元宵一福接一福。
13、好喜欢你的软,好喜欢你的酥,好喜欢你的粘,好喜欢你圆圆的头,哈哈,因为你是汤圆,祝你快乐!
14、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传统的全集,是幸福的走势,是明星的合集,是流行的趋势,是时间的聚集,是祝福的姿势,祝你快乐。
15、正月十五良宵到,花灯吐艳把春报,一年初望明月照,汤圆滚烫闹良宵,虎年好,虎年妙,元宵佳节快乐抱,虎年好,虎年妙,元宵佳节开心邀。
16、元宵祝福,我最有料。健康和面,适宜老少。快乐擀皮,阖家欢笑。真诚作馅,友谊味道。热情为火,吉星高照。团圆为锅,快乐开道。
17、月圆,赋予大地多少清辉;团圆,便是人间多少喜悦。
18、春来了!鸟到了!虎年中国更好了!元宵佳节齐团圆!元宵圆!滚又滚!好运滚到你家去!新的一年更美好!全世界今年不差钱!不差钱!老虎了!
19、汇集平日的祝愿,凝聚心底的真诚,搭载新年的吉祥,在辞旧迎新的祝福声中,恭祝您和您家人:团团圆圆!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二、元宵节发朋友圈的唯美诗词
1、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姜白石《诗曰·元宵争看采莲船》
2、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近。——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3、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6、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7、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8、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9、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0、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11、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2、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13、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14、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肆’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求简谱
简谱如下:
1155665-一闪一闪亮晶晶
4433221-满天都是小星星
5544332-挂在天上放光明
5544332-好像许多小眼睛
1155665-一闪一闪亮晶晶
4433221-满天都是小星星
(4)采莲船搞笑图片扩展阅读:
1、《一闪一闪亮晶晶》(英语: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又译《一闪一闪小星星》或称《小星星》《闪烁的小星》,是一首相当着名的英国儿歌,旋律出自于法国民谣《妈妈请听我说》(法语:Ah! vous dirai-je, Maman),歌词则出自于珍·泰勒(Jane Taylor)的英文诗《小星星》(The Star)。后莫扎特依此创作了着名的《小星星变奏曲》。
此诗第一次出版于1806年,收录在珍与其姊安·泰勒(Ann Taylor)的合选集《Rhymes for the Nursery》中。
2、英文歌词原文: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3、唱名如下:
Do Do So So La La So
Fa Fa Mi Mi Re Re Do
So So Fa Fa Mi Mi Re
So So Fa Fa Mi Mi Re
Do Do So So La La So
Fa Fa Mi Mi Re Re Do
‘伍’ 荆州历史文化简介和图片
荆州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孕育了“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进取精神,“清廉高洁,至死不渝”的屈原精神。
关公镇守荆州十年,其“忠、义、仁、勇”的精神品质千古流芳,成为华人崇拜的“武圣”“财神”。始建于三国时期的荆州古城墙,被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关帝庙会每年正月和农历5月13日,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把关帝庙内外闹腾得红红火火。荆州人敬仰关公,已成了千年不变的习俗。
龙舟节荆州是中国龙舟文化的发源地,一年一度的“中国荆州国际龙舟节”,已成为荆州独具特色的文化品脾、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全市人民的盛大节日。
(5)采莲船搞笑图片扩展阅读:
荆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因楚曾建国于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沙,始称津或江津,历为江陵县的重要商端口和码头。
荆州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这里创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荆州系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属楚。
荆州是一座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滨江城市。“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建城历史长达3000多年。自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纪南城,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从“天下第一循吏”孙叔敖到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从荆州走出去的宰相达138位。
‘陆’ 开县有哪些风俗
开县的风俗有草锣鼓、竹枝词、灯(狮)舞、吹奏乐、号子、雕塑、端公舞、皮影、温泉赛骂、采莲船、车车灯、打连厢。
开县风俗的具体介绍:
一、草锣鼓。草锣鼓是普遍流行在三峡地区的一种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特殊歌唱形式。开县传承有《草歌》《草锣鼓》等优秀歌词,1990年《开县志》已载录。
二、竹枝词。竹枝词属古代巴渝民歌,亦叫竹枝歌,是一种特有的歌谣,是三峡地区民歌的总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是这一文化现象最早的史述。清干隆《开县志》记:“俗重田神,渔樵耕牧,好唱竹歌”.清咸丰《开县志》载:”《宇记》:开州风俗……男女皆唱竹枝。”可见竹枝歌在开县源远流长。开县于1983年整理成《开县民歌集成》刊行于世,收录民歌176首。
