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卡通图片 » 学士服卡通图片
扩展阅读
两手机传输图片 2025-08-22 09:14:48
劳荣枝男人图片 2025-08-22 09:06:07

学士服卡通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9-13 20:51:24

㈠ 为什么大学生毕业照上穿这样的衣服叫什么服装

大学生毕业照上穿的衣服是学位服,学位服是毕业生获得毕业学位的一种象征,所以在毕业的时候会穿学位服毕业拍照。学位服分为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四种,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学位服仅限于学位获得者、攻读学位者及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在学位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及校(院、所)庆、庆典等场合穿着使用,不准滥用。

学位服的起源。

学位服饰的起源要追溯到12世纪,那时正在形成大学。学者的日常服饰与牧师的服饰相同。中世纪的学者几乎没有等级之分。

在英格兰亨利八世时代,牛津和剑桥首先开始规范了有明确定义的学位服饰并且使它成为大学所严格管理的大事。自1636年哈佛大学成立后,大学礼服开始在美国流行。相比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管理机构确定了明确的所有大学都须遵照的学位服规范体系,出台了一部关于学位服饰的法规。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学位服

㈡ 学士服怎么穿(N种穿法) 欢迎各位分享 (附图)

至于穿法,衣服穿好以后可以把袍子的帽子拴在第二个口子上,再把扣子系上,这样就固定住了。而有人大都系在第一个上,这样即使里面领口比较低也看不到啦~~ 至于学士帽,方的不是么?那个粘的东西在脑后,戴上以后你会发现前面有个小尖,据老师说这个尖不用放在脑门正中央,歪一点好。 至于帽穗,我只知道学士授予仪式没有举行时,帽穗是要放在右边的,授予后是放在左边的。 复杂学术版:学士服、硕士服、博士服的区别&学位服的式样和意义学位服介绍①:学位服分为:校长服、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五种; ②: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③:垂布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采用不同的饰边颜色区分; ④:流苏分为:校长(导师)流苏、博士流苏、硕士流苏、学士流苏。 一、学位帽学位帽为方型黑色。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二、流苏博士学位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流苏为深蓝色,校(院、所)长帽流苏为黄色。流苏系挂在帽顶的帽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未授予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授予学位后,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及已获学位者,其流苏均垂在所戴学位帽的左前侧中部。 三、学位袍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校长服为红、黑两色。穿着学位袍,应自然合体。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 四、垂布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标为粉、灰、黄、绿、白、红颜色。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垂布按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学位服介绍 ①:学位服分为:校长服、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五种; ②: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③:垂布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采用不同的饰边颜色区分; ④:流苏分为:校长(导师)流苏、博士流苏、硕士流苏、学士流苏。 从左至右:学士服、博士服、校长服、校长(导师)服、硕士服校长服垂布学位服垂布 从左至右:文学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军事学 恶搞版:描述:可以变身为巫师放闪电图片:描述:可以化身为死神去勾魂图片:描述:可以是拳击手登场前的披风图片:描述:可以穿上宽大舒适的学士服去寻宝图片:描述:也不妨碍你化身为蜘蛛侠爬高窜低图片:描述:虽然没有墨菲斯那么帅但也颇有气势图片:描述:统一的服装说明属于一个组织图片:描述:最帅的是连哈利波特都穿它。。。 图片:背景知识:据资料记载,中国的学位服出现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或更早一些。由图二十四可见,这七位医学博士的学位服宛如当时流行的长袍马褂。长长的衣身下摆至踝骨处。宽肥的袖子几乎把双手全部掩盖,只是显露出为之奋斗了几个春秋的毕业证书。与“美派”不同,袖身没有任何学位等级的标志。在对襟式的长袍前片,左右各有一条宽宽的黑丝绒饰边。它们让人联想起许多“新派”的博士服,这是美国学位服区别于欧洲学位服的标志之一。柔软且富有立体效果的黑丝绒,深重,高雅,既表现了博士的风度,也显示出学者的沉稳和气派。黑带被我们所借用,使之成为中国学位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这些博士服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并非其服装自身,却是与之相配的并显露于外的立领学生服。究其根源,学生装是在原有中式对襟上衣的基础上,并受到“西洋东渐”的影响而形成的本世纪初典型的一种服装。由于多数男学生经常穿着(如同女学生以穿改良旗袍为其特征一样),它逐渐地成为男学生的一种特定校服。按常理,无论“欧派”还是“美派”学位服,在其里面男士通常穿笔挺的西装方才“合理”、“恰当”,而这几位中国的博士连同那位外藉博士却偏偏内穿对襟式立领的学生装。台湾的学位服更是向中国化跨了一步。小立领不再是学生装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构成了不可或缺的中国学位服特征。 再者,他们所载的方帽之方式也别具特点。方形帽顶的一角没有象国外一样被放在前面,却呈...

