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ps中怎样制作冬季唯美雪景人像图
ps中制作冬季唯美雪景人像图,找到一张唯美雪景背景图,打开人物图片将人物扣出来拷贝粘贴到背景图层上,做溶图等后期处理即可!
‘贰’ 雪天拍照必须掌握的摄影技巧分享
20XX年11月6日,北京降下大雪,京城这些美丽的雪景让北京一秒美的不像话。雪可以让所有的建筑在一夜间变得沉静下来,让你有机会走进这个城市的内心,去体会每一种与温暖相关或者曾经相关的事。常言道,极端天气拍大片,如何在这样童话般的天气里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必须掌握的拍照技能。
1、简洁构图
如果你是街拍爱好者,又或者是摄影极简主义的爱好者,那么雪景就是一份大礼,下雪的时候,一片纯白和苍茫,很容易拍出简洁的画面。
图片为希腊摄影师Vassilis Tangoulis作品,他在拍摄雪景时会用到ND滤镜和慢速快门,画面中的雪景安静飘渺,一不小心就会让人陷入沉思,融入到美妙的大自然中。在他的镜头下,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宁静祥和。简洁的构图,细致的纹理,戏剧般的氛围,让人情不自禁地沉溺其中。他的这组黑白风光作品,画面简洁而尤雅,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白色世界。
走在大雪中,观察细微的角落,说不定就能拍出独特而且又美好的雪景。
2、选择合适的时间
摄影是用光的艺术,大雪纷飞的日子里,什么时间段拍出的照片更有层次感和美感,当雪花覆盖大地时,天地苍茫一片纯白,如果在晴天的清晨或者傍晚时拍摄,更能表现出雪的质感,如果是拍摄雪景中的村庄或者雾凇,好的光线能够更好的渲染氛围。
组图来源于摄影师刘顺儿妞的乌兰布统坝上草原的作品,因为有光线的渲染,清晨太阳升起时的雪景呈现淡淡的玫瑰色,照片唯美梦幻。而逆光下的雪景、树木都变得尤为梦幻和美丽。因为有光线,这样拍摄的雪景有着一种不同的冷暖对比和强烈的`视觉效果。
3、颜色对比
单调的纯白色看久了也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的疲劳,这个时候,采用反差大的颜色对比,来承托雪景,反而更能夺人眼球。可以观察在雪中的周遭静物,看看其中跳跃出来的颜色,其中红色系的对比在雪景中显得更加动人。
图片来源于故宫博物院的微博,拍摄的是今日大雪纷飞的故宫,红墙白雪,美不胜收。
红色是突出雪色纯白非常好的对比色。我们在拍摄的时候,可以寻找这种颜色来进行搭配,意识到小景也是可以出彩的,多多拍摄一些很细节的东西。但是要稍稍注意的一点是,当红色出现在画面中,为了顾及雪色的呈现,很有可能画面中的红色会出现过于偏颜色的情况,有可能红色会偏紫色或者粉色。因此,我们可以在前期拍摄的时候,最好使用RAW格式,以方便我们后期的时候调整红色的色调和饱和度。
4、雪景曝光
准确的曝光是拍摄雪景的首要因素,我们首先必须对雪的特性有所了解,由于雪在地面平铺开后会产生一种镜面反光作用,造成雪地表面的特点是:亮度大、反差小,反光率高、层次缺乏、色调单一。这样,相机所拍摄到的景象就与人眼所看到的实景有了一些差别。
如果你直接拿着相机或者手机,对着雪景来进行测光,所拍摄出来的画面会偏暗,此时你必须进行曝光补偿才能获取正常的曝光。一般来说,画面里的大部分面积是积雪覆盖的话,测光后增加1-2档曝光补偿是比较适合的。
组图为加拿大华人摄影师赵琳的作品。
赵琳曾经写文章论证过,测光的原理是“白加黑减”,拍摄雪地的时候,往往容易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如果画面光比相当,拍摄者由于害怕过曝,从而减少了曝光补偿,使得画面变暗;二是如果画面光比较大,拍摄者错误的对阴暗处进行测光,这样会使得画面中白雪的部分过曝。最正确的测光办法是在画面中找到最亮的大片区域,对其进行点测光,然后设置曝光补偿为+2.0档。这样可保证画面中最亮的那些大片区域不会过曝,并且呈现纯白色,画面中的其他部分也会按照本身的颜色和亮度显现。
拍摄雪景照片这种极端情况,除了测光的方法比较讲究之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摄影配件来帮助拍摄,其中最重要的配件就是偏振镜。白雪表面会有很大强度的偏振反光,加上偏振镜可以使得画面的光比减小不少。
5、雪天器材防护
在雪地中拍摄,器材的防潮抗寒要格外留意。简单的用塑料袋包装一下你的镜头和器材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要注意电池的保温,低温让电池消耗较快,在不拍摄的时候,把电池及时取下来,放入衣服口袋中保温,也能有效的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当然,也可以多准备几块电池,防患于未然。当电池从寒冷的地方拿到温暖的地方时,容易发生湿气凝结,可以事先把相机密封在塑料袋中,可以防止这个现象的发生。
最后可以随身携带软布来清洁机身,以免水汽影响到拍摄。
组图为人文摄影师小林的作品。
他说,当大雪刚刚降临,还没完全覆盖所有事物的时候,这时的拍摄变得十分有趣,尤其在野外拍摄时,山上的岩石和静静流淌的河流,由于位置和表面的凹凸不平,往往形成千变万化的画面构成,此时抓紧时机,认真观察,往往可以拍出富有水墨山水画风格的风光作品,大气,抒情,十分有意境。
‘叁’ 真实雪景图片
真实雪景图片
