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热带雨林常见植物
马来西亚的塔豆(Koompassia excelta),西双版纳的望天树亦高达70米热带雨林:
望天树(Shorea chinensis )、
坡垒Hopea hainanensis、
大果榕Ficus auriculata、
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Antiaris toxicaria)、
龙果Pouteria grandifolia
番龙眼Pometia tomentosa
千果榄仁 Terminalia myriocarpa
青梅Vatica astrotricha
小叶白蜡树Gironniera cuspidata、
九丁树Ficus nervosa、
海南茶豆树Radermachera hainanensis、
鸡占树Terminalia hainanensis、
香须树Albizia. Odoratissima、
厚皮树Lannea coromandelica、
鹧鸪麻Kleinhovia hospita、
小花五桠果Dillenia pentagyna、
木棉Bombax malabarica、
槟榔青Spodias pinnata、
蝴蝶树Heritiera parvifolia
2. 为什么热带雨林里有这么多参天大树
地球上神秘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附近,具体位置是南北纬5°~10°以内的热带气候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没有显着的季节变化,常年平均气温都在25℃~30℃之间,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也在18℃以上,极端最高温度多数在36℃以下。年降水量一般都在2000毫米以上,甚至还会达到6000毫米,全年雨量分配均匀。气候常年湿润,空气相对湿度在90%以上。热带雨林是热带雨林气候及热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植被。
3. 热带雨林(一)谁是雨林的招牌树
[少儿科普]热带雨林(一)谁是雨林的招牌树?
今天将为大家讲的是雨林评选招牌树的事儿。前几天雨林里举行了一次评选招牌树的活动,只要是雨林中的居民,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可以推荐或自荐自己心目中的招牌树。经过海选初选,有四种树进入最终PK圈。
NO.1 雨林中的高个子
望天树是我在雨林中见到过的最高的树,比雨林中的其他乔木要整整高出一头,这一头就有20到30米哦。虽说望天树比生长在澳大利亚高150米的世界最高树杏仁香桉矮半截,比生长在美国高142米的世界第二高树的北美红杉也矮半个头,但在热带雨林中,它却是鹤立鸡群,高得惊人。听说最高的望天树有80多米呢。
它树体高大,树干粗圆笔直,没有分杈,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因此也有人叫它“伞把树”。我每天在比它矮了一大截的树木间飞来飞去,休息时我也曾仰望它的头,仰地脖子都酸了,但也只能远远地看到蓝蓝的天空和它一点点树冠。能飞到树冠上与它零距离亲密接触是我的梦想,可惜这个梦想到现在还没实现。
在中国以至整个亚洲现存的热带雨林植被中,望天树也可算是最高的树种了。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树才有资格做我们雨林的招牌树。
NO.2像墙一样的树根
我觉得四数木才应该是热带雨林的招牌树,因为它有又高又长的板状根,人们来到雨林都会被它们的这些板状根所吸引。
想当初,我第一次离开家出来闯荡,就被它震憾过。那天我跳着跳着,前方忽然出现一面又高又直的木板墙,足足有三米高,我跳啊跳怎么也跳不过去;我只好想法绕开它,足足绕了十多米。后来我才知道这面木板墙是四数木的一条树根,这样的根它有三四条呢。虽说四数木其貌不扬,但这些板状根在它的树杆基部形成巨大的侧翼,像是火箭的发射底座,使它看起来特别威武。
