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卡通图片 » 李元霸图片卡通图片
扩展阅读
思考动态图片 2025-07-27 14:06:13
图片上画半径的软件 2025-07-27 14:00:20

李元霸图片卡通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8-09 12:16:21

A. 隋唐演义所有武将

隋唐演义》排名:

十三杰: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师徒
12、梁师泰?
13、秦琼/尉迟恭

四猛:

1.罗士信
2.来护儿
3.新文礼
4.王伯超

四绝:

1.罗成
2.尚师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四、其他排法1: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途
11、新文礼
12、韩擒虎
13、谢映登
14、王伯当
15、史太奈
16、秦琼
17、尉迟恭
18、单雄信

五、其他排法2: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掌中凤翅镏金镗,曾经大战过宇文成都;
第七杰: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
第八杰: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
第九杰: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
第十杰: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第十一杰: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
第十二杰: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
第十三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
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单鞭,擅使丈八蛇矛枪;
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是未来瓦岗五虎上将的头一员;
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连罗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当,胯下黄斑马,掌中花枪,一上战场就玩命;
第十八杰: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马,掌中青龙郾月刀,真好比关公在世。这是十八条好汉!
六、其他排法3:

第一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祖,汉浮波将军马芫使的。共重320斤。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

第二条: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凤翅镏金镗。

第三条:三公子裴元庆,八十斤一只的八卦梅花亮银锤,最后死在庆坠山。被炸死。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条熟铜棍,死在扬州千斤闸下,被压成肉泥。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条亮银枪。

第六条:伍天锡,伍云召的族弟。是一对短棒混金镗。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在扬州城外。

第七条:燕山公少保罗成,家传五钩神飞枪,平生只输在同父异母家兄的五分枪下。绝命枪:回马枪

第八条:老将靠山王杨林,水火囚龙棍。死在罗成枪下。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可想以刀闻名。
第十条:四宝上将尚师徒,金纂提炉枪后被秦琼得去。

第十一条:八马将新文礼,弘霓关总兵。

第十二条:双枪老将,罗成干爹,定彦平。后因罗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条:金刀殿帅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请裴元庆二次学艺下山时,被裴元庆锤打护城河。

第十四条: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挂锤庄庄主,梁师泰。是隋唐八大锤之一。

第十六条:兵马大元帅秦琼,镶金锏,绝招:撒手锏。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杀手锏。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曾经日抢三关,夜夺八寨。飞马跃城楼。为救义子薛仁贵撞死皇宫外。雌雄双鞭,龟背托龙枪。

第十八条:聚显庄二庄主,赤法灵官单雄信,金顶枣阳槊

《说唐》天下第一条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胯下马掌中锤天下无敌,使人想起力可拔山的楚霸王。“状态说”对他不起作用,是真正的“绝对大李”。而第二条好汉宇文丞都则深受状态之害,每次他遇到第三杰裴元庆,都是他状态不好的时候,结果每次都是第三杰反打第二杰。《说唐》的英雄排名的确是比其他英雄小说有趣。
宇文出自北周皇族,是鲜卑族,而李元霸的老祖母独孤氏,也有鲜卑血缘。独孤,其祖先是东汉刘秀之子沛献王刘辅,刘辅后裔度辽将军刘进伯失陷于匈奴,与匈奴女生子,此子为匈奴谷蠡王,自成独孤部,后融合于鲜卑。北周独孤信,其长女为北周皇后,七女为隋文帝皇后,就是杨广的老娘,四女为李渊之母,真是超级老国丈。因此,李唐皇族也就有了鲜卑血缘。
宇文部乃鲜卑的一个部落,建立了北周帝国,几乎一统中华,隋代北周,宇文贵族仍为大官,如宇文述宇文化及父子,皆大隋重臣。在《说唐》中,宇文丞都是宇文化及的长子,不过,除了在小说开始时他在攻占南阳关时有些天保大将常胜将军的威风外,此后老打败仗,不是碰上李元霸就是碰上裴元庆,从来没碰到过秦琼这些排名靠后的人。
裴,出自秦国的嬴姓,秦乃虎狼之国,难怪裴元庆如此勇猛,说是天下第三,实际上能击败他的只有李元霸。历史上裴仁基的儿子是唐大将裴行俨,可能是裴元庆的原型吧,可能评书中银锤太保裴元庆的白面大汉形象在形象上比小说中的小英雄裴元庆更接近裴行俨一些。
四五六杰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武功比前三杰差了一截,三人围攻宇文丞都还被击败,不过三人也很有实力,虽然败了,却也将宇文丞都的体力拖垮,被裴元庆占了便宜,造成第三杰反打第二杰,打得宇文丞都吐血。
伍云召的身上有着赵云和伍子胥的影子。伍,出自芈姓,楚王之后,另外员(YUN)姓也出自芈姓,是伍子胥的后代,以伍子胥名伍员(YUN)得姓。伍子胥历经苦难,终于得报大仇,是千古景仰的真心英雄。《说唐》作者想必也很景仰伍子胥,伍云召因此也在小说中威风八面,虽然实际上他武功不如宇文丞都,却尽碰上与秦琼水平差不多的战将,因此也如赵云般杀敌无数,常胜将军,出尽了风头。
雄,或者应该是熊姓,熊姓也出自芈姓,西周时,苗人部落酋长鬻熊在荆山建立荆国,后为楚国,其后姓熊。
第七条好汉是气死小辣椒不让独头蒜的少保罗成,《说唐》对他的描写,此人有点心狠手黑,这也是《说唐》比其他英雄小说有趣的地方。罗,出自妘姓的罗国,春秋时罗国为楚国灭,后代姓罗。罗成是虚构的人物,其父亲幽州总管罗艺倒是史有其人。
八杰杨林,杨,主要出自姬姓,周宣王小儿子尚父封于杨,其后裔姓杨。杨姓名人有汉代太尉杨震杨彪。杨震拒腐蚀永不沾,千年传颂。杨坚建立的隋帝国战斗力很强,击败突厥是家常便饭,偏偏杨广骄狂,栽在了高丽的辽东城下,李世民就吸取了教训,打不起我认了,我躲得起,这种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气度非常人所有,结果是隋二世而亡,而大唐开创千古盛世。
第九杰九河花刀魏文通,是关公式的人物,大家都喜欢讨论三国英雄的排名,实际上,关公要是在《说唐》里排名,最多也就能排到第九名,和魏文通一样位置。魏,出自姬姓,周王子毕公高,其后裔毕万在晋国做大夫,晋献公封之于魏邑,其后姓魏,为晋六卿之一,其着名者首推追随晋文公的勇将魏犨,以战功封子爵,魏武子的后裔魏文侯斯建立魏国,是战国前期的头等军事强国,其后裔魏无忌是魏家的杰出人物。
十杰尚师徒,尚,出自姜姓,以姜太公号称尚父得姓。
秦琼秦叔宝,书中的一号男主角,武功却只排到第十六条好汉,再一次显示《说唐》的与众不同。秦姓,分别出自姬姓和嬴姓。
十七杰尉迟恭,尉迟,鲜卑姓。
十八杰单雄信,单田芳的单,出自姬姓,周成王少子臻封于单邑(今河南孟津),其后姓单。

