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心理健康问题的概念(含义)是什么
一、定义
心理健康问题一般简称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心理矛盾的心理状况。
二、表现
对几大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递增趋势。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突出表现:
第一类,自卑心理/自大心理
第二类,孤独心理/炫耀心理
第三类,焦虑心理/懒散心理
第四类,苦闷心理/享乐心理
三、相关概念
1、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三分法)
2、心理疾病是严重的心理问题。
①神经官能症: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等等;“再也不会有人爱我了。”“我再也不会爱上其他人了。”
②精神分裂症:胡言乱语,胡作非为。(常言说的精神病。)
(回答完毕,若有价值,请予采纳)
② 心理问题是什么问题
本人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看看心理医生。对心理问题,可以有几种解释:
第一,心理问题是指心理学中的问题,如心理是什么、心身关系、心理与实践、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等等,均为心理问题。
第二,心理问题是指心理学中研究的问题或心理学工作者研究的问题,如心理学研究什么问题、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某心理学工作者正在研究什么问题,均属心理问题。
第三,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问题。(严格来说,心理问题无褒贬之意,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一、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笔者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简捷的评价方法。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己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它的特点是: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如:社交焦虑考(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其特点是: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4.需心理医生的治疗-此状态之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解除心理问题一点建议:1、回忆美好时光
回忆美好时光是稀释坏心情的一剂良药。回忆别人对你的赞美和你取得的成绩,甚至你可以拿出抽屉里积压了若干年的老照片,打开真正是尘封已久的记忆,回想消逝无尽的人影,以及永远青春的脸庞。
2、采取直接行动
为一件事烦恼可能会花几天时间,而行动起来解决它只要几分钟就够了。比方说,求职面试后迟迟得不到通知结果,你为此心神不宁。别烦自己了,马上打电话给面试你的人事主管,不管是福还是祸,你的紧张心情总会有个着落。
3、掌握放松技巧
先紧张手部肌肉,然后缓缓放松,再对手臂、颈部、脸部等身体各部的肌肉“如法炮制”,直至最下端的脚趾。想象也可获得放松,如想象在海风轻吹、海鸥低飞的海滨漫步。实验证实,这些放松技巧可以使心跳和呼吸节奏减缓,血液里乳酸盐成分降低(乳酸盐是一种可能加剧沮丧情绪的化学物质)。 4、该发泄时就发泄
有时摆脱坏心情的最明智做法就是别抑制它,而是任其发泄几分钟,但要设定好自我放纵的界限。趁身旁无人时哭上几声,或拍打一下桌椅,跺一跺脚,你的心情肯定会变得好起来。
③ 关于心理健康的漫画
在网络图片上查“心理健康漫画”,查不到的话,点击下面有一个“心理健康漫画”,就会出现许多(⊙o⊙)哦,我就是画心里健康漫画的,就是抄的那上面的(⊙o⊙)哦!!!
你们也让画这样的漫画啊,是不是河西的
④ 什么叫心理有问题
心理问题不同于心理疾病,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会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以及情绪等。心理问题可分为三类,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障碍性心理问题。
发展性心理问题,主要是个体自身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对自我能力、自我素质方面的认知,心理素质及心理潜能没有得到有效全面的发展,是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等心理学科研究范畴。主要体现在自负或缺乏自信,志向愿望过高或偏低,责任性目标缺失的几个方面。
适应性心理问题,是个人与环境不能取得协调一致所带来的心理困扰,主要是健康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研究的范畴。
障碍性心理问题也称之为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是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主要是包括焦虑性障碍、疑虑性障碍、恐怖性障碍、强迫性障碍以及性障碍几种。
⑤ 什么叫心理问题
第一,心理问题是指心理学中的问题,如心理是什么、心身关系、心理与实践、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等等,均为心理问题。
第二,心理问题是指心理学中研究的问题或心理学工作者研究的问题,如心理学研究什么问题、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某心理学工作者正在研究什么问题,均属心理问题。
第三,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问题。(严格来说,心理问题无褒贬之意,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根据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教师心理问题的类型划分为三类: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与障碍性心理问题。
⑥ 什么是心理与心理问题
人们对于心理与心理问题仍然停留在狭隘的主观理解上,或者令人费解太过遥远的术语表达上。为此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最根底的阐述,希望借此可以帮到人们更加清晰准确地理解自己和别人各种的存在,勇敢地去追寻自己而不必受限于偏见。——笔者燕子姐
一、什么是心理和心理问题?

重生的我,自信地站在人生中央
图片来自网络
⑦ 什么是心理问题
也称心理失衡,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和暂时性,常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常有一定的情景诱发,脱离该情景,个体的心理活动则完全正常。
对心理问题,可以有几种解释:
第一,心理问题是指心理学中的问题,如心理是什么、心身关系、心理与实践、心理学的理论与应用等等,均为心理问题。
第二,心理问题是指心理学中研究的问题或心理学工作者研究的问题,如心理学研究什么问题、心理学研究的课题、某心理学工作者正在研究什么问题,均属心理问题。
第三,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问题。(严格来说,心理问题无褒贬之意,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
根据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定义,按照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教师心理问题的类型划分为三类: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与障碍性心理问题。。
⑧ 什么是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⑨ 有没有关于心理的动漫图片
有以心理学为主题的动漫的。比如:
1名侦探柯南
2悠久之翼
3推理之绊
4心灵侦探八云
5死亡笔记
6天使的心跳
7死神的歌谣
8金田一少年事件薄
9魔侦探洛基
10花田少年史
11学院侦探团(强烈推这个动画,轻松美型推理类)
注:以上都是不太恐怖的。
⑩ 怎么画一幅关于“心理健康与疾病”的漫画~~~----跪求------拜托了!!
好吧,我来教教你。
作为一个思想不被束缚的人(如果你是,那么不用往下看了。),想画这种漫画是心理不健康的,思想有疾病的。
世界之大,何奇不有,但也会有个尽头,没有尽头的是人的思想。
一般想得越多,知道得越多,越会觉得自己的无知。而越无知的人往往越觉得自己无所不知。
想太多了总是会想一些被认为“不切实际”“不健康”或者其它一系列被否定的思想,这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某些人往往想让这些(或者说大部分人)不去这样想,(为了何种目的不得而知)于是像你这样的主题就出现了。
(开始偏题)疯子为什么会发疯,因为他们的思想深度或者高度远超过你,因而陷入一个类似于“死循环”的结之中导致“主机”崩溃。
好比某些科学巨人是疯子一样。(好吧我忘了是哪些了)
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其实是那些心理不健康的人。
PS:楼主,如果我没猜错,你打算画的是某些教别人怎样怎样才是正确的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