为什么四数木会长板根呢?我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四数木身躯高大粗壮,十分沉重,而且是浅根植物,常常要经历热带雨林的暴风骤雨,所以,为了加大基础解决“头重脚轻站不稳”的难题,又避免被风雨摧倒,它们就特别“聪明”地生长出一些板状根来固定支撑自己。
NO.3老茎生花
我觉得木菠萝才应该是雨林中的招牌树。因为别的树都是在枝叶间开花结果,而它却是在粗壮的树干上开花结果。
木菠萝个头不高,在雨林里算是中等偏下,它们的树冠往往接近于中层乔木树冠的下面,我们昆虫都不喜欢去那里,因为那里又高行动又不方便。为了不影响花儿授粉,聪明的木菠萝便把花朵开在老枝和树干上,因为那里离地面的草本、灌木层有较大的距离,比较空旷,花朵容易被在此空间活动的昆虫发现和光顾,有了昆虫为其授粉它们才能结成种子、繁衍子嗣呀。
既然花儿长在树干上,那花儿谢后果实也自然挂在树干上喽!等到阳春三月,木菠萝开始结果,条条老枝和树干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让人惊喜不已。
NO.4忘恩负义的魔王
我是榕树,我才是热带雨林的招牌树。我不仅拥有巨大的板状根,身怀老茎生花的特异武功,更绝的是我们家族独有的绞杀术!别一提起“绞杀”二字,大家都浑身发抖嘛。
给你们讲一下我的成长史哈。当我还是一棵种子的时候,我被一只小鸟吃进肚里。当这只小鸟从一棵油棕树上空飞过时,它忽然想恩恩,于是便不客气地拉了一泡便便,正落在一棵油棕树的肩头。我就在便便里。这里温度湿度刚刚好,我高兴坏了,于是便在房东油棕树身上发芽、抽枝。开始的时候,油棕树不以为意,不就是几根小小的枝条吗?可是后来,我对油棕的绞杀全方位开始。在地下,我掠夺水分和营养,使被绞杀的油棕树木处于饥渴状态;在地面,我那如篮状的根系紧紧地箍着被绞杀树木的树干、枝丫,抑制其增粗,阻止其水分、养分的输送;而在树冠上,我很快分枝、长叶,与被绞杀者争夺空间和抢夺阳光。
最后,我的身体包裹了整个油棕树的身体,油棕树在包裹中慢慢腐朽,直到被完全吸收、消化,无影无踪,只在我的内部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
我的宗旨是“不管阔叶、针叶,无论是乔木是灌木,只要不幸成为我的寄主,就格杀勿论。”
哪种树木还想和我争招牌树啊?站出来让我瞧瞧。
4. 热带雨林的树木终年都在生长,会形成多少圈年轮
我们从小就知道,一颗大树的年龄可以通过它的年轮数出来,但你知道树木的年轮是怎么形成的吗?还有些树的年轮并不是标准的同心圆,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这个原因与太阳照射方向有关,比方说北半球的树木,树木两侧所接收阳光照射的时长是不一样的,长此以往,经常朝向太阳的一侧,所形成的木质部细胞就要比另一侧更为宽大(南半球正好相反)。
总的来说,年轮的形成与树木中的形成层生长有关,而年轮的疏密则与生长年龄、所处半球、环境气候、纬度的不同等因素有关。
5. 热带雨林区有什么树木
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树皮色浅,薄而光滑,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别发达,叶面附生某些苔藓、地衣,林下有木本蕨类和大叶草本。
雨林中的树林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有几厘米深。雨林中的雨水因叶面的蒸发而丢失很多。热带雨林中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作用强烈,其风化壳可达100米。这类土壤虽富含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高岭石,但其他一些矿物质却因淋溶和侵蚀作用而流失。另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机物分解很快,能迅速被饥饿的树根和真菌所吸收。所以,这里的土壤其实并不肥沃。
雨林中的次冠层植物由小乔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兰科、凤梨科及蕨类植物组成,部分植物为寄生性,缠绕在寄生的树干上,其他植物仅以树木作为支撑物。雨林地表面被树枝、和落叶所覆盖。雨林内的地面并不如传说那样不可通行,多数地面除了薄薄的腐殖土层和落叶外多是光裸的。
