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手腕尺桡关节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雨中行走的孤独男人图片 2025-10-04 16:01:15

手腕尺桡关节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4-08 12:37:59

A. 人体的关节有哪几种

按关节面的形状可分为

1、球窝关节

关节头呈球状,另一骨的关节面呈窝状,包裹着关节头的一部分。因此关节头与关节窝只是松弛地连接,能作屈、伸、内收、外展、环转和旋转运动,是活动性最大的一种关节结构。典型:髋关节。绕额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做外展和内收,绕垂直轴做旋转。

2、平面关节

此关节活动的发生继发与其他活动。例如,当你屈曲和伸展肘关节时,没有引起其他的关节运动。然而,腕骨运动不能仅靠一个活动运行。腕骨运动,需要腕关节在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内收的前提下进行。

3、椭圆关节

由两个分别是凸和凹的椭圆型关节面组成,可作前后和左右的运动。典型举例:手腕。手腕以额状轴为中心产生屈伸运动,以矢状轴为中心做尺、桡偏。

4、鞍状关节

两个关节面均呈马鞍型,彼此成十字形交叉接合,每一骨的关节面既是关节头,又是关节窝,可作屈、伸、内收、外展和环转动作,比椭圆型关节的活动能力大。

典型:大拇指关节。虽然大拇指能做屈、伸、内收、外展和旋转动作,但是与腕骨运动相似,旋转运动需继发于其他关节活动出现。如果在不屈曲和外展的前提下,你试着转动你的拇指,你发现无法做到。

当拇指内收的时候,请注意下拇指所指的方向;当外展和屈曲拇指时,所指方向大约改变了90度。这种旋转动作并不是主动的,而是关节的形状造成的。尽管大拇指关节不是一个真正的双轴关节因为旋转受限,但是因为主动运动还是绕两个轴发生,因此还是归位此类。

5、滑车(屈戌)关节

一骨凸起的部分嵌在另一骨凹陷的部分,只能作单一平面的屈、伸运动,仿如门铰的操作一样。肘关节中的肱尺关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6、车轴关节

桡尺关节,展示了另一种类型的单轴运动—车轴关节。当前臂旋前旋后时,尺骨不动,桡骨头绕于尺骨产生活动。车轴运动其实就是以纵轴为中心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B. 求手的分解图,各个部位的名称

按照解剖学来说:手由腕骨,掌骨,拇指,指关节,指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构成。

其分解图如下图。

手的各部位解释:

腕骨:是短骨,位于手骨的近侧部,共有8块,分为两列,每列各4块,均以其形状命名。

腕骨包括:与桡骨相连的近侧列的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以及与掌骨相连的远侧列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

掌骨:共5块,为小型长骨,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第1~5掌骨。

拇指:通常指手的第一个指头,最粗而短的手指为大拇指,帮助我们握住东西。

指关节:由掌骨小头与近节(第1节)指骨底构成,拇指掌指关节属于滑车关节,其余四指为球窝关节。

指骨:在灵长类动物中,拇指为两节,其余各指均有3节指骨,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第1节指骨(近节指骨),第2节指骨(中节指骨),第3节指骨(末节指骨)。指骨是小型长骨,属于附肢骨。

(2)手腕尺桡关节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1、长骨long bone

形似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体又称骨干,内有空腔容纳骨髓称骨髓腔。

两端较膨大,称为骺。

骺的表面有关节软骨附着,形成关节面。

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干骺端,幼年时保留一片软骨,称骺软骨,成年后骨化遗留一线,称骺线。

2、短骨 short bone

形似立方体,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稍灵活的部位,如手腕、足的后半部和脊柱等处。