㈢ 研究生学士服的颜色是什么

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

穿着学位袍,应自然合体。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硕士服只有垂步颜色是由专业区分的。

垂布为套头三角兜型,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 军事六大类分别标为粉、灰、黄、绿、白、红颜色。

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头披在肩背处,铺平过肩, 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 垂布按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

学士服发展历程

在中世纪初期,罗马帝国灭亡了,希腊和罗马灿烂的古典文化被摧残,迅速走向衰弱,一度繁华的城市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各种教育机构荡然无存,罗马基督教会成了古代文化主要的承继者和传播者。

到了十二世纪,由于基督教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神职人员帮助主教管理他们的教区。于是陆续出现了修道院,大主教区学校和教区学校。大主教区学校设在大主教区内,教区学校设在神职人员所在的村落。

教会利用这些场所,对教士和僧侣进行读、写、算和教义基本知识的教育,他们采用古典文化的一些成果,逐步形成了被称为“七艺”(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的学习课程。

这些学校的教师在意大利被称为博士(Doctor,来源于拉丁文doctoreum,意即教师),而在巴黎则把教师称为硕士(Master,来源于拉丁文magister,意即教师,师傅)。

㈣ 学士服该怎么穿

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 等四部分组成。学位帽为方型黑色,博士学位帽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帽流苏为深蓝色,校长帽流苏为黄色;学位袍: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校长袍为红,黑两色,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为粉、灰、黄、绿、白、红色。 学位服是学位获得者,攻读学位者及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委员(或导师)出席学位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毕业典礼及校(院、所)庆,庆典等活动的穿着的正式礼服。学位服作为专用服装,着装应符合下列规范: 一、学位帽 学位帽为方型黑色. 戴学位帽时,帽子开口的部位置于脑后正中,帽顶与着装人的视线平行。 二、流 苏 博士学位流苏为红色,硕士学位流苏为深蓝色,校(院、所)长帽流苏为黄色。 流苏系挂在帽顶结上,沿帽檐自然下垂。 未获学位时,流苏垂在着装人所戴学位帽右前侧中部;学位授予仪式上,由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或校、院、所长)把流苏从着装人的帽檐右前侧移到左前侧中部,并呈自然下垂状。 三、学位袍 博士学位袍为黑,红两色,硕士学位袍为蓝,深蓝两色,校长服为红,黑两色。空穿着学位袍,应自然得体。学位袍外不得加套其他服装。 四、垂 布 垂布为套头三角兜,饰边处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标为粉、灰、黄、绿、白、红颜色,垂布佩戴在学位袍外,套披在后背处,匍平过肩,扣绊扣在学位袍最上面纽扣上,三角兜自然垂在背后。垂布按授予学位的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分别佩戴。 五、附属着装 内衣:应着白或浅色衬衫。男士系领带,女士可扎领结。 裤子:男士着深色裤子,女士着深裤子或深、素色裙子。 鞋子:应着深色皮鞋。 学位服介绍 ①:学位服分为:校长服、校长(导师)服、博士服、硕士服、学士服五种; ②: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帽、流苏、学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组成; ③:垂布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采用不同的饰边颜色区分; ④:流苏分为:校长(导师)流苏、博士流苏、硕士流苏、学士流苏。 描述:从左至右:学士服、博士服、校长服、校长(导师)服、硕士服图片:1.jpg