B. 隋唐英雄传李元霸的清晰图片哪有

网络 图片区里有

C. 游戏角色有李元霸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游戏英魂之刃有角色李元霸。
英魂之刃李元霸怎么玩 李元霸介绍
历史上的李元霸:

李元霸是清代小说《隋唐演义全传》和众多评书中的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注:《隋唐演义全传》等小说称他为李渊第四子,历史记载也没有盖世武功,这与史实不符),母窦皇后。隋朝大业十年(614年)英年早逝,得年十六,被唐高祖李渊追封为卫王,后世因避讳清康熙帝玄烨名改称为李元霸。

英魂之刃中李元霸背景:

秋日,残阳。

风沙漫天。

连天的旗帜在呼啸的北风中噼啪作响。

古战场上两军将士仅隔百步之遥,又一轮厮杀就要开始。

没有嘈杂的喧嚣,没有惊天的战鼓,也没有豪迈的悲歌,只有战马不安的响鼻不住地在耳边回荡。

每个战士都紧攥着手中的利器,弓弦也已经拉满,如同紧绷的神经。

任凭寒风呼啸,却无一人挪动半步。双方就这样远远地对望,仿佛被定格的画面。

一名大将缓缓行至阵前,只见他身穿一副吞天兽铠,手执两柄瓮金大锤,傲然挺立。

黑压压的军阵竟似乎敌不住一人的气势,久经战场的老兵也不禁咬紧了牙关。

敌方军阵之中一名手持凤翅镏金镋的将军狂吼一声,拍马而出!

顿时双方战鼓齐鸣,仿佛要将天地撕裂!

又一股秋风袭来,卷起漫天黄沙。

破阵的战鼓尚未停歇,胜负却已揭晓。

中央的空地只剩下手持双锤的猛将和他身后斗大的“李”字军旗。

李元霸斜眼看了下倒在脚边的那位将军,下达了新的命令。

“杀!”。

李元霸技能:

英魂之刃李元霸怎么玩 李元霸介绍
瓮金双锤

被动:李元霸的双锤可以提升自己的攻击力。每丢出去一把锤子,瓮金双锤增加的攻击力减少一半。

主动:李元霸将手中的双锤之一朝对手掷出,造成物理伤害并使其减速。3秒后可以掷出另外一把锤子。

英魂之刃李元霸怎么玩 李元霸介绍
裂甲重击

李元霸将力量积于双锤之上,下一次普通攻击将使目标的防御力下降。

英魂之刃李元霸怎么玩 李元霸介绍
不屈意志

李元霸失去的血量越多,获得的攻击力、物理和魔法防御也越多。每损失5%血量获得一次状态提升。

英魂之刃李元霸怎么玩 李元霸介绍
霸绝天下

李元霸有如杀神附体,大幅度提高自己的攻击力,主动使用后5秒内对所有魔法免疫并增加10%的移动速度,持续5秒。

李元霸怎么出装?

