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家长平时的哪种批评方式,其实不是为了孩子好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两个孩子,很多孩子是在六双眼睛的关爱下长大。这六个最亲的亲人,自然不想孩子受到一点儿委屈。
所以,现在有了这样两个现象:
(一)有的老师不敢批评孩子了。
因为,一旦批评了,孩子不高兴甚至哭了,有可能家长就找来了。
对老师说:
- “啊?我孩子上课不听讲?没事,小学才学多少知识啊,没关系。”
- “我孩子打了别的同学?孩子这么小,难免的,估计他就是以为在玩呢,别那么在意。”
甚至还有那种家里有矿的,对老师批评孩子不依不饶,抱怨一顿之后,很牛气地告诉老师:“我们家孩子上学不是为了考学找工作的,随便孩子怎么样都行,不用管!”
(二)有的老师认为:家长和孩子都太玻璃心了!
古代私塾有戒尺,我们80后及更早的人,上学时,也基本是被批被骂被打着过来的!
很多人都说过,当时上学不听话,被老师从教室前面踹到教室后面。
被打的学生不止一个两个,一个班级里面,被打过的估计能有半数吧!
- 有的学生也没觉得怎么样,好好学习呗,争取别再被踹了!
- 有的踹皮了,无所谓,继续玩继续被批被打!
- 有的伤心了,觉得上了自尊,从此恨了老师,并不再爱上这门课!
以前的学生能打能骂,现在的学生别说打了,批评两句都好像天塌了!
因此,老师们认为:孩子被呵护的太过分,家长护犊之心太重,孩子的抗挫能力太弱!
需要提高孩子们的抗挫能力,不能一点批评都经受不起!
——是的,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
毕竟大多数孩子长大都要独立面对社会,毕竟没有几个家庭环境优越到能在温室中把孩子养到大、养到老的。
所以,想要孩子将来能经历风雨,有承受大风大浪的力量和勇气,那么现在这一点点批评的“毛毛雨”是需要培养孩子接受的。
我们都不是圣人,看到孩子做得不好时,做不到心平气和。
这个我理解,因为我也依然会出现有情绪的时候。
但是,即使我们在情绪之中时,如果无法让自己冷静下来,也无法做到闭口不言,至少我们能让自己说出的话对孩子的伤害少一些。
去说“就事论事”的话,去说“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话。
别戴帽子,别贴标签,别夸大化,更别用侮辱的语言。
希望,我们都能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都能让孩子们变得越来越好!
⑵ 哪“四个时刻”不要批评娃,家长们把握好分寸
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和大人一样,孩子也会时不时犯些错误。这些错误在我们眼里,可能是幼稚的,甚至是荒谬的。
但我们不能以成人的视角去审视孩子犯的错误。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在合适的时机教育孩子,选错时间点,可能会适得其反。
1)早上出门和晚上睡觉时
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都很清楚早晨的这几个小时时光对一天来说有多重要。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早晨,一天的学习都会动力十足,元气满满。
相反,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批评孩子,让孩子失去了美好的早晨,一天的情绪都会很丧。
与此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对待批评,这需要我们以身作则,将这些道理细化进每一次对孩子的教育中。
例如,在孩子心情不好时尽量不要严厉批评,可以温柔的讲道理。在孩子兴奋高兴时,不去泼冷水,不做“恶人”。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在陪着孩子共同成长。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批评孩子只是让孩子知错就改的手段,它不是大人的筹码,更不是我们用来吓唬孩子的武器。
希望每个宝宝都可以拥有快乐的人生,每位家长都可以成长为教育达人。
⑶ 孩子被家长批评后,为什么这么快就忘记了呢
在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会有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批评孩子的时候。可是当我们批评了孩子以后没多久,我们回想起来自己的行为,又会忍不住开始后悔,生怕自己一时冲动的举动,会伤害到孩子。
2. 比起家长爱孩子,孩子更爱家长
虽然我们一直都在说家长有多爱孩子,孩子应该报答家长。但其实孩子对家长的爱也并不弱于家长,有些孩子对家长的爱,反而要比家长对孩子还要多。
也正是因为孩子足够爱家长,所以才会愿意原谅家长。在他们心里,他们并不是不委屈,而是他们对家长爱的纯粹。
⑷ 批评孩子没有效果,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才能让孩子接受错误
