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卡通图片 » 美味佳肴卡通图片古代
扩展阅读
日本图片素材网 2025-08-27 22:20:02

美味佳肴卡通图片古代

发布时间: 2022-09-21 08:30:48

⑴ 把所有的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味佳肴一一列出来

据史书记载,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西汉时,每年一度的新年被定在暮春正月,但当时的新年并不是在正月一日,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之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古代时,农历新年并不叫"春节",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中国古代过年,总是与鬼神迷信相连的,而春节期间主要的事情是打鬼。从"腊八"吃"腊八粥"开始,宫廷与民间都要打鬼,腊月二十三则要祭拜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来年的衣食温饱。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扫除污秽,预防疾病。腊月三十日,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挂旗、蒸年糕、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祝福。 如今,漫长的历史岁月已使春节成为象征中国人民团结、幸福、希望的传统佳节。

元宵节

每年中国农历(中国旧时计算时期的方法)正月十五都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它的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在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

每逢元宵节,全国家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焰火;大街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花灯,东北和新疆等寒冷地区,还要制作晶莹剔透的冰灯。到了晚上,全家还要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元宵。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大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汉朝初(前206-公元23),正月十五这天,汉家要祭祀一位曾有恩于汉帝的神明,这位叫"太一"的神明据说地位还在五帝之上,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到了汉明帝时,因皇帝曾敕令元宵燃灯,这才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如今,张灯、观灯的习俗已经成为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了。

重阳节

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东汉(25-220)方士费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大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桓景到那天就率领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难去了,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鸡犬全都死了。从此,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于是沿袭成俗,遂成佳节。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历代诗人都喜欢重阳登高赋诗,唐代(618-907)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方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菊花是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花,除重阳赏菊外,还具有食疗价值。因而古人在食其根、茎、叶、花的同时,还用来酿酒。晋代菊花酒制法是:"采菊花茎叶,杂秫米酿酒,到次年九月始熟,用之。"

明代(1368-1644),菊花酒是用"甘菊花煎汁,同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诸药方佳"。明代医药家李时珍说菊花酒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疗效。

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在重阳节食用。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意义。

2006-3-20 21:34:49 风宇同路

等级:论坛游民
文章:191
积分:1517
注册:2005年12月24日第 2 楼

--------------------------------------------------------------------------------
节 气

立春 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 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 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妈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春分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能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中国古老的习俗。 谷雨 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⑵ 最近想玩玩 photoshop但又没好的图片库,大家帮忙好看的大图的好网址.

呵呵,你找对人啦,偶经常P图的,找的都是专业的P图素材~~~

推荐以下几个~~~~~~~~~~~~~~~~~~~~~~~~

素材中国(大部分免费,推荐)

猫猫壁纸酷(大部分是壁纸,做素材图可能小了点)

我图网(很多漂亮的PSD源文件,要积分,限制不多,可在淘宝上找人充5块钱,2200分,可以下很多图)

昵图网(强烈推荐,狂多好素材,不过管理严格,要积分才能下载,自从发现这个网以后我就没怎么在别的网上下了,呵呵)

e库(图很多很多)

z库(矢量图比较多,绝对漂亮)

⑶ 请问描写饮食的漫画有哪些

中华小当家小时候经常看的哈~~
还有日式面包王~海贼王里的SANJI做菜也不错,同理吉祥寺咖啡屋里的皆川做蛋糕面点也是不错的~~

国内的漫画家BUDDY的《美味季节》也是以美食为主题的~

⑷ 在古代酒食物为什么叫佳酿和佳肴

酒叫“佳酿”很容易理解,因为酒是酿造出来的,“佳”字意为好,褒奖之意。“肴”字形似手抓肉食,所以意为生鲜肉食。古代少肉,所以“佳肴”就是对食物的称赞。

⑸ 古代有哪些美味佳肴是现在还有的

古代有一种美味佳肴叫做门钉肉饼,这种肉饼现在还特别的火爆,很多人喜欢吃这种肉饼,还有宫保鸡丁,这也是一种宫廷菜,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吃这种菜,古代还有酱焖牛肉,现在也特别受欢迎。