英魂之刃李元霸怎么玩 李元霸介绍
骑士护腕

只有受封的骑士才能佩戴这种护腕。

力量+6,防御+1,生命回复速度+2

附加技能:



战神靴

战神穿过的鞋子。

+10点攻击力,+25攻击速度,+80移动速度。

附加技能:



幽冥刺

从九幽炼狱逃出的通灵至宝,锋芒如针,阴毒如蝎。

+60点攻击力

附加技能:

阴蚀(唯一被动)

技能描述:降低目标54点护甲值,持续5s,效果不会累积。

魔神面罩

+20攻击 +20攻击速度 +250生命值 +200魔法值 +15全属性

附加技能:

被动效果:增加25%物理吸血

被动效果:近战英雄攻击敌方英雄后增加90移动速度,远程英雄攻击敌方英雄后增加40的移动速度,持续2s

被动效果:近战英雄攻击使目标减少移动速度30%,远程英雄攻击使目标降低15%移动速度,持续2s

射神炮

火炮,终结冷兵器时代的神器,地精贤者伽布林制造。

+85点攻击力

附加技能:

暴击率+20%,暴击倍数+250%

九龙神皇铠

集圣皇座下九大神龙之力淬炼而成的战铠。

+15点护甲值,+35攻击速度。

附加技能:

专注光环

技能描述:增加1200范围内友方单位30点护甲值,对建筑有效。

荒芜光环

技能描述:减少1200范围内敌方单位30点护甲值,对建筑有效。

狂热光环:

技能描述:增加1200范围内友方单位15点击速度。

李元霸玩家心得:

之前论坛就有过李元霸的图片,霸气帅气十足啊 真不亏是唐朝猛将中的极品!

明显属于那种血越少攻击越牛的人物

李元霸假设Q是方向技能的话 这个英雄即将有不错的补兵能力 群杀技能 由于后面的技能加成 注定了这个Q攻击是短期非常的高的技能输出啊!

李元霸W感觉很一般 从技能描述来看只是破甲没附加攻击力。这样实用性貌似比较低

不过要是按照丛林的攻击方程算法 先破甲后技能输出(有技能伤害的话)。。相信大家体会过丛林的Q,,不是一般的疼

李元霸E就一狂战士技能。附加的攻击力理论上会让Q有攻击加成 每百分之5的话 就是说一般半血状态就加了10层 积少成多 就算满级E每层只增加5点攻击 5点防御 5点魔抗,,最后的结果是在你50%血的时候 你加了50攻击 50点防御 50点魔抗,,这个算法大家都懂的。。

李元霸R!堪比地狱火的丰胸受腰的技能!不知道大家看了他技能描述后 有没有一种感觉 主动使用后?难道他的大招是属于那种主动被动一起的技能吗?就是说 点了大招被动大幅度加攻击,开打的时候可以开启大招 获得5秒魔免!(虽然不是无敌 不过魔免对于狂战士输出的话。。呵呵 法师跑?还加了速度追上法师。。咔嚓!)加速啊 魔免啊 法师伤害法师控制无效啊!人家还不是项羽关羽那样魔免的时候不能平A技能输出啊

李元霸还是力量型人物!就算再坑也是个肉!值得一买
希望能帮到你,求采纳。

D. 求!隋唐英雄人物图

隋唐英雄排名
一、《兴唐传》(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陈荫荣口述,戴宏森整理)排名:

开隋九老:

1、忠孝王伍建章
2、大元帅高颖
3、靠山王杨林
4、上柱国贺若弼
5、大都督鱼俱罗
6、昌平王邱瑞
7、上柱国韩擒虎
8、双枪将定彦平
9、越王杨素

十六杰:

1、李元霸
2、裴元庆
3、宇文成都
4、雄阔海
5、伍天锡
6、程咬金
7、翟让
8、罗成
9、秦琼
10、单雄信
11、王君可
12、魏文通
13、伍云召
14、王伯当
15、尚师徒
16、左天成

四猛:

1、罗士信
2、新文理
3、秦用
4、来护儿

[如果撇开九老和四猛,按照流行的说法,《隋唐演义》的好汉十三绝应该是这样排名的: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理
12、韩擒虎
13、秦琼/尉迟恭

二、《说唐》排名: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云召
6、伍天锡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徒
11、新文礼
12、韩擒虎
13、王伯当
14、秦琼
15、尉迟恭
16、单雄信

三、单田芳《隋唐演义》排名:

十三杰: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师徒
12、梁师泰?
13、秦琼/尉迟恭

四猛:

1.罗士信
2.来护儿
3.新文礼
4.王伯超

四绝:

1.罗成
2.尚师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四、苏州评弹排名:
[共有“老辈”、“小辈”、“野辈”三个排名。共有39人。我只有“老辈”、“小辈”两个排名,哪位有“小辈”排名,不吝赐教]

老辈排名:

1.成都王张显图
2.淮西王焦本忠
3.铜山王姚子林
4.双枪将定彦平
5.皇城总兵史万宝
6.燕山王罗艺
7.靠山王杨林
8.屈突通
9.东昌王杨义臣
10.昌平王邱瑞
11.大元帅韩擒虎
12.定国公长孙晟
13.沙陀国王始罗失毕可汗

野辈十三条好汉:

1.银地国太子朗司马
2.琉球国太子鳌鱼
3.北汉王铁木耳
4.铁木金
5.红袍大力士蓝天毕
6.孽世雄
7.王九龙
8.盖世雄
9.洪天英
10.华公义
11.知世王王薄
12.定阳王刘武周
13.大梁王萧铣

五、其他排法1: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尚师途
11、新文礼
12、韩擒虎
13、谢映登
14、王伯当
15、史太奈
16、秦琼
17、尉迟恭
18、单雄信

六、其他排法2: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掌中凤翅镏金镗,曾经大战过宇文成都;
第七杰: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
第八杰: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
第九杰: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
第十杰: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第十一杰: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
第十二杰: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
第十三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
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单鞭,擅使丈八蛇矛枪;
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是未来瓦岗五虎上将的头一员;
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连罗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当,胯下黄斑马,掌中花枪,一上战场就玩命;
第十八杰: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马,掌中青龙郾月刀,真好比关公在世。这是十八条好汉!

七、其他排法3:

第一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祖,汉浮波将军马芫使的。共重320斤。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

第二条:天宝大将宇文成都,凤翅镏金镗。

第三条:三公子裴元庆,八十斤一只的八卦梅花亮银锤,最后死在庆坠山。被炸死。

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条熟铜棍,死在扬州千斤闸下,被压成肉泥。

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条亮银枪。

第六条:伍天锡,伍云召的族弟。是一对短棒混金镗。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在扬州城外。

第七条:燕山公少保罗成,家传五钩神飞枪,平生只输在同父异母家兄的五分枪下。绝命枪:回马枪

第八条:老将靠山王杨林,水火囚龙棍。死在罗成枪下。

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可想以刀闻名。

第十条:四宝上将尚师徒,金纂提炉枪后被秦琼得去。

第十一条:八马将新文礼,弘霓关总兵。

第十二条:双枪老将,罗成干爹,定彦平。后因罗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条:金刀殿帅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请裴元庆二次学艺下山时,被裴元庆锤打护城河。

第十四条:铁枪大将来护儿

第十五条:挂锤庄庄主,梁师泰。是隋唐八大锤之一。

第十六条:兵马大元帅秦琼,镶金锏,绝招:撒手锏。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杀手锏。

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曾经日抢三关,夜夺八寨。飞马跃城楼。为救义子薛仁贵撞死皇宫外。雌雄双鞭,龟背托龙枪。

第十八条:聚显庄二庄主,赤法灵官单雄信,金顶枣阳槊

-------------------------------------------------------------------------
更新一(2004.05.10):

陈青远《响马传》第一卷《秦琼卖马》排名:

第一猛是河间府罗士信,出身放牛娃,他手使镔铁枪;
第二猛是秦琼的干儿子秦用,手使人面赤铜锤,胯下骑挠头狮子黑,
第三猛是瓦岗寨的名将,人称扁锤将梁世太,手使—双扁式镔铁大锤,
第四猛是镇台唐壁手下的中军官来护儿,手使镔铁枪,人称铁枪将,胯下骑卧槽大黑马。

第一杰 是山西太原府李渊的儿子李元霸,手使一对擂鼓嗡金锤,胯下骑—匹赖麒麟,打遍天下无敌手;
第二杰 是宇文化及的长子宇文成都。手使风翅榴金镗,胯下骑万里烟云兽,
第三杰 是刀马关总兵裴仁基的三儿子裴元庆,手使—对西瓜亮银锤,胯下骑挠头狮子雪,
第四杰 是山东金顶太行山公道大王雄阔海,手使齐眉乌金棍,胯下乌骓马;
第五杰 是威震南阳关的南阳侯伍云召,手使五勾神飞枪,胯下骑千里银河一点白,
第六杰 是河北大王伍天锡、手使熟甲棍,胯下骑诨红兽;
第七杰 是北平王罗艺的儿子,燕山公罗成,手使亮银枪,胯下骑金线白龙驹,
第八杰 是铁臂靠山王杨林,掌中一对球龙棒,胯下骑花云豹,
第九杰 是威震潼关的总兵魏文通,手使青龙偃月刀,胯下骑艾叶青龙兽,
第十杰 是总领官三江大帅杨成,手使折铁点钢枪,胯下骑青云兽,
第十一杰 是虹霓关的总兵新文理,手使混铁点钢槊,胯下骑一丈青;
第十二杰 是威震虎牢关的总兵尚师徒,手使提龙枪,胯下骑虎类豹,
第十三杰 是两个人凑了一杰,有山东半杰、山西半杰。
山东半杰:历城县县衙里快班班头马快,姓秦名琼字叔宝,手使一双熟铜锏,胯下骑黄骠透骨龙。
山西半杰:山西潞州天堂县城南八里二贤庄赤发灵官,姓单名通字雄信,手使金顶枣阳槊,胯下骑闪电乌龙