朋友说,她家的孩子做错事了。批评他几句,他就关起门生气,跟他说话理都不理。有次,孩子语文考试没考好,可数学考了满分,当朋友批评孩子不重视语文学习,才考得这么差。孩子忽然委屈地大声说,你只知道看到语文不好,怎么没看见数学考了满分啊?你就只会整天批评我。
人在愉快的心境下比较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父母在批评孩子的同时,肯定、认同孩子的优点,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更可以使孩子积极地接受批评,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比如:孩子的考试考得很糟,尤其是英语后退的厉害,你可以这样跟孩子说,虽然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但你的数学成绩提高了5分,语文作文也写得很好,如果下次把英语的听力分提高一些就更好了。
先肯定孩子的两个好的地方,再指出需要改正的一个地方,让孩子乐意接受父母批评,以改正不足。
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改正的过程,因此,孩子犯错误的时候,父母要保持包容心,创造一个安全、接纳的交谈氛围,既要坦诚指出孩子的缺点、错误,也要倾听孩子的解释,着眼于与孩子积极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⑸ 孩子做错事不承认,家长不要着急批评,机智的父母都用哪3招
孩子做错事不承认,家长不要着急批评,机智的父母都用哪3招?
机敏的爸爸妈妈便会应用这三招去处理
第一招,容许孩子犯错误。
犯错误自身并不恐怖。没有一个孩子的发展能离不开错误。家长在应对孩子犯错误时,先不要用严格的口吻去斥责,因为这会让孩子造成对错误的害怕。
除此之外,家长的责怪和斥责都是在给孩子传递错误是彻底消极的。客观事实并不是这样,错误是迈进恰当的必由之路。家长要有耐心去接受孩子的错误,给孩子勇于承认错误、认可义务的胆量。
第二招,倾听孩子的念头。
孩子犯错误时,心里其实就是害怕的。这时,家长任何东西都不谈,就立即将孩子念头否认掉,会损害到孩子的心里。因此家长在文化教育孩子时,要放下自己成年人的视角,与孩子在同一个水平高度,去倾听孩子做这件事的初心,给孩子用语言表达去开展表述。
⑹ 我国很多家庭都是批评式教育孩子,为何很多家长做不到鼓励孩子呢
引言:我国的传统式教育就是打压批评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是非常不好的,会有很多的弊端。在父母的那个年代,孩子都是吃苦的,在那个时候大家都认为在逆境中成长的孩子才会更加坚强。但是没有想过现在时代不同了,面对不同的孩子都用统一的打压批评式教育可能会对孩子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父母对于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单纯的批评式教育也不是单纯的鼓励式教育,而是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对孩子进行鼓励。过于骄傲的时候,再对孩子进行打压。这样才会让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而不是变得过于自信或者完全没有自信。
⑺ 家长怎样正确的批评教育孩子
一、要以全面了解和发现孩子为前提
小孩子都是天真可爱的,表面上差异不大,实际上千人百状,千差万别。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在努力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品德好,有本事的人。这就需要家长们首先要全面观察和了解孩子,从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家庭活动、与人交往、学校表现、学习态度、意志品质等整体情况中,分析和发现自己孩子身上不同于其它孩子的地方,从而找出自己孩子的优势和闪光点,弱点或不足。这才是正确批评教育孩子重要基础。
四、原则问题要严肃批评,令行禁止。在孩子出现品德问题或偷懒、耍滑、不吃苦等苗头时,父母要协同一致,严肃批评教育。并要求立说立改,令行禁止,决不姑息。
⑻ 孩子课间奔跑被批评,家长发朋友圈,老师该不该批评
其实现在的教育很多老师也很无奈,因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老师也是表示不知道该怎么管理学生。因为现在的很多家长,总是和老师针锋相对,老师批评孩子不行。那老师只管上自己的课,不用教育管理孩子吗?这样的局面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了吗?
所以孩子课间奔跑被批评,家长就发朋友圈,我觉得对于老师来说,有些过分苛责了。如果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有了伤害孩子的行为,我们家长可以苛责老师。但是如果老师行为举止是正当教育批评,也不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