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慌胸闷喘不过气,常按哪些穴位,可缓解不适
心慌胸闷、喘不过气来通常是一些疾病的前期征兆,如冠心病、心脏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切不可忽视这些症状。那么当我们发现自己有以上症状时,可以先通过按摩以下几处穴位缓解不适,然后再就医会诊,通过药物治疗解除病痛。
按摩膻中穴。膻中穴位于我们胸前的正中线上,即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是人体穴位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穴位。膻中穴主治的是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气喘等症。每天睡觉前建议大家按摩一下膻中穴,可以排遣一下一整天心中的闷气,舒缓一下心情。膻中穴的按摩分为两种:揉膻中穴和推膻中穴。揉膻中穴是指用你的食指和中指的指端按揉膻中穴,每次约揉50-100次;推膻中穴是指用你双手的大拇指指腹从膻中穴向外推,每次约推50-100次。
以上三处穴位,平时有空时就可多揉揉,既可避免疾病,又可以增强身体素质。
2. 内关穴:缓解治疗头晕、心痛、晕车
内关穴归属手厥阴心包经,有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缓解治疗头晕、心痛、晕车等作用。
内关穴的位置:在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详见本文图解内关穴的准确位置尺迅图及穴位疗法。
【取穴位置】
位于手掌面关节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
【解剖位置】
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深部为旋前方肌。有前臂正中静脉、正中动脉和骨间前动、静脉分布;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深层有正中神经干及骨间前神经分布。
【作用功效】
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主治病症】
主治疾病:心痛,心陵圆此悸,胸痛,胃痛,呕吐,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呃逆,健忘,失眠,癫狂,痫证,郁证,眩晕,中风,偏瘫,哮喘,偏头痛,热病,产后血晕,肘臂挛痛。心绞痛,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无脉症等。
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抒压、解除疲劳,改善胸痛、心悸、盗汗,舒缓腹胀感,缓解治疗头晕、心痛、晕车等。
【穴位配伍】
内关穴配公孙穴治肚痛;
内关穴配膈俞穴治胸满支肿;
内关穴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脘痛、呕吐、呃逆;
内关穴配外关穴、曲池穴治上肢不遂、手振颤。
内关穴配患侧悬厘穴治偏头痛;
内关穴配建里穴除胸闷;
内关穴腔森配大陵穴、神门穴主治失眠;
内关穴配郄门穴主治心痛。
【穴位按摩】
合并食指中指,两指按揉内关穴100~200次,可缓解晕车、呕吐、心痛等。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内关穴,每日一次,可以治疗痛经。
3. 头痛的时候按摩虎口能舒缓,这有科学依据吗
一位网友分享了一种缓解偏头痛的方法:我常常发生偏头痛,用尽了所有缓解的药物和方法都没用。之后我看到一个“偏方”说,用夹子夹住食指和拇指间的虎口,就能马上止痛。我试了一下,大概1分钟后,头痛就有所缓解,20分钟后,头痛居然减退了一大半。
其实,这位网友运用的是中医的“穴位止痛法”。这种方法确有其道理,但是千万不可盲从。
偏头痛病因多,刺激合谷穴太片面上述网友说的用夹子夹虎口,实际是刺激虎口处的合谷穴。
背痛开关——搓捂后腰
腰部是中医所指的带脉所行之处,特别是脊椎两旁,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有助于缓解腰酸背痛。
4. 正确按摩腋窝有哪些好处呢
腋窝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很少触及的部位,更不会有人想到按摩它竟能治病。其实,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很重视腋窝的保健作用,有的医学专家还将腋窝归为人体五大保段纤健区之一。经常按压腋窝对健康很有好处。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中医定名握孙仿为极泉。它的标准部位在腋窝顶点的腋动脉搏动处。中医认为,针灸、按摩极泉穴有宽胸宁神的功效,可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病后遗症等循环系统疾病,以及肋间神经痛、癔病等神经系统疾病,还有乳腺疾病、肩周炎等。人体解剖学则揭示,腋窝处不仅有动静脉血管,而且有大量的淋巴组织,担负着血液输送、免疫防御功能。西医认为,常按腋窝,通过改善血液供应、刺激淋巴,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进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1、调气和血,解痉止痛;
