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卡通图片 » 卡通人物土家族图片
扩展阅读
化妆品包装盒高清图片 2025-08-06 17:22:22
哈哈大笑的图片大全 2025-08-06 17:22:20
群聚会背景图片 2025-08-06 17:15:49

卡通人物土家族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29 13:39:00

⑴ 土家族的介绍

土家族的介绍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永顺、龙山、保靖、古丈以及湖北省来凤、利川、鹤峰、咸丰、宜恩一带及四川省。人口570.42万(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已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

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1)卡通人物土家族图片扩展阅读

土家族饮食文化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

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

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

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

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⑵ 有关土家族的资料。 急!

土家族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

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



(2)卡通人物土家族图片扩展阅读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传统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及歌舞“茅古斯”。乐器有唢呐、木叶、“咚咚喹”、“打家伙”等。

礼仪主要有:见面要互相问侯,家有来客,必盛情款待。若有是逢年节到土家人家里做客,主人还会拿出雪白的糍粑去烤,待烤得两面金黄开花时,吹拍干净,往里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

有的地方给客人吃糍粑还有些讲究,即把烤好的糍粑给客人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就咬,这时主人会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再给客人。

土家族节日: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⑶ 当年出现在“人民币”上的湖南土家族姑娘,如今怎样了

在现在这个社会,互联网的发展大大的推动了移动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也习惯了移动支付,这其实直接导致了人民币的使用率,而最近也有消息传出人民币将会出数字版,这意味着国家货币逐渐从实体转向了虚拟世界,而今天要说的就是当初被刻在“人民币”上的湖南土家姑娘,他们现在变成怎么样了呢?现状让人想不到。

从这个角度去看,其实发现对于这两个女孩子来说,当年去北京是一次很不错的选择,只有不断的扩充视野这样才能看得更远,发现更多的机遇,如今的她们绝对可以用人生赢家来形容,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⑷ 土家族摆手歌的代表作品

丰富多彩、篇幅浩瀚的摆手古歌的重点作品有《雍尼补所尼》,包括开天辟地、洪水滔天、兄妹成亲、人类延续等内容;《迁徙歌》,描述了土家先民迁徙、定居、迁徙,不断寻找乐土的过程;还有描写土家先民的能人、勇士以及世代信奉的保护女神等歌。 叙述人类治天治地万物创造的经过。从张果老做天李果老做地衣恶阿巴做人唱起。有了人类后,有人想吃雷公肉,造成水涨齐天,人类毁灭。躲在葫芦里的雍(妹妹)和补所(哥哥),随水飘流,保住性命。世界上只剩下这兄妹俩了,神仙关心人类命运,苦劝雍和补所成亲,他们以一母所生为由,不肯答应。后经多次问卜,又经乌龟指点,兄妹俩在红槐树下相遇,苦辣树下成亲,不久生下一个肉坨坨。肉坨坨砍成一百二十坨,伴以河沙撒出去成了客家(汉族),和黄土撒出去便成了土家,从此人类又得到繁衍。
又唱征服太阳,安排日月星辰;得水得火,得五谷杂粮;征服各种毒虫毒蛇等,构成了人类与自然暴力斗争的艺术画卷。长诗想象奇特,情节生动,语言朴实,表现了土家先民对各种自然现象的朴素理解,以及征服大自然的坚强信念。 这部分主要唱土家先民在武陵山区、五溪流域寻找安身住处的经过。祖先从何处迁来,说法不一,但祖先们在迁徙途中,互相关心,团结互助,越过高山密林、急流险滩,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他们不知道走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只知道“太阳又出来了, 太阳又落了。树叶又绿了,树叶又落了。草鞋穿烂了九十九双,拐棍拄断了九十九根”,终于来到山清水秀、溪流纵横、土地肥沃的地方,于是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这部分古歌虽不是真实的历史记载,但可以推定,土家族先民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作过较长途的迁徙,而沿途留下若干支部落分别扎根在酉水、乌江、清江流域及武陵山区也为许多史料所证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迁徙歌》具有巨大的史诗价值,它所反映的是历史的本质。《迁徙歌》之所以在土家族人民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是因为它热情讴歌了祖先们开创事业的丰功伟绩和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得到了子孙世代的崇拜与敬仰。 这部分古歌记述了土家族古代英雄人物的业绩,是极有价值的英雄史诗。完整保存下来的有《卵蒙挫托》、《将帅拔佩》、《日客额地客额》、《春巴ma妈》等。 《卵蒙挫托》描写土家族祖先八部大王与皇帝斗争的故事。
传说八部大王的母亲吞了神赐茶叶,生下八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儿聪明伶俐做了皇帝娘娘。皇帝请八兄弟京城修宫殿,见他们本领过人便起心谋害。八兄弟知道后放火烧毁了皇帝的宫殿。
《将帅拔佩》是以古代土家族英雄人物命名的叙事长诗,他是一个力大无穷的英雄。两人合抱的大树,他轻轻一提就连根拔起,老虎提在手里,当着猫儿玩耍。他的力气是因为喝了九龙神水。歌中描写将帅拔佩带领土家人民打败来侵犯的客王官兵,歌颂了土家族人民不畏强暴、英勇反抗的斗争精神。
《日客额地客额》取材于人民与土司的斗争。日客额和地客额是土家族古代两个能干的人 。有一年村寨里要搞摆手活动,突然发现“弄弄”、“补色”和“弄涅也屋”等祭祀用品不见了。没有这三件神器摆手活动是无法进行的。摆手主持人便派日客额和地客额去土司墨比卡巴处借。日客额和地客额深知墨比卡巴的吝啬刻薄,去后先不谈借神器的事而从交朋友做起,帮墨比卡巴赶肉、捉鱼、割草。但当提出借神器时仍为墨比卡巴所拒绝。
日客额地客额一气之下,便叫燕子衔了火星子去烧墨比卡巴的屋。墨比卡巴由喜鹊传话,知道失火的原因 ,不得已才把摆手的三件神器借出来,村寨里的摆手活动得以热热闹闹地进行,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很有特色。《春巴ma妈》又名“阿密婆婆”,歌颂古代一个受人尊敬的保护女神。
除上述三个内容外,还有丰收歌、迎神歌、送神歌、扫堂歌等,这些对了解土家族古代先民的道德观念、审美意识等均有一定价值。