E. 谁有隋唐英雄传里`李元霸的图片`拿着大锤子的那种`要一看超猛的那种`谢谢各位大虾

F. 谁有李元霸的图片马佳演的那个。急求

http://image2.sina.com.cn/ent/2004-10-23/.jpg
http://www.cctv.com/content_file/81/1/81_1_20041229154346.jpg

G. 有没有京剧角色中生旦净末丑中丑角的卡通图片,丑角中最出名的扮演者是谁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每个行当又有苦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其特征是“千人一面”,意思是说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大体一样,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化妆看都是一张脸;“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也是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1.生行

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在京剧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除红生和勾脸武生以外,生行一般都是素脸,内行术语称为“俊扮”,即扮相都是洁净俊美的。

①老生又称“须生”、“正生”、“胡子生”。

一般都是富有正义感的男性中年或老年人物。人物形象以挂“黑髯口”(黑胡子)为主。过去京剧中原有生、外、末三行,后来统称为老生。按照表演艺术特点的不同,老生又分为安工老生、衰派老生和靠把老生。

安工老生,又称“唱切老生”、“王帽生”、大部扮演帝王、书生一类人物,以唱功为主,在舞台上安详稳重,动作较少,故称“安工”,如《上天台》中的汉光武帝刘秀、《捉放曹》中的陈宫等。衰派老生,又称“做功老生”。 “做工老生”,大都扮演衰老或精神状态衰颓的人物,以做功为主,故称“衰派”,如《四进士》中的宋土杰、《卖马》中的秦琼、《坐楼杀惜》中的宋江等。

靠把老生,大都扮演武将一类的人物,由于扎靠(戴盔披甲)、使用刀枪把子(剧中人使用的兵器)而得名,加《定军山》中的老将黄忠、《战太平》中的花云、《镇潭州》中的岳飞等。无论是哪类老生,都是以唱为主,全用本嗓。安工老生要唱的悠扬婉转,衰派老生要唱的悲愤颓唐,靠把老主要唱的激昂慷慨。

另外,京剧史上有一些老生演员,文戏、武戏都擅长,唱功戏、做功戏、靠把戏都能演,后来就把这种戏路宽的老生演员称为“文武老生”,如程长庚、谭鑫培等。

②小生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戴胡须,扮相清秀、英俊。

小生演唱用尖音假嗓,念白兼用真假嗓。小生使用的假嗓与旦角不同,小生的唱法应该刚、劲、宽、亮,听起来声音清跪但不柔媚,刚健但不粗野。根据人物性格、身分的不同特点,小生又分为袍带小生、扇子生、翎子生、穷生和武小生。

袍带小生,又称“纱帽小生”,扮演做官的青年男子,头戴纱帽是其主要标志,这些角色大部分是文人,如《玉堂春》中的王金龙、《奇双会》中的赵宠、《陈三两爬堂》的陈魁等。

扇子生,多扮演年青的书生、风流儒雅的公子,手拿扇子,头戴文生巾,身穿褶子,所以又称“褶子生。”扇子是帮助角色表现风流潇洒、文质彬彬的一种特殊道具。如《拾玉镯》中的傅朋、《西厢记》中的张君瑞等。

翎子生,又称“雉尾生”,头插翎子(雉尾)是其主要标志,大都扮演武将或文武兼备的人物。演翎子生要有武功,凭工架、舞蹈,用翎子耍出许多舞蹈动作。如《群英会》中的周瑜、《吕布与貂蝉》中的吕布、《穆柯寨》中的杨宗保等等。

穷生,大部扮演落魄不第的文人、书生,“表演上特别注重做功,”以表现人物的酸腐气为主,习惯于把鞋后帮踩倒在脚下,以示其潦倒之状,故又称“鞋皮生”,身穿富贵衣是其主要标志。富贵衣,是补缀有许多五颜六色的补丁的青褶子,意思是说这些人现在虽然很穷,衣着褴楼,但将来仍要腾达,故有“富贵衣”之名。如《棒打薄情郎》中的莫稽、《连升店》中的王明芳等。

武小生,大多扮演年青英武的人物,表演着重武功,也兼重唱功、念白和做功。从武打功夫上看,武小生与武生差不多,但是唱与念全用小生方法。如《八大锤》中的陆文龙、《借赵云》中的赵云、《石秀探庄》中的石秀等。

③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俗称“墩子武生”、“撇子武生”,“墩子”是指穿厚底靴子,“撇子”是指穿薄底靴子。

长靠武生扎大靠,武打、工架并重,如《长坂坡》中的赵云、《战冀州》中的马超、《挑滑车》中的高宠等。

短打武生身穿紧身短装。偏重武打特技,如《三岔口》中的任堂惠、《十字坡》中的武松、《夜奔》中的林冲等。扮演中老年英代人物的称武老生,如《百凉楼》中的吴祯、《剑峰山》中的邱成等。武生还兼演部分勾脸戏(武净戏),如《铁笼山》中的姜维、《拿高登》中的高登等。猴戏中的孙悟空一般也由武生扮演。