㈤ 学士服颜色分类

文学(含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部分院校经管类)——粉色

理学(含部分院校经管类)——灰色

工学——黄色

农学——绿色

医学——白色

军事学——红色

㈥ 心理学学士服是什么颜色的

就是这种的,你看一下

㈦ 图片里的这种衣服叫做什么

学士服。其中每套学士服由学士帽、流苏(学士帽上的穗子)、学士袍、垂布(即我们一般熟悉的衣领)四部分组成。不同学科垂布颜色不同,一般可分为:文(含文、法、哲、史、教)——粉色、理(含经、管、理)——灰色、工——黄色、农——绿色、医——白色、军事——红色六大类,采用不同的六种饰边颜色区分。

㈧ 毕业照要怎么照这里搜集了38张示例图!

扫盲篇

上一年的旅行自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看过了,大家对于自拍应该有了新的看法,现在推出一种新的、好玩的自拍项目:集体自拍照(自拍毕业照包含在内)。自拍照,顾名思义,这个功能主要是给用户,在单独使用数码相机、手机等拍摄工具时,想拍摄自己的影像所使用的。而集体自拍照则是在集体中的一人使用数码相机、手机等拍摄工具时,拍摄集体的影像所使用的。

准备篇

毕业照开拍之前应该要做些什么东西呢?

一一告诉你:

1、确定时间。

很多大四的同学最后一个学期都在实习,因此需要提前确定好要拍摄的时间。此外,五月和六月开始进入夏天,比较炎热,因此我建议大四的同学第一学期秋冬的季节拍摄,一定要等到学士服批下来的人除外,一来天气凉爽适合外拍,二来天气太热会融化妆面,三来大家还有课都在学校,比较齐人,四来秋装和冬装花样比较多,拍摄出来的效果会比单调的T恤或是衬衣更酷。当天的时间安排建议在午后的13点开始拍摄,13点~16点阳光猛烈,适合在室内拍摄,比如说图书馆、课室等,16点过后阳光开始柔和,开始室外拍摄,例如操场、校道等

F13,16mm,1/80s,ISO400

2、凑人数。

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的装逼毕业照会被雷劈。因此,要装一起装,想到一个人拍毕业照要玩多重曝光充人数的场面也挺心塞的,不如叫上几个失恋时一起劈过酒的哥们、无聊时一起讲过全班八卦的姐们一块拍。人数在8~10人为宜,人太少不像毕业照,人太多太难控场。

F16,32mm,1/100s,ISO 1250

3、服装配饰。

服装没有硬性的规定,但我有软性的建议:服装最好能够统一,正常点的组合是白衬衫+黑西裤+黑皮鞋,特立独行点的是全套篮球服、恐龙睡衣、美少女战士服等。假如不能做到全部服装统一的话可以选择大家共同拥有的衣物,比如说运动鞋、球鞋等。颜色也需要提前进行沟通,我的毕业照选择的是白色的T恤+深色裤子/裤子+鞋子随意,共同颜色就是白色,让人一目了然。

配饰方面有很多,学士帽、领带、领结、红领巾、太阳眼镜(装逼利器)等等,搞怪点的可以买一些怪兽面具。

F16,40mm,1/100s,ISO1250

F8,32mm,1/80s,ISO 3200

4、器材。

(1)单反+镜头:我使用的单反机身是Canon 5DMARK III,镜头是Canon EF16~35mm F/2.8L II和Canon EF24~70mm F/2.8LII,一只超广角和一只变焦人像王足以应对自拍毕业照的拍摄。