真实雪景图片,雪,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白茫茫的雪,代表了冬季的来临,它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晶莹透亮的六角形,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以下为大家分享真实雪景图片。
真实雪景图片1
一、我之所以喜欢冬季,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无穷欢乐,也正是它,让一些美丽的句子、段落涌出……
二、风刮得很紧,雪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没有目的的四处飘落。但是它却为路两旁铺上了银色的行装好象要给人行道上镶上了两条飘逸的银纱。
三、雪越落越多,从天上四处飞落,落在人的伞上,落在房檐上,落在汽车上,落在行人的脸上。
四、风玩弄着伞,把伞吹得四处摇晃,还有的把伞吹开了行人的手中。风在空中怒吼,声音凄厉,跟雪地的脚步声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种古怪的音乐,这音乐刺痛行人的耳朵,好象在警告他们:风雪会长久的管治着这个世界,明媚的春天不会来了。
五、路两边的树冻得两眼直发愣。人们把积厚的雪印了一个一个脚印,形成了一条开导人们引向美好世界的路。
六、我喜欢这般美丽的景色,像白雪世界一样,充满着欢乐、喜悦、纯洁、高尚。
真实雪景图片2
一、真实美景:颐和园雪景图集下了一夜的鹅毛大雪,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白色。我轻轻推开门,哇!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
二、真实美景:颐和园雪景图集皑皑的白雪堆积在路上,仿佛刷了一路的白漆,洁白无瑕;踩上去,又好像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凉凉的,湿湿的.。继续向前走去,路得两旁全都是银松雪柳、琼枝玉树,洁白晶莹的雪铺在树上,似乎是冬爷爷怕大树冷,给它们也披上了厚厚的袄吧。
三、真实美景:颐和园雪景图集“看啊,下雪了!”我被这声音吸引到了走廊上,往外一看,确实不错,很小的雪花缓缓飘落,我的心不禁生出一分喜悦,盼望着它能带给我们一场真正的大雪,又过不久,城市已经被这轻柔的雪花轻轻的覆盖了一层。
四、真实美景:颐和园雪景图集看来,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我虽然不能说,但是,我可以听,听雪的声音。
五、真实美景:颐和园雪景图集它以其特有的语言给我们心灵的温暖,这种声音,我听得到。瑞雪兆丰年,大年初八下雪应该是一年的好兆头。雪花缓缓飘落,配合着爆竹的响声,给人以喜庆。
六、真实美景:颐和园雪景图集 冬爷爷飘着白胡须来了,给大地披上了银装,满天飞舞的雪花从天而降,飘到房屋上,飘到树上,也飘到清澈的河水中,到处都呈现出一幅洁白的景象,美丽极了!
真实雪景图片3
一、冬天到来,满山绿色变成了白色,让人感觉格外的舒服~~为大家献上一组唯美冬天山脉雪景高清图集,喜欢可以收藏。
二、这么美的景色你喜欢吗?值得收藏!
三、好美的雪景,快点下雪吧
四、在雪地里堆个雪人,孩子们一定高兴坏了
五、这么美的雪景你那里有么
六、唯美冬天山脉雪景,这么美的景色你喜欢吗!
‘肆’ 电视剧《尚食》发布许凯吴谨言雪景大片,如何评价这组照片呢
吴谨言和许凯他们两个主演的《尚食》这部电视剧正在热播当中,而之后官方也是放出了吴谨言和去看他们两个人在雪景当中的时尚大片,看起来这组照片拍的很高级。我认为这种照片拍的很好。最关键的照片的角度选的也非常的巧妙,再加上照片整体的比例,色彩的对比都显得非常的巧妙,我认为这是有水平的摄像,或者可以称为有水平的修图,我是比较喜欢这种照片的,你们认为这组照片拍的怎么样呢?
‘伍’ 求一张雪景中俩人牵手的背影图,最好是有雪花飘落的那种,我只有这么多分了,全部奉上。
本来打算奉献两张给你的,网络只可以上传一张。。
不喜欢再M我吧~
‘陆’ 怎样拍出一张好看的雪景照
2021年的初雪,毫无预兆的到来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每年的初雪都是让人开心快乐的,因为初雪的到来意味着新年就要到了,一年又要结束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手机或者相机记录下见到的风景,和亲戚朋友进行分享,那怎样能够拍出一张好看的雪景照呢?我认为要拍出一张好看的写景照,应该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三,巧用聚焦。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手机或者相机都可以聚焦,选择想要拍清楚的画面,就能够拍得更清楚,而那些无关的场景,可以适当的虚化。拍雪景的时候,你想突出的是雪还是和雪在同一个画面中的其他事物呢?有时候单独的拍白茫茫的雪,是毫无美感可言的。所以一张好看的雪景照,它的聚焦也是十分重要的,你可以聚焦指向颜色稍微鲜艳的植物上,通过植物的颜色来衬托雪所带来的美感。
综上所述,要拍出一张好看的雪景照,不仅要选一个像素较为清晰的拍照工具,还要选好拍照的场地,巧用聚焦,让雪和其他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的话,你拍出来的雪景才能够与众不同,具有艺术美和欣赏价值。
‘柒’ 雪景照片用PS要怎么处理
冬季的浪漫雪景总伴随着阴天,使拍摄变得一筹莫展。灰暗的天空和大面积的雪地连成一片,画面饱和度降低,失去层次感。一般后期会用HDR的方法增强色彩,这次我们在保持低饱和度基础上,使用两种方法,创造出两个效果不同,却都有着难得意境的雪景作品.