在世界同类型地区中,亚马逊平原的热带常绿雨林不仅面积最广,而且发育也最为充分和典型,这是由于亚马逊平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结构,使它具有特别有利于该类型发育的现代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也与它发育历史悠久、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地理条件相对比较稳定有关。南美的热带常绿雨林一般也称为希列亚群落,其植物种类成分极其丰富,而且相互杂生,很少形成纯林,其中三分之一种是南美特有种。它们生长连续无间,植物终年葱绿繁茂。乔木、灌木以及草本、藤本、附生植物组成多层次的郁闭丛林。一般有4至5层,多者可达11至12层,树冠城锯齿状,参差不齐。许多乔木为争取日照,力图往上生长,树干很少分枝,有的可高达80至100米。
热带常绿雨林下发育的典型土壤是砖红壤和具有灰化现象的红壤,前者分布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并且有比较少雨季节的地区,后者主要分布在各季节降水丰沛、森林郁闭、草本植被缺乏的地区。
除了热带雨林,还有亚热带雨林,分布在南、北纬10度之间的迎风海岸。该处有雨季和干季之分,有温度和日照的季节变化。亚热带雨林的树木密度和树种均较热带雨林稍少。其他雨林类型还有:季雨林、红树雨林、温带雨林等。
雨林中,木质藤本植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至30厘米,长可达300米,沿着树干、枝丫,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从树下爬到树顶,又从树顶倒挂下来,交错缠绕,好像一道道稠密的网。附生植物如藻类、苔藓、地衣、蕨类以及兰科植物,附着在乔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树干和枝桠上,就象披上一厚厚的绿衣,有的还开着各种艳丽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色。
有些种类的树干基部常会长出多姿多态的板状根,从树干的基部2至3米处伸出,呈放射状向下扩展。有些则生长着许多发达的气根,这些气根从树干上悬垂下来,扎进土中后,还继续增粗,形成了许许多多“树干”,大有一木成林的气势,非常壮观。有些种类的树如波罗蜜、可可等,在老树树干或根颈处也能开花结果,成为热带雨林中特有的老茎生花现象。
6. 请问下面这个图片是哪个动画片里的
《热带雨林的爆笑生活》
图中人物为阿布(グゥ,Guu)[小君]
可爱时候的阿布维达醉酒后带回的少女,身份不明。设定为父母双亡。会变脸,一种是商用表情(可爱的粉红色大眼睛)另一种就是我们常见的阴沉斜眼(似乎不止这两种,在final的时候,曾变过玛丽),头脑灵活,心性善变,腹黑,善于吐槽,看似邪恶,其实心地善良,在很多时候都给了小晴启发,虽然方式古怪(其实阿布对小晴很好的说,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
剧情介绍
小晴,一个平凡的男孩,和有点不负责的妈妈---维达生活在热带的雨林中,每天都是在摘香蕉和打游戏中度过。一天,维达打发小晴去摘香蕉,他却遇见了一奇怪而巨大的影子。在听见一声“咕”后,然后一片漆黑……在路边醒来后,小晴恐慌的飞奔回家向妈妈诉说自己遇到的事。自然,这位不太负责任的妈妈只当是一个玩笑 。 当晚,在村民会议后,维达带了一位可爱的小女孩——阿布回家。被阿布的迷人外表和可爱微笑吸引的小晴,高兴得接受了这位失去双亲的孤儿。第二天,阿布变成了一个完成不同性格的人:摘掉可爱面具的阿布,变成了一个阴沉愤世嫉俗,甚至有点残忍的人,毫不犹豫的吞下了小晴喜欢的小鸟Hee,甚至吞下了小晴…… 在阿布的胃里,有着一个超现实的世界:橙色的天空、黄色的海洋、N只脚的猫…… 小晴的恶梦生活也开始揭开了序幕……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动漫,不象火影那样使你狂爱,让你热血沸腾;也不象钢炼那样有内涵;更没有俊男靓女。和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类似,但又不是那种小孩子说大人话,把大人整的很无奈的好笑;也不是那种小孩子的贪婪和任性。故事情节没有环环紧扣,让人很想知道结局。很简单,也很搞笑,但会让你慢慢的情不自禁的爱上它,爱上我们的阿布。