(2)三脚架:FotoproMGC-684N+T7专业碳纤维三脚架,超便携超稳定户外单反相机三角架。

(3)无线快门遥控器: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相机所配置的无线快门遥控器不一致,购置前需要了解清楚。

5、选点

先选好点之后拍摄可以节省大家的时间,挑取具有学校建筑特色以及极具留念的地方,事先做好相关定点。这是我们当天的拍摄地图,有准备往往更有效率。

6、化妆。

强烈赞成所有拍摄毕业照的女生化妆,一来真的会变漂亮,二来减轻摄影师的后期压力。男生也可以涂一层淡淡的BB霜,除非你真的很天生丽质。

7、阅片量。

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是怎么将作品拍得高大上的关键,没有人是天生的模特,因此要学里面的动作,也没有人是天生的摄影师,因此可以根据里面的站位去现场调度。片子哪里找,给大家一个捷径,搜美剧的海报剧照以及日韩组合的专辑封面和写真,还有婚礼拍摄的伴郎伴娘的合照,这些都可以成为你拍摄毕业照的灵感来源。

拍摄篇

1、美剧剧照的拍摄方法。

F10,16mm,1/160s,ISO100

美剧的剧照有很多是将人物放置在画面的底部,然后摆出各种动作。创作灵感也来源于自己2014年8月在西藏班曲拍摄的一套藏族90后为主题的人文纪实片子。

同学里面有情侣的话,可以建议他们搂在一起,或者KISS,增添画面的趣味性,就像画面里的8号、9号同学。单身狗也不用怕,有单身狗的动作合辑:1号同学装作在拍摄我们,2号同学看镜头抢镜(心机啊),3号同学看向远方,4号同学往她的左前方看,5号同学背向镜头往左看,6号同学往她的右前方看,7号就是我,装作在走路。

自拍之前,负责拍摄的人必须要将其他人的位置和动作确定好。千万不能错位重叠,这样会显得很乱。

还有一点自拍提示,要留下空位给自己,就像下图一样,往里一站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6.3,27mm,1/125s,ISO 1250

再来剖析一下这张毕业照的动作:1号同学已经动作穷了,还是这个pose,2号同学深情看镜头,3号同学插裤袋继续装作看远方,4号同学双手垂下看镜头,5号就是我,单手插裤袋回头看镜头,6号同学双手交叉,7号同学侧身看镜头,8号同学动作跟1号对称,9号双手垂下,双脚交叉。

难倒是不难,关键是要有范,腰板挺直抬头挺胸是王道。

2、势必要跳起来

F10,16mm,1/200s,ISO 100

跳起来也是有技巧的。拍摄跳起来的角度通常为仰拍和平拍,以下这张花絮图片记录的是平拍时的画面。

出来的效果是这样的:

平拍出来的视觉冲击不够俯拍强烈,拍摄了这张照片之后我觉得可以尝试仰拍,于是就拿手机或者其他物品放置在镜头下面。

仰拍与超广角的结合使得空间压缩感更加强烈、更具视觉冲击力。

小提示:最好挑选背景简单空旷的地方跳起来,画面干净大方。

F2.8,16mm,1/200s,ISO 1600

3、模拟情景

这是毕业照的重头戏,拍摄之前建议想好要拍摄什么场景、什么画面,到现场之后负责摄影的同学要现场调度谁应该坐哪里,谁应该在那做什么事情。

(1)课堂百态。

F4.5,35mm,1/80s,ISO 2500

大学课堂十分有趣,有专心听课的同学,也有很多在做各种事情的同学人在心不在,我觉得自己倾向后者。当时安排了1号和2号同学继续打情骂俏,3号同学翘课走人,4号同学公然睡上桌面,5号同学好好发呆,6号同学上课玩手机,7号同学装不会做那道题目请教8号同学,接着9号真的是在很认真地玩手机!