第一种方案:加入青蓝色调带来冷静
适用范围:适用于阴天时拍摄的雪景或者雪地面积较大,构图上较空的片子;也可以用于雾凇作品的后期。
由于大片的雪地和浓重的雾气,光线散射严重,很容易过曝。在拍摄时我选用手动挡,并减少了1.7EV,欠暴拍摄,画面不容易丢失细节,这也是拍风光保守的一种方法。F2.8的大光圈让主体后面的背景尽量虚化。然而我发现画面颜色单一,阴天和雾气让天空和大面积的雪地连成一片,周围形成了雾凇,马也是偏白色,色调惨白,还稍偏洋红,整体饱和度很低,没有什么色彩;之所以这样,环境的限制是主要原因。所以,这种色彩成分缺乏的片子显然不能用HDR等其他加强颜色的方法处理。我的做法是在维持低饱和度环境的基础上,加入青蓝色,制造冷感。使用RAW格式拍摄,并直接将源文件放进Photoshop中,使用Camera Raw插件做后期处理,调整起来更加简便,并且画质的损失更小。
天空与雪地连成一片没有层次
背景杂乱需要清理
天空惨白稍有过爆
制作步骤
直面原片,用Camera Raw简调整体色彩
1.处理过曝区域,让光线更均匀
进入Camera Raw后,一般会先在基本选项里调节曝光、对比度、饱和度。把色温由原图5450降低到5150,画面更加纯净,洋红消失,甚至略微发蓝;曝光增加0.7EV,填充亮光,照片像蒙上一层白纱;继而增加对比度和自然饱和度,尽可能还原最初的色彩,但不要过分。这样一来画面不仅明亮,高光部分曝光也变得均衡,天空的过曝感消失,色彩不至于夸张,整张照片看上去更加柔和。
2.制造蓝色渐变,奠定画面基调
由于灰白的天空与雪地连成一片,整个画面看上去缺乏层次,也很单调。我需要做一个偏蓝色的渐变,压低天空,这也是整个后期中的控制性步骤。点击左上角的渐变滤镜按钮,拉出需要调整的区域,调节右边的“颜色”选项,边调边看选出最佳颜色;之后,微调上面的其他选项,尽量让天空蓝得更加自然。偏蓝的基调,更衬托白雪和雾凇的洁白,也是实现空灵感的关键。
3.细调饱和度,改善整体质感
如果整张照片都偏蓝偏青色,尤其天空又压暗了,必定显得压抑,在偏冷的调子里适当的加上黄色,改善画面的气氛而不破坏空灵的整体感觉,马的身子也因此有了些质感。进入“HSL/灰度”选项,选择饱和度,将黄色的调高。除了根据三原色的原理加强了黄色,我还增加了红色、橘黄的饱和度,画面有了一种积极的气韵。
4.进行细节修正,使作品更完美
这时关于画面整体的调整已经完工,将RAW转化为JPGE格式后完善细节。发现照片中远处几匹马有些多余,尤其有一匹马恰好在马嘴的下面。选择修复画笔工具,把3匹马都去掉,画面更干净,也能更直接的表现主题。Camera Raw适用于整体色彩的调整,比Photoshop更加直接,细节调整再用Photoshop完成。
神奇的“自动颜色”
对付阴天下的雪景还有另一种方法,而这个方法只需一步就能速成;不难看出原片是在一个大雾天气拍摄,山上植被丰富但已经干枯,在雪的背景下呈现黑白单色的质感;最前方的一棵树上还挂着一些红果子,但在原片上几乎看不清。我的方法是直接在图像调整下点“自动颜色”,果子的红色自动被矫正,后面枯树的黑和雪的白更显分明,不需要再做其他调整,非常适合用来处理阴天时的暗片。
第二种方案:利用渐变制作水彩画
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本色彩较丰富,却因为天气而变灰暗的片子;这张照片中枯枝的形态感很强,更适合披上水墨的效果。
虽然雪景拍摄一般选在晴天,但只要把握好主题,阴天照样也能出好片。一般情况下,阴天拍出的片子缺乏层次,所以我在构图上特意选择了前景与背景有对比的画面,增加空间深度;前景的枝条颜色较深,还有一些红色的叶子做点缀,但是这些都因为天气原因而黯然失色,所以需要后期来还原这些色彩。为突出这种色彩对比效果,我采用了增强前景、淡化背景的思路来处理,经过淡化的背景罩上了一层白色。在我们对付阴天暗片的时候,不妨通过制造朦胧感,在保持低饱和度基础上将其变成一幅淡雅的水彩画。
制作步骤
用图层与渐变制作朦胧水彩画
对于这种本身饱和度低的片子来说,水彩画效果是不错的挽救措施;而要将一幅照片成功变为水彩画作品,制造朦胧感是关键。在后期过程中,我们将画面拆分处理,更加有针对性。
1.利用渐变减少湖面杂色
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我们需要将天空和湖面分别调整;首先减少湖面杂色,点击图层工具栏最下方的“ ”按钮,打开“渐变”命令菜单,编辑渐变填充的颜色,编辑“色标”,将其设成白色,再根据预览效果调“不透明度色标”,减小天空部分和增加湖面部分的不透明度;将图层混合模式改为“柔光”,画面更自然。
2.利用渐变压暗天空亮度
压暗天空的处理方法与湖面类似,不过要做两次,使用不同的混合模式来完成;首先建立一个从上到下为暗黄色到透明的渐变,混合模式为“明度”(如图1);同样方法创建从黑色到透明的渐变,混合模式为“叠加”(如图2);只有经过两次处理的天空才能达到自然的压暗,两次缺一不可。
3.画笔去除远景杂色
远处树木发绿,房屋有非常淡的黄色,这些影响画面杂色需要去掉;先新建一个图层,图层属性改为“颜色”。再点击左侧的“画笔”工具,颜色选纯黑,在需要去色的画面中间部位尽情勾勒,这时可以看出经过去色的位置变成黑白。