⑹ 古代哪些美味佳肴流传到了现在

中国作为一个美食之国,我觉得有超多的美食佳肴都流传到了现在,比如说在每个古镇,你都能看见的龙须糖,看着可能会很甜起腻,是他入口即化,跟一般的糖一点都不一样。还有姜糖也很好吃,虽然它有一股姜的味道,但是它吃起来却不令人难受,而且对去风寒有非常好的作用。

还有重庆最好吃的火锅,火锅不仅好吃还能去除风寒,是川渝人民的最爱,逢年过节必吃火锅。现在红遍大街小巷的臭豆腐就是一个古代落榜书生,为了在京城生活无意中做出来的。还有北京烤鸭,受到了中外人民的喜爱,薄薄的一片烤鸭裹上酱汁葱黄瓜再裹上面皮一口一个,简直美味。还有满汉全席,全部都流传下来了。还有作为国宴的水煮莲花,其造型精美,简单大方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欢。

⑺ 古代对美食文雅称呼有哪些

1、水陆之珍

水陆之珍,汉语成语,拼音是shuǐ lù zhī zhēn,意思是指美味佳肴。

出自《晋书·石崇传》:“庖膳穷水陆之珍。”

翻译:膳食是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中最珍贵的。

2、 山肴海错

山肴海错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hān yáo hǎi cuò,犹言山珍海味。

出自《金瓶梅词话》第五五回:“当下山肴海错,不计其数。”

翻译:现在的好吃的菜肴多的很。

3、美味佳肴

美味佳肴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měi wèi jiā yáo。意思是上等的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也指个人所定义的可口的食品。形容食物可口美味,让人赞不绝口。

出自 元·张养浩《翠阴亭落成自和》诗之一:“安得佳肴锦鲤双。”

翻译:这么精美的饭菜如何能得到第二次。

4、山珍海味

山珍海味,汉语成语,拼音是shān zhēn hǎi wèi,意思是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出自《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意思是:山珍海味随处可见,各种肉类美食像吃瓜子一样容易。

5、八珍玉食

八珍玉食,汉语成语,拼音是bā zhēn yù shí,意思是泛指精美的食品。

出自《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

意思是:美味的菜肴邀请情郎来共享。

⑻ 明朝君王过年宴请文武百官,他们能吃到什么美味佳肴

明朝君王过年宴请文武百官,他们能吃到美味佳肴还是很多的,比如上桌的烧炸五般、按酒五般、马牛羊胙肉饭,中桌的汤三品、簇二大馒头、酒五钟,其他桌的椒醋肉并头蹄、马猪牛羊胙肉饭、细粉汤等等。由于他们官职大小的不同,因而坐的座型也就不一样,自然菜品也就不一样,不过这些菜总体来说也就是大同小异。

古代的皇帝可以通过这种“赐宴”形式来拉进他和文武百官的距离,增强朝廷的凝聚力,更可以让文武百官更好的为他以及他的国家服务。

⑼ 古代哪些美味佳肴流传到了现在

第一个是龙须糖,看着很甜很腻,实际上入口即化,第二个是姜糖,有姜的味道,还能去风寒,第三个是叫花鸡,拿荷叶包着鸡放在土里烤,有荷叶的香气,第三个是吹糖人,作出孩子喜欢的模型来博得孩子的喜欢,第四个是重庆的火锅,不仅好吃还能祛除风寒,北京烤鸭,受到各个民族的喜欢,有酱汁和面皮的包裹,美味到极致,凉皮,东坡肉,宫保鸡丁以及鱼香肉丝等好多都流传了下来。

⑽ 你知道古代吉祥的美味菜肴还有哪些

孔雀开屏鱼
鱼以其“连年有余”的美好寓意、鲜嫩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当仁不让的成为年菜或宴席上的一道大菜!“孔雀开屏鱼”做法不算难,但其效果却很能吸引眼球。一片片鱼似孔雀开屏般座于盘中,好似在热情地欢迎嘉宾,也好像在热烈地拥抱新的一年!
步步高升排骨
绝对的硬菜,而且做法简单到家,只需要记住“一二三四五”的调料比例, 就可做到零失败,烹制起来特别轻松。 最重要的是它名字的好意头,调料按照一二三四五递增,有步步高升的意思, 说起来,看起来,吃起来都倍儿有面子,绝对的宴客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