(2)体育课后的便利店。

F4.5,27mm,1/125s,ISO500

通常上完体育课大家都一起去便利店买水买饮料喝,一边喝一边聊天,很欢乐。我当时建议女生坐在遮阳伞下聊天,男生从便利店门口拿饮料出来,有说有笑。最最关键的一点是现场还需要说一个能让大家一起笑的梗,想好了说出口之后马上按下快门,在这种场景,笑和没有笑的画面差别挺大的,大家可以自己脑补一下。所以说摄影师不好当,又要会拍、又要会现场调度、还要逗大家开心。

(3)图书馆自习。

F5.6,24mm,1/125s,ISO200

挑两张没人的桌子,9个人的话4人一桌,多余的一个站起来看,就是7号同学,虽然动作很作,但扔要为她的演艺精神鼓掌。男生的坐姿可以模仿1、4、5号同学,跷二郎腿并且背靠凳子,其他同学就是很认真地在看书。

(4)1000米考试。

F10,25mm,1/200s,ISO100

每每体育课的1000米考试,总会有人抢跑但是老师又不抓,开跑之前隔壁的人总跟我说你这小子别跑太快,结果一开跑自己像只箭一样冲了出去,最后大家还是在转弯出悄悄走直径少跑了半圈。

拍摄的时候我喊一声起跑,大家一起冲出去,在那个瞬间马上按下手中的无线快门遥控器,连拍几张,当中会有非常好玩的画面。这种画面通常需要拍摄好多遍,要有心理准备。

4、巧用剪影

F9,33mm,1/160s,ISO 400

拍摄剪影,肢体动作要够明显,腿、臂和身躯的分离要明显,不然就会变成一坨黑色。

大家可以留意两者的区别,我已经细心地为大家整理出了两者的不同,一起来找茬。

5、大环境小主体

F10,26mm,1/200s,ISO 125

这种风格我特别喜欢,大家经常能在我的作品里找到这个影子。拍摄这张照片时,相机离人物的距离真的有点远,就在这个阶梯上。

就像图中几个同学差距拉得不开,看起来就像抱团一样。此外,动作要夸张,把身体伸展开来,本来人就小了,不做点吸引眼球的动作就会显得很呆板。

6、利用光源

F2.8,16mm,1/80s,ISO 2000

夜晚的到来会对不外置灯具的自拍照造成影响,但是可以利用周围环境灯的资源,好比车灯。把车开到人物的背后,坐中间的两位同学负责把两个车灯完全遮挡住,出现轮廓光,两边的人每人都能打到半张小脸蛋的轮廓光。

7、象形纪念

F10,20mm,1/200s,ISO 100

我们学校的英文简称是DGUT,由于人数有限,我们9人只能这么去排位置了。

当然也可以尝试俯拍的方法,大家躺在地上,9个人先把D排出来,然后把G排出来,接着再把U、T排出来,最后拼接出来DGUT。就像这张我上一年为澳门大学的哥们拍摄的这张UM象形(Universityof Macau)

F13,47mm,1/125s,ISO1600

8、善于构图

F2.8,47mm,1/125s,ISO 200

构图是摄影语言的基础,构图对于照片的好坏至关重要。这张是在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拍摄的,两层楼的玻璃和扶手形成了一种V型的对称构图。

拍摄时先让一个同学站上去测光,看看效果。

再把人的站位设计成三角形对称就可以轻松完成拍摄。

有了好的构图作为基础,动作怎么摆都能够出一两张好的片子。

F2.8,47mm,1/125s,ISO200

F6.3,35mm,1/125s,ISO 1250

这张的故事性比较强,是在模拟下课的场景。1号、2号情侣同学依然左手牵右手,3号、4号、5号、6号同学多年饰演路人,亮点在于7号跟8号的追逐打闹,动作夸张搞笑,9号就远远指着他们两个在看。

趣味性的加入使得这张照片特别好玩,但是根本的一点是,这张照片的构图比较有趣,里面有两种构图,一种是汇聚线构图,还有一种是三角形构图,两者的结合会引导读者朝着汇聚的方向去看图,接着视线又回到了人物的三角构图里。