三、灯(狮)舞。开县民间流传有”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春节是开县人民极为重视的传统节日,欢庆时间达半月之久,尤以元宵之夜更为热闹,鼓乐欢奏,鞭炮轰鸣,焰火腾空,彩灯四布,姹紫嫣红、炫人眼目。特别以玩龙灯、舞狮子、彩莲船为最显特色。开县”玩狮子”习俗,相传始于西汉,盛于于清干隆以后,主要有地浪狮子、高脚狮子、独角狮子等数种。
四、吹奏乐。开县古为巴国地,巴人以乐舞着称。竹溪镇石碗东汉岩墓中,出土有十余尊灰陶乐俑,有说书、口技、抚琴、击鼓等,显然为一乐队。开县音乐文化自巴而始,最早的史述证明当属”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主要流行乐器有喷呐、笛子、大号、小号、拉管、黑管、芦笙等。
五、号子。开县现流传的号子,产生于不同的体力劳动过程之中,与劳动节奏相配合协调。演唱形式多样,代代口耳相传,曲调相对稳定。歌词既有传承也可即兴编唱,但格式框架大体不变,如一人独唱的石匠开山号子,二人对唱的轿夫号子,一人领唱众人和唱的抬工号子。开县抬工号子很有名,曾出席北京、四川文艺调演,是一种集体号子歌,如《麻雀号子》、《连八句翻望乡台》等。开县号子有石工号子、抬灵柩号子、挑担号子、打墙号子、打夯号子、抬轿号子等十数种。
六、雕塑。开县雕塑技术,源远流长,是开县建筑文化中最有价值的部份。唐宋间宗教鼎盛,古寺庙中的神佛菩萨像,均为石雕、木刻、泥塑之作。民间实用的木床、桌椅及器皿上,雕花盛行。明清时流传下来的“罗汉椅"与”雕花床”、”葡萄床”装饰尤为讲究,有卷草流苏,丹凤朝阳,凤穿牡丹等图案。大觉寺和铁桥镇的金瓶寺的神佛菩萨像独具匠心。现保存较完好的清代雕塑作品,要数温泉仙女洞壁画、中和余家大院壁画等。
七、端公舞。在开县,至今还流传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端公舞,这种舞由巫师一人表演,不分场所。其传承方式是由巫师设坛受徒,代代相传。神歌唱本都由手抄。其中《踩花》、《神枪舞》、《祭五方神舞》、《祭五猖神舞》、《大鹏金翅鸟》、《踩八卦》、《跑城穿花》等都保留了巴文化和楚文化、巫文化的印记。其舞程序与楚辞《九歌》中的程序相近。
开州区隶属于重庆市,位于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小江支流回水末端,西邻四川省开江县,北依大巴山接城口县和四川省宣汉县,东毗云阳县和巫溪县,南近长江邻万州区。
‘柒’ 谁知道什么叫“划旱船”
划旱船(采莲船)
划旱船是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
在东巩,旱船也称采莲船。采莲船多用竹、木或麻秆扎结而成,外面用彩布蒙住,船头、船尾、船帮上多饰以花朵,有的还在船甲板上置一镜片,以反光来映衬坐船人的美貌。
东巩的采莲船表演有单船舞,也有双船舞,边歌边舞,雅趣十足。表演时,将船系在表演者(也称坐船人,一般由容貌美丽的小姑娘扮成仙女)腰间,两手提着船的两边船舷,走着碎步,晃晃悠悠,犹如坐在船上;另一人扮作艄公,手拿船浆,在船的周围边走边划,如同行船于水上;船的后面或侧面还跟着一个媒婆打扮的人,不时地护着坐船的小姐,生怕遭到别人的嬉戏和骚扰。由于表演细腻、活泼,常逗得观看的群众捧腹大笑。
民间故事形式采莲船在东巩流传甚广,还有一段美妙的故事。
传说为修洛阳桥,玉皇大帝派主管土木工程的官员下凡到洛阳督办修桥事宜,修到一半时所带银两已经全部花光,不仅没有了工钱支付工匠,而且连自己的盘缠、饭钱都成了很大的问题。于是玉皇大帝根据奏请,派王母娘娘去找鲁班造一只大船。
鲁班得到授意,跑到月宫里砍了一棵梭椤树,造了一条非常精美雅致的莲花船,由王母娘娘坐在船的中央下凡到人间去给人们贺新春,人们都想一睹王母娘娘羞花闭月之貌,纷纷向船上抛撒金银首饰和银两,待船上装满了银两,便满载着高兴而去,用这些银两修好了洛阳桥。
后来,民间百姓为纪念天宫造福百姓,每年新春贺岁时便以玩采莲船的形式来表演。
流传在东巩地区的采莲船表演以即兴演唱为主,唱词多以祝福或祁财为主。配以民间吹奏、打击乐,使场面欢快活泼,唱腔主要有东巩花鼓戏的陶腔和打腔,陶腔腔调圆润、舒缓悠扬,打腔则以高亢、激昂、语速较快见长。目前能表演的形式有鲤鱼跳龙门、二龙戏珠、八仙过海、彩船偎沙等。
更详细的内容:
http://ke..com/view/775040.html?wtp=tt
图片: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cb=cb&word=%BA%B5%B4%AC&bar=3
‘捌’ 绿阴不减来时路中的减是什么意思
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白话文意思:水晶帘在微风中轻轻摇动,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白话文意思: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3、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三衢道中》
白话文意思: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水路上的风景相比也毫不逊色,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些幽趣。
4、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白话文意思:拨弄那荷叶上的水珠,滚动着却总不成圆。
5、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白话文意思:清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白话文意思: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像与天相接,阳光下的荷花分外鲜艳娇红。
7、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白话文意思:微风吹,汗味透香气,薄衫生凉意。凉衫子散出清淡的汗香气。
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白话文意思: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开窗子享受一下微凉。
9、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白话文意思:雨后的荷花散发着阵阵清香,弥漫整个庭院。这时候,又享用着投放在井里用冷水镇的李子和瓜,像冰雪一样清凉舒爽!
10、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白话文意思:孟夏的时节草木茂盛,绿树围绕着我的房屋。
11、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苏轼《贺新郎·夏景》
白话文意思:手拿着丝织的白团扇,团扇与素手似白玉凝酥。
1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白话文意思: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13、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白话文意思:摘下荷花当酒杯,采莲船在荷花池中荡漾。粉红色的荷花映酒中,杯里时时翻红浪。
14、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李白《采莲曲》
白话文意思:若耶溪旁,三三两两的采莲女正在采莲子;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