⑸ 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有哪些。。。(带文字图片加以说明) 好的话加财富

100元券采用四位领袖浮雕像,这不但是我党始终坚持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象表现,同时也记录和歌颂了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

50元券正面主景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头像,体现了中国宪法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国体和政权性质;

从10元券开始到1角券,正面主景都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民族人物头像,每张票面两人,栩栩如生。这些民族人物头像是多民族国家的象征,不仅反映了中国各民族的大团结,而且反映了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主人翁精神。

1角,1988.9.22发行,正面是高山族和满族男子头像,主色为深棕色。

2角,1988.5.10发行,正面是土家族姑娘(黄其萍)和朝鲜族姑娘(苏春熙)头像,主色为蓝绿色。

5角,1987.4.27发行,正面是苗族和壮族妇女头像,主色为紫红色。

1元,1988.5.10发行,古钱满版水印,另外还发行有票面图案颜色相同的1990年版和正面主色稍红、钞票号码为黑色的1996年版。正面是侗族和瑶族妇女头像,左边是“燕子桃花”图。燕子是欢快勤奋的报春鸟,桃花绽开于春光明媚之际,“燕子桃花”占近春光,将万里江山装扮得分外妖娆,并寓意美满幸福和青春常在。币背画是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似一条巨龙,盘旋于起伏延绵的群山峻岭之巅,气势磅礴,雄伟庄严。

2元,1988.5.10发行,古钱满版水印,另外还发行有票面图案相同,币背主色稍浅的1990年版。正面是维族和彝族妇女头像,左旁是“绶鸟翠竹”图。绶鸟即吐绶鸟,俗名火鸡。“绶”谐音“寿”,含长寿之意。翠竹系君子之象征,刚直正派,虚心劲节,素为文人雅士称道。大文豪苏轼有“宁可食无肉,不可无居竹”之名句。币背画面是海南的“南天一柱”景观。南天一柱位于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海边,面朝大海,背先靠山岩。海滩之上,块块巨石,经过风雨海浪的雕琢,变成了各种奇形怪状,其中有块刻有“天涯”的立石,其右边有块刻着“海角”的卧石,再向右就是拔地而起的一块巨石,上刻“南天一柱”,它是海南着名的旅游胜地。游人漫步茂林繁花之中,徘徊于“南天一柱”海滩之上。

5元,1988.9.22发行,古钱满版水印,正面是藏族和回族男子的头像,左侧是“仙鹤劲松”图。仙鹤在古代是“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仅次于凤凰的“一品鸟”,明清一品官吏的官服编织的图案就是“仙鹤”。鹤又喻为贤能之意,古代招贤诏书称为“鹤板”。劲松挺拔,不畏严寒,是坚贞不屈之象征。松鹤组合,又寓意健康长寿。币背图案是“长江巫峡”壮观。巫峡全长45公里,从重庆巫山县之大宁河口,到湖北巴东县官渡口。船行其间,两岸青山连绵,群峰如屏。时而大山挡前,时而峰回路转,着名的巫峡12峰中最诱人为神女峰,亭亭玉立,令人神往。