4.提亮画面,制造朦胧
去掉色彩后,双击“颜色”图层得到“图层样式”选项卡,点击左侧“渐变叠加”改混合模式为“线性减淡(添加)”,降低不透明度,将“角度”反转成-90度,画面中去色部分的亮度有了显着提升,朦胧感呼之欲出,而其他部分不受影响。
5.前景的细节处理
背景朦胧后,我们需要突出前景,还原其本来的色彩。这一块的处理主要采用画笔工具,将积雪、枝干与红叶分别调整。由于树枝上的积雪有些发暗,为提高其亮度,新建一个图层,并选择“线性减淡(添加)” 的混合模式。选择画笔工具,前景颜色设定为浅灰,在积雪上仔细勾画,就会发现积雪白亮多了。红叶的处理方法类似,画笔颜色改用红色就好,处理树枝时则改为深棕。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画笔工具时,建议笔刷的大小、硬度选择要适当,并注意灵活调整其不透明度与流量。
详细教程见:http://www.warting.com/design/201312/67581.html
‘捌’ 雪景摄影,如何拍出好看的雪景摄影作品
冰雪夜景和一般的夜景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它的主要区别在于冬季有冰雪覆盖。正因为如此,冰雪夜景更有变化、更有层次、更有特色。怎样拍好冰雪夜景呢?
一、曝光要准确无误大家都知道,夜间摄影要比大白天摄影困难得多,尤其是严寒的冬季,困难就更多了。这其中最复杂、最使人头疼的是曝光的掌握。为了获得正确的曝光,最好采取大家常用的笨办法,即对同一景物进行几次不同的曝光,然后从中选择。不要过于相信测光表,因为夜间景物的强光部分与阴影部分之间的光比相差很大,有时可高达几十倍、几百倍,特别当画面中包括明亮的灯光时,如果你根据测光表测得的读数曝光,底片就会感光不足。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先用测光表测出强光区和深暗部分的读数,然后按两者的平均值曝光,接着采取区级曝光法,用高一档和抵一档的曝光各拍摄一张,冲洗后比较这三张底片,哪张合适就用哪张。
星光镜的星光效果以深色的背景和前景为最明显,拍摄时可有意思地将星光处理在逆光或侧逆光的树木、石头、房屋和活动的人等景物上。为了使光芒的效果更明显,天空和雪地的曝光可适当缩减。
折光镜具有几百万条五棱折光环,可使光谱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色光重新组成,但却不致于影响影像。此种滤色镜其主要用途是和其它特殊效果池色镜一起象偏振镜、中灰镜、渐变滤色镜等,使影像某部位加深颜色或暗度,从而使其光芒和光环的效果更明显。在超过半分钟以上的长时间曝光时,若转动折光镜,可在画面上出现三个彩色光环,而不是放射状光环。使用折光镜必须是在有点状发光体的前提下,如果没有明亮的点状发光体,可用万次闪光灯对着照相机闪光,同样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但一定要有物体遮挡。
渐变逮色镜有红、蓝、紫罗蓝、深红、黄、深棕色和灰色等多种颜色。在彩色摄影中一般是用来强调天空和地面效果的,这一点对拍冰雪夜景很有用。它可以根据摄影者的创作意图,轻而易举地呈现出具有各种特性的彩色冰雪夜景作品。在傍晚拍摄时把天空和地平线处理在合适的位置上,如同自然的效果一样。渐变滤色镜还有一个优点,两块镜片可以上下合起来用,但在这种情况下,要相应地增加曝光时间。
柔光镜主要用于拍人像,但在拍风光时也有其特殊的韵味。加上它犹如蒙上一层轻纱,给人一种柔和、宁静、舒适的感觉。如果拍摄万家灯火的城镇、灯光闪烁的电站、车站、工地等夜景,使用柔光镜可出现虚幻的光环,给画面增添了奇妙的情趣。柔光镜分1
, 2, 3号,其中以中号为宜。
在拍摄城市、工厂、桥梁的夜景照片时,也可以利用汽车尾灯行驶的痕迹,增加画面的趣味性,还可以找一位热心人,手持电筒对着相机有规律地晃动,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
为了在长时间曝光的情况下保持相机稳固,拍摄时一定要使用三脚架,而且操作要谨慎小心,不得有一点疏忽,否则,相机位置稍有移动,就前功尽弃了。
舞火是冬季夜景中大家最感兴趣的题材,它会给我们提供许多难忘的瞬间。舞火由于内容的不同各具特色。冬令营的篝火晚会是孩子们的天地,他们在那里唱歌、跳舞、讲故事,充满欢乐和幻想;摄影者可根据不同的内容表现不同的主题。为了突出冬季的特点和环境的特点,我们还特意修了一个冰门做前景,现在看还是比较成功的;为了夸张舞火的效果,在冰门的后方用新闻灯打上了各种色片,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色彩,而且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通过拍摄这幅作品我有这样几条体会:
①拍舞火把握好曝光最重要,一般以欠一点为好,切忌曝光过度,否则就把夜景拍成白昼了;②要利用现场光,追求自然的美、真实的美。打闪光灯是要不得的,会弄巧成拙,失去真实感;③要利用有特色的现场景物,像冰门、冰洞、冰柱、带雪的树木、石头等作为前景和背景,这样不仅能增添画面的美感,而且能体现季节和环境的特点;④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首创精神,这是一幅作品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相同的题材,怎样拍出风格迥异的作品来,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需要拍摄者开动脑筋,勇于标新立异,并调动一切艺术和技术手段来体现自己的创作意图,进而创作出完美的、立意不凡的作品来。
月色是很美的,冬季的月色更美。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冬季夜晚的天空经常碧蓝如洗,月亮皎洁明亮;夏天夜晚的天空就逊色得多了,比较浑浊,而且月亮很高、很小,所以冬季的月色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加之它富于诗情画意,更令人陶醉。
拍月夜一次完成也可以,两次完成也可以。在月亮和景物的方向相一致时,就可以一次完成在月亮和景物的方向不一致时,就只能进行两次曝光。方法是第一次先拍景物(用手遮住天空),然后按在毛玻璃上画好的位置再拍月亮(用手遮住景物)。有时虽月亮和景物在同一方向,但为了夸大月亮,也可以进行两次曝光。第一次先用标准或广角镜头拍下景物,第二次用高倍望远镜(有的倍数不够可加增距镜)拍下月亮。还比如,拍摄时间比较晚,景物太暗,长时间曝光(超过1分钟)会使月亮变形,也可以采取两次曝光法,先拍月亮后拍景物。
拍夜景曝光很关键。按景物曝光,天空和月亮会受到一些损失;按天空曝光,景物会感光不足。比较两全齐美的办法是按景物和天空的平均值曝光,这样,月亮、天空和景物都能获得较好的表现。如果是两次曝光就灵活得多了,那可以分别按天空和景物曝光,两者之间的反差会更合适。请记住,天空的曝光宁可欠一点也不能过,否则天空就是雪白一片,没有一点蓝色,而且影响到月亮的真实感。还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使月亮在云层后边时隐时现。云遮月在诗人、作家笔下是很美的,但拍出照片来会残缺不全,就不美了,所以应该选择晴朗的夜晚。
‘玖’ 今年的雪下得很大!想拍点雪景如何拍是最好的
依据雪的形态,雪景可分为飘雪、积雪和风雪景观。拍摄飘雪时,应该选择雪团直径大且密度又较稀的雪天,并用深色的背景(建筑物、街道、树林等),把雪团飘落的轨迹衬托出来。拍摄积雪景观最需要准确的曝光,必须考虑许多复杂的因素,如天气的阴晴、时间的早晚、光照的方向和角度、雪的色泽和覆盖情况等等,有经验的拍摄者,会在测光值的基础上大胆增加一些曝光量。
第一种是单纯的雪景,即使有人物,也是雪景中的点缀、陪衬,最有利的时机与方法是:雪正在降落时,特别是在降鹅毛大雪时,用小一点的光圈(如用标准镜头可用f/11或用f/16的光圈,距离标尺放在5米上)。
第二种是以雪(常常是“积雪”)作景,人物为主,要形成人与雪的强烈对比。此时注意雪的反光不能直接反射到人物的脸上或身上,太阳斜射地面时,起伏不平的雪自身投下阴影,会增加质感和量感。用彩色片拍雪景加用偏振镜,一方面能够调整天空的颜色,而且可以消除反光和降低色温(因为雪天色温较高,会出现蓝色的影子);要尽可能用遮光罩,以防止杂乱的反射光进入镜头。
第三种是人在雪(常常是“风雪”)中,雪的反射光可以反射到人物的身上或脸上。要选择在干雪中拍摄,注意光线角度和背景画面的搭配。
◆曝光:
正确的曝光是拍摄雪景中最基本也是很关键的问题。雪是洁白的晶体物,当其积聚在景物上使其成为白色,从而增加了景物的反光度。景物上有雪的部分亮度很高,而没有雪的部分则显得很暗,这使得各部分的反差很大。大部分的数码相机其测光值是由景物反光来获取的,因此如果你直接对着雪景来进行测光,所拍摄出来的画面会偏暗,此时你必须进行曝光补偿才能获取正常的曝光。
正确测光和正确曝光是拍摄雪景照片成败的关键。在大面积雪景中,用照相机内测光系统测光,根据显示的数据拍摄雪景,一般都曝光不足,这是因为照相机的内侧光表都是以一定的程序进行测光的,它所显示的数据是综合场景中高光部分、中间色调、阴影部分的平均光值。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在雪景中,强烈的反射光往往使测光结果相差1-2级曝光量。在这种情况下,可使用曝光补偿,酌情增加1-2级曝光量,也可将照相机对准中间色调物体,采取局部近测,并按此时测得的数据,将相机调到“手动”位置进行拍照。有入射光测光表的摄影者,在雪地里根据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光束测光,按所得曝光数据拍照,那将是准确的。
积雪覆盖的时候,由于雪的反光,有雪的部分背景亮度显得很亮,而没有雪的部分则很暗,反差很大对于大多数自动相机来说,测光是根据环境光线的强度来定的,所以由于积雪的光反射,使得环境背景光的强度值比较高,而实际上物体的亮度并不高,导致测光不准,此时直接拍摄则照片往往显得曝光不足,大白天的景色看起来象晚上,白白的积雪看起来是土黄色的,多么恐怖呀!
