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肠胃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古风城动态图片 2025-10-06 11:54:31
2月2祝福动态图片 2025-10-06 11:48:19
卡通彩色简笔画图片 2025-10-06 11:32:14

肠胃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3-03-09 03:25:11

Ⅰ 胃在人体的具体哪个位置有图可以参考吗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

胃的前壁在右侧与肝左叶贴近,在左侧与膈相邻,为左助弓所掩盖。介于肝左叶与左肋弓之间的胃前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胃后壁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相邻,胃底与膈和脾相邻。

贲门与幽门的位置比较固定,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附近。胃大弯的位置较低,其最低点一般在脐平面。

(1)肠胃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胃的功能:

胃分为四部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胃功能有吸纳食物、调和食物、分泌胃液;以及具有内分泌机能,产生一些激素,促进肠胃活动。

胃肠道主要受中枢神经系统(CNS)、肠神经系统(ENS)双重支配,肠神经系统虽然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但它有独立的反射弧,具有整合功能,可直接接受胃肠道内的各种信息,可以说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参与调控胃肠的功能;同时,消化道壁内的神经细胞数量仅次于大脑,所以ENS被称为肠之脑。

Ⅱ 胃在人体的位置,有图吗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

胃分为四部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胃功能有吸纳食物、调和食物、分泌胃液;以及具有内分泌机能,产生一些激素,促进肠胃活动。一般成人的胃,可以容纳12斤食物。当吃的食物到达胃部时,胃将分泌大量的胃酸对食物进行腐蚀、溶化,并为进入十二指肠吸收做好准备。

胃排空食物有差异。对于蔬菜水果类,一般3小时排空一次;对于白色肉类,如鱼类、鸡类,大概3.5小时排空一次;对于混合型食物,4.5小时排空一次;对于红色肉类,却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排空一次。

(2)肠胃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胃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腹腔动脉的三大分支: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

1、胃左动脉:直起腹腔动脉,可有分支:贲门支、食管支、胃支。①副肝左;②副胃左;③胃左与肝固有直接吻合。

2、胃右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

3、胃网膜右动脉:起自胃十二指肠。

4、胃网膜左动脉:起自脾动脉主干及分支。

5、胃短动脉:起自脾动脉主干及分支。

6、胃后动脉:起自脾动脉干中1/3段上缘。

Ⅲ 女性胃在哪个位置示意图

左上腹部是胃。

Ⅳ 肠胃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胃位于腹腔左上方,大部分在左季肋部,小部分在上腹部。上与食管下端相连,下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与食管连接处称贲门,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称为幽门。胃从左膈下自左向右横跨上腹部。胃的形态、大小和位置的变异,取决于体型、体位、胃壁张力、胃的膨胀度以及邻近器官有无对胃的压迫等。当胃内容物排空时可能邻近脏器全部掩盖,当胃充盈时胃前壁大部分与横膈相接触,胃体前壁的一部分与前腹壁直接接触。胃的活动度也很大,其位置随体位、横膈运动、胸腔内压力和腹腔内压力的改变而变化,如深吸气时胃可下降数厘米,腹部压力增加时胃的位置可向上移。

胃可分为4部分:进贲门的部分称贲门部;自贲门平面向左上方膨隆的部分称胃底,新生儿和小儿的胃底不明显;胃的中部为胃体;进幽门的部分为幽门部(又称胃窦部),即由角切迹向胃大弯膨隆处作一连线的右侧为幽门部。幽门部的大弯侧常有一浅沟称中间沟,借此沟可将幽门部分为左侧的幽门窦和右侧的幽门管,幽门管长约2~3厘米,终止于幽门。此处,临床上尚可应用以下一些解剖标志:胃靠近前腹壁的一面称胃前壁,相对的称胃后壁,胃前壁和胃后壁相连的上缘称胃小弯,下缘称胃大弯,胃小弯在离幽门2.5~3厘米处,有一凹入痕迹称胃角或胃角切迹。

Ⅳ 胃在哪个部位示意图(胃在哪个部位图)

您好,现在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胃在哪个部位示意图,胃在哪个部位图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胃的体表...