10元,1988.9.22发行,农民头像固定水印。正面是汉族和蒙族男子头像,左边是“凤凰牡丹”。凤凰是中国传说中的神鸟,有“百鸟之王”的美称。《史记》记载:“四海之内,感戴舜功,兴九韶之乐而凤凰翔天下”。《说文解字》内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大安宁”。凤凰出现是国泰民安吉祥之兆。牡丹则是中国的名花,唐代诗人李正封有“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之句,将牡丹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魁。币背为珠穆琅玛峰图。珠峰位于喜玛拉雅山之中部,海拔8844.43米(2005年测量新高度),像座巨型金字塔耸立在群峰之上,气势不凡,景象壮观。为世界第一高山,也是世界上任何山峰都无法相比的。

⑹ 土家族的着名人物

土家族的着名人物有:陈能宽、廖汉生、李军声、黄永玉、严寅亮。

陈能宽(1923年-2016年),土家族,张家界市慈利县江垭镇人,金属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廖汉生(1911年-2006年),土家族(其父亲是汉族),湖南桑植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1955年授中将。全国人大第六、七届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6)卡通人物土家族图片扩展阅读:

骆成骧(1865年-1926年)男,土家族、祖籍重庆酉阳龙池村人,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乙未科会试中状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重庆状元”、也是“唯一的土家族状元”。

王勃山(1875年-1957年)男,土家族,重庆酉阳龙潭镇人。国民党元老、孙中山大总统府秘书、原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

张朝宜(生卒不详)男,土家族,重庆酉阳人,原华北区军委书记。

王剑虹(1901年-1924年)女,土家族,重庆酉阳人龙潭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的夫人。

刘仁(1909年-1973年)男,土家族,重庆酉阳龙潭镇人。原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北京市委第二书记。

赵君陶(1903年-1985年)女,土家族,重庆酉阳龙潭镇人,中国无产阶级教育家,曾任中共中央妇女部负责人。

赵世炎(1901年-1927年)男,半个土家族(其父亲是汉族),重庆酉阳龙潭镇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着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参考资料:网络—土家族

参考资料:网络—陈能宽

参考资料:网络—廖汉生

⑺ 我国西南部土家族特有的摆手舞,只是单纯的一种舞蹈吗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传统舞蹈,距今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这一种舞蹈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不仅反映了土家人的生产生活等习性,也有着宗教祭祀,团结合作的历史意义,所以被列为了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土家族摆手舞源远流长,有人说摆手舞起源于宗教祭祀活动,因为土家人尊敬祖先、热爱自己的领袖人物,为不忘祖先的功绩,土家人便创造了纪念他们的摆手舞。

所以说,摆手舞是一种非常有意思,而且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种舞蹈。它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土家族在一段漫长的历史阶段里,社会生产发展的缩影和艺术性的表现。

⑻ 土家族的传说

是古代由贵州迁入湘西的“乌蛮”的一部。此说根据《溪州铜柱记》说:“盖闻牂牁接境,盘瓠遗风,因六子以分居,入五溪而聚族。”认为土家族来自贵州。贵州境内一直有“比兹”族,如民国《大定县志》卷五谓:“比济系白罗罗之名,因号其地为比跻,久之讹为为毕节”。

元代的《经世大典 招捕总录》的《八番顺元诸蛮》篇中也说今贵阳、惠水之间有“必际”一族。“比跻”、“必际”,当即“比兹”,和土家族的自称相近。据历史记载,中唐以后,“越嶲”一带的“乌蛮”曾入贵州 。

“兵敷出,侵地数千里” 。当地土着一部分被其征服,就是“白罗罗”称谓的起源,一部分与他们进行长期的斗争,最后被迫迁入湘西和云南。“土家”这个名称即是对新侵入的“乌蛮”而言。土家族的语言与西南彝族比较接近,也是土家族来自贵州的一个佐证。

(8)卡通人物土家族图片扩展阅读

土家族的文化

饮食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辅以红薯、马铃薯等。菜包谷饭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其它较有特点的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咂酒,一般把薛曲和杂粮置于坛中密封,少则半年,多则二、三年,久之成酒。待客人到来时,取置堂案正中,以细竹通节为竿,

插坛底,堂中置案,两旁分放鸡、鸭、鱼、肉等,各置筷子一双,而不设坐,由主妇开坛,主人请客人上前依次轮流咂酒,后举筷而食,彼此不以为嫌,边吸边食,边唱边跳,载歌载舞。

服饰

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

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

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头发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缠头,喜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

男式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着已经与汉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见到土家族的传统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