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蝗虫危机是不可以忽视的,沙漠蝗是如何引发粮食危机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知道:民以食为天,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因此粮食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然而今年上半年发生非洲和南亚的沙漠蝗虫危机就直接吃光了当地没有收割的粮食,已经引发了当地的粮食危机。
当地羊群无绿被可吃
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粮农组织在10月14日关于沙漠蝗虫的最新情况通报中指出,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裂谷西侧地区和阿法尔地区已形成大量未成熟蝗虫群体,观测到许多蝗群正在从裂谷向东南移动进入索马里,预计11月中旬蝗群将到达肯尼亚北部。粮农组织警告,随着从红海到索马里新一代蝗虫的孵化,以及从也门入侵的蝗群,将使埃塞俄比亚和整个非洲之角地区蝗害形势恶化。如今整个东非和南亚国家都加强了对沙漠蝗虫的防治工作。
因此沙漠蝗虫危机已经导致非洲和南亚的民众的粮食危机,只有全球一起努力才能够制止沙漠蝗虫危机,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Ⅱ 山东出现蝗灾,唐朝宰相姚崇是如何治蝗的
提到蝗灾,相信很多人对它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纵观人类的历史,蝗灾似乎是一直跟随着历史发展的,翻开史籍,处处可见蝗灾的身影,但很多人对蝗灾的认识又是不足的,仅仅知道蝗虫和蝗灾,但对蝗灾的认识多依靠对文字和图片的想象,却很难真正知道蝗灾究竟有多可怕。
其实,古代灭蝗史上,如姚崇这样的鉴定灭蝗者并不多,但百姓也逐渐开始进行力所能及的灭蝗,而不是束手无措的祭拜。就灭蝗的办法来说,有姚崇这样让百姓夜间烧火引蝗捕杀掩埋的和抓捕扔进水中的,还有抓捕后进行烹食的。
还有一种就是蝗虫出现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蝗虫的天敌:一种飞鸟。但这种情况并不多,也是看运气,比如同样是唐玄宗执政期,有一年贝州出现大量蝗虫,然后“有白鸟数万,群飞食蝗,一夕而尽。”这算是百姓的福音了。
但这样的福音毕竟很少,大部分时候还是。应该依靠人力去治蝗,如果能出现姚崇这样的实干家,从实际出发,解决真正的问题,才能让蝗虫不成灾,让蝗灾迅速远去。姚崇治蝗正应了一句话:只有直面灾难,灾难才能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