下雪的时候天气必然潮湿,湿度比较大,雾可能比较重。如果温度不够低,则雾气和液态的雪花相夹杂着,造成能见度低,有雾气的时候通常能见度在1公里以内,此时尽量不要用过高的变焦倍数,否则画面会很模糊、颜色也暗淡,还不如走近些再拍。
由于积雪的光反射造成的测光不准,使得在顺光和逆光的时候都可能遇到反差很大的画面,比如拍松树,有雪的地方很白,没雪的树枝则显得特别暗,再加上整体曝光不足,排出来的效果往往是黑色的,“大雪压青松”变成了“脏雪和铁丝”,岂不大大的糟糕?
大多数数码相机的曝光时间可以手动调整,从-2.0到+2.0的范围内以0.5为间隔设置。根据俺的实验结果,一般可设置到1.0左右,拍摄的时候可打开LCD屏,此时可看到调整曝光以后的画面效果或者试拍1张观察,以明亮而不刺眼为佳,不足或过头了效果都不好。
曝光补偿无疑是拍摄冰雪碰到的最大难题,过度是一片惨白没有层次,不足则一片灰暗丧失了雪的韵味。相机上的测光系统以中灰为测光基准,雪和冰要比中灰明亮得多,如果再加上晴天阳光的反射,测光表就会受到欺骗,此时要进行补偿曝光,原则是要加不要减。
若仅拍局部有雪的画面,增加1挡曝光为好,此时雪的比例在画面中占1/3左右。若画面中雪景的比例在1/2以上,则应加1.5至2挡曝光量;若全画面都是雪而且有强烈阳光照射,应加补偿2.5至3挡曝光量,以上数据是以平均测光方式为准。碰上一次好的雪景拍摄机会不容易,最保险的拍摄方法是用包围曝光法。几乎所有的EOS系列相机都有包围曝光的功能,称为AEB功能,即在拍摄测光时,连续三张会设定不同的曝光值,若每一张照片按0.5级顺序加上补偿,总会拍出一张理想的照片。
◆光线:
光在摄影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去改变自然光线,因此我们只有等待光线的变化或者采用不同的角度合理的利用光线。
由于雪是一种洁白的晶体,其反光度较高,当然太阳照射到上面时会显得更加明亮。因此在雪景的拍摄中,如果以正面光或顶光进行拍摄,由于光线平正或垂直照射的关系,不但不能使雪白微细的晶体物产生明暗层次和质感,而且会使景物失去立体感。因此,为了表现出雪景的明暗层次以及雪的透明质感,运用逆光或后侧光拍摄雪景最为适宜。但是,逆光或侧面光照射在白色面积较大的雪景上,没有被雪所覆盖的其它色调的景物必然会因此而容易变成黑色,所以为了使雪景中的白雪和其它色调的景物都能够有层次感,拍雪景就必须选择柔和太阳光线。
拍摄雪景,最好是雪后晴天,如能赶上清晨的光线则更好。在阳光下,运用侧光和侧逆光,最能表现雪景的明暗层次和雪粒的透明质感,影调也富有变化,即使是远景,也能产生深远的气氛。如果拍摄雪中人物,脸部最好加辅助光,相机镜头上要戴遮光罩。如果用黑白片拍雪景,应加用深黄、橙黄或黄绿色滤光镜,以压低天空影调,减弱雪地亮度,使景物影调柔和。若用彩色片拍雪景,最好用偏光镜,以吸收白雪反射的偏振光,降低亮度,调节影调,使蓝天的白云突出,还可提高色彩的饱和度。
一般来说增加一挡曝光补偿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现场的环境而定,因此拍摄完后及时的进行图片的回放,来判断曝光补偿的增减。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雪景都需要曝光补偿,只有雪在画面中占大部分面积时才考虑进行曝光补偿。
善于使用闪光灯,必要的时候采用慢速同步由于背景光线较亮,在逆光或阴影下的物体则显得亮度不足,需要补闪光灯,以便拍出层次来,而闪光灯的距离一般是比较有限的,所以也要注意拍摄距离不要太远。
◆快门:
风雪的拍摄,若采用1/30秒的快门速度,则可拍出被风吹卷的雪花的流动感,从而增加作品画面的线条结构。
如果你需要拍摄一张漫天雪花飞舞的照片,那么你应该选择较深的背景,这样避免背景的干扰。同时快门的速度也不能太高,一般在1/125秒左右,这样雪花飞舞的雪花可以形成一道道的线条,表现出雪花的动感。