2、促进神经体液循环,使全身器官享受更多养分和氧气;
3、增强食欲,提高消化能力;
4、增强肺活量,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5、使体内代谢物中的尿酸、尿、无机盐及多余水分顺利排出,增强泌尿功能,并使人体内外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更健康,提高性功能;
6、还能缓解“心痛”,对肘臂冷痛也有一定疗效。按捏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得当,凯卖左手按右腋窝,右手按左腋窝,运用腕力,带动食、中指有节律地捏拿腋下肌肉3~5分钟(至少108次)。按捏时两肘要略抬高,切忌暴力勾拉。同时也应注意指甲剪短,避免触伤皮肤及血管神经。
5. 按什么穴位可以缓解心跳加速
少府穴、内关穴、 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律不齐心肌炎等。
6.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生活中,每一个人身材都会有一下毛病,而这些毛病会让人很疼痛,而疼痛是很令人难受的。那么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在疼痛的时候,可以缓解疼痛?下面是关于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的内容。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1
疼痛令人难受,偏偏疼痛的种类又多,头痛、筋骨扭伤痛、月经痛、腰酸背痛、牙痛等等,很多人都无法忍受这些难熬的疼痛,选择吃止痛药。其实,在中医的针灸科里有六大治痛要穴,只要记住这六个穴位的位置,以后面对恼人的疼痛就可以不吃止痛药,而自己解除疼痛。
一些特定穴位可以解除人的疼痛有科学研究的证实,维也纳大学附属医院麻醉与重症治疗科医学博士贺拉夫从中医理论中,找到五个止痛的穴位点,他做了实验,在救护车运送外伤患者的过程按压穴位,希望能在药物介入前透过穴位按摩替伤者止痛。
研究结果发表在《麻醉与镇痛》期刊,在抵达医院前,按压穴位那组的患者不仅疼痛明显降低,而且伤患的焦虑减轻、心跳趋于稳定,满意度也较高。实例证实穴位按摩可以有相当程度的缓解疼痛。
中医从各大经络通过的位置找出人体的穴脉,以下是可以解除疼痛的6大穴位。
1、合谷穴
合谷穴是中医临床常用来治痛的要穴。它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道,可治疗脸部五官的痛症:头痛、眼睛痛、牙痛、喉咙肿痛等。头痛按合谷穴,临床上遇到牙痛的患者,针刺合谷上方。合谷穴还能治疗身体上肢痛、腰痛、肚子痛等。
如果无法找到正确的合谷穴,可以按虎口附近,愈靠近头部的疼痛空蔽神就按愈上方、靠近下肢就按下方,左侧按左手、右侧按右手。其实合谷穴附近还有二间、三间、阳溪、偏历等穴,只要按手的虎口即可止痛。
合谷穴的位置:把手指并拢平放在桌上,往最高的点压下去,用力稍偏向食指,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即表示压的位置正确。
2、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顾名思义,按了此穴一天可以走三里路。换言之,足三里能缓解膝腿疼痛,没办法走路的人,按压后可以让双腿变得比较有力,也可缓解走路后下肢疲劳。
它位于足阳明胃经,肠胃问题,胃痛、胃痉挛、胀气、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便秘、肚子痛等症状,都可以按足三里穴,它是调理肠胃功能的保健要穴。
足三里穴位置:膝盖外侧有个有个凹陷处下方三吋(约四指宽)的位置。
3、三阴交穴
三阴交是三条阴经交会处: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处,它主要调理肚脐以下的疼痛,如经痛、产痛、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按压。中医师提醒并拦,该穴有刺激子宫收缩的效果,怀孕期间最好避免按压。
三阴交位置:脚踝内侧最高点往上三吋(四指幅宽)的地方。
4、 委中穴
一些搬重物、坐姿不良的上班人士易腰酸背痛。按压经过的委中穴,可治疗腰、脊、背等疼痛,坐骨神经痛及背侧下肢活动不便也可按委中。
委中穴位置:位在大腿后侧,膝窝中央两条筋之间的位置。
5、内关穴
按压内关穴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舒缓心绞痛、心律不整。此外,内关穴是联络三焦经的络穴,所以它能调节三焦气机、活血止痛;同时它又与奇经八脉中分布于胸腹的阴维脉交会,因此可治胸中诸疾,如咳嗽、气喘、呕吐、胃痛等症状。按压内关穴还能达到安宁心神,消除紧张心情。