④红生 指勾红脸的老生,主要扮演关羽、赵匡胤等角色,演唱嗓音高亢浑厚,表演具有特殊工架和造型,扮演者要有坚实的武功和特殊的训练。主要剧目有《华容道》、《走麦城》、《古城会》、《水淹七军》、《斩黄袍》等。

⑤娃娃生 戏中专门扮演儿童的角色。大都由童伶(儿童演员)扮演,头戴孩子发,身穿茶衣,运用本嗓演唱,多采用老生腔。如果一出戏中同时出现两个儿童角色,则分别由一生一旦扮演,如《汾河湾》中的薛丁山、《三娘教子》中的薛倚哥、《宝莲灯》中的沉香和秋儿等。许多着名演员幼年时都唱过娃娃生。

◆2.旦行

京剧旦行扮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身分的女性角色。旦行又分为正旦、花旦、花衫、刀马旦、 武旦、老旦等专行。

①正旦 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妇 女,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桑园会》中的罗敷女等。

②花旦 大多扮演青年女性。身着短衣裳,如褂子、裤子、裙子、袄;有时穿长衣裳,也绣着色彩艳丽的花样。人物性格大都活泼开朗,动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说白为主,说白主要是京白,韵白较少。如《棒打薄情郎》中的金玉奴、《乌龙院》中的阎惜姣等。

③刀马旦 大都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武打不如武旦激烈,不用“打出手”(即抛、掷、踢、接、武器的特技表演),较重唱、做和舞蹈。如《战金山》中的梁红玉、《穆柯寨》中的穆桂英等。

④武旦扮演擅长武打、勇武的女性。表演上着重武打,特别是使用特技“打出手”。武旦与刀马旦的区别,过去主要有二点,一是武旦踩跷,刀马旦不踩跷;二是武旦有 “打出手”,刀马旦无此技。武旦穿短衣裳,重在武功,不重唱念。如《打焦赞》中的杨排风、《武松打店》中的孙二娘等。

⑤花衫 是本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在花衫形成之前,一个演员一般不能兼演青衣和花旦两个行当。王瑶卿为了丰富旦角的表演艺术,充实艺术表现能力,他把青衣沉静端庄的风格、花旦活泼灵巧的表演、刀马旦的武打工架等融为一炉,创作出一种唱、念、做、打并重的旦角行当,人们把它命名为花衫(花旦和青衫的结合)。

京剧四大名旦所编演的新剧目,大都属于花衫范畴,每个新戏都力求在唱、念、做、打各方面满足观众的观赏要求,如《霸王别姬》中的虞姬、《汉明妃》中的王昭君、《锁麟囊》中的薛湘灵、《红楼二尤》中的尤三姐等。花衫戏中还有一种旗装旦,穿清朝旗人的衣饰,梳旗头,脚下穿花盆底鞋,说京白。旗装旦所表演的人物并不限于清朝妇女,哪一个朝代的都有,加《苏武牧羊》中的胡阿云(汉代)、《四郎探母》中的铁镜公主(宋代)等。

⑥老旦 专门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扮相、身段、台步都与青衣不同,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演唱用本噪,唱腔与老生接近,但具有女性婉转迂回的韵味。如《杨门女将》中的佘太君、《岳母刺字》中的岳母、《钩金龟》中的康氏等。

◆3.净行

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因此,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净”,俗称花脸。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丑的俗称是小花脸或三花脸。

正净(大花脸),以唱工为主。京剧中又称铜锤花脸或黑头花脸,扮演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气度恢宏取胜是其造型上的特点。

副净(也可通称二花脸),又可分架子花脸和二花脸。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动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鲁智深、张飞、李逵等。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剧中抹白脸的曹操等一类,。在其它剧种里大多不称架子花脸,有的剧种叫草鞋花脸,如川剧、湘剧等。二花脸也是架子花脸的一种,戏比较少,表演上有时近似丑,如《法门寺》中的刘彪等。

武净(武二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朴摔打两类。重把子工架一类扮演的人物如《金沙滩》的杨七郎、《四平山》的李元霸等。重跌朴摔打一类,又叫摔打花脸。如《挑滑车》中牛皋为架子花脸,金兀术为武花脸,金兀术的部将黑风利为摔打花脸。

净,又称“花脸”、“花面”。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面部化妆勾画脸谱,演唱时运用宽音和假音,表演动作幅度大,以突出其性格、气度和声势。净行分为正净、副净和武净三类。

①正净俗称“大花脸”。因以唱功为主,又称“唱功花脸”。《二进宫》中的徐延昭是典型的唱功花脸,因他手执铜锤,所以,“铜锤花脸”又成为唱功花脸的代名词。在众多的包公戏中,唱功也很繁重,因包公是勾画黑色脸谱的代表人物,所以,“黑头”也成为唱功花脸的代称。正净扮演的人物多是性格刚正的正面角色,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铡美案》中的包拯、《赵氏孤儿》中的魏绛等。