在下雪天,要获得一幅雪花飞舞的照片,应选择深色背景作衬托;快门速度不宜太高,一般以115至160秒为宜,这样可使飞舞的雪花形成一道道线条,有雪花飘落的动感。在拍摄大雪纷飞中的人物时,要注意不要让雪花太接近镜头,以免因透视关系让雪花挡住人的脸部。
◆参照物:
拍摄雪景还应充分利用带雪或挂满冰凌的树枝、篱笆墙、建筑物等为前景,提高雪景的表现力,增加画面的空间深度,加强人们对冰雪的感受。
满眼全是雪的景色看上去可能有点沉闷,你可以加些有色彩的物体以增添雪景的亮点。例如利用挂满冰凌或铺着厚厚的积雪的青松树枝、点缀着花花绿绿的广告标牌的灯杆、或者是建筑物等作为拍摄的前景,可以增加空间深度,提高雪景的表现力,使得整个画面的内涵更加丰富,不至于因为白茫茫的一片而使观看者产生厌倦的情绪。
◆滤镜:
偏振镜(PL镜)是拍摄冰雪时特别有效的辅助滤镜。它的第一个作用是可以有效地消除反光,当然强烈的点状反光不在此列。有了这种功能,拍摄时就可以控制冰雪反光的程度,以达到最好的层次表现。使用方法是将偏振镜装在单反相机的镜头上,缓慢旋转偏振镜,就可以在取景器中观察到反光的表现程度,以达到你需要的效果为止。偏振镜的第二个作用是强化吸收蓝紫色光线而不影响其他色彩。这样在晴朗的天气里,蓝天白雪都会表现在十分出色,否则将会丢失冰雪的层次,拍出来的画面与你看到的景物有很大差异。
使用偏振镜(PL镜)还需要曝光补偿吗?为表现冰雪的白色,仍需进行适当补偿。使用偏振镜后,画面中暗部表现增强了,此时若以正常标准加级补偿,则会使暗部失去层次,为使画面有均衡的表现,加偏光镜后的曝光补偿比未加之前减少1/4到1/3为好。
◇◇保护:
雪景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保护好你的器材。由于冬天气温低,空气也很潮湿,这样的环境很有可能影响数码相机的使用。因此进行简单的防寒防潮处理是必要的,例如简单的用塑料袋包一下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不拍摄的时候可以把相机放在衣服中,可以达到保温的作用。同时还需要注意电池的保温,电池在低温下消耗很快,保温能提高其使用时间,当然多准备一些电池也是很有必要的。最后就是要注意个人的保温了,衣帽、手套这些都要准备好,冬天真的很冷。
◆凝露:
由于天气比较冷,我们要避免在低温下长时间拍摄,以防止机器的提前老化。另外,当把数码摄像机从寒冷的地方拿到比较温暖的地方时容易发生湿气凝结,此时会因为摄像带与摄像机的磁鼓粘连,摄像机自动保护,摄录按钮暂时失效,无法继续拍摄,所以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你必须要把数码摄像机从寒冷的地方拿到比较温暖的地方,例如从滑雪场回到宾馆房间的时候,可以先将数码摄像机装在塑料袋中,然后密封,当袋内空气的温度达到周围环境温度时再取下塑料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湿气凝结现象的发生了。
如果你使用取景器来拍摄,那么在寒冷的冬季里你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你呼出的水汽使机身上变得一片朦胧,有时甚至镜头也会被你的水汽所“污染”,所以你最好随身携带一块软布来随时清洁机身,而且最好在拍摄时带上口罩或者慢慢呼气,如果拍摄时间比较短,那么也可以暂时屏住呼吸。
当然,如果你使用LCD液晶显示屏来取景拍摄的话,那么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不过,就如前文所提到的,使用取景器拍摄可以剩下不少电力,在随身携带的电池电力紧张时使用取景器还是比较明智的。
注意镜头不要蒙上水雾。
注意防潮,如果正在下雪,一定要用个东西罩在相机上面,否则相机进了水就比较麻烦了!