7. 热带雨林里有什么动物和什么植物
1、大象
大象寿命很长,一般能活到70岁左右,它在10岁到15岁性成熟,怀孕期长达22个月。大象分布极广,大约在四千万年以前,除了大洋洲和南极洲以外,各洲都有它的足迹,然而现在主要有亚洲象和非洲象两大类。
2、河马
河马生活于非洲热带水草丰盛地区,常由10余只组成群体,有时也能结成上百只的大群,单独的河马多是由群中被逐出的成年雄兽;白天几乎全在水中,食水草,日食量100千克以上,水草缺少时,便在夜间上岸觅食植物或农作物;性温顺,惧冷喜暖,善游泳,可沿着河底潜行5-10分钟。
3、橡胶树
橡胶树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cau-uchu,意为"流泪的树",原产于亚马孙森林,1873年被移植到英国邱园,1877年22株三叶橡胶树被运至新加坡,1898年传到马来半岛,中国于1904年引种。在橡胶的史前时期,只有南美的印第安人对其进行简单的开采和利用。
4、桃花心木
桃花心木为常绿大乔木,高达25米以上,径可达4米,基部扩大成板根;树皮淡红色,鳞片状;枝条广展,平滑,灰色。花瓣白色,无毛,长3-4毫米,广展。蒴果大,卵状,木质;种子多数,长18毫米,连翅长7厘米。花期5-6月,果期10-11月。原产南美洲,现各热带地区均有栽培。
5、可可树
可可树(拉丁学名:Theobroma cacao)是锦葵目、梧桐科、可可属乔木。原产于热带美洲,其果实经过发酵及烘焙后可制成可可粉及巧克力。 乔木,枝广展,小枝有褐色短柔毛。叶互生,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全缘。聚伞花序簇生于树干或粗枝上。花两性,萼片5枚,粉红色,花冠带黄色。核果椭圆状卵形,红色或黄色。花期近全年。
8. 热带雨林中有哪些植物
热带雨林有7类植物。阔叶植物:芭蕉科以及天南星科等,比如野芭蕉,龟背竹。
板根植物:四树木科的大板根、桑科榕树的大榕树。
标志性植物:龙脑香科的望天树。
绞杀类植物:桑科榕属的细叶榕树。
寄生植物:桑寄生、无根藤。
附生植物:与寄生植物不同,附生植物有自己的根,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大地的养分。如攀援性的龟背竹、凤尾蕨、皇冠蕨。
棕榈科植物:油棕等。
9. 热带雨林有哪些植物
热带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乔木具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高过30米,多为典型的热带常绿树和落叶阔叶树,树皮色浅,薄而光滑,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木质大藤本和附生植物特别发达,叶面附生某些苔藓、地衣,林下有木本蕨类和大叶草本。
雨林中的树木多为双子叶植物,具有厚的革质叶和较浅的根系。用以营养的根部通常只有几厘米深。雨林中的雨水因叶面的蒸发而丢失很多。热带雨林中土壤和岩石的风化作用强烈,其风化壳可达100米。这类土壤虽富含铝、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高岭石,但其他一些矿物质却因淋溶和侵蚀作用而流失。另外,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机物分解很快,能迅速被饥饿的树根和真菌所吸收。所以,这里的土壤其实并不肥沃。
雨林中的次冠层植物由小乔木、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如兰科、凤梨科及蕨类植物组成,部分植物为附生,缠绕在寄生的树干上,其他植物仅以树木作为支撑物。雨林地表面被树枝、和落叶所覆盖。雨林内的地面并不如传说那样不可通行,多数地面除了薄薄的腐殖土层和落叶外多是光裸的。