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常具有多个关节面形成微动关节。

参考来源:网络-骨骼

C. 手肘 手腕 手臂指的分别是哪个部位。谢谢

1、手肘

上臂和前臂相交接的部分。

2、手腕

手腕(wrist)人体连接手掌和前手臂的部位,也称腕部 。主要局部结构:腕桡侧管、腕尺侧管、腕管。

手腕三个管道通过的结构不同,一个为肌腱管道;一个为血管神经管道;一个为肌腱和神经管道。腕后区有六条骨纤维管道,由腕背侧韧带及其发出间隔与桡、尺骨和腕骨形成。

3、手臂

指人的上肢,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位。

(3)手腕尺桡关节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手臂肌肉组成

上肢肌:上肢,运动灵巧,包括肩部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肩部肌分布于肩关节周围,有保护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其中较重 要的有三角肌。 臂肌均为长肌,可分为前后两群。前群为屈肌,有肱二头肌、肱肌 和喙肱肌;后群为伸肌,为肱三头肌。

前臂肌位于尺、桡骨的周围,多为长棱形肌,可分为前、后两群。 前群为屈肌群;后群为伸肌群。 手肌位于手掌。分为外侧群、内侧群和中间群。

D. 尺骨和桡骨的正确位置

一般来说尺骨位于前臂的内侧,桡骨位于前臂的外侧。如果尺桡骨的位置不对,或者是由于外伤骨折导致尺桡骨的这种上尺桡、下尺桡关节的位置对位异常,会造成前臂的旋转功能严重的受损。

尺骨

尺骨是连接肱骨和腕骨的骨头,上端呈三棱形。它是前臂的稳定骨,是两根前臂骨中位于内侧且较长的骨,分二端一体。

它的近侧端有一半月形凹陷的滑车切迹。切迹上下两端有两个突起,上方的为鹰嘴,下方的为冠突。冠突外侧的浅凹为桡骨切迹与桡骨头相关节。冠突下方有一粗糙的尺骨粗隆。尺骨体呈三棱柱形,外侧缘锐利为骨间嵴与桡骨的骨间嵴相对。远侧端细小,呈圆盘状称尺骨头。

桡骨

桡骨(radius)位于前臂外侧部,分一体两端。。上端膨大称桡骨头,头上面的关节凹与肱骨小头相关节;周围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相关节;头下方略细,称桡骨颈,颈的内下侧有突起的桡骨粗隆桡骨体呈二棱柱形,内侧缘为薄锐的骨间缘。下端前凹后凸,外侧向下突出,称茎突,下端内面有关节面,称尺切迹,与尺骨头相关节,下面有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节。

E. 桡尺关节和肘关节如何区分各自的运动方式

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构成的复关节,包括3个关节: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和尺骨滑车切迹构成,可在冠状轴上做屈伸运动;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和桡骨关节凹构成,能做屈、伸和旋前、旋后运动;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内环状关节面和尺骨桡切迹构成,参与前臂的容旋前、旋后运动。

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的滑车关节。

2、唯纤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的球窝关节,本应有三个方位的运动,但由于受尺骨的限制,不能做内收外展运动。

3、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的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的圆柱关节。

(5)手腕尺桡关节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相关疾病与治疗

1、肘关节是人体中最易发生脱位的部位之一,年发生率约为0.006%~0.008%,其中49%可合并有骨折。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小头骨折、冠状突骨折这一损伤类型因肘关节解剖结构特殊、治疗困难,即使由富有经验的骨科临床医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故Hotchkis将这种特定的骨局和折损伤类型命名为“恐怖三联征”(terribletriadinjury,TTI)。

2、肘关节僵硬是各种原因造成肘关节活动功能丧失的总称,这些患者会有明显生活障碍。现对此没有一种标准治指腊仿疗方法,但多数骨科医生建议采用开放肘关节松解术治疗,这项手术通过松解挛缩的关节囊、切除异位骨化以及增生的冠状突和鹰嘴尖骨赘,来恢复肘关节活动度。

F. 手臂有多少部位,名称分别是什么

人体从外形可以分为头部,躯干,两胳膊,两条腿,四个部位。其中躯干是由颈部,胸部,腹部,背部等部位组成。上肢是由肩部,上臂,肘部,下臂,腕部,手部等部位组成。下肢是由跨部,大腿,膝盖,小腿 ,踝部,脚部等部位组成。今天重点来说说我们的手臂主要由什么部位组成,名称叫什么。手臂上面的各个关节的名称主要有:锁骨,肩锁韧带,肩峰,锥形韧带,斜方韧带,喙肩韧带,喙肱韧带,喙突,肩关节囊,肱二头肌长头腱,还有肩胛骨组成。