◆电池:
电池是雪景拍摄时碰到的另一大难题,低温使电池消耗非常快。如在零上20摄氏度还有一半电量的电池,到零下5摄氏度会马上消耗干净。
电池在低温下的使用时间是会大大缩短的,所以在冬季外出拍摄时要注意好电池使用时间的把握,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弥补这一缺憾,最好就是要备足备用电池,两块电池加起来的使用时间应该可以大大延长你的拍摄时间,在不拍摄时,我们最好把电池从机身上取下来,放入棉衣口袋中,这样也可以有效的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另外,使用取景器拍摄也可以比使用LCD液晶显示屏节约电力,在电力紧张时建议大家使用取景器来进行拍摄。
回答者:爱吃家常饭 - 经理 四级 1-28 22:37
http://hi..com/tommmmmmmmy
我的空间啥都有 全是关于摄影的
呵呵 我用的也是400d 但是北京这一阵没怎么下雪
我不太好告诉你 我也没怎么拍 ....
嗯.... 你用 风景档 或M档吧 光圈 快门差不多的时候 用包围曝光试试...
还有 重要的是 白平衡一定要调好. 不要让雪景偏色
先给你一篇
<转>在冬季拍摄的妙招
冬季是一年中最美妙的时光,兼有晴天到暴风雪等各种各样的气候现象,为摄影师提供了拍照的绝佳素材。这里有9个好方法,让你在这个冬季里大显身手。
1、色彩感
冬雪可以是很棒的拍摄对象,但是全是雪的一张照片看上去可能有点沉闷。你可以加些有色彩的物体以增添雪景的亮点比如这幅照片里的红色小汽车。在暴风雪后拍摄时,它就是将这个灰沉沉的天气照片化成一幅美丽的冬季图片的必要元素啦。
2、节日彩灯
多姿多彩的节日彩灯可以拍出色彩丰富的照片。你很可能认为在夜色是映衬它们最佳背景,由此认定晚上是拍摄彩灯的理想时间。但是事实上这样拍出来的效果不过是黑色底上的一些彩点。如果尝试在“神奇时段”在黎明或黄昏的时候拍摄的话,你同样可以在景物中记录下一些细节,而且画面更富趣味性。拍摄之时必须借助三脚架,而包围曝光法也是不错的方法。
3、日出
在漫漫夏日里,太阳通常都很早就升起。而在冬天日出时间比较晚,这意味着你不必早起以捕捉这些美丽的景观。你可以对着太阳一边的天空(但是不要让太阳进入相机的取景框)来进行测光,就象这里的一个例子。
4、暴风雪过后
冬季是个风雪频繁的季节,但暴风雪过后,就会有晴空万里的感觉,还会出现不可思议的亮光。要拍摄这种景色,就要先做好观察的准备工夫。查询当地的天气预报情况,掌握暴风雪会发生的时间,并侦察出有可能会出现美丽景观的地段。
5、在“坏”天气里拍摄
很多摄影师会在天气变“差”的时候躲在室内发牢骚。其实他们正错过拍摄的大好时机,因为这类型的天气往往会酝酿出让人惊叹的作品。别让自己成为徒发牢骚的一员。装备起来(穿多层服装),并在不良环境下保护好你的装备,然后是寻找摄影素材。
6、光秃秃的数枝
秋季里色彩绚烂的树叶往往令摄影师驻留。但是你不应该忽略掉冬天那已脱叶的树木。它们可以提供很好的题材。你可以在树的下面用广角镜进行仰拍,就象这里的一张照片显示的那样,或者在远处用长焦镜头拍摄。不管是哪种方式,关键都是要突出树木枝桠有趣的部分。如果你是在树下正当中往上拍的话,就减小光圈,加大景深,以使照片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清晰地显现出来。
7、冰柱
冰柱会为照片增添趣味的元素。拍摄时你可以移近它,只拍摄单条冰柱的一部分,或者走远些,把它们的周遍环境也拍进来。你还可以绕一圈,在前景光或者背景光的情形下拍。在拍近照的时候,同样减小镜头光圈,尽量加大景深。
8、窗户滤镜效果
窗户会在冬季中会产生出有关水的各种有趣变化,象雾和雨点。这些可见的湿气本身可以是绝佳的拍照题材,同时它们也可以成为你有趣的“滤镜”。聚焦水滴或者雾气,在窗外的各种景物都会呈现出各种结构的效果。如果你的相机有景深预览功能,那你可以试试在改变光圈大小时的各种效果;如果没有这个功能的话,你就试拍出光圈最大、一半光圈和最小光圈的三种效果。
9、雪景曝光
测光表(包括机内测光系统)都是以中灰密度为曝光标准的,如果你按测光表的读数来曝光的话,你拍出的照片就是灰色色调。白雪通常被认为是白色,而非灰色色调,所以白雪的照片在曝光色调达到白色的时候效果最佳。现在AF 35mm SLR相机附带的全方位测光表就在重现白雪景致上效果一流,无须任何的纠正,但对于旧式的中央测光表,拍摄的时候就应该比测光表的读数上再增加1-1/2 档的曝光。对于AE模式,你可以补偿+1到+1.5个档的曝光。如果不补偿曝光的话,你和你的测光表就会给白雪“蒙骗”了,照片则是黑呼呼的。在你用自己的相机第一次拍雪景的时候,你可以进行梯级曝光,拍出几种照片并做记录,看看到底要达到你所期望的照片效果,需要补偿多少曝光
还要看你喜欢那样的了
‘拾’ 哪位大神有特别好看的背景图片,比如那种浪漫、梦幻、雪景、星空等等的,想给自己P个好看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