复合构图能够增添画面的可读性,拍摄时不妨想想能不能尝试多种构图,但有一定的难度在。

选点的时候兼顾构图的同时还需要做好同学之间的站位调度。

后期篇

后期包罗万象,今天为大家介绍三种简单粗暴又很常见有用的后期方法:组合拼接、创意翻转以及换脸易容。照片的调色、磨皮处理、更多后期揭秘教程会出现在我今年即将出版的自拍教程书籍里。

1、组合拼接

F9,16mm,1/200s,ISO 400

这是由三张图片拼接完成的,很紧凑,形式感很强,再加上动作的不一致丰富了画面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又好玩又酷。来看看三张原图。

假如不对画面内容进行裁剪的话,画面里上下左右很多多余的元素都会留下,这样看起来失去了一种关联性和紧凑性。

后期方法

Step 1:截取所需。

将三张图片分别导入photoshop,单击裁剪工具,选择“不受约束”,将裁剪的边框框住人物的四周。

回车键确定裁剪。同理得出另外两张裁剪后的照片。

Step2:拉入画布。

单击“文件”菜单的“新建”,新建画布,将三张图片拉入该画布。

将三者拖放在一块即可。

2、创意翻转

F10,70mm,1/125s,ISO 200

画面里的人都是虚的,因为都是人在水里面的倒影,当时拍摄的环境周围很乱,因此我没有考虑截取真人部分,来看看原图。

假如人的背后是干净的天空该有多好,但现实总是残酷的,有树林、有指示牌、有广告牌,还有石头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细心留意一下,水里面的倒影画面却无比干净,因此我就想到了只要画面里的倒影部分。

后期方法

Step1:截取所需。

将照片导入photoshop,单击裁剪工具,选择“16X9”,将裁剪的边框框住人物的四周。

回车键确定裁剪。

Step2:垂直翻转。

复制图层。Command /Control+T,单击右键,选择“垂直翻转”。

结果就会得到下面这张成品。

F10,70mm,1/125s,ISO200

这张已经颇具逼格,但是为了让这张照片更让人觉得耐人寻味,我决定将这张照片再次垂直翻转。

Step3:翻转拼接。

单击“裁剪工具”,将上方画布扩展,上下画布对称。

回车键确定裁剪。复制图层,单击该图层,点击右键,选择“垂直翻转”,拖动照片至空白画布处,将上下多余部分裁掉即可。

同理,根据这种玩法,我们可以创作出更多类似的作品。

3、换脸易容

F9,26mm,1/320s,ISO 400

毕竟毕业照是集体照的一种,并不能保证按下快门的那个瞬间每一个人都是最好的状态。在拍摄的时候大部分人的脸部神态都很好,但是其中有一两个人眼睛闭了起来亦或是抓拍到的表情不太好怎么办呢?又不想因为这一两个人而放弃了整张照片。不用担心,给他/她换张脸就好了。

来看看这图片的原图。

左起第三个女生当时跑起来还没有缓过神。

我很喜欢这张跑起来的画面,很有一种青春张扬的感觉,又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而不要这张照片,因此很自然就想到换脸。

后期方法

Step1:挑选素材。

除了那张照片之外需挑选出另外一张照片作为素材。

这张照片里的那位同学表情到位了,来,放大看一下。

有了素材就好办,建议拍摄的时候尽量不要删掉一些不好看的照片,导进电脑之后再决定删还是不删,一能让自己有绝对多的素材保证,二也许能在里面找到很多搞笑有趣的画面,存下来就是一种回忆。

Step2:套索脸蛋。

单击“磁性套索工具”,将脸蛋圈选出来。

回车键确定,单击右键,羽化3个像素,复制该图层。

我恳求我的同学不要杀了我!我只能帮她征个男友做为报答了。

Step3:拼接调整。

将该图层导入原本挑选的那张照片。

通过液化、拖拉、透视、变形等方法将脸蛋与原图相吻合。

就这样完成了换脸易容的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