手臂上也有很多肌肉,上肢是由肩部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组成。肩部的肌肉主要分布于肩关节的周围,可以保护运动的时候不受伤,其中最重要的的就是三角肌,臂肌主要分为前后两肌,前面的由屈肌,肱二头肌,肱肌和喙肱肌组成。后面的是由伸肌,肱三头肌组成。前面的肌肉主要分布在尺骨和桡骨的周围,被称为长棱形肌,也可以分为前后两个群。前面的叫屈肌群,后面的叫伸肌群。手部的肌肉全都坐落于手掌,分为外侧肌肉,内侧肌肉还有中间的肌肉。

G. 怎样分辨尺骨和桡骨

尺骨和桡骨属于前臂的两根骨头,最简单的区别的方法为拇指一侧为桡骨、小指一侧为尺骨。

在肘关节后方摸到最突出的地方,也就是紧贴皮下的为尺骨鹰嘴,也是辨认尺骨的一个方法。

在腕部两侧可以摸到两个凸起,在掌心向上的情况下外侧的凸起为桡骨茎突(临近大拇指),偏内侧的凸起为尺骨茎突(临近小指)。



(7)手腕尺桡关节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成人全身上下的骨头共有206块,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以及听小骨,其中听小骨有6块,属于感觉器。

颅骨共有23块,彼此之间借骨连接形成整个颅,对脑、感觉器以及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起始部分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

躯干骨一共有51块,可分为椎骨、肋骨和胸骨。其中椎骨比较特殊,幼年时期和成年时期的椎骨数目是有区别的,幼年时期椎骨有33个,但成年以后就只有24个独立的椎骨。肋骨是成对存在的,人体有12对肋骨。

四肢骨可分为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共有64块,左右两侧每侧有32块,下肢骨则能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共62块,左右两侧个31块。下肢带骨有髋骨,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

H. 功能解剖学3-7.下尺桡关节结构

《功能解剖学》读书笔记之【7.下尺桡关节结构】

桡骨远端有2个关节面(图3-60和图3-61):

※第1个是下关节面(腕关节面)呈凹形,其外侧区(8)与舟骨成关节,其内侧区(16)与月骨成关节。此关节面比较大,它的外侧是桡骨茎突(1)。在腕关节中将会对它进行详细的描述。

※第2个是尺切迹(3),位于骨间缘(2)的两条骨嵴所形成的"叉"里。它朝向内侧(图3-61),从前缘到后缘,从近端到远端都是凹陷的。如前所说,它可以"贴"在一个倒置的圆锥表面,与尺骨头(4)相对合。

在它的远侧缘有关节盘(5)附着,关节盘位于水平面(图3-62冠状面),在正常情况下,它的桡侧附着点的中部经常有一个缝隙(6)。它的顶点位于内侧并附着在以下结构上:

※尺骨茎突(9)和尺骨头远端关节面的小窝。

※尺骨茎突的外侧面。

※腕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深面。

这样,关节盘填充在尺骨头和三角软骨之间的空隙里,起到缓冲垫的作用。当腕关节内收的时候,关节盘被压缩。它的前缘(10)和后缘增厚成真正的韧带结构,因此在断面(图3-61)上,它呈一个双凹形。关节盘的上表面被覆软骨,与尺骨头的下关节面(7)相对合(图3-60)首答。它的下关节面也被覆软骨,与桡骨腕关节面相连,和腕骨相对合。因此,关节盘具有以下特性:

※连接桡骨和尺骨。

※提供双关节面,近端对尺骨头,远端对腕骨。

因为腕关节盘在下尺桡关节和腕关节之间形成了一个分隔,所以圆芹耐尺骨头不与腕骨直接接触(图3-63)。从解剖上讲,这2个关节也是独立的,除非双凹盘的中部出现明显穿孔。需要注意的是,有时这样的穿孔可能是由创伤引起的。关节盘基底部的附着处有时是不完整的,会有一个裂隙(6),一些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退行性变化。关节盘像一个"悬挂的半月板"那样,与桡骨的尺切迹一起形成了一个与尺骨头相对的,具有一定弯曲能力的关节面(图3-65)。 关节盘也承受着不同的应力:牵拉力(绿色水平箭头),压缩力(红色垂直箭头)和剪切力(绿色水平箭头) 。这些应力可以发挥协同作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关节盘在腕关节外伤中经常被损伤。