您好,现在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胃在哪个部位示意图,胃在哪个部位图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胃的体表位置——胃约3/4位于左季肋区,1/4位于腹上区。

2、其贲门在第11胸椎的左侧,幽门约在第1腰椎的右侧。

3、胃前壁的右侧被肝左叶遮盖;左侧被膈和左肋弓所掩盖;只有中间三角形区域直接与腹前壁相贴。

4、也就是说胃在人体的中部。

5、胃呈囊状,其形态、体积和位置的差异很大,这主要取决于体型、体位、胃壁张力、胃的膨胀度以及邻近器官(如肝、脾、左侧结肠等)对胃的压迫。

6、但一般来讲,胃多近似曲颈瓶状。

7、胃位于腹腔的左上方,上接食管,下连十二指肠,是一个空腔脏器,具有容纳和初步消化食物的功能。

8、胃壁的肌肉发达,致使胃的容积可有较大变化。

9、在饥饿时缩成管状,而饱餐之后可比原来容积扩大数倍。

10、胃的容积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初生儿大约7毫升,1岁以后大约300毫升,3岁时可增到600毫升,成人大约为3000毫升。

11、胃的入口,即与食管下端相连之处,叫贲门;出口叫幽门,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接;胃有两壁,朝前上方的为胃前壁,朝后下方的为胃后壁;胃上方的弓状凹缘为胃小弯;左下方的凸缘为胃大弯。

12、胃大弯的长度约为小弯的4-5倍,食管与大弯之间的夹角,叫贲、门切迹。

13、其内面有与切迹一致的粘膜皱襞叫责门皱襞,该皱襞有掩盖贲门的作用。

Ⅵ 人的胃在哪个部位图片

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胃又称胃脘(guǎn管,又读wǎn碗),“脘”的古音同“管”,义亦相通。故胃之上为食管,胃之下为肠管,胃居二者之间名为胃管(脘)。其分四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

贲门附近的部分称为贲门部。贲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为胃底。自胃底向下至角切迹处的中间大部分,称胃体。胃体下界与幽门之间的部分,称幽门部。

(6)肠胃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胃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腹腔动脉的三大分支: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

1、胃左动脉:直起腹腔动脉,可有分支:贲门支、食管支、胃支。

2、胃右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

3、胃网膜右动脉:起自胃十二指肠。

4、胃网膜左动脉:起自脾动脉主干及分支。

5、胃短动脉:起自脾动脉主干及分支。



Ⅶ 人的胃在哪里 图片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

Ⅷ 人体的肠胃结构图

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包括盲肠、阑尾、结肠、直肠)。

在临床上,常把消化道分为上消化道(十二指肠以上的消化道)和下消化道(十二指肠以下的消化道)。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其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液,参与消化。

(8)肠胃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消化系统的基本生理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

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

食物在消化管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就称为消化。这种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的过程就是吸收。

对于未被吸收的残渣部分,消化道则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Ⅸ 胃在哪个地方,有人体图吗

胃位于腹腔左上方。一部分在左季肋部,一部分在上腹部。上与食管下端相连,下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与食管连接处称贲门,与十二指肠球部相连称为幽门。胃从左膈下自左向右横跨上腹部。

(9)肠胃在哪里图片扩展阅读:

养胃食物:

1、南瓜。据《滇南本草》和《本草纲目》记载: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也就是说,南瓜对于养护脾胃很有好处。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钙、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的高手,其所含的果胶可以保护胃肠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适合患有胃病的人食用。而且,南瓜所含成分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2、小米。中医认为,小米味甘性平,入肾、脾、胃经,《本草纲目》也有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的记载。从营养方面来看,小米特别出色的地方,是它的铁和维生素B1含量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特别适合孕妇、哺乳期女性食用。

小米的膳食纤维含量在粗粮中偏低,口感细腻而容易消化,也适合6个月后的婴幼儿食用。小米可单独熬煮成粥,也可添加大枣、百合等熬成营养粥品,还可以和大米一起煮成“二米饭”。

3、红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书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现代研究表明,红薯中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帮助刺激肠胃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保护肠胃。

红薯富含大量的胡萝卜素,对儿童以及老人的视力都有益处,并且还富含钾、铁和维生素B6等营养素。红薯可以直接煮食,也可用来熬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老祖宗推崇的5大养胃食物