②副净俗称“二花脸”。因以工架、念白、表演做功为主,故又称“架子花脸”、“架子花”。架子花也需要有唱功基础;许多架子花的剧目是工架与唱功并重,如《连环套》中的窦尔墩。所以,架子花脸演员,既要有精湛的武功,又要善于表演、念白,还要有唱功。架子花扮演的多是性格粗豪爽直的人物,如张飞、盂良、焦赞、牛皋、李逵、窦尔墩、曹操等。另外,近似于丑角的表演风格,并且勾画脸谱的二花脸,也属于副净范畴,如《算粮》中的魏虎、《法门寺》中的刘彪等。

③武净 俗称“武花脸”、“武二花”。因表演时以跌扑摔打为主,又称“摔打花脸”。由于武净的部分角色现已由武生扮演,所以武净戏的范围日益缩小。武净角色如《白水滩》中的青面虎、《挑滑车》中的黑风利等。

◆4.丑行

“丑”(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丑行,俗称“小花脸”。因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又因和净行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又称“三花脸”。丑行的“丑”是指扮相不俊美,并非专指品质上的丑恶。丑行扮演的角色既有阴险狡诈的人物,也有正直善良的形象。丑行分为文丑、武丑两种。

①文丑京剧中的各类诙谐人物均由文丑扮演。文丑分为方巾丑、袍带丑、茶衣丑、巾子丑、彩旦等。方巾丑主要扮演头戴方巾的文人,包括儒生、书吏、谋士、塾师等各种身分职业,如《群英会》中的蒋干、《乌龙院》中的张文远等。袍带丑扮演做官的人物,文官、武官、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都有,如《审头刺汤》中的汤勤、《棋盘山》中的程咬金、《昭君出塞》中的王龙等。茶衣丑扮演各种行业的下层劳动人民,因身穿短蓝布褂子(茶衣)而得名,如《秋江》中的艄公,《武松打虎》中的酒保、《小放牛》中的牧童等。巾子丑介乎于方巾丑和茶衣丑之间,表演风格比茶衣丑略微严谨一些,如《连升店》中的店主东、《女起解》中的崇公道等。彩旦,又称 “丑婆子”,是由丑行扮演的妇女,如《拾玉镯》中的刘妈妈等。

②武丑俗称“开口跳”,扮演擅长武艺、性格机警、语言幽默的男性人物。武丑既注重翻跳武技,也讲究口齿清楚有力。如《三岔口》中的刘利华、《三盗九龙杯》中的杨香武、《雁翎甲》中的时迁等。(三)应工、反串及其他京剧剧目中的哪一个角色由哪一个行当的演员来扮演,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有时也偶有突破,即这一行当的演员去扮演非本行当的角色,这种情况可以分为“应工”和“反串”两种。

所谓应工,是演员本来常演这一行当的角色,有时也突破行当去串演非本行的其他角色,这种串行演出一旦形成惯例,便称为“应工”,应工是由长期的习惯做法而形成的,是从习惯上制定下来的规矩,如生行应工时要演花脸戏,如《白良关》中的尉迟宝林、《打龙棚》中的郑子明、《双包案》中的假包公等;旦行应工时要演一些小王子戏,如《取成都》中的刘循、《盗宗卷》中的张秀玉、《罗成叫关》中的罗春等;净行应工时要演老生戏,如《逍遥津》中的司马懿、《四进士》中的杨春等;架子花脸应工时要演丑角戏,如《四郎探母》中的大国舅、《打面缸》中的大老爷等。

由于应工的缘故,便形成了不同行当互演的戏,俗称“两门抱”的戏。互演之戏,就是一个人物角色可由两个不同行当演员扮演。如《清风亭》中的贺氏,老旦和丑行均可扮演,《打龙袍》中的陈琳,老生、老旦或丑行均可扮演。诸如此类的互演之戏,一旦被派演,各行当演员都不许推辞。

反串也是演员不唱自己的行当,而扮演其他行当的角色。但是,反串不同于应工,应工串演其他行当是习惯上的规定,反串则不受习惯约束,属于演员的自由。

过去,行当之间不允许串演,如果随意串演就会受到同行的排斥和班社的处罚。这种串演是揩不能在正式演出中串行演出,但在其他场合的演出中,如义务戏、合作戏等非营业性演出中,串演(反串)则是允许的。而且有非营业性演出时,组织者往往有意安排反串戏,以期取得意外效果。

不同行当之间的反串也有一些规矩。如老生和武生两个充当之间,老生不带髯口,演武戏,则算反串;武生带髯口,不算反串。如《阳平关》中的赵云、《九龙山》中的岳飞、《武昭关》中的伍员等,就是老生、武生两门串演的戏。

演员之所以能够反串,是和过去科班中的教学方法有关。过去科班中的学员学戏时,并不严格划分行当,剧中所有角色,学员必须全部学会,然后再重点学本行当的角色。这种教法虽不是行行精,但却是行行会,其目的是为了学员将来出科后,可演可教,谋生有路。这种教学方法为反串打下了基础。