关节盘是主要,但不是唯一的连接下尺桡关节的结构(图3-66)。它被关节的前侧韧带(14)和后侧韧带(未在这里显示)所加强,还有其他一些结构的作用最近也已经被证明:

※背侧桡腕韧带的掌侧延伸部(13),它包绕着腕关节的内侧缘。

※尺侧腕伸肌腱(15),外面包绕着坚韧的纤维套,走行于尺骨头后面、尺骨茎突内侧的沟内。

上述所有结构形成了我们称之为 腕关节内侧韧带复合体的交叉结构 。

桡尺关节间隙的方向因人而异,绝大多数人(图3-62冠状面)的关节间隙向下内侧倾斜(红色箭头)橘春;少数人(图3-63)是垂直地;极个别人(图3-64)是向下外侧倾斜。

I. 如何找到桡骨是哪个部位图片

桡骨在前臂外侧,与尺骨通过上尺桡关节、下尺桡关节相连接,尺桡骨体之间有骨间膜。桡骨近端为桡骨头,与肱骨小头相关节;下端膨大与腕骨组成桡腕关节,桡骨下端向外下突出形成桡骨茎突。

前臂有一个重要功能是桡骨以上尺桡关节与尺骨头连线为中轴旋转。前臂深筋膜深入,与尺桡骨及骨间膜形成骨筋膜室,前臂骨折容易发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对干骺端皮质塌陷者将骨片撬拨复位后予以植骨维持,术后石膏外固定配合早期康复治疗。AO分型系统是公认的较为全面实用的分型方法,对手术入路的选择、固定方式以及预后评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C型骨折应尽可能解剖复位牢靠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尽早恢复劳动力;B型骨折可试行复位,复位不满意可选择手术治疗;A型骨折复位石膏固定的疗效可靠。

J. 挠骨在什么位置

人的桡骨位于大拇指侧,上端为扁圆形的头,上面参与肘关节的组成,而以其周缘与尺骨构成桡尺近侧关节(组成肘关节的一部分),下端粗大,下面参与桡腕关节的组成,其内侧面与尺骨下端相接,构成桡尺远侧关节。

头下方略细,称桡骨颈(neck of radiusa)颈的内下侧有突起的桡骨粗隆(radial tuberosity)桡骨体呈二棱柱形,内侧缘为薄锐的骨间缘。

由于桡骨与尺骨上、下端之间均有关节,桡骨可以环绕尺骨做140°-160°的回旋运动,即前臂和手的旋前和旋后运动;当桡骨下端旋至尺骨前方称“旋前”,此时桡骨与尺骨交叉,与此相反的运动称“旋后”,此时两骨并列;这样大大增加手的活动范围。

如果跌倒时用手掌撑地,由于桡骨须承受所有力量,有可能因此发生骨折。

(10)手腕尺桡关节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相关疾病与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是临床上肢骨折中最常见骨折,大约占全身骨折的1/6。

AO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新的AO分型法,其分型的主要依据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严重程度。AO组织将桡骨远端骨折分为A、B、C3型,每型又分3个亚型:

1、 A型,即关节外骨折:A1,孤立的尺骨远端骨折;A2,桡骨远端骨折,无粉碎、嵌插;A3,桡骨远端骨折、粉碎、嵌插。

2、 B型,即简单或部分关节内骨折:B1,桡骨远端矢状面骨折;B2,桡骨远端背侧缘骨折(背侧Barton骨折);B3,桡骨远端掌侧缘骨折(掌侧Barton骨折)。

3、 C型,即复杂关节内骨折:C1,关节内简单骨折(2块),无干骺端粉碎;C2,关节内简单骨折(2块),合并干骺端粉碎;C3,粉碎的关节内骨折。

该系统是公认的较为全面实用的分型方法,对手术入路的选择、骨折固定方式以及预后评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