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这是水池旁边看见的,经常在那爬出来,软软的,粘粘的,是什么虫,有毒吗
图片中的虫子是蛞蝓,这是一种害虫,无毒。
Ⅱ 请问这是什么虫子,头上有触角,体下有粘液,还可以像蜘蛛挂在空中。
蚂蟥(如果不是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的话)。
Ⅲ 这是什么虫
蛞蝓,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
Ⅳ 什么是鼻涕虫,有图片吗
鼻涕虫属于蛞蝓科陆生软体动物,由蜗牛转变而来,现生种类广分布于欧洲、亚洲、北美和北非。一般黄绿相间,体柔软,形状似去壳的蜗牛,外形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壳退化为一石灰质的薄板,位于身体前端背部,被外套膜包裹而成内壳。有尾嵴。体呈灰色、黄褐色或橙色,具有不明显的暗带和斑点。触角2对。眼位于后触角的顶端。
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
(4)鼻涕虫图片卡通扩展阅读
驱除鼻涕虫方法
1. 把生姜粉撒在鼻涕虫出没的地方,鼻涕虫对生姜的气味非常敏感,会远远走开. 当鼻涕虫危害你心爱的植物的时候,在你植物的根部缠上一圈细细的铜丝也有同样的效果(鼻涕虫不喜欢铜丝散发出来的微弱的电磁场).
2. 有种恶心的方法,效果很不错. 把捉到的鼻涕虫放在搅拌机里加水打成液体,加酸橙汁,或柠檬汁更好 用喷壶喷鼻涕虫出没的地方,几个月之内看不到一只鼻涕虫的.
3. 晚上在鼻涕虫出没的地方放一个装满啤酒的盆子,第二天就会看到喝的胖呼呼的鼻涕虫。
4. 往鼻涕虫上撒盐:如果往鼻涕虫上撒盐,它会“融化”像水一样的的东西和一层皮。原因它体内是含水量很高,造成体内盐度很低,水分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转移。因此,它就越来越小了, 给人的错觉是化成水了。
5. 用硫酸铝撒于鼻涕虫出没的地方。硫酸铝对其它软体动物也有效。
6.杀死蛞蝓(鼻涕虫)的另外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浓盐水喷洒地面驱除成虫,一种是用米糠或豆饼加入2%砷酸钙或砷酸铝制成毒饵诱杀。对室外的阴沟、下水道等地方进行消毒,可用6%的灭达进行处理。
Ⅳ 流出代表什么动物
这是脑筋急转弯题。
“流出”所暗示的动物是鼻涕虫。
因为鼻涕是流出来的,所以,可以用“流出”二字代表“鼻涕虫”
【笔者房晨钟按语:鼻涕虫有件蛞蝓,是一种农业害虫,准确的说,他是昆虫,是一种对农业有害的软体动物,专门吃庄稼的嫩叶。】
鼻涕虫图片如下
Ⅵ 大家看看这是什么虫子呢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蛞蝓的一种。
蛞蝓 (一种软体动物)
蛞蝓 [kuò yú] 为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动物的统称。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不是蚰蜒),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
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民间流传在其身上撒盐使其脱水而死的捕杀方法的确有用。
Ⅶ 这是什么虫子
蛞蝓(Limax maximus),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中的一种肺螺。
资料参阅:http://ke..com/view/43620.htm
图片参阅:http://image..com/i?fr=bk&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F2%D2%F2%F5
Ⅷ 这种虫子是吸血的那种吗有他的图片和详细解释吗
不是,这是蛞蝓。蛞蝓 [kuò yú] ,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又称水蜒蚰、鼻涕虫,中国南方某些地区称蜒蚰(不是蚰蜒),俗称鼻涕虫,是一种软体动物,与部分蜗牛组成有肺目。雌雄同体,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体表湿润有黏液,民间流传在其身上撒盐使其脱水而死的捕杀方法。
Ⅸ 这是蚂蟥还是脱了壳的蜗牛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蛞蝓。蛞蝓外形就像是没有壳的蜗牛,这是蛞蝓的主要特征之一。蛞蝓为陆生。体柔软,形状似去壳的蜗牛,外形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壳退化为一石灰质的薄板,位于身体前端背部,被外套膜包裹而成内壳。有尾嵴。体呈灰色、黄褐色或橙色,具有不明显的暗带和斑点。触角2对。眼位于后触角的顶端。
蛞蝓身体经常分泌粘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的痕迹。生活于阴暗、潮湿处,白昼潜伏,夜晚和雨天外出活动。
Ⅹ 这是个什么虫子
鼻涕虫,又名:蜒蚰螺、蜒蚰、蛞蝓、旱螺等。
鼻涕虫由蜗牛转变而来,年生2—6代。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繁殖,产卵量400多粒,卵堆产在潮湿的土内,卵期10一17天,幼虫期55天。春秋两季发生为害严重。4—6月受害最烈,长江流域5—7月为害最重。野蛞蝓夜间活动,白天潜伏,耐饥力能达130多天以上。陆生。体柔软,形状似去壳的蜗牛,外形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壳退化为一石灰质的薄板,位于身体前端背部,被外套膜包裹而成内壳。有尾嵴。体呈灰色、黄褐色或橙色,具有不明显的暗带和斑点。触角2对。眼位于后触角的顶端。雌、雄生殖孔为1共同孔,位于身体右侧、前右触角的后下方。肺孔开口在外套膜的后缘。身体经常分泌粘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的痕迹。生活于阴暗、潮湿处,白昼潜伏,夜晚和雨天外出活动。雌雄同体,交尾产卵,卵产于潮湿的土壤中。取食植物的嫩叶嫩芽,为蔬菜、果树、烟草、棉花等的敌害。中国常见的种类有黄蛞蝓。大型,伸展时体长可达120毫米。体黄褐色或深橙色,有浅黄色斑点。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或住宅的阴暗处。在高湿、高温的季节最为活跃。喜食植物,为农业的害虫。国外平均每年要花3000万美元来消灭它们。
驱除鼻涕虫方法:把生姜粉撒在鼻涕虫出没的地方,鼻涕虫对生姜的气味非常敏感,会远远走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