京剧中的兽形和神怪,戏班里也明确规定由哪个行当扮演。兽形中的“大形”,包括龙、虎、驴、鹤等,由上手(武戏中扮演正面的群众角色的演员)扮演;兽形中的“小形”,包括狐、狗、鼠等,由下手(武戏中扮演反面的群众角色的演员)扮演。各类神怪,如剧中的男性神怪由生行演员扮演,剧中女性神怪由旦行演员扮演,剧中雷公由武生演员扮演,剧中财神由丑行或净行演员扮演,剧中加官由生行演员扮演,等等。

京例行当的划分,在过去的祭祖活动中也有所体现。戏班过去祭祀神灵时,往往要摆上五种供品,以代表生、旦、净、末、丑五个主要行当。如供一碟花生米代表生行,一碟鸡蛋代表旦行,一碟盐末代表未行,一块豆腐代表丑行。这种以五种供品代表五个行当的祭祀方法应该比较久远,因为在这种祭祀中末行还是以独立的行当而存在,到本世纪初,末行便已并人生行,失去其作为行当的独立性。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在北杂剧中,末称"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与宋元杂剧所称的"生"同,而与"末"的涵义不同。宋元南戏所称之"末"实即"副末",除担任报台,介绍剧情梗概和剧目主题的开场外,还在戏中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脚色。昆剧"末"行是继宋元南戏脚色制度发展而来,按照南昆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三个家门,约在清代中叶初步定型。

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一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要更为复杂

H. 求京剧脸谱图片,带人物姓名

京剧脸谱图片如下:

1、崔子健:

(8)李元霸图片卡通图片扩展阅读:

京剧脸谱起源于生活。每个人面部器官的形状、轮廓相似,生理布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面部肌肉的纹理与人物的年龄、生理、经历、生活的自然条件也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京剧脸谱的勾绘是以生活为依据,也是生活的概括。

如生活中常说的人的脸色,晒得漆黑、吓得煞白、臊得通红、病得焦黄等,既是剧中人物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的揭示和生理特征的表现,又是确定脸谱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的基础。脸谱虽然来源于生活,但又是实际生活的放大、夸张。

演义小说和说唱艺术对历史人物的夸张、形象的描写,也是京剧脸谱的依据来源。如关羽的丹凤眼、卧蚕眉,张飞的豹头环眼,赵匡胤的面如重枣等,所有这些描写,都被戏曲化妆吸取下来,在京剧舞台上的表现尤为明显、突出。京剧脸谱在创造与发展的过程中,来源众多。

I. 谁有隋唐英雄的人物排名(有图片最好)

隋唐英雄十八杰 第一杰: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 第二杰:天宝大将宇文成都,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 第三杰:银锤太保裴元庆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没角癞麒麟,掌中一对八棱梅花亮银锤,是以后瓦岗山头号猛将; 第四杰:紫面天王雄阔海,一根熟铜棍,压盖武林; 第五杰:双镗无敌伍天锡,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第六杰:南阳太守伍云召,跨下踏乌白雪马,掌中凤翅镏金镗,曾经大战过宇文成都; 第七杰:少保罗成,又叫罗神枪,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从没打过败仗,人称“常胜将军”; 第八杰:花刀大将魏文通,跨下花斑马,一把花刀是隋营数一数二的大将; 第九杰:靠山王杨林,胯下金睛兽,掌中一对囚龙双棒,老当益壮; 第十杰:银面韦托秦用,秦琼的干儿子,胯下赤炭火龙驹,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第十一杰:呼罗国王,胯下青鬃马,掌中单锤,乃突厥第一战将; 第十二杰:四宝大将尚师徒,胯下宝马呼雷豹,掌中乌龙提泸枪,山马关大帅; 第十三杰: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东半边天,神拳太保秦琼秦叔宝,跨下一匹黄骠马,掌中一对虎头锫棱金装锏,擅使一把虎头造金枪; 第十四杰:皂袍大将尉迟恭,武艺和秦琼不分上下,胯下一匹乌骓马,掌中单鞭,擅使丈八蛇矛枪; 第十五杰:赤发灵官单雄信,单二员外,江湖总瓢把子,胯下枣红马,掌中一把金钉枣阳槊,是未来瓦岗五虎上将的头一员; 第十六杰:银枪将苏定芳,胯下银龙马,掌中亮银枪。连罗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第十七杰:勇三郎王伯当,胯下黄斑马,掌中花枪,一上战场就玩命; 第十八杰: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马,掌中青龙郾月刀,真好比关公在世。这是十八条好汉 四猛: 1.罗士信 2.来护儿 3.新文礼 4.王伯超 十绝(见《瓦岗英雄》):秦琼交友、程咬金头三斧、徐茂公足智多谋、罗成花枪和狠毒、姜松神枪、王伯党忠于李密、单雄信忠君不变节、谢映登神射、尚师徒四宝、侯君集轻身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