内关穴位置:手用力握拳,前臂内侧会有两条筋浮起来,在两筋之间,手腕横纹上两吋(三指幅宽)的位置。
6、阳陵泉
阳陵泉穴在足少阳胆经上, 一般外伤或筋骨方面如拉伤、关节炎、五十肩、肩颈酸痛、运动伤害、扭挫伤、落枕,通常只要将阳陵泉疏通,筋就自然松了。
阳陵泉位置:小腿外侧,腓骨小头下方凹陷处。
下次哪儿感觉痛得难受,别急着吃止痛药,先按按身体的止痛穴位,让自己缓解一下疼痛,可以免去吃止痛药。
可以缓解疼痛的穴位2
头痛
揉两眉间
无论感冒还是心烦,头疼总是紧紧相连。
紧锁眉头时,不妨轻轻舒展,可有助于舒缓头疼。头疼时,不妨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揪揉这个部位皮肤,以局部感觉微麻、发胀为宜,如果真有疾患,这个地方会出现一个红或深紫的印子,像被刮出的.痧一样。一般揪揉2分钟即可。动作宜慢不宜快,但要稍微有点力度。一般的头痛立刻能见效。
这儿有个穴位叫“印堂穴”,位于督脉之上斗亏,按摩印堂穴所在的这个部位有助于推动督脉气血运行,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
背痛
手助后腰暖
如果腰酸背痛,不妨尝试一下双手搓搓后腰,你会发现腰酸背痛的症状有所改善。先将两手对搓发热,紧贴后背脊柱两侧的腰眼处,稍停片刻,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腰部是中医所指的“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经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自然有助于缓解腰酸背痛啦。
牙痛
按虎口下关
牙痛让人坐卧不安,这时不妨按压一下这两个部位:一个是在百姓常说的“虎口”附近,中医的合谷穴也在这个位置。揉压“虎口”时,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此穴道疗效。
但要注意,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刺激。另一个是在面部,耳朵前方,颧骨下方的凹陷处。感觉牙痛,可以用手指或指关节按压这个部位,也是下关穴所在。中医认为手阳明经的脉络入下排牙齿,足阳明经的脉络入上排牙齿,合谷、下关两个穴位都是阳明经穴,按摩这两个地方能有助止牙痛。
肩痛
提揉肩上“井”
很多人经常帮肩痛的父母揉肩,但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原因及标准动作是什么。揉肩止痛除了舒活了肩部气血,还有一个原因是揉到了肩上的一口“井”——肩井穴。
按摩肩井穴能直接或辅助治疗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症状。很多父母年事已高,常感腰酸背痛,“拿肩井”是好办法。
具体操作方法是,被按摩者坐直,按摩者立于被按摩者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搭在被按摩者双肩井部位,四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做有节律的拿捏动作。如果再用空心拳帮老人捶捶后背,效果会更好。肩井穴位的按摩力度不要过重、过久,尤其血压高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久按、重按。
心痛
手腕上“玄关”
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有一把解除心痛的“钥匙”,是内关穴所在。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是中医用来治疗心脏疾病的核心用穴,几乎所有与心脏异常有关的症状均可使用。
心脏不好者若突发心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还可按内关穴,对其行点、按能活血通络,止痛。一般需按5分钟。仅作辅助治疗以及急救使用。
胃痛
点按足三里
气血虚或消化不良的人,稍吃多一点就会引起肠胃胀痛。中医认为,通过穴位按摩,可起到调整胃的机能、镇痛、降逆气化浊气的养生功效,进而缓解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痛经
脚背对点按
痛经让许多女孩子痛苦。按摩哪个部分能缓解痛经?答案就在脚背上,在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这是太冲穴的位置。按揉这个点,具有明显疏肝止痛作用,有助治疗痛经。
具体按摩方法如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7. 别依赖止疼药!按按身上6个止疼开关就能缓解
【导读】:人生在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身体不适。如果不是发生病变性的疼痛,不妨找找身体的几个止疼开关,可以帮你缓解疼痛不适感。下面就来看看女人身上有哪些止疼开关吧!