雨林中,木质藤本植物随处可见,有的粗达20至30厘米,长可达300米,沿着树干、枝丫,从一棵树爬到另外一棵树,从树下爬到树顶,又从树顶倒挂下来,交错缠绕,好像一道道稠密的网。附生植物如藻类、苔藓、地衣、蕨类以及兰科植物,附着在乔木、灌木或藤本植物的树干和枝桠上,就象披上一厚厚的绿衣,有的还开着各种艳丽的花朵,有的甚至附生在叶片上,形成"树上生树"、"叶上长草"的奇妙景色。
有些种类的树干基部常会长出多姿多态的板状根,从树干的基部2至3米处伸出,呈放射状向下扩展。有些则生长着许多发达的气根,这些气根从树干上悬垂下来,扎进土中后,还继续增粗,形成了许许多多"树干",大有一木成林的气势,非常壮观。有些种类的树如波罗蜜、可可等,在老树树干或根颈处也能开花结果,成为热带雨林中特有的老茎生花现象。
高耸入云的望天树
走进茫茫无际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对于映入眼帘的一棵棵高耸入云的参天古木大树,初临其境者一定会为它们的高度而惊讶不已的。情不自禁中,也许你会问,这雨林中到底什么树最高?可以告诉你,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上千种树木中,最高的树要数望天树。它最高的有80多米,一般都能长到50--60米,比其他乔木要高出20-30米。虽说望天树比生长在澳大利亚高150米的世界最高树杏仁香桉矮半截,比生长在美国高142米的世界第二高树的北美红杉也矮半个头,但在热带雨林中,它却是鹤立鸡群,高得惊人。在我国以至整个亚洲现存的热带雨林植被中,望天树也可算是最高的雨林群落和最高的树种了。
如果说望天树只是长得高,那当然不见得有那么珍贵,当然也无指望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了。它的名贵还在于它是龙脑香科植物,是热带雨林中的一个优势科。在东南亚,这个科的植物是热带雨林的代表树种之一,是热带雨林的重要标志之一。过去某些外国学者曾断言"中国十分缺乏龙脑香科植物"、"中国没有热带雨林"。然而,望天树的发现,不仅使得这些结论被彻底推翻,而且还证实了中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热带雨林。
望天树树体高大,干形圆满通直,不分杈,树冠象一把巨大的伞,而树干则象伞把似的的,西双版纳的傣族因此把它称为“埋干仲”(伞把树)。同龙脑香科的其他乔木一样,望天树以材质优良和单株积材率高而着名于世界木材市场,据资料记载,一棵60米左右的望天树,主干木材可达十立方米以上。其材质较重,结构均匀,纹理通直而不易变形,加工性能良好,适合于制材工业和机械加工以及较大规格的木材用途,是一种优良的工业用材树种。
板状根buttress root
指不象普通的根呈圆柱形,而是发育成垂直扁平的板状,且露于地表面,这种根称为板状根。生长于热带湿地密林中的巨树,如印度橡皮树(Ficus elas-fica)、红厚壳(Calophyllum inophyllum)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具有板状根的植物。板状根可看成是一种气生根。
绞杀植物
热带雨林林下的许多草本植物具有巨大的叶子,如芭蕉、海芋、箭根薯等植物的叶子,它们大得足以容纳数人在下面避雨。巨大的叶子能捕捉到更多的光线,一般认为这是热带雨林林下草本植物适应弱光的结果。
有些雨林下的草本植物,叶子并非全为绿色,而是杂以黄、白、红等各色的花斑纹,这称为花叶现象。花叶现象的成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热带花叶植物很早就被人们用作花卉素材,在很多温室里都能见到。
热带雨林林下层的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它们的叶子普遍具有尾状尖端,叫滴水叶尖。典型的如菩提树的叶子,它的弯曲尾状的叶尖长达数厘米。热带雨林的内部非常潮湿,空气中的水汽和随时发生的降雨常在叶片的表面结成一层水膜。滴水叶尖能使叶片表面的水膜集聚成为水滴流淌掉,使叶面很快变干,这样即有利于叶片的蒸藤作用,又避免一些微小附生植物(苔藓、藻类)在叶片表面生长而防碍其光合作用。
醒目的红叶现象
不论什么时侯,从空中俯看热带雨林,你都会发现在茫茫绿海中点缀着撮撮红色在阳下闪灼,那并不是花朵,而是红色的树叶。在季节性热带雨林,老叶脱落,新叶萌生的时节,片片红色映衬在绿海之中非常醒目。
热带雨林的很多树种,新叶长出时是红色而垂下的,几天或几周后才逐渐变绿和变得坚挺。温带的树木则不同,例如着名的枫叶和黄栌,是在秋季叶片衰老快脱落时才为红色。前者象征新生,后者意味衰老。
附生植物空中花园
步入热带雨林就映入眼底的是除了地上生长的树木灌草外,在各不同的树枝杆和藤萝上挂满了形形色色的小型植物,琳琅满目,犹如一个空中花园。这些悬挂的植物被称为附生植物层片。
热带雨林生境优越,植物种对生存空间的竟争异常激烈。由于林下光线幽暗,很多小型植物都难于获得足够的光线而不得不向其它空间扩展。热带雨林的多层次结构,加上林内空气潮湿,在各种树丫枝杆以及树皮裂隙处经常能聚集枯落物而形成少许土壤,为一些种子提供了温床。很多小型植物在这些位置得以立足、发展,成为附生植物。热带雨林越潮湿,附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热带雨林创造了对太阳光能最有效利用。那些躲过了厚厚树层而渗漏进来的光线也常常逃不脱附生植物的捕捉。难怪林下如此阴暗,能到达地面的光线所剩无几。
魔高一丈的藤本植物
热带雨林中,有一类靠缠绕或攀援于其它树木上,借助于树木支撑自己的躯体的植物,叫藤本植物。热带雨林中大型藤本植物十分丰富,它们时而卧地而行,时而缠绕穿梭悬挂于大树上,在林下只能见其藤茎不能见其枝叶。藤本植物的枝叶一般伸张于林冠之上,填充林冠空隙,这也是对光线的一种竞争形式。有些类型的热带雨林,藤本植物多得行人难于穿过,当树木被破砍伐时常常被大藤子挂住,悬掉于空中不能倒落。在这类森林中采伐非常困难
贪得无厌的绞杀植物
早期的欧洲植物学家和旅行家常被热带雨林中树上长树的奇异现象所困惑。从枝叶上任何细心的人都能分辨是两种不同植物,但它们的茎杆则彼此缠杂融合在一起,或者一种植物的茎杆套包住另一种植物的茎杆。逐渐地,人们注意到,被缠绕包在内部的树木最终将枯死,而包它的植物则将发展成大树。人们把包缠者称绞杀植物,而把被包缠者叫寄主植物。
绞杀植物大多是一些被叫做榕树的植物,它们的果实是动物的一个主食,它们的种子很微小。当动物把榕树的种子携带到树木的枝丫或树皮裂隙上后,这些种子便会萌发。幼小的榕树能产生不定根,行为就象附生植物一样。随着榕树的不断长大,它的不定根逐渐将寄主树木包住,借助寄主树来支撑自己躯体。当这些榕树逐渐长成为大树时,它们的根和茎已整个地包住寄主树,寄主树最终由于太负重和营养亏缺而枯死,而这些绞杀榕树最后也变成为独立的大树。
生活独特的根寄生植物
在阴湿的热带雨林下,不时可见到一些没有叶子而形态奇异的花朵骤然由土中冒出,有的小如绿豆(无叶兰),有的硕大无比, 直径可达到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这些花朵是寄生在其它植物根上,平常看不见,只是开花时才冒出土壤的植物,叫根寄生植物。大花草是热带雨林特有的一类根寄生植物,它的花非常巨大,颜色醒红,花瓣肉质,发出浓烈的腐臭味,犹如一堆臭肉,吸引苍蝇为它传粉。
沉默的真菌世界
阴暗潮湿的热带雨林下,在枯枝倒木或蓬松的腐殖物上,人们常忽略了一类没有叶绿素的小型植物,它们的形态各异,色彩斑驳,靠分解枯落物腐殖质获取养份为生,属于真菌一类植物。人们熟知的磨菇便是此类植物。它们没有硕大的身躯和健壮的枝叶,但在森林更新和养份循环中缺它们不可。
奇花异草
热带雨林湿热的气候环境滋生了极端丰富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植物生活类型。有些花果形态怪异,有的似花非花, 有的花果一体, 无法区分。世界上最大的花(大花草)、最小的花、最怪的花、 最美的花都藏匿于雨林之中。
兰花世界
兰科植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家族之一, 全世界有2000多种, 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 以热带雨林最为集中。中国有兰科植物1240种以上,也主要集中分布在热带地区。西双版纳有兰科植物属334种,它们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中。热带雨林是兰科植物的分化形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