身上七个止疼开关 早看早知道
头痛开关——揪揉眉间
无论你是感冒还是心烦,头疼总是如影随形。在你紧锁眉头时,不妨轻轻舒展开来,因为解除头痛的开关就藏在两眉之间。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戴奇斌说,两眉间有个“印堂穴”, *** 这个位置有助于缓解头痛、鼻部不适等症状。头疼时可以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揪揉这个部位2分钟左右,动作宜慢不宜快,稍微用点力,以感觉微麻、发胀为宜。一般的头痛立刻就能见效。
背痛开关——搓捂后腰
背痛时,用双手搓搓后腰,腰酸背痛的症状会有立竿见影的改善。腰部是中医所指的“带脉”所行之处,特别是脊椎两旁,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经常 *** 能有助于缓解腰酸背痛。具体做法是将两手搓热后,放在后背脊柱两侧的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至尾骨处。经常背痛的人可以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牙痛开关——按虎口或下关穴
“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牙痛总会让人坐卧不安,此时不妨试试身体两个止牙痛的穴位。一个在“虎口”附近,即拇指、食指合拢时肌肉的最高处。揉压虎口时,应朝小指方向用信锋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隐樱挥疗效。需要提醒的是,孕妇不要 *** 该位置,以免耗损胎气。另一个在耳朵前方,颧骨与下颌之间的凹陷处,即下关穴。牙痛时可以用手指或指关节按压这个部位,也有止痛作用。
肩痛开关——提揉“肩峯”
很多人经常帮父母揉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揉肩止痛的标准动作是什么。戴奇斌介绍说,揉肩除了能舒活肩部气血,还能按压“肩井穴”,即 *** 正上方与肩线交接、肩部最高处,有助于缓解肩膀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落枕等症状。具体操作方法是,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自然地搭在被按者肩部,五指用力拿捏,如果再用空心拳捶捶后背,效果会更好。需要提醒的是, *** 不要过久、用力不要过度,尤其是血压高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不可久按、重按。
心痛开关——点按手腕
手腕横纹往上约三指宽处,即为心痛开关,此处也是中医所指的内关穴。若突发心绞痛,除了含服硝酸甘油外,还可以点按此处5分钟,能够活血通络,起到止痛的作用。需要提醒的是,此法仅作辅助治疗滑携晌以及急救使用,为了以防万一,发病时务必及时就诊。
痛经开关——揉捻脚背
痛经开关在脚背上,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凹陷处。具体 *** 方法如下: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脚,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用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脚即可。
8. 心俞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按摩缓解心痛让你安心睡个好觉
5心俞穴的取穴方法
取穴时患者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心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或左右约1.5寸)。
6人体穴位闭圆配伍
配悉态如巨阙穴、内关穴治睁启心痛、惊悸;
配内关穴、神门穴 治失眠、健忘。
7心俞穴的刺法
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沿季胁到达前胸。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8心俞穴的灸法
掌灸3~5次,太阳灸灸5~7天。
9. 干咳嗽伴有心痛按什么穴位
你好,考虑还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症状。建议服用药物对症治疗。可以按摩肺腧和膻中穴 。
10. 心脏有点问题的患者,平时该做怎样的按摩保养
心脏有点问题的患者,平时该做怎样的按摩保养?
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心脏病患者那么心脏有点问题的人,平时该做怎样的按摩保养呢我们一起来聊聊看吧。
心绞痛患者在大量体力活动时,可能会出现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穴位按摩能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缓解症状。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心脏按照整齐、适度的节奏跳动,但有的时候心脏会跳动的过快或过慢,或者节奏变得不整齐,让我们出现或轻或重的心慌感觉。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心律失常。脏病是心脏系统疾病的总称,包括的疾病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种心脏病,其常见症状有心悸、呼吸困慧咐旦难、发绀、咳嗽、咯血、胸痛、水肿、少尿等。心脏病的发病率在人类疾病中居于首位,一旦确简喊诊心脏病就好像身体里埋藏着一个“定时炸弹”,可能随时会发生生命危险。
适当的运动对我们的心脏健康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生活中我们要经常运动,每天适度运动20分钟,可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减少30%。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主要治疗心痛,胸闷等心系疾病。如图,位于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伸肌健与桡侧腕屈肌间之间,内关还是个神奇的穴位,它既可以在心动过快的时候让它慢下来,又能在心动过缓的时候让它快起来,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按摩穴位只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心律失常之所以发生,根本原因是心脏血液供应不足,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紊乱以及心脏起搏传导功能异常。这被称为引发心律失常的四根“导火索”。
经过以上大概的了解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吧,平时一定要多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